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服务操作流程图※》

合集下载

中医诊疗操作流程图

中医诊疗操作流程图
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熨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目前,有些单位尚在探索“三九”天或平时时间进行贴敷,以提高临床疗效。
1-2 将正负极板套和治疗专用药液加热到50℃以上,检查药垫是否干燥,药液有无变质发酸。药垫不干者应烘干后再用,药液起絮、发酸要弃用,重换新鲜药液。
1-3 ①将治疗机接通电源,检查机器各指示灯光是否正常,电位器旋钮有无松动,治疗输出导线有无扭曲、破损,夹子是否裸露、松动或缺损,插头有无松动,电极板是否平整、完好。
8.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9.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针灸的操作流程
局部用药的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的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1)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9)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PPT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PPT

THANKS
感谢观看
康复理疗
总结词
中医康复理疗方法多样,针对不同疾 病和损伤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身体功 能恢复。
详细描述
中医康复理疗包括针灸、推拿、拔罐 、艾灸等手段,针对骨折、关节损伤 、神经系统疾病等,进行个体化的康 复训练,加速身体功能恢复。
美容养颜
总结词
中医美容养颜注重内外兼修,通过调理 身体达到美容效果,具有安全、健康的 优势。
中药调理
总结词
中药调理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药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调理身体、治 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中药调理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观念,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 个性化治疗。通过对症下药,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达 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拔罐刮痧
总结词
拔罐刮痧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拔罐和刮痧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舒筋活血、排毒养颜的效果。
案例二:中药调理糖尿病的案例
总结词
中药调理糖尿病,控制血糖稳定,改善临床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患有糖尿病多年,一直服用西药控制血糖,但效 果不佳。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采用养阴清热、活血化 瘀的中药配方,患者血糖逐渐稳定,临床症状得到改 善,生活质量提高。
案例三:拔罐刮痧治疗感冒的体验分享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气功养生注重身心合一,通过调节呼吸、放松身心、调整姿势等方法来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 长期坚持气功养生可以改善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气功养生有很 多种流派和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进行选择。
03
中医特色服务应用领域
Chapter
慢性病调理
总结词

中医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中医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艾灸法操作流程图目标: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证的临床症状。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施灸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及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炷、凡士林、打火机、镊子、弯盘、间接灸时加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等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腧穴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选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五、施灸→腧穴上涂凡士林,点燃艾炷,灸5~7壯,必要时隔姜、附子饼。

六、观察→局部皮肤红而不起泡为度,防止艾绒掉落。

七、灸毕→镊子镊起艾炷姜片等,清洁皮肤,协助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及病床。

八、洗手后记录→实施艾灸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代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职称:总分:年月日准备用物:95%酒精棉球、石蜡油、镊子、弯盆、棉签、打火机、艾条另备姜、蒜、附子盐、酒等。

艾条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温针灸,距皮肤0、5~1寸,灸3~5分钟。

禁忌: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考核者: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目标: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疼、虚寒性咳嗽等或用以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拔罐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巾2条、万花油、火罐、95%的酒精、血管钳、打火机、小口瓶。

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五、拔罐→检查罐口无破损后,点燃酒精棉球深入火罐中下端绕罐1~2圈后,迅速吸附穴位不动并留罐。

六、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及局部皮肤情况。

七、起罐→起罐方法正确,整理用物及病床,协助穿衣。

八、洗手后记录→拔火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待注意事项。

拔火罐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职称:总分:年月日准备用物:火罐、石蜡油、95%酒精棉球、打火机、止血钳、纱块、弯盆等禁忌:高热抽搐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考核者: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图目标: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中医操作流程图

中医操作流程图

中医操作流程图中医操作流程图:传统医学的实践与精进在中医的丰富多样中,操作流程图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它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各种治疗手段的执行顺序和要点。

此文将详细介绍中医操作流程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医学的实践。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医操作流程图的一般结构。

流程图通常以圆形或线性形式呈现,按照治疗程序的步骤顺序排列。

在每个步骤中,可能包含具体的操作手法、药物使用、穴位选择等内容。

此外,还可能添加备注和提示,以提醒操作者注意相关事项。

以中药炮制流程图为例,其步骤通常包括采集、清洁、切片、炮制、干燥等。

在每个步骤中,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操作,如清洁时需要去除杂质、洗去泥沙等;炮制过程中需根据药物性质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如炒制、炙制、蒸制等;最后干燥时需注意温度和时间,确保药物质量。

再来看针灸操作流程图。

在针灸流程图中,首先需要确定治疗穴位,这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穴位功能进行选择。

然后,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针刺操作,如皮肤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

在针刺过程中,还需注意角度、深度和刺激强度,确保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效果。

推拿操作流程图则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具体的推拿手法、操作后的注意事项等部分。

在推拿前,需要了解患者病情和体质,准备好推拿工具。

推拿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手法效果调整力度和手法。

推拿结束后,还应注意不要立即洗澡,避免剧烈运动等。

总结以上内容,中医操作流程图是中医实践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清晰地展示各种治疗手段的操作过程。

通过阅读流程图,读者可以快速了解操作步骤和要点,提高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流程图还能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中医治疗方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操作流程图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操作方向,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反应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手法和技巧,确保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操作流程图是中医实践中的宝贵资源,对于初学者和临床工作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操作流程图(全)

