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2、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生甲:题目中的“那一次”告知我们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 件或两件以上。 生乙:我们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 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第一,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了、 愉快、高兴、快乐、痛苦、哭了、为难、后悔、冒失、激动、生气、畏 惧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环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 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难点
领会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 的重要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板块一、导入新课 认真视察、体验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 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写作的素材来 源于生活,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值得赞扬;一些事情却让人留下深刻的 教训。我们把这些事情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 章就是叙事作文。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记事的作文。(揭示课题)
八、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点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应客观事物、表达 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 教学要常教常新,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备课。教学结束后,反 思整个教学过程,虽不能尽善尽美,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已 基本完成。
通过这堂课,学生到达了学会视察,感受生活;提炼有意义 的素材,写最熟悉的生活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写作与生活的关 系,知道了视察、感受、提炼生活的重要性。所有的学生都敞 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写作还算成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突破方法:提供具体情境,让学生实践不同写作方法的运用,通过讨论和修改,帮助学生掌握其技巧。
c.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突破方法:通过分析范文中的修辞实例,让学生模仿练习,并互相评价,以提高其运用修辞的能力。
d.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
-突破方法:教授文章结构的基本模式,提供写作框架,让学生在框架内进行创作,逐步培养结构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会记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印象深刻的事情?”(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1.章节内容: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2.教学内容:
a.写作的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b.记叙文的写作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c.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表达事件
d.学会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举例: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文章中如何b.熟悉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
-举例:通过对比不同写作方法的范文,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c.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事件;
-举例:选取一段描述性较强的文字,分析其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d.学会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举例:通过图示或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文章结构的层次性,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组织方式。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思路要清晰》写作指导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思路要清晰》写作指导教案设计

课题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思路要清晰》写作指导教案设计课型写作授课对象初一学生授课教师目标确立依据:课标分析:一、课标对记叙文写作的要求: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注重写作过程中收集材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

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二、课标分析:1.要有真情实感就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列纲起草是使思路清晰地必要渠道。

3.围绕表达中心合理安排内容先后和详略,是要求作文必须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4.内容具体充实就需要文中有叙事,有细节。

教学内容分析:《思路要清晰》是新版语文七上第四次作文习作内容。

在一单元激发初一学生写作欲望、二单元学会记事、三单元学会写人之后,必要对文章结构有一整体规划,文章框架有一整体布局。

这样才能立足整体、满盘皆赢。

单元习作目标是循序渐进的,符合写作客观规律,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而且《思路要清晰》是记叙文写作避不开的技法。

掌握它就掌握了记叙文章法。

文好的首要要素就是章法好。

学情分析:学生小学时有记事的基础,进入的初一已经有了三次作文训练,所以思路要清晰势在必行,而且这正是他们写作的需要和困惑,所以学生很感兴趣。

学习目标1.通过预习老师的导示资料,学会自我提炼提纲。

2.通过阅读、体会思路的概念。

3.通过阅读、品析明确使记叙文思路清晰的一种模式。

4.通过赏析、讨论明确分的部分拓展思路的角度。

5.通过写作、交流学会起草提纲。

6.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依据提纲成文。

评价任务:1.能主动完成预习作业,即自我提炼提纲。

2.课上能积极分析例文思路的特点,说出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3.能够理解、识记老师展示的拓展思路的角度。

4.能够选填出例文拓展思路的角度。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文就不在话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学会记事”,试试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

2.写前指导。

学生读教材第32页的写作指导,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明确学会记事的基本要求:写清楚、写具体、写真情、写生动。

第二单元写作107(1)写清楚。

这是记事的基本要求,要记叙好一件事情,就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明白。

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比如《秋天的怀念》第一个片段写“天上北归的雁阵”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天。

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看看《散步》一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回顾学过的《灯光》《金色的鱼钩》等叙事作品,体会“六要素”的重要意义。

(2)写具体。

有些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索然无味,那么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

①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四季美景单元素养人文内涵语文要素想象描绘之景,领略景物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掌握朗读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停连,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学生能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在“学业质量描述"中,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概述、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达”。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现当代散文和四首古诗词。

三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

朱自清的《春》,以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一个特定时令的景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和赞美一个地方在一个季节里的风貌;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则不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描写大自然四季里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

四首古代诗词,或观沧海,或泛江河,或别友人,或诉秋思,所描写的景色和所抒发的情感各异,但都很精彩。

总的来说,这些古今名篇描绘了优美的四时之景,抒发了真挚热烈的情感,营造了美好而深远的意境,构思精巧,语言精致,值得好好欣赏体会。

三、单元学情分析针对七年级学生,要做好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

要了解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把学习的起点放置在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上。

