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高三第二三轮物理复习策略

2007届高三第二三轮物理复习策略

各位领导、老师和同仁们:

今天有幸与你们聚集在一起共商后阶段二、三轮复习大计,我感到非常高兴,这不仅增进了我们的友谊,而且使我从你们这里学到扎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和有效的复习经验。作为高三教师面临的压力是大的,因高考成绩的优劣是衡量我们高三教学的主要标准,选物理学科的学生占大多数,使高三物理教师又成为重中之重。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战能力,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下面谈一下本人的拙见,以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是成败的关键

(一)消化环节是关键,管理措施须有力

细节是成败的关键,作为高三物理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消化和巩固。因此对作业的管理力度和教师的敬业精神尤为重要。

1.讲义的编制

(1)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在进入高三复习冲刺阶段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是相当明显,即使重点中学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不应提出统一的要求,而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状况,课堂教学内容与训练体系应立足中等学生,适当照顾两极。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提出与其他同学同样的要求,会导致他们每天疲于应付繁重的作业,被—些难题弄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时间消化巩固复习基本知识,甚至对高考丧失信心。对于这样的同学,应引导他们立足基本知识,对于难题问题可以适当放弃,把他们的复习目标定位在确保完成高考试卷(样题)中的双基题目上。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精力和充分的信心去实现他们的目标。对于尖子同学,首先应提醒他们防止滋生骄傲情绪,因为一些竞赛得过奖的同学在高考中栽跟头的也比比皆是。另外,除了要求他们完成正常作业和认真听好课外,还可以给他们增加一些能力型题目和易错题目的训练,让他们在复习中多一些灵活性与自主权,使他们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分层作业

(2)精心编制讲义,提高训练质量

第二轮复习的练习应以综合训练为主,如“分块”综合,把整个高中物理分成若干个专题,加强知识横向和纵向联系;或者是大综合训练,使学生能逐渐适应高考试题中知识点的跳跃性。第三轮复习的训练应注重其回归性与总结性,可以挑选一些前面训练中失误率高的题目反复训练,或回到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上去,适当做一些查漏补缺,使整个复习疏而不漏。

(3)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迁移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历来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尤其近年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所以在高三物理复习中既要重视知识积累,又要注意培养能力。

知识的积累不能只局限于教师对知识的罗列与梳理,还应使其在训练中得到强化。有些知识点光凭教师的讲解不一定能使学生形成很深的印象,在碰列具体问题时往往容易出错。对这些知识点应通过针对性训练,从错误的订正与评讲中吸取教训,加深印象。

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能力的培养也应贯穿于始终。这里首先应排除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能力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教师无从培养;:二是认为培养能力不外乎是多讲或多练一些难题。应该认识到智力也可以开发,创造性思维也可以培养,问题在于培养的方法。讲解难题只能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平时对学生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和启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样就比较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迁移效果。比如说教师在讲述了一些典型问题后及时布置与之相对应的习题,或把学生学过的几种解题方法浓缩于一个题目中让学生去练习,通过分析与总结逐步提高能力。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过分的突然。

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是非常注意物理和实际生活、科技、科研相结合,往往这些题目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也没有什么诀窍,其实也不要寄希望于找很多很多这样的题目,熟悉了这些情景,到高考的时候就会迎刃而解了,因为这类案例太多了。最关键的是,教师适当选择一些典型例子教会学生怎样去分析、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根据给出的数据求解。告诉学生有好多时候,前面给出的一些信息,很多和科研结合的问题,有一些很大的帽子,比如这是什么原子核实验等等的,大家不要害怕,耐心地把这个题读下去,慢慢你就会发现你自己熟悉的物理模型就在后面,还是按照自己解平常的问题的方法、思路去要想,就没问题了。

关注上海高考题。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年命题方向,从近年上海试题看,可归纳为下列几种题型:“观察想象的判断题;估算估测的信息题;联系实际的操作题;运用规律的实验题;反思评价的辨析题;构建体系的创意题”。为了让学生涉及到更多的新型题,可印发“新题赏析”小报。总之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适当的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正确指导我们的复习工作。

2.“批改、统计、讲评、二次批改”一条龙管理。

批改——全批全改统计——错误率、典型情况记载

讲评——归纳串讲二次批改——督促订正、了解订正

3.建立备忘录和错题集

错题汇总便于复习。

备忘录:做用心人,及时记载将疑问扼杀在萌芽状态,进入良性学习循环。

4.指导学生提高作业质量

(二)抓好二个群体工作

所谓两个群体:一个是学习优生,一个是学习差生,对差生加强个别辅导,对优生做好培优拔尖工作,均使他们在不同的层面上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优化备课组活动

备课组要三统一三公开。增强目标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

二轮“横、纵”主线交互抓,“双基、技能”双飞跃

学生经过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一轮全面复习后,已编织了知识网络结构,但对照选拔要求,尚欠火候,仍需精雕细刻,而后期复习不允许重蹈覆辙、机械重复,探求高考命题规律与趋势,培养专题学科能力的二轮复习成为重头戏。所以必须有全新的复习思路,因此,一方面必须围绕重点、难点、热点进行“踩点”复习,理清纵横关系,有的放矢继续唤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如力学中围绕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动量定理、牛顿定律这些重点编织网络,抓住受力分析、守恒条件的判断、运动过程的分析这三个难点;电磁学中以场为主线,抓住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这两个重点突破电偏转、磁偏转、和能量转化等难点。另一方面对典型问题要归纳总结,将物理问题“由厚变薄”,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类问题的解题关键。优化解题方法,做到触类旁通。也就是说在二轮复习中抓住以知识为背景,提高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横线和以典型问题为载体,理顺解题思路,培养物理能力的纵线,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双基和技能上上一个新的台阶,下面是第二轮复习方案供参考。

第一讲物体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第二讲力与运动

第三讲动量与能量

第四讲力学综合题的求解技巧

第五讲力学习题串透析

1、摩擦拖动问题

3 加速箱问题 4、弹簧类问题(弹簧与平衡 弹簧与运动 弹簧与守恒) 5、“追碰类”综合问题

6、“子弹打击木块类”问题

第六讲 场和电路

第七讲 带电粒子的运动

第八讲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 第九讲 电学习题串透析 1、电容器问题 2、收尾问题

第十讲 热、光、原“踩点”复习 第十一讲 物理实验

参考资料 第一讲 物体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知识网络

重要“知识背景” 疑难问题 典型问题

受力分析 重力与万有引力 1.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弹力与作用力 2.受力分析的思路和步骤 1.力的存在性判断 2.空间力的受力分

3.对摩擦力的正

理解

1.轻绳、轻杆、轻 弹簧的正确理

2.整体法和隔法

的 灵活选用

物体平衡 1.平衡条件:

①???==?=∑∑00

0iy ix F F F 合 ②构成封闭多边形 2.力的合成和分解一平行四边形法则 3.正交分解 1.受力分析思路 2.常用方法: ①合成平衡法 ②分解平测法 1.动态分析。 2.范围分析

①可能性分析

②临界分析 3.极值分析

4.自锁问题 二.热点透析

(一)三个模型的正确理解: 1.轻绳

(1)不可伸长——沿绳索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不能承受压力,拉力必沿绳的方向。 (3)内部张力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2.轻弹簧

(1)约束弹簧的力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 (2)弹力的方向沿轴线。 (3)任意两点的弹力相等 3.轻杆

(1)不可伸长和压缩——沿杆方向速度相同。

(2)力可突变——弹力的大小随运动可以自由调节。 常见

三种力

受 力 分 析 确

究对 象

1.受力分析的步骤: (1)重力是否有()???微观粒子

动研究动量定理应用和圆周运宏观物体

(2)弹力看四周??

