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广播稿范文
关于禁毒的广播稿

关于禁毒的广播稿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篇一:禁毒的广播稿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广播员,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广播。
今天广播的主题就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毒导致死亡的人数已达14万人以上,另有约10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了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
毒患,正以迅疾的发展速度,威胁着人类社会,吞噬着人类文明。
品残害着人的身体。
毒品蒙蔽了人的良知。
多少家庭因毒品的侵袭而破裂解体,多少的未成年子女因父母吸毒而使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毒品的猖獗,使禁毒斗争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现在不把贩毒、吸毒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中华民族的兴衰问题。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我们再次呼吁每一位同学,积极行动起来,真正认清毒品的危害,从内心深处憎恶毒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自觉学习、宣传禁毒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
生命,是父母带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我们生活的资本,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东西。
地球上一切的动物与植物都离不开生命二字。
如若没有生命,那些鸟语花香将不复存在,我们人类将灰飞烟灭,古老的中华文明则更是无稽之谈。
生命,是如此美丽,如此可爱。
而那些吸毒的人把生命当作儿戏,他们吸毒的同时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在走向死亡,他们辜负了父母给予他们的生命的意义,这是对父母的极大的不孝,这是对生命的歧视和侮辱。
春天,小草破土而出,奋发向上,是对生命的渴望;蝴蝶在暴风雨中拼命振翅,是对生命的期盼。
面对它们。
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之树常青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爱惜只有一次的生命,让每天的生活充满阳光。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筑起坚固的防毒长城。
让我们美丽的家园永远不受毒品的侵害与污染,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满。
国际禁毒日广播稿范文

国际禁毒日广播稿范文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
下面有整理的国际禁毒日广播稿,欢迎阅读!主持人1:XX市公安局有一次在公园内抓获11名正在吸毒的青少年,他们吸毒的原因简单而可笑。
一次在公园“聚义”,一个弟兄问:“喂,你们可抽万宝路?”另一个“见过世面”的哥们不屑一顾地撇了撇嘴:“万宝路算什么?你格抽过海洛因?那才盖了!”“有多带劲,弄来开开洋荤!”大家不服气地说。
就这样,他们11个人全都吸毒上瘾,其中两人还发展到注射海洛因。
现代的青少年都有追求时髦、爱慕虚荣的心理倾向。
但不少人对时髦又缺乏应有的认识,听人说“当今最时髦的是吸海洛因”、“不吸海洛因,就不是好汉”时,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新潮”和“时髦”而吸毒,成了盲目追求“时髦”的牺牲品。
甲:敬爱的老师们!乙:亲爱的同学们!合:(英文)大家下午好!红领巾广播站本次播音现在开始!甲:呀!毒品不仅是伤害人们身体的瘟疫,更是销蚀人们灵魂的魔鬼!所以千万不要轻视那些白色的粉末,它们是罪恶之源。
下面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甲:我是主持人XXX。
(英文)乙:我是主持人XXX。
(英文)中国的禁毒日为每年的6月26日,即国际禁毒日。
国际禁毒日全称是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下面有整理的全球禁毒日广播稿范文,欢迎阅读!甲:给你的天空划一道绚丽的亮色;乙:给你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甲:伸出你的手。
甲:鸦片又称阿片。
为罂粟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干燥而成,可用于治疗疼痛及止泻等。
其提取物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几乎对一切剧痛均有效。
将吗啡进一步加工,即可得到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俗称白粉。
以吗啡为例,若连续应用两天左右,每4小时1次,即可成瘾,停药后会产生一系列痛苦的反应。
乙:伸出我的手。
合:让我们相会在红领巾广播中;甲:伴随着这熟悉的乐曲,乙:聆听着这动人的旋律;甲:非常高兴在电波中我们又与大家见面了。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乙: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鸦片战争》吗?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断——虎门销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禁毒日讲稿(精选五篇)

禁毒日讲稿(精选五篇)第一篇:禁毒日讲稿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国际禁毒日是1987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上确定的,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危害。
青少年是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
2002年,全国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了74℅。
据公安部统计,截止到2005年,全国有2102个县涉毒、78.5万人吸毒,吸毒人数比2000年上升35%。
截止到2005年9月,在全国累计报告的13.56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40.8%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
毒品严重的地区,男性吸毒人员中80%有抢劫、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女性吸毒人员中80%有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
按目前全国70万人吸食海洛因计算,每年耗费约400亿人民币。
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国内涉毒因素的影响,我国禁毒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一是“金三角”、“金新月”等境外毒品多头入境、全线渗透;二是国内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制贩毒品特别是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情况屡禁不止;三是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持续增加,因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病毒及其他严重传染性疾病,诱发治安和刑事案件的问题不断发生。
还有就是社会禁毒意识不够强,毒品管制、毒品预防和社会帮教、强制戒毒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禁毒法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进一步预防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身心健康将起到重大作用。
毒品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
因此,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是禁毒的治本之策。
参加禁毒,人人有责,我们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拒绝毒品,义不容辞。
今天,我们来学习禁毒有关知识,就是为了认识毒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关爱未来、珍惜人生。
一、什么是毒品?毒品,被公认为“白色瘟疫”,在全世界泛滥成灾,并和战争一起被列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两大杀手。
禁毒教育广播稿

