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热燥湿论黄芩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热燥湿论黄芩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热燥湿论黄芩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热燥湿论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

干燥根。又名:元芩、空肠、黄文、腐肠、山茶根、(条)子芩、黄芩茶、土金茶根、小叶茶根、黄金条根、野树豆花根。原植物黄芩分布于长江以北大部分省区及西北和西南地区,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

本品药材性状: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

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习称“枯芩”,暗棕色或棕黑色;或因中空而不坚硬,呈劈破状者,习称“黄芩瓣”。气微,味苦。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成角质样。味微苦。

本品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中医临床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菌,抑真菌,抗病毒,抗变态反应和抗炎,降压,

利尿和镇静,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

保肝,利胆,抗氧化,抗癌,止血,解热,防治糖性白内障,解痉,拮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内皮细胞损伤,升高环磷酸腺苷,抗放射损伤等作用。李伟华等观察黄芩苷、栀子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

用,在细胞水平阐明黄芩苷、栀子苷治疗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缺氧、缺糖8 小时结合复氧、复糖12 小时对神经细胞可造成明显损伤,导致SH-SY5Y细胞突起皱缩、变圆,可见有部分细胞漂起、细胞轮廓不清,凋亡率明显上升,线粒体的活性下降;而黄芩苷、栀子苷可以显著减轻上述损伤。黄芩苷、栀子苷对缺氧缺糖/ 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其它药用部位:黄芩子,为黄芩的果实,主肠澼脓血。佟继铭等报道,黄芩茎叶总黄酮(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汉黄芩苷等)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黄芩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一名腐肠。” 《本草图经》曰:“黄芩,生秭归山谷及冤句,今川蜀、河东、陕西近郡皆有之。苗长尺余,茎秆粗如箸,叶从地四面作丛生,类紫草,高一尺许,亦有独茎者,叶细长,青色,两两相对。六月开紫花,根黄如知母粗细,长四、五寸,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用之。《吴普本草》云:黄芩又名印头,一名内虚。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其茎空中,或方圆,高三、四尺。花紫红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九月采。与今所有小异。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下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黄芩含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黄芩新素即黄芩黄酮II 、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木蝴蝶素A、7- 甲氧基黄芩素、黄芩黄酮I、去甲汉黄芩素、二氢黄芩素、5,7,2 '-三羟基黄酮等;另有B -

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挥发油、氨基酸、葡萄糖、淀粉等。

对黄芩根中各部位黄芩苷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黄芩苷主要分布于黄芩根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中,且韧皮部中黄芩苷含量明显高于木质部,木栓层黄芩苷含量较低,而中央枯朽部分含量甚微。从而说明黄芩药材中韧皮部所占比例大者,其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较高,而木栓层和枯朽部分所占比例大者,其黄芩苷含量降低。对粗细不同、韧皮部与木质部半径之比不同的黄芩根含量测定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认为黄芩药材的质量标准应以木栓层薄、皮部与木部面积之比大、无枯心者质量为佳。

比较了野生和栽培黄芩的区别,栽培黄芩的主根呈圆锥形,长

8~20cm直径O.4~o.8cm,表面深黄色,光滑,栓皮常不脱落。有众

多的细根,根头较小,主根下部多分枝,有细纵纹及点状皮孔。质硬

脆,断面浅黄色,较平坦。气微,味苦。野生黄芩与栽培的主要区别:根头粗大,常有残茎分枝,根表面粗糙,呈暗棕黄色至浅褐色,栓皮大多呈脱落状,细根与分枝少见。再经形态解剖、薄层和液相色谱分析等方法,显示二者无明显差异,所含黄芩苷量也均达到药典规定的标准。为发展黄芩人工栽培,解决野生资源不足,提供可信依据。

用无性繁殖技术栽培的黄芩在2 年生10 月份时采收产量高,是有性繁殖的1.4 倍,同时黄芩苷也提高13.4%,是《中国药典》规定最低限量的3.5 倍。因此,用无性繁殖技术栽培的黄芩应于2 年生10 月份采收为宜。

通过田间试验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不同月份生长及器官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6~7月及8~9月为黄芩地上部生长的两个高峰期,地下部在

8~10月生长旺盛;根中黄芩苷含量以10 月份较高,符合传统采收季节。

6~9 月以前应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并以11 月中旬前后为最佳采收期。黄芩传统药用为根,茎、叶则多丢弃。HPLC 测定结果表明茎、叶中黄芩苷含量也较高。

对10 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样品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从中提取反映样品间质量差异的数量化特征,全部数据用聚类分析的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准确地区分了《中国药典》规定的正品黄芩和4 种非正品黄芩:甘肃黄芩、粘毛黄芩、滇黄芩、丽江黄芩

杨立新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17 个产地25 份样品中黄芩苷含量变化在6%~19%、汉黄芩苷在2%~8%、黄芩素在0.1%~1.6%、黄芩新素在0.01 %~0.25%、汉黄芩素在0.01 %~0.3%,粘毛黄芩素、木蝴蝶素为痕迹量或未检出。单纯以黄芩苷的含量来评价其质量是不够的,建议将黄芩苷与汉黄芩苷的含量比值在3 以下、黄芩苷与黄芩素、黄芩苷与汉黄芩素的含量比值在20~50 等参数列为质量控制指标。从外形来看,根条很细,颜色也不很黄(如吉林白城)或栽培仅1~2 年就采收的样品(如河北安国和山东胶南),黄芩苷类的含量高达19.72%。而河北

