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程-蚂蚁和蝈蝈4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大全《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教材简说《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

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本身前后情况的对比。

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两种结局,说明了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拥有幸福。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想想、写写,演演即是课文内容的延伸,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的迁移拓展,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蝈蝈懒惰的原因和蝈蝈内心的后悔,进行故事续编,但要求不能过高。

通过这一环节也更能让学生明白只有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这个道理。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蚂蚁和蝈蝈》精彩教学设计吧《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作者:海门市东洲小学宋红如)《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作者雨丝飞扬)《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xuwenchun发表于)《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作者:初爱民)《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重庆市北碚朝阳小学周倩)《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之四(佚名)《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厚余小学张伟亚)《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之三(佚名)《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作者:李晶晶)《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之二(佚名)《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之一(严亭玉)《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作者:王艳)。

一年级语文下册《蚂蚁和蝈蝈》教案(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蚂蚁和蝈蝈》教案(苏教版)

《蚂蚁和蝈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满头大汗、自由自在”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满头大汗、乘凉、自由自在”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出示“蚂蚁”、“蝈蝈”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名字。

(板书:“蚂蚁”、“蝈蝈”)2、引出课题:今天就让咱们走进蚂蚁和蝈蝈的王国,看看这两类小昆虫凑在了一块儿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板书:和),齐读课题。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音调)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

(1)打开语文书,借助拼音,先试着读读课文,再读读课文后边的生字娃娃,注意读准字音。

(2)读完第一遍的同学起立(表扬),大家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可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学习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师出示生字)①指名读。

师:生字娃娃追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

谁来读?②指名读,再领读。

(拼拼音教读,齐声跟读三遍)③带拼音齐读三遍。

④打乱顺序读。

(指名读、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师:大家读得可真带劲!现在不拼拼音,能一口气读准它们吗?(2)学习10个只识不写的字。

(师出示生字)①指名读。

师:课文后边两根绿线条内的生字可难了,你们认识吗?②自由读。

③同桌互相抽读。

师:和课文中所有的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吗?打开语文书,课文后边两根绿线条内的生字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两个人互相抽一抽,考一考。

如果读得好,像刚才老师那样,竖起大拇指夸夸他。

3、学习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1)双人轮读。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能干,生字娃娃道忍不住叫来了它们的好伙伴词语宝宝,大家想和它们交朋友吧?准备好了吗?(注意“粮食、乘凉”最后一个字读轻声)(2)打乱顺序读。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蚂蚁和蝈蝈教案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课文中涉及的基础生字词,理解蚂蚁辛勤储备粮食与蝈蝈懒惰、只顾眼前享乐的故事内容。

2. 技能目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正确使用轻声、三声音调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比蚂蚁和蝈蝈的行为及结局,教育学生认识到勤劳是美德,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故事中的对比手法和寓意。

- 学习新词汇,强化识字和阅读技能。

-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难点:- 培养低年级学生对寓言故事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 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即勤奋劳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创设情境,展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昆虫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猜测蚂蚁和蝈蝈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引入课题 蚂蚁和蝈蝈》。

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

2. 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情感表达,尤其关注含有特殊发音规律的词语。

三、精读解析1. 分段解读课文内容,分析蚂蚁和蝈蝈在夏天和冬天的不同表现,强调对比手法的运用。

2. 描述并解释“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的内涵,让学生初步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教育意义。

3.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扮演蚂蚁或蝈蝈的角色,加深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1. 进行生字书写练习,强调笔画顺序和结构布局。

2. 组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3. 开展口头或书面复述故事的活动,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勤劳与懒惰带来的不同结果。

2. 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蚂蚁和蝈蝈的特点以及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

板书设计- 标题: 蚂蚁和蝈蝈》- 主要人物:蚂蚁(勤劳) vs 蝈蝈(懒惰)- 对比图示:夏季行为 → 冬季结局- 教育启示:唯有勤劳才能收获幸福。

2016年春季学期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5.20蚂蚁和蝈蝈教案4

2016年春季学期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5.20蚂蚁和蝈蝈教案4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20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正确书写“粮、汗、冷”3、理解课文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

课堂训练点:写字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只有将上面的词语读正确,才能得到它。

谁会读?2、老师把这些词语分成了两组,聪明的小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来每组词语都跟谁有关。

