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必修二一轮复习专题15

合集下载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5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含解析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5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含解析

第2讲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19·陕西西安中学高三期中)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A)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获得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解析]亲本可以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还可以是纯种黄色皱粒豌豆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A错误;F1黄色圆粒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均为1︰1︰1︰1,才能使子代出现9︰3︰3︰1,B正确;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C正确;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D正确。

故选A。

2.(2020·湖北高三开学考试)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就受4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个体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若这4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让基因型为AaBbEeGg植株自交,则子一代中(B)A.杂合子占1/16B.白花植株共有65种基因型C.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64D.基因型为AAbbeegg的白花植株占1/128[解析]4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自交,子代中杂合子=1-纯合子=1-(1/2)4=15/16,A错误;由于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紫花,紫花植株基因型种类数易于计算,故:白花植株基因型种类数=基因型总数-紫花植株基因型的种类数=34-24=65,B正确;在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比=(1/4)4÷(3/4)4=(1/3)4=1/81,C错误;基因型为AAbbeegg的白花植株占(1/4)4=1/256,D错误。

2025届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考案2必修二综合过关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5届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考案2必修二综合过关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必修二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y is Laura late? BA.She argued with her boss.B.She had to finish her work.C.She forgot the time.2.Where are the speakers? AA.On a plane. B.On a bus.C.On a ship.3.What time is it now? BA.19︰50. B.19︰55.C.20︰00.4.What does the man mean? CA.He is waiting for someone else.B.He doesn't want to talk with Ms. Miller.C.He is busy now.5.What would the woman like to eat? BA.A hot dog and a salad.B.A salad and some chips.C.A burger and a salad.其次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did Ramm find? AA.A huge planet.B.A star symbol.C.A black hole.7.Where is the woman from? CA.Scotland. B.England. C.New Zealand.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选择性必修第15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选择性必修第15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A.地理环境与农业起源的关系 C.食物生产与人类文明的产生
B.储备技术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D.历史条件影响古代多元文明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相比于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中纬
度地区的自然环境更容易产生原始农业,由此可知,该学者讨论的主题应该
是地理环境与农业起源的关系,故选A项。
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对中国的意义 1.自明中叶开始,美洲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传入中国,使中国人 的粮食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2.甘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 缓和了粮食压力,也使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有了新的增长。 3.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引发中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在中国土地利用和粮食 生产方面引发了一场长期的革命。 4.美洲高产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还促进了中国粮食商品化的发展,客观上 又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5.由美洲高产作物等导致的人口持续增长是造成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突出、生 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2022•云南昆明质检)有学者指出:“高纬度地区的人们,生 存条件太差,无法种植。低纬度地区的人们,因为采集条件相对较好,不需
要农耕。只有Βιβλιοθήκη 纬度地区的人们需要种植并且可以产生农耕,因为他们面临
饥荒,他们需要挑战饥荒,他们需要度过冬天,他们需要贮藏。”据此推知,
该学者讨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
2.人口压力: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可利用的动植物密度降低,人口数量接 近环境载能,旧的平衡模式被打破,为提高生产力而改造和控制环境的 做法被优先选择,人们会选择更有效的获取食物的手段。人口压力的出 现,使两河流域和中国黄河及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率先出现,从而为两 地古典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3.定居生活:远古时代的人类很长时间内过着流动生活,迁徙无常。自 然环境、气候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摆脱穴居的野外生活,走向广阔 的地域,建造起简陋的野营住地。随着定居生活代替流动生活,人类逐 渐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所了解,也有可能把捕猎到的动物看管起来。 定居使种植与饲养成为可能,从而推动农业的产生。

浙科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专题十五第2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态学案

浙科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专题十五第2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态学案

第2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态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1.概念: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物,在光合作用中被合成为可被生物利用的有机物,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又被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被生产者吸收利用。

2.特点: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3.类型(1)生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很小①水循环过程的两种方式:降水和蒸发。

②水循环的动力来自太阳能,生物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③特点:a.地球表面的蒸发量与降水量基本持平;b.陆地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海洋亏损的水分通过陆地江河的汇集流入海洋而得以弥补。

