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4-2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1)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8-2-2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doc

溶液的酸碱性与pH1.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c(H+)=c(OH-)=10-6 mol·L-1的溶液B.pH=7的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解析:溶液呈中性,则c(H+)=c(OH-),A正确;和常温时相比,如果升高温度,水的K w增大,pH=7的溶液则会显碱性,B错误;常温下在pH=5~8的溶液中石蕊均显紫色,所以C项中溶液可显酸性或碱性;D项中生成的正盐如果能够水解,溶液有可能不呈中性。
答案:A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H+)·c(OH-)=1×10-14B.c(H+)=1×10-7 mol·L-1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C.0.2 mol·L-1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解析:B项,没有指明温度,所以c(H+)=10-7mol·L-1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C项,对于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所以0.2 mol·L-1CH3COOH溶液中c(H+)小于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的2倍;D项H+浓度大于1 mol·L-1或OH -浓度大于1 mol·L-1的溶液一般不用pH表示。
答案:A3.常温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H+)>c(OH-)的溶液一定显酸性B.pH=3的弱酸溶液与pH=11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C.pH=5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500倍,稀释后c(SO2-4)与c(H+)之比约为1∶10D.中和10 mL 0.1 mol·L-1醋酸与100 mL 0.01 mol·L-1醋酸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不同解析:B项,pH=3的弱酸溶液与pH=11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弱酸浓度大,有大量剩余,反应后溶液显酸性。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8-3-2(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doc

1.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④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⑤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⑦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产生氢气⑧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⑨比较NH4Cl和Na2S等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或某些盐溶液的酸碱性A.①④⑦B.②⑤⑧C.③⑥⑨D.全部解析:①Al3+和Fe3+水解产生Al(OH)3胶体和Fe(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②加盐酸可抑制FeCl3水解。
③AlCl3溶解在盐酸中可抑制Al3+的水解。
④NH+4和Zn2+水解产生的H+与锈反应。
⑤Na2CO3、Na2SiO3溶液水解显碱性,和玻璃中的一氧化硅反应,把玻璃瓶塞和瓶口粘在一起。
⑥Al3+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产生大量泡沫。
⑦NH+4和Al3+能水解产生H+与Mg反应。
⑧NH+4水解显酸性,草木灰水解显碱性,二者相互促进会使NH3逸出,降低肥效。
⑨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或盐溶液的酸碱性,都要考虑盐溶液是否水解。
答案:D2.下列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pH=1的溶液中:NH+4、Na+、Fe3+、SO2-4B.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a+、K+、HCO-3、NO-3C.中性溶液中:K+、Al3+、Cl-、SO2-4D.Na2S溶液中:SO2-4、K+、Cu2+、Cl-解析:A项,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B项,AlO-2+HCO-3+H2O===Al(OH)3↓+CO2-3,不能大量共存;C项,Al3+水解呈酸性,因而在中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Cu2++S2-===CuS↓,不能大量共存。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8-2-3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活动·探究小专题漫步诗苑1.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富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充满了对旧社会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艾青诗歌,九年级举办了“我读艾青诗歌”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一起参加。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下面是一位同学摘录的其中的一节,请你仔细品读,用“/”标出朗读节奏,用“·”标出重音。
大堰河..了你:...,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2)艾青诗歌中的意象非常鲜明,具有象征意义。
请品读下面诗歌,说说诗人借助了什么意象。