所以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20课,蚂蚁和蝈蝈。

3、老师还想提醒小朋友们,词语不仅要读正确,还应该读出它们的意思,男生你们来读第一组,女生读第二组。

过渡:真厉害!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蚂蚁和蝈蝈去它们的王国看一看吧。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文1、(出示课文背景画)你们瞧,太阳火辣辣地烘烤着大地,小草们都被晒得垂下了小脑袋,什么季节到啦?[板书:夏天 ]你们觉得夏天怎么样?2.(出示:夏天真热!)谁能读好这句话?评价:A、热得连知了都受不了,谁再来试试?B、呀,天真的很热;有谁能超过它。

C、大家一起来。

三、读中感悟,以读见悟(一)读悟第一二自然段1、过渡:天气这么热,小朋友们最想干什么?那蚂蚁和蝈蝈又在做什么呢?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大声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先大声朗读课文一遍。

(2)用“”画出文中描写蚂蚁的句子,用“~~~~~”画出文中描写蝈蝈的句子。

2、小蚂蚁在干什么呢?请一位小朋友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3、出示图:瞧,这就是小蚂蚁搬粮食的场面,它们是怎样搬的?交流出示句子:它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1)结合图理解:什么叫做背、拉,请一位小朋友来表演动作。

带上动作读句子。

(评价:表演的动作做得很好,但是我们想想,小蚂蚁要搬跟自己差不多重的粮食得花费多大的力气呀,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更加地用力一些才好。

)(2)小蚂蚁还会怎么搬呢?(请两位学生)老师这也有一些词:抱、拖、抬、扛、推,你们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有提手)对啦,他们都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蚂蚁和蝈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现在老师让大家听一首歌,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歌里唱的是谁?(学生听后回答)今天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就与小蚂蚁有关系,题目就是《蚂蚁和蝈蝈》(师生同写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们想不想知道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啊?(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好好的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好吗?3、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4、指名读自我评价指名评价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夏天和冬天)2、夏天给你们是什么感觉?这么热的天气,小蚂蚁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搬粮食呢?(指导朗读第一段、板书勤劳)3、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说一句完整的话。

4、正当小蚂蚁在辛辛苦苦地搬粮食的时候,被谁看到了?(指导朗读第二段、板书懒惰)5、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一转眼冬天到了,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声)冬天刮这么大的西北风,你是什么感觉?这么冷的天气,小蚂蚁和蝈蝈它们又分别在做什么啊?(指导朗读第三段,板书幸福和痛苦)四、动画配音、指导背诵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蚂蚁和蝈蝈》的动画片,可是没有声音。

同学们,你们愿意当一个配音演员,给这部动画片配音吗?(教师指导学生边看动画片,边配音。

利用配音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五、师生小结、发散思维1、课文学完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都学会了什么?都懂得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板书总结课文)2、你们喜欢蚂蚁,还是喜欢蝈蝈?这时,你想对这些蝈蝈说点什么?如果你们是这些蝈蝈,到了第二年的夏天,你们会怎么做?3、是啊,幸福的生活是靠我们的双手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得来的。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PPT课件4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PPT课件4
小蚂蚁呀,用力扛呀,嘿哟嘿哟。 小蚂蚁呀,歇不歇呀?不用歇呀。 加油干呀,一二三呀。
小蚂蚁呀,抱抱紧呀,嘿哟嘿哟。 小蚂蚁呀,一起抬呀,嘿哟嘿哟。
小蚂蚁呀,到家了呀, 快快坐下,擦擦汗吧,歇一歇呀。
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他们躲到 Nhomakorabea树下乘凉,
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 自由自在。
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
猜谜语
身体虽不大, 力气可不小。 团结在一起, 抬走大米粒。
mǎ yǐ 蚂蚁
tuǐ gē bo 腿长胳 膊短,
pī yī shang 身披绿衣 裳。
kēng 有人不吭 声,
tān qīn 无人弹 琴把歌唱。
guō guo 蝈蝈
有一天,蚂蚁和 pèng 蝈蝈碰到了一起,会 发生什么故事呢?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 自由自在。
yóu

