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043111课程名称:有限元分析英文名称:Finite Element Analysis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32/2 (讲课学时:24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8)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有限元分析》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平台课。

它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使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计算分析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引导学生采用MATLAB及ANSYS软件解决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与机械系统设计、机械优化设计等后续专业课程中的结构设计分析等内容相关联。

三、课程教学目标1.能将有限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并给出正确的解答,为前期的机械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2.1, 2.2)2.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对实际的工程问题,根据类比等方式获得的分析结果提出机械产品的最优设计方案。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3.1, 3.2, 8.2)3.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解释结果数据,进而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4.2, 4.3, 8.2)4.可以用MATLAB及ANSYS软件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各软件在分析不同问题时的优势及局限性。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5.1, 5.2)五、其他教学环节无。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上机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授、提问、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理解有限元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各种分析方法,强调有限元方法的工程应用背景以及MATLAB、ANSYS软件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本课程的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组成,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平时表现成绩、作业成绩和上机成绩三部分组成。

《有限元》教学大纲

《有限元》教学大纲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有限元分析/ Finite Element Analysis【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时】144学时【实验/上机学时】144学时【考核方式】试卷考【开课单位】XX学院【授课对象】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有限元法作为边值问题的近似计算方法,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已从固体力学发展到流体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声学、光学、生物学等多耦合场问题。

《有限元分析基础》是材料成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固体力学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在对有限单元法的原理、方法进行讲授的同时配以相应的计算算例及大型工程软件的使用示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消化。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理论和实施方法;2、掌握工程结构和设备的受力及变形分析技能并最终提高他们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利用ANSYS软件上机实践完成两个上机练习:刚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和三维固体有限元分析;4、掌握利用有限元的加权残值法求解场问题的概念,重点介绍1维和2维热传导问。

题有限元分析。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ANSYS概论(13学时)(一)基本要求:了解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ANSYS 15.0的安装与启动,前处理、加载并求解、后处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ANSYS 15.0的安装与启动(2学时)2、系统要求、设置运行参数(1学时)3、ANSYS分析的基本过程(1学时)4、实验内容(9学时)实验1 梁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1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截面分别进行计算;2) 梁截面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截面;3) 设置计算类型;重点: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ANSYS 15.0的安装与启动;难点:ANSYS分析的基本过程;第二章:图形用户界面(13学时)(一)基本要求:了解ANSYS软件界面下各窗口的功能,具体包括应用命令菜单、主菜单、工具栏、输入窗口、图形窗口和输出窗口。

有限元方法实训教学大纲

有限元方法实训教学大纲

有限元方法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有限元方法实训二、课程目标:1.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2.理解有限元方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3.能够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1.1有限元分析的概念和目标1.2有限元离散化的基本原则1.3有限元基函数的选取2.有限元软件介绍2.1常见有限元软件的比较和选择2.2有限元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介绍2.3有限元软件的安装和配置3.有限元模型建立3.2材料和截面的定义与分配4.有限元分析4.1负荷和边界条件的定义和施加4.2权重系数的确定和控制4.3解算控制参数的设置和调整5.结果后处理与分析5.1分析结果的输出和查看5.2后处理功能的应用和分析5.3结果图表的绘制和导出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ppt讲解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有限元方法的应用;3.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和分析;4.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有限元方法的理解。

五、考核方式:1.实训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分;2.课程结束后,考核学生对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3.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实际工程案例的模型建立和分析报告。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有限元分析基础》《有限元方法原理与应用》2.参考资料:《工程有限元分析基础》《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七、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1.计算机实验室:配备有限元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设备;2.多媒体教室:用于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

八、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2学时)2.第二周:有限元软件介绍(2学时)3.第三周:有限元模型建立(2学时)4.第四周:有限元分析(2学时)5.第五周:结果后处理与分析(2学时)6.第六周:案例分析与实操(4学时)7.第七周:复习及考核(2学时)以上是有限元方法实训教学大纲,共计1200字。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3731009课程名称:有限元分析英文名称:Finite Element Analysis总学时:32 讲课学时:1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20 课外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数控加工专业方向)先修课程:工程制图、金属材料及加工、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有限元分析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数控加T专业方向)的专业任选课。

