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二册期末测试题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A卷(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1分)一、语言基本能力(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销蚀.(shí)颠沛.(pèi)忏.悔(chàn)气冲斗.牛(dòu)B.愧怍.(zuò)嗥.鸣(háo)绞.肉(jiǎo)诸圣诸佛.(fó)C.停泊.(bó)诘.问(jié)瞬.息(shùn)忍俊不禁.(jìn )D.滋.长(zī)孕.育(rùn)涎.水(xián)海市蜃.楼(shèn)2 .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迫不急待锋芒毕露悔人不倦大庭广众B.迥乎不同义愤填膺荒草凄凄群蚁排衙C.怏怏不乐悲天悯人相得益彰毛骨悚然D.鞠躬尽瘁珊珊来迟妇孺皆知颠沛流离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我已经语无伦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回味无穷的比赛,我们做出完美反应,我们必须捍卫榜首。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B.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

C.我们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才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初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杭十中二0C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一年级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34分)1 •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绽(zh①开步履(1 0翘(qi do)首锃l(zeng)亮B. 诅(z U咒庇(p )护天涯(y d头彳衔(xid n)C. 踱(due)步震憾(h m)钦差(ch a i)蓦(m⑪然D. 挪(nu e动稚(zh)气靛(d in)青空暇(xi d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 .它们丰富的表情,天真的动作,真使人忍俊不禁,很想和它们说一阵话儿B .这颗通信卫星是该公司经营的第一颗卫星。

C.他们都不言而喻地从座位上立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女主角D .他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地回到床上去睡觉3. 下列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一败涂地灰心丧气孤苦伶仃忠心耿耿B. 东游西逛金碧辉煌晃如隔世莫衷一是C. 天伦之乐心旷神怡重峦迭嶂名副其实D. 骇人听闻脍炙人口全神贯注直接了当4. 词性相同的一项是(3分)A. 自己怎样中间大家 B .新鲜渐渐美丽明亮C. 传授希望蔓延阅读 D .情况早晨缘份淹没5. 下列带点的多义词属比喻义的一项是(3分)A .就要离开学校,大家十分留恋.°B .打开空调后,大厅就会降温了。

C.他今天脸色不好,是不是病了。

D .每天夜晚,他只是机械.地照着名册抄写。

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3分)①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__________ 了出来。

②我听见有人在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原来是我自己。

③春天到了,大地苏醒,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景象。

④我相信:在十年或十五年之后,你们当中一定会—出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A .展现表现发现涌现B .表现发现展现涌现C.涌现发现表现展现 D .体现展现涌现呈现7.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毒瓦斯!”一个医生大声说:“战士们还没有防毒面具呢!”B •爸爸如果现在醒了,走了进来,看见了我,将会怎样吃惊啊?C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一语文附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一语文附答案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注意事项:l.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殷▲(qín) ②▲(liáo)草③金▲(bì)辉煌④扑▲( shuò)迷离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黄公望寄情尚湖,一幅幅画作描绘的是风景,也是心境,在这个居住和文化理想构成的双重空间里,所有的气息都通向古典的家园。

它把喧嚣和烦燥挡在墙外。

俯仰湖光山色,我们感到一种进润肺腑的美感灵动,越是和时代同步跃进,它内在的悠静和空灵就越让人感到振撼。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③万籁此俱寂,▲。

(常建《▲》)④▲,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⑤▲,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⑥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⑦▲,佳人才唱翠眉低。

(郑谷《鹧鹄》)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4.名著阅读。

(5分)下面的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掮一扇,行者巍然不动。

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搧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1)选文中的“他”是谁?孙悟空不怕搧是因为拿到了灵吉菩萨给他的哪一样宝物?(2分)(2)请说说原著中火焰山的火因何而起。

