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筑抗震设计》第一次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大工11秋《工程抗震》在线作业1

大工11秋《工程抗震》在线作业1

1.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了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为: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一水准对应抗震设计的哪一项基本准则。

DA. 大震不坏B. 中震可修C. 大震不倒D. 小震不坏2.对于淤泥质土,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是。

AA. 1.0B. 1.1C. 1.3D. 1.53.震级增加一级。

能量大约增加多少。

CA. 1倍B. 10倍C. 30倍D. 100倍4.某地发生7级地震,震中烈度大约为多大。

DA. 6度B. 7度C. 8度D. 9度5.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建筑场地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

BA. 3个B. 4个C. 5个D. 6个1. 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哪几种形式。

BCDA. 滑坡B. 地表破坏C. 建筑物的破坏D. 次生灾害2.建筑抗震设计基本准则是指。

ACDA. 小震不坏B. 大震不坏C. 中震可修D. 大震不倒3.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哪几个基本因素。

ABCA. 覆盖土层厚度B. 土层剪切波速C. 岩土阻抗比D. 土体类型4.地震动的三要素是指。

ABCA. 峰值B. 频谱C. 持续时间D. 震级5.建筑抗震设计包括哪几个层次的内容与要求。

ABDA. 概念设计B. 抗震计算C. 设防烈度D. 构造措施1. 建筑物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对称、规则、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

A. 错误B. 正确2.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实验判别两大步骤。

A. 错误B. 正确3.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A. 错误B. 正确4.地基就是基础。

A. 错误B. 正确5.结构的延性越好,越不利于抗震。

A. 错误B. 正确6.对于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宜出行拉应力。

A. 错误B. 正确7.对于液化地基,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基液化等级的大小,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层次的措施。

川大《建筑抗震方案》第一次作业答案.doc

川大《建筑抗震方案》第一次作业答案.doc

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4 个小题,每小题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构成地球内部的圈层不包括( B )A.地壳B.岩石层C.地幔D.地核2.面波的两种形式( D )A.纵波和横波B.横波和瑞雷波C.纵波和乐夫波D.瑞雷波和乐夫波3.地震引起的破环形式的主要表现形式的错误描述是 (B )A.地表破坏B.人员伤亡C.次生灾害D.建筑物的破坏4.一般说来,建筑抗震设计包括哪三个层次的内容与要求不含(D )A.概率设计B.抗震设计C.构造措施D.把握建筑体型5.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的两大步骤为:(B)A.经验判别与标准贯入试验判别B.初步判别与标准贯入试验判别C.经验判别与最终判别D.初步判别与最终判别6.场地类别是根据( A )指标综合确定的。

A.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B.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的固有频率C.岩石阻抗比和场地覆盖层厚度D.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的固有频率7.影响地震反应谱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A.体系阻尼比和地震动B.场地条件和地震波类型C.地震动和地震波类型D.地震波类型和体系阻尼比8.( A )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A.底部剪力法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时程分析法D.顶点位移法9.下述抗震设计原则中,错误的提法是:(D)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强震不倒10.震害的发生是由( C)两方面促成的A.地震动和地形B.结构特征和气候C.地震动和结构特征D.气候和地形11.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一般不包括(B)A.确立计算简图B.分配地震剪力C.对整个墙段进行抗震验算D.对不利墙段进行抗震验算12.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A )13.Ⅰ 、加强结构的整体性Ⅱ、保证抗震计算目的的实现14.Ⅲ 、保证结构不被地震破坏Ⅳ、弥补抗震计算的不足15.A.Ⅰ 、ⅡB.Ⅰ 、ⅣC.Ⅱ 、ⅢD.Ⅲ 、Ⅳ16. 结构布置不合理可能产生下面哪些震害。

