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气管插管流程

合集下载

呼吸机脱机与气管导管的拔除

呼吸机脱机与气管导管的拔除

呼吸机脱机与气管导管的拔除湘雅医院RICU 潘频华机械通气通常是临床医师为创造治疗导致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因的时间而采取的暂时性措施。

一旦呼吸衰竭的病因去除或缓解,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到适当的水平,就应及时撤离呼吸机。

撤离通气支持和拔除人工气道是两个概念,有些患者虽然可以撤离呼吸机,但不一定能拔除人工气道。

撤机操作既要积极,又要谨慎,延迟撤机将增加医疗费用和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过早撤机又可导致撤机失败,增加再插管率和病死率。

一切以病人的生命安危为主。

一.撤机前的准备与评估:1 、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一旦病人上机,除了有效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外,还应从保持呼吸中枢驱动力,改善外周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呼吸前、后负荷等多个环节创造条件,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

(1)有效地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是撤离机械通气的首要条件。

只有在这一条件具备后,才可以考虑撤机问题。

(2)促进、改善患者呼吸泵的功能。

a、保持患者呼吸中枢适宜的神经驱动力。

撤机前应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以免反射性地引起肺泡通气量下降;纠正感染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所致脑病。

b、纠正引起呼吸肌肌力下降或呼吸肌疲劳的因素。

①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使呼吸肌能量供应不足,肌力下降并会导致呼吸肌萎缩,使呼吸肌难于适应撤机时的负荷增加。

在机械通气中积极、适量地补充营养,将对保持呼吸肌功能有极大帮助。

②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亦常合并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

在病情允许并注意避免呼吸肌疲劳的前提下,及早改用部分通气支持,加一部分呼吸负荷于患者呼吸肌,有助于防止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

③低钾、低镁、低磷、低钙血症会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功能,需积极纠正。

④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和氧输送能力是撤机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般认为撤机前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宜基本在正常范围并保持稳定,无心律失常,外周灌注良好,血红蛋白含量不宜低于100g/L。

气管插管拔管的流程

气管插管拔管的流程

气管插管拔管的流程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应。

而气管插管拔管则是一个同样重要的操作,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以确保患者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管插管拔管的流程。

首先,进行准备工作。

在进行气管插管拔管前,需要确认患者情况稳定,呼吸道无明显异物阻塞,氧气供应充足。

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品,包括吸痰器、氧气面罩、气管插管固定带、咽喉镜、止血钳、生理盐水等。

接着,与患者进行沟通。

在进行气管插管拔管前,需要向患者解释整个操作流程,告知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和注意事项,以获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然后,进行气管插管的准备工作。

首先,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头部稍微后仰。

然后,用咽喉镜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认气管插管无松动、脱出等情况。

同时,准备好吸痰器,吸除气管内分泌物。

接下来,进行气管插管的拔管操作。

在确认患者情况稳定后,先给予患者氧气供应,然后快速但平稳地拔除气管插管,注意避免过快或过慢,以减少患者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进行气管插管拔管后的护理工作。

拔管后,立即给予患者氧气供应,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皮肤颜色、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排出情况,及时进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拔管后的患者还需要密切监测,观察是否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处理并记录。

在进行气管插管拔管的整个流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观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气管插管拔管的规范流程,提高操作技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临床护理:拔除气管插管

临床护理:拔除气管插管

临床护理:拔除气管插管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血氧饱和度和合作程度。

2.评估拔管指征:撤离呼吸机成功,患者咳嗽和吞咽反射恢复,可自行有效排痰,上呼吸道通畅,无喉头水肿、喉痉挛等气道狭窄表现。

3.评估呼吸功能、操作环境、用物准备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拔管前给予充分吸氧,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2.吸净气道、口鼻内及气囊上的分泌物。

3.2人配合,1人解除固定,1人将吸痰管置入气管插管腔内,另1人用注射器将气管导管气囊内气体缓慢抽出,然后边拔除气管导管边吸引气道内痰液。

4.拔管后立即给予吸氧,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气道是否通畅等。

5.协助患者排痰,必要时继续吸引口鼻内分泌物。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拔除气管导管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2.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

(四)注意事项。

1.拔管前吸净口鼻内分泌物。

2.拔管后若发生喉痉挛或呼吸不畅,可用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必要时再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拔管的流程

气管插管拔管的流程

气管插管拔管的流程气管插管和拔管是医学中常见的操作,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辅助呼吸。

