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分析
2016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总结分析

xxxx呼吸分泌科2016年一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总结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科室达到根本目的。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考核科室运行情况的重要容。
2016年以来呼吸分泌科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以及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当作医疗活动重中之重的任务,现将2016年一季度呼吸分泌科医疗质量运行情况总结如下:一、组织构建,监督及保障科室医疗及护理质量2016年呼吸分泌科根据科室人员变动情况,重新修订医疗质量与安全医小组成员,明确各质量控制小组职责,定期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患者安全相关制度及18条核心条款相关制度,并进行针对性的考核。
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制定改进方案,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改进有成效。
二、加强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
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科室采取定期不定期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能力。
三、2016年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月份入院人数出院人数平均住院日人均费用基药药比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强度微生物送检率病床使用率临床路径入组率1月242 246 6.81 2657.51 82.08% 27.10% 91.02% 140.7 83.41% 119.40% 6.15% 2月194 194 7.19 2791.12 79.62% 29.30% 93.03% 134.09 91.16% 109.20% 93.30% 3月225 231 6.52 2875.32 79.08% 26.50% 94.32% 133.21 88.89% 112.64% 87.50%1、出入院人数及人均住院费用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1、2、3月份)我科出入院人数、人均费用情况看,我科一季度共收治患者661例,出院671例患者,平均费用2774.65元,较去年同期入院人数增加32人次,出院增加43人次。
完整word版,2016年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与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2016年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与护理不良事件分析2016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36起,含指标294起(手术相关肺部感染7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起,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44起)。
其中发生最多的护理不良事件是跌倒/坠床43起,其次是输血反应和非计划性拔管均为40起,第三是给药错误22起;全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最多的科室是内一六科25起,其次内二五科和化六区18起,第三是外五科和儿科17起;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是血液净化科、供应室;本年度护理不良事件损害分级:Ⅰ级事件2起,Ⅱ级事件7起,Ⅲ级事件208起,Ⅳ级事件19起。
现对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和质量指标分析如下:一、指标统计(一)护理不良事件分类1、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分类2、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各个季度分类对比24681012141618跌倒非计划性拔管输血反应医源性皮损物品过期失禁性皮炎药物外渗给药错误输液反应足下垂压疮走失自杀标本错误其他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二)2016年与2015年、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对比 1、总数比较2、分类对比5101520253035404550跌倒/坠床非计划性拔管输血反应医源性皮损物品过期失禁性皮炎药物外渗给药错误输液反应足下垂院内压疮走失自杀标本错误其他2014年2015年2016年(三)2016年各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51015202530内一六内二五内三内四中医儿科综合I C U 门诊急诊外一六外二外三外四外五妇产眼耳鼻喉口手术室化疗一区化疗二区化疗三区化疗四区化疗五区化疗六区化疗七区中西医结合放疗一区放疗二区放疗三区放疗门诊(四)护理不良事件损害分级情况 1、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损害分级2、 2016年与2015年、2014年对比53197126219619272081950100150200250Ⅰ级Ⅱ级Ⅲ级Ⅳ级2014年2015年2016年二、指标小结1、2016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36起,比2015年增加13起,增幅为5.51%;大部分指标呈上升趋势,个别指标下降或未发生。
2016年第1季度护理质量分析

9.5 9.486
总 分
四、质量陪客 管理不符合要求。 2、护理人员月考核及质量考核过于简单, 不够严谨。 3、导管及各种护理警示标识不全。 4、护理人员对岗位职责掌握不全。 5、科室业务培训未落实到实处。
门诊护理质量存在问题
1、护士对岗位职责掌握不全。 2、科室三基培训未落实到位。
供应室护理质量
1、分区卫生清洁不彻底。 2、个别储物区域没有明显标识。
五、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ICU、 科存在的薄弱环节
细 节 管 理
危 重 病 人 护 理
专 科 护 理
科 科 科 新病人入院 宣教
绩效考核
薄弱环节
三基 培训
病房管理
基础护理
病房管理
门诊护理薄弱环节
8.8 9 9.2 9.2 9.2 9.1
9.514
9.714 9.357
9.467 护理记录(10分) 危重病人护理(10分) 9.8 9.8 9.78 9.6 9.7 9.65 9.5 9.7 9.65 9.6 9.5 9.62 9.5 9.4 9.456 9.5 9.3 9.29 9.3 9.6 9.23 9.5 9.2 9.06
2016年第1季度护 理质量分析
护理部
1
2016第1季度护理质量
考核重点
2 2
护理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各项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和 薄弱环节
各项护理质量存在问题
3 3
改 改
进 进
措 措
施 施
4
护理亮点
各科各类工作计划完善,护士长能认真 按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严格进行自查,重 点环节检查认真细致,尤其是急救药品、 物品、仪器的管理整改成效显著,在此次 检查过程中完好符合率达100%。护理部组 织院级培训两次,培训率达100%,组织院 级查房一次,参加人员120人次。参加各科 护理查房27次。
2016年第一季度质量控制

