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医生精选】来自埃博拉疫区的日记
埃博拉病毒“无情”的生命黑板擦

难免担心病毒会传播作乱。
毕竟,“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
航空线路连接了世界,病毒也搭乘了便利之机。
当时的美国机场,纷纷升级入境安检级别。
毕竟,面对致死率超过70%的埃博拉病毒,任何些许的疏忽,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
美国CNN的一名评论员还专门制造了一个词“恐埃症”(Fear-bola),来描摹美国对埃博拉病毒的非理性恐慌。
埃博拉病毒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
早在1976年7月,西非两博拉河,人们便以河流的名字命名这种未知的病毒。
此后数年,尽管西非及世界各地零星出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人们对它的记忆却十分模糊。
直到最近3年,久违的杀手再度登场,全世界一下便记住了它。
早在22年前,美国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就在《The HotZone》一书里,向人们描述了埃博拉病毒的冷酷无情。
这本书的中文版书名叫《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作为一名医生,尽管我对危重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陌生,可看到作者在书中的形象描述时,仍难免满身液。
”真是令人惊惧!1995年,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将《血疫》中的内容搬上了银幕。
在达斯汀·霍夫曼、凯文·史派西等一干实力演员的演绎下,电影《极度恐慌》(Outbreak)让人们领略到新型传染病的恐怖骇人。
不过,剧中虚构的Motaba病毒要比埃博拉病毒还要“毒辣”。
导演原本设定的剧情结局是,暴发Motaba病毒的美国小镇在爆炸中毁灭,可鉴于残酷的结局无法让观众满意,不得不改成小镇得救的美式大圆满。
电影里的主角总是神勇英明的。
可事实上,看不见的主角才是54 | Grand Garden of Science多的哺乳动物是蝙蝠。
科学家们已大致判断出,蝙蝠是埃博拉病毒自多种高度传染、致死率高的病毒的摇篮与温床。
更重要的是,蝙蝠作为唯一可以飞翔的哺乳动物,能够轻易地“旅行”,将病毒携带到更远的地方,因其与黑猩猩、猴子等哺乳动物的基因更接近,从而使病毒的传播更为高效。
关于埃博拉的英文作文

关于埃博拉的英文作文英文:I remember when the Ebola outbreak happened a few years ago. It was a really scary time for a lot of people, including myself. I remember hearing about it on the news and feeling really worried about what might happen. The media was full of stories about how deadly the virus was and how quickly it was spreading. It was a really tense time.I remember feeling a bit confused at first, because there was so much conflicting information out there. Some people were saying that we had nothing to worry about, while others were saying that it was going to be a global pandemic. It was hard to know who to believe.I think the scariest part for me was not knowing how to protect myself and my family. I remember going online and reading all sorts of conflicting advice about what to do tostay safe. Some people were saying that we should avoid public places and stock up on supplies, while others were saying that it was all just a media frenzy and that we should just carry on as normal. It was really confusing.In the end, I think the thing that helped me the most was just staying informed and following the advice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I made sure to wash my hands regularly, avoid close contact with sick people, and stay away from areas where the virus was known to be spreading. It was a scary time, but I think staying calm and informed really helped me get through it.中文:我记得埃博拉疫情爆发的时候,那真是一段令人恐惧的时期,对我和很多人来说都是如此。
