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600字范文
《史记》读后感600字5篇

《史记》读后感600字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史记》读后感6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史记》读后感600字1《史记》在我小时候,妈妈就给我讲了《史记》的故事,从此,我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和《史记》见面。
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史记》,我高兴极了,连忙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史记》是历第一部纪传体的历史学术,它记述了从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事件。
在《史记》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最早的皇帝——秦始皇这个人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功劳很大。
在政治方面,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改郡县制,还颁布了新法;在经济方面,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币制度、量衡制度。
还修筑了“东通海边”、“南入吴楚”两条大道,一但有叛乱,可以随时派兵镇压;在军事方面,秦始皇派兵出击匈奴,将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起来,修筑了万里长城,另外,在文化思想上秦始皇也统一了文字。
可秦始皇虽然对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对劳动人民却很残暴。
他“焚书坑儒”,将儒生等四百余人坑杀于咸阳,又下令烧掉诸子百家著作,给中国历史造成了巨大损失。
读完《史记》,我还了解到其它的历史人物,如屈原、陈胜与吴广起义、楚霸王项羽等等,历史画面如在眼前。
这本书让我增长很多知识,现在我知道《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还是一本深奥的文学作品。
《史记》,让我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是多么宏伟,同时也使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知识增加自豪感。
《史记》读后感600字2由于篇幅太长,我先读了汉武帝篇,读完之后,我有一些感想:我先说说汉武帝生命里发生的一些事吧。
在武帝继位前,他排行第九,是不可能当上皇帝的,但是汉景帝却偏偏看上了他,就为他扫清障碍,帮助他成为了一个平安太子,武帝就这样才登上皇帝的宝座。
武帝期间,有一个叫江充的小人得到了武帝的宠爱,而丞相却三翻两次上奏章,让武帝杀掉江充,结果把武帝惹怒了,把丞相杀了。
史记故事读后感600字(通用20篇)

史记故事读后感600字(通用20篇)史记故事读后感600字(通用20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史记故事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史记故事读后感600字篇1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是一种汲取,而写作就是一种诉说。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
要想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学生尽最大可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增加课外阅读量。
王子豪同学从小就喜欢上了阅读。
在低年级时,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读绘本开始慢慢的,相继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狼王梦》、《海底两万里》、《秘密花园》、《我要精彩》、《史记故事》、《神秘岛》……每读完一本书,王子豪同学都会写一些小随笔,一定做到有感有悟,内容的透彻,文笔的流畅,足够让你流连。
只有有了足够的阅读积累与储备,才能在写作上,学以致用,游刃有余。
真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也加入到读书行列,每晚都会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亲子阅读。
在今后阅读中要有所选择、甄别,多读好书,多读名著,让精神境界获得净化,视野得到开阔,思维得以活跃,词汇极致丰富。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
五常仁德一小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小明星、书香家庭、读书推荐、读后感演讲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习惯,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校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阅读空间和展示机会,有更多的孩子在书海中收获着、成长着!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在家里父母也可以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增强孩子的阅读能力,又让父母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增进了和孩子之间的交流。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吧!史记故事读后感600字篇2中华文明,渊远流长,光彩绚丽。
《史记》读书心得600字(精品7篇)

《史记》读书心得600字(精品7篇)《史记》读书心得600字篇1看完《史记》,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这些真实的历史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几个。
一个是暴君商纣王。
虽然他口才很好,但他利用这种天赋拒绝了部长的建议。
他有强壮的身体,但他用所有这些力量打猎和玩耍。
读到这里,心里隐隐刺痛,为商朝感到悲哀。
很明显,商纣王有这么好的资本,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国力越来越强。
最让我吃惊的是,当忠臣毕干说服他的时候,他想出了一个“好”的主意。
他对比干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洞。
你是圣人吗?我想看看你心里有多少洞!”说完,他拔出剑,剖开了比干的胸膛,当着众官的面挖出了比干的心脏!当我读到这一段时,我痛恨商纣王的残暴行为。
我可以想象当时人们有多讨厌这个商纣王。
周国的领袖周武王与纣王交战时,纣王的人民和奴隶派他们去攻打商纣王。
不用说,周武王赢得了人民的心,赢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史记》第42章也讲了类似的道理。
郑国国君和妻子姜生了两个儿子,但姜偏爱次子,讨厌长子,因为她很难生长子。
长子继位时,姜很不高兴。
她想让次子段继位,就逼着他在段登基的时候把景怡封给段,然后让段在景怡暗中练军马。
然而,这些长子学生都在眼里,他却保持沉默。
段闻知不回应,与母亲进一步商议篡位之计,准备内外呼应。
看完这封信,我的心情不自禁地缩了一下,生怕二儿子得逞。
结果并不是这样。
生于段攻京时,取出最精锐的兵马,段之死,大获全胜。
段的放荡使百姓很恨他,于是他终于保住了皇位!《史记》中有很多类似的历史事件,都让我体会到一个道理:正义总能战胜邪恶,赢得民心者得天下!《史记》读书心得600字篇2我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终于读完了《史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他几乎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来完成这一部52万字的巨作。
这本书主要说的是从黄帝时代到抗击匈奴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武王大战纣王的故事。
纣王性格暴戾,经常残暴百姓,其中只有妲己最受宠,他还建筑酒池肉林,荒淫无度。
读史记有感600字5篇

