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PS & ICAF
防海生物装置(MGPS)和阴极保护(ICCP)的区别

防海生物装置(MGPS)和阴极保护(ICCP)的区别
1.常用防海生物装置(MGPS---MARINE GROWTH PREVENTION SYSTEM),分为两类:
1)电解铜和铝/铁电极,利用电解出的铜离子杀灭海生物,借助电解出的铝离子防止腐蚀。
2)直接电解海水产生次氯酸钠,利用次氯酸钠防腐蚀防堵塞。
2.阴极保护(ICCP---IMPRESSED CURRENT CATHODE PROTECTION)8
ICCP设备通过安装在船体上的参考电极连续监测船体电压, 如果船体电位超出正常值 (通常为220V)电控箱将向钛电极输出一定量的补偿电流(直流电DC).
这样船体电位将始终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 腐蚀现象就不会发生.。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是怎么回事1. 引言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Multiple Gastrointestinal Polyp Syndrome,简称MGPS)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特征是肠道中出现多个息肉(多发性息肉)。
该综合征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手段等方面内容。
2. 病因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其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大约50%的MGPS患者在家族中有息肉的病史,且多个基因突变与MGPS的发生相关。
其中,APC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遗传突变,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中的大多数病例。
其他与MGPS相关的基因突变包括MUTYH、POLE和POLD1等。
3. 临床表现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以下症状较为常见:•腹痛或不适:由于肠道内息肉引起的肠腔阻塞、便秘等症状,患者常常感到腹痛或不适。
•腹部肿块:肠道内多个息肉的存在可能导致腹部可触及的肿块。
•长期贫血:多发性息肉综合征可引起慢性失血,导致贫血的出现。
•便血:当大肠息肉发生破裂、溃疡或出血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便血。
•腹泻或便秘:肠道内息肉的存在可能干扰肠蠕动,导致患者出现腹泻或便秘的症状。
4. 诊断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4.1 病史询问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或家族的病史,了解消化道息肉的发病情况、症状表现和既往治疗情况等。
4.2 临床表现评估医生应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腹部肿块、腹痛、贫血等,来评估患者是否可能患有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
4.3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钡餐造影和胃肠镜检查。
X线钡餐造影可以检测出胃肠道息肉的位置、数量和形态。
胃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息肉,并进行活组织检查。
4.4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活组织检查,医生可以明确肠道内息肉的性质和病理类型,以进一步确认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的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微生物生长促进剂 英语

微生物生长促进剂英语Microbial growth-promoting agents, commonly known as 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s or MGPs, are substances that enhanc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s. These agents have gained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agriculture, pharmaceuticals, and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In agriculture, 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s are used to improve crop yield and enhance plant health. They can stimulate root development, increase nutrient uptake, and enhance plant resistance against diseases and pests. Examples of 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s in agriculture include rhizobacteria, mycorrhizal fungi, and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PGPB).Rhizobacteria are beneficial bacteria that colonize the root system of plants. 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fix atmospheric nitrogen, convert insoluble nutrients into plant-available forms, and produce growth-promoting substances such as auxins, cytokinins, and gibberellins. These substances promote root growth, enhance nutrient absorption, and stimulate plant growth.Mycorrhizal fungi form mutualistic associations with plants, where they colonize the plant roots and provide increased nutrient uptake capabilities. The fungi can absorb nutrients, such as phosphorus and micronutrients, more efficiently than plant roots alone. In return, the plant provides the fungi with carbohydrates produced through photosynthesis. This symbiotic relationship improves plant growth and increases plant resistance against various stresses, such as drought and nutrient deficiencies.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PGPB) are another type of 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s commonly used in agriculture. PGPB have diverse mechanisms to promote plant growth, including producing plant hormones, solubilizing nutrients, and suppressing plant pathogens. Some PGPB can also enhance plant tolerance to abiotic stresses, such as drought and salinity.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s ar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ntibiotics, vaccines, and other therapeutic substances. For example, certain bacteria and fungi are used as hos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or enzymes through genetic engineering. These microorganisms are genetically modified to express specific proteins that can be further purified and utilized for various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Moreover, 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They ar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biofuels, enzymes, and other biobased products. For instance, certain bacteria and yeasts are used to produce ethanol through fermentation. The microorganisms convert sugars into ethanol,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fuel source.In conclusion, 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s are substances that enhanc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s. They have diverse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pharmaceuticals, and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These substances can improve crop yield, enhance plant health, produce therapeutic substances, and facilitate the production of biobased products. 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s are an important tool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bio-based industries.。
mgps防海生物工作原理

