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第五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
河南省灵宝第五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2.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③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④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是由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只有正确认识幸福,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上述观点可以折射出()
①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会用什么方法追求幸福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④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科学界曾认为,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最小的、不可分的基本粒子。毛泽东根据辩证法观点,在1955年提出“基本粒子”必定是无限可分的观点。之后物理学家发现了比质子、中子更小的夸克粒子。这一事例说明()
A.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不断发展
C.哲学的进步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5.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是否能相互作用
6.用自然下垂的手背按压墙壁30秒,然后放下胳膊。手臂将从身体的一侧向上浮起,犹如被外力拉起。这就是柯恩斯塔姆现象。近日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想要扼制柯恩斯塔姆现象时,无意识的“举起”信号在到达肌肉前将被阻断。这一发现证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7.“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②第一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④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8.2014年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稳中求进成为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有机统一,保持政策定力,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深处着力、精准发力,推出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这种做法()
A.是肯定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
B.是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不可知论观点
C.是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是承认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
9.为求“平安”,他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在办公室布置了“靠山石”。此外,“鬼神”之手还被他带入政府工作安排之中,一些项目的开工竣工,他都会请“大师”选择黄道吉日。下列观点与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世界观相同的是()
①理在事先②拔苗助长③道是天地之根④掩耳盗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11.马克思曾把哲学比作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能够知晓未来、预示发展趋向。这是因为()
A.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C.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哲学创新。这是因为()
A.哲学对时代具有批判的功能B.哲学对时代具有塑造和引导的功能
C.哲学有时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D.哲学总是对社会变革起促进作用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4.2014年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的理论贡献在于() 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奠基之作②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成果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5.2014年9月27日,位于日本长野县与岐阜县交界处的御岳山喷发,此次火山喷发导致多名登山客死亡。这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D.自然界天气的变化无规律可循
16.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早归,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中蕴含的哲理有()
①物质世界是运动的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③自然界的变化有其固有规律④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只能抱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科学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即使在静止状态脂肪代谢率也高于常人。这说明()
①世界上静止是不存在的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④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