(2)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①碳循环的过程a.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CO2 和碳酸盐。

b.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和传递形式:含碳有机物。

c.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CO2。

d.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

e.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碳循环的基本路线:大气圈→动植物→分解者→大气圈;大气圈→水圈(海洋)→大气圈。

③碳循环的特点:全球性(如生物圈或热带雨林)、循环性(物质数量恒定,可以循环利用),所以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的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3)固氮菌等细菌在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a.氮循环包括固氮、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

b.固氮方式:①高能固氮、②工业固氮、③生物固氮,其中生物固氮最重要。

c.氨化作用(④)是含氮有机物通过生物代谢活动转化为氨并释放出来。

d.硝化作用(⑤)是氨和铵盐被硝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能量来自氧化氨等释放的化学能。

e.反硝化作用(⑥)是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N2、NO 和N2O。

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地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矛盾吗?[提示]不矛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真题分类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真题分类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2016·天津文综·5)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

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

这反映了(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④世界市场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考点】电气技术的应用——无线电报;近代中国通讯工具的进步——无线电报【解析】材料中中国进口马可尼无线电报机与英国建立无线电报站在同一年,故①正确;材料中的先进无线电通讯不是中国生产研制的,不能体现中国科技领先,故②错误;材料虽然体现的是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成果,但从时间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学习制度阶段,故③错误;材料中中国与英国在相同时间发展无线电技术,反映出世界市场发展促进新发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故④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

【答案】C2015年题组(备注:无)2014年题组(备注:无)2013年题组(备注:无)2012年题组(备注:无)二、非选择题(备注:无)。

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外研版(2019)必修第二册重点基础回顾课件

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外研版(2019)必修第二册重点基础回顾课件

10. equaladj.平等的,相等的→equallyadv.平等地,相等地 →equalityn.平等,相等→inequalityn.(社会上的)不平等
11polen.(行星的)地极,(尤指地球的)北极或南极 →polaradj.极地的
12 complainv.抱怨,不满,发牢骚→complaintn.抱怨,投诉 13 warnv.警告,提醒→warningn.警告,警示,告诫 14 starvingadj.挨饿的,即将饿死的→starvev.挨饿,饿死
4. In my opinion, what or where we eat(我们吃什么或在哪 里吃) on Spring Festival Eve really doesn’t matter.(连接 词引导主语从句)
5. What’s more, not only are these attended and enjoyed by Chinese citizens living abroad(不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参加并享受这些庆祝活动),but by many other nationalities, too.(倒装)
1. marryv.嫁,娶,与……结婚→marriagen.婚姻 2. Sufferv.(身体或精神上)受苦,遭受,忍受→sufferingn.痛
苦,苦难
3. horribleadj.糟糕的,可怕的→horriblyadv.可怕地→horrorn. 恐怖
4. poisonn.毒素,毒物,毒药→poisonousadj.有毒的 5. addictn.对……着迷的人→addictedadj.上瘾的;入迷的
4. In my opinion,_________(我们吃什么或 在哪里吃) on Spring Festival Eve really doesn’t matter. (连接词引导主语从句)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苏教版课件:必修二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苏教版课件:必修二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2017·湖南长郡中学高考百日冲刺试卷五)已知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 表示玉米纯系品种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品系①为显 性纯合子,表现型为果皮黄色、长节、胚乳非甜、高茎、黄色胚乳,②~⑥均只有一 个性状属隐性纯合,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
解析 (1)4个纯合品种组成的两个杂交组合的F1的表现型相同,且F2的表现型及其 数量比完全一致,由此可推断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 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还需满足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 的、受精卵的存活率相等等条件。两种杂交组合分别为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2)若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抗锈病、感锈病和无 芒、有芒的基因,则F1基因型为AaBb,F2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aabb, F2自交后代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 其对应F3株系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为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 无芒∶感锈病无芒=3∶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 有芒=3∶1。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必修2 P37~40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把握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是解题关键。
2.(必修2 P57T2改编)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 显性,两亲本杂交得到F1,其表现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yyRr B.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C.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 D.F1 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2
答案 (1)②和④ ①和④只有一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⑤和⑥的两 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白色 PpSs (3)a.用绿茎和紫茎玉米相互授粉,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b.如果子一代植株均表现绿 茎,则绿茎为显性;如果子一代植株均表现紫茎或同时出现紫茎和绿茎,则紫茎 为显性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新高考专用)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新高考专用)

