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米易县-概况,米易县-自然地理 米易县

合集下载

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组位于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古杨树场馆群,夜晚灯光炫彩夺目,勾勒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轮廓,与中国传统吉祥物“玉如意”的曲线完美融合。

自2018年5月开工,短短两年半,“雪如意”落成。

下图示意中国传统吉祥物“玉如意”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传统吉祥物“玉如意”主要是由天然玉石雕刻而成,天然玉石是怎么形成的()A.岩浆冷却B.矿物变质C.泥沙沉积D.冰川侵蚀2.张家口市崇礼区作为冬奥会跳台滑雪中心的自然条件有()①山体的高差大都在400~600米之间,而且坡面又非常完整②雪期比较长,从上一年的11月初到翌年的4月初③京张高铁开通,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④昼夜温差较大,利于存雪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得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4.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该地形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A.云贵高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黄土高原6.形成图示洞穴的外力作用为()A.风力磨蚀B.海浪掏蚀C.冰川刨蚀D.流水溶蚀如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图中地层形成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晚于⑥B.②晚于①C.⑤晚于④D.②晚于⑤8.有关a、b、c、d四地地貌特征及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地为背斜山,受外力作用常常会形成谷地B.图中b地为火山,地表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C.图中c地为河谷,河流水量大,可建坝发电D.图中d地山高谷深,地表河网密布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下面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米易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

米易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

米易县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二o-O年十一月1项目名称和主要内容1.1项目名称米易县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城南片区部分市政道路工程、防洪堤工程及与道路和防洪堤配套的雨污水管线、给水管线工程、电缆沟、绿化工程。

主要工程内容详见下表:工程内容3城市基本概况3.1自然地理条件3.1.1地理位置米易县位于攀枝花市境内东北安宁河两岸,地理位置北纬26° 42'一27° 10',东经101° 44'—102° 15'。

县境东西宽约为52.5公里,南北长约73.2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153平方公里。

北邻德昌县,东界会理县,西与盐边、盐源隔雅碧江相望,南与盐边县接壤。

项目所在地攀莲镇是米易县城所在地,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

3.1.2地形地貌米易县县境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侧。

东临龙肘山,西滨雅碧江,中有白坡山,安宁河纵贯县境南北。

县境地域俗称“两山两谷三面坡” 两山即龙肘山、白坡山;两谷是指安宁河谷东、西部和雅碧江东岸谷地;三面坡为安宁河谷东西坡,雅碧江东坡,全县平均海拔1836.2米,最高为3447 米,最低为980米。

境内谷岭交错,高低悬殊,是以中山地貌为主的山区县。

海拔1500米以下河谷低山占幅员面积28.69%;海拔1500-2000米的低中山山地占46.67%;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山地占24.64%。

3.1.3气象水文米易县气候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低山河谷区为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南亚热带、亚热带生物适生区;中山地区为亚热带,温带暖润气候,相似于四川盆地,有良好的动植物适生环境,有利于农林牧果药各业发展;中高山地区为温带和寒带凉湿气候,适宜发展林牧业和林副土特产品。

米易气候特征:年均气温变幅小,四季不分明,气温日变化大。

年均气温在19.2〜20.3℃,最热月一般在5月,最冷月在12月或1月;年均日温差达13.1℃,最大日温差可达20℃以上;海拔1400米以下,全年基本无冬,秋春相连,夏季长达半年,极端最高气温40℃,最低-2℃,无霜期300天左右。

米易县潘家田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简述

米易县潘家田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简述

米易县潘家田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简述张金秀(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摘要:研究区内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属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钒钛磁铁矿工业矿体主要集中于辉石岩相带,构成辉石岩含矿层,以辉石岩相带中上部矿石为佳(夹石少,TFe品位高);次为辉长岩相带,矿体位于辉长岩相带底部,构成辉长岩含矿层。