这个意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意象:镜子。
象征意义:用镜子象征直言刚烈之士,鞭挞和嘲讽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弘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2.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
“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
(1)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A.运用隶书字体,字形宽扁,一波三折。
B.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C.运用行楷字体,意态生动,变化自然。
D.运用草书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2)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
请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说明你的想法。
(120字左右)【示例】我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我即将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8-1-3(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doc

一、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1.体积相同、pH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与盐酸中和时两者消耗HCl的物质的量()A.相同B.中和NaOH的多C.中和氨水的多D.无法比较解析:NaOH和NH3·H2O都是一元碱,pH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NH3·H2O是弱电解质,NaOH是强电解质,所以c(NaOH)<c(NH3·H2O),等体积的两种溶液n(NaOH)<n(NH3·H2O),所以氨水消耗的HCl多。
答案:C2.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01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的pH不相同B.它们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C.它们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溶液所消耗的NaOH多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l-)=n(CH3COO-)解析:由于n(Cl-)=n(CH3COO-),由电荷守恒知两溶液的n(H +)相同,溶液的pH相同,A错误;由于醋酸是弱酸,故c(HCl)<c(CH3COOH),与足量CaCO3反应时,CH3COOH能够产生更多的CO2,与NaOH中和时,CH3COOH消耗的NaOH更多,B 错误,C正确;由于CH3COOH是弱电解质,所以稀释相同倍数后,n(Cl-)<n(CH3COO-),D错误。
答案:C3.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D.V1 L ④与V2 L 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解析:醋酸钠溶液显碱性,使两溶液的pH均增大;也可以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a.与盐酸中的H +结合生成CHCOOH;b.使醋酸中平衡CH3COOH CH3COO-3+H+左移,两溶液中H+浓度均减小,所以pH均增大,A正确;假设③、②分别是强酸、强碱,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但③醋酸是弱酸,其浓度远远大于②,即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c(H+)>c(OH-),B正确。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8-4-1(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doc

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平衡:Ca(OH)2(s)Ca(OH)2(aq)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Ca2+)增大B.c(Ca2+)不变C.n(OH-)增大D.c(OH-)减小解析: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CaO和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溶剂水减少,溶质也减少,但是由于是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c(Ca2+)、c(OH-)不变,n(Ca2+)、n(OH-)减少。
答案:B2.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平衡时:Mg(OH)2(s)Mg2+(aq)+2OH-(aq),要使Mg(OH)2固体减少而c(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MgSO4B.加HCl溶液C.加NaOH D.加水解析:加MgSO4会使该溶解平衡左移,Mg(OH)2固体增多,c(Mg2+)变大;加HCl溶液使该溶解平衡右移,Mg(OH)2固体减少,c(Mg2+)变大;加NaOH使该溶解平衡左移,Mg(OH)2固体增多。