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测试一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归省xǐng委宛wǎn撺掇duō不惮dànB. 躁动zào豪侈chī甘霖lín姗姗shānC.载途zǎi凝思níng描摹mó谐谑shìD.上乘chèng无稽jī浑然hún殉职xún2.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不闻不问避重就轻思想狭溢朝秦暮楚B. 走路踉跄单枪皮马循环往复藏形匿影C.回味无穷数不胜数俯首贴耳麻痹不仁D.无牵无挂千呵万护不胜玫举赞不绝口3.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缥缈虚无B. 歌喉遽发C.左右逢源(朦模糊胧,如有若无)戛但是止(急速,突然 )清而不寒(严寒)(左和右双方面)俯拾即是(俯视)(停止 )羁绊(约束)冗杂 (繁琐 )谐谑 (风趣而略带捉弄)D.雅俗共赏(赏识 )浑然天成(污浊的样子)粗暴 (豪迈 )4.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课词句子:①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孔子云:何陋之有?②予偏爱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③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渔人甚异之。

④于是来宾无不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

⑥__________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

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试卷

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瞬间炽热惊愕B. 岁月悠然自私C. 沉默欢快奔跑D. 振奋领悟骄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建议大家都去看看。

D.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获得了第一名。

3. 下列词语中,与“和蔼可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和颜悦色B. 严厉无情C. 喜笑颜开D. 沉默寡言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

B.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C. 那片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D. 那只狗摇着尾巴,欢快地跑过来。

5.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规范的一项是()A. 鸟语花香B. 翠色欲滴C. 水天一色D. 惊慌失措6.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她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B. 我喜欢看课外书,尤其是科普类的。

C. 他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

D. 小明不仅成绩好,而且性格开朗。

7. 下列词语中,属于“ABB”式结构的一项是()A. 欢快B. 沉默C. 翠绿D. 火红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季节,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花儿盛开。

B. 他学习努力,工作认真,为人诚实。

C.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在蓝天中自由地飞翔。

D. 那片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

B.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C. 那片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D. 那只狗摇着尾巴,欢快地跑过来。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季节,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花儿盛开。

B. 他学习努力,工作认真,为人诚实。

C.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在蓝天中自由地飞翔。

初一语文第二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初一语文第二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初一语文第二册期末综合测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最漂亮的字:lãi()弱项liâ()xián()熟cuīwēi ()()zhàn()着水pãng pài()()脑suǐ()斑lán()2、请给加点的字注音:炽痛()呜咽()行辈()告罄()迄今()悲怆()庇荫()雏形()3、补充词语,词后有横线的要解释出所填写的词,并从中选择一个词语进行造句。

曲径通()()然而止()雀无声得天独()()不及待_____毛骨()然_______略胜一()_____相得益()_______4、解释加点的字词:(1)其一犬坐于前(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养着的马(5)从他的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了。

(6)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

5、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含义:(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孰为汝多知乎?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据有关部门统计,自2001年以来我国高考平均录取率超过60%。

其中北京、上海、新疆、江苏等地的高考录取都超过了75%。

但每年高分考生集中报考北大、清华等名牌重点院校的现象十分突出,致使一些名牌重点院校的平均分数比以往提高20—80分,北大、清华则有时超过了120分。

与此相反,许多一般院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所属院校和专科、高职及民办院生源明显不足。

主动放弃这些名牌院校的考生近年来有所增加。

7、选作题: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重在作好了什么。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林木中挺拔的一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的做白云中祥和的一朵。

初一期末考试试卷二语文

初一期末考试试卷二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伏潜移默化潜滋暗长B. 潇洒潇洒自如潇洒飘逸C. 沉默沉默不语沉默是金D. 悲壮悲壮激昂悲壮慷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一边看着书,一边想着老师刚才布置的作业。

B. 这次比赛,他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

C. 我们班的学生都热爱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本书虽然很好看,但是我不太喜欢它的内容。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B. 小明和小红在公园里快乐地玩耍。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D. 河水像一条长长的银带,蜿蜒流淌在山谷中。