四川大学13春《建筑抗震设计》第一次作业

四川大学13春《建筑抗震设计》第一次作业

你的得分:72.0完成日期:2014年12月04日16点55分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5年03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0 分,共7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构成地球内部的圈层不包括()2. ( B )1.地壳2.3.岩石层4.5.地幔6.7.地核8.3.面波的两种形式()4. ( D )1.纵波和横波2.3.横波和瑞雷波4.5.纵波和乐夫波6.7.瑞雷波和乐夫波8.1.地震引起的破环形式的主要表现形式的错误描述是( )2. ( B )1.地表破坏2.3.人员伤亡4.5.次生灾害6.7.建筑物的破坏8.1.一般说来,建筑抗震设计包括哪三个层次的内容与要求不含()2. ( D )1.概率设计2.3.抗震设计4.5.构造措施6.7.把握建筑体型8.1.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的两大步骤为:()2. ( B )1.经验判别与标准贯入试验判别2.3.初步判别与标准贯入试验判别4.5.经验判别与最终判别6.7.初步判别与最终判别8.1.场地类别是根据()指标综合确定的。

2. ( A )1.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2.3.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的固有频率4.5.岩石阻抗比和场地覆盖层厚度6.7.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的固有频率8.1.影响地震反应谱的两个主要因素是()2. ( A )1.体系阻尼比和地震动2.3.场地条件和地震波类型4.5.地震动和地震波类型6.7.地震波类型和体系阻尼比8.1.()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2. ( A )1.底部剪力法2.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4.5.时程分析法6.7.顶点位移法8.1.下述抗震设计原则中,错误的提法是:()2. ( D )1.小震不坏2.3.中震可修4.5.大震不倒6.7.强震不倒8.1.震害的发生是由()两方面促成的?2. ( C )1.地震动和地形2.3.结构特征和气候4.5.地震动和结构特征6.7.气候和地形8.1.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一般不包括()2. ( B )1.确立计算简图2.3.分配地震剪力4.5.对整个墙段进行抗震验算6.7.对不利墙段进行抗震验算8.1.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Ⅰ、加强结构的整体性Ⅱ、保证抗震计算目的的实现Ⅲ、保证结构不被地震破坏Ⅳ、弥补抗震计算的不足2. ( A )1.Ⅰ、Ⅱ2.3.Ⅰ、Ⅳ4.5.Ⅱ、Ⅲ6.7.Ⅲ、Ⅳ8.1.结构布置不合理可能产生下面哪些震害。

四川大学《建筑抗震设计》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

四川大学《建筑抗震设计》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

《建筑抗震设计》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D )适用于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A、底部剪力法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振型分解时程分析法D、逐步积分时程分析法2、砌体抗剪强度理论主要有哪两种。

( D )A、主拉应力强度理论与主压应力强度理论B、主压应力强度理论与主拉应力强度理论C、弯曲强度理论与主压应力强度理论D、剪切摩擦强度理论与主拉应力强度理论3、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B )。

Ⅰ、加强结构的整体性Ⅱ、保证抗震计算目的的实现Ⅲ、保证结构不被地震破坏Ⅳ、弥补抗震计算的不足A、Ⅰ、ⅡB、Ⅰ、ⅣC、Ⅱ、ⅢD、Ⅲ、Ⅳ4、高层结构抗震墙的破坏有以下一些类型:( B )Ⅰ、墙体发生剪切破坏Ⅱ、墙体发生弯曲破坏Ⅲ、抗震墙墙肢之间的连梁产生剪切破坏Ⅳ、墙的底部发生破坏,表现为受压区混凝土的大片压碎剥落,钢筋压屈A、Ⅱ、Ⅲ、ⅣB、Ⅰ、Ⅲ、ⅣC、Ⅰ、Ⅱ、ⅣD、Ⅰ、Ⅱ、Ⅲ5、多高层钢结构的阻尼比较小,按反应谱法计算罕遇地震下的地震作用时,应考虑结构进入弹塑性,多高层钢结构的阻尼比均可取为( D )。