有限单元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在广泛的大型、复杂工程问题或领域屮,是一种分析设计和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例如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质力学、电磁学、传热学、建筑声学与噪音等问题或领域的分析研究屮,都可以利用有限元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有限单元法的基木原理及解决问题的基木步骤、应用要点,有一个基本认识和初步掌握,培养和提高解决T•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为应川有限元分析软件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有限元方法解决T程技术问题的基本方法;2.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解题步骤,并能够对轴对称零件、杆类零件、薄板弯曲等零件变形的进行具体的分析;3.了解热变形和热应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绪论教学内容:介绍机械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的关系,介绍有限元法的起源、早期的主要工作和基木思想,当前有限元软件的发展水平,川有限元法分析的一些T程问题的基木思路。

教学要求:在阐述有关基木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工程实际问题,了解有限元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初步理解具在解决固体力学及结构分析方面的问题,而且应用于传热学、流体力学、电磁学等领域问题屮的重要地位。

(二)弹性力学的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介绍关于有限元方法的一些数学和力学基本知识,通过弹性力学变分原理建立弹性力学问题有限单元法的表达格式。

有限元法B实验教学大纲

有限元法B实验教学大纲

有限元法B实验教学大纲01.教学单位名称:材料加工工程实验室02.实验中心名称:金属材料加工实验教学中心03.课程名称:有限元法B04.课程编码:432505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06.课程性质:选修07.课程学时:24学时,其中含实验4学时08.课程学分:1.509.面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0.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教学任务:本课程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

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有限元的基本思想、数学原理和数值处理技术,具备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技能。

教学要求:通过多媒体教学并辅以黑板教学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掌握有限元的基本知识、求解结构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使用有限元软件求解结构力学的基本过程。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数值思维方法与研究思路,理解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原理和数值处理技术;具备有限元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大型通用有限元商业软件求解结构力学问题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11.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1)以ANSYS软件为例,了解有限元软件求解结构力学问题的总体思路,掌握结构弹性力学问题的求解流程(2)了解ANSYS软件进行热分析的总体思路,掌握温度场问题的求解流程。

(3)以小组方式完成平面和轴对称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数值分析,进一步掌握有限元求解结构力学问题一般步骤及关键技术问题处理。

12.开出实验项目开设实验项目共两个:(1)平面弹性力学问题有限元静力分析。

实验内容:制定分析方案,定义参数(单位、单元类型、单元常数、材料参数),创建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加载数据(位移、载荷),求解,结果分析(2)轴对称弹性力学问题有限元静力分析。

实验内容:制定分析方案,定义参数,三维实体造型,划分网格,加载数据,求解,结果分析。

开设实验项目一览表13.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或主要参考资料寇淑清,自编有限元实验指导书,2020.14.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考核要求:要求学生实验前应预习实验指导书,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方法、内容、及计算机操作规程等;具体实验步骤、现场操作、数据处理及实验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

有限元技术基础14

有限元技术基础14

《有限元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针对车辆工程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典型的工程算例,把有限元法的概念、方法融入实践当中,加深学生对有限元法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课程内容包含了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各种单元的弹性力学的有限元法。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有限元基础》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该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有限元法的思想方法,解读应用有限元法来解决机械工程中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要点,使同学们掌握应用有限元法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基础知识。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有限元法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有限元法的学习兴趣。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有限元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商业软件及有限元发展概况。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有限元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是应用有限元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4.教学内容第一节有限元的基本概念1.有限元的定义2.基本术语3.有限元分类4.数值分析方法5.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6.有限元应用优势第二节常用商业软件及有限元发展概况1.常用商业软件2.有限元发展状况第二章弹性力学基本理论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思路和相关的基本理论。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基本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教学难点是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过程。

4.教学内容第一节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1.引理假定物体是连续的2.假定物体是完全弹性的3.假定物体是均匀的4.假定物体是各向同性的5.假定位移和变形是微小的第二节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1.平衡方程2.几何方程3.本构方程4.变形协调条件5.边界条件第三节弹性力学平面问题1.平面应力2.平面应变3.轴对称4.四种简化结果对比第四节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1.平衡方程2.几何方程3.变形协调条件4.边界条件第五节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1.圣维南原理2.最小总势能原理第六节弹性问题的解法1.位移法2.应力法第三章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

