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题 1.11
浙江省绍兴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11:名著导读

浙江省绍兴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11:名著导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名著导读 (共23题;共179分)1. (2分)名著阅读。
“我真是个大笨蛋!真是个笨蛋!我压根儿没想到我们兴许要走回头路!不行———我找不到那条路啦。
”……(1)这段话出自(人名)创作的长篇小说《》中的遇险男生之口,和他一起历险的女生是(人名)(2)文中人物是如何离开险境的?你觉得能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3)汤姆身上不仅有儿童调皮的一面,更有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一面,请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2. (2分) (2017七下·岳池期中) 名著阅读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
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
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
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1)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
(2)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
3. (6分) (2017七上·晋江期中)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就是“白骨夫人”,请简述她第一次是如何“戏”唐三藏的。
4. (6分) (2020七下·丽水期中) 读名著,忆情节。
《骆驼祥子》是________(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
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
八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精练)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名著导读练习《红星照耀中国》1.《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他记录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所见答: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他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3.《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4.《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1)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
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的评价。
5.《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者所写的事实。
11.《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篇,请罗列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答: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第三: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第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13.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答:第一:斯诺第一次由周恩来引见毛泽东之后,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毛主席是“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
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14.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什么?答:第一:是因为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及其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技巧、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的热忱;第三:革命干部中的人才特别精干、英勇和忠诚。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及练习题《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 斯诺(1905-1972)1905 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1928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
1930 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
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11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
他所写的《西行漫记》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内容简介】《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全书共12篇,分别为:“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和“又是白色世界”。
书中有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 全面地重现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真实而艰辛的历史史实,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人物形象】红星照耀中国中主要人物形象如下:1. 毛主席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2. 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题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名著导读一、《朝花夕拾》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回忆性散文(体裁)集,共10 篇。
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旧事重题》,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
2 .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
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3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4、鲁迅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_____,是鲁迅的_____________散文集,请列举初中学过的两篇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一本______集。
全书_____篇文章,是鲁迅回忆______、______和______时期不同______的文字。
56、老舍的《》描写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主人公是_______。
故事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他的经历可谓是_____起____落。
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11:名著导读

湖北省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11:名著导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名著导读 (共23题;共179分)1. (2分)(2020·成都模拟) 名著阅读(1)下列有关《儒林外史》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他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B . “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C . 《儒林外史》刻画了许多因为科举制度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意在展现这种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揭露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合理。
D .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儒林外史》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小说中写严贡生临终之际要挑掉灯盏中一根灯草的行径,将其吝啬表现得淋漓尽致。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夜,——它的寂静,他的安谧,——完全被一个传未婚遍整个桑菲尔德府的狂野、尖利、刺耳的声音撕裂了,……“救命!救命!救命!”这是梅森在小说中的第二次出场,他因为什么而半夜尖叫?这件事对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2分)(2020·杭州模拟)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猴性、人性和神性三者合一的产物,也就是分别具有猴、人和神仙的特点。
请你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对孙悟空的猴性、人性和神性的表现进行分析。
3. (6分)(2011·阜新)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
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
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
于是,完了。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4. (6分)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含答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一、《朝花夕拾》(一)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二)、中考试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2 分)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3、《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走进名著】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4分)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最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含答案)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一、《朝花夕拾》(一)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二)、中考试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2 分)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3、《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走进名著】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4分)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名著导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名著导读练习题一、单选题1.关于名著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四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D.贺龙——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
2.《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描述的动物的是()A.象鼻虫、蟋蟀B.蜘蛛、蜜蜂C.螳螂、蝎子D.骆驼、恐龙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中介绍了很多毛泽东的事迹,特别说明了他的性格:复杂、有趣、天生精明、精力过人、自尊心极强。
B.埃德加·斯诺没有能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听接待他的共产党员介绍的。
C.斯诺到达红军一方面军总部后了解到的红军的各种情况,直接引用了战士们的回答,更显示出了其报道的真实性。
D.斯诺通过一组统计数字(18条山脉、24条河流、12个省份、62座城市、10个地方军阀包围)证明了长征的伟大以及长征所取得的成绩。
4.《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 年 6 月至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5.《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深入红区了解中国共产党,接触了许多优秀的红军领袖,下列人物介绍有误的一项A.朱德十七岁曾领导饥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后参加国民革命跟随孙中山从事谍报工作。
B.彭德怀从小因为强烈的反抗意识遭到家人的斥责而被迫九岁就离开家,闯荡世界。
C.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剪去了辫子并在师范学校团结了一批学生成立了新民学会。
D.贺龙曾是土匪头子,在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农民大屠杀”激起了他的愤怒,凭“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复习题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保尔 • 柯察 金 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 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 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 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 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 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 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为理想而 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 高贵品质。
名著导读复习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 全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 写成的作品。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 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 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阅读感受: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 芒的长篇小说;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 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 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曰记、格言 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④小说的景物描 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 优美,富有表现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
名著导读复习
1.14
名著导读
温 馨 的 回 忆 与 理 性 的 批 判
《 朝 花 夕 拾 》
对话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 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 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 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 等。
参考答案 ①保尔•柯察金 ②朱赫来 ③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 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 质。 ④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3、名著片段,完成练习题。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 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 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 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驮痪起身 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 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 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 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 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 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 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 轻声地说。母亲惊chà( )地看了他一眼:“你在 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 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名著导读
理 想 主 义 的 旗 帜 与 人 生 的 教 科 书
《 钢 铁 是 怎 样 炼 成 的 》
对话作者
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 1936)苏联作家。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 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 身体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 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1929年,他 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 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 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导读复习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 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全 书收录了哪十篇文章。书中不少文章包含着 着与__________,__________ 。 温馨的回忆 理性的批判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___________,是鲁迅 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 (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 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 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名著导读复习题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 《骆驼祥子》 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 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 到北平谋生创业,__次买车又__次失 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 事。,祥子与车 _______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 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车 夫 的 辛 酸 故 事
《 骆 驼 祥 子 》
对话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杰 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五· 四”以来新 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著 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北京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 害投湖自尽。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 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题、艺术手法、人物形象
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 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 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 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 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 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 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 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1.祥子 : 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 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 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2.虎妞: 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 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 3.刘四 :残忍霸道
名著导读复习题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 ②主人公是在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 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 为无产阶级战士。 ③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的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④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 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 事,读了下面的内容后请谈谈感受。
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 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 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老板盘剥。他风里来雨 里去,积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被 大兵抢走。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 去了。第三次,他用和虎妞结婚的钱买的车,虽然心 里不踏实,但毕竟不用租车了。可是好景不长,虎妞 难产而死,祥子只好把车买掉去安葬虎妞。三起三落, 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 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 走肉。小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