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

合集下载

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 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 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综合测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德国工业总产量的激增意味着在海外市场它同英国的竞争十分激烈。

英国虽然能在其殖民地保持经济上的优势,但在拉丁美洲、中东和远东却彻底输给了好斗的德国商人……这两个国家都竭力叫嚣,必须建立起海军力量,以保护商船航线和商船运输。

与此有关的是() A.形成以两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B.德国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C.引发二战D.争夺的结果是德国战败被分区占领2.“由于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3.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妮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4.列宁不仅具有革命家的非凡胆识,也具有改革家的创新精神,他不仅领导俄国人民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

这里的“创新精神”指的是()A.创立科学社会主义B.领导十月革命C.实行新经济政策D.确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

”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得出这一判断的主要理由应是()A.《凡尔赛条约》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B.《凡尔赛条约》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凡尔赛条约》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D.《凡尔赛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6.《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

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世界现代史》

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世界现代史》

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 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 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 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 立的?(4分)
国家立法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 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 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5分)
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 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4分)
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 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 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 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6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 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6分)
解析:奥巴马实际上是实行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30年代,美国施行了类似的政策是罗 斯福新政。
(2010天津文综,6)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 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 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 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六讲 世界现代史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六讲 世界现代史

(2)资本主义: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实行 国民经济军事化,发动对外战争来解决经济危 机,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美国通过罗斯福新 政以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避免在危机形势下 走上法西斯道路,资本主义运行新机制的建立
3、战后初期的世界(1945-50年代初)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 林体系”(WB、IMF)、《关贸总协定》 (GATT)。
【具体特征及史实】 经济 1、 五十至七十年代初
(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时期。成为资本主义经
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 局面。 (2)、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 体系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向体系 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利用国家政权大力干预 经济,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4)、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逐渐陷入困境,进行经济体制 的改革: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但未突破斯大林体 制;改革最终失败。 (5)、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各国减少了 对经济的干预。
第六讲 世界现代史
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 时期。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 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 展的历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 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社会主 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 【时间】191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2、七十至八十年代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 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 3、九十年代以来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进入高速 发展阶段,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也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展中国家而 言既是机遇,又是严峻挑战。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概要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概要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⒈无限制潜艇战: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而引起的经济困难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给英国商船和战舰造成重大打击。

为维护海上交通线,英国和协约国采取了“船队护航体系”的紧急措施,抵制德国的海上封锁。

无限制潜艇战: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

德国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就对协约国实施潜艇战,给英国商船和战舰以重大打击,后因担心美国等中立国的反对,不得不采取“有限制潜艇战”。

但到1917年2月4日,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而引起的经济困难,正式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为维护海上交通线,英国和协约国采取了“船队护航体系”的紧急措施,抵制德国的海上封锁。

⒉布列斯特和约: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为了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于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签订的一个苛刻和约。

苏俄在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后,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战败后,苏俄政府立即宣布废除此条约。

它使新生的苏俄有了的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⒊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国家法西斯党党魁,首相(1922~1943),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犯。

1921年11月正式成立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自称领袖。

1922年10月纠集5万名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迫使国王任命他为首相,攫取了国家的最高领导权。

1实行法西斯极权统治,集一切大权于一身,自称政府首脑。

⒋魏玛共和国:德意志第一个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共和国。

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多数派与旧军人兴登堡妥协,于1919年2月6日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同年7月31日通过《魏玛宪法》,正式宣告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

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世界现代史》共82页

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世界现代史》共82页
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世界现代 史》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世界现代史小结---20世纪以来世界发展的趋势(共15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世界现代史小结---20世纪以来世界发展的趋势(共15张PPT)