致敬抗疫中的英雄作文800字以上五篇

致敬抗疫中的英雄作文800字以上五篇哪有什么岁月安好。
我一直以为战斗中产生的才是英雄,今天我才明白,那些舍家为国,默默的奋斗在抗疫斗争中的白衣天使们也是我们的英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敬抗疫中的英雄作文800字以上五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致敬抗疫中的英雄作文800字以上范文一那只是一个平凡的朗朗早晨,明媚骄阳透过窗户轻微打进室内,带来了身心的共同温暖。
我照例打开电视,悠闲地吃着早点。
但是,在电视机发散的色彩缤纷中我看见了他们——那些,逆行者们。
何谓逆行者?其实,我也只是窥见了其意思的几点皮毛罢了。
他们或是勇敢无畏的,是在动魄惊心,千钧一发的急救室中与死神交锋,力挽狂澜的白衣天使。
我曾看过这样一张照片,一位90后的年轻女护士,为了节省穿防护服的时间以及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毅然决然的将自身原有的一头美丽及腰的秀发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干净利落的光头,对此她的原话只是:“头发没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很多人。
”这样的她被网友们评论“这样的你依然是最美丽的。
”没错,这样的她们是最美的,这样的他们是最棒的!他们将处在病困之中的人们放在首位,却将自己的生命置于脑后。
日以继日的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的埋头苦干,心力交瘁的殚精竭虑,已然成了他们的常态。
他们付出无数的辛勤汗水,他们献出自己的美好年华,他们正在勇敢无畏的与恐怖无情的病毒与死亡逆行。
他们或是平凡无奇的也是英勇伟大的,是在车水马龙的马路街头上依然耸立的交通警察;是在疫情严重的武汉城市中建造医院的建筑工人;是在破晓黎明的曙光下努力工作的环卫工人。
在这个美好的早晨,我照例趴在窗户上往外看,看到的也跟往常的每天一样又是他,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迈老人脚底踩着破烂的草鞋,带着干净的口罩,尽显朴素与辛劳。
他也跟往常一样推着垃圾车辛勤工作,认真的清理着道路旁边的易拉罐与废纸。
而他身上明亮的红橙工作服十分亮眼,就像他一样,在我的眼里闪耀发光。
他们做着最平凡普通,随处可见的工作却宣扬着最伟大,高尚的精神品质。
医学有故事番外03丨死亡埃博拉

医学有故事番外03丨死亡埃博拉1976年的夏末秋初,苏丹北部的一个小镇郊外,正在进行一场丧礼。
死去的人被平放在躺尸板上,身上没有华丽的遮盖,仅有一件沾染了血水的布单遮挡住身体。
参加葬礼的人不多,几个亲属和朋友正围绕在死者身边,轮流亲吻他的脸颊,拥抱他的身体,这是最后的告别。
一个女人抽泣着亲吻死者,一下又一下,这是死者的妻子。
她用手抹去死者眼角依然在缓缓渗出的血水,希望他走的安详些。
死去的人是镇子里一家棉花加工厂的仓库管理员,他平日少言寡语、性格安静,以致于他死掉以后,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
几天后,参加葬礼的人们陆续开始生病。
他们先是头痛、发烧、全身无力,然后开始呕吐黑血、腹泻,喷溅出脱落的肠膜。
再后来,他们的身体接连出现破损的斑块和渗血点。
人们就像那个死去的仓库管理员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生病死去。
没人知道大家得的是什么病,也没人知道这种怪病是怎么来的。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死于这种怪病,一场瘟疫正在爆发。
同年九月,苏丹的疫情还在继续,邻国扎伊尔的北部雨林中,埃博拉河的上游沿岸也发生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情。
埃博拉河稍南的方向,有一个叫扬布库的教区。
教区学校里有一位中学老师,名叫马巴洛。
这一天,马巴洛和他的几个朋友驾车去埃博拉河边的小镇度假,返城的时候,他们买了些新宰杀的猴子带回来,是的,你没有听错,确实是新宰杀的猴子,就跟我们从菜场带回二斤猪肉一样。
第二天一早,马巴洛就感到自己浑身不舒服,他感觉自己发烧了。
于是他在上班前去了一趟扬布库医院,医院的医生认为马巴洛很可能是得了疟疾,于是让护士给他打了一针奎宁。
1976年,扎伊尔的医院还没有开始使用一次性针头。
打完针之后,护士会用热水简单清洗了一下沾在针头上的血迹,然后就给下一个人注射。
马巴洛的病并没有因为打针而得到缓解,几天后,他全身疼痛无力、恶心,还伴随着抽搐咳血,只好住进了医院。
很快,扬布库教区和埃博拉河流域的五十多个村落里,同样症状的病人越来越多。
【日记】我的抗疫日记 日记五则900字

【日记】我的抗疫日记日记五则900字【日记一】日期:2021年1月20日天气:多云今天是抗疫第一天,我在家里开始了自我隔离的生活。
早晨,我打开电视,看到了关于疫情的最新消息。
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蔓延,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我决定远离人群,与病毒保持距离。
在家里,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我清洁了门把手、电器、桌面等容易沾染病毒的物体,还准备了一些口罩和消毒液。