4. 下列词语中,与“书声琅琅”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诗声悦耳B. 歌声嘹亮C. 笑声朗朗D. 气声袅袅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引人入胜。

C. 小明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为他所在的班级争了光。

D. 小明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友善,乐于助人。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1)他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大家付出,从不张扬。

(2)老师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让人感到舒适。

(4)这场比赛,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7. 下列句子中,空缺处应填入的成语是()(1)他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大家付出,从不张扬。

(2)老师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让人感到舒适。

(4)这场比赛,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

初一语文第二册期末测试及参考答案

初一语文第二册期末测试及参考答案

初一语文第二册期末测试题(本卷满分120分,语文知识79分,作文40分,卷面1分)一、基础知识。

选择题(每题0 . 4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墙垣.(huán)打盹.(dǔn)寥寥.(liáo)无几B.押解.(jiě)酿.(niànɡ)造黑黝黝.(yǒu)C.背诵.(sînɡ)瞻.(zhān)仰面面相觑.(xū)D.颔.(hàn)首从.(cōnɡ)容弦.(xián)外之音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清晰圆润豁然开朗宛转悠扬广莫B.沸沸扬扬浑然一体亭亭玉立缤纷C.永垂不朽雍荣典雅黯然无神修葺D.错落不致诚皇诚恐精神矍烁朦胧3.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句中发生了变化的是:()A.刘胡兰慷慨..不起呀,还是怎么的。

..就义。

B.你是牺牲C.他无精打采..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地低垂着头。

D.我用儿童的狡猾4.选出既有褒义词又有贬义词的一组:()A.繁荣繁华克服制服B.顽强坚强成功成果C.含糊模糊赞扬胆怯D.软弱懦弱卑劣卑鄙5.选出下面用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A.急躁干燥操作B.后悔教诲欺侮C.暑假红薯署名D.历史鼓励励害6.选择题,下面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一年里大半光景..还不如人呢..是冬季咱们光景B.刘胡兰英勇牺牲..不起呀..了他是牺牲C.他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他的音色美.丽.D.他把我上下打量....判若两人似的重打量7.选择正确的词语:①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______,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A.感觉B.察觉C.发觉②她对我的______文学和爱好文学,是多么有益的影响!A.接触B.接近C.接受③他们决定立一块碑,来永远______这位人民的好女儿。

A.纪念B.怀念C.想念④_______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第二册期末测试题(本卷满分120分,语文知识79分,作文40分,卷面1分)一、基础知识。

选择题(每题0 . 4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墙垣.(huán)打盹.(dǔn)寥寥.(liáo)无几B.押解.(jiě)酿.(niànɡ)造黑黝黝.(yǒu)C.背诵.(sînɡ)瞻.(zhān)仰面面相觑.(xū)D.颔.(hàn)首从.(cōnɡ)容弦.(xián)外之音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清晰圆润豁然开朗宛转悠扬广莫B.沸沸扬扬浑然一体亭亭玉立缤纷C.永垂不朽雍荣典雅黯然无神修葺D.错落不致诚皇诚恐精神矍烁朦胧3.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句中发生了变化的是:()A.刘胡兰慷慨..不起呀,还是怎么的。

..就义。

B.你是牺牲C.他无精打采..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地低垂着头。

D.我用儿童的狡猾4.选出既有褒义词又有贬义词的一组:()A.繁荣繁华克服制服B.顽强坚强成功成果C.含糊模糊赞扬胆怯D.软弱懦弱卑劣卑鄙5.选出下面用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A.急躁干燥操作B.后悔教诲欺侮C.暑假红薯署名D.历史鼓励励害6.选择题,下面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一年里大半光景..还不如人呢..是冬季咱们光景B.刘胡兰英勇牺牲..不起呀..了他是牺牲C.他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他的音色美.丽.D.他把我上下打量....判若两人似的重打量7.选择正确的词语:①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______,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A.感觉B.察觉C.发觉②她对我的______文学和爱好文学,是多么有益的影响!A.接触B.接近C.接受③他们决定立一块碑,来永远______这位人民的好女儿。

