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使用自焙电极的途径
自焙电极在大型钛渣电炉冶炼中的运用

收 稿 日期 :2 0 . 1 1 0 6 1. O 作 者简介 :余 伟 (96) 17 -,男 ,工程 师 ,主要从 事钛 资源 综合利 用研 究工 作 ,电话 :0 1.20 2 。 826 19 1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3 4 期 20 07 6月
啦 。
、40 J o , 0 u2 o N n 3 1 . . 7 e 2
自焙 电极在 大型钛 渣 电炉冶炼 中的运用
余 伟
( 攀钢 集团兴钛 科技有 限责任 公司 ,四川 攀枝 花 6 7 6 ) 10 4
表 1 电极 糊 典型化学 成分 ( ) ∞
采用 了 国 内冶 炼 电炉 设 计 与制 造 技 术 和 自焙 电极 技
电极 糊 是 自焙 电极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它 的质 量
和 成 分 直接 关系 到 自焙 电极 焦等 碳 素 材 料
与填充料、粘 结剂 ( 如沥清或煤焦油 )经加热 、混
第3 期
余
伟: 自焙 电极在大型钛渣 电炉冶炼中的运用
3 3
油 来 改善 沥 青 的粘 结 性 能 。 钛渣 厂 采 用 某碳 素 厂 生产 的粒 度 为 10mm 左 0 右 的方块 状 电极 糊 ,不 需要 再 进 行 破 碎加 工 。 电极 糊 的典 型成 分 和 灰份 成 分 如表 1 表 2 和 。
22 电极 糊 .
自焙 电 极在 铁合 金 电炉 、电石 炉 、制 磷 电炉 等 中得 到 广 泛 应 用 。遵 义 铁 合 金 厂5 A硅 铁 电炉 0MV
的 自焙 电极 直 径 达 1 5 4 0 mm,云 南 安 宁 9 A制 0 MV
自焙电极特性及在制磷电炉上的应用

大 气化 用 原料 煤来 源 , 缓解 块 煤供应 紧缺 , 降低 原料
成本 的有效 途 径 , 振 动 流 化 床 分级 技 术 为原 料 煤 而 加工 提 供 了关 键技 术 。从 而也 为各 种粉 体 物料 的筛
陈 金 梁 (9 7一) 男 . 建 莆 田人 . 级 工程 师 , 期 从 事化 工 粉 体 工 15 , 福 高 长 程 设 计 技 术 工 作 ; 惠 华 (9 8一) 男 , 苏 江 阴 人 , 长 , 要 从 事 张 14 , 江 厂 主
为 3 2 ~ 5mm 的 末 煤 占 5 , 度 小 于 3mm 的 粉 5 粒
3 振动 流化 床 分级 技 术 的工业 化 成套 生产 工 艺 、
和设 备 由 宁波 大学 、 化集 团设 计 院 和 江 阴 市龙 华 南
煤 制成 的型煤 占 4 , 度 为 3 5mm 的末 煤 和 5 粒 ~2 制 成 的型 煤 成 本 折 合 成 块 煤 , 者 价 格 合 计 为 2 0 两 2
煤 焦油 等按 一定 配 合 比, 混 捏机 里 加 热 、 温混 合 在 保
后, 然后 在 水 压 机 上 压 制 成 形 , 高 温 焙 烧 炉 热 处 经 理 , 黏结 剂碳 化 、 待 机械 强 度提 高后 ,再 在 25 0o 0 C
十分 可 观 的经 济效 益 。该技 术 实 用性 强 , 煤炭 、 对 石 油化 工 、 材等 行业 各 种 粉 体 物 料 的 筛 分 均 有很 强 建
杂 , 电极 的材 质 和结 构 有 特殊 的要 求 。 自焙 电极 对 是 大 型制磷 电炉 的关 键 技 术 之 一 , 的操 作 和 管理 它 是 一 项非 常重 要 的工 作 。 煤 分 为小 于 3mm 和 3 5 ~2 mm 两 级 。其 中 , 于 3 小 mm 的粉 煤 供加 工 成气 化 用 的 型 煤 , 得 了 明显 的 取 经 济效 益 。按 现 有 的 市 场 价 计 : 烟 块 煤 4 0元 / 无 3 吨 , 煤 2 0元/ , 末 2 吨 型煤 成本 2 0元/ 。按 固定碳 7 吨
电极焙烧及相关要点

电极焙烧及相关要点电极电极是电石炉的心脏,只有充分地了解电极的组件,才能更好的控制、操作及保护好电极,才能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
电极好比人的身体,电极壳是躯干、电极糊好比营养、那么电流就是精神,只有控制好这三样,才能更好的把电极保护好。
1.电极壳电极壳是自焙电极的关键部分。
电极壳的完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能否安全、连续、稳定运行,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素。
25500KV A密闭型电石炉自焙电极是以¢1250mm电极壳为铠装,进行电极的自焙。
