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以前多应用于高尔夫球场等高档休闲娱乐场所,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美化的发展,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技术在城市绿化、花卉及草坪生产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1、城市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的特点

与大田作物灌溉相比,城市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城市园林具有休闲、观赏、娱乐的特点,灌溉系统要与现有景观相互协调、配合,既要满足草坪、花卉、树木生长的需要,又要具有观赏性,要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

(2)园林绿地通常根据园林设计的特点呈现不规则形状,并为了美化伴有各种灌木、奇石等造型。因此给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相对于大田灌溉来说,其技术要求较高。

(3)城市园林绿地对灌溉技术方面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地的主要作物是草坪、花卉,根系活动层多在20~ 30cm 左右,因而浅浇勤灌成为其突出特点。园林绿地尤其是公园、自然景观区地形多起伏不平,传统地面灌水方式很难满足要求,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和草坪倒伏,从国内外园林绿化灌溉技术的发展来看,微喷灌技术是较为理想的灌水方式,而且其雾化效果好,水滴小,对花卉和草坪的打击强度较小。

2、市府园林自动化微喷灌技术的特点和设计思想

(1)维持现有景观,配合地形、地貌特点,注重灌溉喷洒的观赏性,做到美观实用。基于此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多采用自动化微喷灌系统。其中喷头多为埋藏式伸缩喷头,安装时顶部与草坪地面平齐,当管道 中有压力水时,喷头的喷嘴部分弹出地面约5cm~ 10cm,无水压时,喷嘴保持与地面平齐,不影响割草等日常活动。与目前一些地方应用竖铁管加摇臂式喷头系统相比,其优点明显:管道多采用PVC 塑料管,全部埋在地下,可很方便地与喷头相连;控制系统多由电子调谐可编程控制器和24V交流信号控制的电磁阀组成。

(2)为了使灌溉绿化达到美观、赏心悦目的效果,在灌溉的整体布局上多采用对称布局及间隔布置相结合,并使之与目前的草坪区域规划相协调。具体布置时大面积地块中部宜采用高仰角、大流量的喷头,其具有较大的喷洒半径和较

高的喷洒弧线的灌水器,喷洒时呈全圆或扇形旋转喷洒,具有较好的动感效果。草坪边界及草坪内小路边上采用小型灌水器,以形成花朵0环绕。为防止在每块地的边角地带出现漏喷洒现象,草坪周围边角控制点上采用小型灌水器,并呈180b和 90b扇形喷洒,并确保不喷洒在周边道路上。这样的布置在运行时显得较为成功,更加上地形的微小起伏,整个喷洒范围的景观效果和均匀度都较为理想。

(3)控制原理及接线。园林自动化微喷灌系统多采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从而控制整个灌溉系统。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范围划分成若干小区,电磁阀安装在各小区首部,由一根信号线和一根零线与控制器相连。通过控制器很方便地进行程序编制,选择好一周中哪一天进行喷灌及灌水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便很容易地对整个喷灌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了。除全自动化控制外, 控制系统还可实现半自动化以及完全手动的控制,运行管理十分方便。

(4)灌溉水源设计。园林自动化微喷灌多采用市政自来水供水。若绿地面积较小,选用微喷头较少时,水源处一般不需加压;若绿地面积较大,布设管道较长,通常要在市政自来水的基础上加压,一般需将一台管道泵串联在管道中,其控制线路连接需由控制器同时控制水泵和电磁阀的开启,因而要将水泵的交流接触器并联在电磁阀的控制线路中,以实现水泵电磁阀及水泵的全自动化控制。

3、园林设计与园林建造都影响着园林绿化的景观,喷灌系统喷头的选型与布置关系着园林养护与管理。

1.喷头的选型

选择喷头时,除需考虑其本身的性能,如喷头的工作压力、流量、射程、组合喷灌强度、喷洒扇形角度可否调节之外,还必须同时考虑诸如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地块大小形状、水源条件、用户要求等因素。另外,同一工程或一个工程的同一轮灌组中,最好选用一种型号或性能相似的喷头,以便于灌溉均匀度的控制和整个系统的运行管理。在已建项目中,有的为片面追求水景效果,安装了各种性能截然不同的喷头,致使灌溉均匀度无法保证。选择喷头时需特别注意的是,灌溉系统不是喷泉,其目的是为了弥补植物需水时空上的不足,而不是创作人工水景。因此,只能在首先满足需水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到景观效果。

此类喷头品种繁多,按射程分,有0.6~5.8米的小射程喷头,4.3~9.1米

的中小射程喷头,8.5~15.9米的中等射程喷头,20米以上的大射程喷头;按喷洒类型分,有散射喷头,射线喷头,旋转喷头,射线旋转喷头;按使用场合分,有园林喷头,高尔夫喷头等等。这些喷头均可在加压喷水时自动弹出地面,而灌水停止时又缩入地面,不会影响园林景观上的机械作业。

1.1 小射程喷头

一般为非旋转散射式喷头,这些喷头的弹出高度有50mm、75mm、100mm、150mm 和300mm,可选配喷洒形式繁多或可调角度的喷嘴,喷灌强度较大。不但适用于小块灌溉,也可用于灌木、绿篱的灌水和洗尘。这类喷头的喷嘴大多为“匹配灌溉强度喷嘴”,即无论全圆喷洒,还是半圆或90度及其他角度,其灌溉强度基本相同。这种特性对保证系统的喷洒均匀度极为有利。

