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刑事技术(总论)课件

刑事技术(总论)课件

第七节 刑事技术发展概况
一、物证应用的起步阶段(大约在公元650年 以前)
二 、 物 证 技 术 的 发 展 、 探 索 阶 段 ( 公 元 650 年——18世纪)
三、刑事技术逐步形成体系,成为专门的法庭 科学)19世纪——20世纪中叶
四、刑事技术不断完善壮大阶段(20世纪50年 代以后)
第八节 物证鉴定概述
2、按物证鉴定解决的问题不同分:
(1)同一认定: 是解决人身、物体是否同一的鉴定。
(2)种属认定: 是解决客体、物质的种类及比较两种物质种 类是否相同的鉴定。
(3)其他技术鉴定: 如真伪的鉴定、有无的鉴定、性能的鉴定等。
二、物证鉴定的委托与受理
(一)物证鉴定的委托: 1、出示委托鉴定函 2、出示送检人员身份证明材料 3、填写物证委托鉴定登记表 4、核验送检的检材和样本 5、向鉴定人员介绍有关案情情况
(2)物体同一认定: 是指依据物体的各种特征来判断其是否 同一的一种认识活动。
(3)场所同一认定: 是指依据场所的综合特征来判断其是否 同一的一种认识活动。
3、按被同一认定的客体是否被分离划分分类: (1)完整体同一认定 (2)断离体同一认定
二、种属认定
是确定客体的类型、属性或比较两种物质 的属性是否相同的认识活动。
据 (四)为查缉案犯提供有效手段 (五)为侦查破案、起诉和审判工作提供可靠
的依据。
第三节 刑事技术的科学基础
一、物质的客观性
即物质的客观存在性。
二、物质的特定性
是指一种物质本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物质的性质。
三、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稳定不 变的性质。
第四节 刑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三)对鉴定结论与其它证据的关系进行 审查

同一认定理论

同一认定理论
பைடு நூலகம்
并案型同一认定的特点 (1)同一认定比较的是两个或多个特征反映体 (2)没有出现一个受审查客体 (3)一般也没有出现被寻找客体 (4)只能认定在多个时空留下的特征反映体是否来自同一客体,但无
法确定其来源 (5)除了物质技术类的同一认定,还包含中、大型同一认定。 (6)尤其需要理解侦查人员对多起案件现场反映出的作案手法(作案
巧合的是,侦查员在嫌疑人姐姐家了解情况时发现窗台上包东西的报纸 与现场报纸是同一天的,且种类相同。于是拿回去比对,发现两者色泽 一致,断离面吻合。
(一)根据同一认定的主体进行分类: 1 鉴定型的同一认定
(1)鉴定型的同一认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的自然人(有些国家 还包含法人,但从事鉴定的仍然是自然人),他们几乎都是通过专业训练 的人,即鉴定人
客体Ⅰ (已知或未知)
| 某一或某些特性
| 洛卡德原理
| 形成特征反映体 (痕迹、分泌物)
| 留在现场或人脑
客体Ⅱ (已知或未知)
| 某一或某些特性
| 洛卡德原理
| 形成特征反映体 (痕迹、分泌物)
| 留在现场或其它场合
比较:若客体Ⅱ已知,同一认定后,确定客体Ⅰ与客体Ⅱ为不同时间出现 的同一客体,且明确客体。
1 概念: (1)同一认定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对先后出现两
次或多次的特征反映体的一般特征与细节特征的比较,确定它们是否来自同 一客体
(2)认定同一:是指同一认定或判断的结果,包含认定不同特征反映体 是或不是来自同一客体 2 区别 (1)同一认定是人类认识事物尤其是侦查鉴定中常用的一种认识方法
(一)“同一”的理解 1 “同”的理解 (1)“同”是一种比较、对照的程序 (2)“同”是对两个或多个相同性质的东西的比较 2 “一”的理解 (1)“一”即物质或事物就性质而言,在一定时间的范围内,是它/他

司法鉴定概论

司法鉴定概论

司法鉴定概论(小结)一、名词解释1.司法鉴定:指在诉讼、行政执法、仲裁等司法和准司法活动中,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由当事人申请,司法或准司法机关决定,或有司法或准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专门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的活动。

2.司法鉴定制度:指一个国家的法律所规定的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的各项规则、规章和体制的总称。