道地产区黄芩颜色正黄,黄芩苷的含量却很低,可能因此而得出片面的质量评价结论。以往黄芩含量测定一是产地少,缺少典型与非典型的样品对

照,二是测定的黄酮种类少,多数只报道黄芩苷一种,包括测定不同采收期的动态变化,单纯看黄芩苷的含量,难以总结出内在规律性。分取河北围场、黑龙江黑河、内蒙古克什克腾、陕西旬邑、陕西太白等5 个产地黄芩的根茎单独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黄芩苷含量比根低30%左右。商品黄芩一般都或多或少带有部分根茎,因此在黄芩药材外观质量中建议规定根茎长度不得长于2cm。

对不同来源的黄芩药材进行HPLC-UV指纹图谱比较研究,结果,系统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5 类。正品黄芩、滇黄芩、甘肃黄芩各分为

1 类;

2 份粘毛黄芩各分为1 类。滇黄芩与正品黄芩的指纹图谱差异较明显, 而粘毛黄芩、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无明显差异。不同产地正品黄芩间指纹图谱无明显差异。

报道黄芩若炮制不当,造成黄芩苷的流失,颜色变绿,失去药效,不可再供药用。但有的人仍将这种黄芩再经染成黄色出售,故不可上当。

主要对1998 年以来的国内外主要期刊和著作中有关黄芩的文献进行综述和比较分析。结果近二三年国际上对黄芩研究有持续升温的趋势,发表论文近百篇,达到这种热度的中药不多。以抗氧化、抗HIV和清除自由基为热点,带动了受体、酶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生物技术在活性成分的组织细胞培养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发现黄芩苷元的作用比其苷强。此外,含黄芩活性成分在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等复方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也受到关

注。结论:国内黄芩研究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在加大,建议有关部门资助黄

芩中二萜类、三萜类成分及其活性,生物技术生产黄酮、黄芩苷;和黄芩素等黄酮新适应证治疗的开发及作用机制等进行研究。

同属植物及易混品:(1)白花黄芩,华北有产,亦同供药用;(2)阿拉善黄芩,分布于内蒙古,功效与黄芩相似;个别地区作黄芩药用;

(3)滇黄芩,又名(小)黄芩、川黄芩、西南黄芩、雅致

黄芩;干燥根呈圆锥形的不规则条状,常有分枝,长5~20cm直径较细,1~1.6cm,表面黄褐色或棕黄色,常有粗糙栓皮,有皱纹,下

端有分枝根痕,断面纤维性,黄绿色;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功效同黄芩,但质量较差,民间用于猩红热,湿热黄疸,痢疾,泄泻;本品在西南地区亦作黄芩药用,称滇黄芩,贵州称土黄芩,云南称(条、枯)子芩;肖丽和等从滇黄芩中分离鉴定了8 个化合物:5,7- 二羟基-6- 甲氧基二氢黄酮、5,7,4 '-三羟基-8- 甲氧基黄酮、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白杨素、黄芩素、去甲汉黄芩素和(2S)-5,7,2 ',6 ' -四羟基二氢黄酮;(4)灰毛黄芩,分布于四川、云南,功效与滇黄芩相同;(5)竹林黄芩,分布于云南;功效同滇黄芩;(6)半枝莲,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称其为水黄芩,四川称瘦黄芩,江西称溪边黄芩;(7)莸状黄芩,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全草用于肾虚腰痛,慢性肝炎;(8)中甸黄芩,分布于云南,根泻火,除湿热;(9)异色黄芩,又名紫背黄芩,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全草用于

感冒高热,咽喉肿痛,痈毒疔疮,中耳炎,肺痨,跌打损伤;贵州称其为土黄芩;(10)灰岩黄芩,分布于云南,功效同滇黄芩;(11 )盔状黄芩,分布于内蒙古、陕西、新疆,全草用于淋症,肝炎,疟疾,跌打损伤,疮痈肿毒;(12)连翘叶黄芩,又名川黄芩、草地黄芩,分布于四川,根用于风热咳嗽,

湿热黄疸,高热头痛,目赤肿痛,泻痢腹痛,小便淋痛,胎动不安,痈疖疔疮;四川称其为条(子)芩、魁芩、土大芩;(13)丽江黄芩,干燥根呈圆柱形,有分枝,长8~20cm直径0.2~0.5cm,表面黄棕色,断面黄色,老根中间显暗褐色,枯朽;分布于云南,为其特有药用植物,根用于更年期崩漏,胎动不安,热病,肺热咳嗽,泻泄,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热淋,高血压症;云南称其为小黄芩、白花黄芩,本品在产地个别地区作黄芩药用,当地民间又作滇黄芩;(14)念珠根黄芩,又名串珠黄芩,根茎多横走,白色,串珠状,由径达6mm 肥大的节间所组成;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功效与黄芩相似;(15)钝叶黄芩,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全草用于泻痢,口苦,感冒,外用于蛇咬伤,跌打瘀血;(16)三脉钝叶黄芩,分布于广西、贵州,全草用于蛇虫咬伤,疮痈肿毒;(17)峨眉黄芩,分布于四川,为其特有药用植物;全草祛风除秽,民间用于止霍乱呕吐;(18)锯叶峨眉黄芩,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全草清热,除湿,祛风;(1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