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材料概论》复习参考资料(答案)

合集下载

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生态环境材料学第一章绪论1、专业词汇:生态环境材料Ecomaterials材料流Materials Flow物质流Mass Flow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 目标与范围确定goal and scope definition 清单分析inventory analysis影响评价impact assessment结果解释life cycle interpretation 生态设计Eco-design/ED清洁生产Zero Waste Processing2、环境材料定义及材料研究的三个特点(1)定义:生态环境材料是一种具有与环境协调的特殊功能材料,是指在设计、制造、加工、使用以及再生过程中均考虑到资源、环境、生态等因素,具有最低环境负荷、最大使用功能、或者是能够改善环境的人类所需材料。

既包括经改造后的现有传统材料也包括新开发的环境材料。

(2)特点:•先进性:能为人类开拓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和环境,发挥其优异性能。

在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体系时,既要考虑到技术环境负担的大小,材料本身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又要顾及材料使用时的传统性能(材料的先进性),在要求优异的使用性能这一点上,新材料与传统材料是相同的。

•环境协调性(优先争取的目标):使人类的活动范围同外部环境协调,减轻地球环境的负担,使枯竭性资源完全循环利用。

在材料的生产环节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少,工艺流程中采用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技术,废弃后易于再生循环。

材料及技术本身要具备环境协调性,这是区别于传统材料观念而增加的概念。

•舒适性:使活动范围中的人类生活环境更加繁荣、舒适,人们很乐于接受和使用。

3、从手段、目标和要求角度阐述环境材料的研究内容4、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评价系统层次阐述环境材料的具体研究内容(1)基础研究:材料的开发、应用、再生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a. 人类的材料需求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及规律;b. 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的影响;c. 与环境协调并适应环境发展的材料开发、应用和再生理论;d. 低环境负担的合金理论,无机材料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理论;e. 可循环性的材料自分解和分离理论;f. 材料再生循环难易程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2)应用研究:a. 清洁的无污染的材料生产、加工和制造技术基础b. 具有最低环境负担的材料工程新技术和新工艺c. 可循环性的功能材料或结构材料的分解和分离技术基础d. 废弃材料的综合再生技术基础e. 现用材料中有害元素的替代技术f. 自然资源中枯竭性金属元素的替代技术(3)评价系统:包括使用性能和环境性能两方面的评价。

《环境材料》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环境材料》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环境材料》课程知识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欧盟出台的ROHS和WEEE指令在(B)正式执行。

A.2003.02.13B.2006.07.01C.2006.02.28D.2007.03.012.最先提出环境材料概念的人是( C )A.三岛良绩B.Walter J WC.山本良一D.翁瑞3.SCR反应器布置在热段、高灰布局段的优点为(C)。

A.防止堵塞B.材料寿命长C.催化活性高D.反应器体积小4.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 A )A.社会环境B.人文环境C.生态环境D.能源环境5.按照废水处理工艺过程来分类,一般可分为(C)。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6.依据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先后和轻重程度,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C )A.一B.二C.三D.四7.用于超高温条件下气体除尘的纤维材料是(D)。

A.玻璃纤维B.涤纶C.PTFE纤维D.陶瓷基纤维8.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是指()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社会环境本身问题D.外来环境问题9.氮、磷含量较高的废水排入水中导致的污染属于(D )。

A.需氧型污染B.毒物型污染C.感官型污染D.富营养型污染10在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资源消耗可分为直接消耗和( D )A.直接利用B.直接浪费C.间接利用D.间接消耗11.蛋白质化学成分含量最多的是(B)。

A.氢B.碳C.氮D.硫12.材料依据物理化学属性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 C )A.能源材料B.结构材料C.复合材料D.功能材料13.木材从结构上看,含量最多的是(B)。

A.软组织B.管胞C.辐射状组织D.树脂道管14.现代高科技的三大支柱没有以下哪一项( B )A.生物技术B.太空技术C.材料技术D.信息技术15.下列不属于天然石材具有的特性是(D)。