?--弹簧的弹力多解性

利用牛顿定律力的存在性判断

大小 f=?u mg f=?umg cos θ

滑动摩擦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分析摩擦力

大小:由牛顿定律决定 静摩擦力 由牛顿定律判定

方向:

多解性 (4)不忘电磁浮 2.正确作受力分析图

要求:正确、规范,涉及空间力应将其转化为平面力。 (三)共点力平衡的分析方法

1.判断——变量分析

(1)函数讨论法 (2)图解法(△法) 方法的 (3)极限法 选择思路

(4)物理法 2.平衡状态计算:

Rt △:三角函数勾股定理 受三个力作用——合成平衡法:F 12=-F 3构成封闭△→解△ 一般△:正弦定理、余弦 定理、相似定理

∑F x =0 受四个力及以上——分解平衡法

∑F y =0

受4个力及以上: 一般利用函数讨论 已知2个条件: 函数式 受3个力

已知3个条件: △法

选择项中无极值──极限分析法

第二讲力与运动

一.知识图表

二.热点透析

运动受力紧相连,严谨笃实细分析,临界隐含图助研,物理模型呈眼前(一)动态变量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1.动态过程分析

大小

力加速度速度变化(V max V min V=0)力

方向

有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不能突变

2.瞬时状态的突变无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不能突变

接能的刚性物体必具有共加速度

矢量性(确定正方向)

关键运动示意图,对称性和周期性,v-t图

a是否一样

(二)牛顿定律与运动

1.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运动

(1)句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技巧

矢量性(确定正方向)

关键运动示意图,对称性和周期性,v-t图

a是否一样(往复运动)

(2)研究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出发点)

按正交方向分解抛体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按产生运动的原因分解渡河问题

2.在变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和机械振动

(1)圆周运动

①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绳子T=0 圆周轨道的最高点、最低点(绳型、杆型)的极值速度

临界轨道N=0 ?

摩擦力f=fmax 锥摆型、转台型、转弯型的轨道作用力临界

②典型的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多种力作用的圆周运动

③等效场问题

④天体运动问题

●天体运动问题的解法

●对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理解

(a)人造卫星的轨道及轨道半径

(b)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

(c)卫星的稳定运行和变轨运动

(d)赤道上的物体与近地卫星的区别

考虑多解性

(2)振动过程分析对称性|v| |a| |F|的对称平衡位置的确定

特殊位置特征

(3)圆周运动、振动、波的系列解的确定方法

考虑时空周期性

运动的双向性

第五讲力学习题串透析

专题一: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类分水平、倾斜两种: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1)受力和运动分析

受力分析中的摩擦力突变(大小、方向) ——发生在V 物与V 传相同的时刻 运动分析中的速度变化

——相对运动方向和对地速度变化 分析关键 V 物?V 带 分类讨论 mgsin θ?f

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 友情提醒:共速以后一定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

匀速运动吗?

(2)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 ①功能关系:W F =△E K +△E P +Q ②对W F 、Q 的正确理解

(i )传送带做的功:W F =F ·S 带 功率P=F ×V 带 (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ii )产生的内能:Q=f ·S 相对 (iii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

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E K =Q=22

1

传mv 。

第六讲 电场与磁场

一.知识图表

二.热点透析

(一)电场中的三概念辩析 1.E 、 、ε、F 、W 的比较 研究角度 物理量 性质

决定因素 正负意义 从力的特性角度 电场力

矢量 电场和电荷 方向 电场强度 矢量

电场 方向

从能的特

性角度

电场力功 标量

电场和电荷 动力功还是阻力功

电势能 标量

电场和电荷 大小 电势 标量

电场 高低

2.变化、大小比较的方法

电场线的疏密

(1)E

常见的电场

w电>0,ε↓;w中<0,ε↑利用电场线

(2)?与ε?

?与E无必然联系用重力场类比(与?有联系的才成立)

w电=-Δε

(3)功能关系w

安=E

(安培力作负功的情形)

w洛=0

(二)场的描述和设计

①利用“均分法”找等势点后,可得等势线和电场线1.电场——匀强电场

②利用重力场类比得电场线

运动规律要求

2.磁场——边界条件

运动范围要求

第八讲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

一.知识网络 规律 理解要点 应用和现象

摆次定律

阻碍的含义

阻碍的表现(阻磁通变化、阻相对运动,阻电流变化) 1.自感现象及应用 2.交流电的产生和表征方

法 3.变压器原理中的因果关

系 及注意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1.φ、??、t

???

的区别

2.E 决定因素)(t

m ???

3.平均值、瞬时值、有效值的区别

二.热点透析

1.关于电磁感应的判断

(发电机——电动机模型、涡流的影响,磁悬浮列车,磁单极,起导体等) 等效电路(切割、磁变或均产生) 电容器的充、放电 2.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电量问题

电磁感应中t

q ??=

?

的理解 有效值、瞬时值、平均值、最大值的正确使用 对一根金属棒,动能定理 3.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对回路:能量转化和守恒 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问题

第十一讲 物理实验

学会正确选用仪器 熟练掌握实验原理 迅速提高解设计类物理实验的能力

第一章 实验基础知识

一.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分类 1.验证性实验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研究性实验

(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3.观察也描绘类实验

(1)描述小电球的伏安特性曲线 (2)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 4.测定物理量的实验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3)测金属电阻率

(4)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5)测玻璃砖的折射率

(6)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7)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5.仪器使用、组装类实验 (1)长度的测量

(2)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3)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4)练习使用示波器 (5)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附:

测量对象:长度、时间、质量、力、电流 对基本仪器归纳

仪器功能:放大、间接、组合 也可以这样归类

斜槽类

对实验的主要实验装置归纳 打点计时器 其它类 三.演示实验

鉴于演示实验数量较多(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有106个)。实验本身比较简单,因此,高考对演示实验的考查以选择、填充题出现。在对演示实验复习应特别注意(1)重视物理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实验。如紫外线照射锌板、扬氏双缝干涉实验、光的衍射中的旧松亮 、α粒子散射实验、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实验等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其内容及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2)把握实验中的关键要素。

四.题型研究

基本仪器使用和读数类、选择器材和连图类、实验操作类、实验原理类、实验数据处理类、误差分析类、设计实验类

第二章 实验疑难问题选析

一、测量仪器的使用。 1、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2、测量仪器的分类。

二、难点分析: (一)打点计时器

计算方法:T

S S V n n n 21

++=

, V 0=2V 1–V 2 )(3321

42536逐差法T

S S S S S S a n ?-+-+-=

1、纸带分析 加速:a 与V 一致 有关方向判断:运动方向:n →0 加速度方向

减速:a 与V 相反 注意事项:①T 的确定(区别记数点周期和打点周期) ②交流电频率f ↑→测量值↓

打点不清晰:振针位置稍高、未达到共振、电压低、复写纸上油墨少等 2、常见故障分析

打出短线:振针位置低。

(二) 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由于电表内阻引起的误差。

可用两种研究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第一从图像分析,第二从等效电源分析,现对图3中(甲)、(乙)两电路图作以下讨论。 (1)图像分析过程示意如下:

图1甲电路————— 读数有误差△I=V R U ——U –I 图像为图2甲?????<ε<ε→真

测真

测r r

图1乙电路————— 读数有误差△U=IR A ——U –I 图像为图2乙?????>ε=ε→真

测真

测r r

(2)利用等效电源分析过程示意如下:

图1甲电路———————— 读数对其等效电源无误差???

?

