资讯工程学系九十四学年度入学学生必修科目、学分数暨毕业
台湾元智大学简介

台湾元智大学简介台湾元智大学位于桃园县中坜市,是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由远东集团创办人徐有庠先生于1989年创设,其前身是元智工学院,创校的宗旨是培养一流科技与管理人才。
元智大学以“诚勤朴慎”为校训,以“卓越、务实、宏观、圆融”的教育理念为宗旨。
目前元智大学有教学、研究及行政三大体系。
教学体系现有二十四系十八所(含五独立所),依系所性质划分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社会学院、及电机通讯学院五个学域。
此外并设立有跨学域之通识教育中心、终身教育部、军训室、及体育室。
研究体系现设有七个研究中心,分别为:绿色科技研究中心、环境科技研究中心、创新育成中心、远东R&D中心、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通讯研究中心及知识服务与创新研究中心。
行政体系分设有教务处、学生事务处、总务处、研究发展处、图书信息服务处、秘书室、人事室、会计室、及公共事务室。
该校现有本科学生9353人,硕士生1188人,博士生258人,专任教师249人,教授53人,副教授94人。
2005年,元智大学在全台湾的首次大规模对全台76所大学的校务评鉴中,校务类组七项指标中获得六项优等,在学术专业类组三项指标则全部获得优等,名列前茅;在台湾第一次推动的教学卓越计划中,元智大学为13 所获得奖助的大学之一;同时,元智大学被选为台湾五年五百亿的「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的12 所顶尖大学之一。
元智大学学院及学系一、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技术系、机械工程学系、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系、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系、生物科技与工程研究所、先进能源研究所二、资讯学院资讯工程学系、资讯管理学系、资讯传播学系、资讯管理技术学系、资讯网路技术学系、资讯社会学硕士学程、生物与医学资讯硕士学程三、人文社会学院应用外语系、中国语文学系、社会暨政策科学学系、艺术与设计学系四、电机通讯学院电机工程学系、制造工程与管理技术学系、通讯工程学系、光电工程学系五、管理学院不设系所,在企业管理、财务金融、国际企业、会计四大主修领域下,可选择七大专业学程(企业e化&服务创新学程、领导才能发展学程、营销学程、全球企业管理学程、企业财务决策管理学程、投资策略管理学程、会计专业学程)。
九十七学资讯工程系转系考试

九十七學年度資訊工程系轉系考試一、考試日期:97年 7 月 11日(星期五)**若當天因颱風放假,則考試延至7/14(一)二、考試科目及時間:8:30~10:00 計算機概論10:20~11:50 微積分三、考試地點:資訊館一樓101 室四、注意事項:* 考試當日請攜帶學生證、文具用品。
* 請勿攜帶計算機、參考書籍或任何電子器材。
五、以下名單為可參加轉系考試者:(其中有部份同學學校成績尚未全部到齊,目前無法確定是否符合本系申請資格,但可先參加考試,待個人成績送齊後再審核是否合格)學 號 姓 名B94208019 晉良驩B95502017 丁振新B95602003 林哲維B95705017 林陳駿B96202057 陳秀昌B96303111 王子青B96502105 盧羿安B96611030 顧宗浩B96705010 施孟甫轉系考試場規則一、 考生須於規定考試時間開始前十分鐘入場,未到時間不得先行入場;遲到逾三十分鐘者,不准入場;考試開始後,四十分鐘內不得出場,違者取消考試資格。
二、 考生須依監試人員指示入座。
三、 考生入場後,監試人員宣佈考試開始前不得翻動座位上之試卷;考試開始及結束請依監試人員指示。
監試人員宣布考試開始前即翻動考卷者,該科試卷不予計分。
四、 考生應將學生證或身份證放置在考桌上,以便監試人員查驗。
五、 考生須在試卷上填寫學號,請勿填寫姓名。
六、 考生除應用文具外,不得攜帶其他妨害考試公平性之物品(如:電子呼叫器或行動電話等)及簿籍、紙張等入座,違者該科不予計分。
七、 考生除因考試題目印刷不清得舉手發問外,其他概不得發問。
八、 考生間不得交談,亦不可偷看他人試卷,違者該科不予計分。
九、 考生不得有抄襲、傳遞、夾帶、頂替或其他舞弊情事,違者勒令退出考場,並取銷考試資格。
十、 考生不得在試場內吸煙、飲食或擾亂試場秩序,影響他人作答,違者初次予以勸告;不聽勸告者,即請其出場,該科不予計分;拒不出場者,取銷其考試資格。
6(91.92.93学年度入学学生适用)94学年度第2学期通识课程.