A、 B、0.035 C、 D、6、对于消能减震,从能量的观点看,地震输入给结构的能量是一定的,因此,消能装置耗散的能量越( A ),则结构本身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少,这意味着结构地震反应的降低。

A、多B、少C、大D、小7、地震引起的破环形式的主要表现形式的错误描述是( B )A、地表破坏B、人员伤亡C、次生灾害D、建筑物的破坏8、下面的抗液化的措施中哪项不妥?( D )A、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B、部分消除液化地基沉陷C、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D、减小结构的整体刚度9、( A )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A、底部剪力法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时程分析法D、顶点位移法10、结构布置不合理可能产生下面哪些震害。

( D )Ⅰ、扭转破坏Ⅱ、薄弱层破坏ⅢC、应力集中ⅣD、防震缝处碰撞A、ⅠB、Ⅰ、ⅡC、Ⅰ、Ⅱ、ⅢD、Ⅰ、Ⅱ、Ⅲ、Ⅳ11.体波的两种形式( A )。

川大《建筑抗震设计》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建筑抗震设计》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构成地球内部的圈层不包括(B )A.地壳B.岩石层C.地幔D.地核2.面波的两种形式( D )A.纵波和横波B.横波和瑞雷波C.纵波和乐夫波D.瑞雷波和乐夫波3.地震引起的破环形式的主要表现形式的错误描述是( B )A.地表破坏B.人员伤亡C.次生灾害D.建筑物的破坏4.一般说来,建筑抗震设计包括哪三个层次的内容与要求不含( D )A.概率设计B.抗震设计C.构造措施D.把握建筑体型5.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的两大步骤为:( B)A.经验判别与标准贯入试验判别B.初步判别与标准贯入试验判别C.经验判别与最终判别D.初步判别与最终判别6.场地类别是根据( A )指标综合确定的。

A.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B.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的固有频率C.岩石阻抗比和场地覆盖层厚度D.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的固有频率7.影响地震反应谱的两个主要因素是(A)A.体系阻尼比和地震动B.场地条件和地震波类型C.地震动和地震波类型D.地震波类型和体系阻尼比8.( A )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A.底部剪力法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时程分析法D.顶点位移法9.下述抗震设计原则中,错误的提法是:( D)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强震不倒10.震害的发生是由( C )两方面促成的A.地震动和地形B.结构特征和气候C.地震动和结构特征D.气候和地形11.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一般不包括( B )A.确立计算简图B.分配地震剪力C.对整个墙段进行抗震验算D.对不利墙段进行抗震验算12.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A )13.Ⅰ、加强结构的整体性Ⅱ、保证抗震计算目的的实现14.Ⅲ、保证结构不被地震破坏Ⅳ、弥补抗震计算的不足15.A.Ⅰ、ⅡB.Ⅰ、ⅣC.Ⅱ、ⅢD.Ⅲ、Ⅳ16.结构布置不合理可能产生下面哪些震害。

建筑抗震习题及答案

建筑抗震习题及答案

建筑抗震习题及答案建筑抗震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安全和功能完整的重要设计原则。

以下是一些建筑抗震的习题及答案,供学习和参考。

习题一:某地区地震烈度为8度,若某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该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

答案: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建筑物,其抗震设防烈度应为基本烈度加上0.5度。

因此,该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5度。

习题二:简述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答案: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三水准”设防目标包括:1. 小震不坏:在小震作用下,建筑物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使用功能,不出现严重损伤。

2. 中震可修:在中等强度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可能遭受一定损伤,但损伤程度应限制在可修复范围内。

3. 大震不倒:在罕遇大震作用下,建筑物虽然可能遭受严重损伤,但应保证结构不发生整体倒塌,以保障人员安全。

习题三:某建筑物采用框架结构,其柱子的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柱子材料为C30混凝土。

若该建筑物位于地震烈度为7度的地区,请计算该柱子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最小配筋率。