1.2中小射程喷头

多为旋转喷头,如PGM、5500等齿轮驱动顶部调节喷头,射程为4.3~11.3米,弹出高度有100mm、150mm、300mm。这种喷头适用于中型面积绿地和灌木、花卉的喷灌。

特别的如MP系列地埋射线旋转喷头,射程3~9米,以其独特的喷洒方式,和由此而来的不可比拟的节水特性,尤其适合坡地和新植喷洒。

1.3 中等射程喷头

多为旋转喷头,如亨特I-20、 PGP系列,尼尔森6000、6500地埋旋转喷头,鱼鸟的5004等,这些喷头适用于中型面积绿地的灌溉。弹出高度有100mm和300mm两种,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灌溉。其中I-20喷头配有止溢阀,并且可选不锈钢升降柱,顶部带有独特阀门,可在系统运行时单独将某个喷头关闭,便于维修或更换喷嘴。

1.4 大射程喷头

如亨特I-31、 尼尔森7500系列均为旋转式齿轮驱动顶部有工具调节喷头,射程均在20米以上。其特点是材料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除用于大面积灌溉外,特别适合于运动场灌溉系统。

在各种射程的喷头中,均可选择“止溢型”喷头。带止溢功能的喷头一般安装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喷灌系统中的地形较低的部位,可有效防止当灌水停止时管道中的水从低位喷头溢出,影响喷头周围的正常生长。

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是影响喷头选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喷灌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地面上的水深。我们一般考虑的是组合喷灌强度,因为灌溉系统基本上都是由多个喷头组合起来同时工作。对于喷灌强度的要求是,水落到地面后能立即渗入土壤而不出现积水和地面径流,即要求喷头的组合喷灌强度(ρ组合)应小于等于土壤的水入渗率。

另外,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而显着减小。如坡度大于12%时,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将降低50%以上。因此,对于地形起伏的工程,在喷头选型时需格外注意。

4、.喷头的布置

喷灌系统中喷头的布置包括喷头的组合形式、喷头沿支管上的间距及支管间距等。喷头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灌水质量。

喷头的组合形式主要取决于地块形状以及风的影响,一般为矩形和三角形,或为其特例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矩形或正方形布置,适用于地块规则,边缘成直角的条件。这种形式设计简便,容易做到使各条支管的流量比较均衡;三角形或正三角形布置,适用于不规则地块,或地块边界为开放式,即使喷洒范围超出部分边界也影响不大的情况。这种布置抗风能力较强,喷洒均匀度要高于矩形或正方形,同时所用喷头的数量相对较少,但不易作到使各条支管的流量均衡。有时地块形状十分复杂,或地块当中有障碍物,使喷头的组合形式为不规则形。但在多数喷灌系统中,可尽量采用正方形或正三角形布置。

在喷头布置完毕后,应根据实际布置结果对系统的组合喷灌强度进行校核。特别是在地块的边角区域,因喷头往往是半圆或90度而不是全圆喷洒,若选配的喷嘴与地块中间全圆喷洒的喷头相同,则该区域内的喷灌强度势必大大超过地块中间。所以,为保证系统良好的喷洒均匀度,一般安装在边角的喷头须配置比地块中间的喷头小2-3个级别的喷嘴。

5、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草坪自动化微喷灌技术实用美观,控制系统方便灵活,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十分适合城镇园林化建设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镇园林化建设稳步发展,园林草坪绿地的面积逐步扩大,其灌溉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园林自动化微喷灌技术

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必将成为城镇园林草坪灌溉的发展方向。

附录--托普物联网简介

托普物联网是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旗下的重要项目。浙江托普仪器是国内领先的农业仪器研发生产商,依据自身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实力,和自主研发的配套设备,在农业物联网领域崭露头角!

托普物联网以客户需求为源头,结合现代农业科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GIS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竭诚为传统行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产品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主要有:大田种植智能解决方案、畜牧养殖管理解决方案、食品安全溯源解决方案、食用菌种植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水产养殖管理解决方案、温室大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等。

托普物联网三大系统产品

我们知道物联网主要包括三大层次,即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因此托普物联网产品主要以这三个层次延伸,涵盖了感知系统(环境监测传感设备)、传输系统(数据传输处理网络)、应用系统(终端智能控制平台。)

托普物联网模块化智能集成系统

托普物联网依据自身研发优势,开发了多种模块化智能集成系统。

1、传感模块:即环境传感监测系统。它依据各类传感设备可以完成整个园区或完成对异地园区所需数据监测的功能。

2、终端模块:即终端智能控制系统。它可以完成整个园区或远程控制异地园区进行自动灌溉、自动降温、自动开启风机,自动补光及遮阳,自动卷帘,自动开窗关窗,自动液体肥料施肥、自动喷药等各类农业生产所需的自动控制。

3、视频监控模块:即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监控中心实时得到植物生长信息,在监控中心或异地互联网上既可随时看到作物的实时生长状况。