《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名目第一单元生产资料全部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全部制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 (2)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3)其次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打算性作用 (4)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其次单元经济进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进展3.1贯彻新进展理念 (7)3.2推动高质量进展 (8)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安排与社会保障4.1我国的个人收入安排 (9)4.2我国的社会保障 (10)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全部制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1.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阐释】生产资料全部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2.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阐释】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3.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阐释】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4.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阐释】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5.国企混合全部制改革有利于焕发国企活力,转变公有资产全部制性质.(×)【阐释】没有转变公有资产全部制性质.6.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唯一的实现形式.(×)【阐释】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7.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阐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8.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阐释】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9.混合全部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阐释】混合全部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10.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阐释】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1.生产资料全部制打算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进展方向.(×)【阐释】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全部制打算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进展方向.1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阐释】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阐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把握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进展起主导作用.14.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公平的.(×)【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公平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公平的,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15.股份制合作制属于混合全部制经济.(×)【阐释】股份合作制属于集体经济,不是混合全部制经济,也不是个体经济.16.国有企业就是国有经济.(×)【阐释】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1.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公平.(×)【阐释】在我国全部制结构中,两者的地位不公平;在市场竞争中,两者地位公平.2.毫不动摇巩固和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舞.支持.引导公有制经济.(×)【阐释】毫不动摇巩固和进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舞.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3.进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进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阐释】进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进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加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4.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阐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5.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阐释】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6.混合全部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阐释】混合全部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阐释】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8.推动国有企业混合全部制改革会减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阐释】推动国有企业混合全部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各种全部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展,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9.实行“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会使农村集体经济变为个体经济.(×)【阐释】“三权分置”改革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重大变革,并没有转变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10.混合全部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阐释】混合全部制经济是各种不同全部制经济依据肯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全部制形式,既有公有制成分,也有非公有制成分.11.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动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气.(×)【阐释】不是国有经济,而是国有企业.12.全部股份制都是全部制经济.(×)【阐释】只有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所组成的股份制是混合制.13.混合全部制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提示】混合全部制经济既包含公有制经济,也包含非公有制经济,因此,不能笼统地把混合全部制经济视为公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只有混合全部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才属于公有制经济.14.我国农村的土地归个人全部. (×)【提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城市市区的土地归国家全部,我国农村的土地归集体全部.15.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全部制形式是个体经济.(×)【提示】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农业基础设施)归集体全部,农夫对承包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全部权.因此,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全部制形式仍旧是集体全部制.其次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打算性作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方案在资源配置中的打算性作用.(×)【阐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2.方案和市场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分.(×)【阐释】方案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分,它们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都是调整经济运行的手段,二者相互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主要的调整手段,但市场调整存在弊病,需要方案来弥补.3.价格.供求和竞争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的基础.(×)【阐释】价格.供求和竞争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但要想发挥价格.供求和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必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的基础.4.市场体系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阐释】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5.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阐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的基础.6.市场调整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强制性等弊病.(×)【阐释】市场调整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病.7.消退市场缺陷,保障公正竞争.(×)【阐释】错在“消退”,市场缺陷不能消退,只能克服.8.发挥诚信在资源配置中的打算性作用.(×)【阐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打算性作用.9.