答案: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溶解(或沉淀)速率都相等②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③向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则SO2-4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a2+、Na+和Cl-,不含SO2-4④K sp小的物质其溶解能力一定比K sp大的物质的溶解能力小⑤为减少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耗,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 来洗涤BaSO4沉淀⑥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⑥C.⑤D.①⑤⑥解析:①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不同离子溶解(或沉淀)的速率不一定相等,这与其化学计量数有关;②难溶电解质是固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增加它的量对平衡无影响;③生成BaSO4沉淀后的溶液中仍然存在Ba2+和SO2-4,因为有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存在;④同类型物质的K sp越小,溶解能力越小,不同类型的物质则不能直接比较;⑤稀H2SO4可以抑制BaSO4的溶解;⑥洗涤沉淀一般2~3次即可,次数过多会使沉淀量减小,产生误差。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8-2-3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1)

活动·探究小专题漫步诗苑1.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富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充满了对旧社会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艾青诗歌,九年级举办了“我读艾青诗歌”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一起参加。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下面是一位同学摘录的其中的一节,请你仔细品读,用“/”标出朗读节奏,用“·”标出重音。
大堰河..了你:...,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2)艾青诗歌中的意象非常鲜明,具有象征意义。
请品读下面诗歌,说说诗人借助了什么意象。
这个意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意象:镜子。
象征意义:用镜子象征直言刚烈之士,鞭挞和嘲讽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弘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2.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
“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
(1)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A.运用隶书字体,字形宽扁,一波三折。
B.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C.运用行楷字体,意态生动,变化自然。
D.运用草书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2)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
请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说明你的想法。
(120字左右)【示例】我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我即将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
化学:高三人教版高考总复习课后练习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4

第8章第4节1.在盛有AgCl沉淀的试管中加入KI溶液,振荡后可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变为黄色沉淀.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的是() A.I-的还原性比Cl-的强B.Cl-的半径比I-的小C.AgI的溶解度比AgCl的大D.实验过程中,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不断向右移动解析:白色沉淀转化成黄色沉淀,说明在振荡过程中氯化银转化成碘化银,所以氯化银的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不断向溶解方向移动.答案:D2.下列各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③向AgI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②④D.全部解析:①只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析出NaHCO3);②中Fe(OH)3先聚沉后被H2SO4溶解;③中AgI聚沉但不溶解;④中先生成CaCO3沉淀后溶解;⑤中只生成H2SiO3沉淀.答案:A3.已知一些银盐的颜色及溶解度数值如下:()A.KBr B.KIC.K2S D.K2CrO4解析:指示剂在作用时,应在反应刚好完成,所加过量试剂会与指示剂作用生成不同现象来进行判断.本题应在Ag+和Cl-生成AgCl沉淀后,再生成其他沉淀.所以本题指示剂的溶解度应比AgCl大.答案:D4.(2009·海市模拟)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降低解析:AgCl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后,溶解与沉淀速率相等,但不为0,A项正确;AgCl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电离出Ag+和Cl-,B项错误;一般来说,升高温度有利于固体物质的溶解,C项正确;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增大了Cl-浓度,促使溶解平衡向左移动,降低了AgCl的溶解度,D项正确.答案:B5. 向Cr2(SO4)3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当pH=4.6时开始出现Cr(OH)3沉淀,随着pH的升高,沉淀增多,但当pH≥13时,沉淀消失,出现亮绿色的亚铬酸根离子(CrO-2),其平衡关系如下:Cr3++3OH Cr(OH)3CrO-2+H++H2O(紫色) (灰绿色) (亮绿色)向0.05 mol/L的Cr2(SO4)3溶液50 mL中加入1.0 mol/L的NaOH溶液50 mL,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A.溶液为紫色B.溶液中有灰绿色沉淀C.溶液为亮绿色D.