mgps防海生物工作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MGPS防海生物工作原理海洋是人类的重要资源之一,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危险和挑战,其中海洋生物对于海洋设施和装备构成危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人们研发出了各种防海生物设备,其中MGPS (Marine Growth Prevention System)是一种常用的防海生物技术。
本文将介绍MGPS防海生物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MGPS防海生物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对海洋生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被保护的海洋设施表面安装一套电极系统,然后通过外部电源施加电流,使得海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表面的电位和PH值,从而抑制海洋生物的附着和生长。
具体来说,当电流通过海水中的电极系统时,会导致水中的氧气和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氯气和次氯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对海洋生物具有一定的杀菌和防止附着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海生物的效果。
1. 改变表面电位:通过施加电流,可以改变海洋设施表面的电位,从而减少海洋生物的附着和生长。
电位的改变会影响海水中的离子浓度和PH值,对于某些海洋生物来说,这种环境变化是不适宜它们生长的,因此可以有效地预防海洋生物的侵蚀。
2. 释放抗生物物质:在电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具有杀菌和抑制海洋生物生长的物质,如氯气和次氯酸等。
这些物质可以直接对海洋生物进行杀灭,同时对已经附着的海洋生物也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从而提高防海生物的效果。
3. 破坏海洋生物细胞:由于电流的作用,会对海洋生物的细胞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其正常的代谢和生长过程,从而达到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效果。
MGPS防海生物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海洋平台、海底管道、船体及海洋工程设施等。
通过安装MGPS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海洋生物对这些设施的侵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目前,许多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船舶和海洋工程设施都使用了MGPS防海生物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
HS-mGPS评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效果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

第44卷第5期2417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学报Vol. 49 No. 4JOURN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201945HS-mGPS 评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效果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21A234313640)* *通信作者 E-mail :3176338509@qq. com网络出版时间:221 -26 -28 网络出版地址:Uttp ://6ds. uikb 00周—1)/0321/62.110 R. 22172623. 2223. 217. Uwi591陈荣斌,李荣**,叶汝兴,李怀,吴楚海,李志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肿瘤科,广东佛山52831)[扌商 要]目的:探究高敏感格拉斯哥评分(HS-mGPS )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效果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1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FL0F0X6(奥沙利钳、亚叶酸钙及氟尿23)方案或SOX(奥沙利钳及替吉奥)方案新辅助化疗,依据患者HS-mGPS 评分将其分为0分组、、分组和2分组;比较3组患者化疗疗效和生存状况,并单因素和Logtm 多因素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
结 果:HS-mGPS 评分为0分、、分和2分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5. 30%、50. 00%和43. 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化疗后6、1、24月时0分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1分组和2分组患者,1分组患者生存率均高于2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伴发疾病、肿瘤M 分期、T 分期、分 化程度、组织分型、化疗疗效、组织学反应、术前营养,HS-mGPS 评分、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术者经验与进展期胃癌 患者死亡有关(P <0. 05) ;Logistia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1分期、高T 分期、化疗疗效差、组织学反应低级、HS-mGPS 评分高、BXoth □式吻合术及术者经验W 5年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o 结论:HS-mGPS 得分低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与术后生存状况优于得分高的患者,HS-mGPS 评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效果有预测价值。
船舶污底与处理措施