不断曝光的食品平安问题是市场调整滞后性的表现.(×)【阐释】不断曝光的食品平安问题是市场调整自发性的表现.10.市场调整必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阐释】“必定”说法过于确定.11.市场打算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12.商品和服务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阐释】商品和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13.公正开放透亮的市场规章,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的基础.(×)【阐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的基础.14.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政府打算价格的机制.(×)【阐释】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打算价格的机制.15.市场之所以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是由于市场能够自发实现效率与公正的有机统一.(×)【阐释】市场具有自发性的弊端,不能自发实现效率与公正的有机统一.2.2 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1.财政收入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财政支出是社会总供应的一部分.(×)【阐释】财政收入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应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供应;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支出会扩大社会总需求.2.扩张性财政政策表现为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存款预备金率.(×)【阐释】扩张性财政政策表现为增加财政支出.增发国债.降低税率,扩张性货币政策表现为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预备金率.3.政府有效治理对经济进展起打算作用.(×)【阐释】政府有效治理对经济进展起宏观调控作用.4.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阐释】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5.发挥诚信在资源配置中的打算性作用.(×)【阐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打算性作用.6.不断曝光的食品平安问题是市场调整滞后性的表现.(×)7.公正开放透亮的市场规章,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的基础.(×)【阐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的基础.8.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政府打算价格的机制.(×)【阐释】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打算价格的机制.9.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阐释】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或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10.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能.(×)【阐释】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1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政策.(×)【阐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12.负面清单制度中有禁止性和限制性准入类的分别,不利于政府有效行使经济职能.(×)【阐释】企业性质和行业性质不同,应有所区分,这也更能使政府有效行使经济职能.13.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阐释】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14.科学的宏观调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阐释】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5.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阐释】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次单元经济进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进展3.1坚持新进展理念1.实现进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进展的根本目的.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进展的本质特征.(×)【阐释】增进民生福祉是进展的根本目的.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进展的本质特征.2.新进展理念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必需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确立了新进展理念必需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3.经济进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阐释】经济增长是经济进展的基础.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小康是硬道理.(×)【阐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展是硬道理.5.创新进展留意解决的是进展不平衡问题.(×)【阐释】创新进展留意的是解决进展动力问题.或协调进展留意的是解决进展不平衡问题.6.开放是引领进展的第一动力.(×)【阐释】创新是引领进展的第一动力.7.坚持创新进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进展全局的核心位置.(×)8.绿色进展留意的是解决社会公正正义问题.【阐释】绿色进展留意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或共享进展留意的是解决社会公正正义问题.9.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进展理念,相互贯穿.相互促进,要统一贯彻,可以相互替代.(×)【阐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进展理念,相互贯穿.相互促进,要统一贯彻,不能相互替代.10.协调进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阐释】共享进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11.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是要否定过去的一切.(×)【阐释】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并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否定那些落后的.过时的东西.12.新进展理念是促进我国GDP快速增长的战略策略.(×)【阐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进展阶段.13.新进展理念为破解难题供应了具体方法.(×)【阐释】“供应了具体方法”的表述错误.14.科学技术是引领进展的第一动力.(×)【阐释】创新是引领进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进展的基点15.协调进展留意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阐释】协调进展留意的是解决进展不平衡问题.绿色进展留意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3.2推动高质量进展1.随着我国经济进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低速阶段.(×)【阐释】随着我国经济进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进展阶段.2.实体经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阐释】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3.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转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阐释】错在“转变”,不能转变,只能完善.4.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巩固农夫的土地全部权.(×)【阐释】农村土地属于集体,农村对土地没有所用权,有使用权.5.提高经济进展质量是进展的目的和归宿.(×)【阐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进展的目的和归宿.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进展的必由之路.(×)【阐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进展的战略目标.7.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阐释】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8.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是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阐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9.坚持以新进展理念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阐释】坚持以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0.我国经济进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进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阶段.(╳)【阐释】我国经济进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进展阶段.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效率优先.兼顾公正的收入安排体系.(×)【阐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正的收入安排体系.1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以乡带城.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进展体系.(×)【阐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进展体系.13.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必需坚持效率第一.质量优先.(×)【阐释】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必需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14.共享经济连接供需双方,解决了资源稀缺的问题.