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理科)语文
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辽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族群分布、文化区隔等对于文学活动有不同影响。
这些影响,最终将反映到作家个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上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北方《诗经》和南国《楚辞》的不同文风,认为前者“辞约而旨丰”,后者“瑰诡而惠巧"。
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明确将地理环境、种族与时代并列为文学生成“三要素”。
关于文化地理差异带给文学创作的功能性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做过阐述。
他说:“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民族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审美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像人的皮肤一样,长久地保持下来并渗透到人们精神的各个领域。
"事实正是如此,地理环境以及据此而来的综合性人文氛围,不仅影响到区域习俗、文化传统、作家性格等,而且还会作用于文学文本的传播路径和接受方式,而这一切都将以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为核心。
四川乐山依山抱水的开阔环境造就了郭沫若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凤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沈从文敏感柔弱的个性心理。
地理区隔所造成的重要文化延异表征之一,便是语际交往中的非对称性。
语际交往实际上指的是不同语种之间的跨文化交往,其中自然包含了不同区域不同语种间的文学对话.语际交往过程中的非对称原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语际交往中暂时处于强势地位的语种对相对弱势语种的强迫性渗透,二是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的非饱和性和不完满性。
文学语际交往中存在着的“语言霸权”问题.比如西方的主流语种——英语对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语种的霸权。
我们有理由预期,英语霸权地位还将持续下去,据此进行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种种讨论也会受到英语表达惯性的牵制。
2019-2020学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非典、甲流、埃博拉出血热等,人类每一次面对新发传染病,都可以说是遭遇战,而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的研发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样面临相似难题。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我国中医药筛选出临床证实有效的“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
据统计,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7万余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
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
面对新发传染病,我国中医药为何能有“药”和“方”? 原因在于,中医运用的是整体性、调和性思维。
以清肺排毒汤为例,中医立足“排毒”而非“杀毒”,因而老药依然能派上新用场。
中医通过清热、化湿、解毒的方法,改变病毒生存的环境,抑制病毒在体内生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相对较低。
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去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医药容易被误读。
疫情期间,为避免因滥用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尽管中医药已经传播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药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未能以药品身份面世。
中医药将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在惠及世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君平《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人民日报》2020年4月8日)材料二: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但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的体现。
2019届北京市师大附中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两道大题,6道小题,共25分。
(一)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每题2分,共10分)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数.(shuò)见不鲜纤.(qiān)夫俨.(yǎn)然间.(jiàn)或B.嫉.(jí)妒重创.(chuàng) 木讷.(nè) 炽.(chì)热C.果脯.(fǔ) 隽.(juàn)永酩.(mǐng)酊应.(yīng)届D.血.(xuè)泊.(pō) 曲高和.(hè)寡绯.(fēi)闻参与.(yǔ)2.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2分)A.寒喧屠戮烟霭情投意和B.轻歌缦舞别出新裁一筹莫展与日剧增C.不径而走老骥伏枥首曲一指义气用事D.殉私舞弊惹事生非脍灸人口裨官野史3.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A.日臻.完善臻:接近B.好高骛.远骛:野鸭C.义薄.云天薄:比……薄D.不刊.之论刊:改正4.下列对作家作品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2分)A.《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文章写晋灵公不行君道,最终被臣下杀死,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太史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
B.《祝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中国劳动妇女在夫权、族权、神权压迫下的悲惨命运,也批评了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卫道士的虚伪和反动。
C.鲁贵在《雷雨》中是一个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小人形象。
他在周家做总管,一面对着老爷少爷点头哈腰,一面敲诈着繁漪,他之所以希望自己的女儿和周家大公子周冲在一起,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命和钱财。
D.敌人从胡浩那儿收缴到《挺进报》,当敌人严刑折磨胡浩,齐晓轩站了出来,承认该报纸是他写的。
北京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理科)

北京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理科)受体的抗体,该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该抗体无负反馈作用)。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该患者会表现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B.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在垂体细胞表面C. 该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是免疫缺陷病D. 该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5.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饮清水后约1h ,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 饮清水后0.5h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 在3h 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 3h 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6. 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
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尿液 血浆 体积(mL/单Na+ (mg/K+ (mg/Na+ (mg/K+ (mg/注射食25 15 35 155 45 注射食40 12 30 135 37 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C. 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D.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7. 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 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原,其后是脂肪C. 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糖原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D. 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8. 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后为机体供能B. 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进而抑制神经元死亡C. 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促进轴突末梢释放递质,促进Ca2+进入细胞D. 胰岛素受体(InR)激活障碍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一定低于正常人9.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2019-2020学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③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B.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递质的过程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D. 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信息交流的作用2. 下列关于细胞核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和RNA的载体C.核仁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核孔有利于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幼儿和成年人体内水的含量均多于其他化合物B.正在发芽的玉米种子中自由水比例多于结合水C.结合水比例越大,细胞抵御不良环境能力越强D.氢键的稳定性使常温下水呈液体状态,能流动4.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的胞间连丝是植物的一种超细胞结构,它把一个个独立的“细胞王国”转变成相互连接的共质体,为植物体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提供了一个直接的从细胞到细胞的细胞间通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伴胞中的蔗糖可经胞间连丝直接进入筛管B.筛管内的蔗糖可分解为两种单糖C.蔗糖可顺浓度梯度进入薄壁细胞,便于光合产物的运输D.单糖转运载体至少要横跨筛管和薄壁细胞两种细胞的细胞膜5. 研究发现,V-ATPase为溶酶体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其形成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
V-ATPase具有A 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内。
研究发现,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是高度糖基化的,性质非常稳定。
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由V-ATPase的特性可以说明溶酶体膜蛋白具有催化和运输的功能B.与V-ATPase合成、运输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溶酶体膜被自身水解酶分解D.将细胞内的溶酶体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法6.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分裂过程中的某一时期。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2021年整理)

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做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本试卷有两道大题,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50分。
其中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
1.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下降,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A. 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大量迁出B. 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生殖能力下降C. 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2. 下图是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结合此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 禁止产前诊断胎儿性别是因其会影响③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 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3. 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理想条件不包括A. 食物、空间充裕B. 气候条件适宜C. 不受其他生物因素的制约D. 繁殖力强4.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在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K值约为A. 100只B. 200只C. 300只D. 400只5. 下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关于阴影部分形成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环境中存在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而被淘汰的个体数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6.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2018-2019学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有六道大题,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两道大题,7道小题,共26分。