在电极焙烧过程中,电极壳不仅使电极成型而且还兼起导电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由于钢质材料的导电系数大以及在导电过程中的集肤效应,电极壳中通过的电流为总电流的80%左右)因此,电极壳在电石生产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器件。
电极壳的构成是有均匀的12片3mm的筋板;12片2mm的弧形板和12跟¢18mm厚的圆钢,经过裁剪、冲压、折弯、缝焊而成。
1.1电极壳的导电特性(1)外壳有效导电截面积约1250×3.14×2=7850㎜2(2)外筋板有效导电截面积大约30×7×12=2520㎜2(3)内筋板有效导电截面积约185×2×12=4440㎜2(4)圆钢有效导电截面积约81×3.14×12=3052㎜2电极壳的有效导电截面积=17862㎜2钢材的电流密度为2.2~2.4A/㎜2故电极壳的有效导电截面积可承受的电流为39296~42869A与《埃肯手册》中所提到的:在电极焙烧初期为防止电极壳烧损,操作电流应控制在40000A以内基本相符。
1.2电极壳的物理特性由于电极壳为钢质材料制成,故其物理特性与钢材相符,据查找相关钢材特性为:密度 7.86g/㎝3;软化点 450~550℃;熔点1535℃;沸点 2750℃1.3电极壳外筋板最大可输入电流接触元件夹紧外筋片面的有效长度约为435㎜,夹电极壳外筋板厚度约为 7㎜电极壳外筋板可输入的最大电流为S=435×7×12=36540㎜2电极壳外筋板可输入的最大电流为I=36540×(2.2~2.4 A/㎜2)=(80388~87700)A常温下。
工业硅电炉用无铁自焙电极探讨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1— 3 8 1 8 ( 2 0 1 4 ) 0 5— 0 0 4 6— 0 3
RESEA RCH oN I Ro N —FREE SELF —BAKI NG ELECTRoDE FoR
I NDUS TRI AL S I LI CoN EAF
何小云 : 工业硅 电炉用无铁 自焙 电极探讨
不能 因温度 变化 带来 的内应力 产生 细小 的裂 缝增 加
电阻 ;
5 . 杂 质要 低 , 而且杂 质不 污染 所冶炼 的品种 。
碳素 电极 、 石 墨 电极 和 自焙 电极 的 主要 技 术性
能如 下表 1 和图 1 、 图 2所示 。
制得 。石 墨 电极是 以石 油焦 和沥青 为原 料制 成碳 素
电极 , 再 放到 温度 为 2 2 7 3~ 2 7 7 3 K的石 墨化 电阻 炉
中, 经石 墨化 而 制成 石 墨 电极 。 自焙 电极 是 用 无 烟
的质量 与性 能 。随着 我 国钢 铁 工业 持 续 、 快 速 地 发
作者简介 : 何小云( 1 9 8 3一) , 女, 本科 , 工程师
失, 减少短 网压降 , 提高有效电压 , 以提高熔池功率 ;
2 . 熔 点要高 ;
3 . 热膨 胀 系数 要 小 , 当温 度 急变 时 , 不易变形 ,
一 ) r I r 暑。 一 / f
最蹄
一 g
第 5期
展, 钢 的 品种 、 质 量 的不 断 扩 大 和 提高 , 对 铁 合 金 产 品提 出了更 高要 求 , 铁合 金 工 业 日益 成 为钢 铁 工 业 的相关 技术 和 配套 工 程 。近 三 十 多 年来 , 随着 钢 铁
节能自焙电极行业标准

《矿热炉用自焙电极》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兰州阳光炭素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四月《矿热炉自焙电极》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要过程,任务来源,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等1、任务来源根据工信部工信厅科[2011]134号文的要求,由兰州阳光炭素有限公司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承担制定《矿热炉自焙电极(2011-0728T-YB)》行业标准。
2、工作过程接到任务后,我们立即成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查阅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同类企业的先进标准,依据本国的原料、设备、技术水平和我公司多年来生产节能自焙电极的经验,以及多年来客户对节能自焙电极使用要求、建议,根据炭糊类相关检测标准,编写《矿热炉自焙电极》行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精神,我们于2011年10月~2013年4月进行了标准条文的编制,同时也与挪威、日本等国外专家及国内鄂尔多斯、宜化等大型集团公司的客户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矿热炉自焙电极的技术要求。
