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对新生,从容渡过入园焦虑关

合集下载

论小班新生入园焦虑问题及解决策略

论小班新生入园焦虑问题及解决策略

论小班新生入园焦虑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幼儿园生活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化生活的第一步,也是人生当中关键的第一步。

如何帮助孩子迈出这关键的第一步,作为幼儿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作为家长有应该怎样调整自我情绪并配合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这些幼儿入学的前期的准备工作如何开展,都是我们小班老师在新生入学前所要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小班新生,入园前期,入园准备正文:入园是儿童生活的一个转折,对心理发展有着很明显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幼儿入园时的行为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采取有效的措施,稳定幼儿及家长的情绪,以使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但要想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必须对幼儿以及家长的行为有所了解,做好全面的估计。

一、幼儿入学,家长思想准备是关键小班新生入园,很多家长都是处于焦虑的状态,对于孩子个人能力的不自信,对孩子入学情况有这样那样的设想和担心。

这种担心和忧虑还会渗透,影响孩子的情绪,在无形当中给孩子造成入学情绪焦虑。

所以要消除小班新生入园前的焦虑,首先家长做好思想准备,对学校,老师和孩子建立信心,建设良好的幼儿入学情绪是幼儿积极入学的关键。

1.组建班级群,建立家长集体归属感。

在幼儿园入学前,首先建立的班集体不是孩子,而是以家长为主要成员的班级家长交流群。

提前建立班级群,并以“XXX爸爸或者妈妈”的方式备注,这样可以让家长们知道孩子所在学校的班级,老师,班容量,班级男孩女孩的人数,同班级孩子的姓名等,建立家长们的集体归属感。

建立班级群后,家长也方便寻找与自己同班同小区的孩子家庭,在孩子入学前可以找机会让孩子们提前接触熟悉。

家长们与家长们之间的也可以在群里就孩子入学问题,进行经验的分享。

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群分为,让情绪焦虑的家长有渠道,有平台可以倾诉,并得到适当的帮助,消除心中的疑虑,缓解焦虑的情绪。

1.通知到位,控制消息频率,重要的事情重点说。

在幼儿入学前,因为是新生,对于学校集体生活还不了解,因此前期有大量的家长配合工作要完成。

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培训心得

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培训心得

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培训心得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幼儿园新生入园的知识和技巧,也深刻体会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焦虑情绪。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对于孩子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将面临离开家人、和陌生人相处、适应新的规则和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挑战。

而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担心孩子是否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否能够和其他孩子建立起友谊,是否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照顾。

因此,家长和孩子们都会感到焦虑和紧张。

针对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

首先,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在孩子入园之前,家长可以与孩子多进行沟通,告诉他们幼儿园的好处和乐趣,让他们对入园充满期待。

在孩子入园后,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与孩子一起度过入园的难关,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陪伴和支持。

幼儿园老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心和照顾。

在孩子入园的初期,老师要主动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情绪变化。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老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温暖、舒适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被爱的感觉。

同时,老师还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解决入园过程中的问题。

幼儿园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帮助孩子们适应入园。

例如,组织孩子们参加集体游戏、互动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和其他孩子建立起友谊,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合作意识。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故事,教育孩子们如何适应新的规则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技巧。

对于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问题,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们的情绪,也要关注家长的情绪。

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给家长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互相支持和鼓励。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给家长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入园焦虑问题。

通过这次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培训,我意识到孩子们和家长们在面对入园焦虑时需要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方法

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方法

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方法新生入园焦虑是指幼儿进入幼儿园环境后产生的不适应和紧张情绪。

为了缓解新生入园焦虑,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幼儿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1. 提前访园和适应。

在幼儿入园前,家长可以和幼儿共同去幼儿园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介绍园里的老师和其他孩子,让幼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感受。

2. 调整作息时间和建立规律。

提前适应入园的生活规律,家长可以在入园前一段时间开始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让他们逐渐适应园里的生活节奏,确保有足够的睡眠和饮食。

3. 建立情绪管理和分离训练。

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练习情绪管理,教他们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缓解紧张和焦虑。

同时,逐渐进行分离训练,让幼儿适应离开家长和独自在园里的时间。

4. 给予安全感和支持。

在幼儿园入园的初期,家长可以多陪伴幼儿,并提供给他们充足的爱和关怀,让幼儿感到安全和被理解。

同时,家长要与幼儿园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共同解决问题。

5. 渐进式适应幼儿园。

为了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家长可以让幼儿先进行短时间的适应,例如最开始每天只在园里待半小时,然后逐渐延长时间,让幼儿慢慢适应新的环境。

