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1-22
(学前教育原理)第二章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瓦尔多夫教育法
以自由自主、有序创造、细致关 怀的方式,鼓励孩子开发自己的 潜力,强调情感和实践的教学。
学前教育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儿童中心
强调儿童自主和参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主 选择和表达,以提高他பைடு நூலகம்的自我认知和社交技 能。
家园合作
认为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和学校共同促进的,在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开展互动性、合作性 和互相支持性的合作。
2 质量提升
加强质量控制和专家评估,提升学前教育行业整体水平。
3 人才培养
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的专业人才。
综合发展
重视儿童综合发展,把语言、思维、美育和健 康开发有机结合,促进孩子们的整体成长。
个性发展
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信任和肯定,在一 个宽松、开明、积极的氛围中培养独立、自信、 创造性和合作精神。
学前教育理论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专业认可
一些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 缺失,需推进机制化、规范化 建设,以促进学前教育行业的 规范化发展。
教师培训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不足,有待 于提高培训机制的及时性、有 效性、机动性,以推动学前教 育教师队伍建设。
家庭与学校
学前教育面临家庭教育和学校 教育的不同需求,仍需加强与 家庭的沟通和协作,和家长共 同促进儿童的成长。
学前教育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技术支持
发展数字化教育、智能化辅导和在线教学,促进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教育理论对早期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旨在培养良 好的性格、品德和认知能力,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
产生背景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学前教育,简称幼教,是指面向0-6岁儿童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演进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一、学前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学前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教育形式主要是由家长或私人教师负责。
直到18世纪末,学前教育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在19世纪,德国的弗雷贝尔提出了幼儿园概念,这被认为是学前教育的开端。
弗雷贝尔强调通过有计划的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涉及到教育思想的演进,还包括教学方法的变革。
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倡导通过实际经验和问题解决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此后,多元智能理论、情感教育等概念也逐渐融入学前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中。
三、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发展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
早期的学前教育主要以幼儿园为单位,提供半日制的教育服务。
随着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全日制学前教育逐渐兴起。
此外,学前教育还涉及到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形式,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
四、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改革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政府政策密不可分。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学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例如,中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普及学前教育并提高教育质量。
五、学前教育的挑战与前景虽然学前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仍然存在,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富裕和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
其次,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还需提高,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成为一个重要任务。
然而,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这个领域的前景依然较为广阔。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经历了从古代家庭教育到现代化的快速演进与发展。
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模式是公育公养。
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模式是家庭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模式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开办了儿童活动学校,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这是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教育机构。
他所创立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标志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作用开始由看管转向教育,他也因此被誉为幼儿园教育之父。
世界上第一所教育机构具有慈善性质。
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应当是适宜于儿童的教育。
中央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重视学前教育,同时,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将学前教育单列一章。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第二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人口、文化、家庭结构以及妇女的地位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经济与学前教育1教育先行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素质3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政治与学前教育政府职责是影响和决定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的首要因素第二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一)柏拉图著作《理想国》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最早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二)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的的观点(三)昆体良更加重视教育与人的天性的关系,侧重从个人角度认识教育现象,关注课程和教法等具体问题,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一)夸美纽斯《大教育论》被视为系统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母育学校》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概述被誉为“儿童插图书的始祖”(二)约翰·洛克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
(学前教育原理)第二章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附近,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专为工人子女
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性格形成新学园。 1、重视儿童性格的养成 2、采用直观教学开展教学活动 3、主张对儿童实施科学的公共教育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初创阶段
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1782—
1852),为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他在开展学前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自己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初 步建立了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
记》一文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
(二)蔡公育思想
重视胎儿教育 尚自然,展个性的原则
提尚美育
3
4
(三)陶行知(1891—1946)