6 (91.92.93學年度入學學生適用)94學年度第2學期通識課程5、6星期三星期四5 6 自然領域生物科技概論(曾雅詩)芳香療法(王美玲)葡萄酒鑑賞(范光兆)寶石礦物鑑賞(楊建民)聲學與反潛作戰(祝立光)軍訓中醫藥概論(林國華)台灣地理(陳榮華)材料與生活(葉倍宏)化妝品化學概論(王美玲)生物科技概論(楊山明)天文學導論(王裕淵)材料與生活(鄭新讚)健康與人生(曾雅詩)膳食療養學(張明敏)改變戰爭的武器(黃瓈慧)軍訓科技與國防(李俊杰)軍訓中醫藥概論(林國華)化學與人生(鄭錦宏)自然科學概論(蘇正瑜)食品與健康(陳相訓)生命科學導論(吳輝榮)人文領域飲食文化(黃雅君)危機處理(林永欽)軍訓人際溝通(陳莞如)家庭理財與租稅規劃(王弘志)音樂欣賞(莊宗倩)情緒管理(陳振盛)心理與人生(林清標)法律與生活(黃宗誠)世界文化遺址巡禮(黃耀儀)廣告創意(陳韋伶)人生哲學(范光隸)勞動與法律(林榮模)台灣社會文化變遷(郭雲萍)紀錄片欣賞(黃春滿)法律與生活(林清汶)藝術欣賞(沈淑綺)人際溝通(陳文樟)音樂欣賞(劉素伶)美術欣賞(高玉芬)兩性關係(陳怡姍)命理玄機:陰陽五行(李文貴)生涯規劃(石振弘)領導統御(李美玲)婚姻與家庭(陳永祿)創造性問題解決(陳正弘)博物館巡禮(謝義勇)語文領域中文修辭與寫作(陳寶條)詩詞賞析(謝長生)性別與文學(丘慧瑩)英語聽力(林芳春)英語字彙與閱讀(趙靜儀)台灣文學選讀(陳龍廷)日語(初階)(李鐘富)日語(初階)(陳正修)英語聽力(柯佳玫)台語概論(何連成)國外旅遊規劃與旅遊英語(黃仁宗)新聞英文選讀(林芳春)台灣文學選讀(陳龍廷)日語(進階)張巧□中文修辭與寫作(陳寶條)中國文學名著選讀(何連成)日語(初階)(黃耀儀)台語概論(黃森源)英語電影賞析(謝美婷)(91.92.93學年度入學學生適用)94學年度第2學期通識課程7、8星期三星期四7 8 自然領域芳香療法(王美玲)健康與人生(曾雅詩)營養與美容(黃雅君)奈米科技新世界(戴文雄)地球科學(劉宗豪)科技與國防(陳泳池)軍訓葡萄酒鑑賞(范光兆)化妝品化學概論(鄭新讚)膳食療養學(張明敏)食品與健康(楊山明)昆蟲觀察與欣賞(吳輝榮)健康與人生(陳相訓)人文領域命理玄機:陰陽五行(林國華)兩性關係(范光隸)廣告創意(陳韋伶)生命教育(林清標)法律與生活(黃宗誠)宗教與文化(涂美珠)二十一世紀國際局勢分析(范光煥)溝通協調能力(林榮模)藝術欣賞(沈淑綺)兩性關係(陳怡姍)世界文化遺址巡禮(胡金印)紀錄片欣賞(黃春滿)危機處理(黃千芳)軍訓台灣古蹟(吳坤泉)社交禮儀(黃訓)人際溝通(陳文樟)音樂欣賞(劉素伶)命理玄機:陰陽五行(李文貴)婚姻與家庭(陳永祿)領導統御(李美玲)語文領域台灣文學選讀(陳龍廷)觀光英文(吳美虹)現代文學選讀(謝長生)性別與文學(丘慧瑩)英語聽力(柯佳玫)日語(初階)(黃耀儀)台語概論(何連成)日語(初階)(陳正修)英文雜誌選讀(林芳春)全民英檢中級:閱讀與寫作(趙靜儀)中文修辭與寫作(陳寶條)中國文學名著選讀(何連成)英美文學名著選讀(林芳春)日語(初階)(郭雲萍)英文雜誌選讀(謝美婷)台灣文學選讀(陳龍廷)全民英檢中級:閱讀與討論(李郁京)台語概論(黃森源)中文修辭與寫作(陳寶條)◎星期四上午第3節第4節另有開一門【孫子兵法】,由褚興邦教官授課。
香港理工大学电子与资讯工程学工学士培养方案

香港理工大学电子与资讯工程学工学士培养方案介绍和分析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电子与资讯工程学系(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开展电子与资讯工程学(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我们称为电子与信息工程)不同层次的教育,包括硕士、学士和高级文凭教育。
在培养目标上,我院与香港理工大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面向行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我院也开设有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下面简单地对香港理工大学电子与资讯工程学工学士的培养方案作一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以期能对我院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因香港理工大学的培养计划为全英文编写,由于本人英文水平有限,加之是初次接触海外的教育,缺乏了解,本文中难免出现偏差和错误。
一、培养模式香港理工大学电子与资讯工程学工学士共有六种培养模式:全日制模式,学制三年;Sandwich模式,学制四年;CES (Cooperative Education Scheme)模式,学制三年半或四年;双学位模式,学制四年;双学位Sandwich模式,学制五年。
对于从中国大陆或其他与香港教育体系有较大差别的学生,还需要增加一个基础学年的学习。
1.全日制模式:学生在学校进行三年全日制的学习。
2.Sandwich模式:学生第一和第二学年在学校进行全日制的学习,第三年进行行业培训,第四学年在学校进行全日制的学习。