《有限元法》课程教学大纲

《有限元法》课程教学大纲

《有限元法》教学大纲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过程装备系课程编号:21040121课程名称:有限元法英文名称:Finite Element Method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材料力学一、课程教学目标1. 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本课程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和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应力分析的设计,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有关问题,适应科研、设计和生产实践等方面的需要。

本课程根据过程设备的生产特点,以数学和力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工程问题建模过程进行学习,使学生对过程生产中典型设备力的特点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为将来从事新设备的开发、典型设备的分析与设计、设备运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2. 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作用有限元法课程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本科专业课。

它是为培养满足化工高等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有限元法是一门研究机械工程问题的科学。

有限元法运用力学等知识,结合计算机的分析操作,进行力的解析、关键零部件的分析与设计,研究力学特性,结合关键尺寸的控制,实现优化设计,从而提高设备工程和工艺水平。

因为力的分析是过程装备核心内容,所以,有限元法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高等数学材料力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有限元法图1 有限元法与已学相关课程的关系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力学分析设计分析设计流场分析模态分析有限元法材料力学分析计算图2 有限元法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3. 对专业培养要求支撑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毕业要求中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 毕业要求3中的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过程装备实践学习经历,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2. 毕业要求4中的具备设计和实施过程装备相关的工程实验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3. 毕业要求5中的掌握过程装备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过程装备综合设计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等制约因素;4. 毕业要求7中的了解过程工业及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5. 毕业要求9中的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有限元基础》课程大纲

《有限元基础》课程大纲

《有限元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有限元基础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二、课程编码及性质课程编码:0835903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一般选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24学分:1.5四、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成形理论基础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也可以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学生选修。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是本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包括:1.掌握有限单元法求解科学和工程问题的基本原理,具备应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的复杂成形问题的能力;2.掌握材料成形有限元模拟的基本方法,理解数值分析的适用性,具备应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复杂材料成形过程、进行工艺分析和优化的能力;3.理解材料各种成形工艺的特点和共性问题,掌握金属塑性成形模拟的基本技术,具备针对不同成形工艺特点研发相应模拟方法与软件开发的基础与能力;4.了解材料成形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发展前沿,掌握其发展特点与动向,具备创新研发先进的材料成形模拟方法与软件开发的基础与能力。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材料种类繁多,成形方法各异,本课程以介绍材料成形分析为主体、以讲述材料成形模拟的有限元法为重点;2)在全面了解与掌握材料成形工艺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金属塑性成形模拟的有限单元法;3)课程将重点或详细介绍有限元法求解科学和工程问题的基本过程,而对有限元法的工程应用只作简要介绍或自学;4)重点学习的章节内容包括:第3章“单元模型”(4学时)、第5章“材料成形约束处理方法”(4学时)、第7章“等参元和数值积分”(4学时)和第8章“板料成形数值分析”(4学时)。

教学难点:1)有限元法课程是理论性极强的课程之一,本课程建立在高等数学、材料成形力学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基础之上,并密切结合材料成形工艺等工程实践,培养学生对材料成形加工过程的认识与分析能力,在进行教学时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提高授课质量与效果;2)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用有限元法分析材料成形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具备学习使用材料成形模拟软件开展工程分析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XXXXX【课程名称】有限元分析/ Finite Element Analysis【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时】144学时【实验/上机学时】144学时【考核方式】试卷考【开课单位】XX学院【授课对象】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有限元法作为边值问题的近似计算方法,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已从固体力学发展到流体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声学、光学、生物学等多耦合场问题。

《有限元分析基础》是材料成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固体力学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在对有限单元法的原理、方法进行讲授的同时配以相应的计算算例及大型工程软件的使用示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消化。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理论和实施方法;2、掌握工程结构和设备的受力及变形分析技能并最终提高他们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利用ANSYS软件上机实践完成两个上机练习:刚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和三维固体有限元分析;4、掌握利用有限元的加权残值法求解场问题的概念,重点介绍1维和2维热传导问。