读史记有感600字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史记有感600字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史记有感600字5篇1夜晚,我从书架上取出一本精装的书――《史记故事》。
这本书其实早就买了,只是我看着太厚就懒得翻阅,自从学习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之后,这本书就经常出现在我的书桌上,读着读着,我渐渐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
翻开书籍,如同乘上了一列时空快车,穿越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各个朝代,目睹了各个王朝的兴亡盛衰。
在这列时空快车上,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汉朝这一站,最敬佩的人仍然是这本书的作者司马迁。
在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中,经受了风霜艰辛。
有一次,由于司马迁替李陵辩护,说了一些对汉武帝不利的真实言论,竟然被关入监狱。
后来司马迁忍辱负重,终于写成了这部历史名著。
司马迁为了他所追求的事业,他无私地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合上书,我陷入了沉思,想想自己遇到一点儿挫折就打退堂鼓,比起司马迁来真是相差太远了。
就拿上周做奥数题来说吧,老师放学前布置了几道稍有难度的数学题,说是让我们回去挑战挑战,我一到家就拿笔做了起来,可是有一道题我左思右想还是想不出,于是我便放弃了。
谁知第二天,其他很多同学都做出来了,其实我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做出来。
我想,司马迁在那样的环境中仍然能坚持写书,我的学习条件这么好,还有什么条件不认真学习呢?感谢司马迁给我们人类留下了这部史学巨著!感谢司马迁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读史记有感600字5篇2《史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圣”司马迁的著作,记载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中国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首。
我十分佩服司马迁在史书著作上的创新方式,“二十四史”中大多是使用编年体。
以时间顺序写历史,而《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并吸收了编年、纪事等体裁的长处,创造了历史书籍的纪传体的新体裁。
史记观后感600字(精选6篇)

史记观后感600字(精选6篇)史记观后感600字(精选6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一部取材广泛、采择审慎的实录。
其中资料****有经传典籍,又有档案资料;有官方记录,又有民间口碑;有文字资料,还有实物依据,全书蕴藉百家,包容万代,使之成为双跨文史学界的不朽巨著。
下面是精心推荐的关于史记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史记观后感600字篇1《史记》里有个故事叫《孙武练兵》,是说:春秋时代有个军事家名叫孙武,有一天去见吴王阖闾,吴王问他能不能训练女兵,孙武说:“可以。
”于是吴王便拨了一百多位宫女给他。
孙武把宫女编成两队,用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然后把一些军事的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还要遵守军令,不可违背。
不料孙武开始发令时,宫女们觉得好玩,都一个个笑了起来。
孙武以为自己话没说清楚,便重复一遍,等第二次再发令,宫女们还是只顾嘻笑。
这次孙武生气了,便下令把队长拖去斩首,理由是队长领导无方。
吴王听说要斩他的爱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孙武说:“君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违犯了军令都该接受处分,这是没有例外的。
”结果还是把队长给杀了。
宫女们见他说到做到,都吓得脸色发白。
第三次发令,没有一个人敢再开玩笑了。
我明白了:人要大公无私,不能因为某些利益而开后门。
要踏踏实实的做人。
在一些故事中,也有这样的人物: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
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
”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
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
”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史记》读后感600字5篇