(由于)(理由)(自由)(不由自主)
看图加上你的 动作背一背, 你一定可以的!
放学后,值日生们有的_ ,有 的_ ,个个_ 。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_ ,有的 _ ,个个玩得_ 。
游乐场里,小朋友有的_ ,有 的_ ,个个_ 。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山洞)(洞口)(门洞)(别有洞天)
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冷气)(冷落)(冷清)(冷冰冰)
bèi huàn fánghuàn wèi rán
有备无患, 防 患 未 然 。
lǜ bì jìn yōu
人无远虑, 必 有 近 忧。
劳动最光荣
它向梧桐树吹一吹, 梧桐树------
梧桐树落了叶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蚂蚁和蝈蝈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蚂蚁和蝈蝈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蚂蚁和蝈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汇2.能够初步理解课文故事情节3.能够用简单句子描述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情节4.能够感受并体会蚂蚁团结一心、努力工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汇的读音和意义2.课文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述能力3.蚂蚁的努力工作和团结一心的精神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描述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情节2.体会蚂蚁团结一心、努力工作的精神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1.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让学生放松身体,调整状态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文主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猜测,为学习做好铺垫2. 正文教学(30分钟)1.听读课文:教师为学生朗读全文,并根据需要进行重复,让学生正确书写和朗读生字词汇2.分组讨论: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小组围坐,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合作,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要求小组讨论“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情节”以及“蚂蚁团结一心、努力工作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的内容3.知识点讲解:将生字词汇和课文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自身的识字水平和记忆能力4.带着问题阅读:在讲解之后,再次对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并尝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 巩固练习(20分钟)1.模仿朗读:让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尝试朗读出符合语文语调和语感的正确语音2.根据要求写作: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话题要点,写出体现蚂蚁和蝈蝈故事情节的简短小作文3.课内作业:要求学生在下次课堂时,带着“我学会了什么”这个问题,做小微调整后展开一次课程总结4. 总结收尾(10分钟)1.总结结构:“概括——归纳——评价”2.给学生以评价:“在今天的学习中,你们掌握的内容足够吗?”3.为学生鼓掌,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大多数学生明显提高了自己的课文朗读速度和语感,也掌握了蚂蚁团结一心、努力工作的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进行调整,让学生在欢乐学习的氛围中进行更好的语文素养提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以下是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叫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题,直接导入课文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呀?(齐读课题)2、强调蚂蚁和蝈蝈的读音。

(再读课题)二、品读文本,感受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夏天真热。

指名读。

齐读。

是呀,夏天真的很热,太阳像火一样,这就是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大汗淋漓。

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夏天的炎热吧。

齐读。

2、整体感知:天气这么热,不知道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

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3、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1)你觉得小蚂蚁搬得累吗?自己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读出蚂蚁的辛苦、累。

(3)是呀,小蚂蚁搬得很累,汗都流出来了。

用一个词表示就是满头大汗。

(4)读好满头大汗。

指名读,齐读。

(5)小蚂蚁背呀、拉呀,有没有偷懒的,谁来读好这个词?个个满头大汗。

4、同学们想一想:小蚂蚁除了用背、拉的方法,还会用什么方法搬粮食呢?(推、抱、扛、抬、顶、举、咬、拖)交流。

(动作演示)5、是呀,小蚂蚁非常辛苦,天气这么热,还在卖力地搬粮食,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6、小蚂蚁真勇敢,真勤劳呀!用我们最美的读书声来夸夸这群小蚂蚁吧。

三、品读文本,感受蝈蝈的懒惰(学习第二自然段)1、小蚂蚁在烈日下起劲地搬粮食,干得热火朝天,蝈蝈们在干什么呢? 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蚂蚁和蝈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又……又……”说话。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蚂蚁(ma yi)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蚂”和“蚁”都是第三声。

当两个第三声在一起时,第一个字要读得像阳平。

教者示范。

领读。

再板书:蝈蝈(guo guo)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重叠式的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

教者示范。

领读。

最后用彩色粉笔写“和”,问:从“和”字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齐读课题。

3.这篇文章写的什么事?这件事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小小组交流:读了第一遍后,懂得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处理好长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的停顿。

3.全文一共三个自然段,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第二自然段写蝈蝈在大树下乘凉,,笑蚂蚁是傻;第三自然段写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不同的结果。

4.学生提出本课生字词:
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过冬呼呼
洞里又冷又饿躲乘凉刮风
躺装饿
(1)自主拼读,读准字音,互相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