无法判断解析:c(Cr3+)=0.1 mol/Ln(Cr3+)=0.1 mol/L×0.05 L=0.005 molCr3++4OH-===CrO-2+2H2O0.005 mol 0.02 moln (OH -) 余=1×0.05 mol -0.02 mol =0.03 mol c (OH -)=0.03 mol0.1 L =0.3 mol/Lc (H +)=1×10-140.3 mol/L =3.3×10-14 mol/LpH =13.5此时溶液中主要以CrO -2形式存在. 答案:C6.(2009·山东模拟)已知25℃时,电离常数K a (HF)=3.6×10-4 mol/L.溶度积常数K sp (CaF 2)=1.46×10-10.现向1 L 0.2 mol/L HF 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 CaCl 2溶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5℃时,0.1 mol/L HF 溶液中pH>1B .K sp (CaF 2)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 .氟化钙和氟化氢都是弱电解质D .该体系中有CaF 2沉淀产生解析:因为HF 是弱电解质,所以0.1 mol/L HF 溶液中pH>1,氟化钙是难溶的强电解质,故C 项符合题意.答案:C7.已知CuSO 4溶液分别与Na 2CO 3溶液、Na 2S 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 4+Na 2CO 3主要:Cu 2++CO 2-3+H 2O===Cu(OH)2↓+CO 2↑次要:Cu 2++CO 2-3===CuCO 3↓(2)CuSO 4+Na 2S主要:Cu 2++S 2-===CuS ↓次要:Cu 2++S 2-+2H 2O===Cu(OH)2↓+H 2S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CuS<Cu(OH)2<CuCO 3B .CuS>Cu(OH)2>CuCO 3C .Cu(OH)2>CuCO 3>CuSD .Cu(OH)2<CuCO 3<CuS解析:根据沉淀转化一般规律:溶解度小的沉淀易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故由反应(1)知,溶解度CuCO 3>Cu(OH)2,由反应(2)知Cu(OH)2>CuS.答案:A8.已知Ag2SO 4的K sp 为2.0×10-5,将适量Ag 2SO 4固体溶于100mL 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 +和SO 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饱和Ag 2SO 4溶液中c (Ag +)=0.034 mol/L].若t 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L Na 2SO 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 1时刻后Ag +和SO 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解析:在饱和Ag 2SO 4溶液中,c (Ag +)=0.034 mol/L ,则c (SO 2-4)=0.017 mol/L ,加入100 mL 0.020 mol/L Na 2SO 4溶液后,c (Ag +)=0.017 mol/L, c (SO 2-4)=0.017×0.1+0.020×0.10.2=0.0185 mol/L ,[c (Ag +)]2·c (SO 2-4)=5.3×10-6<2.0×10-5,不会析出Ag 2SO 4沉淀,则c (Ag +)=0.0342=0.017 mol/L ,B 正确.答案:B9.把Ca(OH)2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 2+(aq)+2OH-(a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CaO ,溶液的pH 升高B.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C.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解析:向平衡体系中加入CaO,CaO与H2O反应使c(Ca2+)和c(OH-)都增大,平衡向左移动,由于温度不变,K sp不变,所以当c(Ca2+)和c(OH-)减小至与原平衡相等时达到新的平衡,c(Ca2+)、c(OH-)未变,pH不变[但n(Ca2+)、n(OH-)减小了,Ca(OH)2的量增大了];给溶液加热,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又会有少量Ca(OH)2析出,c(OH-)减小,pH减小;加入Na2CO3溶液,部分Ca(OH)2转化为CaCO3,固体质量增加;加入NaOH(s),平衡左移,Ca(OH)2固体质量增加.答案:C10.将100 mL 0.1 mol/L的AgNO3溶液加入足量的NaCl和NaF的混合溶液中,产生1.435 g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沉淀为AgClB.产生的沉淀为AgFC.产生的沉淀为AgF和AgCl的混合物D.溶度积:AgF小于AgCl解析:由NaCL和NaF混合液足量可知,1.435 g沉淀只能是AgCl或AgF中更难溶的1种,由其物质的量为0.01 mol可知,应为AgCl,从而可知K sp(AgF)>K sp(AgCl).答案:A11.(2009·广东韶关月考)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Zn2+或[Zn(OH)4]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1)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2)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Zn(OH)2的溶度积K sp=______________.(3)某废液中含Zn2+,为提取Zn2+可以控制溶液中pH的范围是________.(4)25℃时,PbCl2浓度随盐酸浓度变化如下表:A.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PbCl2固体的溶解度先变小后又变大B.PbCl2固体在0.50 mol/L盐酸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PbCl2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一种难电离的阴离子(络合离子)D.PbCl2固体可溶于饱和食盐水解析:(1)向ZnCl2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即OH-过量,由图象知Zn2+与OH-最终生成[ZN(OH4)]2-.(2)由Zn(OH)2(s)Zn2+(aq)+2OH-(aq)知:K sp[Zn(OH)2]=c(Zn2+)·[c(OH-)]2将a点数据代入,可得:K sp=(10-3)·(10-7)2=10-17(3)由图象可知,当8.0<pH<12.0时,溶液中的Zn2+可与OH-结合为Zn(OH)2沉淀.