我决心要保持好个人卫生,做到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虽然在家里过了整整一天,但我并不感到无聊。
我读了一本好书,看了一些新闻,还做了一些家务。
我也利用网络和朋友进行视频聊天,交流了一些近况。
虽然不能和朋友们面对面交流,但网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保持联系。
通过今天的生活,我意识到抗疫不仅仅是靠医护人员和政府,每个人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病毒的严重性,加强自我防护,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战胜疫情。
今天是抗疫的第六天了。
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控制,病例数量不断增加。
政府也发布了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
我深感疫情的严峻,决定再次加强自我防护。
我坚持每天早晚测量体温,出门时戴上口罩,并且勤洗手。
在家里,我保持房间的通风,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尽管有时隔离生活的不便,但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他人的安全。
在家里,我利用这个时间做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学习了一些新技能,比如烹饪和绘画。
这让我感到充实和快乐。
我也利用网络寻找一些关于疫情防控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面对这场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是战胜病毒的守护者。
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今天是抗疫的第15天,政府发布了新的通知,要求人们继续居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虽然我已经习惯了居家生活,但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感到了一些失望。
在家里,我开始追剧。
虽然剧集不能代替真实的生活,但在这种特殊时期,它们成了我心灵的慰藉。
我还开始了室内健身计划,每天进行一些简单的操练和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
和埃博拉擦肩而过

和埃博拉擦肩而过【3月24日:一条短信打破宁静】10时,我收到一条几内亚政府向全体民众发布的短信,一个生疏的单词“Ebola”映入眼帘。
这是什么?难道是“埃博拉”?于是,我立刻拨打电话向翻译求证。
当这个消息被确认的时候,我们科室一周前收治的一名奇怪患者瞬间就跳进了我的大脑。
那是一名44岁的男性患者,因腹痛、呕血、发热、乏力,被收入普外科病房。
患者在入院前两天就已出现腹部疼痛,并且逐渐加重,随之出现呕血的症状。
我清楚地记得,患者死亡当天,他的左眼白眼球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颗红通通的眼珠。
更让人费解的是,患者的左臀部肌肉注射点,即使不予以压迫,也会有鲜血不断地缓慢溢出,这个现象自我当医生以来,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3月26日:开始被隔离观察】作为一名医生,我很清楚那些接触过这个患者的人,会面临多大的危险。
而作为曾亲身经历过非典疫情的医生,我开始不由自主地强迫自己,回忆过去几天里和患者接触的所有细节。
我极不情愿地给自己下了结论:我已经被病毒感染。
于是我主动向医疗队说明情况,并自觉申请开始21天的隔离观察。
【3月29日:三名医护人员感染埃博拉】坏消息接踵而来。
前些天医院对所有出现类似症状的医护人员进行病毒检查,今天的报告结果只能用残酷和震惊来形容。
我们科室里三名同事无一人幸免,全部为埃博拉病毒阳性――扎伊尔型。
面对这样残酷的病毒,不要说他们几个现在已经被明确诊断的感染者,就连我这个目前还没有什么不适感的被观察对象,一个平时性情粗放、见惯了生离死别的外科医生,都不自觉地开始仔细观察身体上所有细微的变化。
早上起来洗脸的时候,我肯定要在镜子前看看自己是不是出现了那种跟患者相仿的眼结膜出血症状;白天只要出现一点点头晕,我就会开始紧张,担心这是不是发病的先兆;即便体温刚到36.9℃,我也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就连身上起了一个小疹子,我都会害怕是不是埃博拉病毒感染造成的……【4月1日悲痛:好朋友盖思姆染病身亡】噩耗再次传来――我的医生搭档盖思姆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
第一次知道“埃博拉”作文【小学六年级500字】

第一次知道“埃博拉”
埃博拉,好奇怪的名字。
它是一种很恐怖的病毒,是一种通过体液传播的病毒。
那天下午第一节课,老师竟然让我们看视频——说埃博拉的视频。
刚开始看,我很开心:“诶?今天不用上课啦,给我们看电视么?”我好激动好激动,可是当开始看的时候,我把眼睛捂上耳朵堵住:“咦——老师怎么让我们看这种视频啊。
”
“……这种病毒治不好,它能在体内呆上2-21天[貌似是的],正常情况下是5-10天,然后就会发病。
“先是开始头疼,你会觉得是小病。
然后你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里都会开始流血,身上的小洞都会开始流血,接着你的头上会出现无数个小洞,最后死亡!
