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

其中前10 min滴入总量的2/3,后20min滴入总量 的1/3,因尿激酶半衰期为15 min,如果输入过慢 会降低疗效。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重点观察内容
部分患者在溶栓剂进人体内20 min,甚至更早即有肢体功能障碍明显改 善,继而情绪激动,此时,护士应要安抚患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情绪激动,以利更好地恢复。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 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 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目前公认即时溶栓是治疗该病迅速有效的最 佳选择。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我科4例脑梗死溶栓患者护理体会,和大 家分享和讨论,如何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治疗的患者提供规范、安全、最佳的护理。
报医生。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生命体征检测
15 分钟 /次× 2小时 30分钟 /次× 6小时 60分钟 /次至 24小时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NIHSS评分:q1h*3h q6h*24h
评分项目
得分
1a.意识水平:
0123
1b.意识水平提问: 1c.意识水平指令: 2.凝视: 3.视野 4.面瘫:
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溶栓2 h内绝对卧床休息,24 h内在医护人员 指导下以床上活动为主,不宜过早离床,做 好卫生宣教。协助患者语言功能锻炼,让患 者从简单的单音节开始发音,反复训练、循 序渐进,促使语言功能恢复。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时间窗及静脉溶栓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康复锻炼及用药后护理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时间窗及静脉溶栓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康复锻炼、用药后护理由于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升高,人们长期的饮食作息不规律或者受空气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阶段对于脑梗死患者治疗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静脉溶栓来进行质量。
但是这种治疗手段也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需要做好溶栓护理工作。
急性脑梗死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
患者即使及时接受治疗挽回生命,但大部分者依然会产生肢体障碍等后遗症,为家庭与社会产生沉重负担。
因此,给予溶栓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此治疗方式可恢复患者脑组织供血,并减轻病情对脑组织产生的损伤。
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缺血半暗带仅于脑动脉阻塞后的1小时-3小时内存在,其为溶栓治疗打下了时间基础。
后经实践发现,与发病时间4小时-6小时的患者相比,发病时间短于3小时的患者溶栓治疗成功率更高。
因此临床认为,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在发病3小时内。
静脉溶栓后的护理内容2.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要适当给予患者温热流质食物,以维生素、热量含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食物不得过热、过硬,避免引发患者消化道出血,要坚持多餐少食,指导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
延迟安置且对尿管、胃管予以保留,从而减轻对患者泌尿道、胃肠道造成的损伤。
采取鼻饲的方式给予患者流食时,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护理期间要动作轻柔,防止碰破患者口腔粘膜。
定期协助患者翻身,降低压疮发生风险;遵医嘱给予患者缓泻剂,从而保证患者大便通畅。
2.2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出血出血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一种,该症发生率10%-30%。
诱发溶栓治疗后患者产生出血的因素众多,如发病6小时后溶栓、溶栓时舒张压>110mm小时g、收缩压>180mm小时g、用药剂量大、年龄过高等。
出血可分为两种:脑出血:其为最危险的溶栓并发症。
患者如果产生血压增高、意识障碍、躯体障碍、头痛、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就应考虑出血并发症可能,其要及时联系医师,并配合医师展开诊疗工作;其他部位出血,如粘膜、皮肤、泌尿系统、消化道等部位出血。
溶栓后的护理要点