A.耐火性B.热胀冷缩C.耐冻性D.耐腐蚀性16.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突破口为( A )A.蒸汽机B.石油、新能源C.计算机D.纳米材料17.从水污染治理材料角度来看。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篇一:环境科学概论思考题】____________,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动,构成一个环境科学研究的复杂体系2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是指: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适合都市环境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

一般绿色工具(green modes)包括徒步、自行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4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指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中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基本化学成份。

5土壤污染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_土壤的容纳能力和__土壤的净化速度_,从而引起土地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或土壤肥力降低,并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的现象。

6对众多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率高,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并能获得准确数据,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经过优选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7环境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涉及面广、地区性、动态性、政策性强等。

8环境污染控制中末端控制与全过程控制相比具有被动消极、原始传统、投资大,效果差、治标等缺点;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比具有尽可能少的投入、尽可能大的效益。

9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利用原则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10按时间要素环境评价可分为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开发行动方案或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削减负面影响对策。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B)。

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C. 人类社会D. 生态系统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A)。

A. 人类活动B. 自然灾害C. 气候变化D. 物种灭绝3.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D)。

A. 定性分析B. 数值模拟C. 实验研究D. 以上都是4. 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C)。

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以上都是D. 土壤污染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由(B)提出。

A. 联合国B.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C. 世界银行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多项选择题6.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ACDE)。

A. 环境化学B. 环境工程C. 环境生物学D. 环境地学E. 环境经济学7. 以下哪些是环境污染物的来源(ABD)。

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排放D. 城市生活8.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包括(BCDE)。

A. 污染治理B. 污染源识别C. 污染程度评估D. 环境质量评价E. 污染趋势预测9.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ABDE)。

A. 环境现状评价B. 影响预测C. 环境规划D. 环境风险评估E. 环境管理措施10.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ABDE)。

A. 法律法规B. 经济激励C. 环境教育D. 技术标准E. 公众参与三、判断题11. 环境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错误)12. 环境问题仅指环境污染问题。

(错误)13. 环境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正确)14.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预防环境问题。

(错误)15. 环境科学不涉及人类健康问题。

(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等。

它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污染的来源、影响、控制和管理,以及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社会B. 自然环境C.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D. 经济系统答案:C2. 环境问题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资源问题B. 生态问题C. 污染问题D. 所有选项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生产B. 农业生产C. 城市交通D. 家庭生活答案:D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进步D. 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答案:D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项目是否可行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D. 所有选项答案:D6.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什么?A. 减少废物产生B. 减少能源消耗C. 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D. 所有选项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气候调节B. 土壤保持C. 娱乐休闲D. 矿产资源答案:D8. 环境伦理学主张什么?A. 人类中心主义B. 非人类中心主义C.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D. 人类对自然的绝对控制答案:C9. 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是什么?A. 遥感技术B. 现场采样C. 实验室分析D. 所有选项答案:D10. 环境法规的制定是为了什么?A. 保护环境B. 规范人类活动C. 促进经济发展D. 所有选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环境学研究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大气、水、土壤、生物2. 环境质量标准是______和______的依据。

答案:环境保护、环境管理3.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自然源、人为源、混合源4. 环境规划的目的是实现______和______的协调发展。

答案:经济、环境5. 环境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众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环境意识、环境行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含答案)环境保护概论》复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容量:指一定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生物放大作用:是指在同一条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大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3、超城市化: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4、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5、二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6、面源污染:是指以面积形式分布和排放污染物造成污染的发生源。

7、水体自净作用:是指各类天然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8、光污染:是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

从波长10nm-1mm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9、排污交易:是指环境管理部门制定总排污量上限,按照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买卖。

10、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具有普遍性和跨国性、现实和潜在影响大、强度大、作用时间长等特点的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和生存质量的重大环境问题。

二、填空题1、环境破坏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2、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不断地通过物质传递、能量传递和信息传递,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自然整体。