• • • • • 1、关于学前教育的意义 2、关于幼稚园 3、关于儿童 4、关于教学内容 5、关于教学方法
(四)陈鹤琴(1892—1982)
3.关于教学法
做中学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 1、学前教育理论 (1)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 (2)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3)儿童具有成长的敏感期 (4)儿童具有自由发展的权利
2、蒙台梭利法 •
蒙台梭利为了实现她的教育思想,1907年, 她开始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进行教育 实验,并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逐步 形成了一套独特、系统的教育方法——即著名的 蒙台梭利法。这套方法由三个部分组成:(1)有 准备的环境;(2)消极的教师;(3)科学的教具。
3、提出了具体教育主张
(三)昆体良(35—96) 1、他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里开始,婴 儿期间应注意他们语言的发展; 2、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观念形成的 重大影响; 3、还指出了游戏对于增强儿童智慧,培 养儿童良好品格的特殊意义。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阶段
第二章学前教育理论形成及发展11-22

(二)洛克(J.Locke,1632~1704)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提出了 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代表作:《教育漫话》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 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 (基于“白板说”的理念,认为幼儿的心灵是“可
◇代表作:学前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政治学》和 《论理学》等著作中。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渡增长 2. 通过游戏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保护幼儿的健康 3.重视习惯培养,避免不良环境的影响
(三)昆体良 (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约35~95年)
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教育家,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法 学者,被誉为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
• 3.了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洛克、裴斯泰洛奇 的学前教育思想,中国天才教育时代的学前教育理论。
技能目标
• 1.通过梳理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形成、发展及变 革脉络,分析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如何有选择性地 应用有价值的经验。
• 2.通过对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的学习,结合 中国学前教育实际,总结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综 合学前教育方案,或者某一知识领域、技能领域 的活动方案。
(三)卢梭 (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人物,把文艺复兴以来重视儿童的思想推向一个新的 境界。
◇代表作:《理想国》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优生优育和儿童公育 2. 主张儿童“智德统一” 3. 构建了丰富的学前教育内容 4.“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一、引言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点,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学前教育的优秀教师提供参考。
二、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1. 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阐述了儿童认知能力的阶段性发展。
他认为,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2. 社会情境理论学前教育强调幼儿在社会情境中的学习和发展。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强调儿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参与,逐渐内化和掌握文化工具和知识。
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应创设良好的社会情境,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和交往能力的培养。
3. 经验学习理论经验学习理论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感知、观察和模仿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验和机会,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1. 历史回顾学前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早期的学前教育主要由家庭、社区和宗教组织承担,教育内容主要是道德教育和生活技能的培养。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并成立了第一个幼儿园。
2. 教育法规的出台为了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
1984年,教育部发布了《学前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001年和2018年,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学前教育法》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
3. 课程改革的推动为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
1993年,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综合发展和个别差异的原则。
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点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情感的培养。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五)福禄培尔 (F.W.A.Froebel,1782— 1852)
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性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Kindergarten), 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 ◇代表作:《人的教育》(提出了完整的幼儿教育 理论,包括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儿童教学原 则、教具开发等思想 )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时间: 远古时期至17世纪初(学前教育思想的
孕育期)
◆主要特征: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等著作中,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一)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
(二)洛克(J.Locke,1632~1704)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提出了 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代表作:《教育漫话》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 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 (基于“白板说”的理念,认为幼儿的心灵是“可 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 ” ,因而重视学前 教育)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与儿童发展 (1)统一的原则 (2)教育顺应自然,坚持辩证的发展观 (3)创造性活动 (4)重视社会参与
2.儿童教学原则 (1)自我活动 (2)实物教学 (3)游戏教学
3.特色教具——恩物的开发及应用 (1)恩物 • “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学习材料, 目的是让幼儿逐渐认识自然的规律。 • “恩物” 包括各种柔软的彩色线球、木球、立方体、圆 柱体和木板等20种积木。 (2)作业 • →“作业”则是指教师指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的各种 结构或制作活动,目的在于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 作业的材料包括粘土、沙子、纸张和纸板等。
第二课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⑶他还认为游戏中玩具是必需的,幼儿通过玩具“可直觉 到不可观的世界”,因此其将制作的玩具取名为“恩物” (意为“神赐之物”) (这一条具有宗教性)
昆体良
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婴儿期间应注重他们语言 的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观念形成的重 大影响;
为儿童挑选好的乳母和教育者
萌芽阶段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母育学校