“就算死了,这种病还是会在体内存活几个星期,传染给其他人。
”
我看过之后告诉我弟。
那天晚上我弟都不敢回家了[实际上他就
住在我家楼下]:“如果我下去的时候正好碰上一个得埃博拉的人怎么办啊!?”他这样问。
我耸耸肩表示反正不是我。
他弱弱的说:“那我就传染给你。
”我做出鄙视的目光。
那天我上网查了“埃博拉”,真的很恐怖。
视频上说:“这有可能就是古时候说的瘟疫!”瘟疫是什么,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应该从电视剧里看到过吧。
晚上我差点睡不着觉,心里恨恨地想:“讨厌。
为什么要有这种病毒啊
第一次知道埃博拉真倒霉,我真不想知道有这种病。
三年级疫情写日记怎么写?

三年级疫情写日记怎么写?抗击疫情的日记1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临了,今年的春节和往年不一样,因为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导致全国各地人士都宅在家放弃外出旅行、走亲访友等活动,甚至连老师组织的户外活动都被取消了。
这种病毒是来自于各种野生动物身上的细菌传播到人体内的疾病,尤其是蝙蝠、果子狸、野猪、浣熊、野生土拨鼠……他们身上有一百多种病毒,已经被科学家证实发现的就有:SARS病毒、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MERS病毒等。
所以我们不能随便捕捉野生动物,更要学会和大自然、野生动物和平共处!在这场战役中,我最敬佩的是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老爷爷,不远千里去武汉支援,他为了研制这种病毒的抗体,每日通宵达旦,还有许多白衣天使日夜劳累,即使病毒感染了自己的身体,但为了我们的健康,还是义无反顾的坚守在一线。
还有全国各地有很多爱心人士自愿捐款和捐助物资,他们的付出与大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我心中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虽然现在我还很小,不能和敬佩的钟南山爷爷以及广大的白衣天使们一起战斗在疫情的第一线,但是我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不给他们添乱。
在这里,我要呼吁更多的小朋友,尽量呆在家中不串门,勤洗手,戴口罩,不给国家添麻烦。
在家中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长大后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抗击疫情的日记2过完年后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每天都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我们已经待在家里很多很多天了,除了爸爸隔几天全副武装地去买菜,大家都关在家中,因为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才是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最好的支持。
可是外公有些待不住了,今天,他自言自语地说:“要么我去买点苹果吧,家里快没有苹果了,勺和串每天都要吃的。
”他声音很小,只有坐在旁边的我听见了,我马上很警惕地说:“外公,你说什么?”“没什么,没什么。
”外公笑呵呵地说。
“不能出去,外公,我们物资还算是很充足的,不能给医生们添麻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仁医生精选】来自埃博拉疫区的日记(转载分享)还记得我前几天写的那篇《埃博拉病毒席卷西非,除了恐慌我们还能做什么》吗?面对可怕的埃博拉,许多医生不畏危险深入非洲去帮助他们。