围岩与夹石多为辉长岩、辉石岩,矿体与夹石的界线不明显,围岩及夹石的矿物成分与矿石矿物成分基本相同。

关键字:潘家田;铁矿;勘探;矿床地质特征1.区域地质概况1.1地层。

研究区地层出露主要有太古界垭口群马脖子组(Arykm)的混合片麻岩、混合岩及混合岩化变粒岩、浅粒岩。

元古界米易群潘家田组(Pt1myp)、纸房沟组(Pt1myz)和安宁村组(Pt1mya)的片岩、变粒岩、大理岩、角闪岩等,回箐沟群小坪子组(Pt1hqx)和黄家山组(Pt1hqh)的变质凝灰质砂岩、砂砾岩、岩屑凝灰岩、千枚岩、板岩、白云质大理岩等。

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2β)。

三叠系白果湾群(T3-J1bg)的砂岩、泥岩、页岩、砾岩等。

侏罗系(J2y)的砂岩、泥岩、页岩等。

第四系以残坡积松散堆积层为主。

1.2构造。

工作区位于昔格达与安宁河两大断裂所夹“地块”内,南北向的压扭性断裂多次活动的区域构造背景,使本区经受了复杂的构造变动,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构造形迹广泛发育。

区内褶皱、断层较发育,为矿液的运移流通提供了通道,为矿质的沉淀富集提供了容矿空间,因此区内构造对成矿非常有利。

1.3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

研究区主要见有含钒钛磁铁矿基性-超基性岩(辉长-辉石岩)、正长岩-辉石正长岩及各类基性、碱性岩脉。

2.矿床地质特征2.1概述。

潘家田研究区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属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自上而下岩体基性程度增高,岩石的颜色由浅变深,矿石由贫变富。

岩体可划分为辉长岩、辉石岩两个岩相带,岩体在成岩成矿过程中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岩层与矿体(层)、夹石与矿石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只是含铁量程度不同而已。

【配套K12】2019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7微专题二十四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影响思维导图学案

【配套K12】2019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7微专题二十四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影响思维导图学案

微专题二十四: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影响1、农业知识体系2、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影响3、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4、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龙果树原生于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火龙果肉多、味美,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在我国属于稀有水果。

火龙果树喜光热、怕霜冻,4~11月为产果期,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最适宜的温度为25℃~35℃,温度低于5℃时易发生冻害现象。

耐旱、怕涝,喜肥耐瘠,在土壤浅薄的山坡地石山地均可种植。

四川米易县城位于安宁河谷地,有铁路与高速公路从谷地中穿过。

河谷地区植被极为稀疏,大多为低矮、多刺的旱生型灌丛,岩石裸露。

近年,米易县安宁河河谷引进火龙果新品种,大力发展火龙果生产,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火龙果生产基地,并大量销往北方市场。

下图示意四川米易局部地区。

(1)分析米易县能够种植优质火龙果的气候条件。

(2)阐述米易县火龙果能够大量销往北方市场的原因。

5、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地形(以河谷为例)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2016·新课标全国Ⅰ,36(1)(2)(4),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芒果种植业(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芒果种植业(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芒果种植业(附答案解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芒果喜温暖、喜光照,忌霜寒,适宜种植在年平均气温高于 20℃,终年无霜的地方。

其对低温极其敏感,1~2℃的低温天气能使得芒果花穗大量冻死。

开花时(1-3月)遇到高温(34℃以上)干旱等气候条件,容易产生败育果。

果实发育后期(5-7月),水分过多或骤然降雨则会导致果实味淡、从而降低果实品质和储藏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的芒果久负盛名,仅次于海南三亚,先后获得广西知名品牌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近年来该县芒果种植范围由河谷地带不断向北部山区扩大,芒果产业成为带动北部地区脱贫的重要产业。

下图示意田东县芒果主要种植区的地形。

(1)说明田东县种植芒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2)与海南三亚相比,指出田东县芒果种植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

(3)与河谷相比,分析北部山区种植芒果的优势条件。

(4)从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角度,为田东县芒果拓展销路提出建议。

【答案】(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冬季北方山地丘陵阻挡冷空气,温和少霜,低温冻害天气少;开花期温湿度适宜,败育果少;果实成熟期,晴天多,光照强,有利于保证芒果品质。