6. 提供安全感的物品。

幼儿可以带上一些家中的安全感物品,如毛绒玩具或小枕头,让他们在幼儿园时感到安心和放松。

7. 家长离园时的告别方式。

在家长离园时,可以采取一些特定的告别方式,如亲吻、拥抱或说出特定的告别语,以安抚幼儿的情绪,同时向他们传递离别只是暂时的信息。

8. 搭建社交平台和活动。

与其他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组织孩子们一起参加一些活动,逐渐建立和培养幼儿园朋友的关系,增加幼儿在幼儿园的归属感和融入感。

9. 多角色引导。

幼儿园老师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如小丑、故事角色等,通过角色扮演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加互动和上课的乐趣,帮助幼儿减轻焦虑。

10. 温暖的环境和人文关怀。

幼儿园可以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布置一些亲切的家居风格,以及提供温暖的人文关怀,如细心的问候和关爱,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和关怀。

浅谈渐进式入园方法缓解小班新生幼儿入园焦虑

浅谈渐进式入园方法缓解小班新生幼儿入园焦虑

浅谈渐进式入园方法缓解小班新生幼儿入园焦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长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

对于一些小班新生幼儿来说,刚刚进入陌生的幼儿园环境往往会导致焦虑和不适应的情绪,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很多幼儿园采取了渐进式入园方法来帮助孩子逐渐适应新环境,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就渐进式入园方法对于缓解小班新生幼儿入园焦虑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小班新生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小班新生幼儿入园焦虑,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因为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生活环境主要是在家庭中,面对陌生的幼儿园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以及新的学习活动,很容易产生焦虑和不适应的情绪。

而且,幼儿的心理发育和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

小班新生幼儿入园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共同来应对和解决。

二、渐进式入园方法的基本原理渐进式入园方法是指在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时,通过一系列缓慢的过渡和适应活动,使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环境,尽快融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慢慢地引导他们适应新环境,降低焦虑情绪,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通过一定时间的适应期,让孩子逐渐熟悉、认同并接受幼儿园的生活规则和教育方式。

渐进式入园方法注重了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理解,也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因此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分阶段适应:在孩子刚开始入园的阶段,要采取分阶段的方式来适应。

刚开始可以允许家长陪同在幼儿园陪伴一段时间,逐渐减少陪同时间,让孩子适应园所的生活规律和老师的教学方式。

在此过程中,老师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渐渐建立起对幼儿园的积极态度。

2. 温馨亲近:在适应期内,老师要注重与孩子的亲近沟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

可以通过各种亲子活动、游戏等方式,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增强孩子对老师和幼儿园的信任感,从而降低焦虑情绪。

浅谈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工作的开展

浅谈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工作的开展

浅谈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的入园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

对于一些新生入园的孩子来说,与家长的分离往往会引发焦虑情绪,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

如何缓解新生入园的分离焦虑,成为了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工作的开展。

一、建立良好的入园环境在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温暖、舒适、有爱的入园环境。

这需要幼儿园提供舒适的教室和休息场所,增加各类玩具和游戏设施,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入园活动,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到家长的存在,从而减少分离焦虑的发生。

二、建立稳定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孩子适应入园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新生入园的孩子来说,老师的关爱和呵护是他们最需要的。

幼儿园需要建立稳定的师生关系,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照顾。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老师要与孩子建立亲近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善意,从而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减少分离焦虑的发生。

三、制定个性化的适应方案每个孩子的性格和适应能力都不同,而且他们在面对新环境时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幼儿园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适应方案,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入园生活。

一些孩子可能需要家长的陪伴,可以安排家长在孩子上学的前几天适当待在教室内陪伴孩子;对于一些内向的孩子,可以采取点对点的方式,慢慢引导他们融入集体生活;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可以增加活动的项目和时间,让他们消耗过多的精力,减少分离焦虑的发生。

四、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幼儿园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情感的引导和塑造,使他们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并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针对分离焦虑的问题,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绘本等形式,引导孩子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减少分离焦虑的发生。