至 第 二 次 洲 成 为 世 业革命、资产阶级代 意识形态的冲突
世 界 大 战 界 政 治 的 议制的确立、世界殖 是两极格局形成
期间
中心
民体系的形成
的主要原因
(2) 世 界 多 极 化
第二次世
“铁幕”演说、杜鲁 趋势的根源在于
界 大 战 后 两 极 对 峙 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世界经济力量结
至 20 世 纪 格 局 的 形 、北约组织;共产党 构的多极化发展
决定
②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干预过多,造成经济滞胀 ③苏联社会主义经济调整,未突破
④三大支柱:IMF、WB和关贸总协定的金融和贸易体系
2、政治: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美苏争霸
决定 ②全球冷战,局部热战
③冷战打破,多极化趋势出现
3、文化:多元文化发展
①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
②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社会主义;
③摇滚乐、电视、电影
三、1976年至今 小结
1、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
①资本主义经济复兴,新自由主义,减少国家干预
决定
②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新经济(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③苏联斯大林模式僵化,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④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EU、北美、APEC)、全
球化(WTO)发展,市场自由化
2、政治: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趋势
①西方“和平演变”策略(文化层面的冷战)
决定
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③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
3、文化:多元文化发展
①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
②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社会主义;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 世界现代史学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  世界现代史学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世界现代史学案⒈时限: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在。

⒉含义: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专题十三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探究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它又是如何在俄国和中国发扬广大的?2、如何理解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如何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是必然的,胜利也是必然的?3、俄国或苏联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4、二战后的苏联为何要进行改革,结果如何?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①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②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运动的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④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A、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揭露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B、另一方面广泛吸取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并加以批判继承;C、积极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组建——1847年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①时间:1848年2月②内容: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取代;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高三二轮复习之 世界现代史

高三二轮复习之  世界现代史

五章世界现代史宏观概要从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阶段。

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朝着整体化大步迈进的历史时期。

从宏观上来看,世界现代史是以纵向和横向发展为经纬主线,构成了世界现代化体系。

纵向是指现代化的发展,横向发展是整体世界的发展。

20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成果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成果之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经历重大改革后获得了新的发展。

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世界现代化向纵深拓展。

20世纪以来的整体世界的发展,经济文明上,表现在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增多。

政治文明上,表现在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的走向。

精神文明上,表现在多元化、理性化、民族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世界出现。

第一节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1917—1945)阶段特征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时期(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这一时期政治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在的局面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由盛转衰。

经济上,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在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知识整合:一、一战后的世界(1917——1929年)1、政治:(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17年4月,列宁提出“四月提纲”,规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1917年7月,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新经济政策(1921-1929) (背景、内容、特点、意义)
中 形 成
背景: 内容特点本质 (斯大林模式)(20世纪30年代) 评价(积极弊端)
启示和教训
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遵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适应生产力 3要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和根本利益。 4注重调动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
整体阶段特征
世界现代史: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世界现 代史的开端,人类开始步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 路的新时期。
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 曲折前进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 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影响、互相对抗的历史; 是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 史; 同时,也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不断推进的历史。
专题六
世界现代文明(1917年至今)
政治文明: 俄国十月革命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经济文明: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精神文明: 科学:现代物理学: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现代信息技术 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选修人物:列宁、爱因斯坦
世界现代史
纵向:两种文明(现代化模式)的并进、对抗 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
(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调整:资本主义现代化
(资本主义在历经危机后进行调整创新)
(见二期报纸:热点:创新精神)
横向:整体世界的扩展(1945年至今)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经济时候开始的?市场经济是 什么时候确立的? 2.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 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 3.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是怎样深入的?为什么? 4.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分 别解决中国的什么问题?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是怎样 阐述的? 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关于“三个有利于”指的 是什么? 7.现代物质生活提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8. 列举20世纪60年代科技取得的重大成果。
一、世界两种不同文明的创新与发展: 人物:列宁 (一)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 1、政治: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与中国比较 (历史条件 、革命进程 、特点、结果、巩固政权的措施和历史意义) 2、经济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 列宁时期 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从小农经济到社会主义 经济形式的直接过渡 (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意义) 索 建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斯大林时期 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 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