《史记》读后感600字5篇史记主要叙述了三皇五帝到西汉灭亡,揭露了当时封闭社会君主的残暴,也有一代伟人英雄背后的故事,还看到了当今社会的影子,令人深思。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史记》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史记》读后感600字(一)煮酒论剑、大义凛然,《史记》里的人物哪个不是黜陟幽明。
那荡气回肠、终生难忘的故事仍为人们传诵不绝。
《史记》的第一个故事便是五帝的传奇故事:讲了为人们的利益历尽艰辛的炎帝,聪明机敏、明辨事物的黄帝,明察是非、做事一丝不苟的唐尧,谦让有礼又以德服人的虞舜,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他们都具有难得的品德,他们为人类发展进化作出了无量的贡献。
《史记》中还有一个故事:晋公子重耳流亡时,绝粮断炊,而他的随从介子推为了保住重耳的命,不惜割下打退上的肉让重耳充饥。
当到达晋国成功登基后,其他几位随从都得到了奖赏,唯独介子推什么赏赐都没要,而且还带着老母隐居山中,重耳一气之下下令放火烧山,其实是希望介子推能出山,但是介子推最后还是烧死在了山里。
重耳后悔不已,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和谢意,重耳决定将这座山命名“介山”,并且规定每年这时家家都不可以生火,这便是的“寒食节”。
介子推这种为主人无怨无悔而在所不辞的忠义、一身清风的廉洁令人惊叹和赞赏。
除了坚贞不渝的介子推和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五帝,《史记》还有许多故事:孙膑和庞涓之间的明争暗斗;愚蠢至极的秦二世;识大体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西楚霸王项羽的传奇;匈奴首领单于杀父自立的残忍无理;管仲和鲍叔牙的生死之谊;稳重谦和的晏子……这些故事离奇生动,摄人心弦。
不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据史料记载《史记》作者司马迁受过宫刑,在古代,宫刑对男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但他在欲轻生之前想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终于,他想通了,也终于使他的死“重于泰山”。
《史记》是一部明写历史的书籍;是一本体现作者感情精神文明的书籍。
史记的读后感600字左右(精选12篇)

史记的读后感600字左右(精选12篇)史记的读后感600字左右(精选12篇)史记的读后感600字左右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史记的读后感600字左右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史记的读后感600字左右篇1中国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寒假里,我读了史记,仿佛看到了野心未泯的庞涓,乐于助人的信陵君,百步穿杨的李广……《史记》中有一个故事让我非常喜爱。
那是项羽的故事。
项羽他十分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自以为可以取代秦始皇,而且他总是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死在了东城。
他还不知道他错在哪儿,仍给自己找借口:这是天意,并不是自己用兵的失误。
但项羽身上有一种精神值得我学习:他在东城决战的时候,宁可死在战场上,也绝不当逃兵溜回江东。
李清照曾经说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读完《史记》,我懂了许多,从信陵君的故事中让我懂了: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同伴,就必须乐于助人,待人温和,当朋友有危险的时候会为同伴出谋划策。
从项羽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有好几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碰到了一些拦路虎,我并没有绞尽脑汁去思考,而是当个可耻的逃兵,直接跳过去了,甚至可能我连题目也没读清。
读了项羽的故事后,我回想起来,真愧疚呀!《史记》中有许多爱国的伟人,每个人的爱国方式都不一样。
我们既不能像屈原那样国亡就投江自尽,也不能像子贡那样凭着三寸不烂金舌影响七国的发展然后以此拯救鲁国,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譬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餐巾纸,建议随身携带手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这些看起来像是小事,但如果大家都做到的话,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国家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大。
读了《史记》,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还拓展了我的课外知识,更让我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可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史记的读后感600字左右篇2《史记》是一部史书经典,记载了我国从黄帝到汉朝三千多年历史的变迁,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史记阅读心得600字(精选8篇)

史记阅读心得600字(精选8篇)史记阅读心得600字篇1我有许多课外书,其中《史记》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要问为什么?那是因为作者给了我心灵的震撼。
《史记》的作者是汉代史官司马迁。
当年,他被打入大牢,义愤填膺想自杀。
可是他觉得自己就这样死的话,轻于鸿毛。
于是他振作精神,用自己的血泪铸就了《史记》这本著作。
我读完了他的故事,不由陷入了沉思: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
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非常的优越,吃得好,穿得好,样样都能得到满足。
可是却承受不住任何打击。
报纸上、电视上、广播里报道孩子自闭、自杀的消息屡见不鲜。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如果一点点压力夜承受不了,那么将来的重任如何担当?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虽然还不能跟司马迁相提并论,不过我却在努力锻炼自己的意志。
我长的比较胖,每次上体育课,我总是累得气喘吁吁,每次体育测试,我也是勉强过关。
为了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我定下了锻炼身体的计划,同时我也下定了锻炼自己意志的决心。
每天早上,我坚持6点起床跑步,跑45分钟。
做一件事情也许很容易,但是坚持做一件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夏天还好,可是冬天就比较困难了。
每当我思想懈怠时,我就用司马迁来鼓励自己。
现在我已经坚持了一年多,身体结实了,自己觉得做事夜有毅力了。
我想,只有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渐锻炼自己,才能做一个顽强的人!让我勇敢面对现实,努力拼搏吧!史记阅读心得600字篇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看到这句话,大家肯定会想到两个字——《史记》。
没错,今年暑假,我就品读了这部辉煌的历史巨著。
《史记》这部书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发生的史事,是我国的第一部记传体史书。
它逐一记述了夏、商、周、秦的兴盛和衰败的原因,堪称一本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在父亲的熏陶下,他20岁就开始游历全国,收集素材。
在他47岁时,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腐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读后感600字范文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
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
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
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
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
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
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
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