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处寻胜迹 ——走进武安市冶陶村

合集下载

武安的美景作文

武安的美景作文

武安的美景作文篇一:《武安,一幅水墨画》从小到大,听爷爷奶奶讲过好多关于武安的故事,说那里的山山水水都藏着精灵,会唱歌。

那时候小,只觉得好玩,直到去年暑假,爸妈带着我去了趟武安,才发现,原来那些不是胡诌,是真的美得不像话。

车刚拐进山道,两边的树木就密了起来,绿得像是要把路都吞进去。

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好像在欢迎我们似的。

进了村子,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个小院子,种着花花草草,小狗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见到人也不叫唤,摇摇尾巴,继续打盹儿。

村子边上就是条小河,清亮亮的,河里还有鱼儿游来游去,偶尔还能看见几个小孩光着脚丫,在河边嬉戏,笑声飘得很远很远。

最让我难忘的是晚上的武安,天黑了,星星就出来了,一颗颗挂在天上,比城里看到的多多了。

坐在院子里乘凉,听老人们讲着过去的故事,偶尔会有萤火虫飞过,一闪一闪的,就像童话世界一样。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画中人,身处在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里。

玩了一个星期,回来后,我还常常梦到那里的山山水水,那些精灵们是不是还在等着我去听它们唱歌呢?篇二:《武安的四季之歌》说起武安,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但那儿的四季变化,可是让人忘不了的。

春天的时候,山上的野花开了,五颜六色的,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块彩色的地毯铺在地上。

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去山上采野花,做成花环戴在头上,感觉自己也成了花仙子。

夏天一到,村里的人都喜欢到河边乘凉,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小孩子则在旁边捉迷藏,有时候还会偷偷溜到河里游泳,虽然会被大人骂,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秋天的武安更是迷人,树叶变成了金黄色,一阵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踩在上面软绵绵的,还能听到沙沙的声音。

冬天来了,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给大地披上了银装。

孩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戴着帽子手套,跑到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最开心的是晚上,一家人围着火炉吃火锅,窗外的雪景配上屋内的温暖,那种感觉,简直太幸福了!每次想到这些,我就特别怀念那个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像是刻在我心里,成为了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武安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武安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武安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武安是中国北方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颗明珠凝聚了武安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我心中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她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处太行山中段东麓,太行山脉与冀中平原的交界处。

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她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旅游先进单位。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有悠久的革命遗址,有古老的民俗风情,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武安众多风景名胜中最着名的莫过于雄伟壮丽的太行山。

太行山上最奇峻、最壮观、最秀丽的景观就是这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了。

它是一条由西向东横贯太行山脉进入冀中平原后向南经邢台至邯郸进入邯郸境内的绿色长廊。

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峰峦叠嶂、层林尽染、山水交融。

尤其是她那绵延八百多里的太行山脉,山高林密,树木葱茏,四季常青,景色迷人。

—— 1 —1 —。

冶陶:一方红色革命圣地

冶陶:一方红色革命圣地

62党史博采 2013/05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25公里处的冶陶镇冶陶村,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0月至1948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的驻地。

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薄一波、杨秀峰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生活战斗在这里,并在这里召开了几次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华北财经会议,统一了华北各解放区的财经政策,调剂了财政收支;南征会议开始了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进攻;土地会议(也称冶陶会议),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使当时边区的党政、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有力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此外,还在这里出版了《毛泽东选集》,创办了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成为今天《人民日报》的前身)。

现有保存完好的中央局机关大院、老一辈革命家旧居、防空窑洞等建筑,是新中国革命的一份宝贵遗产。

同时,也是武安市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2年被列入河北省革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5年邯郸市委、市政府将其确定为“邯郸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授予“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8月被批准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11月被授予“全国国防教育基地”。

2011年10月15日新建的大型(占地1830平方米)现代化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也开馆对外开放。

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的老一辈革命家,对这片热土更是深深难忘,他们中有的亲自或委托子女到此回访。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寄予老区人民深情厚谊,曾派团到冶陶慰问演出。

中央毛泽东思想研究组、邓小平理论研究室、军事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等许多高级研究单位将其作为进行重大革命题材研究的基地。

还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土地改革》、《杨秀峰》、《徐帅》、《步履》、《红色之旅》、《烽火年代》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片摄制组、剧组,也多次到旧址拍摄资料。

近年来,有很多单位组团到这里进行参观学习,举行入党入团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平均每年接待来访单位达300余家,5万余人次。

武安市旅游胜地探索

武安市旅游胜地探索

武安市旅游胜地探索武安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

作为国家级园林城市,武安市拥有众多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本文将带您深入武安市,探索其独特的旅游魅力。

历史文化之旅武安市作为河北省的重要文化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前往武安市博物馆,探寻这座城市的过去。

古老的城墙、古迹遗址以及传统手工艺品展示,让人仿佛穿越回历史的长河。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领略到古城文化的魅力。