溶栓后的护理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溶栓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方法,通过溶解血栓从而恢复患者的脑血供,减轻患者的症状和预防脑损伤。
溶栓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溶栓后的护理要点。
1.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语言能力、肌力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发生窒息。
可采取头偏侧位,清洁口鼻。
需要及时吸痰或给氧气,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
3. 保持患者的脑部供氧充足,确保脑组织得到足够的血液灌注。
避免过度活动,避免患者剧烈咳嗽或呼吸急促,以免增加脑部的负担。
4.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脑出血、再梗塞等。
严密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一旦发现出血迹象,应及时处理。
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栓形成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抗凝治疗。
5. 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6. 积极开展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7. 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家人和护士的支持和鼓励。
8. 定期复查和随访患者,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溶栓后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通畅、维持脑部供氧、预防并发症、维持营养、开展康复训练、提供心理支持和定期复查随访等。
只有做好这些护理工作,才能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医护人员和家属能够重视溶栓后的护理工作,为患者的康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溶栓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中风和心梗等血管阻塞疾病的治疗方法。
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护理路径
住 院
执 行 医 嘱
1、执行医嘱及护理常规。
2、应用脱水、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促脑代谢药物。
3、酌情复查血常规、血细胞凝集、生化、二便。
第七千四天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监测:T、P、R、BP。
2、观察病情,给予护理。
3、介绍翻身的方法并教会家属。
1、监测:T、P、R、BP。
2、讲解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脑卒中再复发的危险因素及言语障碍者的沟通方法,满足生理 需求。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护理路径
住 院
执 行 医 嘱
1、执行医嘱及护理常规。
2、应用脱水、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促脑代谢药物。
第 六 天
护理与健 康指导
1、监测:T、P、R、BP。
2、讲解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脑卒中再复发的危险因素及言语障碍者的沟通方法,满足生理 需求。
住院第五天
护理路径
执 行 医 嘱
1、执行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2、遵医嘱应用药物。
3、协助^血液检查,无出血倾向者继续降纤治疗。
护理与健 康指导
1、监测:T、P、R、BP。
2、讲解疾病知识,使,^了解脑卒中再复发的危险因素及言语障碍者的沟通方法,满足生理 需求。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住院第六天
护理路径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住院第十五~二十天
护理路径
执 行
嘱
1、执行医嘱及护理常规。
2、11级护理。
3、酌情复查血常规、血细胞凝集、生化、二便。
护 理 与 健 康 指 导
1、监测:T、P、R、BP。
脑梗死患者溶栓的护理

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现象,致使脑部缺血或缺氧性坏死,造成相应的脑神经功能损坏”。
目前,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最有效的是静脉溶栓。
但是,静脉溶栓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会导致脑部损伤或者是出血的现象。
针对溶栓中的护理问题,现将护理总结整理如下。
溶栓药用药前的护理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具治疗效果的手段,其治疗成功的关键是限制梗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挽救和保护缺血性半暗带。
6h内为静脉溶栓的最佳时机,溶栓前要仔细询问患者有无禁忌,测量生命体征,准备输液泵,吸痰等抢救仪器。
根据肌力分级表评估患者肌力情况,给予患者心电监护,便于观察,建立静脉通路,尽量选择健侧肢体和不影响治疗的部位。
溶栓药用药中的护理根据医生医嘱正确应用溶栓药,溶栓药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寒战,高热,皮疹等过敏现象,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心功能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反应,重点观察患者皮肤粘膜,牙龈,口腔等。
及时按时询问患者的主诉,注意病情变化,根据溶栓肌力表,及时查看病人的肌力情况。
一、严密监护患者发病一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活动均由护理人员照料,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防止情绪激动。
监护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既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同时又要保证安静和患者休息。
二、体位放置, 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1)仰卧位:头部垫薄枕,患者肩胛骨和骨盆下垫薄枕,患侧肩关节稍外展,上臂旋后,肘与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位,整个上肢平放于枕上。
患侧髓下、臀部、大腿外侧放垫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
膝下稍垫起,保持伸展微屈,足保持中立位。
(2)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枕。
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不超过90。
,置于枕上,使患侧肩胛骨向前向外伸,前臂旋前,手指伸展,掌心向下。
患侧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呈迈步状,患侧踝关节不能内翻悬在针头边缘,防止足内翻下垂。
(3)患者侧卧: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枕。
患侧肩关节稍向前拉出,以避免受压和后缩,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不超过90o,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掌心向上。
溶栓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背景溶栓治疗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能够迅速恢复血管通畅,降低死亡率。
然而,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再灌注损伤等。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溶栓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
二、预案目的1. 确保溶栓治疗的安全、有效进行。
2. 及时发现并处理溶栓过程中的并发症。
3. 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预案及流程1. 评估患者病情(1)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具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3)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如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
2. 准备工作(1)备好溶栓药物、急救药品、器械等。
(2)通知医生,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
(3)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溶栓治疗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3. 溶栓治疗(1)遵医嘱进行溶栓药物静脉注射。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3)监测凝血功能,如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
(4)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4. 并发症处理(1)出血:如患者出现出血症状,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止血酶等。
(2)再灌注损伤: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高灌注综合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5. 溶栓治疗结束后的护理(1)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监测凝血功能,如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
(3)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4)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
6. 教育与培训(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溶栓护理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四、预案总结溶栓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的实施,有助于确保溶栓治疗的安全、有效进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