题有限元分析。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ANSYS概论(13学时)(一)基本要求:了解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ANSYS 15.0的安装与启动,前处理、加载并求解、后处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ANSYS 15.0的安装与启动(2学时)2系统要求、设置运行参数(1学时)3、A NSY分析的基本过程(1学时)4、实验内容(9学时)实验1梁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1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截面分别进行计算;2)梁截面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截面;3)设置计算类型;重点: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ANSYS 15.0的安装与启动;难点:ANSYS^析的基本过程;第二章:图形用户界面(13学时)(一)基本要求:了解ANSY S^件界面下各窗口的功能,具体包括应用命令菜单、主菜单、工具栏、输入窗口、图形窗口和输出窗口。

ANSYS架构及命令,具体包括简单模型的建立、材料属性输入、单元的选择和划分、求解处理和后置处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A NSYS 15.0图形用户界面的组成(1学时)具体包括应用命令菜单、主菜单、工具栏、输入窗口、图形窗口和输出窗口。

ANSYS 架构及命令,具体包括简单模型的建立、材料属性输入、单元的选择和划分、求解处理和后置处理2、对话框及其组件、通用菜单,输入窗口2、主菜单,输出窗口,图形窗口的功能(1学时)3、个性化界面(1学时)4、实验内容(10学时)实验1超静定桁架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实验目的和要求:上机熟悉ANSY歎件的命令,并对简单的例题进行有限元静、动态分析。

重点(黑体,小四号字):ANSYS 15.0图形用户界面的组成;难点(黑体,小四号字):主菜单,输出窗口,图形窗口的功能;第三章:几何建模(14学时)(一)基本要求:ANSYS软件中坐标系统和坐标平面、节点和元素的定义、负载定义、复杂实体模型的建立方法等。

对分析结果进行后处理,具体包括绘变形图、支反力列表、绘应力等值线图和网格密度检查等。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几何建模概述(1学时)自底向上创建几何模型,自顶向下创建几何模型,布尔运算操作,拖拉和旋转,移动和复制,修改模型(清除和删除),从IGES文件几何模型导入到ANSYS2、坐标系简介(1学时)3、工作平面的使用(1学时)4、自底向上创建几何模型(1学时)5、自顶向下创建几何模型(体素)(1学时)6、使用布尔操作来修正几何模型(1学时)7、实验内容(8学时)实验1超静定梁的有限元建模计算实验目的和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上机熟悉ANSYS软件的相关命令,练习输入和自己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对复杂的结构进行有限元静、动态分析。

重点:自底向上创建几何模型,自顶向下创建几何模型,布尔运算操作;难点:拖拉和旋转,移动和复制,修改模型(清除和删除),从IGES文件几何模型导入到ANSYS。

第四章:网格划分(13学时)(一)基本要求:掌握ANSYS网格划分工具,设定单元属性,网格划分的控制,自由网格划分和映射网格划分控制,直接通过节点和单元生成有限元模型等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有限元网格概述、设定单元属性(1学时)2、网格划分的控制,ANSYS网格划分工具(1学时)3、自由网格划分和映射网格划分控制,延伸和扫掠生成有限元模型(1学时)4、直接通过节点和单元生成有限元模型,编号控制(1学时)5、实验内容(9学时)实验1平板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实验目的和要求:给模型施加x方向约束,施加y方向约束,并输出结果显示。

重点(黑体,小四号字):网格划分的控制,ANSYS网格划分工具;难点(黑体,小四号字):自由网格划分和映射网格划分控制,延伸和扫掠生成有限元模型,直接通过节点和单元生成有限元模型,编号控制;第五章:施加载荷(13学时)(一)基本要求:了解荷载的定义,掌握实体模型载荷与有限单元载荷,创建多载荷步文件,动力学分析等。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载荷概述,(1学时)2、施加载荷概述(1学时)3、设定载荷步选项(1学时)4、实验内容(10学时)实验1 —内六角扳手的载荷施加1)实验目的和要求:1、添加位移边界条件。