A.纪念B.怀念C.想念④_______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A.即使B.就是C.尽管8.对下面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

②太阳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③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④刘胡兰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

”A.排比夸张设问引用B.反复夸张反问引用C.排比比喻设问引用9.《荔枝蜜》以“梦”收束全文的好处是:()A.说明作者感情同蜜蜂融为一体。

B.说明作者对蜜蜂的热爱之情。

C.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在内容上深化了中心。

D.让读者产生联想,把读者带入新的境界。

10.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依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进了厨房,看见小猫在一段刚从火炉上拆下来的烟筒旁边蹲着。

②烟筒是横放着的,小猫用脚往里探。

③它已经站不起来了,胸部几乎贴着地,像人肚痛极了蹲在地上的样子。

④可是,虽然昏迷,到底还有那么一点模模糊糊的希望。

A.描写叙述描写议论B.叙述叙述描写叙述C.叙述描写描写议论D.议论描写描写叙述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依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屋舍俨然..②阡陌..交通③悉.如外人A.庄严通往墓地的道路尽B.整齐的样子田间小路都C.很像田间小路都D.整齐的样子田间小路知道12.找出下列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在这浩翰的大沙漠的尽头,是一个圆圆的红红的球。

B.它……简直就像一位科学家用圆规画出来的一样。

C.它……仿佛是那些巧匠磨制的一块红玻璃嵌在了那儿。

D.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

13.下列短语中,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A.清醒过来推辞一番卧倒在地工作数月B.边走边谈马上行动准时到达不可捉摸C.令人注目变化规律晴天霹雳精神文明D.杞人忧天参观展览久经风霜振作精神14.“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

”这句话是从什么角度写海风的?()A.触觉B.听觉C.嗅觉15.比较下面两组加点的字的意思,正确的意思是:()故.身重耳卿太重.不习渡水故.耳鬼略无重.A.两个“故”字相同,两个“重”字不同。

B.两个“故”字相同,两个“重”字也相同。

C.两个“故”字不同,两个“重”字相同。

D.两上“故”字不同,两个“重”字不同。

16.指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A.踢滕从容自若尾尾动听忙碌B.圆实大失所忘自爆自弃严峻C.坚毅婷婷玉立纷纷扬扬抱谦D.聪颖黯然无神屹然不动充溢17.“一面”这个题目的意思是:()A.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同鲁迅先生见过一面的事。

B.作者去书店买书同鲁迅先生见过一面。

C.作者特意到书店买《铁流》等书与鲁迅先生见过一面。

D.内山先生是日本朋友,我去拜访,巧遇鲁迅先生。

18.“同志的信任”指的是:()A.鲁迅对方志敏同志的信任B.方志敏同志对鲁迅先生的信任C.革命者对鲁迅先生的信任D.鲁迅是值得革命者信任的同志19.《一件珍贵的衬衫》运用倒叙是为了:()A.表达中心思想明确B.形成今昔对比C.造成悬念吸引读者D.把事情结果交待清楚20.下列各组里加点词语均为同义词,有的可以互换使用,有的不可以互换使用,可以互换使用的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A.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在众目睽睽下……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B.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他认为陈伊玲很难造..就C.应了解造就..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D.在他严峻..的眼光里……它将决定一个人终身..的事业E.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21.宋定伯捉鬼的关键是:()A.逐步了解鬼,步步为营。

B.刺探鬼的致命弱点。

C.诳骗鬼,使之信任。

D.定伯胆大,心细,机智。

22.《夜走灵官峡》的叙事线索是:()A.以成渝的语言行动为线索。

B.以“我”进灵官峡所见所感为线索。

C.以成渝父母的行动为线索。

D.以成渝和“我”的对话为线索。

23.和《夜走灵官峡》记叙顺序一样的文章是:()A.《挺进报》B.《同志的信任》C.《一件珍贵的衬衫》D.《小桔灯》24.下面的两个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①顺着光带,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十名工人像贴在万丈绝壁上似的,打着炮眼,仿佛在开凿着登天的梯子。