我今天看到一名在埃博拉疫区工作的医生的日记,为之深深感动。
日记中字里行间透露的不是恐惧,而是治病救人的匆忙感。
治病救人,无需考虑太多,这不就是医生的精神所在吗?埃博拉病毒也许并不可怕,对病毒的恐惧才是最可怕的。
在感动的同时,我想把这些文字分享给大家,希望天佑所有奋斗在埃博拉前线的病患和医生们!2014.05.28各位,我接到了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命令,明天将要搭乘飞机去盖凯杜省。
这个地区位于几内亚西南部,毗邻塞拉利昂和利比亚,也是埃博拉爆发的核心区。
就在两周前,每个人还以为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有跟踪观察的事情了。
但如今,埃博拉疫情却在多地爆发,席卷了整个国家,并开始侵入塞拉利昂。
盖凯杜省是做隔离区的最安全的地方,因为这里已经建立了达到标准的医疗系统。
之后更多。
爱你们所有!2014.06.01各位,很抱歉邮件发迟了——我们如今真的是困在了这片灌木丛中,水、电和网络都是短缺的。
到处都弥漫着绝望的情绪。
很不幸的是,即使无国界医生组织和WHO的医生拼尽了全力,疫情蔓延仍然没有放缓。
我得快速打字,就在刚刚,又来了五个新的病人。
估计我很难再有时间多写一点。
疫情蔓延是因为当地居民对治疗团队极不信任,而且疾病没有任何特殊的症状。
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只有50%到60%,很多病人的症状都是温和的(出血性腹泻和吐血)。
这和我们在书中电影里看到的有点不一样,不过我怀疑早前对疾病的描述是来自未经治疗的晚期病例。
隔离区的设置有两个目的:一,把病人隔离起来以防止大规模传染,二,我们会尽我们所能提供治疗。
你可以想象,我们的医疗资源极为有限。
我的工作是对急救护理提供临床指导,我们工作时会穿着PPE,也就是个人防护设备。
个人防护设备包括手术服、一副橡胶手套和一双橡胶鞋,无渗透的衣服,外面罩着一条防渗的长围裙。
一个面罩盖住嘴巴,带上护目镜,防渗透帽子——全副武装。
这里气温30°,湿度大于90%。
我一天的工作从早晨7:30开始。
最后一趟车离开时大约是晚上9、10点,我不得不自己再叫辆车回旅馆。
Fantou Rose旅馆缺水断电,但这里还有一个迷你冰箱和电视,不能用,估计一直也就没人用过。
但在一天流掉8公升汗之后,没什么比洗个澡更享受的了。
最难熬的是没法和Leah和孩子们说话。
我爱你们,会很快给你们打电话的。
祝好2014.06.02今天是个很糟糕的日子——我在5月30日接收的两个病人中的一个去世了。
我走进他的房间,他半裸着躺在地上,到处都是他呕吐、排泄出的血污。
我把他推回床上,帮他擦了身子,给他换了干净衣物。
然后,他就死了。
这个只有27岁的年轻人原先很健壮,但死前却无此无助。
他的妹妹就在隔壁,但也活不了多久了。
全屋子的病人都在看着同伴们死去,他们大多数都互相认识,或是家庭成员,或是邻居。
绝望让人窒息。
我电脑没电了。
不好意思,将来再多写点。
爱你们2014.06.03每一天我们都在经历欣喜与悲伤。
有两个病人情况有所好转。
其中一个年轻人开始帮助我们鼓励周围的病人,让他们多喝水,继续坚持。
这相当让人欣慰。
另一个是年纪稍大一点的,据说他只有35岁,可他看起来已经85了,每次我走进他的房间,他都好像在做健美操,这与外界对隔离区的描述差别很大。
然而不幸的事也在发生。
我们有一个18岁的女病人,她感染了埃博拉和疟疾,但她还怀有5个月的身孕。
她有个艰难的18岁——怀孕,感染了病毒,还患有疟疾,待在隔离区里,每天只能见到穿着“太空服”的人。
更不幸的是,她开始宫缩,我们一整晚都在帮她接生。
她在早晨生下了一个早产儿。
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些催产剂,但是她大出血。
没有多余的血浆,也没有家庭成员能给她供血。
我们一直在试图抢救,但毫无作用。
MSF团队的关系非常好,我们和三名当地的医生一起工作。
一两个病人有好转的迹象,都会激励我们继续努力。