4、预警模块:即远程植保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声光报警、短信报警、语音报警

等方式进行预警。

5、溯源模块:即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该系统对农产品从种植准备阶段、种植和培育阶段、生长阶段、收获阶段等对作物生长环境、喷药施肥情况、病虫害状况等实施实时信息自动记录,有据可查,在储藏、运输、销售阶段采用二维码或者RFID射频技术对各个阶段数据记录,这样就能实现消费者拿到农产品时通过终端设备或网络就能查看到各类信息,才能放心食用。

6、作业模块:即中央控制室。可通过总控室对整个区域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各个区域采集点参数、控制作业状态、实时视频图像、施肥喷药状况、报警信息等。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

题目: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学号 XXXXXXXXX 姓名 XXX 专业 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摘要:加快园林绿化美化的建设,建设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具有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城市园林美景。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目录 (Ⅱ) 引言 (1) 1、×××××× (4) ×××××××× (4) ××××××× (10) 2、×××××××××××× (18) ............结语 (113) 参考文献 (115) 致谢 (118) 附录 (121)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建设优美的环境已逐渐成为各城市的园林建设的也成为工作的重点。绿化是园林景观的主体,选择与应用好绿化的要素决定了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 1 园林绿化树木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点,关系到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树种选择合理,不仅可大大提高绿化、美化效果,还可以节约建设投入与以后的管理养费用。园林建设树种的选择应满足栽培目的,应能够适应栽植地的立地条件,要选择的树种要来源广、成本低、繁殖和移栽较容易。总之,园林树种的选择应满足目的性、适应性、经济性三个基本的原则。 2 主要绿化树种选择 街道树 是为了满足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栽植的树木,是城镇绿化的主要部分。一般对街道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有两种,一是单一树种配置,即一条街道应用一种树种,整齐化并便于管理;另一种则采用多树种配置,主要是因为单一树种可能在结构上具有不稳定的因素。道路绿化应统一的规划,根据道路级别,位置等条件来确定树种。选择树种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城市风貌,避免树种的单一化,一般街道树以种植有一定冠幅的高大乔木为主,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要适当,既能遮蔽夏季的阳光又不影响冬秀的采光,同时不妨碍交通。 庭荫树 是指树冠浓密,形成较大绿荫的树木,常栽植于庭园、庭院、公园等绿地中,主要为了人们提供一个阴凉、避免日光曝晒和清新的室外休憩声所或作为景点装饰用。 孤植树

智能化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O 引言 我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由于农业灌溉效率普遍低下,水的利用率仅为45%,而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国家已达70%~80%,因而,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对于缓解水资源的紧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智能灌溉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智能灌溉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还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是我国发展高效农业和精细农业的必由之路。智能灌溉系统涉及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农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我国北方各省水资源缺乏,然而多年来使用传统方式为植株浇水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浪费十分来重。对于大面积种植的棉田实现精准灌溉,不仅可以提高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还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降低生产的成本。 由传统的充分灌溉向非充分灌溉发展,对灌区用水进行监测预报,实际动态管理。采用传感器来监测土壤的墒情,实现灌溉管理的自动化。高效农业和精细农业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要真正实现水资源的高效,仅凭单项节水灌溉技术是不可能解决的。必须将水源开发、输配水、灌水技术和降雨、蒸发、土壤墒情以及农作物需水规律等方面做统一考虑。做到降雨、灌溉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联合调用,实现按期、按需、按量自动供水。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走“节水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获得最佳的效益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增长点。因此使用自来水发电的智能灌溉系统,控制喷灌和微灌系统,能有效地减少田间灌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现有的灌溉系统都要外接电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较麻烦。本系统可在无供电条件的地区使用,其最大优点为节水、节能、节约劳动力。 1 设计目标与实现方案描述 针对现有的智能化灌溉系统都需要外加电源供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自动灌溉装置的程序一般固化在系统的程序存储器内,只能简单地设置灌溉时间及循环时间,不能灵活根据季节不同自动调节等缺点,该系统将小型直流发电机接上风叶至于密封特制的盒子中,用水流带动风叶旋转来发电,再将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以给监控电路和电磁阀供电。该装置是以湿敏电阻和光敏电阻检测信号,自来水发电用作供电的一种无需外接电源的自动灌溉装置。该装置监控电路由信号采集部分,灌溉控制部分,电源部分,执行部分4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1 信号采集部分 1.1.1 土壤湿度检测 采用硅湿敏电阻作为检测土壤湿度的传感器,它在25℃时响应时间小于5 s,检测土壤含水量范围为O~100%。 当湿敏传感器插入土壤时,由于土壤含水量不同,使得湿敏传感器的阻值也不同。通过湿敏电阻和IC1NE555判断湿度强弱,如果是土壤较干燥,湿敏电阻阻值较大,NE555翻转,输出高电平(约为电源电压)。 调整时,将湿敏电阻插入水内,调Rp1使NE555的3脚输出为12 V,然后将湿敏电阻从水中取出并擦干,调Rp1使输出0 V,这样反复调节多次即可达到要求。 1.1.2 日光强弱检测 通过光敏电阻和NE555判断光线是否强烈,如果是中午光线较强烈,IC2 NE555的3脚输