(一)请根据要求,完成1—6题。
(每题2分,共12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 嫉.妒(jì)跌宕.(dàng)佶.屈聱牙(jí)悭.吝(qiān)B. 推诿.(wěi)档.案(dàng)韦.编三绝(wěi)掇.拾旧闻(duō)C. 绯.闻(fēi)包庇.(bì)栉.风沐雨(zhì)市侩.之气(kuài)D. 粗犷.(guǎng)摒.弃(bǐng)如蚁附膻.(shān)恣.意妄为(zì)2. 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2分)A. 幅射利令智昏事必恭亲色厉内荏B. 桎梏民生凋蔽安然无恙不容置喙C. 复辟美轮美奂食不果腹蛛丝蚂迹D. 眩晕老生常谈休戚相关万事俱备3. 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A. 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B. 周杰伦对自己的电影《头文字D》在金马奖评选中能够获奖早已充满了信心,这次真的获奖了,面对这不虞之誉....,他激动万分。
C. 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4.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
B. 《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是北京师大附中2019-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理科)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I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 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 唾液腺、垂体、肠腺B. 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 睾丸、汗腺、皮脂腺D. 卵巢、胰腺、肝脏2. 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
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 雌激素B. 促性腺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3. 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B. 若③含量低于正常值可以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①和②C. 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D.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4. 某甲状腺肿患者的血清中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该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该抗体无负反馈作用)。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该患者会表现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B.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在垂体细胞表面C. 该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是免疫缺陷病D. 该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5.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 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 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 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6. 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C. 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D.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7. 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 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原,其后是脂肪C. 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糖原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D. 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8. 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后为机体供能B. 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进而抑制神经元死亡C. 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促进轴突末梢释放递质,促进Ca2+进入细胞D. 胰岛素受体(InR)激活障碍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一定低于正常人9.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A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B.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B骨骼肌会不自主战栗,使产热量增加C. C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D. 在炎热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减少产热来调节体温10. PM2.5是粒径小于2.5μ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从而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B. 吞噬细胞因不含分解PM2.5的酶,最终导致其死亡C.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D.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11. 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 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 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D. 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12. 斯坦曼由于“树突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而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
下列关于树突状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够直接与B细胞和T细胞相接触B. 该细胞的树突与神经元并无关联C. 能够刺激T细胞活化和增殖D. 能够摄取抗原并在细胞内部处理抗原13. 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受体会将移植心脏当作抗原进行攻击B. “免疫赦免”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进化缺陷,不利于人类适应环境C. 若要使移植的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D. 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效应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14.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该实验小鼠进一步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小鼠未出现异常表现。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15. 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 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因此对体液免疫没有影响B. 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比健康人高C. 可以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对HIV感染者进行诊断D. 和艾滋病人握手、共餐不会感染HIV16. 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
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原顶芽位置。
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和4B. 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表现为直立生长C. 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D. 若此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实验现象不变的是甲和丙17. 下图示意几组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 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①<②B. 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C. ⑤、⑥琼脂块中都有IAA,⑤=⑥D. ③、④琼脂块中含有的IAA与⑤、⑥相等18.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B. 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使其成熟C. 种子储存在低温环境中可以避免脱落酸遇热分解,从而避免种子过早萌发D. 用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喷洒芦苇可以提高纤维素产量19. 下列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预设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 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C.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D. 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20.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21. 种群是指一个自然区域内A. 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 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 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 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22.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
“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 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C. “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D. 种群增长速率逐步降低23.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0-a年,种群数量一直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 a-b年,种群数量一直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 b-c年,种群数量一直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D. c-d年,种群数量一直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24. 研究人员调查1928-1977年某欧洲灰鹭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灰鹭种群数量应采用样方法B. 灰鹭种群1964年后呈“J”型增长C. 非寒冷年份灰鹭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波动D. 连续暖冬能持续提升灰鹭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2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 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 2019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 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D. 橡树的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26.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0-t1之间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会下降27. 某同学在调查一块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其中错误..的是A. 选取1m×1m为样方面积B.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植物的个体数C.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D. 将所有样方中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28. 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B.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29. 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
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B. 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C. 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D. 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30.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