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材料作文真题_作文专题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材料作文真题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20xx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成才是有规律的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把它放在大水池里,不到两个月就能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环境总是充满好奇,从而不断体验,发现食物,躲避危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机挑出一批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更大期望,八个月后,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示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根据以上材料撰写一篇文章。
总结:以上是橙子为你整理的的全1 / 2
国各地高考材料作文真题,更多高考中考资讯尽在!
2 / 2。
2019高考新材料作文范文_作文专题

2019高考新材料作文范文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后话题作文,命题人给出写作的材料,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下面是橙子为您整理的关于20xx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xx高考新材料作文篇一去黄山旅游,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等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
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了清雅高绝的图景!一些个体,它们本身或许有特点,略有不足,但他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一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
走下黄山,我不禁陷于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是求个体的方正,那么最终所得可能仅仅只是一潭死水,茫然而无趣。
君不见,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吗?八股文根本不讲求相融,不讲求文章总体的韵味,它只求圣人之气,只求体制规范,每一字的方方正正,这种是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终让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与美感,更让明清王朝裹足不前。
我想,真正的大美,绝不应该如此!它应当是支点的寻觅,是元素的交融,是单一的颠覆,更是和谐的统一。
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却是在同一后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别样风采。
郑板桥先生曾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1 / 5外者,化机也。
”他也正是这样诠释自己的书法。
用隶书参以行楷,成就了和谐的同一,成就了“板桥体”的艺术高度。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前读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不仅为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叹服。
文言,精巧而意赅;白话,又不失抒情之美。
也许仅取一者,会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词肥意瘠,但两者的兼用却令整篇文章彰显了别样的韵致。
非独文学如是。
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
”我想,我们的内心中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
“我的心里又猛虎在细嗅蔷薇。
”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
猛虎不免生猛,蔷薇过于柔韧,倘若两者并参,方为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19年高考作文材料及优秀作文

2019年高考作文材料及优秀作文201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在不同省份有所差异,但普遍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材料进行思考并撰写作文。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高考作文材料和一篇优秀作文的示例。
作文材料: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科技的依赖也越来越深。
有人认为,过度依赖科技会使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有人则认为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请以“科技与独立思考”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优秀作文示例:正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
智能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认知边界。
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技的普及也带来了对独立思考能力的挑战。
首先,科技的便利性让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它。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常常首先想到的是使用搜索引擎,而不是自己动脑筋。
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遇到难题时,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寻求答案,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科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全盘否定它。
科技本身是中立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科技可以成为我们思考的助手,而不是替代者。
例如,通过使用在线课程和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某一领域,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科技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获取信息,从而为独立思考提供更多的素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样重要。
科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从海量信息中找到我们需要的知识,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支撑。
总之,科技与独立思考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利用科技,让它成为我们思考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我们的大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科技的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出真正的独立思考能力。
结尾:在这个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时代,我们应该拥抱科技,但同时也要保持警惕,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训练及范文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训练及范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我最亲爱的孩子啊……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烈士赵一受于1936年写给儿子的遗书(2)“当此革命时期,家庭衣食可维持就够了……人生是要做伟大事业,而不是做了金钱的奴隶呵!”——烈士胡孟晋于1939年写给妻子的辞别信(3)“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于1950年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信(4)“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于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的引文(5)“唯有感恩真心真情真爱,懂得知足知责知进,方能厚积薄发、厚道有福、厚德载物。
”——维和战士张宝磊写于2016年的一封家书书信最能传递人的真情实感,它写下的是文字,记录的是心声。
以上几则书信片段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两则或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01.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1950年初,26岁的留美学生朱光亚在《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中这样慷慨陈词。
“真是越出国越爱国,越比较越自信”“对这个国家没信心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国的”,如今,被称为“哈佛八剑客”的王俊峰、刘青松等青年学子发出如此心声。
抚今追昔,尽管时空相隔,但两代知识分子都抛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走回国创业、报效祖国的人生道路。
他们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生动映照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深刻诠释了“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令人感佩。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朱光亚、钱学森那一代知识分子,当年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祖国。
最新-2019年高考新材料作文 精品