园林绿化项目灌溉工程总体概况

园林绿化项目灌溉工程总体概况 一、概述 建设单位:某县林业局 工程名称:某市某县林业局2017年胡杨大道西侧造林绿化项目灌溉工程(A包) 质量:合格并达到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二、总体概况 1.工程概况 滴灌系统室外管道总计4000亩,最大管径D160,最小管径D20,平均管径D70,该系统采用半自动化控制,管道材质为UPVC管、PE管。 3.施工条件 3.1现场施工条件 本工程施工现场交通方便,水源、电源在施工现场附近。现场可布置作业区及材料堆场等,建筑材料及施工机械均可直接运入工地。工人宿舍及办公用房可在现场布置。 3.2气候条件 某地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寒冷,降水奇缺。从东到西海拔1500-1100米,年均温3.9℃~9.3℃,无霜期127~158天。夏季干热而较短促,冬季寒冷而较漫长,但春季升温迅速。 某市属半沙漠干旱性气候,其特点为气候干旱降水少,

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气温:常年最高温度37℃,最低为零下31.6℃,年均温7.9℃,一月气温-9.9度,七月气温22.2度,昼夜温差大。风向:全年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其次是东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26米/秒,平均风速2.3米/秒。雨量:年平均降雨量84毫米,最大降雨量158毫米,集中在6-10月,年平均降雨日数62天。年平均蒸发量2141.4毫米,超过降雨量27.3倍。相对湿度:最高56%,年平均46%。积雪:最大积雪深度为14毫米。冰冻:最冷时冻土深度为1.32米,冰冻期一般在11月至次年4月。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56.4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69%, 10月份多达78%。 4.工程目标 4.1质量目标 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4.2安全目标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死亡和重伤事故,杜绝火灾、设备事故,安全事故频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五无”,即“无死亡、无重伤、无坍塌、无中毒、无火灾”。工程安全管理目标为达标。 4.3工期目标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和面貌日新月异,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构建园林城市已成为一大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阐述了建设园林城市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有利于构建园林城市。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绿化;现状及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size and look of the city’s ever-changing requirements also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build a garden city has become a major trend.in recent years, china’s urban landscaping business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garden cit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stage of china’s urban landscape, and targeted several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favor building a garden city.key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系统特点

我国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是经由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集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于一体的灌溉管理系统。随着越来越多的的城区开始应用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人们对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也开始逐渐重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特点。 其中机井灌溉控制系统是通过IC卡机井灌溉控制箱对农田机井进行取水管理,以IC卡刷卡取水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专人管理方式;实现了农业用水计量、水资源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测控。针对机井分布情况、灌溉区域的不同,提出不同方式的组网方案。 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灌溉系统有着系统可靠性高,操作相对简便;软硬件应用中文作为界面,易于学习和掌握,操作过程对国人来说更加容易;适合各种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微灌,地面灌等;具有多种的控制连接方式:该系统具有满足不同条件下(地形,布局,规模等)的控制连接模式,各控制设备之间可采用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该系统的扩容性,灵活性较强,可进行分区域、多路的集中或分散智能控制,即适用于小面积,简单的灌溉控制,也适用于大面积,复杂的灌溉网络的控制;系统具有完成数据分析,控制等功能,控制系统还能够处理传感器数据信息,利用传感器或条件输入设备作为灌溉运行的控制条件,实现智能化灌溉;系统可可根据需要实现中控室、手机短信、现场遥控及现场手动控制功能;可控制灌溉系统以外的其它设备,如:道路

或公共场所灯光,大门、喷泉、水泵等;成本低(仅有进口产品的一半价格),后期维护,保养简便等特点。 以上是对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特点的介绍,下面介绍一家生产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公司。南京淋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LD future),是中国科技团队联合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并与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共同投资成立的物联网高科技企业。公司专注于通过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实现全球水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致力于推动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园区灌溉、智慧小区灌溉物联网智能技术产业化。

浅谈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以前多应用于高尔夫球场等高档休闲娱乐场所,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美化的发展,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技术在城市绿化、花卉及草坪生产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1、城市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的特点 与大田作物灌溉相比,城市园林绿化自动喷灌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城市园林具有休闲、观赏、娱乐的特点,灌溉系统要与现有景观相互协调、配合,既要满足草坪、花卉、树木生长的需要,又要具有观赏性,要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 (2)园林绿地通常根据园林设计的特点呈现不规则形状,并为了美化伴有各种灌木、奇石等造型。因此给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相对于大田灌溉来说,其技术要求较高。 (3)城市园林绿地对灌溉技术方面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地的主要作物是草坪、花卉,根系活动层多在20~ 30cm 左右,因而浅浇勤灌成为其突出特点。园林绿地尤其是公园、自然景观区地形多起伏不平,传统地面灌水方式很难满足要求,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和草坪倒伏,从国内外园林绿化灌溉技术的发展来看,微喷灌技术是较为理想的灌水方式,而且其雾化效果好,水滴小,对花卉和草坪的打击强度较小。 2、市府园林自动化微喷灌技术的特点和设计思想 (1)维持现有景观,配合地形、地貌特点,注重灌溉喷洒的观赏性,做到美观实用。基于此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多采用自动化微喷灌系统。其中喷头多为埋藏式伸缩喷头,安装时顶部与草坪地面平齐,当管道 中有压力水时,喷头的喷嘴部分弹出地面约5cm~ 10cm,无水压时,喷嘴保持与地面平齐,不影响割草等日常活动。与目前一些地方应用竖铁管加摇臂式喷头系统相比,其优点明显:管道多采用PVC 塑料管,全部埋在地下,可很方便地与喷头相连;控制系统多由电子调谐可编程控制器和24V交流信号控制的电磁阀组成。 (2)为了使灌溉绿化达到美观、赏心悦目的效果,在灌溉的整体布局上多采用对称布局及间隔布置相结合,并使之与目前的草坪区域规划相协调。具体布置时大面积地块中部宜采用高仰角、大流量的喷头,其具有较大的喷洒半径和较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社会的,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绿化的重要性逐步增强,人们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重要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业迅猛发展,绿化公司日益增多,各地相继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园林绿化小区,形式喜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正在慢慢步入正轨。但在内陆各中小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一、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从功效上看可以防止土壤侵蚀,滞尘、涵养水源并保持地下水不受污染,调节温度,减少声、光、视觉污染等,园林绿