我希望我们可以完全治愈那个男人,这对他,对我们,对所有病人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昨天,我去隔离区时,口袋里放着一个温度计,以测量我这套装备里的维度——46°。
但我们每次要穿上1-2个小时,一天2-3次。
当你穿上的时候,会热的几乎没了知觉。
今天盖凯杜省的医疗团队和利比亚、塞拉利昂的团队开了场大会。
晚上我和WHO传染病专家交流,但没有什么好消息。
每一天,一个村庄就会有10-15名新的死亡病例。
不过,把病人与高危病因联系在一起,试图找到传播途径并控制疫情,确实是件很神奇的事情。
我现在很开心,健康,想念我的孩子们和Leah。
2014.06.04埃博拉如此可怕,除了人们死时的惨状,还因为它会感染整个家庭。
那个18岁的孕妇已经去世了,虽然我们使用了催产素,还进行了子宫按摩,她还是因为大出血去世了。
我们通知了她的丈夫,他回答说“ma vie est fini(我的一生都完了)。
”埃博拉带走了他的母亲,他的岳母,他的妻子和他们的孩子。
当疾病杀死了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病情会急转直下。
类似的,上周有个女人死了,她的母亲原先正在好转,很快也跟着去了。
没有什么比带着丧子悲痛而死去更糟糕的了。
但仍有希望。
有一个年纪大的男人,每次我走进他房间,他都会开始做操,证明他确实好转。
我只能对他微笑。
另一个年轻人也开始好转,我任命他做他们病房的队长。
他很胜任这个角色,积极帮助其他病人,鼓励他们多喝水,并帮我们做翻译。
这里的人们生活完全不能与发达国家的相比,但他们却很幸福,他们对我们也非常热情。
我在这里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医生了。
除了医治他们,我还打扫卫生,帮助他们洗澡,喂他们吃饭,换输液管,还教课。
我很为之自豪。
2014.06.07埃博拉病毒通过液体传播,包括汗液、精液、眼泪、唾液等。
很多人被检测出阳性,都是去参加了他们病死的亲人的葬礼,他们会直接接触病人的尸体,包括清洗尸体,甚至在停尸房里吃东西。
而感染埃博拉病毒而亡的人,尸体仍然在分泌液体。
在乌干达,他们会在人死后用毯子包裹尸体,吸干尸体分泌的液体,这种习俗加快了病毒传播的速度。
感染的孕妇更危险,因为她们每周都要去产婆那里做检查,但产婆并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这个产婆会把病毒传染给她见到的每一个孕妇。
不幸的是,如今还没有孕妇存活的案例,我们这里也不例外。
更糟糕的是,我们接收了一位已经感染的产婆,但她在过去的几周里一直都在工作。
这是个很残酷的事,一个原本帮助别人的人,如今却成了病毒传播的中转站。
医院内传播的可能性和埃博拉极高的致死率,加剧了当地人对医疗队的不信任。
我们把他们还没有显现出病症的亲人带走,还给他们的却是一个密封的尸袋。
谣言开始四溢,说白人带来了埃博拉病毒。
(而另一名无国界医生Jagatic医生也提到,在这些对于伊波拉病毒非常敏感的高危区,当医生们穿着“太空服”进入村庄喷洒消毒药物时,很多人会觉得他们在传播埃博拉病毒而不是在与之抗争。
)这给复诊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然而不复诊,带来的是更多的死亡,而高死亡率也加剧了谣言,我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治好,然后送他们回家。
昨天,我们有两名病人治愈出院。
当他们走出病房的时候,所有人都在鼓掌欢呼,让人格外动容。
今天,我们可能又有一名治愈的病人,我正在等待她的检查结果。
卡车运来了一名病的很重的妇女和孩子,待会再写。
2014.06.08随着我离开的日子临近,我不由得产生一些愧疚感——愧疚于我不能做的更多、更好、更快。
但我觉得愧疚感更多是因为,我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但病人们不行。
昨晚,我们接收了一个年轻的男孩,他和他的母亲一起被送来。
他们被锁在屋里四天,因为他们发病了。