2019年高考新材料作文【预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
水在轻轻地流,岸静静地偎在旁边,一切是那样的和谐美好。
水厌倦了岸的围困,想要寻找没有约束的自由,冲垮了堤岸。
水没有得到自由,却失去了生命,而岸没有了水,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导写】这是一则比喻型的材料作文,也可看作寓意型的作文。
材料中的水和岸是相互制约,又互相依存的关系。
由此及彼,由物到人,巧妙地产生联想,恰当选准角度,是写好这篇材料作文的关键。
按照审题的步骤,可这样抓关键,定角度材料中的水与岸原来是什么关系?水为什么要冲垮堤岸?冲垮堤岸后的结果如何?这样一找原因,看结果,写作的角度便很明显了。
然后结合材料中的重点语句,角度可定为1和谐创造美好2相互制约与依存3自由与约束4生存的价值5情感与理智【预测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
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清风中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颜,鸟儿在欢快的歌唱,仙女感到陶醉。
走了一小段路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
仙女问"我的孩子,你为何哭泣?"玫瑰回答"上苍没有像爱其他植物一样来爱我。
"仙女继续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漂亮的孩子?"玫瑰说"上苍给了我刺。
"仙女说"上苍没有给你刺。
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
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
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一被人们牢记于心。
虽然上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请全面理解上面的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9年高考材料作文汇总_作文3000字_材料作文_

2019年高考材料作文汇总20xx年高考新材料:名称不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也有人说:“松生淮南是为松,松生淮北仍是松。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也有人说:“一千个读者眼中的哈姆莱特毕竟都是哈姆莱特。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强调外在条件重要;“松生淮南是为松,松生淮北仍是松”,强调变与不变由内因决定。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突出角度不同、经历不同,因而看法不同、观点有异;“一千个读者眼中的哈姆莱特毕竟都是哈姆莱特”,说明纵使角度不同、看法有异,但凡事有度,本质相同。
写作时可以从以上几方面任选其一加以论述,但切勿说话过度;可几者兼顾,但切忌平分段落。
具体立意角度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外部条件。
有时,外在条件非常重要。
要学会合理巧妙利用外在条件,把事情做好。
(2)本质决定。
外在条件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内因决定论。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仍是由“橘树”的本性决定的。
所以出了问题,有了差错,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切勿怨天尤人。
(3)见仁见智。
看同一问题,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甚至文化水平、自身经历不同,观点看法也就不同。
既要“各美其美”,又要“美人之美”,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把自己的好恶强施于人。
(4)凡事有度。
“一千个读者眼中的哈姆莱特毕竟都是哈姆莱特”,说明答案的丰富多彩并不否认答案的唯一性。
凡事有度,要秉持公理意识,摒除抬杠心理,顾及大局,服从整体,公正做事,不做毫无意义的争论,不盲目追求另类个性,钻牛角尖。
20xx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君子不器/君子当器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班会上,同学们正就人生价值和自我成才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2019年山东高考材料作文真题_作文专题