化可以使环境更加优美,更有吸引力,能促使人们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精神压力,充分体现城市活力和城市风貌。所以要在城市开展高标准园林绿化带,在近郊建森林公园、风景林、防护林、公益林,以此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是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要以高大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为上木,以半耐阴的小乔木或常绿灌木为中木,以耐阴的小灌木作下木,由下木过渡到地被植物,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了。 二、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致使一些绿化工程不达标,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率的要求,同时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必须要绿化,但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就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 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也对经济造成无以挽回的损失. 2.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方案设计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方案设计 托普物联网认为所谓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就是不需要人的控制,系统能自动感测到什么时候需要灌溉,灌溉多长时间;系统可以自动开启灌溉,也可以自动关闭灌溉;可以实现土壤太干时增大喷灌量,太湿时减少喷灌量。要实现此功能就要充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作用。系统要实现自动感测土壤湿度的功能必须要有土壤湿度传感器。要实现灌溉水量的多与少的调节,必须要有变频器。在可编程控制器内预先设定50%—60%RH为标准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湿度模拟信号经A/D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 针对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依托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灌区作物需水信息,汇聚到网关节点发送给主控中心,中心主机根据信息确定灌溉状态并计算灌水量,控制灌溉设备工作实现智能灌溉;依托Internet管理员有权对系统远程管理,满足了规模化灌溉的需求。根据示范区观测,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6提高到0.9。系统结合了无线传感、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解决了精确农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涉及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农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根据植物和土壤种类,光照数量来优化用水量,还可以在雨後监控土壤的湿度。有研究现实,和传统灌溉系统相比,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成本差不多,却可节水16%到30%。加州出台的新法案要求2012年起新公司必须使用智能农业灌溉系统。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 背景

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 美国每年浪费掉的水资源高达8,520亿升,而若安装一种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则可有效地控制水流量,达到节水目的。 HydroPoint公司负责可持续领域业务的Chris Spain援引美国用水工程协会的报告称,美国住宅区和商业区的草坪、植物灌溉用水浪费了30%到300%。 水资源被浪费的原因是技术不行,美国有4,500万个仅是安有简易计时器的灌溉系统,它们在时间控制上还可以,但精准度不高。Spain称,城市灌溉系统占城市用水的58%,这些被浪费的水资源每年生产54.4万吨温室气体。 在中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由于农业灌溉效率普遍低下,水的利用率仅为45%,而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国家已达70%~80%,因而,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对于缓解水资源的紧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不仅美国,英国也开始关注节水问题。英国节能信托基金会和能源部警告,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节约能源,使用热水可能会超过取暖成为制造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整体方案图 结构 系统结构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也叫智能农业物联网精细农业自控系统,是托普云农物联网为保证农业作物需水量的前提下,实现节约用水而提出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简单的说就是农业灌溉不需要人的控制,系统能自动感测到什么时候需要灌溉,灌溉多长时间;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可以自动开启灌溉,也可以自动关闭灌溉;可以实现土壤太干时增大喷灌量,太湿时减少喷灌量。 一、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功能设计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要实现上述功能就要充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作用。系统要实现自动感测土壤湿度的功能必须要有土壤湿度传感器。要实现灌溉水量的多与少的调节,必须要有变频器。在可编程控制器内预先设定50%—60%RH为标准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湿度模拟信号经A/D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 针对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依托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灌区作物需水信息,汇聚到网关节点发送给主控中心,中心主机根据信息确定灌溉状态并计算灌水量,控制灌溉设备工作实现智能灌溉;依托Internet管理员有权对系统远程管理,满足了规模化灌溉的需求。根据示范区观测,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6提高到0.9。系统结合了无线传感、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解决了精确农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涉及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农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

