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EXCEL版本
2019年最新个税专项附加excel速算表(工资薪金、年终奖公式)

扣除标准: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范围: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扣除标准: 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5.住房租金范围: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
扣除标准:1) 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2)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3)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6.赡养老人范围: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扣除标准: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公式说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新规,Excel适用)一、工资核算=ROUND(MAX((A1-500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公式解释:释①:0.01*{3,10,20,25,30,35,45}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释②:{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释①:0.01*{3,10,20,25,30,35,45}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释②:{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释③:参数MAX意为:个人工资减去起征点5000的免征额分别乘以7个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将最后得到的数据取最大值。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及填表说明》(样表)

附件 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根据实际情况勾选《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填表说明一、填表须知本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
(一)纳税人按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情况填报对应栏次;纳税人不享受的项目,无需填报。
纳税人未填报的项目,默认为不享受。
(二)较上次报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纳税人填报本表时,对各专项附加扣除,首次报送的,在“首次报送”前的框内划“√”。
继续报送本表且无变化的,在“无变化”前的框内划“√”;发生变化的,在“有变化”前的框内划“√”,并填写发生变化的扣除项目信息。
(三)身份证件号码应从左向右顶格填写,位数不满18位的,需在空白格处划“/”。
(四)如各类扣除项目的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多张《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二、适用范围(一)本表适用于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七项专项附加扣除的自然人纳税人填写。
选择在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享受的,纳税人填写后报送至扣缴义务人;选择在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填写后报送至税务机关。
(二)纳税人首次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时,应将本人所涉及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内各信息项填写完整。
纳税人相关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及时更新此表相关信息项,并报送至扣缴义务人或税务机关。
纳税人在以后纳税年度继续申报扣除的,应对扣除事项有无变化进行确认。
三、各栏填写说明(一)表头项目填报日期:纳税人填写本表时的日期。
扣除年度:填写纳税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所属年度。
纳税人姓名:填写自然人纳税人姓名。
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有中国居民身份证的,填写公民身份号码;没有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
(二)表内基础信息栏纳税人信息:填写纳税人有效的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联系地址。
excel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打印

excel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打印
(原创版)
目录
1.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的概述
2.如何打印 Excel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3.注意事项
正文
一、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的概述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是用于记录个人所得税扣缴情况的表格,通常由企业或个人在支付工资、薪金等收入时填写,以记录个人所得税的扣缴情况。
在税收管理中,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确保个人所得税的正确扣缴和缴纳。
二、如何打印 Excel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要打印 Excel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打开 Excel,找到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所在的工作表。
2.点击工作表右上角的“打印”按钮,或者选择“文件”>“打印”菜单。
3.在打印预览窗口中,确认打印区域和打印设置。
如需调整,请在预览窗口中进行修改。
4.点击“打印”按钮,开始打印 Excel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三、注意事项
在填写和打印 Excel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所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包括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收入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等。
2.根据税收政策及时更新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的内容,尤其是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在打印申报表时,使用高质量的打印纸和墨盒,确保打印效果清晰可读。
《含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工资表模板》

《含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工资表模板》新个人所得税每月税款计算器
项目序号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备注收入1
减:费用(固定5千)2
新个人所得税法减:专项扣除小计3=4+5+6+7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4
财税[xx]10号
基本医疗保险5
失业保险6
住房公积金7
减:专项附加扣除小计8=9+10+11+12+13
其中:赡养老人9
子女教育10
继续教育11
住房租金12
住房贷款利息13
减:其他扣除15=16+17+18+19
其中:年金16
财税[xx]103号
商业健康保险17
财税[xx]39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xx年17号
税延养老保险18
财税[xx]22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xx年21号
其它19
当月应纳税所得额20=1-2-3-8-15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21=截止本月累计
累计应纳税额22=21x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xx年56号减:前期累计已缴税额23=上月22行数
本期应缴税额24=22-23
注:
1、上表为简表,省略了免税收入、可扣除捐赠支出、减免税额三项内容,同时提醒汇算清缴时方可扣除大病医疗费用
2、可下载附件带公式的execel文件,以方便员工进行测算。
文档下载《含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工资表模板》
内容仅供参考。
个人所得税报表汇总excel模版下载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汇总)
表三
申报日期 2013 年 6月 9 日
金额单位
人民币:(列至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的规定,制定本表。
扣缴义务人应将本月扣缴的税额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送本表. 如果由扣缴义务人填写完税证,应在报送此表时附完税证副联 _______ 份。
本表一式三份,一份征收、一份管理、一份纳税人留存。
经办人(签章)
税务机关审核(签章)
审核人(签章)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本表一式三份,一份征收、一份管理、一份纳税人留存。
个税税率表excel模板