新手对新生,从容渡过入园焦虑关

新手对新生,从容渡过入园焦虑关
儿 互 动 游戏 为 主 。另 外 .在第 二 次家 访 中还 可 以准 备 两套 小 动 物标
签: 一套 让 幼儿 自选 后贴 在 老 师送 给 他 的小 卡 片 旁 : 一套 贴 在 幼 儿 另 的报 名单 上 , 于老 师记 住 每位 幼儿 喜欢 的小动 物标 记 等 。 便
【 馨 贴 示 】. 访 前 熟悉 本 班 幼 儿 的 姓 名 , 温 1家 了解 其父 母 的工 作 ,
并事 先 与家 长 进行 预约 家访 后 . 要把 家访 的情况 特别 是 幼儿 的名 字
及特 征 在脑 中回顾 一遍 . 二 次家 访 时 能 叫出 幼儿 的小 名 。2家访 时 第 . 要 表 现 得 真诚 和亲 切 . 不 宜 过 于 热 情 , 但 贸然 地拥 抱 幼 儿 ; 先 作 自 可 我介 绍 :我是 × 教 师 , “ × 很高 兴 见 到你 。 ” 然后 征 询 幼儿 的意见 :可 不 “
1 次 家访 .全 面 了解 幼 儿 开学 前 新 手教 师可 以安 排 两 次 家 . 两 访: 第一 次 家访 重 在 了解 幼 儿 的情 况 。 如幼 儿 的个 性 倾 向 、 往 表现 、 交
兴 趣 爱 好 、 活 习惯 以及 健 康 状 况 等 , 访 主 要 以与 家 长 交 流 为 主 . 生 家 与幼 儿 互 动游 戏 为辅 : 二 次 家访 重 在 让幼 儿 熟 悉 老师 . 第 因此 以与 幼
辫 瀵 纛一 簿 薰 遗 画
【 头 3 幼 儿都 接 完 了 , 下 的是 一 片狼 藉 的 活动 室和 午 睡 室 镜 】 剩
好 。
A 只 好 和 配 班 教 师 一 起 把 扔 得 到 处 都 是 的 玩 具 一 件 件 分 类 放
教 师 A是位 毕 业 才三 年 的新 手 老师 . 是位 新 班 主任 . 她 配班 也 给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应对策略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应对策略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应对策略1、尽快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尽管父母爱子心切,但千万不要溺爱,让孩子尽快学习自己吃饭、自己上洗手间、自己穿脱衣裤鞋子,孩子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就能在集体生活中增强自信心,从而减轻入园时的分离焦虑。

2、温柔地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研究表明:坚持一个行动,关键在头三天,如果能坚持21天以上,就能形成一个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想改变都很困难。

所以,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月,如果家长能够坚持每天送孩子按时上幼儿园,对孩子养成上幼儿园的习惯非常重要。

不要送一天不送一天,让孩子总是产生可以不上幼儿园的希望。

尽管孩子有时候会哭闹,但父母还是要态度温柔地坚持原则。

3、言出必行,不欺骗孩子。

在幼儿园经常看到这样一幕一一妈妈把哭泣的孩子交给老师,然后告诉孩子:“宝贝,妈妈去一下洗手间啊!”然后妈妈忍痛悄悄走出幼儿园。

妈妈以为这只是善意的欺骗,可以减轻孩子分离时的痛苦。

对母亲善意的欺骗并没有减轻孩子的痛苦,而是让孩子的分离焦虑不断增强。

如果父母不用类似的方式对待孩子,而是诚实地告诉孩子:妈妈必须离开,因为妈妈要去上班,但是妈妈保证下午三点钟一定来接宝宝。

在下午三点到来的时候,妈妈准时出现在幼儿园。

不断重复这样的分离、重逢,孩子虽然在开始时难以接受,但很快会因为父母的言出必行,而对父母更加信任。

孩子会更快地认识到:虽然面临着和父母的分离,但是父母仍然会在固定的时间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具备了这种稳定的安全感,孩子的分离焦虑自然就会逐步减轻了。

4、调整、处理好自己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不仅出现在孩子的身上,也会同时出现在家长的身上。

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哭闹、情绪不稳定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状态。

如何处理好自己的分离焦虑,不让父母的消极情绪影响孩子,是家长要做的重要功课。

如何缓解小班新生入园焦虑期

如何缓解小班新生入园焦虑期

如何缓解小班新生入园焦虑期亲爱的家长:孩子在家里还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宝贝,不过今天已需要独立地走向集体生活。