预防船舶污底的措施一、使用含有防污剂的涂料最早的防污剂是通过释放诸如三丁基锡、含有砷之类的有毒化合物来杀死附着的生物,但2008年起国际上已经全面禁用有机锡类防污涂层的使用,后期开发了氧化亚铜、氧化汞、酚醛等无锡防污剂,可以有效抑制甚至杀死海洋生物。
但随着这些毒素的缓慢渗出,也同样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污染。
目前防止船舶污底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低表面能的防污涂料以及仿生防污涂料,其中有机硅树脂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应用相对成熟,其能有效的降低海洋生物在船体上的附着率,但存在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二、采用船舶防海生物系统(Marine Growth Preventing System, MGPS)MGPS 的用途是预防海洋生物吸附在船底、海底门、海水管道、海水冷却器等狭窄通道以及在这些地方滋生繁殖并产生腐蚀。
常用的系统主要有电解海水MGPS、电解铜铝(铁)MGPS和超声波MGPS,或者是联合使用。
清除船舶污底的方法虽然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抑制船舶污底的形成,但并不能完全阻止海洋生物的附着,所以定期的船底清洗还是在所难免。
船底清洗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进入船坞采用高压水枪、喷砂等方式清理(俗称刮船底),这种清理方式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上耗费巨大,但可以彻底清理干净。
第二种方法是雇用接受过腐蚀控制和问题识别方面培训,并能对船底状况做专业评估的潜水员,采用高压水枪对船体进行清洗或采用专用设备对船体进行刮擦。
这种清理方式存在着作业难度高、安全风险大、清洗效率低、作业覆盖范围小、可能损伤船体漆面、对于深吃水的船舶底部无法清洗等问题。
第三种方法是采用水下清洁机器人,通过无线遥控方式让机器人在水下对船底进行清洁。
尤其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采用远程控制技术,清洗作业不需要跟港口及船上人员接触,疫情安全可控,不会影响港口的正常作业。
但水下清洁机器人对海底门格栅、螺旋桨、舵、侧推器、海水出口管等部位清洁效果不是很理想,需要专业潜水员下水配合清洁。
mgps铜极电阻

mgps铜极电阻一、mgps铜极电阻的定义与基本原理1.1 定义mgps铜极电阻是一种利用铜材料作为电阻材料的电子元件。
它通常采用铜材作为导电材料,通过设计电阻的长度、截面积和形状等参数来控制电阻的阻值。
1.2 基本原理mgps铜极电阻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阻材料的电阻特性。
当电流通过电阻材料时,根据欧姆定律,电阻材料内会产生电阻。
铜作为一种良好的导电材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因此可以用来制作电阻元件。
二、mgps铜极电阻的应用领域2.1 电子设备mgps铜极电阻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
在电路设计中,电阻经常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起到稳定电路工作状态的作用。
2.2 电力系统mgps铜极电阻也常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限流、载波通信等方面。
在电力系统中,电阻用于控制电流的大小,保护电网稳定运行。
2.3 电动汽车mgps铜极电阻在电动汽车中也有应用。
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中,电阻用于限流、保护电池以及平衡充电的功率。
2.4 其他领域mgps铜极电阻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电阻用于控制航空设备的电源输出;在医疗设备领域,电阻用于精确控制医疗器械的工作参数,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mgps铜极电阻的制备方法3.1 材料选取制备mgps铜极电阻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铜材料。
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铜材料,如硬铜和软铜。
3.2 加工工艺mgps铜极电阻的加工工艺通常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1. 切割:根据设计要求,将铜材料切割成合适的形状和尺寸。
2. 整形:对切割好的铜材料进行整形处理,使其形状更加符合设计要求。
3. 焊接:将需要连接的铜材件进行焊接,确保连接牢固。
4. 清洗:清洗焊接好的铜材件,去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污垢和氧化物。
5. 测试:对制作好的mgps铜极电阻进行测试,检查其电阻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mgps铜极电阻的特点和优势4.1 低电阻率铜材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可以提供较低的电阻值。
浅谈船舶防海生物装置MGPS的原理与选择