并于2012年6月请教了国内知名炭素行业的专家、教授,对本标准的制定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
2013年6月开展标准征求意见。
3、标准起草单位:兰州阳光炭素有限公司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
二、标准化对象简要情况及制定标准的原则1、矿热炉自焙电极国内外简要情况a. 产品主要品种、产量及生产厂家;根据自焙电极的理化指标分为:1号、2号、3号、4号、5号自焙电极。
其中1、2号品种主要用于功率大于或等于40000KV A的矿热炉,3、4号品种用于功率25000KV A---40000KV A的矿热炉;5号用于25000KV A及以下矿热炉。
目前,自焙电极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家有挪威的埃肯公司、国内的兰州阳光炭素公司、乌海阳光炭素公司、新疆阳光炭素公司、石嘴山埃肯公司等,其中兰州阳光炭素集团产量达100万吨/年。
自焙电极操作规程1

1.1 电极糊的质量要求电极糊到公司后12 小时内通知化验室取样化验,电极糊各指标必须符合YB/T5215—96 质量要求。
电极糊的工艺要求:项目密闭糊指标值要求灰分/% 4.0 ≤挥发分/% 12~13 ≤抗压强度/MPa 21 ≥电阻率/µΩm68 ≤体积密度/g/cm3 1.38 ≥1.2 电极糊破碎经化验电极糊各指标符合质量要求的,可进行破碎使用。
(1)转运电极糊前,运输设备必须提前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将水晾干。
(2)电极糊出库转运过程中必须保持干净,防止污水、油污、粉尘等污染。
(3)装车时,防止铲破外袋将编织袋纤维混入。
(4)破碎电极糊必须在白班进行。
(5)破碎电极糊前,破碎机颚板及各部件要详细检查、紧固,防止脱落。
并提前用水清洗干净,晾干后再使用。
(6)破碎粒度标准为:直径为50mm~100mm。
(7)高温季节破碎必须避开高温时段,采取防晒措施,防止阳光直射温度升高电极糊粘连。
(8)电极糊出库后需及时全部破碎,避免增加转运等环节带来污染。
(9)破碎完毕后,破碎工必须及时将破碎好的电极糊装袋入库备用。
(10) 破碎工在电极糊装袋后应及时用标签标注电极糊批次、破碎时间、破碎人等信息。
(11) 入库前,库管员须对电极糊清洁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符合清洁要求后方可按入库程序验收入库。
2.1 电极筒制作(1)设备人员严格按照电极筒设计图纸及制作技术要求制作电极筒。
(2)用于制作电极筒的钢板要清洁,厚度均匀平整,不能有生锈现象。
(3)电极筒制作规格要准确,以便于接长,焊口必须坚固且光洁。
(4)接长电极壳时,必须对准中心线,筋片吻合并要插入一小部份,焊口表面光洁,以防止电极糊下入时卡住,造成悬糊。
(5) 为扩大电极糊和电极壳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极的烧结质量,在电极壳内部设有6-7 个筋片。
(6)制作电极壳的具体参数如下:电极壳大圆直 径/mm电极壳小圆直 径/mm钢板厚度/mm 筋片数量/个 筋片高度 /mm 触舌数 量/个触舌尺寸 /mm800-37200--2.2 电极筒安装(1)在电极筒进行装接前,必须认真检查,如发现变形、生锈 应将电极筒进行校圆、除锈后再进行安装(变形严重无法校正、焊缝 脱落或者生锈严重的不能进行安装)。
50MVA硅铁电炉自焙电极的使用与维护

50MVA硅铁电炉自焙电极的使用与维护
赵兴智
【期刊名称】《铁合金》
【年(卷),期】2000(031)005
【摘要】分析了电极发生事故的原因,介绍了30MW硅铁电炉控制电极压放速度和电极糊高度的方法,以及停炉前和长时间停炉后恢复送电时电极的维护措施。
实践证明,只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电极就不会发生断裂事故。
【总页数】4页(P29-32)
【作者】赵兴智
【作者单位】遵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遵义 563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674
【相关文献】