》 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 《大教学论》 《世界图解》是根据 “通过眼见耳闻来学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开勃兰根堡开办了学前教育 机构, 1840 年正式命名为“幼稚园”( kindergarten )直译为儿童花园。
第二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 学前教育理论的孕育阶段(原始社会— 16世纪) 2. 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阶段( 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1、托儿所:世界第一个托儿所麦克米伦姐妹1911年英国建
立 2、日托中心:1844年第一所日托中心在巴黎开始
全日制
相同点 教育目标都是健康、营养、社交和情感的发展
教师都是受过正规教育训练的
时间:日托中心寄托的时间要长一些
) 3. 学前教育理论的初创阶段( 19世纪中期) 4.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多样化阶段( 19世纪后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一)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师从苏格拉底,创建了阿加德米 学园,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最早论述学前儿童教育 问题的学者。
◇代表作:《理想国》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优生优育和儿童公育 2. 主张儿童“智德统一” 3. 构建了丰富的学前教育内容 4.“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2.教育内容包括: 体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 童 体育问题的教育家)。
德育——绅士教育的核心 ,以说理教育、榜样教 育、实际练习、奖励与惩罚为主要方法。 智育——包括阅读、写字、图画、速记、法文、 历史、地理等 ,主张儿cques Rousseau, 1712~1778)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人物,把文艺复兴以来重视儿童的思想推向一个新的 境界。
国外学前教育思 想的发展与变革
中国学前教育思 想的发展与变革
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
瑞吉欧方案、多彩光谱方案、蒙台梭利教学法、活教育方案、海伊斯科普方案、凯米课程
第一节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时间: 远古时期至17世纪初(学前教育思想的
孕育期)
◆主要特征: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等著作中,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目标
• 1.掌握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发展学派的学前教育理论,中国社会 转型时代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 方案。 • 2.熟悉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精神分析学派和人类发展生 态学的学前教育理论,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 3.了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洛克、裴斯泰洛奇 的学前教育思想,中国天才教育时代的学前教育理论。
颜之推、朱熹等倡导及 早施教,重视风化陶染
夸美纽斯、洛克、 卢梭、裴斯泰洛 奇、福禄贝尔
国外学前教育 思想的形成
中国学前教育 思想的形成
陶行知、陈鹤琴提出学 前教育目标论、课程论、 方法论 学前教育观、课程目标、 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的 发展与变革
蒙台梭利、精神分 析学派、行为主义、 认知学派、人类发 展生态学派
(2)学前教育的内容,包含胎教、体育、智育、德育四个 方面。 胎教:如母亲孕期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等; 体育: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智育:建立了包含自然、光学、天文学等13种学习内容的 教学大纲; 德育: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重视游戏的作用 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 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
2.家庭就是“母育学校” :
(1)学前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即父母应培养儿童体力、智 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儿童 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为上 小学做好准备。 判断儿童是否适宜进入公共学校的标准包括: →儿童是否获得了在母育学校应学会的东西; →他对问题是否有主意和辨别、判断的能力; →他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要求和愿望。
◇代表作:
• 《大教学论》(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被看作是 系统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 ) • 《世界图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 • 《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被誉 为“儿童插图书的始祖”。)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
→“幼年儿童要求优良教育极为迫切,缺它的话,他们将迷 失方向” 。(p5) →“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 获那样的果实” (p22) ——[捷克]夸美纽斯著.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 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22.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 ◆时间: 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 ◆主要特征:
教育著作开始系统阐述学前教育思想,使学前 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 、洛克 、卢梭 、裴斯泰
洛齐 、福禄培尔
(一)夸美纽斯 (Johann Amos Comenius,1592~ 1670)
17世纪捷克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在波兰、英国、 匈牙利和瑞典进行教育改革,其教育思想对这些国家的教 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 384~前322年)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师从柏拉图,自己创办了吕克 昂学院 ,被誉为“人类的导师”。
◇代表作:学前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政治学》和 《论理学》等著作中。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渡增长 2. 通过游戏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保护幼儿的健康 3.重视习惯培养,避免不良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
• 1.通过梳理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形成、发展及变 革脉络,分析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如何有选择性地 应用有价值的经验。 • 2.通过对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的学习,结合 中国学前教育实际,总结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综 合学前教育方案,或者某一知识领域、技能领域 的活动方案。
【知识导图】
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昆体良 国外学前教育 思想的萌芽 中国学前教育 思想的萌芽
(三)昆体良 (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约35~95年)
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教育家,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法 学者,被誉为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
◇代表作:《雄辩术原理》 (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 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 )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主张及早教育 2. 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首次阐释了双语 教育问题。 3.对教师提出高要求,包括热爱儿童、善于观察和了解 儿童;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恰当运用奖惩、禁用体罚等。
(二)洛克(J.Locke,1632~1704)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提出了 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代表作:《教育漫话》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 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 (基于“白板说”的理念,认为幼儿的心灵是“可 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 ” ,因而重视学前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