浅谈船舶防海生物装置MGPS的原理与选择【摘要】舰船的海水管系和海上平台以及港口的海水系统都会受到海洋附着生物的严重污染。
在海水系统中附着的海洋生物,会严重腐蚀管道,并且由于海生物堵塞海水进入口、管道、滤器、冷却器,会使海水管道的有效直径缩小,影响海水流量和降低热交换率,导致成本加大和能源浪费,并影响有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船舶的防海生物装置已经在新造船中普遍使用,对船舶防海生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人在参照学习了诸多论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如何管理和是使用,以期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船舶;防海生物装置;原理;特点船底防腐生物系统通常称为MGPS系统(marine growth preventing system)。
海洋微生物在船舶外壳、海底阀箱、管路系统、热交换器等系统大量附着,会使这些系统的有关设施加速腐蚀,减少寿命,增加了船舶管理的成本。
一、腐蚀的原因海洋生物极易容易附着在海水系统,海生物本身并不直接腐蚀船舶设施,而是间接地造成了腐蚀。
主要因为他的附着,一是通过它的新陈代谢产生了无机酸、有机酸、硫化物以及氢等酸性腐蚀源,二是促进金属的阴极化过程,三是改变了金属周围环境氧浓度、含盐量、酸度,形成了氧浓度差等局部腐蚀电池。
当金属材料浸于海水之中,有一些溶解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就被吸附到材料的表面,紧接着来之水体中的浮游细菌开始积聚到了材料表面,并且分泌了大量的胞外分泌物或猫膜。
随着异养细菌的繁殖和进一步分泌胞外薪性物质,材料表面膜厚度不断增加。
数周之后微生物膜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群落,然后逐渐死亡,并裸露出金属基体,开始形成新的微生物膜。
随着材料浸泡的时间的延长,微生物膜的组织和组成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微生物的吸附生长增加了海水流动的阻力和热传导阻力,并加速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作用。
在这种自然形成的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及其排泄的聚合物组织膜结构并不均匀,局部堆积的排泄物会导致氧浓度差电池的产生,形成富氧区和贫氧区作为阳极被加速腐蚀,造成空蚀和缝隙腐蚀损坏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的基本原理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为主的盐类,其中氯化钠含量最高位 2.7%左右, 占总盐度的 10.9%。 在海水的组成中, 氯离子含量最高, 氯浓度达 19%左右,占离子总含量的 55%。 电解海水防海生物装置,用镀铂钛电极或特制的电极将海水电 解,以产生 NaClO、HClO 和 Cl2,这些有效氯是强氧化剂,能杀死 或击晕海生物的幼虫和孢子,达到防污染的目的。根据实验室研究结 果表明,有效氯为 20mg/L 的处理海水,能杀死海水中几乎所有的 细菌和海生物。
电解铜、铝(软铁、熟铁)防海生物装置的基本原理
铜阳极(copper anode)在海水中电解,产生微量铜离子(cupric ion), 铝阳极(aluminum anode)或铁阳极(ferric anode)电解后生成 少量氢氧化铝絮状物(aluminum hydroxide floccule)或氢氧化铁 絮状物(ferric hydroxide floccule),海水带着这种具有很高黏性的 絮状物从管道中流过时,絮状物就散布开来,粘附在海生物幼虫可能 栖生的海水流得较缓慢的区域,并且随着电解时间的增长,这些絮状 物就附着在海水管系的内壁上, 在整个海水管系中形成一层很薄的保 护层,进而达到防止海生物吸附及防止海水腐蚀的双重作用。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当海水中的铜离子含量达到 2μg/l(2mg/m3) 时,铜离子能有效地抑制海生物在海水管系中生长。 根据海水管系的材质的不同,须正确选择使用阳极: 如果海水管系的材质是钢,需选用铝阳极。 如果海水管系的材质是铝或铜,需选用铁阳极。
MGPS (Marine Growth Prevention System) ICAF (Impressed Current Anti-Fouling System)
The Marine Growth Prevention system or Impressed Current Anti-Fouling system is electrolytic in action. The system consists of copper anode and aluminum (or soft iron) anode which are strategically located in sea chests or sometimes inboard, but as close to the sea water intake points as possible. One set of anodes consisting both copper anode and aluminum anode (or ferric anode) is recommended for each sea water service. The anodes are connected to a control panel that feeds DC current to the anodes. The resultant ions (cupric ions) and floccules [e.g. Al(OH)3 or Fe(OH)3] produced by the anodes are carried by the sea water, spreading through the pipeline and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that is distinctly unfriendly to the marine life and larvae. An additional benefit is that the aluminum hydroxide floccule [Al(OH)3] or ferric hydroxide floccule [Fe(OH)3] creates a protective film inside the pipeline, thereby significantly reducing pipeline corro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