答案: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框架结构柱子的最小配筋率应满足以下公式:\[ \rho_{min} = 0.0045 + 0.000175 \times \text{烈度} \]将烈度7代入公式,得到:\[ \rho_{min} = 0.0045 + 0.000175 \times 7 = 0.00595 \]因此,该柱子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最小配筋率为0.59%。

习题四:什么是“隔震减震”技术?请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案:“隔震减震”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抗震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该隔震层通常由橡胶隔震支座、滑动支座等组成。

在地震发生时,隔震层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少传递到上部结构的地震力,从而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建筑结构抗震大作业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大作业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大作业答案一、选择题(题干指明为多选的,有多个选择答案是正确的;未指明的题为单选题。

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地震波包括面波和体波两种;B. 纵波相对于横波来说,周期较短,振幅较小;C. 横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垂直,纵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震动方向一致D. 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体波为主;2. 关于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两者都是表达地震发生时能量的大小;B.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能有若干个烈度;C. 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地震烈度;D. 震级表达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烈度表达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3 多遇地震指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 C )的烈度。

A. 2%B. 10%C. 63.2%D. 8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建筑场地选择时,宜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如软弱场地土,易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等。

B.同一结构单元采用同一基础形式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时,要按地基承载力较弱的地基土类型来进行基础设计;C.从抗震的角度来看,对体型复杂的建筑物可采用防震缝将其分成几个独立的抗震单元。

D.结构体系宜有多道抗震设防,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失效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丧失对重力的承载力。

5. 下列关于场地土对震害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B )。

A.在同一地震和同一震中距离时,软弱地基与坚硬地基相比,软弱地基地面的自振周期长,振幅大,震害较重;B.软弱地基在震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不稳定状态和不均匀沉陷,甚至会发生液化、滑动、开裂等严重现象;C.软弱地基对建筑物有增长周期、改变震型和减小阻尼的作用;(增大)D.高柔建筑在坚硬地基上的震害比软弱地基上的严重。

6 质点所受到的水平地震作用力的与下面哪个因素无关( D )。

A.结构质量B. 结构的阻尼C. 结构的自振周期D.结构的抗震等级 7. 关于主振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C )A. 结构体系的主振型数量与结构的质量、刚度等相关B. 主振型反映的是结构在振动过程中两质点的位移比值始终保持不变C. 主振型是体系的固有特性,是不因外荷载的改变而改变的2D. 主振型具有正交性8.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内力组合系数取为( D )。

《建筑抗震设计》第1阶段在线作业

《建筑抗震设计》第1阶段在线作业

^^1申国屉油共禽(卄)F麵越判断题(客…试卷要求:一、单选题(客观)答题要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5.0 分)|~~ro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结构倒塌•B)防止结构发生破坏•C)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D)防止使人们惊慌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2(5.0 分)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能有()个。

•A)2•B)1•C)10•D)6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3(5.0 分)r为了使框架柱破坏时发生延性较好的大偏压破坏, 实般通过限制框架柱的O 现。

•A)轴压比•B)剪压比•C)剪跨比•D)截面高跨比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4(5.0 分)在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抗侧力刚度最好的结构体系是()O•A)框架结构体系•B)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C)剪力墙结构体系•D)筒体结构体系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5(5.0 分)8度地震区,下列哪种结构不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A)高层建筑•B)长悬臂结构•C)烟囱•D)人跨度结构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6(5.0 勿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