2、显示边界条件。

3、在手柄上施加压力,写第一载荷步,定义向下的压力同时写出第二载荷步。

重点:载荷步、子步和平衡迭代,阶跃载荷与坡道载荷。

难点:实体模型载荷与有限单元载荷,利用表格来施加载荷。

第六章:求解(13学时)(一)基本要求:学会使用直接求解法,了解利用特定的求解控制器来指定求解类型。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求解概述(0.5学时)2、利用特定的求解控制器来指定求解类型(0.5学时)3、多载荷步求解(1学时)4、重新启动分析,预测求解时间和估计文件大小(1学时)5、实验内容(10学时)实验1受内压作用的球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1)实验目的和要求:1、生成特征点。

2、网格划分。

3、水平直边施加约束,竖直边施加约束,内弧施加径向的分布载荷。

4、通过学习本立体后将对ANSY鲂析有个全面的认识。

重点:利用特定的求解控制器来指定求解的方法难点:多载荷步求解,重新启动分析的方法第七章:后处理(13学时)(一)基本要求:学会观察制定载荷步的整个模型的结果,会调用各种变形图,列出反作用力等。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后处理概述(1学时)2、通用后处理器(1学时)3、时间历程后处理器(1学时)4、实验内容(10学时)实验1查看计算结果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会调用时间历程后处理器(POST26,定义和储存P0ST2变量,检查变量等。

实验2内六角扳手的静态分析后处理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会读取第一个载荷步计算结果,读取下一载荷步计算结果,放大横截面等。

重点:将数据结果读入数据库,列表显示结果,图像显示结果;难点:定义和储存POST26变量;第八章:静力分析(13学时)(一)基本要求:(1)掌握平面问题静力分析方法,轴对称结构精力分析方法;(2)了解周期对称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等;(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静力分析概述(1学时)2、钢桁架桥静力受力分析(2学时)3、实验内容(10学时)实验1超静定梁的有限元建模计算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会如何在anasys中建立节点和关键点;2、学会如何设定分析模块,定义材料属性等。

重点:静力分析的求解步骤;难点:GUI操作方法;第九章:模态分析(13学时)(一)基本要求:1)掌握模态分析的基本步骤;(2)学会观察观察结果和后处理等;(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模态分析概述(1学时)2、模态分析的基本步骤(1学时)3、钢桁架桥模态分析(1学时)4、实验内容(10学时)实验1轴对称结构静力分析旋转外轮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会利用轴对称使问题简化;2、进一步强化模态分析的基本步骤。

重点:模态分析的基本步骤;难点:钢桁架桥模态分析;第十章:非线性分析(13学时)(一)基本要求:(1)了解程序的运作方式和结构的表现行为;(2)通过首先分析一个简化模型,以便使学生对结构的特性有一个初步了解;(3)学会阅读和理解程序的输出信息和警告。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非线性分析概述(1学时)2、非线性分析的基本步骤(2学时)3、实验内容(10学时)实验1铆钉冲压应力分析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铆钉冲压的建模过程。

2、掌握如何定义边界条件并求重点:非线性分析的基本步骤;难点:设置求解控制器;第十一章:热变形问题的有限元分析(13学时)(一)基本要求:学会如何用ANSYS软件分析计算物体的稳态或瞬态温度分布,以及热量的获取或损失、热梯度、热通量等。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热分析概述(1学时)2、热分析的基本过程(1学时)3、实验内容(11学时)实验1蒸汽管分析实验目的和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上机熟悉ANSYS软件的相关命令,并用软件计算由于热变形不均匀引起的应力。

重点:热分析单元;难点:热分析的基本过程;三、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刘平安,槐创锋,详解ANSYS有限元分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参考书目:[1]吕建国,ANSYS15.0机械与结构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高秀华、张小江、王欢等编著,有限单元法原理及应用简明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张洪信主编,有限元基础理论与ANSYS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四、成绩考核(黑体,小四号字):1、本门课程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

2、平时成绩主要有一下几部分组成:出勤、课堂提问、课前复习提问、课外作业。

五、说明(黑体,小四号字):1、每次课堂布置的课外作业,下次上课时交2、每次上课前复习上次课所上内容,主要是随机提问,把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执笔:XXX审核(学科带头人):核查(分院院长):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