3、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碳氢化合物、NOx等。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D. 工程技术答案:C2. 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哪两大类?A. 自然环境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B. 城市环境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C. 工业环境问题和农业环境问题D. 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答案:D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项目是否可行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C. 制定环境治理方案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社会公平C. 环境保护D.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氮氧化物答案:A二、填空题1.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2.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环境能够________而不发生________的能力。

答案:持续支持人类活动,不可逆转的退化3.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提供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物质产品,生态功能4. 环境伦理学关注的是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人类,自然环境5. 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________和________,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答案: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区别。

答案: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涵盖了环境监测、评价、管理和规划等多个方面。

而环境工程则更侧重于应用工程技术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如污染控制、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等。

2.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它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因素,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完整word版)《环境材料概论》复习参考资料(答案)

(完整word版)《环境材料概论》复习参考资料(答案)

《环境材料概论》复习思考题1-1.简述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

(看书用自己的话说说)答:1、材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高科技的三大支柱。

2、16实际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范围的产业革命,均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3、21世纪的经济仍然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对材料及其产品的需求增长也更加迅猛.1-2.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答:1、生态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可接受的经济性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且再生利用率较高的一类材料.(注意:环境、使用、经济三个性能)2、生态环境材料实质上是赋予传统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特别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或者那些直接具有净化和修复环境等功能的材料。

1-3.生态环境材料的特征是什么?答:从材料本身性质来看,主要特征是:1、无毒无害、减少污染,包括避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2、全寿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3、可再生循环利用,容易回收。

4、材料的高使用效率等。

按照有关的研究报道和生态环境材料的要求,其特征有:1、节约能源;2、节约资源;3、可重复使用;4、可循环再生;5、结构可靠性;6、化学稳定性;7、生物安全性;8、有毒、有害替代;9、舒适性;10、环境清洁、治理功能。

1—4.你认为那些材料属于生态环境材料?举例说明.(举例之后还要简要说明一下)答:比如:生态水泥、环保建材、降解树脂环境工程材料天然资源环境材料电磁波防护类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毒害元素替代材料1—5.画出传统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的材料—环境系统图并说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2-1.材料是如何分类的?研究材料的四要素是什么?答:根据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研究材料的四要素是:组成、结构、加工工艺及性能与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材料概论》复习思考题1-1.简述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

(看书用自己的话说说)答:1、材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高科技的三大支柱。

2、 16实际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范围的产业革命,均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

3、21世纪的经济仍然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对材料及其产品的需求增长也更加迅猛。

1-2.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

答:1、生态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可接受的经济性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且再生利用率较高的一类材料。

(注意:环境、使用、经济三个性能)2、生态环境材料实质上是赋予传统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特别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 或者那些直接具有净化和修复环境等功能的材料。

1-3.生态环境材料的特征是什么?答:从材料本身性质来看,主要特征是:1、无毒无害、减少污染,包括避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

2、全寿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3、可再生循环利用,容易回收。

4、材料的高使用效率等。

按照有关的研究报道和生态环境材料的要求,其特征有:1、节约能源;2、节约资源;3、可重复使用;4、可循环再生;5、结构可靠性;6、化学稳定性;7、生物安全性;8、有毒、有害替代;9、舒适性; 10、环境清洁、治理功能。

1-4.你认为那些材料属于生态环境材料?举例说明。

(举例之后还要简要说明一下) 答:比如:生态水泥、环保建材、降解树脂环境工程材料天然资源环境材料电磁波防护类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毒害元素替代材料1-5.画出传统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的材料—环境系统图并说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1.材料是如何分类的?研究材料的四要素是什么?答:根据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研究材料的四要素是:组成、结构、加工工艺及性能与用途。

2-2.在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技术工艺过程中,如何赋予其环境协调功能 ?答:通过分析材料的环境影响特征, 得出环境负荷流动结构, 将传统的材料和产品设计方法与LCA 方法相结合, 从环境协调性的角度对材料和产品进行设计 (即环境协调性设计) , 并结合LCA 思想,从实际生产过程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生产工艺的改进措施。