???<+=ε<+ε=ε→真

测真

测r r R r R r r R R V V V V

图1乙电路 读数对其等效电源无误差?????>+=ε=ε→真测

测r R r r A

最后说明伏特表一般内阻远大于电源内阻,利用图1甲测出的值误差较小,安培表内阻与电源内阻接近,利用图1乙测量的值误差大,故我们常采用图1甲作为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图。

(三)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1.半偏流法测得的电流表内阻偏大,偏小?

由于K 2合上,总电阻略变小,导致总电流I 略大于Ig ,所以当电流计中电流为2

1

Ig

时流过R 2的电流略大于2

1

I g ,由半联电路特点可知,r g 测=R 2

2.据半偏流法测得的电流表内阻而改装成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相比,测量值偏大、偏小?

改装时需与电流计串联的电阻R x =g g

x r I U R -=量,由于r g 偏小→R x 偏大→I G 偏小→改装

的伏特表读数偏小。 3.满刻度百分误差计算:标准电压表示数

改装电压表量程标准电压表示数|

|-=

δ

第三章 实验设计

一.设计型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设计类实验:属实验知识的运用类,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1.设计原则:安全、科学性 精确(准确)性 方便易行性 省器材、节能

2.题型:a. 在已知的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选择合适的量程和电路,达到

题设实验

目的;

b. 为达到题设实验目的,自选器材、装置或电路,安排实验步骤。

c. 电路计算、误差分析、故障排除等。

3.设计思路:

在熟练掌握学生分组实验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认真审题,构建实验情景,寻找实验原理,设计出最优方案(经反复估算后才能得出)。

4.流程如下:

由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情景模型→电路图、实验装置图→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待测物理量→递推用测出量表示的未知量的函数式→误差分析

5.思考题:a. 如何测电流表内阻?b. 如何测优特表的内阻?

二.设计型实验的命题方式

(一)试题列出所需实验器材,有实验步骤提示

这类试题条件充足,基本无迷惑性条件,解答较易,且与平时所学知识和方法有紧密联系,但也不能轻视。解答过程中需全面分析所列出的实验器材,抓住器材特点,联系实验步骤,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方法,选择可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例1如图所示的器材是:木质轨道(其倾斜部分倾角较大,水平部分足够长),小铁块,两枚图钉,一条细线,一个量角器,用上述器材测定小

铁块与木质轨道间的动摩擦因素μ,实验步骤是:

(1)将小铁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图钉把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量角器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4)动摩擦因素表示μ=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试题所列器材中只有量角器可定量测量,结合步骤提示,可猜测μ=tgθ,联系μ=tgθ的物理情景及物理意义,结合试题所列出的其它器材,可作如下解答:

(1)将小铁块从斜板上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水平板上B点静止;,

(2)用图钉把细线拉紧固定在A、B两点间;

(3)用量角器测量细线与水平板间的夹角θ;

(4)动摩擦因素表示为μ=tgθ。

这类试题的条件有很强的迷惑性,解答过程中须加以全面分析,辅以一定的逻辑推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方法才能顺利完成实验。

(二)试题只列出所需全部实验器材,无其他任何提示

这类试题所提供的全部信息即实验器材,因而在解答过程中须紧紧抓住所列器材与可取实验方案间的联系,结合各器材的特点,逐步完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例2 已知待测电阻R X为9000欧姆左右,另有6伏直流电源(内阻不计),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两电表量程均合适),一个阻值为200欧姆的滑线变阻器,一个电键和若干导线,请画出实验设计电路并简述其理由。

分析就本试题而言,简述理由的过程即分析过程,也就是完成实验的过程,具体如下:

(1)有电流表、电压表且量程合适,可用伏安法测电阻;

(2)与两电表比较;Rx属大电阻,可用内接法;

(3)滑线变阻器最大阻值比R小得多,可用分压器接法;

(4)电键应对全电路起控制作用,须接在干路上。

实验设计电器如图所示。

(三)试题所列实验器材多于所需器材或试题所列实验步骤多于实际操作步骤,即实验条件须选择使用

例3 为了测重力加速度g的值,实验室只有下列可供选择的器材:

A、长度为1米的刻度尺;

B、游标卡尺;

C、连有细线的金属小球;

D、低压交流

电源;

E、打点计时器(包括所附的纸带、复写纸、重锤等);

F、蓄电池;

G、铁架台;

H、

天平。

(1)从上面所列器材中挑选必须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

(2)写出测重力和加速度的主要计算公式及简述其中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分析①初审此题,最易选择用单摆法测重力的加速度,但所列实验器材中无秒表,不能测单摆周期,故此方案不可行;②根据其它器材,可选用重锤作自由落体运动来测定重力加速度,器材齐全,但要注意:电源应选D。不需要测量质量,因而H不选,要处理纸带,因而A不可漏选;③在具体选用测量公式时,公式不是唯—的,可选用g=v2/2h或g=2h/t2均可。故此题应选用器材为:A、D、E、G,其它略。

三、实验设计内容

(一)设计实验方法下面是测定“重力加速度”;“测定物体间动摩擦因素”及“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几种方案,供参考:

测定重力加速度

(1)

(二)设计实验电路 根据给定的器材和实验提出的目的,画出或补全实验电路。 1.电路选择原理

(1)安培表内接、外接? 待测电阻R x 为小电阻,(R x 与R A 可比、R x <>R x ,伏特表的分流作用引起的安培表读数

误差较小。)

反之待测电阻R x 为大电阻(R x >>R A ,R x 与R V 可比,或R x >A V R R 或试探法中○A 示数变化大)应采用安培表内接法。(因R x >>R A ,安培表的分压作用引起的电压表读数误差较小。)

(2)滑动变阻器限流法、分压器法?

①通常情况下优先考虑限流式,因为耗电少。 ②在以下三种情况考虑分压式。

A 当需要待测电路的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变化。

B 题中提供的仪表量程或电阻的最大允许电流不够(安全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

C 变阻器电阻远小于被测电阻或电路中串联的其它电阻(准确性原则和方便性原则) (3)欧姆表挡位R ×1、R ×10、R ×100如何选择?

先用R ×10挡,调零欧后估测,若指针在中值附近,则R x 等于10×指示值;在指针偏角太小,则换用R ×100,重新调零后测量,R x =100×指示值;若R ×10时指针偏角太大,则换用R ×1挡,重新调零欧后测量,R x =指针指示值。

(4)电阻测量的电路

①伏安法测电阻和替代法 ②用欧姆表测量

此法简便易行,但读数误差较大;用久之后,内部电源发生变化,测量误差更大。因此此法只适用于要求不太高的测量。

③惠斯通电桥法 ④电桥伏安法

。 ⑤电表内阻的测量

I. 测Rg 时,用半偏法?等值替代法?电路计算法?

①若只有二只单刀单掷开关、一只待测表,还有二只电阻箱R 1<>R 1 (R 2>100R 1以上);电路如下

②若有二只电流表和一只变阻器及电源单刀单掷开关等,可采用电路计算 法,此时另一只非待测表一定要已知量程和内阻R A ,电路如下: 读出Fg 支路I 2及I 1,由U=I 1R A =I 2Rg ,得Rg=I 1R A /I 2

③若有二只电流表,一只电阻箱和一只单刀双掷开关、滑动变阻器可采用等 值替代法,电路如下:K 接a ,调R ′,记下○A 读数,然后K 接b ,保持R ′不变, 调R 使○A 读数保持不变,则Rg=R 。

④若有二只电流表,一只电阻箱(或定值电阻,其阻值与电流表阻值接近)

和一只单刀开关、滑动变阻器可采用电路计算法:如图,G 为待测电流表, 为已知电阻,若把虚线框内电路看成一扩程电流表,则该电路为一改装表与标准 表的校对电路.设G 、A 表读数分别为I 1、I ,则由相关知识可知:为便于器材 选取与操作,Ro 的阻值应≤1Ω(如0,5Ω) II. 若欲测伏特表内阻R V ,怎么办? 2. 电学实验器材如何选择? a .○A 表量程如何选?○V 表量程如何选? 通过估算x

m R I ε

=

,保证○A 指针偏转范围在

3

A I ~A I 32

最佳;同样○V 指针偏转范围在3U ~U 3

2

最佳。 b .变阻器如何选?