3.重新鉴定:是指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原鉴定结论全部持有异议,或者司法机关对鉴定结论存疑时,委托新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对鉴定的同一个问题再次进行鉴定。

4.同一认定:是依据案件特征判断两次以上(包括两次)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客体的认识活动。

“同一”指的是客体与其自身的等同。

5.集中型司法鉴定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隶属于同一个组织系统,具有统一的管理体制。

代表:法国6.鉴定结论的审前开示:是指在法庭审判前,诉讼双方当事人将审判中使用的鉴定结论向对方披露的一种诉讼程序。

7.痕迹鉴定: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具有痕迹鉴定方面专门知识的鉴定人运用痕迹检验学之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对案件中涉及的痕迹的种属或同一问题进行的科学判断活动。

8.化学物证:是指案件中提取的量少体微,能以自身的化学属性证明案件某些事实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

9.语音识别:是指根据录音资料中反映的言语人的方言语音特征和个人言语风格,来判断言语人的个人特征。

10.笔迹鉴定:指鉴定人依法接受委托,通过研究、分析文书的笔迹特征、文字布局特征及书面语言特征,确定文书物证的书写人,或者比较文书物证与文书样本的书写人是否是同一人的一种专门的技术活动。

11.人像鉴定:是指利用人体头面部的生理解剖学特征,通过与案件有关录像资料上的前后两次以上出现的人的外像特征进行分析、比对,确定人身是否同一的鉴定过程。

12.伪造文书:又称“全部伪造文书”,即以真文书为样本,或按照伪造者自己设计的格式,应用描绘、复印、印刷等技术方法制作的假文书。

证据调查原理二

证据调查原理二
18
同一认定的形式
A1-B-A2-C-A3-D 形式
例如: 三颗子弹的同一 认定 三个盗窃现场上 的工具痕迹 并案侦查?
19
洪钧与肖雪遇到
的“绊马索”
1984年,在北京市西北部郊区连续发生了多起被称 为“绊马索案”的拦路抢劫案。这几起案件发生的时 间都是半夜11点至凌晨4点之间;发案地点都在郊区 的公路上;犯罪分子实行抢劫的方法都是把一根大绳 系在路一边的树上,然后他拉着大绳的另一头藏在路 那边的沟里,待看到有人骑自行车过来时,便把大绳 拉起,将骑车人绊倒,然后上去劫取财物。
13
血痕鉴定中的同一认定客体
被认定同一客体 (被寻找客体和
受审查客体)
供认定同一客体 (特征反映体)
14
(三)同一认定的种类
以客体为 标准
人身同一认定 物体同一认定 场所同一认定
以主体为 标准
鉴定型同一认定 非鉴定型同一认定
以结论为 标准
肯定型同一认定 否定型同一认定
以特征为 标准
形象特征的同一认定;运动规律特征的同一认定;
客体特征的反映性与人类的特征识别能力有 密切关系。
从血型鉴定到DNA鉴定。
24
(六)同一认定结论的 审查和运用
肯定同一或否定同一的结论 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结论 对同一认定结论的审查评断
科学可靠性 证明价值
25
审查评断(科学可靠性)
1980年 6月 25日,在山西省大同县许堡公社浅井 大队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案件——一个一岁女婴 在家中炕上被人用力踩踏头部致死。
要点:主体、客体、依据、目的。
7
理解同一认定概念的关键
认定是否同一 同一只能是自身等同 同一与相似的关系 问题:

同一认定原理

同一认定原理

2020/4/16
11
同一认定的条件
(3)对客体的特征必须有较高的认识水 平,这是同一认定的主观条件
对客体特征的认识水平,与同一认定的可 能性密切相关。认识水平越高,可能性越大。
认识水平取决于: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 检验人员较高的业务水平、丰富的经验等。
2020/4/16
12
(三)同一认定的种类
2020/4/16
9
同一认定的条件
(1)客体的特征必须具有相对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客体特征在进行同一认定的必要时间内保持基
本不变的属性。同一认定的“必要时间”是指具体案件中被寻 找客体留下特征反映体,到办案人员发现嫌疑客体并进行鉴定 的时间长短所决定的。
同一认定所要求的特征“基本不变”有两层含义:(1) 对一个特征组合来说,是指其中的主要特征都保持不变。(2) 对一个具体特征来说,是指保持该特征的质基本不变。
2020/4/16
14
同一认定的种类
(2)物体同一认定
人体物:人体组成部分的血液、牙齿、毛发、
骨骼、肌肉组织等。还包括与人有关的人体物,
如人体的气味、分泌物等。
人造物:对衣服或提包等的缝制方法或所用
材料、许多的化合物。
自然物:动物、植物、非动植物。
(3)场所同一认定
例如,侦查人员根据各种痕迹物证,确认原
(1)人身同一认定 是同一认定中最高层次的同一认定。在侦查实践 中,对人身的同一认定既包括对人身证据型同一认定, 也包括对人身的线索型同一认定。 ①人身的证据型:即通过对人体物等的鉴定,达 到认定人身的目的。例如利用指纹、DN A等进行的 同一认定。 ②人身的线索型:即通过对人造物或自然物或 人体物的认定,实现圈定或缩小侦查范围的目的。比 如对血型、鞋底磨损花纹特征的同一认定。

司法鉴定概论

司法鉴定概论

司法鉴定概论(00926)第一章:司法鉴定概述广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行政执法、仲裁等司法和准司法活动中,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由当事人申请,司法或者准司法机关决定,或由司法机关准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专门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的活动。

狭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由当事人申请。

司法机关决定或由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专门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的活动。

鉴定的根本目的是鉴定人根据超出一般常识之外的专门知识就专门问题做出专业性的判断和解释,以补充事实审理者在专门问题上认识能力的不足。

司法鉴定的主体包括主体合法、程序合法和形式合法。

司法鉴定的性质决定了司法鉴定具有合法性、科学性、中立性的特征。

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是指司法鉴定是一种科学检验活动,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司法活动。

司法鉴定的中立性是指司法鉴定法人应当具有中立性,在司法鉴定过程中独立地进行观察、检验、分析,提出自己的鉴定意见,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干预。

司法鉴定的作用:一,刑事案件中司法鉴定为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提供重要依据,在民事、行政案件中为调查活动提供线索;二,司法鉴定为审查核实其他证据提供依据;三,司法鉴定结论可以为审判活动提供证据。

司法鉴定的种类:根据司法鉴定技术的科学基础分为:物证技术学鉴定(痕迹鉴定、文书物证鉴定、化学物证鉴定、生物物证鉴定、音像物证鉴定)、法医学鉴定、精神疾病鉴定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司法会计学鉴定。

根据鉴定结论确定的事实与案件关系进行分类,可分为认定同一鉴定、认定种属鉴定、认定事实真伪的鉴定、确认事实有无的鉴定、确定事实程度的鉴定、确定事实因果关系的鉴定。

根据鉴定程序要求进行分类:初次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

初次鉴定,是指就一个具体的鉴定对象和鉴定要求而言,司法机关委托鉴定人进行的第一次鉴定。

基本理论

基本理论

比较检验
• 目的:确定被寻找客体和受审查客体存在
哪些符合点和差异点。 • 方法:特征对照法;特征接合法;特征重 叠法。
综合评断
• 差异点的评断
– 本质差异:来源于两个不同客体的特征反映体之间的 差异。 – 非本质差异:同一客体的特征反映体之间在客观因素 影响下形成的差异点。 • 形成条件不同而导致的特征变化 • 提取方法不当而导致特征的变化 • 客体本身发生变化 • 犯罪分子故意伪装而使特征发生变化
• 稳定性:
属性。
• 反映性
– 客体的特定性只能通过自身属性、特征得到反映,这 种反映可以被人的感官、仪器、人脑感知和认识 – 客体属性、特征反映的深度广度,取决于科技进步和 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同一认定的种类
• 按同一认定客体来源分类
– 人身同一认定:由痕到人,笔迹、 DNA、血型 – 物体同一认定:由痕到物
• 按供同一认定客体(特征反映体)的检
验依据分类
– 根据形态结构特征:大小、外形、表面结构 等,(痕迹) – 根据人动作习惯特征:步法、笔迹等 – 根据特征反映体的化学或生物学特性:化学 结构、血型、DNA分型等 – 根据整体物分离特征:同质整体—断茬特征; 异质整体—嵌压特征 – 根据人体(物体)气味、声纹
• 同一认定理论的前提假设
– 世界上每个客体都是独特的; – 任何客体都可以发现相应的特征反映体来表征 其独特性; – 源自同一客体的特征反映体具有本质上的相似 性。
同一认定的条件
• 特定性(特征反映体的特定性)
– 概率问题 – 特征反映体之间(物证和样本)特征组合相同 的概率如此之低,以至于世界上没有两个客体 的特征反映体具有这些特征组合。
犯罪现场的指纹——————犯罪嫌疑人捺印的指纹 (物证、检材) (样本) 特征反映体、供认定同一客体