对大量消耗的基础材料产业的生产等过程进行环境协调性改造, 从根本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和消除污染以实现零排放工程,是材料产业环境协调性发展的治本之道。

(还要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2-3.化学元素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是什么?答:1、普遍性在自然界中, 构成物质的元素有 90多种, 它们不仅广泛存在于宇宙中, 而且均存在于地壳层中有矿物、岩石和土壤等构成的各种地质体中,从而体现出化学元素分布的普遍性。

2、富集性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分布不仅相差很大,而且很不均衡。

由于某些地质条件的作用促使有用的化学元素发生富集现象,即表现出富集性。

3、共生性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具有富集性,但这种富集是一种多组元的共生富集,体现出了其分布的第三个特性,即共生性或复合性。

2-4.什么是材料流和材料流分析?答:材料流:也可以称为物质流,从材料的全寿命周期分析,从资源开车开始,包括采矿、选矿、提炼或冶金制备、加工、储运销售、使用、维修再使用,直至废弃,每一个环节都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材料流也可以说是材料背负的生态负荷或称生态包袱(Ecological Rucksack) .材料流分析指的是对材料物理流动的分析,它通过对自然原始物质在开采、生产、转移、消耗和废弃等过程的分析,揭示物料(包括能源、水资源等)在特定范围内的流动特征和转化效率, 找出环境压力的直接来源, 进而通过技术措施, 提出相应的减少环境压力的解决方案,提高资源效率, 作为评价该地区、产业和行业及产品等发展的可持续性指标,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近、中期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2-5.简述 4倍因子和 10倍因子理论含义?答:(1) 4倍西子理论提出的依据:为了既保持已有的高质量的生活,又努力消除贫富之间的差异, 若能采取技术措施, 将现在的资源和能源效率提高4倍, 就有可能达到上述的目标。

其宗旨是在社会经济和生产活动中, 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 将能源消耗、资源消耗降低一半, 同时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 即在同样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的水平上, 得到了 4倍的产出。

(2) 10倍因子理论认为,为了保持现有的生态环境水平,我们必须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来平衡和补偿对环境的破坏, 必须继续减少全球的物质流量。

据推测, 人口按现在的水平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将增加 10倍,因此必须将资源效率和能源效率提高 10倍。

3-1.分别给出 SETAC 和 ISO 对 LCA 的定义。

答:SETAC 对 LCA 的定义:通过确定和量化与评估对象相关的能源消耗、物质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来评估某一产品、过程与事件的环境负荷;定量评价由于这些能源、物质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辨别和评估改善环境 (表现) 的机会。

评价过程应包括该产品、过程或事件的寿命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提取与加工、制造、运输和销售、使用、再使用、维持、循环回收,直到最终的废弃。

ISO 对LCA 的定义:LCA 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这里的产品系统是通过物质和能量联系起来的, 具有一种或多种特定功能的单元过程的集合。

在 LCA 标准中, “产品” 既可以指产品系统,也可以指服务系统。

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 从原材料的获取或自然资源的生产, 直至最终处置。

3-2.画出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图并作简要说明。

3-3.画图说明 LCIA 的主要步骤。

画了图后还要简要的对各个步骤说明一下!3-4. LCA 方法有那些局限性?根据 LCA 的原理,如何改进或避免这些不足?答 1、应用范围的局限性: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 LCA 只考虑生态环境、人体健康、资源消耗等方面的环境问题,而不涉及技术、经济或社会效果方面,目前仅仅是众多有助于做出决策的工具中的一种,所以还必须结合其他方面的信息来确定方案并采取行动。

2、评估范围的局限性:LCA 的评估范围没有包括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问题。

LCA 方法也没有要求必须考虑环境法律的规定和限制。

但在企业的环境政策和决策过程中,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这种情况下应考虑结合其他的环境管理方法。