(4)由表知,开始PbCl2浓度由5.10降至4.91,又升至5.21,随后逐渐增大,故A正确.0.50 mol/L HCl为稀盐酸,因有Cl-,抑制了PbCl2电离,故PbCl2在0.5 mol/L HCl 中的溶解度小于纯水中的,故B正确.因随盐酸浓度增大,PbCl2浓度逐渐增大,可知PbCl2与浓盐酸生成了难电离的阴离子,故C正确.PbCl2能溶于稀盐酸,也能溶于食盐水,D正确.答案:(1) Zn2++4OH-===[Zn(OH)4]2-(2)10-17(3)8.0<pH<12.0 (4)A、B、C、D12.(2009·青岛调研)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但存在溶解平衡.当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此常数用K sp表示,K sp和水的K W相似).如:AgX(s)Ag+(aq)+X-(aq)K sp(AgX)===c(Ag+)·c(X-)=1.8×10-10AgY(s)Ag+(aq)+Y-(aq)K sp(AgY)===c(Ag+)·c(Y-)=1.0×10-12AgZ(s)Ag+(aq)+Z-(aq)K sp(AgZ)===c(Ag+)·c(Z-)=8.7×10-17(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用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 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在25℃时,若取0.188 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为188)固体放入100 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4)①由上述K 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并简述理由:________.②在上述(3)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X的转化?根据你的观点选答一项.若不能,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若能,则实验转化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由于AgY比AgX更难溶,则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gX固体,发生沉淀的转化,AgX(s)+Y-(aq)===AgY(s)+X-(aq),则c(Y-)减小.(3)25℃时,AgY的K sp=1.0×10-12,即溶液达到饱和时,c(Ag+)=c(Y-)=1.0×10-6 mol/L,而将0.188 g AgY溶于100 mL水中,形成的为饱和溶液(溶质还有未溶解的),则c(Y -)=1.0×10-6 mol/L.(4)由于K sp(AgZ)<K sp(AgY),可以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在(3)中,c(Ag+)=1.0×10-6 mol/L,当c(X-)>1.8×10-4 mol/L时,即可由AgY向AgX的转化.答案:(1)S(AgX)>S(AgY)>S(AgZ)(2)减小(3)1.0×10-6 mol/L(4)①能;K sp(AgY)=1.0×10-12>K sp(AgZ)=8.7×10-17②能;当溶液中c(X-)>1.8×10-4mol/L时,AgY开始向AgX的转化,若要实现AgY 向AgX的完全转化,必须保持溶液中的c(X-)>1.8×10-4 mol/L13.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Pb(OH)-3、Pb(OH)2-4,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随浓度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1表示Pb 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3,5表示Pb(OH)2-4](1)Pb(NO 3)2溶液中,c (NO -3)c (Pb 2+)________2( 填“>”“=” 或“<”);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铵溶液后,c (NO -3)c (Pb 2+)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往Pb(NO 3)2溶液中滴入稀NaOH 溶液,pH =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 +除外)有________,pH =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某课题小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铅,实验结果如下表:. (4)如果该脱铅剂(用EH 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EH(s)+Pb 2+2Pb(s)+2H +.则脱铅的最合适pH 范围为________(填代号). A .4~5 B .6~7 C .9~10D .11~12解析:(1)Pb 2+易水解,Pb 2+与Cl -结合成微溶物PbCl 2.(2)根据图中曲线可看出在pH =8时溶液中铅元素除Pb 2+和Pb(OH)+外,还有Pb(OH)2,但题目要求回答阳离子.(3)要看去除效果的好坏不要只看处理后剩余的多少,也不能只看去除了多少,而应看去除的比率,除Pb 2+外,当属Fe 3+去除比率最高.(4)据图观察和方程式判断,c (H +)过大,不利用沉淀生成,而c (OH -)过大Pb 2+则会以其他形式存在,在pH =6时,c (Pb 2+)最大,有利于平衡右移.答案:(1)> Pb 2+与Cl -反应,Pb 2+浓度减小(2)Pb 2+、Pb(OH)+、H +Pb(OH)++OHPb(OH)2(3)Fe3+(4)B。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8-3-1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doc

一、盐类水解实质及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C.溶液的pH发生了较大改变D.水解后溶液一定呈酸性或碱性解析:盐类水解是盐电离出的某些离子结合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A错误,B正确;但水解程度是微弱的,故pH改变不大,C错误;醋酸铵水解后,溶液仍呈中性,D错误。