3.CES模式:学生第一和第二学年在学校进行全日制的学习,第二学年的第三学期到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在行业进行培训,同时每周有一天的时间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
4.双学位模式:学生在学校进行四年全日制的学习,学习完成后获得电子与资讯工程学工学士与工程物理学理学士双学位。
5.双学位Sandwich模式:在第三学年进行行业培训,第一、二、四、五学年全日制学习。
台湾大学最好的专业

台湾大学最好的专业台湾大学最好的专业台湾大学自改制起即以傅斯年校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风著称,其教授、学生与校友皆对当代台湾历史的发展有着莫大影响,校园亦为多次民主运动、学生运动的策源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台湾大学最好的专业,内容如下:1、人文艺术类主要科系: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新闻传播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
这类学科一直是台湾吸引各国学生的金钥匙。
例如具有深厚底蕴和长久传承的中文、历史、哲学等科系,一直凭借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扎实的学术训练而享誉世界。
其毕业生亦活跃于社会各界,如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都在台湾师范大学学习中文,而大陆人所熟知的李敖和傅佩荣,则分别是台湾大学历史系和哲学系的校友。
新闻传播类及外语类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台湾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和多元的人文气息培育了大量的新传及外语类人才,其就业市场广布在广电、翻译、外交、文创、新闻等行业。
而音乐和艺术类专业也是台湾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代表院校: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央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世新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等。
2、社会科学类主要科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社会学系、法律学院等。
台湾的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比大陆超前,大量自欧美日本顶尖院校毕业的海归博士活跃在大学校园,既带来前沿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也能引发不同文化脉络的思维碰撞。
例如台湾的政治学类专业受美国影响很深,在公共行政、国际关系、政治科学等领域都建树颇丰,如笔者所在的台湾大学政治学系,36位专任教师中28位具有美国博士学位、5位具有欧洲博士学位、3位具有台湾博士学位。
除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发挥所长,亦与政经文化各界保持良性互动,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而法律学院也是台湾的明星院系,在台大、政大、东吴等校的法学院,师资学历背景主要来自德国、美国、日本和本地,老师和学生中具备多国语言能力的不在少数,颇有百家争鸣的意味。
社会科学类学生今后多活跃在文教、金融、政府、咨询、公关、媒体等各行业。
101学年度本校学生修读双主修各系应修科目表

附件六 101學年度本校學生修讀雙主修各系應修科目表各系應修科目表:101學年度機械工程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1)101學年度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2)101學年度營建工程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3)101學年度化學工程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4)101學年度電子工程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5)101學年度電機工程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7)101學年度資訊工程