禁毒教育广播稿禁毒教育广播稿一:禁毒教育广播稿广大听众朋友们: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
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
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
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
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
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自1997年国家教委规定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电台广播并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以来,六年来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专题讲座”、“青年志愿者宣传队”、赴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等多条渠道对家长、学生、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还组织教师面向市、区专家开了一节“美丽的罂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学校对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长、社区及区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
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方面,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禁毒工作的实践探索: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把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要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二.领导到位,加强对学校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全球禁毒日广播稿范文WORD版式

全球禁毒日广播稿范文WORD版式中国的禁毒日为每年的6月26日,即国际禁毒日。
国际禁毒日全称是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全球禁毒日广播稿范文,欢迎阅读!全球禁毒日广播稿范文广大听众朋友们: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
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
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
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
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
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自1997年国家教委规定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电台广播并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以来,六年来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专题讲座”、“青年志愿者宣传队”、赴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等多条渠道对家长、学生、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还组织教师面向市、区专家开了一节“美丽的罂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学校对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长、社区及区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
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方面,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禁毒工作的实践探索: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把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要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全球禁毒日广播稿范文_广播稿_

全球禁毒日广播稿范文中国的禁毒日为每年的6月26日,即国际禁毒日。
国际禁毒日全称是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全球禁毒日范文,欢迎阅读!全球禁毒日广播稿范文广大听众朋友们: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
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
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
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
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
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自1997年国家教委规定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电台广播并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以来,六年来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专题讲座”、“青年志愿者宣传队”、赴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等多条渠道对家长、学生、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还组织教师面向市、区专家开了一节“美丽的罂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学校对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长、社区及区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
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方面,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禁毒工作的实践探索: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把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要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2022年6.26国际禁毒日演讲稿(精选15篇)

2022年6.26国际禁毒日演讲稿(精选15篇)2022年6.26国际禁毒日篇1同志们:今天是“6.26”国际禁毒日,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全民动员、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
当前,毒品犯罪活动仍然十分猖獗,在海洛因、鸦片等传统毒品尚未得到解决的同时,麻古、摇头丸、冰毒等新型毒品在娱乐场所迅速蔓延。
吸毒人员在持续上升,全国在册吸毒人员达295.5万人;毒品犯罪呈枪毒同流、黑毒同流现象日趋严重;吸毒人员趋向低龄化,并由城镇向农村扩散。
针对毒品危害性,、非常重视,专题听取禁毒工作汇报,并作出了重要批示。
毒品违法犯罪给社会安定、经济建设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偷盗抢等侵财案件、伤害案件、交通事故等中因涉毒占比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如不采取坚决措施,平安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面对依然严峻的禁毒斗争形势,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禁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禁毒人民战争,进一步掀起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高潮,让人民群众了解毒品危害,认清禁毒形势,支持禁毒工作,从而自觉远离毒品,参与禁毒,把禁毒斗争坚定不移、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要强化缉毒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不断加强禁毒执法、禁毒宣传、社会监管等各项工作,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开展禁毒工作的强大合力。
要抓住源头治理,深化预防教育。
注重预防教育场所、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消除禁毒宣传的盲区和死角,为禁毒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要夯实工作基础,创建无毒社区。
着力在防新生、防复吸、防松劲、防滑坡、促巩固、促提高上下功夫,狠抓薄弱环节不放,深入推进“无毒社区”创建工作。
要持续开展严打,巩固禁毒成果。
进一步加大缉毒破案和吸毒人员收戒力度,强化堵源截流措施,加强娱乐场所涉毒活动和地下制贩毒窝点的查处力度,全面遏制毒品违法犯罪。
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责任艰巨,使命光荣。
希望全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禁毒人民战争,掌握毒品知识,了解毒品危害,熟悉国家禁毒法律法规,做到知毒、识毒和拒毒,自觉远离毒品,踊跃举报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为禁毒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远离毒品安全教育广播稿8篇