二月
96 98.7 93.8 97.8 98.7 97.5
三月 平均分
94.6 99.2 95 96.8 96 98 95.2 98.6 92.6 97.2 97.2 97.2
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7%)
100
99.8%
100
98.9%
100
99%
100
99.2%
97.8 96.8 97.2
98.7 96 97.2
97.5 98 97.2
100 100 100
98.9 99 99.2
病房管理、分级护理第一季度平均分92.6分
(一)护士长工作质量考核(标准≥90分) 一、病人一览表级别与医嘱不符。(外二科、 一、各班认真核对一览表与医嘱 全院平均94分
存在问题
98.9 99 99.2
98
97.2
89
护士长考核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平均分 95
优质护理考核 98
病房管理、分 级护理考核 89
护理技术 97
常规器械消毒 急救药品物品 灭菌 97 96
护理文书 100
满意度调查 99.8
96 94.6 95.2
98.7 99.2 98.6
93.8 95 92.6
整改措施
内一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科)
二、病房杂物多。(妇产科) 三、摇手柄用后未归位。 四、男女患者混住,未使用屏风遮挡。 (外二科、内一科) 六、手腕带卷边,难核对。
级别护理是否一致(谁签名、谁负 责)。 二、加强病房管理标准学习,原则 上男女患者不得混住,特殊情况 (床位紧张)做好沟通解释并用屏 风遮挡 ,有床位及时给予调换。 三、改进手腕带使用方法,松紧以 能放入1指为宜,避免佩戴过松而 卷边。
2016年第一季度护理_不良事件汇总分析报告

整改措施:
1、组织科室人员学习跌倒/坠床评分表的评估方法,认真完成 患者的入院评估, 2、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增强安全意识,24小时陪护。 3、通知后勤人员在卫生间安装扶手,防止病人如厕时跌倒;
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柏拉图
原因分2析01及5年整度改护措施理(不一良)事件柏拉图
原因分析:
1、床档安装不正确; 2、家属离开病房时未及时告知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
整改措施:
1、立即通知后勤人员更改床档位置; 2、再次进行宣教,告知家属外出时告知护士,做好防护工作; 3、护士根据护理级别和病情及时巡视病房,做好交接班工作。
整改措施:
1、科室认真培训,护士长加强督导; 2、认真落实双人核查打包; 3、认真学习器械交接班制度。
原因分2析01及5年整度改护措施理(不二良)事件柏拉图
原因分析:
1、各班次之间的协作欠缺(夜班、签字); 2、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落实不严(医嘱本); 3、过程、环节监管不到位(办公班、书写记录)。
例数 累计百分比
第一季2度01护5年理不度良护事理件不(良药事物件2例柏)拉图
1、患者高**,男,53岁,以腰椎间盘突出为诊断收住, 医生开具 口服药腰痛宁胶囊、雪山金罗汉涂剂、氨基葡萄糖胶囊,药房发错 药,责任护士未严格三查七对,让无证护士单独发药,患者服错药, 疼痛症状未缓解,但未造成机体损害。
2、手术室护士术前准备发现中包器械包内有两把有齿卵圆钳,随即通知供应室。
3、手术室护士术前准备时发现小器械包内打错剪刀,立即通知供应室。
4、手术室护士术前准备发现大器械包内有有齿卵圆钳两把,随后通知供应室。
1季度不良事件分析

