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新人教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4 古代诗歌四首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竦.峙(shǒng) 萧瑟.(sè) B.天涯.(yá) 枯藤.(téng) C.沧.海(cāng) 碣.石(jié)D.澹.澹(dàn) 咏.志(yǒng)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王湾,唐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第7~9题。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观沧海》一、常识填空诗。
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__ 《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1家、_________ 家、________末年 ______, ________ ,字 ________ 、观沧海》的作者是2见称。
___________ 。
他的诗以______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二、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________________、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全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4、5”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静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提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朱自清创作的《春》,以清晰的脉络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二、情景默写5.(题文)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观沧海》一、常识填空诗。
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__ 《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1家、_________ 家、________末年 ______, ________ ,字 ________ 、观沧海》的作者是2见称。
___________ 。
他的诗以______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二、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________________、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全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4、5”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静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提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13.结合前三联内容分析李处士的形象特点。(3分)
①从门前柳树成荫、菜畦成行可以看出李处士热爱田园生活;②从白天 关门、少有人来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或:从有病在身不得已才 接受别人馈赠的药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③从愿与僧人交往, 可以看出李处士超脱(或“厌倦”)尘世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5.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4分)
(1)曹操,字__孟__德_,_东__汉__末_ (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诗歌有 《蒿里行》《观沧海》《__龟__虽__寿__》《_短__歌__行___》。《观沧海》是其诗 《_步__出__夏__门__行___》的第一章。
(2)李白,字太__白___,号_青__莲__居__士__, __唐__代___(朝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世誉为“__诗__仙___”。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四)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3分)
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 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10.“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7.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 里。(3分)
示例:“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小景呈现了 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8.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 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显露于 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 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4古代诗歌四首

) 枯藤 ( t é n ɡ ) 行 舟( x í n g ) 幸 甚( x ì n g
) 萧瑟 ( s è
百草丰茂 . D ������ 树木丛生 ,
四首诗歌各自描写了什么 4 ������ 请从诗歌表现的季节特点这一角度进行归纳 : 季节 ? 又有什么特点 ? « 观沧海 » 作品 季节 秋季 暮春 冬末春初 秋季 景物特点 生机勃勃 萧条凄楚 山清水秀 苍凉悲伤 ü ï 远开 ï 大阔 沧í 近观 ý 志胸 ㊁ 秋风 洪波 ï 海ï ï 向襟 ï î 日月 ㊁ 星汉 想象 þ
« 观沧海 » 汉献帝 建 安 十 二 年 ( 八 月, 曹 2 0 7) 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 袁绍的 残 余 势 力 , 统 一 了 北 方. 九 月, 在归途中 经 过 碣 石 山 , 他 跃 马 扬 鞭, 登 山观海 , 面 对 洪 波 涌 起 的 大 海, 触景生 情,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 1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D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唐代天宝年间 , 王昌龄被贬为龙标 ) 碣 石( ) ) 绿 水( A ������ 沧 海 ( c ā n i ē l ù ɡ j 尉 .« 闻王 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是 ) ) ) 灿 烂( 涌 起( ǒ n B ������ 竦峙 ( c h ì c à n y g 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而 作 的 抒 发 情 感 ㊁ 寄 ) ) ) 归雁 ( 以慰藉的诗作 . 澹 澹( à n d à n C ������ 潮 平 ( z h á o y « 次北固山下 » ) ) ) 天涯 ( 龙标 ( á D ������ 洛 阳 ( l u ò b i ā o y 古时交通不发达 , 流落外乡或在外 ) , ( ) ; ( ) ; ) . ʌ ɔ ( 解析 A i é 绿水 l ǜ B ������ 竦峙 z h ì C ������ 潮 平 ( c h á o ������ 碣 石 j 任职的人久不得归 , 自然会产生故园之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练习(一)海景曹操1.这首诗是一系列诗歌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在北伐五环胜利后经过界石山时所作。
诗中的海意象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英雄气概。
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3.汉代的《乐府》是一首音乐诗,在音乐中加入了最后八个字。
其中,“咏志”体现了诗歌的特点。
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5.填写。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前八句是。
(3)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_,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4)(4)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怀的诗是___________6.选择。
(1)“太阳和月亮的旅程,如果离开它”的意思是()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太阳和月亮似乎从海上升起。
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
d、太阳和月亮的下落似乎与海洋有关。
(2)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关于风景的抒情诗。
作者用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首诗充满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出大海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英雄气概。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二)钱塘湖春游白居易1.《钱塘湖春行》一诗,处处紧扣早春西湖的特征,描绘了西湖早春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好游的性格,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这首关于西湖的诗生动地描绘了湖面上郁郁葱葱的泉水。
作者在湖边自始至终走了一圈,选择了最能反映春天景色的风景:、、、以突出环境和季节的特点。
3.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喜爱的湖不足以东行,青杨树荫,白沙堤”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的心情是什么?(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这首歌中有一个词指出了整篇文章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三句写景抒情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枯藤、老树、苍鸦、小桥、流水、民宅、古道、西风、瘦马”改写成一篇散文。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检测: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

4 古代诗歌四首测试时间:40分钟一、积累运用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xiē)山岛竦峙.(zhì)B.水何澹.澹(dàn)海日生残.夜(cán)C.秋风萧瑟.(sè)枯藤.老树昏鸦(tén g)D.幸甚至哉.(zāi)杨花落尽子规啼.(tí)答案 A “碣”应读jié。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岛竦峙.(耸立)B.幸甚至.哉(达到极点)C.客路..青山外(旅人前行的路)D.杨花..落尽子规啼(杨树开的花)答案 D “杨花”在此处是指“柳絮”。
3.(2019四川遂宁蓬溪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标准之一。
C.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D.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答案 C A.不合逻辑,应为“我对《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很熟悉”。
B.两面对一面,应删掉“有没有”。
D.缺少宾语,应在句尾补充上“的情况”。
4.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答案 C C项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2018广西梧州中考)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善诗歌,代表作《蒿里行》《观沧海》等名篇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为主调,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
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当数《次北固山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又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有散曲120多首,《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碣.石( jié) 澹.澹( dàn) 竦峙
..( sǒng zhì) 萧瑟.( sè) 涌.动( yǒng) cháo(潮)水
xuán(悬)念枯ténɡ(藤) 天yá(涯)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东临.碣石__到达,登上。
__
(2)星汉
..灿烂__银河。
__
(3)次.北固山下__停宿。
__
(4)断肠人在天涯
..__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__
3.诗句赏析。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案】__这四句诗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极为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答案】__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予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
作者借明月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深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忱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思念和祝福。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答案】__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表现了时令的迅速交替,时光逝去匆匆不可待,从而让身在旅途中的作者由此生发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答案】__这两句既营造出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
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则使人感到幽雅闲致。
仅仅12个字,便勾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4.古诗词默写。
(1)__杨花落尽子规啼__,闻道龙标过五溪。
(2)初夏的湘江,江水上涨,江面变得开阔,一叶小舟,驶向远方。
此番景象,不由使人想起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__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描绘的景象。
(3)《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_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__。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_”。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