•A)剪力墙开洞面积不宜过小、洞I】宜上卞对齐•B)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布置,以减小结构的扭转效应•C)多片剪力墙的刚度不宜相差太小.宜沿全高设置•D)不宜在楼梯间、电梯间及洞II处布置剪力墙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7(5.0 分)|~5?0在抗震设防地区,关于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的做法,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A)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釆用240x180mm•B)构造柱两端500mm范【韦I内的箍筋要加密至100mm•C)构造柱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D)沿构造柱长度范围内应加设间距不人于1000mm的拉结筋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8(5.0 分)r砌体房屋中,一道墙的地震剪力在各墙段间宜按各墙段()的比例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首页- 我的作业列表- 《建筑抗震设计》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92.0
完成日期:2015年01月14日20点38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5年03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0 分,共7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构成地球内部的圈层不包括()
( B )
A.地壳
B.岩石层
C.地幔
D.地核
2.面波的两种形式()
( D )
A.纵波和横波
B.横波和瑞雷波
C.纵波和乐夫波
D.瑞雷波和乐夫波
3.地震引起的破环形式的主要表现形式的错误描述是( )
( B )
A.地表破坏
B.人员伤亡
C.次生灾害
D.建筑物的破坏
4.一般说来,建筑抗震设计包括哪三个层次的内容与要求不含()
( D )
A.概率设计
B.抗震设计
C.构造措施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D.把握建筑体型
5.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的两大步骤为:()
( B )
A.经验判别与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B.初步判别与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C.经验判别与最终判别
D.初步判别与最终判别
6.场地类别是根据()指标综合确定的。

( A )
A.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B.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的固有频率
C.岩石阻抗比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D.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的固有频率
7.影响地震反应谱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 A )
A.体系阻尼比和地震动
B.场地条件和地震波类型
C.地震动和地震波类型
D.地震波类型和体系阻尼比
8.()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 A )
A.底部剪力法
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时程分析法
D.顶点位移法
9.下述抗震设计原则中,错误的提法是:()
( D )
A.小震不坏
B.中震可修
C.大震不倒
D.强震不倒
10.震害的发生是由()两方面促成的?
( C )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A.地震动和地形
B.结构特征和气候
C.地震动和结构特征
D.气候和地形
11.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一般不包括()
( C )
A.确立计算简图
B.分配地震剪力
C.对整个墙段进行抗震验算
D.对不利墙段进行抗震验算
12.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Ⅰ、加强结构的整体性Ⅱ、保证抗震计算目的的实现
Ⅲ、保证结构不被地震破坏Ⅳ、弥补抗震计算的不足
( B )
A.Ⅰ、Ⅱ
B.Ⅰ、Ⅳ
C.Ⅱ、Ⅲ
D.Ⅲ、Ⅳ
13.结构布置不合理可能产生下面哪些震害。

()
Ⅰ、扭转破坏Ⅱ、薄弱层破坏ⅢC、应力集中ⅣD、防震缝处碰撞
( D )
A.Ⅰ
B.Ⅰ、Ⅱ
C.Ⅰ、Ⅱ、Ⅲ
D.Ⅰ、Ⅱ、Ⅲ、Ⅳ
14.通过内力组合得出的设计内力,还需进行调整以保证()
Ⅰ、梁端的破坏先于柱端的破坏Ⅱ、弯曲破坏先于剪切破坏
Ⅲ、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Ⅳ、构件的破坏先于节点的破坏
( C )
A.Ⅱ、Ⅲ、Ⅳ
B.Ⅰ、Ⅲ、Ⅳ
C.Ⅰ、Ⅱ、Ⅳ
D.Ⅰ、Ⅱ、Ⅲ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30.0分。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1.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错误)
2.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错误)
3.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错误)
4.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正确)
5.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正确)
6.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正确)
7.地震是种荷载。

(正确)
8.地震反应谱就是设计反应谱。

(错误)
9.共振就是一种当结构体系自振频率与简谐地面运动频率相近时结构发生强烈振动反
应的现象。

(正确)
10.鞭梢效应就是共振。

(错误)
11.一切结构都不需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错误)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12.刚性楼盖砌体结构房屋,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

(错误)
1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重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

(错误)
14.外廊式房屋往往地震破坏较轻。

(错误)
15.楼盖应优先选用装配式楼盖,其次是装配整体式楼盖,最后才是现浇整体式楼盖。

(错误)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