这意味着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活动时间,幼儿面对的将不是他在家里熟知的一对一式或者几对一式的交往。

我们知道,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想在短短的时间里让个性迥异的幼儿融入一个群体,确非易事。

他们会面临一系列的变化,需要学习独立做事,和陌生人交往,集中注意听讲,安静地坐一段时间等。

如好使孩子尽快适合幼儿园生活:一、协助幼儿作好入园准备。

家长在孩子入园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带孩子接触家庭以外的世界,在孩子开学前多带孩子到新幼儿园去参观、玩耍,使幼儿对陌生的环境不再害怕。

多和上幼儿园的孩子接触,听孩子说幼儿园的事,家长在家中能够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

鼓励孩子出去交往,家长能够采用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交往,尤其是和同龄的小伙伴玩,以培养他们的交往水平和乐群性。

二、积极配合幼儿园。

家长可根据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使孩子的生物钟能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吻合,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水平,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以便更好地适合集体生活。

以便孩子更容易地适合幼儿园的生活。

三、以积极的言行影响幼儿。

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从而产生害怕幼儿园的心理,拒绝进入幼儿园,所以爸爸妈妈要不让自己焦躁的心情影响孩子,理应坚信: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好处。

所以家长应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有很多小朋友,老师很爱他们”,协助孩子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

家长切记不可当着幼儿说:“看你这么调皮,送你到幼儿园去,叫老师好好收拾你” “唉,到幼儿园你就没这么自由了”之类的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手对新生,从容渡过入园焦虑关
作者:马晓芽
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年第09期
[镜头1]早上,圆圆紧紧拽着外婆的腿不肯松手:“外婆抱,外婆抱……”教师A一边使劲扳开她的小手,一边催促外婆离开。

刚把圆圆抱进活动室,只见明明大哭着从活动室跑出去找妈妈,教师A马上放下圆圆,赶紧去“抓”明明,好不容易逮到明明,回头一看圆圆已不知去向。

[镜头2]接送时间到了,贝贝妈妈迫不及待进来,见到教师A就问:“今天我们贝贝中饭吃了多少?”教师A在脑中努力搜索贝贝吃饭时的情景,可脑中闪过的尽是混乱的片断,这儿把饭洒了,那儿把汤倒了,实在不清楚贝贝吃了多少,只好无奈地说:“不好意思,今天没有注意到贝贝吃饭的情况。


[镜头3]幼儿都接完了,剩下的是一片狼藉的活动室和午睡室。

教师A只好和配班教师一起把扔得到处都是的玩具一件件分类放好。

教师A是位毕业才三年的新手老师,也是位新班主任,给她配班的是去年刚毕业的一位新教师。

这样的组合在幼儿园中已是常见的事,这三组镜头可以说是众多新手教师带新生的缩影:盲、忙、茫。

那么,新手教师究竟怎样才能从“盲、忙、茫”的困境中走出来呢?
一、知彼知已。

新手教师拒绝焦虑
1.正视新生入园焦虑现象。

新手教师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对新生入园焦虑问题认识不足。

其实,入园焦虑是新生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新手教师要正视新生入园焦虑现象,认识到入园焦虑是新生正常的心理现象,并善于根据新生的不同焦虑表现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改善和缓解。

[温馨贴示](1)向有经验的教师了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不同表现、可能持续的时间及其有效的做法。

(2)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对策,将自己认同的摘录成小册子,带在身边以备用。

2.正确进行自我定位。

新手教师不要给自己过高定位,不要期望一时半刻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要在实践中用“心”去学习和积累经验。

[温馨贴示]每周给自己制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知道自己能行。

二、做足功课,新手教师有备无患
1.两次家访,全面了解幼儿。

开学前新手教师可以安排两次家访:第一次家访重在了解幼儿的情况,如幼儿的个性倾向、交往表现、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健康状况等,家访主要以与家长交流为主,与幼儿互动游戏为辅;第二次家访重在让幼儿熟悉老师,因此以与幼儿互动游戏为主。