准确原则出发分析得,要求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在限流电路中尽量接近待测电阻或电路中串联的其它电阻,在分压电路中电阻尽量小。 c .电源如何选?

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时,选内阻较大的旧电池;测电流计内阻Rg 时,若采用半偏法测电阻时,应选电动势较大的电源,保证R 2>>R 1,以减小实验误差;在测小灯泡功率描伏安特性曲线时,在测金属的电阻率时,选电动势较小的电源;在打点计时器中选4~6V 交流电压;在描等势线实验中选4~6V 直流电源。 3. 实验线路的连接

分压式和限流式的接法要求:限流式是按“一上一下各一个”的原则,且使滑片处在阻值最大位置处;分压式是“一上二下”的原则,电源与开关串联以后直接接于下面两个连线柱,上面任一个接线柱引出导线和下面一个接线柱上引出导线(二线之间的电阻要小,保证初始取出的电压较小)将这两导线接至被测电路中。 连线的总思路为:

画出电路图→滑动变阻器连接???滑片位置正确限流

分压,→连接总回路??

???导线不能交叉

总开关控制所有元件电表的正负接线柱

→并

联伏特表的电压较小。

(三)设计处理实验数据

根某一物理规律或公式,设计实验情景,并给出实验数据,打好点的纸带或在图象上描出数据点,让学生求出实验测量值,如98年的第18题,原题为:

在LC 振荡电路中,如已知电容C ,并测得电路的固有振荡周期T ,即可求得电感L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C 值并测得相应的T 值,现将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

C 为横坐标、T 2

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即图中用“X ”表示的点。

⑴T 、L 、C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⑵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点作出T 2与C 的关系图线

⑶求得的L 值是___________。 分析与解答 (1)T=2π√LC 。

⑵如图所示,图线应为一条直线,数据点靠近直线且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⑶仔细观察图象上的数据可发现,纵坐标为3位有效数字,横坐标为2位有效数字,在图象上选取两个坐标点A(1X10一7,14.5 X 一8 ) 和(3.5x10—7, 51.0x10—8),则

T 2 / C = 1.46,L = 0.0365H

根据图上的数据点,正确读出纵,横坐标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是解答此问的关键。 (四)设计实验原理

用给定的器材测定某一物理量,要求学生写出实验原理。

例题 利用下列器材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铁架台(附夹子),长约1.5m 的细线,下坠一个200g 左右的石子、秒表、米尺,请写出实验原理。

分析与解答 设细线下端悬点到石子重心的距离为x ,第一次实验测得摆线长为L 1,摆长为(L l +x),测得周期为T 1,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

T 1=2π√(L l +x)/g ①

将摆线长改变为L 2,对应摆线长为(L 2+x),再测得周期为T 2,则 T 2=2π√(L 2+x)/g ②

由①②消去x ,解得g=4π2 (L l —L 2 )/ (T 12—T 22 )③

即测出长、短摆的摆线长L 1、L 2和对应的周期T 1、T 2代入③式就可算出g 值。 (五)设计控制实验条件

用给定的器材测定某一物理量,要求学生写出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控制方法及需要采取的措施等。

例题例用下列器材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铁架台(附夹子),长约1.5m的细线,下坠一个200g左右的石子,秒表、米尺,为尽量减小实误差,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控制哪些实验条件?

分析与解答①测摆长时应该悬测,而不能平测、摆长不应小于70cm,否则很难保证做简谐振动。

②长摆与短摆的摆长差应尽可能大些,以不小于50cm为宜,这样才可以保证差值(T12—T22 )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不减少。

③摆球应尽可能贴近地面,以便用刻度尺来控制振幅,从而保证摆角小于5°,同时还可判断摆球是否沿直线做往复运动,避免锥摆现④计时的起始、终止位置,应是摆球的平衡位置,周期的测量应用累计平均法,全振动的次数不能少于30次。

(六)设计实验步骤

题目给出实验目的,器材等,让学生写出实验步骤,或题目中给出实验步骤,但次序凌乱,其中有错误,有空缺,有多余,要求学生指出错误并纠正、补全,而后指出合理的顺序等。

例题今有二相同材料制成的物体A和B,一卷细绳,一架天平(带砝码),一根米尺和

一张边缘带有定滑轮的桌子,请用以上器材(可以不全用,但不能增加)设计一个测量物块和桌面间滑动摩擦系数的实验。要求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画出装置图,并写出摩擦系数μ的表达式。

分析与解答①分别用天平称出A与B的质量m A和m B。②截取适当长的细绳,把A、B系在绳两端,③把A放在桌上,使B离地面适当高度h,如图所示,用直尺测出h,并将细绳拉紧,记下A在桌面上的位置。④放开B使之下落,量出A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x。

由动能定理得

m B gh -μm A gh=(m A+m B ) v2 / 2 ①

μm A g(x –h)= m A v2/2 ②

由①②解得μ= m B h/[(m A+m B )x–m B h]

三轮剖析专题,强化严谨的科学思维品质

第三轮复习是在前二轮复习基础上的延伸,更要体现质的变化,带有一定的针对性、倾向性,贴近“考试大纲”。因此,我们主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讲,选择题的解法。

第二讲,极值问题的处理途径。

第三讲,临界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第四讲,综合题的解题关键。

第五讲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第六讲物理学中的物理思维方法

第七讲新型题的特征及其对应策略

第八讲物理计算的规范化解答

第九讲考前讲话

参考资料

第一讲选择题的解法

一、物理选择题的特点:

知识覆盖面广、概念性强、迷惑性大、解题方法灵活。特别是多项选择题,更易上

二、提高物理选择题得分率的关键:

随着高考试题组合的改革,目前,3+1+1试卷中物理选择题占分比达百分之二十七,总分为40分。知识覆盖面已达考纲上所有的131个知识点。提高选择题得分率的关键为:1、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实验原理与技能。而要做到这些,至关重要的是在学习物理和复习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逐字逐句推敲并对每一个插图和演示实验都应认真思考,加强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2、审题严谨。对指令性语言,对题干反复审清,应明确是单项选择题,还是多项选择题(有时以配伍形式出现),是选正确答案,还是选错误答案?题干部分交待的是怎样的物理模型?等等。3、认真总结解题经验,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适量的解题训练。

三、解答物理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

1.对于涉及物理概念类的选择题,应从基本概念出发,抓住物理概念的本质,一般可采用“直接判断法

...”。

.....”和“排除法

所谓直接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物理概念类的选择题。应从基本概念出发,抓住物理概念的本质,对每一选项的正误判断必须有明确的依据或典型的反例。

例一:两平行金属板组成电容器,带电量为某一定值,两板间距为3cm,A、B两

()点距M板分别为0.5cm、1.5cm,那么关于A、B两点的场强比和电势比,正确的是:A.E A:E B=1:1,?A:?B=1:1

B.E A:E B=1:3,?A:?B=3:1

C.E A:E B=1:1,?A:?B=5:3

D.E A:E B=1:1,?A:?B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电势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物理量,在没有给出零电势时,其大小是无法确定的,而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与零电势选择无关。平行板内部是匀强电场。掌握了上述概念,可知只有选项D正确。

思考题1:一个电子在静电场中运动,且只受电场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A.电子的电势能一定减小B.电子可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C.电子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D.电子的动能可能在减小

所谓排除法,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量纲;(2)极端推理;(3)特殊值代人;(4)临界分析;(5)逻辑推理等。

当选择题提供的几个答案是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可根据题设条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推理逐步排除错误答案,剩下的就是应选择的正确答案。

例二、如图,在升降机内的弹簧下端吊一物体A,其质量为m,

体积为V,全部浸在水中,当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速下

降时,该弹簧的长度将如何变化?