答案:B2.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确的是()①HCl+H2O H3O++Cl-②AlCl3+3H2O===Al(OH)3+3HCl③Na2CO3+2H2O H2CO3+2NaOH④碳酸氢钠溶液:HCO-3+H2O CO2-3+H3O+⑤NH4Cl溶于D2O中:NH+4+D2O NH3·D2O+H+⑥HS-的水解:HS-+H2O S2-+H3O+⑦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水中:FeCl3+3H2OFe(OH)3(胶体)+3HCl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⑤⑥⑦D.全部解析:①④⑥是电离方程式且①应用“===”;②是水解反应方程式,但应用“”;③的水解方程式错误,应分步进行;⑤应为NH +4+D 2ONH 3·HDO +D +;⑦应用“===”。
答案:D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3.在一定条件下,Na 2S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 2-+H 2OHS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 .通入H 2S ,HS -浓度减小C .升高温度,c (HS -)c (S 2-)增大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解析: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此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不变,A 项错误;通入H 2S ,HS -浓度增大,B 项错误;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c (HS -)增大、c (S 2-)减小,故c (HS -)c (S 2-)增大,C 项正确;加入NaOH 固体,溶液碱性增强,pH 增大,D 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4-2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解析:只有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答案:D2.已知25 ℃时BaSO4饱和溶液中存在BaSO4(s)Ba2+(aq)+SO(aq),Ksp=1.102 5×10-10,下列有关BaSO4的溶度积和溶解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25 ℃时,向c(SO)=1.05×10-5 mol·L-1的BaSO4溶液中,加入BaSO4固体,c(SO)增大B.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NO3)2固体,则BaSO4的溶度积常数增大C.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则该溶液中c(Ba2+)>c(SO)D.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则该溶液中c(SO)减小解析:BaSO4的溶度积等于c(Ba2+)和c(SO)的乘积,故饱和溶液中c(SO)=1.05×10-5 mol·L-1,再加入BaSO4固体不溶解,c(SO)不变,A项错误;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项错误;加入Na2SO4固体,BaSO4的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Ba2+)减小,应为c(SO)>c(Ba2+),C项错误;加入BaCl2固体,BaSO4的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SO)减小。
答案:D3.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I)=8.51×10-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和在纯水中的Ksp不相等B.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C.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先产生AgI沉淀D.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 -)解析:在溶液中,Ksp只与温度有关,A错;因AgI更难溶,故AgCl可转化为AgI,B正确;当c(I-)很小而c(Cl-)较大时,AgCl会先沉淀出来,C错误;D中操作的结果是溶液中c(Cl-)>c(Ag+),D错误。
答案:B4.关于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饱和Na2SO4溶液加入到饱和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Ksp[Ca(OH)2]大于Ksp(CaSO4)B.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C.已知25 ℃时,Ksp[Fe(OH)3]=4.0×10-38,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Fe3++3H2O的平衡常数K=4.0×104D.已知25 ℃时,Ksp[Mg(OH)2]=1.8×10-11,在MgCl2溶液中加入氨水有沉淀生成,测得此时混合液的pH=11,则溶液中的c(Mg2+)为1.8×10-5 mol·L -1解析:将饱和Na2SO4溶液加入到饱和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只能说明此时Qc(CaSO4)>Ksp[CaSO4],不能说明Ksp[Ca(OH)2]与Ksp(CaSO4)的相对大小,故A错误;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故B正确,不选;Ksp[Fe(OH)3]=c3(OH-)·c(Fe3+),反应的平衡常数K===4.0×104,故C正确,不选;测得混合液的pH=11,Ksp[Mg(OH)2]=c2(OH-)·c(Mg2+),c(OH-)=10-3 mol/L,代入求得c(Mg2+)=1.8×10-5 mol/L,故D正确,不选。
答案:A5.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
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B.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0-11 mol·L-1解析:AgCl不溶于水,但是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Cl-(aq)+Ag +(aq),当向溶液中滴加含有I-溶液时,达到c(Ag+)·c(I-)>Ksp(AgI),就会产生AgI沉淀,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A错误。