不幸的是,耽误就医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他的母亲去世了。
这个9岁的男孩坐在她母亲的尸体旁,如今,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隔离区里。
他的父亲和兄弟们走了25公里来到隔离区,他们的村子已经将他们驱逐出去,并称他的父亲也有了症状。
MSF团队派了辆车接他们,但他的父亲拒绝了。
幸运的是,另外3个孩子没有出现症状。
但我担心的是,当那个父亲徒步走了25公里,一个孩子被他背在背上,病毒很有可能已经通过汗液传播了。
当9岁的男孩被送到隔离区时,他的脉搏很微弱。
他的衣服很脏,于是我们给他换了件新衣服,我让他笑一笑,在那个笑容里,我好像看到了希望。
感染了埃博拉,你不可能死得很安详。
你的朋友、家人都不在身边,你只能被这些白大褂照顾。
这些人死的时候,都很孤独痛苦,他们看不到人们的脸,甚至不知道家人是否在身边。
我在美国看到的所有讣告都有这样一句话“家人陪伴在床边,他们安详的去了。
”我没能给这个小男孩写下这句话,那天晚上,他就离开了人世,虽然他的笑容曾经让我感受到希望。
在寂静的黑暗中,他躺在病房的地板上,因病痛大量呕血。
我只能想象他最后的日子——被恐惧的家人和邻居锁在屋子里,在卡车的后车厢里眼睁睁的看着母亲在自己面前死去,被穿着“太空服”的外国人放在隔离区里,最后一个人孤零零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们现在没有更先进的手段去拯救更多的人。
当疫情得到控制,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反思,但现在,我们还有更多的病人需要帮助。
2014.06.10我刚刚结束了两个小时的卡车之旅。
现在的我,在尝试回忆这过去的三周中发生的所有事情。
这是WHO第一次特意派送特殊急救护理的临床医生到这个地方,尝试去提高重症垂危的病人临床护理水平。
他们曾经派来了无数的医师,包括流行病学家,人类学家、感染控制和预防专家,这些专家也为提供护理和控制疾病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这次派遣急救护理专家却是比较新的尝试。
我觉得这次行动带来了很大的希望,我们也有很多收获:1. 埃博拉造成的死亡,可以通过早期积极的紧急护理减少。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根据需要,进行持久的,对于治疗方法的重新评估和调整。
其次,因为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还需要时间研究发明,积极化的支持性疗法现在还是可以实施的。
由于增加的诊所量所减少的死亡率,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互相信任,并且可在病人感染早期就检测出来,从而减少传染可能性。
2.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恐惧,其实和病毒本身一样可怕。
这在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是个极大阻碍。
对我来说,这个任务最难的部分是从日内瓦去往几内亚的前一周。
我被病毒的传闻吓到了(百分之九十的死亡率,身体的每一个孔都在流血,病毒屠戮了整个村子等等)。
但其实,埃博拉病毒确实极具传染性,但有出血性并发症的概率只有50%-60%,并且如果接受积极的临床治疗,还是有一定的存活可能性。
在对抗病毒的过程中,征募医疗人员和追踪接触者是最关键的两部分。
恐惧会对这两部分工作产生极大的阻碍。
病人们对于隔离区持有恐惧心理,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朋友和家人只是因为很常规的腹泻或呕吐症状被送到了医院,回来的时候却是标有严禁触摸的袋子和装在袋子里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