(答对三点即可)(2)与海南三亚相比,田东县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出现干旱、低温冻害、冰雹等气象灾害频率较高;地势起伏明显,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该县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层薄,土壤条件差。

(答对三点即可)(3)该县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夏季偏南风越过南部山区,在河谷地带形成“干热风”,使得河谷地区气温高,且降水少,易产生败育果;北部山区夏季气温较低,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几率更小;北部丘陵是朝南的阳坡,光照更加充足;北部山区在地形抬升下,降水较河谷地区丰富,有利于芒果种植;北部山地,地势起伏明显,排水通畅,水分条件适当;海拔较高,气温低,开花晚,成熟晚,上市时间延迟,竞争力强。

米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米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表1 2008年米易县土地利用程度
项目
米易县
攀枝花市
四川省
土地利用率(%) 土地垦殖率(%) 森林覆盖率(%)
82.46 8.29 58.90
93.82 4.66 58.97
88.46 13.11
30
数据来源:米易县国土资源局
米易县的土地利用率为82.46%,低于攀枝花市的93.82%和 四川省的88.46%。未利用土地占17.54%,其中只有13061.8hm2 左右的土地可开发为耕地、牧地等,仅占未利用地的34.86%, 这对人多地少的米易县来讲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后备土地资 源少。
艺术文化交流
2013年12月下半月刊
本文在分析米易县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米易县土地利用 现状及特征的分析,得出米易县土地利用存在中低产土地数量多、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矛盾突 出、用地方式粗放效益不高等问题。根据米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结果,按照全县国民经济发 展需要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加强米易县土地利用应采取改造中低产田、妥善处理建设用 地和耕地保护关系、集约利用土地、加大引导力度等对策,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全 面的用地保障。
二、米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一)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根据米易县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资料,全县土地 总面积为213655.01hm2,共有9个一级地类,52个二级地类。 1.农用地现状 2008年末,米易县农用地总面积1170712.32hm2,占土地 总面积的79.90%。全县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9%,园地 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77%,林地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64.09%,牧草地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其他农用地总面积 占土地总面积的4.75%。 2.建设用地现状 2008年末,米易县建设用地总面积5476.70hm2,占全县 土地总面积2.56%。全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1.76%,交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0.64%,水利用地占土地总面 积的0.16%。 3.未利用地现状 2008年末,米易县未利用土地总面积面积37465.97hm2,占 土地总面积的17.54%。(以上数据来源:米易县国土局) (二)土地利用的特点 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决定着该地区生产力的高低,只

攀枝花市米易县市调研报告20171023(1)

攀枝花市米易县市调研报告20171023(1)
2.项目名称:海棠蓝湾[重点对标] 土地信息:占地138亩,容积率1.36 产品:高层60-80㎡,2T4,2T6,2T6;联排43~138㎡,清水 销售情况: 1、20XX8月开盘,1期已推高层4栋,2016年8月已交付,均价3500 元/㎡; 2、在售为2期,高层3月-9月月均40套,10月至次年2月月均去化 80~100套,高层均价5800左右、别墅均价11000左右.现总共余货 10套左右.外地康养购房客户占比80%.
全县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11.88万方
主城区年去化金额/套数/面积
5.69亿/1285套/11.91万方
距成都距离
700公里
平均交易价格(元/㎡)
4756元/㎡
接待外地游客
374万人次
年度旅游创收
33亿
统计数据来源:米易县公众信息网--2016年年鉴
一、县城分析---县城区位
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向城南新区及 北区克朗片区发展.其中城南片区土地 资源优势明显,成熟度较高,一直受政府 重视,而城北片区由于地形限制发展已 经受限.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米易县城分析 目标地块分析
市场分析 主要竞品分析
定位建议
第一部分、米易县城分析
一、县城分析---县城简介
米易县位于XX、XX两市之间,是成昆线上重要的次级交通枢纽,是成昆线重点交通要塞,亦为成昆线上重点康养之都.
米易
➢ 米易县地处XX省西南角,XX市东北部.东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南与XX市盐边县山岭相连,西与XX市盐边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以雅砻江 为界,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陆路相邻.全县幅员面积2152.70平方千米,境内东西最大横跨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3.2千米,距离XX约700公里, 汽车6.5小时、火车12.5小时,距离XX约150公里,车程1.5小时.