下面是气管插管和拔管的基本流程:一、气管插管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插管所需的设备齐全,包括喉镜、气管插管、气管导管、与插管相关的药物(如局麻药)、气囊塞道和吸痰装置。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和气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3.解释风险: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详细沟通,解释气管插管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获得患者的同意。

4.术前准备:清洁和消毒插管所需的设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5.给予镇静和麻醉:按照医生的指示给予患者静脉镇静剂和局部麻醉剂,以使患者安静和舒适。

6.定位和打开口腔:使用喉镜检查患者的口腔和咽喉,并定位气管入口。

7.插入插管:将预先涂上润滑剂的气管导管小心地插入患者的喉咙,通过声门,进入气管。

8.充气和固定:当气管导管达到适当位置后,通过导管上的气囊充气,密封气道,并用胶布或绷带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面部或颈部。

9.连接呼吸机:将导管与呼吸机连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当的通气和氧合。

10.确认位置:进行X光、胸片或听诊等检查,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准确。

11.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导管的通气和氧合情况,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等。

二、气管拔管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拔管所需的设备齐全,包括拔管器、吸痰装置以及可能需要的其他设备。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和气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气管拔管。

3.解释风险: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详细沟通,解释气管拔管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获得患者的同意。

4.术前准备:清洁和消毒拔管所需的设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5.减少气囊气压:根据医生的指示,逐渐减少插管气囊的充气压力,准备拔管。

6.拔管过程:使用拔管器小心地将气管导管从患者气道中小心地拔除,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7.吸痰和护理:在患者气管拔管后,及时进行吸痰操作,并对患者的口腔和气道进行护理。

拔除气管插管流程

拔除气管插管流程

拔除气管插管流程1. 概述拔除气管插管是指将插入患者气管的导管取出的过程,通常在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或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时进行。

拔除气管插管是一个关键的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并严格按照规范的步骤和流程进行,以确保患者安全。

2. 准备工作在拔除气管插管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整个过程顺利进行。

2.1 确认拔除条件在决定拔除气管插管之前,需要确保以下条件满足: - 患者自主呼吸能力良好;- 患者意识清醒; - 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 - 血氧饱和度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 无需进一步机械通气。

2.2 准备必要设备•手术器械:包括镊子、喉镜等。

•口腔护理用品:如口腔吸引器、消毒剂等。

•呼吸监测设备:如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心电图监护仪等。

•氧气供应装置:确保患者在拔管后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2.3 术前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拔管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做好必要的护理记录,包括气道评估、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3. 拔除插管步骤3.1 患者准备•将患者移至适当位置,保持舒适。

•确保氧气供应畅通,并调整合适的流量。

•将患者与呼吸机断开,转为自主呼吸模式。

3.2 口腔护理•戴上手套并洗手,准备好所需的口腔护理用品。

•使用口腔吸引器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和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消毒剂对口腔进行消毒,以减少感染风险。

3.3 气囊放气•确保患者的气囊没有漏气。

•将插管末端连接到一个适当大小的注射器上。

•将注射器连接到气囊导管上,缓慢放气,直至完全放空。

3.4 拔除插管•手术器械准备好,包括镊子和喉镜。

•使用喉镜检查患者的声门和喉部情况,确保没有明显异常。

•在拔管前,告知患者并要求他们合作,尽量避免突然抽气或吞咽。

•使用镊子固定插管,并轻轻拔出插管。

在拔出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损伤患者的声门或喉部组织。

3.5 观察及处理•拔除插管后,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气管插管拔管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

气管插管拔管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

气管插管拔管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作为呼吸科医生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并不陌生,在症状消失,符合拔管指征时就要考虑拔管,那么在拔管时的注意事项都有那些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作者:李鸿政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机械通气患者,一旦原发病得到控制,就开始着手脱机,但脱离呼吸机与拔除气管插管是两回事,这点必须强调,因为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脱离呼吸机,但咳痰能力不好,仍需要气管插管,便于气道管理。

所以,撤离呼吸机分两步走:先脱机,再拔管。

脱机的注意事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现在来谈一谈拔出气管插管前后应该注意呢?一、拔管的指征拔管的指征通俗讲就是气管插管的指征已经不存在了,就可考虑拔管了。

如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因素已经去除、气道保护性反射恢复、具有呼吸道清洁能力、已经撤离了呼吸机等。

更确切的说,当改变通气模式或间断脱机若干时间后,患者能维持满意的通气合氧合状况,即可考虑拔除气管插管。

特别要注意的是拔管前要保证患者能成功脱机,否则可能需要重新插管。

二、拔管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对于有拔除气管插管指征的患者,一旦决定拔管,那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拔管前物品准备及患者的合作。

