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黄石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历史班级姓名学号分数(考试时间:4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1 2 3 11 12 134 514 156 7 816 17 189 1019 20一、选择题:本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安徽合肥包河区九上月考·4)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将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C.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D.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俄罗斯帝国2.(2020·山东青岛市北区1 月月考卷·1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图历史人物图片,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西罗马帝国的衰亡B.希腊城邦的兴衰C.法兰克王国的兴衰D.阿拉伯帝国的兴衰3.(2020·河南三门峡灵宝市九上12 月月考·8)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都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
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史前时期的人类B.西欧封建国家C.世界三大宗教D.亚洲文明古国4.(2020·广西桂林市九历上期末卷·10)1 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他们渴望的“救世主”是( )A.耶稣B.释迦牟尼C.法老D.安拉5.(2020·湖南长沙四校九历下 3 月联考卷·6)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中世纪庄园里的佃户卡洛斯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农具和耕畜,为领主每周无偿劳动3 天B.向教会缴纳“什一税”C.和庄园领主或其他佃户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D.为领主耕种“公用地”6.(2020·湖南长沙浏阳市九年级上期末·4)下列关于西欧庄园法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法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C.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成文法D.法庭可以随时开庭审理案件7.(2020·广西桂林市九历上期末卷·14)中世纪西欧的庄园法庭,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判决通常是处以罚金。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卷(及答案)(2)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卷(及答案)(2)一、选择题1.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论联合政府》2.11~14世纪的西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近代工厂制度普遍确立B.普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C.封建庄园经济逐步繁盛D.农村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3.《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于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
这主要反映出A.法典强调皇权至高无上B.法典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C.奴隶只要守法就可以获得公民权利D.法典实质上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4.“它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它”是A.《罗马民法大全》B.《汉谟拉比法典》C.习惯法D.《十二铜表法》5.12世纪,大学的兴起是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的新气象,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这些“花朵”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①免赋税特权②宗教信仰及言论自由权③司法特权④教育自主权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③6.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其中“启下”、“开来”指的是()A.兼收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B.并蓄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C.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7.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其中属于“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罗马帝国的扩张D.基督教的传播8.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2020年黄冈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试卷带答案

2020年黄冈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这句话的意思是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由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2.“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
”这反映出当时的大学A.大学生必须先上基础课程B.大学课程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C.大学课程受基督教会影响D.大学享有司法特权3.“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材料评价的是A.古希腊罗马文化B.阿拉伯文化C.伊斯兰文化D.两河流域文明4.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英格兰C.①东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英格兰D.①阿拉伯帝国②拜占庭帝国③德意志5.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6.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成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
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错误的是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佃户B.庄园制度之下农奴生活困苦C.城市的兴起对庄园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庄园法庭不是只维护领主的权益7.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又称东罗马帝国,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②以罗马为首都。
③拜占庭文化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占有重要地位,它博采众长,即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④拜占庭帝国最著名的皇帝是查士丁尼一世,他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典》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12世纪,大学的兴起是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的新气象,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题(含答案)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查士丁尼法典》包括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新法典》是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的。
以上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B.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C.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D.罗马法只是皇帝敕令的汇编2.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雅典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3.对下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向帝王效忠C.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D.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4.“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
”这反映出当时的大学A.大学生必须先上基础课程B.大学课程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C.大学课程受基督教会影响D.大学享有司法特权5.“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材料评价的是A.古希腊罗马文化B.阿拉伯文化C.伊斯兰文化D.两河流域文明6.下列谚语中,能反映中古欧洲社会等级制度特点的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7.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其中属于“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罗马帝国的扩张D.基督教的传播8.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A.庄园法庭B.自由和自治城市C.行会D.大学的兴起9.西欧中世纪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是A.庄园B.手工工场C.大种植园D.租地农场10.他是扑克牌里的红桃K,称为查理曼,法兰克国王,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模拟试题(带答案)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模拟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
”这种现象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A.基督是救世主B.国王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高于王权2.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
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
这种现象说明了()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3.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英格兰C.①东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英格兰D.①阿拉伯帝国②拜占庭帝国③德意志4.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成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
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错误的是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佃户B.庄园制度之下农奴生活困苦C.城市的兴起对庄园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庄园法庭不是只维护领主的权益6.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这场改革使得A.雅利安人大举入侵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C.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7.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
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A.市民阶级B.封建主C.国王D.教会2.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A.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B.教皇鼓励市民自治C.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D.早期资产阶级出现3.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成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
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错误的是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佃户B.庄园制度之下农奴生活困苦C.城市的兴起对庄园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庄园法庭不是只维护领主的权益5.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这场改革使得A.雅利安人大举入侵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C.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6.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该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7.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其中“启下”、“开来”指的是()A.兼收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B.并蓄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C.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8.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题带答案(1)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题带答案(1)一、选择题1.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这句话的意思是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由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2.“这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整个建筑的拱门、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向上延伸的方式,造成一种飞升和高耸入云的视觉效果,教堂正面两个塔楼,屋顶尖塔直插蓝天”。