同一认定

同一认定

摘要:同一认定从案件开始就贯串在整个办案程序中,是认定证据的基础,也是物证技术的重要部分。

通过学习和思考还有参考法学研究者的著作,以一个学生的角度重新思索了同一认定的认识方法,以简单通俗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体会,对理解同一认定会更容易透彻些。

关键词:同一认定科学基础基本条件现实分析。

同一认定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年级:2008级专业:侦查姓名:尹文勇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先后出现的两个客体是否同一客体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

同一认定理论自从产生至今,在物证鉴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实践中,同一认定结论出现错误的情况却时有发生,甚至被奉为“金科玉律”、“证据之首”的指纹鉴定也出现了错案。

在长期同犯罪作斗争的实践中,人们一直在探索人身和物体识别的有效方法。

在诉讼中,要在犯罪与刑罚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必须对相关的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

如要认定某人是否以前曾被判刑、某无名尸体是否为某失踪人、某人是否是在文契上签名画押的人、某人是否遗留现场指纹的人、某工具是否作案工具等等。

只有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也才能使对人和物的识别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高度一、同一认定的含义及内容同一,顾名思义,同一个,还进一步说明有两者或更多者之间的比较,经过一系列的观察、认识得出了是同一个的结论。

同一认定是主体对客体之间有无同一性所进行的辩证逻辑思维的过程。

在侦查中,同一认定主要是确定诸客体特征是否相互一致、能否归于同类、是否属于自身;同一认定基础在于主体的认识能力和客体的特征属性;同一认定,价值本身在于其结论的证据性,价值有无取决于其结论与案件事实关联性的有无,价值高低则取决于其结论与案件事实联系紧密度的强弱。

二、同一认定的基础和条件虽然同一认定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科学认识活动,但在具体鉴定中,要作出可靠的同一认定结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只有明确同一认定的基础和条件的区别及其各自的含义,才能使同一认定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第二章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第一节同一认定概述一、同一认定的概念在物证技术领域中,同一认定是指通过对先后出现的客体留下的特征反映体进行检验,从而解决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属于同一问题的一种方法。

A =?= A´↓↓B ~ CA ——先出现的客体(被寻找客体);B——A 留下的特征反映体(物证,又称检材);A´——后出现的客体(受审查客体);C——A´的特征反映体(样本,又称比对材料);概念要点:(一)特征反映体。

指来源于客体,能以一定的方式如实反映客体的特点,并能被人感知和认识的物质性客体。

特征反映体可分两类:1、物质性反映形象。

如印痕、字迹、声纹、图像等。

2、客体的分离体。

有固体(折断的凶器)、液体(现场的血迹)、气体分离体(现场遗留物上的人体气味)之分。

(二)什么是“同一”?同一是指客体自身与自身的同一,即A就是A´。

其与“相同”或“相似”有着本质区别。

是则肯定同一,否则否定同一。

如果A=A´,两者的划分只是鉴定理论的一种需要。

如果A A´,两者的划分就是对客观现实的划分。

二、同一认定与其它相关概念的比较(一)同一认定和物证鉴定1、物证鉴定需专门的鉴定人完成,具有法律性质,是一个法律概念,其过程可包括同一认定。

同一认定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学术用语,不一定都是法律意义上的鉴定活动。

即物证鉴定可能要进行同一认定,但同一认定不一定都是物证鉴定。

2、同一认定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在文化艺术领域和历史文物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并不具限于案件之中。

(二)同一认定和犯罪侦查有观点认为:整个侦查过程就是一个大的同一认定过程,查明一个个案件情节,就是一个个小的同一认定。

第二节同一认定的主体和客体一、同一认定的主体即由谁完成同一认定工作。

进行同一认定的主体,根据所需解决的是否同一问题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可以是一般人(凭记忆对人或物的辨认等),可以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是专门的鉴定人,来完成鉴定型同一认定,也可以是专门的鉴定人或一般办案人员,来完成非鉴定型同一认定。