A.不变B.伸长C.缩短

分析与解:假设a=g,物体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物体A的视重为零,水对A的浮力也为零,显而易见,弹簧的弹力也为零,故弹簧将恢复原长,因此,当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降时,该弹簧也一定要缩短,故选C。

思考题2、如图,两点电荷的带电量均为+Q,M处有一电子沿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运动,方向是指向O点,设电子原来静止,MO足够远,电子只受电场力作用,那么,电子的运动状态是:

A.先匀加速,后匀减速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最后变为零

2、对于涉及运用物理定律、公式、定理和法则等规律的物理选择题,应从物理规

律成立或适用条件入手,进行推理、分析和综合,一般可采用“求解对照法”,找出所有正确的答案。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于多项或配伍选择题,一定要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从多角度、多方面设想,达到思维的完整和广阔,做到不漏解、不多解也不错解。

所谓求解对照法,应将题按计算题的思路,从物理规律成立或适用条件入手,进行推理、分析和综合,从表达式的多样性,解的多种可能性,求出所有的正确答案。 例三,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M 、N 的间距与极板长度相等,今有重力可忽略的正离子束以相同的速度V 平行于两板,沿两板中线进入。第一次在两板上加恒定电压建立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则正离子束刚好从M 板边缘飞出;第二次撤去电场,在两板间建立磁感应为B 垂直纸面向纸内的匀强磁场,正离子束刚好从N 板边缘飞出,则E 与B 的大小之比可能为:

A .04

5V

B .02

1V

C .04

1V

D .V 0

分析与解:只加电场时:

20

)(212v d m Eq d =,解得E=mv 02/dq , 只加磁场时,正离子从N 板右端飞出,可求出半径R=d 45,B=dq mv Rq mv 0054=;∴04

5

v B E =,

选A ;粒子还有可能从N 板左端边缘飞出,d R 4

12=,∴041

v B E =,故正确选项为:A 、

C 。

思考题3、一直河流,水速为V 1,一小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为V 2,若这船在该河中航行时,从一岸到另一岸路程S 最短,河宽用d 表示,则:

A .当V 1>V 2时S=

2

1V V d B .当V 1>V 2时S=1

2

V V d

C .当V 2<V 1时S=d

D .当V 1<V 2时,S=

22212

V V V d

+ 3.对于涉及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以及十三种主要仪器,包括重要演示实验的物理选择题,应从亲自实践过的实验过程出发,对实验原理、步骤、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故障分析进行正确判断或估算,总结出一套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此基础上一般采用“排除法”,选出最优的答案。

例四: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于电路存在问题,当闭合K 后,移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 时,出现下列异常情况:

A .伏特表示数始终为零,安培表读数可变

B .伏特表示数保持不变,安培表读数为零

C .伏特表示数可变,安培表读数保持不变

D .安培表烧毁 以上四种情况对应的错误电路应为下图中: A :__________ B : __________ C :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

分析与解:本题涉及的是理想电表(R A =O ,R V =∞),测电源ε、r 的实验电路的故障分析,显然丁图将出现A 现象;乙图将出B 现象;丙图将出现C 现象;甲图将出现D 现象。

思考题4、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为:电流表(500μA 、300Ω)、电压表(10V 、100K Ω)稳压电源(20V )、滑动变阻器(2K Ω、2A )、电键和足够的导线,若用这些器材测定一个阻值约为“30K Ω、1W ”的电阻R x 的比较准确的阻值,应采用图中哪个电路:( )

高考物理重点专题突破 (70)

1.正确、灵活地理解应用折射率公式 (1)公式为n=sin i sin r(i为真空中的入射角,r为某介质中的折射角)。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入射角、折射角是可以随光路的逆向而“换位”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记忆:折射率等于真空中光线与法线夹角的正弦跟介质中光线与法线夹角的正弦之比,再简单一点说就是大角的正弦与小角的正弦之比。 2.n的应用及有关数学知识 (1)同一介质对紫光折射率大,对红光折射率小,着重理解两点:第一,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第二,同一介质中,频率越大的光折射率越大。 (2)应用n=c v,能准确而迅速地判断出有关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波长、入射光线与 折射光线偏折程度等问题。 3.产生全反射的条件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1.半径为R、介质折射率为n的透明圆柱体,过其轴线OO′的截面如图所示。位于截面所在的平面内的一细束光线,以入射角i0由O点入射,折射光线由上边界的A点射出。当光线在O点的入射角减小至某一值时,折射光线在上边界的B点恰好发生全反射。求A、B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当光线在O点的入射角为i0时,设折射角为r0,由折射定律得sin i0 sin r0=n① 设A点与左端面的距离为d A,由几何关系得

sin r 0= R d A 2+R 2 ② 若折射光线恰好发生全反射,则在B 点的入射角恰好为临界角C ,设B 点与左端面的距离为d B ,由折射定律得 sin C =1n ③ 由几何关系得 sin C = d B d B 2+R 2 ④ 设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d ,可得d =d B -d A 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得 d =? ????1 n 2-1-n 2-sin 2i 0sin i 0R 。⑥ 答案:? ????1 n 2-1-n 2-sin 2i 0sin i 0R 1.测玻璃的折射率 常用插针法:运用光在玻璃两个界面处的折射。 如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侧移。用插针法找出与入 射光线AO 对应的出射光线O ′B ,确定出O ′点,画出折射光线OO ′,量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根据n = sin i sin r 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测水的折射率 常见的方法有成像法、插针法、观察法、视深法等。 (1)成像法 原理:利用水面的反射成像和水面的折射成像。 方法:如图所示,在一盛满水的烧杯中,紧挨杯口竖直插一直尺,在直尺 的对面观察水面,能同时看到直尺在水中的部分和露出水面部分的像,若从点P 看到直尺在水下最低点的刻度B 的像B ′(折射成像)恰好跟直尺在水面上刻度A 的像A ′(反射成像)重合,读出AC 、BC 的长,量出烧杯内径d ,即可求 出水的折射率 n = (BC 2+d 2)(AC 2+d 2) 。

最新高考物理选择题冲刺练习(带答案)

专题一力与物体平衡 高频考点一受力分析物体的静态平衡 例1如图所示,水平推力F使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则( ) A.物体一定受3个力的作用 B.物体可能受3个力的作用 C.物体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选B.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若F cos θ=G sin θ时,物体在水平推力、重力、斜面支持力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若F cos θ>G sin θ(或F cos θ<G sin θ=时,物体仍可以静止在斜面上,但物体将受到沿斜面向下(或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综上所述B对. 【变式探究】(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体B置于斜面体C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物体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定滑轮通过细杆固定在天花板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B可能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B.斜面体C与地面之间可能不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C.细杆对定滑轮的作用力沿杆竖直向上 D.将细绳剪断,若物体B仍静止在斜面体C上,则此时斜面体C与地面之间一定不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高频考点二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例1】如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2019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题专题

力学题的深入研究 最近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几道力学题虽然不是特别难,但容易错,并且辅导书对这几道题或语焉不详,或似是而非,或浅尝辄止,本文对其深入研究,以飨读者。 【题1】(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 ○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 m/s 2,若用a g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原解析】一般的辅导书是这样解的: ①和②一起研究:根据T s s v n n n 21++=,其中s T 1.050 15=?=,得