2016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汇总分析护理过程中发现的不良隐患,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保护患者健康的利益,医院制定了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鼓励上报,并作为护理质量考核加分项目,以增强我院护理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护理事故,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现将2016年第一季度各科室上报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一.上报情况(1)2016年第一季度上报不良事件共21例,其中1月份9例,2月份7例,3月份5例。
(2)2016年第一季度各科室上报情况汇总:共上报不良事件14个科室:外二科:3例、产一科:3例、内一科:2例、内三科:2例、放射科:2例、眼科:2例、内二科:1例、产房:1例、妇科:1例、骨一科:1例、手外一:1例、手外三:1例、外一科:1例、ICU:1例。
(3)2016年一季度不良事件分类汇总如下:共上报不良事件21例:医嘱执行错误:4例、标本采集错误:3例、用药错误:3例、技术操作不当:3例、坠床:1例、管道脱落:1、其它:6例。
(4)2016年第一季度不良事件类型汇总如下:共上报21例:不良后果事件(Ⅱ级):3例、无不良后果事件(Ⅲ级):13例、隐患事件(Ⅳ级)6例。
二.上报情况原因分析(一)鱼骨图分析(二)2016年一季度不良事件报告集中在医嘱执行错误、标本采集错误、用药错误、技术操作不当占主要方面。
经过医护人员积极解释及处理均得到缓解,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原因分析如下:(1)、查对制度、身份识别落实不到位:个别护士凭主观印象,如输液、给药时只喊床号、姓名,未做到三查七对,造成输错液体或发错药。
(2)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操作规程: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
专科知识、基础知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
(3)未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的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没有告知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
(4)护士消极倦怠心里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繁琐,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
【最新精选】2016年护理部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通报

2011年护理部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通报201各科室:根据全年工作计划安排,护理部于2011年4月7日-4月9日组织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全院各护理单元的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急救药物管理、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执行情况及护理人员仪表仪容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并抽取各护理单元出院及运行病例各5份,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40份,广泛征求住院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意见,全院满意度占90.12%,现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通报如下:共性问题:一、护理文书书写1、文书记录内容简单,缺乏内涵,护理文书书写格式不统一。
2、字迹不清,涂改较多。
二、各科对三基三严重视程度不够,培训不扎实个性问题:1、管理组:主要检查护士长管理以及病区各室的规范管理。
各护理单元制度健全,护士长有年计划、月安排、周重点,各种资料本基本按时完成,但内涵有待加强。
根据护士长考核要求,大部分护士长能按要求每周抽查护理文书书写、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等,个别护士长忙于事务性工作对护理人员监管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护理隐患:护理记录单与体温单生命体征不符;治疗班为了方便,违反操作规程将几种抗菌素的皮试液一次配好放在治疗盘中备用;药品混放;急救药品过期;个别科室仍在使用甲醛熏箱;器械消毒不规范等。
护办室、治疗室、换药室基本达到整齐清洁,护理标识醒目,护理人员衣帽整齐、挂牌上岗、精神面貌好。
2、护理文书组整体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文书整齐、书写规范,护理记录准确、及时,有上级护士签字,且在护理记录单上有体现。
护理计划制定及时措施具体,健康教育落实较好,病人了解责任护士,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出入量记录准确。
存在问题:内科:(1)体温单有漏项如大小便、血压、留置导尿无标志等。
(2)交班报告有涂改,字迹不整齐,个别有漏项,护理记录单签字潦草、页码错误。
(3)病历质量:①运行病历:屈张伟,住院号36071,白班护理单有涂改,无小结,教育计划单病人未打勾。
2016年第一季度危重专项检查评析Microsoft Word 文档

80859095100得分合格分得分999999.75合格分909090
1月份2月份3月份2016年第一季度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
一、2016年第一季度一级质控组根据危重患者工作质量评分标准进行检查,检查平均分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本季度危重患者工作质量检查全部合格(本项目合格分≥90)
第一季度危重患者护理质量问题点构成图
20%20%
10%10%
10%
10%
10%10%
腕带信息未及时更改患者八知道掌握不全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未评估
护理文书书写漏项跌倒风险评估单未按时评估危重患者专科护理不到位患者输液部位肿胀,观察不到位输液滴数与医嘱不符
本季度危重患者工作质量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腕带信息未及时更改,占本项目20%,及护士对患者八知道掌握不全,占本项目20%。
二、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安全风险意识淡漠,未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及未认真落实各种护理评估单。
2、护士专科理论知识不扎实,对患者八知道掌握不全。
3、护士未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加强巡视患者,观察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每月进行一次安全警示教育,提高护士护理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及分级护理制度。
3、护士长加强督查护士对病人病情的了解情况,每日晨会提问危重病人八知道。
四、效果评价
护士已针对检查问题进行整改,经追踪复查效果良好。
五、下一步:护士长及科室质控小组加强督查身份识别制度及各项评估单的落实情况的落实,护士长继续每日晨会提问护士危重病人八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