技术密集型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可以根据植物和土壤种类,光照数量来优化用水量,还可以在雨後监控土壤的湿度。有研究现实,和传统灌溉系统相比,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成本差不多,却可节水16%到30%。加州出台的新法案要求2012年起新公司必须使用智能节水灌溉系统。 二、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背景 灌溉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 美国每年浪费掉的水资源高达8,520亿升,而若安装一种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则可有效地控制水流量,达到节水目的。HydroPoint公司负责可持续领域业务的Chris Spain援引美国用水工程协会的报告称,美国住宅区和商业区的草坪、植物灌溉用水浪费了30%到300%。 水资源被浪费的原因是技术不行,美国有4,500万个仅是安有简易计时器的灌溉系统,们在时间控制上还可以,但精准度不高。Spain称,城市灌溉系统占城市用水的58%,这些被浪费的水资源每年生产54.4万吨温室气体。 在中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由于农业灌溉效率普遍低下,水的利用率仅为45%,而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国家已达70%~80%,因而,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对于缓解水资源的紧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不仅美国,英国也开始关注节水问题。英国节能信托基金会和能源部警告,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节约能源,使用热水可能会超过取暖成为制造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三、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工作原理 灌溉系统工作时,湿度传感器采集土壤里的干湿度信号,检测到的湿度信号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论文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1.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2.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2.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2.2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2.3 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 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 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2.4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我国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3 亿,占总人口的10%;等到2020 年,这个比率将达到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已有1/4 的省市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退休制度、劳保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健及保险业,以及居住环境等。老龄化社会对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2.5 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

(园林绿化、灌溉)施工组织设计

四、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1、编制原则 2、编制依据 3、总体目标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不分包承诺(既对总包的认识和对专业分包的管理方案)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 、布置原则 2、施工总体布置说明 3、各种设施布置要求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池 1、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2、施工进度计划的改进 3、保证进度计划执行应采取的措施 第五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工程测量 2、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喷灌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喷灌土建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5、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6、绿化养护工程方案及技术措施 7、流水段划分及交叉作业方案 第六章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拟派项目组织机构图 2、拟派项目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及职责权限 3、执行国家强制性条文方面的措施 第七章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1、质量承诺

2、技术人员保证措施 3、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质量目标及保证体系 5、质量计划书及质量体系 6、质量保证措施 7、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第八章安全管理措施及防范各种风险的应急预案 1、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体系 2、安全防范重点 3、各主要项目措施 4、突发事故防范措施、应急预案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针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的管理措施 2、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保证措施 第十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第十二章合理化建议及降低成本措施 第十三章创优措施 第十四章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保证措施及减轻劳动力强度措施 1、项目工期控制程序 2、施工进度计划 3、保证进度计划实施的措施 4、节假日、农忙时确保施工措施 5、减轻劳动强度 第十五章季节性施工方案及措施 1、汛期施工方案 2、冬季施工方案 3、沙尘天气施工方案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绿化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的风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影响,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且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积极作用,文中从我们目前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问题;对策 引言 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以及城市生态问题等。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将生态学科和环境学科列入城市科学中,在推动城市环境建设的同时寻求生态平衡发展。目前,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1 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乔灌草结构不合理,生态效能低下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以自然形态出现的绿化环境占主导地位的树木、尤其是乡土树木的种植绿还是比较低的,这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绿化。而普遍存在的绿地结构层次不协调,草坪多,乔灌木尤其是高大乔木少的现象导致城市的绿化量不足,从整体上看,植物群十分单调。 1.2 管理难度大,绿化维护成本高

由于城市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其绿化环境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大。首先是人们普遍的法律意识较差,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场比较常见;其次就是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办事能力不强,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等。 1.3 园林绿化建设城乡脱节 城郊防护林建设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一部分,也是保持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突进。但我国现代城市绿化建设往往回呼市城郊防护林的建设与维护,就算有建设计划,其绿化设计与质量也有缺陷和不足。从前的城郊防护领建设理念落后,只关注于防护,不管是布局、设计还是树种的选择等方面都没有与城市风格、文化艺术、市民体闲、医疗健康、保健等保持协调。加上行政部门在执行中受到各种条款的约束,一些已经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例如一些沿河林带和沿路林带,在城市的扩大建设中,在河岸整治或道路拓宽过程中被轻易采伐,其它林网也在由农用地转为城市开发用地过程中被切割或占用,防护林的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 1.4 城市园林绿化的非均衡性 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政府决策都有不同,这导致各地绿化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环境意识不高的地方,常常会导致城市绿化投入不足,总体水平偏低的问题。虽然一些城市带人均绿化面积高,绿化率也较高,但整体的结构布局缺乏科学性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方案设计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就是不需要人的控制,系统能自动感测到什么时候需要灌溉,灌溉多长时间;系统可以自动开启灌溉,也可以自动关闭灌溉;可以实现土壤太干时增大喷灌量,太湿时减少喷灌量。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涉及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农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根据植物和土壤种类,光照数量来优化用水量,还可以在雨後监控土壤的湿度。有研究现实,和传统灌溉系统相比,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成本差不多,却可节水16雅V 30% 背景 在中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由于农业灌溉效率普遍低下,水的利用率仅为45%而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国家已达70%-80%因而,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对于缓解水资源的紧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系统结构 本设计采用了可以无限扩展的开放式设计思路,并采用先进的集木式构建。整个系统由多组集群控制单元组成,每组集群控制单元管理一片区域,每一个片区由多台控制器、电磁阀、传感器组成。因此本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方便快速地组建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用户只需增加各级控制设备的数量即可实现整个系统的无限扩容。本系统可适用于小到某块棉田的自动灌溉,大到整个兵团所有作物地块,包括绿地的自动灌溉。并且系统容量越大,平均投资成本愈低,生产效率也越高。 本系统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1、系统模块化、层次化设计,以提高效率,增加可维护性,便于扩展; 2、灵活的硬件配置,用户可以任意升级、更换被控硬件设备,而不需要更换软件; 3、人机界面友好,实现灌溉过程的无人值守,减少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灌溉效 率; 4、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强,保证系统在野外强电磁干扰的恶劣环境下能可靠地运行; 5、故障自动检测功能,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各种设备的布局要求美观。 通信方式 系统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均采用了基于广域网的先进的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输。上行数据包括: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显度;电磁阀及各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等信息。下