自然风光一览除了历史文化,武安市还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

游客可前往武安市的自然保护区,漫步在葱郁的森林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画卷,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不妨在山间徒步,探索未知的自然奥秘,与身心完美融合。

美食文化体验武安市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各种传统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游客可以前往当地特色小吃街,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烤鸭、酸菜鱼等,满足味蕾的享受。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地道的北方美食文化,体验到食物带来的幸福和满足。

武安市的美食文化定会让您流连忘返,留下美好的味蕾记忆。

休闲度假时光武安市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还拥有舒适宜人的休闲度假环境。

游客可以选择入住当地别墅酒店,享受宁静惬意的度假时光。

在这里,您可以放松身心,远离喧嚣,尽情享受悠闲的假期。

或者前往温泉度假村,泡上一汤温泉,舒缓疲惫的身心,感受身心焕发的愉悦。

武安市旅游胜地探索,不仅是对城市的探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对自然的敬畏。

欢迎您莅临武安市,发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与魅力。

武安附近的旅游景点

武安附近的旅游景点

武安附近的旅游景点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许多优美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值得游览的景点:
1. 腾龙洞:位于武安市东南部,是一座以天然石雕为主的溶洞,洞内石林、鬼斧神工的石笋令人叹为观止。

2. 武安颐和山:位于武安市区西南,是一座集山、水、洞、石为一体的风景区,景色优美,森林茂密,是春季赏花的好去处。

3. 武安寻梦谷:位于武安市东北部,是一座集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有水上乐园、农耕园等娱乐项目。

4. 大沽石门景区:位于武安市南部,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奇特的地质景观和山水风光而闻名。

5. 桃林溪景区:位于武安市西北部,是一片原始的森林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生态环境,是进行生态旅游和野外探险的好地方。

以上是武安附近的一些旅游景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景点进行游览。

河北武安冶铁考古及新发现

河北武安冶铁考古及新发现

河北武安冶铁考古及新发现作者:何抚顺来源:《文物春秋》2012年第05期【关键词】河北武安;冶铁业;考古发现【摘要】河北武安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历史上冶铁业发达。

本文概述了建国以来武安固镇汉代冶铁遗址、矿山村炼铁炉的发掘、发现及午汲古城铁器的出土情况,介绍了近五年来武安牛头、固镇两处炼铁炉的发掘及固镇古城、固镇棋盘地古墓葬出土铁器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武安古代冶铁业得出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晋、豫、冀三省交界地带,历史悠久,文化遗存、自然资源都十分丰富,尤其是河流域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冶铁业发达,是河北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文物大县。

据《后汉书·郡国志》载:武帝时全国设铁官49处,武安为其一。

北宋时,在全国产铁地设管理冶铁“二十务”,武安即为一处。

史料载,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固镇产铁过百万斤。

元至明初,在固镇设有“铁冶提领”。

明代时,在磁山苑城设有“三冶使”。

入清以后,近现代采矿、钢铁工业迅猛发展,时至今日,钢铁业已成为武安市的支柱产业。

由此说明,武安冶铁业在邯郸古代冶铁史乃至中国冶铁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与武安冶铁业的重要地位不符的是,武安冶铁考古工作仍相对滞后,尤其是见诸报道的冶铁考古资料很少,不利于冶铁考古研究工作的开展。

而且随着现代开发的深入,很多炼铁遗址及信息资料已经处于消失的边缘。

因此,本文拟对武安冶铁前期考古及新的发现予以简要介绍和总结,以促进冶铁考古研究工作的开展。

一、武安冶铁前期考古武安冶铁考古始于上世纪50年代,除古墓葬、古遗址发掘中曾发现大量铁器外,1976年的邯郸地区文物普查,1979-1982年的武安河流域考古调查,以及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均发现了不少冶铁遗址或炼铁炉,其中较重要的有午汲古城发掘出土铁器、固镇汉代冶铁遗址、阳邑冶铁遗址、矿山村宋代炼铁炉等。

1、午汲古城出土铁器1956年5月,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发掘组对午汲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清理了一批东周至西汉时期的灰坑、窑址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

武安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武安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武安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
1. 汉帝陵景区:位于武安市西南部的汉帝陵景区是中国著名的汉(刘)陵墓地之一,也是中国四大汉墓之一。

2. 武安古商城:位于市中心的武安古商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街区,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和传统商铺,是游客体验传统文化和购物的好去处。

3. 韩山风景区:位于市区东南部的韩山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有着秀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文物古迹。

4. 东大槐树文化村:位于市区东部的东大槐树文化村是一个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旅游景区,有着保存完整的农村传统建筑和风俗文化。

5. 武安会宁山庄:位于市区南部的武安会宁山庄是一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和温泉疗养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拥有优美的山水环境和温泉资源。