1.0210)01.1100.9(25??+=-v =s m /00.1,1 .0210)28.1201.11(2 6??+=-v =s m /16.1, 1 .0210)06.1028.12(2 7??+=-v =s m /14.1,因为56v v >,67v v <,所以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这样解是有错误的。其中5v 是正确的,6v 、7v 是错误的。因为公式T s s v n n n 21++=是匀变速运动的公式,而在6、7之间不是匀变速运动了。 第一问应该这样解析: ①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根据1到6之间的cm 00.2s =?,如果继续做匀加速运动的话,则6、7之间的距离应该为01.1300.201.11s 5667=+=?+=s s ,但图中cm s 28.1267=,所以是在6和7之间开始减速。 第二问应该这样解析: ②根据1到6之间的cm 00.2s =?,加速度s m s m T s a /00.2/1 .01000.222 2=?=?=- 所以s m aT v v /20.11.000.200.156=?+=+=。 因为s m T s s v /964.01 .0210)61.866.10(22 988=??+=+=- aT v v -=87=s m /16.11.0)2(964.0=?--。 ③ 首先求相邻两个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从第7点开始依次为,cm s 99.161.860.101=-=?,cm s 01.260.661.82=-=?, cm s 00.260.460.63=-=?,求平均值cm s s s s 00.2)(3 1321=?+?+?=?,所以加速度222 2/.1 .01000.2s m T s a -?=?==2/00.2s m 根据ma =mg μ,得g a μ=这是加速度的理论值,实际上'ma f mg =+μ(此式中f 为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力),得m f g a + =μ',这是加速度的理论值。因为a a >'所以g a =μ的测量值偏大。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得0分。 1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导轨水平放置,间距为L,其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于导轨水平对称放置一根均匀金属棒。棒上通有图示方向的电流I,金属棒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棒受到四个力作用 B.金属棒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C.减小电流,金属棒将向左运动 D.金属棒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5.如图甲所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中心轴OO′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若外接电阻的阻值R=9Ω,线圈的电阻r=1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转速为100π rad/s B.0.01s末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C.通过线圈的最大电流为10A D.伏特表的示数为90V 16.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首飞成功。至此,中国大飞机家族“三兄弟”运20、C919、AG600先后飞上蓝天!而“鲲龙”AG600既可飞天,又能入海。如果AG600在水面起飞,其在水面加速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 A.大小为零B.方向竖直向上C.方向与滑行方向相同D.方向沿滑行方向斜向上 17.2018年3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0、31颗北斗导航卫星,经轨控和相位捕获后,进入工作轨道。这两颗卫星属于轨道半径介于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之间的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这两颗卫星在工作轨道上正常运行 A. 速率大于7.9 km / s B. 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C. 周期小于近地卫星正常运行的周期 D. 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正常运行的加速度 18.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2的激发态时能量E2=-3.4 eV,则 A.辐射出一个能量为3.4 eV的光子后跃迁到基态 B.辐射出一个能量为10.2 eV的光子后跃迁到基态 C.用光子能量为3.4 eV的光照射后将跃迁到n=3的激发态 D.用光子能量为13.6 eV的光照射后将跃迁到n=3的激发态 19.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 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电势能分别为E p A、E p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一定从A向B运动B.若a A>a B,则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 C.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 p A

2020届高考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物理(经典版)文档:选择题专练(二) Word版含解析

选择题专练(二) 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9·广东汕头高三一模)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石岛湾。目前核 U+x→144 56Ba 电站使用的核燃料基本都是浓缩铀,有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方程是235 92 +8936Kr+3x。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是α粒子,具有很强的电离本领 B.x是α粒子,穿透能力比较弱 C.x是中子,中子是卢瑟福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的 D.x是中子,中子是查德威克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的 答案 D 解析根据该反应的特点可知,该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根据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为中子,故A、B错误;根据物理学史可知,卢瑟福发现了质子,预言了中子的存在,中子是查德威克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的,C 错误,D正确。 2.(2019·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三月综合质检)如图所示,游乐场中有一半球形的碗状装置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装置的内半径为R,在其内表面有一个小孩(可视为质点)从底部向上爬行,小孩与内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设小孩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小孩沿该装置缓慢向上爬行的最大高度是() A.0.2R B.0.25R C.0.75R D.0.8R 答案 A

解析 设小孩爬到最高处时,小孩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对小孩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mg sin θ=μmg cos θ,解得θ=37°,又由几何关系得,最大高度h =R -R cos θ=0.2R 。故A 正确。 3.(2019·河南省郑州市一模)甲、乙两个同学打乒乓球,某次动作中,甲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45°角,乙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设乒乓球击打拍面时速度方向与拍面垂直,且乒乓球每次击打球拍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击打甲的球拍的速度v 1与乒乓球击打乙的球拍的速度v 2之比为( ) A.63 B. 2 C.22 D.33 答案 C 解析 由题可知,乒乓球在甲、乙的拍面之间做斜抛运动,根据斜抛运动的特点可知,乒乓球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乒乓球击打拍面时速度与拍面垂直,则在甲处:v x =v 1sin45°,在乙 处:v x =v 2sin30°,所以v 1v 2=v x sin45°v x sin30°=22,故C 正确。 4.(2019·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生活中可以通过霍尔元件来测量转动物体的转速。在一个转动的圆盘边缘处沿半径方向均匀地放置四个小磁铁,其中两个N 极向外,两个S 极向外,如图甲所示分布。在圆盘边缘附近放置一个霍尔元件,如图乙所示。当电路接通后,会在a 、b 两端产生电势差,经电路放大后得到脉冲信号。已知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 ,若忽略感应电动势的影响,则( )

(推荐)上海高考物理专题电路

上海高考物理专题电路 【高考考点梳理】 一.多用电表 将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多用电表。目前常用的多用电表主要有指针式和数字式多用电表。 2 .多用电表的原理 多用电表是一种多用仪表,一般可用来测量直流和交流电流、直流和交流电压以及电阻等,并且每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 (l)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的原理和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原理相同。 (2)测量电阻:内部电路原理如上右图所示,其原理是根据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测量,即I=E/(R+r+R g+R x). 式中R、r、R,均为定值电阻,不同的R x对应不同的电流I(当然电流I和被测电阻R x不是正比的关系,所以电阻值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如果在刻度盘直接标出与电流I对应的电阻R x值,可以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被测量电阻的阻值。 (3) “调零”原理:当两表笔接触时,R x=0,此时电流调到满偏值I g=E/(R+r+R g)(最大值),对应电阻值为零. (4)中值电阻:(R+r+R g)是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内阻,当被测电阻R=R+r+R g时,通过表头的电流I=I g/2,即通过表头的电流为满偏电流的一半,此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所以一般叫欧姆挡的内阻称为中值电阻. 3 .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 1 )测量电流时,跟电流表一样,应把多用电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对于直流电,必须使电流从红表笔流进多用电表从黑表笔流出来。 ( 2 )测量电压时,跟电压表一样,应把多用电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对于直流电,必须用红表笔接电势较高的点,用黑表笔接电势较低的点。 ( 3 )测量电阻时,在选择好挡位后,要先把两表笔相接触,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置,然后再把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端相连。应当注意:换用欧姆挡的另一个量程时,需要重新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才能进行测量。 4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1 )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 2 )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调整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 ( 3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十”、“一”插孔。 测电压 ( 4 )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2.5V挡,测1.5V干电池的电压。