二、同一认定的客体同一认定的客体——需被认定是否同一的客体,即先出现的被寻找客体和后出现的受审查客体。

物证鉴定中,同一认定的客体可分为两大类:人、物(可含动物)。

(一)人作为同一认定的客体其实质是人的外形(相片)、肢体(手指)、器官(血液、骨骼)、技能(书写技能、步法特征、讲话技能)等可做为同一认定的客体。

人的技能能否成为同一认定的客体,一要看表现这种技能的习惯性动作所留下的痕迹是否存在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二要看是否具有能被人识别的特征体系。

(二)物体作为同一认定的客体通常指具有一定外形结构和用途的工具或物品。

一般是通过对物体留下的形象痕迹来进行认定的。

对于分离体的同一认定问题,即认定两部分是否原属于同一个整体,不宜用“两者是否同一”的说法。

但这两部分分离体仍旧是同一认定的客体。

对于合量物体(由相当数量的同类物组成的物体群,如一袋粮食、一沓信纸等),其分离体能否成为同一认定的客体,一要看该合量物在形成、生产过程中、生产后到被分离前是否形成了共同拥有的特异特征;二要看该类特征能否被检测出来。

第三节同一认定的依据和条件一、同一认定的依据同一认定的依据——客体特征反映体所反映出的客体特征。

通过检验特征反映体上的特征,反映同一认定客体的特性,最终解决同一认定问题。

客体的特征可分为两大类:1、共性特征:也称类型特征、一般特征。

指同类客体所共同拥有的特征。

共性特征相符,不能轻易做出认定同一的结论;共性特征不符,则一般可作出否定同一的结论(防止伪装,多见于笔迹检验中)。

2、个性特征:也称细节特征。

是单个个体存在的特征。

如指纹的细节特征、笔迹的笔画运笔特征、足迹的鞋底缺损特征等。

二、同一认定的条件(一)客体的特定性比较明显突出。

(二)客体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指客体的质的规定性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相对不变。

(三)客体的特征可从特征反映体上得到良好的反映。

(四)客体的特征必须能被人所认识。

第四节同一认定的类型一、人身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先后出现的人身是否同一为目的的同一认定。

又可分为:指纹同一认定、足掌同一认定、牙齿同一认定、面貌同一认定、书写动作同一认定、声音同一认定等。

二、物体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先后出现的物体是否同一为目的的同一认定。

又可分为:工具同一认定、枪支同一认定、鞋袜同一认定等。

三、分离体同一认定为了解决先后发现的两部分是否原属于同一整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同一认定,称分离体同一认定。

又可分为:固态分离体、液态分离体、气态分离体同一认定。

A A´BA——整体分出后剩下的原体,被寻找客体;B——分离体,作为A的特征反映体出现。

A´——后发现的客体,是需要审查其是否是分离出B的那个原体,即受审查客体。

第五节特征反映体检验的一般方法一、特征反映体检验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解决的不是检验的具体方法问题,而是检验过程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一切从具体的检材和样本出发。

1、防止先入为主,主观臆断;2、克服经验主义错误;3、排除外界对检验工做的干扰。

(二)坚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指导。

一个检材中包含有各种特征,如指纹中包括纹型特征、细节特征、皱纹特征、汗孔特征、疤痕特征等。

各种特征一起构成了特征体系(特征系统),彼此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检验时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指导,系统利用检材中的各种特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检验。

(三)坚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为指导。

一个特征反映体在形成以后可能发生变化,留下特征反映体的客体在之后一段时间内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对的,应防止用静止的观点搞机械的对比。

二、特征反映体检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特征反映体可分为物质性反映形象和客体的分离体两类。

(一)作为特征反映体的物质性反映形象的检验方法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作出鉴定结论等步骤。

1、检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检材的基本情况(发现、提取、完好程度、是否具备鉴定条件等),比对样本的基本情况(来源是否可靠,是否具备比对条件等)。