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10)101學年度工業管理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11)101學年度企業管理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13)101學年度資訊管理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14)101學年度工商業設計系工業設計組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15)101學年度工商業設計系商業設計組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16)101學年度建築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17)101學年度應用外語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18)101學年度科技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19)101學年度財務金融學士學位學程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21)101學年度智慧財產權學士學位學程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23)101學年度醫學工程學士學位學程雙主修應修科目表 (24)101學年度機械工程系雙主修應修科目表科目名稱學分數備註圖學 2 參照備註(1)工廠實習 1 參照備註(1)靜力學 3熱力學 3動力學 3工程材料(一) 3機動學 3材料力學 3應用電子學 3工程數學(二) 3 參照備註(2)機械實習(一)-材料與製造領域 1 參照備註(3)流體力學 3機械設計 3自動控制(一) 3製造學 3機械實習(二)-電子與自控領域 1熱傳學 3機械實習(三)-熱流領域 1應修學分總數45學分備註:(1)修讀生於進入本校前若曾修習本課程,得檢具成績單申請免修。
(2)應先修至少6學分微積分及至少6學分物理,且修習工程數學(二)前至少須先修習3學分工程數學或工程數學(一)。
學生在畢業前,須取得上述微積分、物理、工程數學之學分。
97学年度真理大学资讯工程学系资讯专题(二)报告顺序(大三下)

97學年度真理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資訊專題(二)報告順序(大三下) 專題口試時間:6/4(四)上午:8:30-12:00參訪報告時間:6/4(四)下午:1:30-5:00( 每人報告約5分鐘,組長額外加3分鐘)( 預定在下午做業界參訪報告的組別,請務必在上午專題報告時向口試委員報告登記)口試地點:562A 教室口試委員:王慶生老師、謝明興老師、洪麗玲老師指導老師:黃信貿老師、葉建華老師、陳育威老師專題口試時間:6/4(四)上午:8:30-12:00參訪報告時間:6/4(四)下午:1:30-5:00( 每人報告約5分鐘,組長額外加3分鐘)( 預定在下午做業界參訪報告的組別,請務必在上午專題報告時向口試委員報告登記)口試地點:714B教室口試委員:簡恩義老師、葉錫圻老師(下午場不參加)、陳炯良老師、林熙中老師指導老師:游國忠老師、吳汶娟老師專題口試時間:6/4(四)上午:8:30-12:00參訪報告時間:6/4(四)下午:1:30-5:00( 每人報告約5分鐘,組長額外加3分鐘)( 預定在下午做業界參訪報告的組別,請務必在上午專題報告時向口試委員報告登記)口試地點:565B 教室口試委員:黃信貿老師、劉育良老師、蘇維宗老師指導老師:陳育威老師、林熙中老師、陳炯良老師、吳汶娟老師、洪麗玲老師專題口試時間:6/4(四)上午:8:30-12:00參訪報告時間:6/4(四)下午:1:30-5:00( 每人報告約5分鐘,組長額外加3分鐘)( 預定在下午做業界參訪報告的組別,請務必在上午專題報告時向口試委員報告登記)口試地點:上午544 教室、下午513教室口試委員:游國忠老師、植村仁老師、吳汶涓老師(下午場不參加)指導老師:王慶生老師、劉育良老師、洪麗玲老師、陳育威老師。
大学一年级工程学学习计划

大学一年级工程学学习计划工程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我制定了以下工程学学习计划,旨在系统学习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
一、学习目标1. 理论知识:系统学习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工程数学、物理学、力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2. 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实践项目,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会应用工程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团队合作:参与团队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工程项目。