②只见一个人站在便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下,已经变成一个雪人,像一尊石像。

A.①②两句均是用的比喻B.①②两句均是用的夸张C.①句用的比喻,夸张,②句用的比喻,拟人D.①句用的夸张,②句用的拟人25.《社戏》中孩子们的“偷豆”该如何理解?()A.为了招待城里来的迅哥儿,摘点豆吃,大人们是会同意的。

B.无论如何这是偷,是不文明的行为,说明这些孩子缺少营养。

C.和伙伴们一起偷豆吃,突出了看戏途中的乐趣。

D.和伙伴们一起偷豆吃,和前边看戏一样使我感到新鲜有趣,难以忘怀,突出中心。

26.“郭全海爬到桌子上,高声叫道”的动作与声调说明明了:()A.郭全海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干部架子。

B.郭全海热爱党,抓紧机会对群众进行教育。

C.分马场面热烈,小声说话大家听不见,只好爬到桌子上高声喊。

D.郭全海不拘小节,为了不失时机教育群众,不怕有损自己形象。

27.对《社戏》中的“我”理解正确的是:()A.“我”是少年时鲁迅。

B.“我”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不是少年鲁迅。

C.“我”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是同一人。

D.“我”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不是同一人。

28.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署.名(布置、安排)意暇.甚(空闲)B.不能自已.(已经)具.名(具备)C.平易.近人(轻易)窘.相(穷困)D.恣.情(放纵,不受拘束)响.午(将近)29.给空白处选择正确的标点:()A.,,,:“!?,!?”B.,。

,:“,?!,?”C.,;,:“,??,?”D.,,。

:“??,!?”30.下列文章中的“我”虚构的是:()A.《傻二哥》B.《一面》C.《社戏》D.《一件珍贵的衬衫》E.《我的老师》31.选出短语类型与例子相同的一组:①例:严肃认真()A.她的老师B.打量一番C.亲戚朋友②例:十分壮观()A.慷溉激昂B.4个苹果C.房间简陋32.反义词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倔强——刚强 B.从容——大方 C.颓唐——振作 D.怠慢——冷淡3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A.你应该改变学习态度不认真。

B.一个学生的进步快慢,与老师有很大关系。

C.这个任务我们基本全部完成了。

D.这个发明,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社会效益。

34.加点字的感情色彩判断正确的是:()①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②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

③鲁迅先生在预先约定的地点,会见了一个陌生..的女青年。

④……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A.①贬义②褒义③贬义④褒义B.①褒义②贬义③中性④贬义C.①贬义②贬义③中性④贬义D.①褒义②贬义③贬义④褒义35.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②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③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④我不睡!我不睡!A.①设问②夸张③比喻④反复B.①反问②比喻③比喻④排比C.①反问②比喻③夸张④反复D.①设问②比喻③夸张④排比36.给下列译文选择正确答案:①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A.步行太晚,可两个交替的背,怎么样?B.步行太缓慢,两人交替的背,怎么样?C.步行太缓慢,可互相传递背,如何呢?②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A.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B.屠户暴躁起来,用刀劈的脑袋,又用几刀杀死狼。

C.屠户愤怒起来,用几刀劈狼的脑袋,又拿几把刀把狼杀死。

37.下列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打比方)B.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二米,深六十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列数字)C.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作比较)D.大礼堂顶上藏有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作比较)38.选出介词“对于”用错的一项:()A.我也没有这么傲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轻率的写信去叫他。

B.对于..失足青年,我们应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C.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世界各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D.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39.《驿路梨花》一文的线索是:()A.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

B.梨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瑶族老人的叙述为线索。

D.“驿路梨花处处开”诗句为线索。

40.下列各句中有动补短语的句子是:()A.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

B.解放军步步盖起了小茅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