1.50MVA硅铁电炉入炉焦炭粒度的合理组成 [J], 丁立新
2.提高50MVA硅铁电炉产量、质量和降低电耗的途径 [J], 丁立新
3.2500KVA硅铁电炉自焙电极的焙烧的使用 [J], 康金辉
4.工业硅电炉用无铁自焙电极探讨 [J], 何小云
5.在我国大容量工业硅,铝硅矿热电炉上采用无铁壳自焙电极的建议 [J], 张万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极焙烧及相关要点

电极焙烧及相关要点电极电极是电石炉的心脏,只有充分地了解电极的组件,才能更好的控制、操作及保护好电极,才能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
电极好比人的身体,电极壳是躯干、电极糊好比营养、那么电流就是精神,只有控制好这三样,才能更好的把电极保护好。
1.电极壳电极壳是自焙电极的关键部分。
电极壳的完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能否安全、连续、稳定运行,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素。
25500KV A密闭型电石炉自焙电极是以¢1250mm电极壳为铠装,进行电极的自焙。
在电极焙烧过程中,电极壳不仅使电极成型而且还兼起导电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由于钢质材料的导电系数大以及在导电过程中的集肤效应,电极壳中通过的电流为总电流的80%左右)因此,电极壳在电石生产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器件。
电极壳的构成是有均匀的12片3mm的筋板;12片2mm的弧形板和12跟¢18mm厚的圆钢,经过裁剪、冲压、折弯、缝焊而成。
1.1电极壳的导电特性(1)外壳有效导电截面积约1250×3.14×2=7850㎜2(2)外筋板有效导电截面积大约30×7×12=2520㎜2(3)内筋板有效导电截面积约185×2×12=4440㎜2(4)圆钢有效导电截面积约81×3.14×12=3052㎜2电极壳的有效导电截面积=17862㎜2钢材的电流密度为2.2~2.4A/㎜2故电极壳的有效导电截面积可承受的电流为39296~42869A与《埃肯手册》中所提到的:在电极焙烧初期为防止电极壳烧损,操作电流应控制在40000A以内基本相符。
1.2电极壳的物理特性由于电极壳为钢质材料制成,故其物理特性与钢材相符,据查找相关钢材特性为:密度 7.86g/㎝3;软化点 450~550℃;熔点1535℃;沸点 2750℃1.3电极壳外筋板最大可输入电流接触元件夹紧外筋片面的有效长度约为435㎜,夹电极壳外筋板厚度约为 7㎜电极壳外筋板可输入的最大电流为S=435×7×12=36540㎜2电极壳外筋板可输入的最大电流为I=36540×(2.2~2.4 A/㎜2)=(80388~87700)A常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 , 判断 的依据 ( 了解 , 也 据 目前 国内外 厂家还 没 有建立起科学检测 电极 焙烧质量 的方法和检 测手
段及 设施 ) 。
在如何科学 使用 自焙 电极 上缺乏 理论性 及可操作
仍有一些 问题 还需继续探 索与研 究。
3 科学 合理的对 自焙电极进行操 作
为使 电生产最优化 , 最大 电极 负荷是理想 的 ,
也是经常采 用的 。 在许多情况 下 , 限制不 是来 自电 极 本身及设备 方面 , 而是 在电极 断裂上 。 随着 电炉
尺寸 的加大 , 电极 断裂 的后果 也越严重 。所 以 , 电
下可能 出现的损坏 。 从技术条 件看 , 合适 的 电极操
作是可 能的 。但遗 憾的是 , 即使是最好 的设备 、 电
极糊 和操 作 , 电极 问题 也是会出现的 。 正如有些文
献 中所列 出 的失控 条件及故 障。
() 1 电极糊 的离析 : 电极糊 中 由于粗颗粒与粘
结 剂 / 颗 粒 之 间不 同 的 流 动 造 成 。 细 () 极 壳 焊 接 不 良或 毁 坏 。 2电
( ) 电突 然 中 断 。 3供
程序 , 有计 划的停炉并做 好必要 的电极 保护措 施 , 当再 次启动 时应制 订详 细 的启动 方 案 , 坚决 杜绝
急于求成 的做法 , 紧急情 况例外 。
4 结 论
() 个 电极 滑 脱 。 4整 () 消 耗 过 快 , 5因 电极 的 压 放 量 超 过 规 定 。 () 流 的 分 布 不 均 匀 。 6电
从 根本上 解 决 _电极壳 的变 形和 电汉 的传 导 ( r 虽
然有最好 的电极设备和最 佳质量的 电极糊 也未必 能够确保 电极 具有 良好 的功能 ) 。
2 3 科 学正 确 的 电极 操 作 .