园林绿化项目灌溉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案

园林绿化项目灌溉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案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1在满足施工需要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不占或少占地方。生产和生活区要分开布置。 1.2布置施工机械和各项施工设施,科学地规划施工用地,规划施工道路,尽量减少运输费用。 1.3定施工区域和场地面积,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 1.4尽量利用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现有的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施工设施造价费用。 1.5布置要满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安全防火要求。 2.临时设施布置 本工程位于某市某县,交通方便。现场可布置钢筋及周转材料堆场等,建筑材料及施工机械均可直接运入工地。工人食宿、工地办公用房可在现场布置。现场布置情况详见附后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1临时设施布置 根据施工要求及场地情况,我司将在场内布置临时的设施,包括管理人员办公室,周转堆场,成品材料堆场,半成品材料堆场,砂堆场,和水泥仓库等。 2.1.1办公及生活区 所有办公及宿舍用房将选用彩板活动房(轻钢骨架、彩

钢板围护),地面铺贴地面砖。办公区设置项目经理办公室、内业和施工员办公室、会议室、微机室,以及提供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和监理单位办公室。办公室及会议室安装空调,统一配备桌椅、电脑、传真机等必备的办公器材。会议室配备拼装式长型会议桌,办公区门前进行绿化。 2.1.2成品材料堆放区 设置固定面积位置的成品材料堆放区,所有成品材料按分类在指定地点堆放。 2.1.3半成品堆放区 所有半成品材料在指定区域。 2.2临时道路布置 为了施工方便,场内还铺设了临时道路,经压实后采用道渣铺设成硬化路面。 2.3临时水电设施布置 本工程施工供电及供水管线配置设计详见附图施工总平面图。临时供电线路安装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现场防火除配备干粉灭火器外,在室外设有消防龙头。 施工总平面图详后附表。 第十一章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本着公司的质量方针,为实现本工程建设的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的目标而奋斗,为贵单位作出应有的贡献。 1.施工组织管理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又叫物联网智能滴灌控制系统,是托普云农为实现现代农业所提倡的节水、节肥、省力、高效而研发出的一种自动化控制灌溉浇水系统。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是将灌溉节水技术、农作物栽培技术及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技术有机结合,同时集电子信息技术、远程测控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信息采集处理技术于一体,通过计算机通用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程序,构筑供水流量、压力、土壤水分、作物生长信息、气象资料的自动监测控制系统,进行水、土环境因子的模拟优化,实现灌溉节水、作物生理、土壤湿度等技术控制指标的逼近控制,从而将农业高效节水的理论研究提高到现实的应用技术水平。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实用性强,灌溉定时定量,适用范围广,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花卉、果树、大棚等灌溉管理。 一、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组成: 浙江托普物联网研制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组成。 1.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及动力机)、施肥罐、过滤器、控制与测量仪表等。其作用是抽水、施肥、过滤,以一定的压力将一定数量的水送入干管。 2.管路: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调节设备(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节器等)。其作用是将加压水均匀地输送到滴头。 3.滴头: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滴头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以浅埋保护。

二、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系统工作原理: 1.灌溉控制 灌溉分为人工干预、定时定量、条件控制3种灌溉控制方式,不论哪一种控制方式,当达到灌溉开始条件时,先打开田间阀和主控阀,然后启动水泵,开始进行灌溉。当一组阀门灌溉结束时,先打开下一组阀门,再关闭正在灌溉的阀门(水泵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当所有需要灌溉的田间阀灌溉完毕,先关闭水泵,再关闭主控阀和田间阀,这样,一个灌溉过程结束。 2.营养控制 营养液控制方式也分为人工干预、定时定量、条件控制三种。当进行营养液时,计算机系统根据选定的配方和已设定好的营养液PH、EC值,利用文丘里注肥器进行水肥混合,同时在线实时监测混合营养液的PH、EC值,根据PH、EC设定值与检测值之间的偏差来调整混肥阀的注肥频率,在短时间内使营养液的检测值和设定值之差达到允许的范围内。当一组田间阀门结束时,先打开下一组阀门,再关闭正在运行的阀门。当所有需要的田间阀完毕,先关闭泵和水泵,再关闭正在运行的所有阀门,结束控制。 3.过滤器自动反冲洗控制 过滤器反冲洗有2种控制方式,一种为自动控制,一种为计算机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是利用差压开关监测过滤器进、出口两端差压,当过滤器由于堵塞,两端差压达到设定值时,立即中断当前的工作,对过滤器组依次进行反冲洗,冲洗时长可任意设定,冲洗完毕,恢复系统原来的运行状态。过滤器反冲洗手动控制是当认为过滤器需要反冲洗时,通过启动反冲洗程序界面上的启动键,随时可进行过滤器的反冲洗,冲洗方式与自动控制相同。 4.优先权控制