准备吸氧装置、口腔护理物品、纸巾、雾化装置等,必要时准备无创通气;拔管前对患者进行宣教,使其了解拔管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消除患者心理恐惧感,以保证患者的充分合作。

2、彻底、充分吸引气道分泌物。

清除口咽部及鼻咽部分泌物,如果是声门下引流的导管,应充分冲洗抽吸声门下引流管;如是普通导管,可在气囊放气的同时,通过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囊,经人工气道给予较大的潮气量,以期在塌陷的气囊周围形成正压,将潴留的分泌物“冲”到口咽部,再给予吸出,从而避免误吸。

这一点是拔管前的常规动作,如果没有把这些分泌物清理干净,一不小心误吸入肺部、窒息就麻烦了。

3、适当吸入氧浓度,增加体内氧储备。

可常规先吸入纯氧几分钟,再进行拔管。

4、将新的吸痰管置于气管插管远端开口以远1-2 cm,边抽吸,边气囊放气,并快速拔出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脱机成功的标准

气管插管脱机成功的标准

气管插管脱机成功的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气管插管脱机是指将患者体内的气管插管拔出,让患者重新呼吸自由。

气管插管脱机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情况,因此制定一套标准化的脱机成功标准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关于气管插管脱机成功的标准。

一、患者生理状态评估:在进行气管插管脱机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评估。

包括患者的呼吸情况是否稳定、有无呼吸困难、心率是否规律等指标。

只有患者生理状态稳定,情况良好时才能进行气管插管的脱机。

二、气管插管拔出准备:在进行气管插管脱机前,医务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洁患者口腔、调节呼吸机参数、准备好吸氧设备等。

确保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三、气管插管脱机过程:在进行气管插管脱机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包括患者的面色是否苍白、呼吸是否顺畅、有无窒息的症状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四、呼吸情况监测:在进行气管插管脱机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包括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指标。

只有确保患者呼吸情况良好,才能判断气管插管脱机成功。

五、保持通畅呼吸道:气管插管脱机后,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包括清洁口腔、吸痰、提供足够的氧气等。

防止呼吸道堵塞导致再次插管的需要。

气管插管脱机成功的标准主要包括对患者生理状态评估、气管插管拔出准备、气管插管脱机过程、呼吸情况监测以及保持通畅呼吸道等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且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才能确保气管插管脱机成功,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希望医务人员能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第二篇示例: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用于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和提供充分的氧气供应。

而气管插管脱机则是指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功地将气管插管拔除,使患者可以自主呼吸,摆脱依赖气管插管的状态。

气管插管脱机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效果。

有一系列标准需要被遵守和衡量,以确保气管插管脱机的安全和有效性。

医院拔除气管插管时的告知程序

医院拔除气管插管时的告知程序

医院拔除气管插管时的告知程序
1.拔管前告知患者或家属:经呼吸机的支持治疗,患者的呼吸功能已明显改善,现在的病情已符合拔除气管插管的指征。

2.告知患者及家属的拔管程序,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理解。

(1)先彻底清除口鼻腔及插管内的分泌物。

(2)调节FO2100%,1~2分钟。

(3)松气囊,再次清除口鼻腔及插管内的分泌物。

(4)将吸痰管插人导管内,边吸引边拔除导管。

(5)拔管后立即给予吸氧,清除口鼻的分泌物,进行口腔护理及面部的清洁。

3.告知患者及家属在拔管后的1小时内由医护人员在床边进行严密的监测,请患者勿紧张,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除气管插管流程
1、病情评估:患者至少脱机(3)小时,自主呼吸(15-25)次/分,血
氧>(98%),吸氧浓度<(50%),意识状态,吞咽、咳嗽反射、自主排痰功能,血气分析。

2、纤支镜检查前予甲强龙40mg或者地塞米松5mg静推。

3、纤支镜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评估气道及喉部、声门情况。

4、若气道情况可,待其自主呼吸平稳,血氧能维持98%以上,可
准备拔管。

5、床边准备呼吸囊、喉镜、气管插管,呼吸机接好管道及电源备
用。

6、拔管前准备好可必特、令舒雾化。

加温加压加湿装置或BIPAP
呼吸机接好处于可用状态。

7、拔除气管插管,吸痰后马上予可必特、令舒雾化,然后接湿化
装置或BIPAP呼吸机。

8、医护人员床边观察。

2小时后复查血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