税率(%)
说明
1 2 3 4 5 6 7
级数
不超过36000元的
3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10
20
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 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
25
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 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
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0
后的余额。
35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含税级距
税率(%)
说明
1 2 3 4 5
级数 1 2 3
级距 1
不超过30000元的
5
超过30000元到90000元的部分
10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35
(三) 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3
超过50,000元部分
五成 十成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500
超过50000元部分
40
(四) 财产转让所得适用 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五)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 劳务报酬所得
不超过20,000部分
个税公式2024函数excel

个税公式2024函数excel个人所得税是根据个人的收入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的一种税费。
个税公式是根据国家税收政策而定的,每个国家的个税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中国个税公式的详细介绍。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包括起征点、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等三个要素。
1.起征点:起征点是指个人所得税开始征收的最低收入额。
根据国家政策,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人民币。
2.适用税率:中国个人所得税分为七个不同的档次,每个档次对应一种适用税率。
具体来说,适用税率分为3%、10%、20%、25%、30%、35%和45%七个档次。
根据个人的收入额,适用不同档次的税率。
以下是2024年的适用税率表:-不超过3万元:3%-超过3万元至14万元:10%-超过14万元至30万元:20%-超过30万元至40万元:25%-超过40万元至60万元:30%-超过60万元至100万元:35%-超过100万元:45%3.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对应每个档次的税率的一项常数。
它的作用是将纳税额精确到整数位,避免产生小数。
不同的档次对应不同的速算扣除数。
以下是2024年的速算扣除数表:-3%档次:0-10%档次:210-20%档次:1410-25%档次:2660-30%档次:4410-35%档次:7160根据以上三个要素,可以得到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纳税所得额=月收入-起征点以下是一个示例,说明如何使用上述公式在Excel中计算个人所得税:1.假设人的月收入为8000元,则纳税所得额=8000-5000=3000元。
2.根据适用税率表,适用税率为3%。
3.根据速算扣除数表,速算扣除数为0。
4.代入公式,个人所得税=(3000×3%)-0=90元。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公式如何在Excel中使用。
具体步骤如下:1. 在Excel中选择一个单元格,输入该人的月收入金额,比如8000。
最新个税专项抵扣自动计算器Excel模板