最大 压放长度 一k XI×1 叫mm/ 。 0 h 式 中 :一安 全压放系数 ( k 一般取 4 0- . ) . - 4 5 . k 一 最大 压放量 系数 ( 一般取 5 1 . , ~5
思维品质 的建 立与培养是教 学 中的一 项长期 任务, 在教学 过程 中 的各个 环节 上应 坚持 不 懈 的 探讨 , 将各种思维 品质 的培养有机地 结合起来 , 并 根据 学生的实际接 受能力 , 依据循序渐 进 的原则 , 才能收到理想 的效 果 。
严谨 , 人无懈可击 。 令 解题 时 , 用逆 向思维 , 运 是培
极 的平 稳操 作越 来越 重要 。将来不仅要求 有能够 承受高碳耗 、 耐热 冲击 和化学侵蚀 的 电极 , 而且对 自焙 电极 的操 作提出更严格 的要求 。
自焙 电极 系统 的操 作主 要是 温度 控制 , 能量 的平衡 主要是 由 电极 的 电流确 定 , 电极 的温 度分 布还受 电极周 围的温度和 滑动量的影 响 。 因此 , 在
E ] 金 属硅 技 术 文集 . tl ul i Mo tl. 2 Me l t nhy aB en
收稿 日期 :0 4年 8月 5日 20
I 电极 电流 一
第五避 免或减少热停 炉次数和热停 炉时 间。如果
停炉 时间不超过 3 时 , 么 电极 还不至于 太冷 , 小 那 几 乎可 以避免断裂 。停炉时 间应严格 控制 在 3 小 时以 内。 另一方 面 , 时间的停炉会 使 电极 的热应 长
力增强 , 因此 , 因故必 须停 炉时 , 好按 预 定的 在 最
自 2 世 纪使用 自焙 电极 以来 , 结构上 基本 O 在 没 有改变 , 一直沿用着锥形 环、 瓦结构 的电极设 铜
容 , 其是 从 全局 变化 考虑 , 易抓 住本 质 , 尤 就 实现
突破 。
养学 生思维逻辑性 的一条重要途径 。 许多学科教材 中的 内容是学 生逆 向思维的好 教材, 只要 教师 在备课 时 , 钻研 教 材 , 心设 深入 精 计 问题 以启发 学生 逆 向思维 , 之 以恒就 会 收到 持
3 )
电极 的 断裂 是 电炉上 最常 见的 问题 之 一 , 也
是 最 危 险 的 问 题 。其 中 “ 断 ” 故 发 生 的 几 率 比 软 事
较小 , 硬 断” 但“ 事故 比较 常见 。硬断” “ 的产生主要 是在 热停炉 或 其他 不稳 定的操 作过 程 中, 出现急 剧的温度变 化 。其 次是 电极糊处于高热 应力条件
便可获得较好 的结果 。
参 考 文 献 [ ] 1 国 外 轻 金 属 文 献 译 文 集 . rcei s o Poed g . f n
I NFACON’ 9 8.
() 7 设备漏水和 局部冷却 。 ( ) 焙 烧好 的 电极 中出现 空洞 、 8未 棚料 、 局部
热区。
上述 问题 中 已有 相 当一部分 得到 了解决 , 但
断; 电极 脱套等 ) 给企业带来 巨大的经济损 失 , , 甚
至造成人员 伤亡 。如何改进和解决 自焙 电极运行 操 作 中的难 题 —— 电极 事故 的发生 , 为 自焙 电 成 极 使用过程 中的第 一件大事和不 断的主题 。
1 什么 是 自焙电 极? 它有哪些 特性 ?