下列古代建筑符合这些特点的是A.麦加清真寺B.麦加克尔白神庙C.雅典帕特农神庙D.巴黎圣母院3.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的灾难和动乱中维系了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是A.阿拉伯帝国B.波斯帝国C.查理曼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4.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这场改革使得A.雅利安人大举入侵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C.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5.2019年4月15日,法国重要活动场所巴黎圣母院失火。
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祭坛、十字架和耶稣的荆棘王冠等珍贵文物幸免于难。
文中空格处应为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6.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该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7.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
材料强调了“同乡会”或行会A.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B.联络同乡之间的友谊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8.他是扑克牌里的红桃K,称为查理曼,法兰克国王,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卷及答案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依据下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A.希腊B.马其顿C.波斯D.拜占廷帝国2.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雅典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3.11~14世纪的西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近代工厂制度普遍确立B.普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C.封建庄园经济逐步繁盛D.农村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4.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
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
这种现象说明了()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5.“这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整个建筑的拱门、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向上延伸的方式,造成一种飞升和高耸入云的视觉效果,教堂正面两个塔楼,屋顶尖塔直插蓝天”。
下列古代建筑符合这些特点的是A.麦加清真寺B.麦加克尔白神庙C.雅典帕特农神庙D.巴黎圣母院6.12世纪大学在欧洲兴起。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上述材料说明欧洲大学A.得到国王与教会支持B.是城市自由和自治的产物C.由于选拔官吏的需要而产生D.都是教会学校7.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A.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B.教皇鼓励市民自治C.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D.早期资产阶级出现8.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9.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其中最典型的是琅城市民的斗争,该斗争的目的是A.减轻赋税B.争取自由和自治C.废除等级制度D.反对基督教会10.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了平民的日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这个“新的社会集团”指的是A.资产阶级B.封建贵族阶级C.市民阶级D.无产阶级11.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黄石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列宁在1895年指出:“它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材料中所指的文献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庶民的胜利》 D.《论联合政府》2.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雅典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3.解读下边的示意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A.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D.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4.“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材料评价的是A.古希腊罗马文化B.阿拉伯文化C.伊斯兰文化D.两河流域文明5.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A.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B.教皇鼓励市民自治C.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D.早期资产阶级出现6.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其中最典型的是琅城市民的斗争,该斗争的目的是A.减轻赋税B.争取自由和自治C.废除等级制度D.反对基督教会7.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该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8.2018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
本次访问是普京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一次出访,也让土耳其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围攻君士坦丁堡,灭亡了哪个帝国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9.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
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三个国家的雏形,它们是①德意志②英格兰③法兰西④意大利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10.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图“?”处应该填写A.城市的兴起B.农业的发展C.科学的进步D.教育的普及11.对(图示)“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结构”的正确认识是A.各级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大小封建主是国王附庸C.国王总揽一切军政大权D.其基础是封君封臣制度12.如图展现的是欧洲封建时代的一种明确和规范的仪式,由此形成的社会阶层是A.公民与非公民B.封君与封臣C.贵族与平民D.地主与农奴13.19世纪60年代,日本“废封建,置郡县,统一兵力、财力于朝廷”,据此判断日本实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废除封建制度B.发展资本主义C.增加朝廷财力D.加强中央集权14.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脂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它是A.亚历山大帝国B.法兰克王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庭帝国15.“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
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A.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B.已不受国王管辖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16.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
由此可知西欧庄园()A.是独立的政治单位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C.其产品主要是用来对外贸易的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17.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
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18.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
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
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A.东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西欧D.日本19.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一种新的宗教。
它在西欧早期国家的封建化进程中日益传播,成为整个欧洲的精神支柱。
该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印度教20.中世纪后期,西欧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他们建立的集中管理土地的机构是A.租地农场B.庄园C.公民大会、D.分封土地21.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②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③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和村法④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A.欧洲民法的基础B.欧洲教育法的基础 C.欧洲刑法的基础D.欧洲交通法的基础23.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A.庄园的领主占有1/3至1/2的耕地称为“自营地”B.佃户要向领主缴纳捐税,并为其服劳役C.佃户的生活自在,享受幸福田园风光D.佃户在劳役中怠工、未完成劳役受到庄园法庭审判24.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流行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D.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25.依据下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A.希腊B.马其顿C.波斯D.拜占廷帝国【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布了《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史实。
此题中的提示词是: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圣索非亚大教堂。
结合课本所学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
在这里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
3.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C符合题意;封臣只对自己的封君负责,只承担自己封君的赋税、义务兵役,而不是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A不符合题意;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但封君封臣关系会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不能体现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价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A符合题意;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思想和伊斯兰教体系是紧密相连的。
阿拉伯化不仅限于阿拉伯民族而且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全世界穆斯林的文化成就,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不符,B不符合题意;伊斯兰文化以伊斯兰信仰为灵魂,兼容并蓄多民族多样性文化为一体,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不符,C 不符合题意;材料评价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两河流域文明”无关,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5.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十一世纪西欧各国的城市的兴起,形成了市民阶级。
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对瓦解西欧的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A符合题意;教皇鼓励市民自治不是材料中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B不符合题意;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说法绝对,C不符合题意;早期资产阶级出现是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的过程中的事件,不是主要的体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
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
法国琅城的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自治权,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7.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该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制定的法律;《唐律疏议》是中国唐朝时期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
所以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8.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因此C项正确;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因此A项错误;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因此B项错误;亚历山大帝国于公元前323年灭亡,与题干时间不符,因此D项错误。
故选C。
9.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
843年,查理受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①③④符合题意;英格兰不是由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而成,②排除。
所以A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选择A。
10.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图片“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导致10世纪西欧出现了的现象。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长篇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加,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