米易县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米易县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米易县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摘要:四川省米易县旅游资源丰富、多元且独特。

有效利用旅游资源,可更好地助推米易县旅游升级。

本文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城市旅游资源为类型分析了米易县的旅游资源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级评价和总结。

关键词:米易县旅游资源分级评价米易县地处安宁河畔,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以白坡山、龙肘山为代表的山水生态景观,以“颛顼故里”为品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攀西阳光”为卖点的阳光康养度假环境,以米易城市建设为依托的康养度假小城,以彝族火把節、傈僳族约德节为代表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芭蕉箐“枇杷水乡”景区、普威“绿野花乡”景区为代表的秀丽田园乡村。

共同构成全县生态与自然融和、人文共山水辉映的“阳光、生态、小城、文化、乡村”旅游资源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较强的标杆性和垄断性。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1.1四季度假气候。

米易县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境内全年干雨季节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区全年无冬,秋春相连,夏季长达5个多月。

年均温度19.7摄氏度,降雨量1112毫米,相对湿度6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9.2,超过300天。

此外,全县阳光充沛,年均日照数2700小时,全年无霜期307.5天,人体舒适度极高。

米易海拔980米-3447米,县城海拔约1100米。

全县“两山两谷”的地势条件造就多个山间平地,较大的海拔高差造就米易“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龙肘山、白坡山、海塔、新山等高海拔区域7月均温仅20摄氏度左右,凉爽的气候对攀西及周边区域游客具有强大吸引力;米易安宁河谷地区海拔约1100米,冬季均温13.3-20摄氏度,阳光充沛、温暖舒适,吸引成都、重庆等客源市场前来避寒过冬,“冬暖夏凉”的气候为米易四季度假提供良好自然环境。

米易年内温度变化较小,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在13.0-14.5摄氏度之间,在一年之中大多数时间里舒适度高,属于四季度假气候,适宜发展全年旅游度假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易县:米易县-概况,米易县-自然地理
米易县
话题:米易县安全知识老人健康果树种植米易县
米易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门,幅员面积2152.695平方千米,境内东西最大跨距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3.2千米,成昆电器化铁路、214省道及在建的西攀高速纵贯南北,县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全县辖12个乡(镇),县政府所在地攀莲镇南距攀枝花市78公里、北距西昌市157公里。

在这片资源独特、富饶美丽、欣旺发达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彝、傈僳、回、白等25个民族的21万米易人民。

米易县_米易县-概况[)米易县位于青米易县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门,幅员面积2152.695平方千米,境内东西最大跨距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3.2千米,成昆电器化铁路、214省道及在建的西攀高速纵贯南北,县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全县辖十二个乡(镇),县政府所在地攀莲镇南距攀枝花市78公里、北距西昌市157公里。

在这片资源独特、富饶美丽、
欣旺发达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彝、傈僳、回、白等二十五个民族的21万米易人民。

米易县1952年建县,50多年来,米易已从1个不毛之地发展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小康县。

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177万元、三次产业之比为25.8:43.8:30.4,地方财政收入85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3元。

民族风情浓郁。

米易县历史悠久,古为邛都部落,古老的文明历史,迷人的边地风情孕育了丰富奇特的人文资源。

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清真寺望月楼和何家坝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绚丽多彩、原始古朴的傈僳族文化和彝族风情。

基础设施完善。

米易县城坐落在安宁河畔,近年来市政建设步伐加快,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城北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交通十分便利:成昆铁路和214省道沿安宁河纵贯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县城南距攀枝花市80公里,北距西昌市150公里。