如诊断及治疗延误, 轻则躯体功能障碍, 重则会危及生命, 发现 后需立即住院处理。溶栓治疗已被视为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手
段, 而静脉溶栓风险小 、 操作简单快捷, 它能使闭塞的的血管再
1
材料和方法
3 6 例患者中男性45例, 女性 1 例 , 8 年龄3 ~72 5 发病时间均蕊6 , h 无溶栓禁忌症。
此两例患者均有明显胸痛, 前者呈持续性并向腰背部放 射, 并且出现主动脉关闭不全体征, 后者疼痛呈阵发性胸痛, 并 向左肩部放射, 易误诊冠心病心绞痛, 故临床上对急性胸痛的
老年患者在排除心梗 、 痛 、 心 肺动脉栓塞后首先考虑本病。
收藕日期:2(幻 7刁6戒 抖
12 1
分, 70 120 ” BP1 / 1 mHg,2 次 分;神志清楚, R2 / 痛苦面容, 唇无 口
2 讨 论 主动脉夹层是因高血压病 、 糖尿病 、 中膜变性 、 滋养血管
供血障碍 、 先天性发育不全等因素导致血管内膜以至中膜不 同程度的破裂 、 撕裂、 壁间血肿及其破裂 , 血流人壁间, 将主
动脉分裂形成大范围的夹层。 其临床特点:①急性剧烈胸痛,
开始极为剧烈 , 难以忍受 , 呈撕裂样 、 刀割样或搏动样 , 疼痛 部位多位于前胸部 , 靠近胸骨区, 并向肩 、 、 、 背 腰 腹部放射 ,
疼痛多呈持续性;②夹层病变破入胸腔、 心包和纵隔可致患
者碎死, 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致肺水肿 , 压迫冠状动脉 , 颈部、 胸部 、 腹部及上 、 下肢动脉引起相应器官灌注不 良综合
征。 ③多有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血管高危因素, ④行
胸部平片、 超声心动图、 CT扫描 、 磁共振 、 血管造影可明确。
急性脑梗死溶栓的护理(合格)

急性脑梗死溶栓护理的实践中的问题 和挑战
危险因素管理
护士需要积极处理溶栓治疗 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或 糖尿病。
有效沟通
护士需要与医生和患者有效 沟通,确保溶栓治疗的顺利 进行。
患者教育
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 关教育,增加他们对溶栓治 疗的理解和合作。
急性脑梗死溶栓的护理 (合格)
本演示将介绍急性脑梗死溶栓的护理,包括定义和背景、治疗原理和方法、 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和处理、以及护理和康复的过程。让我们 共同探索这一重要领域。
急性脑梗死溶栓的定义和背景
急性脑梗死溶栓是用药物溶解血栓以恢复脑血流的治疗方法。它在脑梗死患 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的风险,并提高生存率和生活 质量。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1
溶栓原理
药物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
治疗方法
2
从而减少脑损伤。
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是两种常用的
治疗方法。
3
评估溶栓适应症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时 间窗口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溶栓护理的重要性
快速行动
及早实施溶栓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和患者死亡率。
急性脑梗死溶栓护理的并发症预防和 处理
1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抗凝治疗
根据医嘱和临床指南使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
3 密切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的护理和康 复
治疗后,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提供康复支持和建议,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
提供支持
护士在溶栓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情绪支持和安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