另外,在第二次家访中还可以准备两套小动物标签:一套让幼儿自选后贴在老师送给他的小卡片旁:另一套贴在幼儿的报名单上,便于老师记住每位幼儿喜欢的小动物标记等。

[温馨贴示]1.家访前熟悉本班幼儿的姓名,了解其父母的工作,并事先与家长进行预约。

家访后,要把家访的情况特别是幼儿的名字及特征在脑中回顾一遍,第二次家访时能叫出幼儿的小名。

2.家访时要表现得真诚和亲切,但不宜过于热情,贸然地拥抱幼儿:可先作自我介绍:“我是××教师,很高兴见到你。

”然后征询幼儿的意见:“可不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我可以抱抱你吗?”等。

3.对家访中所要了解的内容,设计成便于记录的表格。

家访结束后进行整理和简单归类,如哪些幼儿没有午睡习惯?哪些幼儿对××过敏?等。

2.环境布置,为幼儿准备适宜的生活空间。

新手教师在布置环境时往往追求美观。

如用纸盒制作逼真的电视机、用可乐瓶剪出漂亮的餐具和灶具……但这样的环境不一定适合新生班级。

新手教师应给新生创设家庭式的环境,提供安全、温馨、舒适的空间和轻巧、柔性的生活设施,便于新生休息和自主活动。

比如,将幼儿的全家福小镜框布置在活动室,在区角放置一些幼儿从家中带来的毛绒玩具等,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在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

[温馨贴示]1.这个阶段的区域材料和隔断尽量不用纸质材料。

2.开学前两周暂不提供木珠、接插等小颗粒的玩具。

3.环境布置颜色不易过多过亮,宜粉色为主。

4.在110厘米以下的环境中尽量不用图钉、大头钉,若用则须在外面用胶纸粘贴。

5.在开展活动前,仔细检查环境中的每一个角落,如钉子是否外露、剪刀是否放在适宜的地方。

3.亲子活动,让幼儿提前适应幼儿园生活。

在正式开学前,新手教师可以组织三天亲子活动,活动环节基本按幼儿入园后的一日生活流程进行,但要逐步递进。

第一天,可以让幼儿找找自己的动物标志,并把标志贴在相应的小毛巾、小杯子、小床及小椅子上。

知道贴有这个标志的是自己的物品,同时开展以亲子游戏为主的活动,主要让每位幼儿在家长带动下参与到活动之中,感受与大家游戏的快乐:第二天,重点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一些生活常规,如怎样拿牛奶袋、小椅子以及怎样用水杯接水等:第三天则让家长完全退出至旁观席,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以及幼儿与环境等的互动,帮助幼儿熟悉和适应教师、同伴和环境等。

[温馨贴示]1.在亲子活动开始前,与配班教师讨论并统一班级内的一日生活常规。

2.亲子活动期间要为幼儿安排好午睡床,铺好床上用品:将幼儿的替换衣服放在指定的地方,并做好标记,以免开学后手忙脚乱。

3.在亲子活动中要安排一些便于幼儿安静的游戏,使幼儿在正式开学后能在玩安静游戏中安静下来。

三、用“心”工作。

新教师从容上阵
1.精心计划,关注一日生活每个环节。

新手教师每日的工作计划要尽可能详尽,既要关注一日活动的整个流程,又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指导要点及注意事项:既要计划游戏活动,又要计划新生的生活技能学习、班级常规培养。

在进班前,新手教师要对自己的计划了如指掌,并根据班级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温馨贴示]1.为自己准备一本便条贴,提前一天把第二天的活动用提纲的方式进行罗列,特别是自己容易忽视的事项。

2.计划要特别关注每个环节中幼儿的安全,如接送环节,应明确在哪里接送、怎样接送。

3.要多备用一些游戏,以用于随时吸引和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4.收集一些比较有效的安慰幼儿的话。

2.细心观察,关注幼儿各个方面。

新手教师要细心观察新生的各个方面,从而有的放矢地找出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对策。

新手教师还要用心去捕捉新生的情绪情感。

逐步把握新生的内在需求,读懂新生的特殊语言,从而使新生对自己产生好感甚至依恋。

[温馨贴示]1.新手教师要和班上其他教师分工,分别关注不同的幼儿。

2.把需要观察的关注点设计成表格,便于及时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也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

3.适时可借助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等现代化设备帮助观察,如午餐时可将相机固定在适当的位置自动拍摄。

3.用心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新手教师要克服焦虑和无助,力求在反思中获得成长,从失败的案例中、从成功的体验中寻找失败或成功的原因,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