2019年山东高考材料作文真题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20xx年山东高考材料作文真题:
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话题为一段材料,大意为”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有的看到静,有人吵,有人俗有人雅。
有的人说是好的景色,有的说是坏的”,要求自主命题。
总结:以上是橙子为你整理的的全国各地高考材料作文真题,更多高考中考资讯尽在!
1 / 1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2019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2019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承载着国家的昨天和明天,只有让文化的传承和共享相得益彰,才能真正地释放出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二:“兰州拉面”有2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自河南有着厨艺高手的中医世家。
熬一锅牛肉汤需要20多种草药。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养生之道,也融合在一碗面汤里。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碗拉面帮助甘肃、青海的许多百姓走出大山,摆脱贫困,融入城市。
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兰州拉面”“青海拉面”之类的招牌。
拉面成了老百姓改变命运的“聚宝盆”。
改革开放40年,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需求。
下馆子更加讲究,哪怕一碗面也要吃得“有情怀、有情调”。
可多数拉面馆仍为家庭作坊。
一个炉子,几张桌子,简易的招牌,卫生条件急需改善。
这种状况,显然难以适应人们对餐饮品质提升的需求。
这碗“脱贫面”还能吃多久?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改革开放40年,你周围的生活一定也发生了很多改变,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你的生活,就中华文化传承问题,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关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 内容限制。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考生的联想和思考必须以材料为基点。
“以上材料”指的是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则材料为同质材料,都在谈文化的传承问题。
第一则材料让考生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地释放出中国文化的活力,第二则材料谈改革开放40年,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需求,考生需要思考该怎样让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兰州拉面”传承下去。
第一则材料是站在理论层面说的,第二则材料相当于第一则材料的具体化、现实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材料训练(三)
1.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我跟谁都不争,跟谁争我都不屑。
我最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
——[英]蓝德材料二:人生的每一天都在胜负中度过,一切都以竞争形式出现。
每天都是为在竞争中取胜,或者至少不败给对方而进行奋斗。
因此若有一天懈怠,便要落后,要失败。
人生就是这样严峻。
材料
—— [日]大松博文
请围绕上述两段材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7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这句谚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梯子,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团果泥。
这便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根据你的感悟,自主确定角度,确定题目,确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
他们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第二天,学生们请苏格拉底讲一讲集市的收获。
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5.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位网友发微博,逃离这喧嚣的都市吧!让心灵宁静,让灵魂安息。
何时才能找到我的“瓦尔登湖”!
材料二:雪山之巅,风光无限,是真正的灵魂栖息地。
一位孤独的登山者,因无法发出微博让朋友分享快乐懊恼不已,一怒之下,扔掉手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
(泰戈尔)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成语)
综合卜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日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7.作文(60分)
百度老总说,想做羊,想坐在躺椅上享受人生的,请卷铺盖儿走人。
只有具备狼那种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的,才可以跟随我上战场。
一个教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做“狼”,也可以做“羊”,还可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 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
袭。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参考答案
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闻说有一则新闻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那是关于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的事件那天,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只留给一个职位,而一名叫张媛媛的女生却主动让位给别人应试,最后由于这名女生的过于谦让,令公司负责人认为她不适宜在销售部工作而使其面试失败这令人们对于是否应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而议论纷纷。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少可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果只会过于谦让,而忽略了锐意进取,那么,被淘汰的最终会是自己。
(提出观点,不要忽略锐意进取)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相信也是家喻户晓了那么,长颈鹿最终被保存下来,而没有灭绝呢?是因为随着树木的长高,为了生存,它们都在竞争往上伸长脖子去吃树上的叶子只会过于谦让,不懂去竞争的鹿便被遗弃下来,最终饿死在路上;而懂得往上走的鹿,懂得去竞争的鹿便生存了下来,还进化成“长颈鹿”连低等的动物都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聪明的人类又怎么不明白呢?(用长颈鹿类比证)
在先进的社会当中,各行各业都在争得你死我活,为了能稳稳立足于社会,它们都不断推层出新,去吸引力顾客所以,很多企业都被保存下来,继续去劳动这股锐意进取的热潮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因不懂得如何竞争最终成为被社会淘汰的一分子。
(联系到企业)
又再看看世界的电影市场吧总的来说,外国的电影市场要比我国的电影市场更广阔,因为他们构思的创新,技术的先进,使他们的电影造作得十分出色再加上专业的演员,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所以,外国电影一直优秀于我国电影但难道外国的技术比我国先进,我国就要向外国低头吗?难道外国优秀电影占世界比率高于我国,我国就要屈服吗?如果因为这样我国就要去“谦让”,而不去竞争、进取,我们就真的会输掉因而,为了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很多出色的导演都在进取,都在创新,毫不退让,所以我国的电影事业正在不断蓬勃发展。
(以电影事业为例)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时候都可以“谦让”,但关乎生存竞争的便不能“谦让”,而是要“争取”,只有力争上游,锐意进取的人才能在社会稳稳扎根,而只会过于谦让,不去竞争的人便会被社会淘汰。
(辩证分析,什么时候可以谦让,什么时候必须进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永远是一个真理。
(强化观点)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逐一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的类型基本为统一型和对立型,统一性注意分析共同的特征,对立型注意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此题是对立的关系,注意分析“竞争”和“不屑”之间的关系,实际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竞争是必须的,“不屑”只是在竞争中看的“豁达”,是竞争中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已,“不屑”不是不去竞争,是对竞争的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
由此可以立意为:“争”是为了“不争”或“不争”是“争”的最高境界。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
自信与谦卑
自信是现代人应当具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反过来说就是信自,即相信自己。
我们应当相信自己,假使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你信任的呢?只有相信自己,才会建立起成功的信心,才会取得成功。
很多人不自信是因为自卑心理,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自己都放弃了希望,那么又能期望从别人那儿获得希望吗?所以我认为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基石。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
“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