3、评估方法的局限性 :LCA的评估方法既包括了客观,也包括了主观的成分,因此它并不完全是一个科学问题。

在 LCA 方法中主观性的选择、假设和价值判断涉及到多个方面,所有 LCA 的结论需要完整的解释说明。

4、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无论 LCA 中的原始数据还是评估结果,都存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会有不同的环境清单数据,相应的评估结果也只适用于某个时间段和某个区域。

由于研究结果通常针对对于全球和区域,所以可能不适用于一些具体地方;同时,某些地区或区域的实际情况也并不能完全代表全球或区域的状况。

3-5.选择一种用工业固体废弃物作建筑材料的实例,应用LCA 方法分析这种废弃物再循环利用的环境影响。

选择钢渣等 , 用材料流分析来说一下!4-1.什么是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目标是什么 ?答:生态设计(ED )是指在材料和产品的设计中将保护生态、人类健康和安全的意识有机地融入其中的设计方法,故又称为生命周期工程设计、绿色设计,或为环境而设计。

生态设计的目标是降低各个过程综合环境负荷指标和降低总影响评价值。

4-2.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生态设计应使传统材料设计思想有新的转变。

传统设计是依据技术、经济性能、市场需求和相应的设计规范,着重追求生产效率、保证质量、自动化等以制造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将使用的安全、环境影响和废弃后的回收处理留给用户和社会。

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材料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负作用, 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或最终消除; 要求材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做到材料设计和结构设计相融合,将局部的设计方法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达到最优化。

4-3.生态设计的准则与目标是什么?答:1、减少拆卸工作量2、可预见性3、易于处理4、易于分离5、减少多样性4-4.金属材料再生循环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是什么?答:基本原则 :材料可循环再生设计是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材料的循环再生性, 不仅比后期处理难度小,而且效益高。

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加入最少的元素、循环容许的元素,或通过固溶强化、微细化强化、加工强化、相变组织强化等保障材料性能,使材料可以循环再生。

5-1.清洁生产的含义是什么?答:对生产过程及其产品连续地实施集成的、预防性的环境保护战略, 以减少生产对人类及其环境的风险, 就过程而言,它包括节约原料和能源,革除有毒原材料的使用,减少各种废物排放量和危害性, 对于产品而言, 则要求减少从生产原材料到产品报废后最终处理的“产品生命周期” 对人类及其环境的不利影响。

5-2.清洁生产包括那些内容?答:1、选择清洁原材料和能源。

2、选择无污染和少污染的替代产品和清洁工艺、设备。

3、强化生产技术管理和技术改造, 提高物质流在生产全过程中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

4、减少生产排泄物,以最小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少的污染,并高效率、低费用处理和处置必排的少量污染物。

5-3.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工业废渣实现减少固体废物排放。

(主观题,还要自己展开下! ) 答:冶金工业的废渣中的钢渣是量大面广的品种。

为了适应钢铁工业的发展,消除渣害,不少国家注重于研究钢渣的利用,寻求利用量大、简易可行的钢渣利用途径。

1、用作冶金原料,在钢铁公司内部自行循环使用。

(1)作烧结熔剂(2)作高炉或化铁炉熔剂(3)从钢渣中回收废钢铁2、用于建筑材料,用于公路路基、铁路路基以及作为水泥原料、改良土壤等。

(1)生产水泥(2)生产高炉渣、钢渣玻璃与陶瓷(3)代替碎石和细骨料,用于道路材料或用于其他利用途径6-1.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答: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可以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两大类。

1、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工业和基本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所必需的基础材料, 它们的产量大,用途广。

2、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现代新技术、新兴产业和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也是发展现代国防和生物医学所不可缺少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赋予其化学稳定性高、电绝缘性好、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韧性差、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电导性、铁磁性和压电性、铁电、磁致伸缩、光电、电光、透红外、生物相容等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