¥4,813.90 10.00% 2520 ¥1,047.70 ¥3,766.20 ¥14,429.30
¥5,861.60 10.00% 2520 ¥1,047.70 ¥4,813.90 ¥14,429.30
¥6,909.30 10.00% 2520 ¥1,047.70 ¥5,861.60 ¥14,429.30
¥0.00
5月 ¥82,500 25000 ¥1,023.00 ¥0 6月 ¥99,000 30000 ¥1,023.00 ¥0 7月 ¥115,500 35000 ¥1,023.00 ¥0 8月 ¥132,000 40000 ¥1,023.00 ¥0 9月 ¥148,500 45000 ¥1,023.00 ¥0 10月 ¥165,000 50000 ¥1,023.00 ¥0 11月 ¥181,500 55000 ¥1,023.00 ¥0 12月 ¥198,000 60000 ¥1,023.00 ¥0
¥7,957.00 10.00% 2520 ¥1,047.70 ¥6,909.30 ¥14,429.30
¥9,004.70 10.00% 2520 ¥1,047.70 ¥7,957.00 ¥14,429.30
¥10,052.40 10.00% 2520 ¥1,047.70 ¥9,004.70 ¥14,429.30
¥73,339.00
¥83,816.00
¥94,293.00
¥104,770.00
¥115,.00
¥125,724.00
¥314.31 3.00% 0 ¥314.31 ¥0.00 ¥15,162.69
¥628.62 3.00% 0 ¥314.31 ¥314.31 ¥15,162.69
¥942.93 3.00% 0 ¥314.31 ¥628.62 ¥15,162.6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分摊
患者一 患者二
较上次报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姓名 医药费用总金额 姓名 医药费用总金额
六、大病医疗(仅限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填写) □首次报送(请填写全部信息) □无变化(不需重新填写) □有变化(请填写发生变化项目的信息) 身份证类型 □□□□□□□□□□□□□□□□□□ 身份证件号码 □本人 □配偶 □未成年子女 个人负担金额 与纳税人关系 身份证类型 □□□□□□□□□□□□□□□□□□ 身份证件号码 □本人 □配偶 □未成年子女 个人负担金额 与纳税人关系
较上次报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纳税人身份 姓名 被赡养人一 出生日期 姓名 被赡养人二 出生日期 姓名 姓名 共同赡养人信息 姓名 姓填写全部信息) □无变化(不需重新填写) □有变化(请填写发生变化项目的信息)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身份证类型 □□□□□□□□□□□□□□□□□□ 身份证件号码 与纳税人关系 □父亲 □母亲 □其他 身份证类型 □□□□□□□□□□□□□□□□□□ 身份证件号码 与纳税人关系 □父亲 □母亲 □其他 身份证类型 □□□□□□□□□□□□□□□□□□ 身份证件号码 身份证类型 □□□□□□□□□□□□□□□□□□ 身份证件号码 身份证类型 □□□□□□□□□□□□□□□□□□ 身份证件号码 身份证类型 □□□□□□□□□□□□□□□□□□ 身份证件号码 □赡养人约定分摊 □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本年度月扣除金额
本人承诺:
经办人签字:
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码 经办人签字: 经办人身份证号码
受理税务机关 (章)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接收日期:
需要在任职受雇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填写本栏
重要提示:当您填写本栏,表示您已同意该任职受雇单位使用本表信息为您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扣缴义务人名称 扣缴义务人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 用代码) □□□□□□□□□□□□□□□□□□
我已仔细阅读了填表说明,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填写本表。本人已就所填的扣除信息进行了核对,并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纳税人签字: 年 月 日 扣缴义务人签章: 代理机构签章 受理人
房屋信息
房贷信息
房屋信息
租赁情况
发证机关 发证(批准)日期 三、住房贷款利息 较上次报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首次报送(请填写全部信息) □无变化(不需重新填写) □有变化(请填写发生变化项目的信息) 房屋坐落地址 省(区、市) 市 县(区) 街道(乡镇) 产权证号/不动产登记号/商品房买卖合同号/预售合同号 本人是否借款人 □是 □否 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贷款,且婚后分别扣除50% □是 □否 公积金贷款/贷款合同编号 贷款期限(月) 首次还款日期 商业贷款/贷款合同编号 贷款银行 贷款期限(月) 首次还款日期 四、住房租金 较上次报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首次报送(请填写全部信息) □无变化(不需重新填写) □有变化(请填写发生变化项目的信息) 房屋坐落地址 省(区、市) 市 县(区) 街道(乡镇) 出租方(个人)姓名 身份证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 出租方(单位)名称 会代码) 主要工作城市(*填写市一 住房租赁合同编号(非 级) 必填) 租赁期起 租赁期止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填报日期: 纳税人姓名: 纳税人信息 纳税人配偶信息 年 月 日 扣除年度: 纳税人识别号: 电子邮箱 配偶情况 身份证件号码 一、子女教育 较上次报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姓名 出生日期 子女一 当前受教育阶段起始时间 就读国家(或地区) 姓名 出生日期 子女二 当前受教育阶段起始时间 就读国家(或地区) 较上次报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学历(学位)继续 当前继续教育起始时间 教育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类型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证书编号 年 月 □首次报送(请填写全部信息) 身份证类型 当前受教育阶段 □无变化(不需重新填写) □有变化(请填写发生变化项目的信息) □□□□□□□□□□□□□□□□□□ 身份证件号码 □学前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 □高等教育 子女教育终止时间 当前受教育阶段结束时间 年 月 年 月 *不再受教育是填写 就读学校 身份证类型 当前受教育阶段 本人扣除比例 □100%(全额扣除)□50%(平均扣除) 有配偶□ 无配偶□ □□□□□□□□□□□□□□□□□□ 手机号码 联系地址 姓名
身份证类型
□□□□□□□□□□□□□□□□□□ 身份证件号码 □学前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 □高等教育 子女教育终止时间 年 月 当前受教育阶段结束时间 年 月 年 月 *不再受教育是填写 就读学校 本人扣除比例 □100%(全额扣除)□50%(平均扣除) 二、继续教育 □首次报送(请填写全部信息) □无变化(不需重新填写) □有变化(请填写发生变化项目的信息) 学历(学位)继续教 □专科 □本科 □硕士研究生 年 月 当前继续教育结束时间 年 月 育阶段 □博士研究生 □其他 □技能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证书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