(×)【阐释】共享经济解决的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而不是资源稀缺的问题.15.共享经济模式制造的价值超过了传统经济模式.(×)【阐释】从现实状况来看,共享经济还属于新兴事物,其制造的价值还未超过传统经济.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安排与社会保障4.1我国的个人收入安排1.公有制领域的安排方式都是按劳安排.(×)【阐释】公有制领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安排方式,如按要素安排.2.个人收入安排方式是任意打算的.(×)【阐释】个人收入安排方式不是任意打算的,是由生产资料全部制打算的.3.按劳安排体现了公正,有利于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安排则体现了效率,但不利于公正.(×)【阐释】按劳安排既体现了公正,又体现了效率原则,但按劳安排不肯定会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安排也是既体现了公正又体现了效率原则.4.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进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直接缘由.(×)【阐释】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进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直接缘由.5.数据要素可以按贡献参与国家再安排.(×)【阐释】数据要素可以按贡献参与国家初次安排.6.数据要素参与安排,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阐释】数据要素参与安排,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收入差距.7.我国的个税调整体现了初次安排更加留意效率的安排原则.(×)【阐释】我国的个税调整体现了再安排更加留意效率的安排原则.8.第三次安排是促进全国人民实现同步富有的重要途径.(×)【阐释】错在“同步富有”.9.第三次安排旨在调动劳动者生产乐观性,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阐释】实行按劳安排,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乐观性,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10.劳动是财宝的源泉,劳动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唯一途径.(×)【阐释】劳动是财宝的源泉,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途径.11.市民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属于经营性收入.(×)【阐释】市民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属于财产性收入.12.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阐释】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1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物质基础.(×)【阐释】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安排的前提.或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进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物质基础.14.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进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直接缘由.(×)【阐释】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进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物质基础.或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人们的劳动性质与特点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直接缘由.15.完善个人收入安排,先经济增长,然后居民收入再增长.(×)【阐释】完善个人收入安排,要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4.2我国的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阐释】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它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形式.2.社会保障有强制性,可以调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阐释】社会保障可以调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但“社会保障有强制性”错误.3.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有,要建设效率优先.兼顾公正的安排体系. (×)【阐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有,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正的安排体系.4.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其中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阐释】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5.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越能促进社会进步. (×)【阐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消退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需求增加,有利于社会生产的进展.但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使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的进展.只有建立起与经济进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进展.6.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平安网”的网底,社会稳定的“最终一道防线”. (╳)【阐释】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平安网”的网底,“最终一道防线”.7.购买商业保险可以避开自然灾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阐释】购买商业保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行为,投保自然灾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获得相应赔偿,使自己所担当的风险损失下降.购买商业保险不能避开自然灾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8.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阐释】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9.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安排,能够调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冲突和冲突,促进社会公正正义.(×)【阐释】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安排,能够调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冲突和冲突,促进社会公正正义.10.社会优抚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阐释】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11.社会保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平安和生存权利的“最终一道防线”.(×)【阐释】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平安和生存权利的“最终一道防线”.12.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只涉及政府的经济利益.(×)【阐释】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13.完善个人收入安排,要规范收入安排秩序,扩大低收入群体,增加中等收入群体,调整过高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确定所要研究的运动过程。
(3)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各力对研究对象做功情况
受哪 些力
各力是 否做功
正功 负功
各力做功 的代数和
(5) 明确物体始末状态的动能Ek1和Ek2, 写出研究对象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动能增量。
(6)列出动能定理方程W总=Ek2-Ek1及其它必要的解题方程, 进行求解,有些情况下作必要的讨论。
2.
表达式:Ek
1 mv2 2
▲质量越大、 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3.物理意义:描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思考:1、一个物动体能的是动标能变量化,,速且度恒一为定正变值化,吗?状态量
一定变化
4. 单位:焦耳( J )
2、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 动能一定变化吗?
不一定变化,仅仅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 变,如匀速圆周运动
三、动能定理
内容: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W合
=
1 2
mv2总功
末动能
初动能
物理意义:描述作用于物体的力经一段位移的效果 (力在空间的积累效果)
1、外力的总功: a、先求合力,再求功 b、先求各力的功,再相加
2、动能变化:末动能减去初动能
3、合外力的功是动能变化的原因. ①W合>0, △ Ek > 0 ; Ek2 > Ek1
物理必修一一轮复习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一.动能的表达式
推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a
v22 v12 2al
l v22 v12 2a
W Fl ma v22 v12
2a
1 2
mv22
1 2
mv12
合力F做的功等于 1 mv2 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2
物理学中就用这个来表示物体的动能
二 动能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②W合<0, △ Ek < 0 , Ek2 < Ek1
4、 状态与过程的理解
功是过程量 动能是状态量
5、适用范围
既适合于直线运动,也适合于曲线运动。
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合于变力做功。
既适用于各力同时做功,也适合于各力先后做功。
6、 也是一种求功的方法.
四、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恰当选取研究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