中医操作流程图(全)
刮痧法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 刮痧部位的皮肤情况、对 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 况等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戴口罩
评估
治疗盘、刮具、治疗碗内盛 少量清水。必要时备浴巾、 屏风、毛巾等
物品准备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 合理体位,松开衣着,暴露 刮痧部位,保暖
患者准备
定位
蘸湿 刮具 在选 定部 位从 上至 下,单一方向,刮擦禁用暴力。 刮具边缘有无缺损
刮痧
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及病 情变化, 发现异常, 应立 即停刮, 取平卧位。 报告 医师,配合处理
观察
清洁局部皮肤
刮毕
整理
根据医嘱要求, 详细记 录实施刮痧后的客观 情况,并签名
协助患者衣着, 安排舒 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目录一中医特色效劳工程办理制度 (2)二外科常见中医特色的技术操作规程1、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 (3)2、穴位打针 (4)3、耳针法 (6)4、艾条灸 (9)5、拔罐法 (12)6、穴位按摩法 (15)7、刮痧法 (17)8、湿敷法 (20)9、涂药法 (23)10、熏洗法 (26)中医特色效劳工程办理制度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需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前方可进行医疗执业。

2、执业技术人员从命病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动执业岗位。

3、在医疗活动中必需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用药合理。

4、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常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严防各类医疗变乱的发生。

5、中医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必需按照病院有关制度进行,否那么打消进修资格。

6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工程效劳工程。

7、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置。

8、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颁发的,视其情况赐与奖励。

9、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赐与批评或者严肃处置。

外科常见中医特色的技术操作规程一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向病员解释清楚,以取得合作。

2、嘱病员排便或作大量不保留灌肠。

3、取侧卧位,按照病情定左、右。

裤褪至膝部,臀部移近床沿,垫橡胶单与治疗巾于臀下,并抬高臀部约10厘米〔小枕垫于臀下〕。

4、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排气、润滑肛管前段,反折肛管;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轻轻插肛管入肛门内15厘米摆布。

5、抬高注洗器,液面不超过30厘米,放松肛管,让溶液缓缓流入。

6、溶液将流尽时,倒温开水5-10毫升,反折肛管拔出手指包住肛管置弯盘内,然后用手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柔。

7、待10-15分钟后,取出水枕、橡胶单与治疗巾,整理床铺、环境、清理用物。

二穴位打针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1)常用穴位:有研究者阐发了近年来国内55篇相关文献,总结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PPT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PPT

康复理疗
总结词
采用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等手段,促进身体 康复和功能恢复。
详细描述
康复理疗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等手段,促进身体 康复和功能恢复。常见的康复理疗包括按摩 、推拿、拔罐、艾灸、牵引等。康复理疗适 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障碍,如肌肉 萎缩、关节僵硬等。
03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注意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调理、作息规律 等;同时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 药或进行其他治疗。
治疗效果评估与调整
短期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评估 治疗效果,如症状改善情
况等。
长期评估
治疗结束后,进行长期随 访和评估,了解患者的康 复状况和病情变化趋势。
调整方案
根据治疗效果评估结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 高治疗效果或解决残留病
详细描述
中医特色服务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注重预防和保健,通过运用中药、 针灸、推拿、拔罐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以及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提供 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
中医特色服务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特色服务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特色服务不断得到完善 和创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药调理
总结词
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需要,采用中药进行调理和治疗。
详细描述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辩证施治,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中药配 方进行治疗。中药调理可以调节身体内部环境,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
拔罐刮痧
总结词
通过拔罐和刮痧刺激皮肤表面,达到舒筋活血、排毒养颜的 效果。
02

脾胃科中医特色疗法参考模板

脾胃科中医特色疗法参考模板

目录一脾胃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2)二脾胃科常见中医特色的技术操作规程1、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 (3)2、穴位注射 (4)3、耳针法 (6)4、艾条灸 (9)5、拔罐法 (12)6、穴位按摩法 (15)7、刮痧法 (17)8、湿敷法 (20)9、涂药法 (23)10、熏洗法 (26)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行医疗执业。

2、执业技术人员服从医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更执业岗位。

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用药合理。

4、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严防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

5、中医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必须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否则取消进修资格。

6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项目服务项目。

7、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发表的,视其情况给予奖励。

9、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或者严肃处理。

脾胃科常见中医特色的技术操作规程一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向病员解释清楚,以取得合作。

2、嘱病员排便或作大量不保留灌肠。

3、取侧卧位,根据病情定左、右。

裤褪至膝部,臀部移近床沿,垫橡胶单与治疗巾于臀下,并抬高臀部约10厘米(小枕垫于臀下)。

4、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排气、润滑肛管前段,反折肛管;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轻轻插肛管入肛门内15厘米左右。

5、抬高注洗器,液面不超过30厘米,放松肛管,让溶液缓缓流入。

6、溶液将流尽时,倒温开水5-10毫升,反折肛管拔出手指包住肛管置弯盘内,然后用手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柔。

7、待10-15分钟后,取出水枕、橡胶单与治疗巾,整理床铺、环境、清理用物。

二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