园林喷灌系统原理

园林草坪喷灌系统设计原理 作物需水量指园林草坪植物的株间蒸发和植株蒸腾之和。株间蒸发是指通过土壤和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植株蒸腾是指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两者之和称为腾发量。 影响需水量的因素有气象条件(温度、湿度、辐射及风速等)、土壤性质及其含水状况、植物种类及生育阶段等。由于上述这些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确定灌溉需水量最可靠的办法是进行实际观测。但往往在规划设计阶段缺乏实测资料,这时就需要根据影响需水量的因素进行估算。估算灌溉需水量的方法很多,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或参照表4-1的经验数据选取: 灌溉系统的设计,应满足草坪需水高峰期的日需水量,即按最不利的条件设计,选取特定气象条件下的最高日需水量,以使系统有足够的供水能力。 我们将在后面的设计过程中讨论喷灌强度。选择适合灌溉需水量的喷头是设计者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表中,“冷”指仲夏最高气温低于21摄氏度;“暖” 指仲夏最高气温在21至32摄氏度之间;“热” 指仲夏最高气温高于32摄氏度;“湿”指仲夏平均相对湿度大于50%;“干” 指仲夏平均相对湿度低于50%。

市绿地的喷灌设计简介 摘要:从园林角度出发,介绍城市绿地喷灌系统的组成,喷头种类和应用范围。根据绿地灌水量,灌水周期,喷头布置形式以及喷灌管道水力计算进行的设计步骤,并由此确定绿地的喷灌制度。从而达到节水灌溉目的并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喷灌灌水量喷灌制度允许首尾喷头压力差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地也更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城市绿地可以有效的净化空气、吸滞粉尘、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和美化环境的作用。相对来说,城市绿地具有乔灌结合、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特点。因此,合理的绿地喷灌设计是成功的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 1 喷灌系统的定义 喷灌是将灌溉水通过由喷灌设备组成的喷灌系统或喷灌机组,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由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的喷洒到土壤表面,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必要水分的一种先进灌水方法。与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相比,喷灌具有节水、节能、省工和灌水质量高等优点。喷灌的总体设计应根据地形、土壤、气象、水文、植物配置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 喷灌系统的组成 2.1 水源:一般多用城市供水系统作为喷灌水源,另外,井泉、湖泊、水库、河流也可作为水源。在绿地的整个生长季节,水源应有可靠的供水保证。同时,水源水质应满足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 2.2 首部枢纽: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并对水进行加压、水质处理、肥料注入和系统控制。一般包括动力设备、水泵、过滤器、加药器、泄压阀、逆止阀、水表、压力表,以及控制设备,如自动灌溉控制器、

园林绿化喷灌系统工程技术标

林 绿 化 喷 灌 (技术标) 投标书 投标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1) 三、喷灌工程施工 (2) 四、施工进度计划 (5)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6) 六、劳动力计划 (10) 七、施工安全用电措施 (10) 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13) 附表1:质量体系保证图

编制依据: 1. 甲方提供的园林设计图纸及给排水设计图纸 2.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 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4.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 5024-2002》 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9. 其他法律、法规及规范、规程 工程概况及特点: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工程包括灌 溉系统工程。 工程造价:根据原有合同及实际完成工程量结算。 2. 系统简介: (1)绿化灌溉系统水源从_____________ 接入,(详细说明取水点位 置)灌溉系统管网自成环路,以保证喷灌系统运行可靠。 (2)系统构成:喷灌系统由接水栓、喷灌环路管道、喷灌系统支管以及喷 头等组成。 (3)管材要求:采用UPVC给水管,胶水粘接;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0660210.html,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作者:谭红梅 来源:《今日财富》2016年第09期 摘要:城市园林是城市建设体系中一个必不可缺的内容,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景观环境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作用,能否做好城市园林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生活质量的好坏。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经济发展;关系 一、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园林绿化特征 城市的发展必须依靠城市经济的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发展缓慢,政府的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即使政府主观上有发展愿望,由于经济基础不足难以实现,城市景观建设处于被动发展阶段。城市必须依靠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景观建设应结合城市特色,符合城市文化与发展的需要,才能使其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园林还必须保持自己的园林文化的同时,城市园林具有公益性和城市基本设施的属性,直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而从城市园林绿化行业自身来说,城市园林具有公益性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属性,而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经济体制的花园,因此,不能不加以控制,必要的行政干预是必要的,政府必须进行合理的安排,城市规划的景观规划,调整行政审批的相关,结合发展的景观建筑和城市发展。 (二)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园林绿化经济的发展形势 城市绿化与城市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园林经济发展,形成景观建设经济能力,因为涉及到景观建设总部经济和工业。住宅小区的绿地建设、小区绿化建设的拥挤、人口密集的建设,也能带动拆迁、建筑等行业的人多,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城市景观建设,旅游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城市园林改善城市旅游环境,提高城市的影响力,进而拉动房地产、文化、工业和服务市场等。除了直接受益外,其拉动能力远远超出了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促进了景观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经济须同步协调发展 城市景观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对立统一。经济发展是城市园林发展的需要,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城市绿化已经取得了缓慢,也需要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持很长一段时间。城市园林绿化效果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当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与城市环境水平相适应,而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环境的决定因素,否则将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期。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可以带来大量的产业,其伴随的效益明显,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