2 如何在 生产过程 中判断 自焙电极 , 良好 的 电炉 操作 意 味着 良好 的 电极功能 , 反之亦 然 。另一方面 , 电
炉参数 的波 动 , 作 不规 律通常 会 导致 不利 的 电 操 极条件 。 如果能将计算 机 、 电炉操作工及 科研人员 有机 的结合 , 避免 人为因素 。那 么 , 整个 电炉 系统
10 0
内 蒙 古 石 油 化 工
第3 O卷
探索 科学使 用 自焙 电极 的途径
别克鹏 , 、 张 录
( 内蒙古 海吉氯碱化工股份有 限公 司 电石分 厂) 自焙 电极 自1 2 年 发 明并使 用以来 , 91 经历近 百年 的历史 。 球范 围内使用 自焙 电极 的厂家 , 全 在 辐射 、 热传 导和 电流通 过 电极 时 的电阻热 焙烧 而
收稿 日期 :0 4年 5月 1 20 0日
第3 0卷
探 索科 学使用 自焙 电极的途径
11 0
备( 至今 在一些 小炉型炉上 仍在使用 ) 进入 8 年 。 0 代, 为了更好 的控 制 电极操 作 , 电极设备 在结构上
有 了较大 的改进 。 比较 有代表性 的是 由挪威埃肯
公 司研 究 的 组 合 电 极 夹 持 器 , 目前 在 国 内 外 大 型
电极 的操作 上首 先应 保证连 续性 , 其次 为 了保证 安全操 作 , 电极 电流必须 限制在 规定 的范 围 内, 第
三 减少在停 炉过 程 中出现 的热 应 力 , 四要严 格 第
控 制 电极 的压 放 量 。 ̄1 5 m 以上 电极压 放量 20 m 可参照 :
安全 压放长度 :k ×1 叫mm/ I 0 X h
笔 者认 为 首 先好 的 电极应 具 备 以下 三 个 条
件: 2 1 优 质 的 电极 糊 .
优质 的 电极 糊 在焙烧 过程 中 , 有 良好 的物 具 理性 能 , 电极集 电器 以上应有 良好 的流动性 。 在
2 2 可 靠 的 电极 设 备 .
自焙 电极 是 将无 定形 碳 、 墨、 石 焦油 沥青 、 煤 焦油按 一定 比例 混 合起 来的糊 状物 , 冷却 后加 经 工 成块 。 在使用 时再破碎成 合适 的粒度 , 加入到特 制 的 电极筒 ( ) , 外加 热源及 电炉本 身 的热 壳 内 靠
成 。 自焙 电极具 有连续作业性强 、 价格 低 、 膨胀 热
电极 糊 的选 用 , 电极 壳 ( 的结 构等方 面进 行 了 套) 大量 的研 究 、 探索 和改进 , 获得 了较 大的成功 。但
系数小 、 良好的抗热应力性 能、 空气 中的氧 气发 与 生氧化还原反应程 度低等优点 。 但其致 命弱点是 , 掌握焙烧的操作 技术较难 。 在实际生产 过程 中 , 只
奇妙 效果 。
在教 学 中 , 如何 能使学 生很 好地 全面 掌握 基
础知 识和基本 技能 , 高灵活运用 知识的能力 , 提 关
键 是狠 抓 思维 的启 发 、 诱导 、 练和 发展 , 保达 训 确
到培 养能力 , 开发智力 的 目的 。
5 思维逻 辑性的培 养 思维的逻辑 性是 指思考问题 时 , 条理清楚 , 推 理准 确 , 因有果 , 格遵循 逻辑规律 。逻辑思维 有 严 性强 的 考生 答题 时分 析论 证 问题 层 次分 明 , 推理
性 的方法和 依据 。甚至某些企业 在使用 自焙 电极
时 , 乏安全和 消耗等方 面的重 视 , 缺 因而导致使用
过程 电极 消耗量过 大 ( 根据 有关 资料统计 , 同厂 不 家 的单 位 电极 消耗 在 2 一1 0 g 由此可 见差 距 O 3k , 所 在 ) 电极 事故 时 有发 生 ( : , 如 电极 软断 ; 电极 硬
的密 闭炉 上广 泛使 用 , 开放型 电炉还 未得 到推 但
广 。 电极 夹持 器 的最 大优点是 : 该 ①对 电极 的冷却 作 用大大 降 低 ; 可 获得 比使用 传统 夹持 器高 一 ② 些 的焙 烧 区位嚣 ; 使用正常 电流 时 , ③ 电极工 作 良 好 。同时 , 埃肯公 司还制造 出了带 外翅的 电极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