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第12套真题

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亚里士多德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B .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C . 哥白尼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D . 库仑首次采用电场线的方法形象直观地描述电场,电流的磁效应是法拉第首次发现 2. 在吊环比赛中,运动员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此时两绳竖直且与肩同宽),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吊环悬绳的拉力大小均为FT,运动员所受的合力大小为F,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过程中() A . FT减小,F增大 B . FT增大,F增大 C . FT减小,F不变 D . FT增大,F不变 3.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km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6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G7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为36000km),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km/s B .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大 C .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周期比北斗G7大 D . 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G7定点于赣州市的正上方

4. 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 B . 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 C . 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1+ )g D . 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 5. 如图所示,直线MN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是一带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运动到b的运动轨迹,轨迹为一抛物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电场线MN的方向一定是由N指向M B . 带电粒子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一定增加 C . 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 . 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6. 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转轴0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象如乙图所示.则() A . v2=c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 B .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备战2021新高考物理重点专题:受力分析与平衡练习(二)

备战2021新高考物理-重点专题-受力分析与平衡练习(二) 一、单选题 1.一条形磁体静止在斜面上,固定在磁体中心的竖直上方的水平导线中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恒定电流,如图所示.若将磁体的N极位置与S极位置对调后,仍放在斜面上原来的位置,则磁体对斜面的压力F N和摩擦力F f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F N增大,F f减小 B.F N减小,F f增大 C.F N与F f都增大 D.F N与F f都减小 2.如图所示,有8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板叠放在一起,每个木板的质量为100 g,某人用手在这叠木板的两侧加一水平压力F,使木板水平静止.若手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木板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则水平压力F至少为() A.8 N B.16N C.15 N D.30 N 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通过光滑的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轻绳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A点,另一端从墙壁上的B点先沿着墙壁缓慢移到C点,后由C点缓慢移到D点,不计一切摩擦,且墙壁BC段竖直,CD段水平,在此过程中关于轻绳的拉力F 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一直减小 B.F一直增小 C.F先增大后减小 D.F先不变后增大 4.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劈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滑轮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固定点c向左移动少许,而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

A.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 B.斜劈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C.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增大 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减小 5.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在保持该姿势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环对人的作用力保持不变 B.当运动员双臂的夹角变小时,运动员会相对轻松一些 C.环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环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6.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将木块压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现增加外力,则关于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变大 B.都不变 C.静摩擦力不变,最大静摩擦力变大 D.静摩擦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7.如图所示,A、B两物体靠在一起静止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kg, kg,A、B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0.6,g取10m/s2,若用水平力F A=8N推A物体。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对B的水平推力为8N B.B物体受4个力作用 C.A物体受到水平面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6N D.若F A变为40N,则A对B的推力为32N 8.如图所示,一只可视为质点的蚂蚁在半球形碗内缓慢从底部经过a点爬到最高点b点,之后开始沿碗下滑并再次经过a点滑到底部,蚂蚁与碗内各处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且小于1,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是交变电流 B. 交变电流的峰值一定是其有效值的倍 C. 远距离输电时,可通过减小输电线的电阻来降低输电损耗 D.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通过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2.一个中子与原子核A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核反应放出的能量为Q,则氘核的比结合能和原子核A 分别为() 3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某特制的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玻璃较厚),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光光子的能量小于b光光子的能量 B. 若增大入射角i,则a光可能先消失 C. 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光条纹间距大于b光条纹间距 D. 在玻璃砖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 4如图所示,某河流中水流速度大小恒为v1,A处的下游C处是个旋涡,A点和旋涡的连 线与河岸的最大夹角为θ.为使小船从A点出发以恒定的速度安全到达对岸,小船航行 时在静水中速度的最小值为() 5深空是在地球大气极限以外很远的空间。若深空中有一行星X,其自转周期为3h,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其半径的3.5倍,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则行星X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行星X与地球均视为球体)() A. 2 B. 4 C. 8 D. 16 6一质点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直线运动,从质点开始运动计时,经时间t质点的位移为x,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高考物理冲刺复习-专题11 近代物理初步(讲)

2020物理高考冲刺 复习必备 专题十一 近代物理初步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有以下几个方向: ①原子的能级跃迁;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③核反应方程的书写;④质量亏损和核能的计算;⑤原子物理部分的物理学史和α、β、γ三种射线的特点及应用等. 选修命题会涉及有关原子、原子核或量子理论、动量问题,且动量问题一般以计算题的形式,其它问题则以填空或选择性填空形式出现. 知识点一、原子结构模型 特别提醒:(1)原子的跃过条件:h ν=E 初-E 终只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 (2)至于实物粒子和原子碰撞情况,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

的动能大于或等于原子某两定态能量之差,也可以使原子受激发而向较高能级跃迁. 知识点二、原子核的变化 1.几种变化方式的比较 2.各种放射线性质的比较 3.三种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比较

图13-1 如图13-1所示,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都是β比α的偏转大,γ不偏转;区别是:在磁场中偏转轨迹是圆弧,在电场中偏转轨迹是抛物线.如图13-1丙图中γ肯定打在O点;如果α也打在O点,则β必打在O点下方;如果β也打在O点,则α必打在O点下方. 知识点三、核力与质能方程的理解 1.核力的特点 (1)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它的作用范围内,核力远大于库仑力. (2)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 (3)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这种性质称为核力的饱和性. 2.质能方程E=mc2的理解 (1)质量数与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核反应中质量数、电荷数都守恒,但核反应中依然有质量亏损. (2)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并不是这部分质量消失或质量转化为能量,质量亏损也不是核子个数的减少,核反应中核子的个数是不变的. (3)质量亏损不是否定了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γ射线虽然静质量为零,但动质量不为零,且亏损的质量以能量的形式辐射出去. 特别提醒:在核反应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质量不守恒,核反应中核能的大小取决于质量亏损的多少,即ΔE=Δmc2. 高频考点一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 例1.图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以及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四条光谱线,已知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贵州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理综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贵州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理综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 B .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时所产生的 C . 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 . 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2. (2分) (2018高三上·温州月考) 2018年9月2号刚刚结束的亚运会中,中国队包揽了跳水项目的全部10 金。图示为跳水运动员在走板时,从跳板的a端缓慢地走到b端,跳板逐渐向下弯曲,在此过程中,该运动员对跳板的() A . 摩擦力不断增大 B . 作用力不断减小 C . 作用力不断增大 D . 压力不断增大 3. (2分) (2017高一上·东城期末) 用以下方法可以粗略测定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右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将木板的左端固定,而将其右端缓慢地抬高,会发现木块先相对静止在木板上,后来开始相对于木板向下滑动,测得当木块刚好开始沿木板滑动时木板和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滑动摩

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木块开始滑动前,其所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B . 木板从水平变成接近竖直方向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在增大 C .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D .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sinθ 4. (2分)(2017·乌鲁木齐模拟) 冰壶比赛场地如图,运动员在投掷线MN处放手让冰壶滑出,为了使冰壶滑行的更远,运动员可用毛刷擦冰壶滑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一次比赛中,甲队要将乙队停在营垒(半径为1.83m)中心O的冰壶A(可看作质点)击出营垒区,甲队将冰壶B(与A质量相同)以某一初速度掷出后,若不擦冰,冰壶B与A发生正碰(无机械能损失)后,A将停在距O点1m处,冰壶B 掷出后,通过下列擦冰方式不能将A击出营垒区的是() A . 在冰壶B滑行5m后,在其滑行前方擦冰1.7m B . 在冰壶B与A正碰后,立即紧贴A在其滑行前方擦冰1.7m C . 先在冰壶B前方擦冰1m,正碰后,再从距O点1m处开始在A前方擦冰0.7m D . 先在冰壶B前方擦冰0.8m.正碰后,再从距O点1m处开始在A前方擦冰0.9m 5. (2分) (2019高二下·汕头月考) 有一种调压变压器的构造如图所示.线圈AB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 C、D之间加上输入电压,转动滑动触头P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图中A为交流电流表,V为交流电压表,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D两端接正弦交流电源,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全集汇编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全集汇编 一、选择题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牛顿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开普勒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从而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小球质量越大下落越快”的错误观点 2.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下列关于伽利略在实验方法及实验成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通过实验发现斜面倾角一定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加速度相同C.通过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D.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 3.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 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 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 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 4.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 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 5.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 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 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惠更斯总结出了折射定律 D.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 7.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