纵贯米易米易县的西攀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米易占据3个出口。

通讯便捷:拥有2.1万多门国际、国内直拨电话,无线市话小灵通、全球通移动电话、宽带互联网已开通使用。

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攀高速公路的建成,白马钒钛磁铁矿开发建设的兴起,米易基础设施将更为配套完善,城市规模将迅速扩大,县域经济将得到更大发展,米易将成为攀西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和商品集散地。

米易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干雨季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区全年无冬,气温日
变化大、年变化小,夏季偏低、冬季偏高,年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均日照数2379.3小时、年降雨量1094.2毫米、无霜期307.5天。

米易农产品具有早、稀、特优的特点,以早春枇杷、反季节蔬菜、甘蔗、稻米为主的特色农业享誉省内外;米易以钒钛磁铁矿、花岗石为主的矿产资源极负盛名,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贵重金属和各种非金属矿产达40余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发的优势;米易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45.68万千瓦,可开发量12.75万千瓦;米易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以滨水景观长廊、国家激回旋竞训基地和城北新区开发为代表的建设项目,章旺火出“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现代化园林或城市风貌,1个以“阳光、运动、休闲”为特色的旅游新区已在米易初露端倪。

米易县_米易县-自然地理米易是以中山山地为主的山区县。

最高海拔3447米,最低海拔980米,平均海拔1836.2米(相对高差2467米)。

全县山林草坡面积占94.21%,耕地面积占5.11%,水面积占0.68%。

米易县全县具有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年均气温19.7 ℃,雨量充足,年降雨量1100毫米。

境内光照充足,光照时数2217.3-2413.5小时,热量丰富,无霜期301.8-313.7天,冬暖春温高,夏秋季节凉,冬春逆温显著,是天然的“大地温室”,是全国少有的热作区。

矿产资源富集。

以钒钛磁铁矿、花岗石为主,矿产资源极负盛名。

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贵重金属和各种非金属达
50余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产地集中,易开发的优势。

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达20.4亿吨,花岗石储量达1.2亿立方米以上,铂金属储量达18吨。

水能资源丰富。

米易县水能资源丰富,全县水电理论蕴藏量48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现有水电装机近4万千瓦,正在建设装机容量为3.2万千瓦的湾滩水电站已有一台机组发电,随着安宁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的实施,06年小三峡电站和城南电站竣工,到2010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3.2万千瓦。

米易县_米易县-历史沿革1952年5月西康省西昌专员公署正式行文“迷易县更名为米易县”。

其名沿袭迄今。

《竹书纪年》、《五帝本纪》、《邛巍野录》诸史书记载:“黄帝七十七年,昌意降居若水(今雅砻江)”。

“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若水为诸侯”。

史前早期经济、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的昌意部落南下,和西南雅砻江等河流沿岸各族部落杂居,耳濡目染中原文化。

《西南夷传》:“邛都最大,皆椎结,耕田,有邑聚”。

春秋战国时期,原迷易(今米易)一带为我国西南夷的邛都部落。

史载:“秦时尝通为郡县,但至汉兴而罢”公元前143年,汉景帝时,司马相如任武骑常侍,在邛会地区置郡;汉武帝的元鼎年间,在今汉源东南置沈黎郡,辖邛嶣地区,今之米易地区即正式划入西汉王室版图。

是时,安宁河河东归会无县,河西归邛都县;南北朝周武帝建德年间,河东仍属会无县,河西属可泉县;米易县唐天宝十四年,河东属青宁郡,河西属建昌郡
(今西昌);五代后蜀明德年间,迷易安宁河东地带命名为诺赕,属会川府,其河西地带命名为屈部,属建昌府;宋时,太祖以“唐之祸基于南诏”,明确表示:以大渡河为界的越嶣等郡“非吾有也”。

故邛嶣地带为大理国所占,当时迷易一带曰明夷;元王朝在建昌设置“罗罗斯宣慰司”,辖五路二十三州(包括今米易的普济州、威龙州及安宁河沿岸以东、以西的其它地区)、隶属云南行省。

衽土司制,史称“土知州”;至明代又施军事移民卫所(完善土司制),河西属建昌府,河东属会川府。

1/3 123下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