6. 武安古井群:位于市区北部的武安古井群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井群,反映了武安古代的水利灌溉和民生情况。

以上是武安市的部分旅游景点,还有其他一些自然风景区、文化古迹和历史遗址等值得游览的地方。

武安东太行抗战基地调研报告

武安东太行抗战基地调研报告

武安东太行抗战基地调研报告太行抗战研学国防教育基地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南部、冀晋鲁豫四省交界处武安市贺进镇,太行山抗战基地以红色文化研学国防教育为主题。

武安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历史文化深厚,红色景区众多。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近期,武安太行山抗战景区持续受到游客们热捧,成为了红色亲子研学游的热门“打卡地”。

红色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产业兴旺“解放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刘邓大军从这里千里挺进大别山。

”在武安市冶陶镇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讲解员的生动讲解,把游客思绪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今年以来,已有11万名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这里成为了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红打卡地。

”讲解员说。

近年来,武安市不断挖掘丰厚的红色资源,打造了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柯鲁克夫妇旧居、人民日报社旧址、太行山抗战实景演出基地等一批以红色研学、红色文创和红色旅游相融合的特色景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推进红色文旅融合,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武安市立足“小而精”“小而美”,把红色文旅融合特色小镇的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充分激发出来,使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生态修复持续发力乡村环境不断改善九龙山三年前还是一座荒山,山上散布着205家小煤矿,到处是废弃的矿场矿渣,千疮百孔,一片破败景象。

武安市委、市政府践行“两山”理念,以生态修复为突破口,绿化荒山1.45万亩,绿化覆盖率达到了80%,建成集休闲观光、慢跑骑行、野营拓展等于一体的城郊山地生态公园,成为附近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与九龙山一样,在武安城西北也有一处废弃的白云岩矿场。

通过招商引资,打造成为河北省首家以抗战为主题的大型红色实景演出基地,带动周边村庄环境大幅度提升。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没有好的生态环境,生活再富裕,群众的幸福指数也会打折扣。

”闻名全国的小康村——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深有感触地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行深处寻胜迹——走进武安市冶陶村
徜徉在冶陶蜿蜒绵长的古街巷上,村民和外来的游客时不时地与我擦肩而过,我知道,村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参观,是因为——在这里:能看到过去,望见未来,记起乡愁。

冶陶村的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

河北日报记者田瑞夫摄河北日报记者刘萍武安市冶陶村深藏于太行深处,静谧安然,丽日晴空下,巍峨的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与远山相映,仿佛在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段段革命传奇。

穿越历史的风云,当我走近冶陶这个小山村时,它积蓄千年的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村口的一株古槐是唐槐,据说,它是村子初建时先人为了纪念祖先的渊源栽下的,它古老遒劲的枝干,枯树逢春的痕迹,证明着它存在的历史和价值,古槐见证着冶陶的历史风雨和盛衰浮华,也见证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的苦乐年华。

冶陶建村于唐代,因这里曾是士兵们的城外窝铺住所,古名“野头”,后来谐音为“冶陶”。

冶陶西依太行,东达平原,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依托秦皇古道发展起来的商业繁盛之地。

现在全村保留着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民居达1000多处,较知名的有学堂大院、张家大院、黄家大院、吴家庄园等等。

据《武安县志》载,“武俗尚房舍,建筑整齐为本邑特色,厚墙屋高,以西南乡为最……”这里的
古民居深受山西建筑风格影响,装饰极为讲究,石雕、砖雕、木雕随处可见,而且雕工精美。

民居建筑和布局都是主人精心设计规划过的,按功能分上院、下院、卧室、绣房、厨房和偏门、客厅、过厅等,而且,每一处院落都有完备的给排水配套系统。

这些集中反映了北方富商大贾的住宅文化和建筑理念,具有较高文化审美和建筑研究价值。

冶陶村除了精美雅致的民居,在街道上随处都有古色古香的阁楼映入眼帘。

武安市村镇建设管理处处长白利强介绍说,武安当地有“村村有阁楼,无阁不成村”的俗语,冶陶村是最明显的例证了。

冶陶现存有关帝阁、玄帝阁、菩萨阁、丁字阁、里仁阁和拱凤阁等阁楼,最早的是建于唐代的玄帝阁,其他阁楼多是明清时期修建的。

冶陶村的学堂院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青灰色的二层砖石结构的小楼,坚固如初,院子里的两棵古槐依然挺拔,院中有一口深井,里面的井水依旧清澈甘洌,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的英姿,隐约浮现,一件件生了锈的刀枪、农具,一张张泛了黄的报纸、票据再一次把我带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在解放战争中,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积蓄了巨大力量。

当时,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稳坐冶陶,成功地领导和指挥了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野)金(乡)鱼(台)及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
向解放区的进攻。

1947年,刘邓大军从冶陶出发,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扭转了全国战局。

土改运动、华北财经会议也曾在这里轰轰烈烈地举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