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电容器是非常重要的电学元件,通过充电使一电容器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该电容器的( ) A. 电容变为原来的2倍 B. 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 C. 耐压变为原来的4倍 D. 场强变为原来的4倍 2. 吊床是人们喜爱的休闲方式.设吊床被轻绳吊在两棵竖直的树干上,如图所示为人躺在该吊床上平衡后的情景,关于树干受到绳拉力的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根据情景可以判定( ) A. 左侧受到的水平分力较大 B. 右侧受到的水平分力较大 C. 左侧受到的竖直分力较大 D. 右侧受到的竖直分力较大 3. 光敏电阻是一种对光敏感的元件,典型的光敏电阻在没有光照射时其电阻可达100 K Ω,在有光照射时其电阻可减小到100 Ω,小明同学用这样的光敏电阻和实验室里0.6 A量程的电流表或3 V量程的电压表,定值电阻以及两节干电池,设计一个比较灵敏的光照强度测量计,下列电路可行的是( ) 4. 我国在2021年5月21日发射了嫦娥四号的中继星“鹊桥”,为我国嫦娥四号卫星在月球背面的工作提供通信支持.“鹊桥”号随月球同步绕地球运动,并绕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的一点(拉格朗日点L2)做圆周运动,轨道被称为“晕轨道”,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地球上的观察者认为“鹊桥”号做圆周运动 B. “鹊桥”号受地球引力、月球引力和向心力作用 C. 已知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半径可以求得地球质量 D. 已知“鹊桥”号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测得月球质量

2020年高考物理考前二十天必考热点冲刺训练专题01 物理学史、物理方法(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物理考前二十天必考热点冲刺训练 专题01 物理学史、物理方法 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开普勒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出行星运动规律 B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全面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规律 C .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 .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答案】C 2.(2019年江西新余质检)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非常小时,Δx Δ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 .用Δv Δt 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答案】D 3.(2019年陕西长安一中质检)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 B .胡克总结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间的关系 C .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观察到了小球合力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牛顿通过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答案】B 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C.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A 5.(2019年甘肃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推理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够用实验直接验证 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 D.爱因斯坦首先把能量子的概念引入物理学,否定了“能极连续变化”的观点 【答案】C 6.(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AD

高考物理经典专题:时间与空间

高考物理经典专题:时间与空间 力与运动 思想方法提炼 一、对力的几点认识 1.关于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这一定义体现了力的物质性和相互性.力是矢量. 2.力的效果 (1)力的静力学效应: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动力学效应: a.瞬时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F=ma b.时间积累效应:产生冲量I=Ft,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Ft=△p c.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E k=W 3.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隔离体、整体). (2)按照次序画受力图,先主动力、后被动力,先场力、后接触力. (3)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分析. (4)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如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在某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轨迹弧线内侧的某个方向. 二、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几种力 三、力和运动的关系 1.F=0时,加速度a =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F=恒量:F与v在一条直线上——匀变速直线运动 F与v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2.特殊力:F大小恒定,方向与v始终垂直——匀速圆周运动 F=-kx——简谐振动 四、基本理论与应用 解题常用的理论主要有: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平抛运动的规律、圆周运动的规律等.力与运动的关系研究的是宏观低速下物体的运动,如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天体的运行、带电物体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都属于其研究范畴,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各种类型的试题都有,且常与电场、磁场、动量守恒、功能部分等知识相结合.

高三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

高三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高三物理1.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设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与天花板碰撞时间极短.若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则下列图象中能够描述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手中整个过程运动规律的是()A. B. C. D.2.如图所示,顶角为直角、质量为M的斜面体ABC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A=30°,斜面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沿垂直于BC方向对斜面体施加力F,斜面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则关于斜面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大小,正确的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A.N=Mg,f= B.N=Mg+ ,

f=μMgC.N=Mg+ ,f= D.N=Mg+ ,f= 3.用如图a所示的圆弧一斜面装置研究平抛运动,每次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不同位置静止释放,并在弧形轨道最低点水平部分处装有压力传感器测出小球对轨道压力的大小F.已知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45°,实验时获得小球在斜面上的不同水平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F﹣x图象,g取10m/s2,则由图可求得圆弧轨道的半径R为() A.0.125m B.0.25m C.0.50m D.1.0m 4.如图所示,两水平虚线ef、gh之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铝线框abcd从虚线ef上方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线框运动中ab始终是水平的,已知两虚线ef、gh间距离大于线框边长,则从开始运动到ab边到达gh线之前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合理的是() A. B. C. D.5.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D.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实验也

高考物理重点专题突破 (50)

第1节光的干涉 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 2.要使两列光波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两光源必须具有相同的频率和振动方向。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y=l d λ,可利用λ= d l Δy测定 光的波长。 4.由薄膜两个面反射的光波相遇而产生的干涉现象叫薄膜干涉。 [自读教材·抓基础] 1.实验现象 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y=l dλ,式中的d表示两缝间距,l表示两缝到光屏的距离,λ为光波的波长。 2.实验结论 证明光是一种波。 3.光的相干条件 相同的频率和振动方向。 [跟随名师·解疑难] 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透析 (1)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

(2)单缝的作用: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如果用激光直接照射双缝,可省去单缝,杨氏那时没有激光,因此他用强光照亮一条狭缝,通过这条狭缝的光再通过双缝发生干涉。 (3)双缝的作用:平行光照射到单缝S 上,又照到双缝S 1、S 2上,这样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率相同和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2.光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在同一点引起的振动发生叠加,如亮条纹处某点同时参与的两个振动步调总是一致,即振动方向总是相同,总是同时过最高点、最低点、平衡位置;暗条纹处振动步调总相反,具体产生亮、暗条纹的条件为: (1)亮条纹的条件:光屏上某点P 到两缝S 1和S 2的路程差正好是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 即|PS 1-PS 2|=kλ=2k ·λ2 (k =0,1,2,3,…) (2)暗条纹的条件:光屏上某点P 到两缝S 1和S 2的路程差正好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即|PS 1-PS 2|=(2k +1)λ2 (k =0,1,2,3,…) 3.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 (1)单色光的干涉图样:若用单色光作光源,则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 条纹,且条纹间距相等。如图所示中央为亮条纹,两相邻亮纹(或暗纹)间 距离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大,条纹间距越大。 (2)白光的干涉图样:若用白光作光源,则干涉条纹是彩色条纹,且中 央条纹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①从双缝射出的两列光波中,各种色光都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各种色光都在中央条纹处形成亮条纹,从而复合成白色条纹。 ②两相邻亮(或暗)条纹间距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即红光的亮条纹间距宽度最大,紫光的亮条纹间距宽度最小,即除中央条纹以外的其他条纹不能完全重合,这样便形成了彩色干涉条纹。 [特别提醒] (1)双缝干涉实验的双缝必须很窄,且双缝间的距离必须很小。 (2)双缝干涉中,双缝的作用主要就是用双缝获得相干光源。 [学后自检]┄┄┄┄┄┄┄┄┄┄┄┄┄┄(小试身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