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当向其中加入另外一种物质时,溶液中离子浓度与加入的物质的微粒浓度乘积大于溶解度小的物质的浓度积常数,就越容易形成沉淀。
即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B正确。
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AgCl 可以转化为AgI,C正确。
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由于c(Ag+)=×10-5,则根据NaI离子积常数,可知要形成AgI沉淀,c(Ag+)·c(I-)>Ksp(AgI)=1.0×10-16,所以c(I-)>=×10-11 mol·L-1,D正确。
答案:A6.已知: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Cu2+和Mg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先出现的沉淀是Mg(OH)2B.两种离子开始沉淀时,Cu2+所需溶液的pH较大C.当两种沉淀共存时,说明溶液中完全不存在c(Cu2+)、c(Mg2+)D.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溶液中≈8.2×108解析:由于Ksp[Cu(OH)2]较Ksp[Mg(OH)2]小些,所以Cu2+先沉淀,其所需OH-的浓度较小,即溶液的pH较小,故A、B错误;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故C错误;当两种沉淀共存时,由于Ksp[Mg(OH)2]=c(Mg2+)·c2(O H-),Ksp[Cu(OH)2]=c(Cu2+)·c2(O H-),所以=≈8.2×108,D正确。
答案:D7.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25 ℃):A.浓度均为0.2 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B.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1的KCl和0.001 mol·L-1的K2CrO4混合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C.0.11 mol·L-1的MgCl2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Mg(OH)2沉淀时溶液的pH 为9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不变解析:浓度均为0.2 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均变为0.1 mol·L-1,此时c(Ag+)·c(CH3CO O-)=0.01 mol·L-1>2.3×10-3,所以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A正确;根据氯化银和铬酸银的溶度积常数可知在氯离子和铬酸根离子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条件下开始出现沉淀时银离子的浓度分别为 1.8×10-7 mol·L-1、mol·L-1,所以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1的KCl和0.001 mol·L-1的K2CrO4混合溶液中先产生AgCl沉淀,B错误;根据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常数可知0.11 mol·L -1的MgCl2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Mg(OH)2沉淀时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10-5 (mol·L-1),因此氢离子浓度是10-9 mol·L-1,则溶液的pH为9,C正确;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则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不变,D正确。
答案:B8.根据题目提供的溶度积数据进行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Ca(NO3)2溶液中加入(NH4)2CO3溶液后过滤,若测得滤液中c(CO)=10-3 mol·L-1,则Ca2+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_(填“是”或“否”)。
[已知c(Ca2+)≤10-5 mol·L-1时可视为沉淀完全;Ksp(CaCO3)=4.96×10-9](2)已知25 ℃时,Ksp[Mg(OH)2]=5.6×10-12;酸碱指示剂百里酚蓝变色的pH范围如表所示:25 ℃时,在________。
(3)向50 mL 0.018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0 mol·L-1的盐酸,生成沉淀。
已知该温度下AgCl的Ksp=1.0×10-10,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请计算:①完全沉淀后,溶液中c(A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完全沉淀后,溶液的pH=________。
③如果向完全沉淀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50 mL 0.001 mol·L-1的盐酸,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填“是”或“否”)。
解析:(1)根据Ksp(CaCO3)=c(Ca2+)·c(CO)=4.96×10-9,得c(Ca2+)=mol·L-1=4.96×10-6 mol·L-1<10-5 mol·L-1,可视为沉淀完全。
(2)设Mg(OH)2饱和溶液中c(OH-)为x mol·L-1,则0.5x3=5.6×10-12,得x≈2.2×10-4>1×10-4,c(H+)<1×10-10 mol·L-1,pH>10,溶液为蓝色。
(3)①反应前,n(Ag+)=0.018 mol·L-1×0.05 L=0.9×10-3 mol,n(Cl-)=0.020 mol·L-1×0.05 L=1×10-3 mol;反应后剩余的Cl-为0.1×10-3 mol,则混合溶液中,c(Cl-)=1.0×10-3 mol·L-1,c(Ag+)==1.0×10-7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