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初中语文学习。

例如,学生在小学学过朱自清、老舍的散文,老师可以唤起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春》《济南的冬天》的兴趣;又如,学生在小学习惯朗读,可以利用这一基础,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如何使作文具体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二、活动一:(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摘录例句:(1)有一枚硬币从老师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2)有一枚硬币从老师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讲桌上,然后又像一个小精灵叮叮当当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后平静地躺在哪儿。

2.分析:在同学们写的句子中你认为哪一句写的最好?原因是?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加了哪些内容?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都认为第二句好。

第二句不仅写出了硬币从哪儿掉下来,更写出了老师的手,硬币掉到地上的响声,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硬币的姿态,写出了情感。

3.教师点拨:我们在课堂上要会听课:伸开耳朵去细心的听,睁大眼睛去仔细的看,张开嘴巴去详细的说,用心去细细的想,让后用笔去写写、记记——你看看你变的“聪”明了。

在前面的学习讨论中,逐步扩充,最终使句子完整、生动、形象,我们不妨给它取名“步步追问”。

用这个方法可以把内容写的具体一些。

但是同学们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去演示,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去解决,使情节更合理,我们不妨叫它“想象延伸”。

如“绿色”、王羲之“之”字写法、“台阶”你可以想到什么?三、活动二:根据以上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一)练习话题1:我惭愧。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习作二:学会记事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习作二:学会记事
学会记事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习作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记叙一件完 整的事,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 和结果。 2.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处理好 叙述的顺序。 3、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 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知识回顾
上次习作时我们讲到: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每天都在发生着值 得回味的事件。写作就是把身边最熟悉的人,最 熟悉的物,最了解的事,用文字的形式写下
时间和 环境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
散步的原因, 看到的景色, 人物之间的对 话。
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 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 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 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 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 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写作知识
学会记事
1、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中心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3、结构要完整。要注意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安排,做到首尾呼应,过渡 自然,前后照应。 4、要写真情实感。选择真实的材料来写,保证你对它们的观察、分析、 判断、总结是准确的、客观的,你对它们的情感是真实的。 5、要注意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 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 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3.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1.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2.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运用基本的抒情方法进行写作。

1课时◆活动一:导入新课,认识直接抒情1.导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是因为有感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喜怒哀乐;正是因为有感情,我们才会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才会被诚挚的友情所感动,才会为甜蜜的爱情而陶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句话说明抒情在写作当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抒好情?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写作指导课:一枝一叶总关情——学会抒情。

(板书课题)2.了解抒情及方式。

师引导:什么是抒情抒情可以分成几类请结合教材知识短文《学习抒情》,勾画出相关内容。

(生阅读材料并勾画)预设:生活中,我们常有动情之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就是抒情;抒情,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挚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师补充: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即抒发感情。

它是作者或文中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

在写作时,把这种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感情表达出来,使读者引起共鸣,受到感动、或产生激情,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就叫抒情。

3.学习直接抒情。

(1)判断以下语句的抒情方式:①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②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解放!你必须站立!——《土地的誓言》③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最可爱的人》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语文写作指导一:练语言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

同样的道理,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

优秀作文语言生动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

如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

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

如: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边的河。

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16载的故乡。

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善用排比,如: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拂滋润着荒凉的大地;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空,是一朵馨香的花朵。

待人和善,给自己快乐,也带给人们幸福。

妙用比喻,如: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

灵活引用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如:“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

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

语文写作指导二:练形式
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

1.日记体式:
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

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

2.剧本式:
用短剧形式,用舞台提示展示组节,靠人物对话展开情节,揭示矛盾,塑造人物形象或表明自己对生活的见解。

3.小标题串联式:
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

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

4.童话寓言式:
以童话故事为表现形式,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物,以第一人称,采用拟人手法,从另外一个角度写出动物、植物眼中的人类、生活,写出它们的所见所闻。

5.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演讲词,产品说明
书,节目访谈等:
作者们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语文写作指导三:练开头
古人说“风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

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

1.引名句,起点高远。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
2.巧博喻,形象开阔。

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

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

3.趣比拟,别开生面。

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

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

4.作排比,造势磅礴。

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

5,巧设问,引人深思。

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炭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

你在想什么?
6.深抒情,生动感人。

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地流动。

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

语文写作指导四:练标题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兰文”。

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
1.引用诗句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一笑而过》那英;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以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
3.引用名句
以“挫折”为话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4.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

拟人:以“幸福”为话题-《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比喻:以“生活”为话题-《生活好比桌宴席》;设问:以“追求”为话题-《现在?现在!》《成才全靠父母吗?》。

5.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
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着一袭美丽的绿袍》、《一丝甘醇沁心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