二、学期安排1. 第一学期- 基础课程:学习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和大学物理等基础理论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 工程实践:参与学校的文化创意设计项目,锻炼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2. 第二学期- 专业课程:学习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热力学等专业课程,加深对工程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 实验训练:参与实验室实训,熟悉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技巧。
三、学习方法1. 认真听课:勤做笔记,理解教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及时解决疑问。
2. 阅读教材:根据课程安排,提前预习相关内容,深入理解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参与讨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一起思考和解决问题,拓宽视野。
4. 实践操作:参与实验室实践、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亲身体验工程实践过程,锻炼实践能力。
5. 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学习进度和问题,共同进步。
四、课外拓展1. 学术讲座:参加工程学相关的学术讲座,了解前沿工程技术和研究成果。
2. 实习实训: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工程实习,提前接触真实的工程项目和工作环境。
3. 学生社团:积极参与学校的工程类社团,扩展专业交流与实践机会。
五、自我评估与总结针对每个学期的学习计划,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检查自己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分析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安排。
六、结语通过制定这份工程学学习计划,我希望能够在大学一年级时奠定扎实的基础,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資訊工程學系九十四學年度入學學生必修科目、學分數暨畢業總學分表
◎選修課程群組一:應用物理(電機系開課) EE2270電子學實驗(2學分)
EE3150電磁波(3學分)
電磁學實驗(2學分)-94學年度未開
EE4120固態物理導論(3學分)
EE3350固態電子元件導論(3學分)
EE4320固態電子學實驗(2學分)
EE3130光電工程概論(3學分)
EE4150光電實驗(2學分)
EE2110近代物理(3學分)◎選修課程群組四:計算機系統(資工系開課) CS 3212計算機網路概論(3學分)
CS 4710資料庫系統概論(3學分)
CS 3371正規語言(3學分)
CS 4461軟體工程(3學分)
作業系統實驗(2學分)-94學年度未開
CS 2403程式語言(3學分)
◎選修課程群組二:系統(電機系開課) EE3610訊號與系統(3學分)
EE3640通訊系統一(3學分)
EE4650通訊系統實驗(2學分)
EE3510控制系統概論(3學分)
控制系統實驗(2學分)-94學年度未開EE3660數位訊號處理(3學分)
EE3662數位訊號處理實驗(2學分)
EE3820電動機械(3學分)
EE3840電動機械實驗(2學分)
EE4710電力系統(3學分)◎選修課程群組五:計算機應用(資工系開課) CS 3572多媒體技術與應用(3學分)
CS 3530影像處理簡介(3學分)
CS 3331數值方法(3學分)
CS 4601人工智慧導論(3學分)
ISA 5351資訊安全(3學分)
CS 5500計算機圖學(3學分)
◎選修課程群組三:電路與計算機硬體
(電機系、資工系開課)
EE3235類比電路分析與設計(3學分)
EE3230數位電路分析與設計(3學分)
EE2240電路學實驗(2學分)
EE4290積體電路設計(3學分)
EE4292積體電路設計實驗(2學分)
電腦輔助數位設計概論(3學分)-94學年度未開
CS3106微算機系統(3學分)
CS2100電子電路學(3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