2、分别检验分别检验有两层含意:(1)先检验检材,后检验样本;(2)先检验一般特征,后检验细节特征。

3、比较检验目的:确定检材与样本间存在的符合点与差异点。

具体方法有:(1)特征对照法将检材与样本置于同一个视野内,对照两者的特征,寻找符合点与差异点。

可肉眼观察、利用投影仪或比对仪观察等。

此法适用于静态印痕或问文字符号的比对检验。

(2)特征接合法把检材与样本分别拍成同等放大倍率的照片,然后通过特征最明显的部位把两张照片剪开,左右相交拼接,观察被剪开的特征是否吻合。

可利用投影仪或比较显微镜进行。

适用于检验动态痕迹(线形擦划痕迹等)。

(3)特征重叠法将检材与样本在透光下进行重叠,或制成幻灯片后进行重叠,观察它们的特征是否重合。

适用于检验特征比较刻板的物质性反映形象(如图章)。

4、综合评断评断符合点:本质符合还是偶然符合。

差异点:本质差异还是非本质差异。

(1)对符合点的评断。

评断符合点的质量:看特征在同类客体中的出现率。

出现率高低与特征质量高低成反比。

评断符合点的数量:具体应结合客体类型、特征质量决定。

(2)对差异点的评断。

本质差异点:来源于两个不同客体的特征差异点。

对其无法作出合理解释,一般可否定同一。

非本质差异点:形成原因很多,如:检材与样本的形成条件不同;检材形成后,由于某种原因(人为破坏或环境影响等)发生了某些变化;客体本身发生了变化,导致样本出现了变化。

非本质差异点不影响做肯定同一的结论。

5、鉴定结论(1)符合点价值很高,差异点可得到合理解释——肯定同一。

(2)符合点为一般特征符合点,差异点属于本质差异,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否定同一。

(3)虽无明显的差异点,但细节特征符合点也极少,不可下结论。

(二)作为特征反映体的分离体的检验方法检验分离体和受审查客体本身。

主要检验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两者的断端特征;2、两者表面原有的和附加的特征;3、两者本身的物质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等。

第六节种属认定的概念及其与同一认定的区别与联系一、种属认定的概念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一样,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

例如:投毒现场上的白色粉末是何物质,交通肇事现场所留的油漆碎片与嫌疑车辆的油漆成分是否相同,现场足迹花纹是何种类型的鞋所留等。

都属于物证鉴定中的种属认定问题。

概念:种属认定是通过检验未知物质本身或未知客体留下的物质性反映形象,确定物质属性或客体类型的一种方法。

要点:1、种属认定的依据——物质本身或客体的物质性反映形象。

2、种属认定的目的——确定未知物属性;判定两种物质的属性是否相同;确定客体的类型。

二、种属认定的类型(根据客体的性质进行分类)(一)单一型种属认定即单一型物质属性认定,判定某物质是何物。

(二)比较型种属认定确定两种物质属性是否相同,或来源是否相同而进行的种属认定。

(注意与同一的区别)(三)客体类型认定(按客体性质分为两类)1、物的类型认定。

根据客体所留物质性反映形象,确定其类型。

2、人的类型认定。

利用各种特征,推断人的类型。

如:根据手、足印痕推断身高,根据字迹推断文化水平,根据声音推断居住取等。

三、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的区别与联系(一)区别同一认定所解决的问题,是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是同一个客体;种属认定所解决的问题,一种物质或客体究竟是何物或何种类型,或是判断两种物质的属性或来源是否相同。

(二)联系1、种属认定能为发现同一认定的受审查客体指明方向。

(确定了客体类型后,为寻找受审查客体指明方向)2、种属认定往往是同一认定的初始阶段。

(同一认定中的分别检验类型特征就是一个种属认定的过程)3、种属认定能为同一认定结论提供佐证。

(对鞋印附着物及鞋底附着物的种属认定,能为同一认定结论提供佐证)4、种属认定对分离体同一认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分离体同一认定时,往往要对分离的物质属性进行种属认定,如现场上血液与疑犯血液的检验,先做血型种属认定,后用DNA技术做同一认定)第七节种属认定中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一、物质检验中应当遵循的一般规则(一)应当先采用无损检材的检验方法,后采用损耗检材的检验方法。

(二)采用化学检验方法时,应当先定性,后定量。

(三)应当采用公认的、标准的检验方法,并合理运用多种检验手段相互印证。

(四)应当遵循及时检验的原则。

(五)尽量节约检材。

一般应留存总量的1/2——1/3供复检使用。

如检材只够一次检验之用,应征得送检人员同意后,再着手检验。

(六)正确操作,避免污染。

(七)作好检验的记录工作。

应随时记录检验方法、检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相关数据、检验结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