远离毒品安全教育广播稿8篇远离毒品安全教育广播稿篇1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
制毒物品是指用于制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物品。
毒品,有些是可以天然获得的,如鸦片就是通过切割未成熟的罂粟果而直接提取的一种天然制品,但绝大部分毒品只能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取得。
这些加工毒品必不可少的医药和化工生产用的原料就是我们所说的制毒物品。
因此,制毒物品既是医药或化工原料,又是制造毒品的配剂。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
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禁毒日广播稿范文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
下面有整理的国际禁毒日广播稿,欢迎阅读!
主持人1:XX市公安局有一次在公园内抓获11名正在吸毒的青少年,他们吸毒的原
因简单而可笑。
一次在公园“聚义”,一个弟兄问:“喂,你们可抽万宝路?”另一个
“见过世面”的哥们不屑一顾地撇了撇嘴:“万宝路算什么?你格抽过海洛因?那才盖
了!”“有多带劲,弄来开开洋荤!”大家不服气地说。
就这样,他们11个人全都吸毒上瘾,其中两人还发展到注射海洛因。
现代的青少年都有追求时髦、爱慕虚荣的心理倾向。
但不少人对时髦又缺乏应有的认识,听人说“当今最时髦的是吸海洛因”、“不吸海洛因,就不是好汉”时,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新潮”和“时髦”而吸毒,成了盲目追求“时髦”的牺牲品。
甲:敬爱的老师们!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英文)大家下午好!红领巾广播站本次播音现在开始!
甲:呀!毒品不仅是伤害人们身体的瘟疫,更是销蚀人们灵魂的魔鬼!所以千万不要轻视那些白色的粉末,它们是罪恶之源。
下面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甲:我是主持人XXX。
(英文)
乙:我是主持人XXX。
(英文)
中国的禁毒日为每年的6月26日,即国际禁毒日。
国际禁毒日全称是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下面有整理的全球禁毒日广播稿范文,欢迎阅读!
甲:给你的天空划一道绚丽的亮色;
乙:给你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
甲:伸出你的手。
甲:鸦片又称阿片。
为罂粟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干燥而成,可用于治疗疼痛及止泻等。
其提取物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几乎对一切剧痛均有效。
将吗啡进一步加工,即可得到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俗称白粉。
以吗啡为例,若连续应用两天左右,每4小时1次,即可成瘾,停药后会产生一系列痛苦的反应。
乙:伸出我的手。
合:让我们相会在红领巾广播中;
甲:伴随着这熟悉的乐曲,
乙:聆听着这动人的旋律;
甲:非常高兴在电波中我们又与大家见面了。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乙: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鸦片战争》吗?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断——虎门销烟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甲:哦,那是1839年6月3日,民族英雄林则徐置生死于度外,在虎门海滩销毁鸦
片的壮烈场景。
男:(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
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
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乙:新中国成立后,禁毒运动不断深化,我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无毒国”。
然而,20
世纪80年代以来,毒品在我国一些地区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吞噬着人们的身体和灵魂。
甲、乙:为了远离毒品、净化环境,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毒品。
乙:据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
范围已扩展到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已高达2亿多,其中17~35周岁的青壮年占78%。
甲:毒品主要是指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等,另外还包括国家规
定管制的能使人形成药物依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物。
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毒品的罪恶面目。
鸦片是一种中国人民并不陌生且深恶痛绝的毒品。
19世纪,英国商人偷运鸦片到中国,使九千万中国人染上烟瘾而致残、致死。
甲:呀!毒品不仅是伤害人们身体的瘟疫,更是销蚀人们灵魂的魔鬼!所以千万不要轻
视那些白色的粉末,它们是罪恶之源。
下面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甲、乙:贩毒者与毒品同样可恶!
乙:对!可制毒者更可恶!他们从鸦片中提取出一种白色的生物碱叫“吗啡”,它的毒
性比鸦片还强,极易伤害人的脑神经。
甲:我想问一下,海洛因比吗啡还毒,是吗?
乙:是的,海洛因的毒性比吗啡强五倍以上,人们称它为“毒品之王”。
那大麻和可
卡因有哪些危害呢?这两种毒品都会强烈地刺激人的神经中枢,使人产生偏执妄想,导致
精神错乱。
甲:为什么有人称冰毒为“毒中之毒”?
乙:问得好,冰毒因外形如冰而得名。
它的毒性更强,成瘾更快,一旦吸食便会形成
一种没有它就活不下去的强烈依赖性。
如今毒品种类越来越多,一些化学药品和天然物质
混合还形成综合性毒品,如摇头丸等。
毒品无色无味而杀人于无形之申。
同学们,你们千
万要警惕啊!
(播放歌曲:禁毒歌曲)
甲:呀!毒品不仅是伤害人们身体的瘟疫,更是销蚀人们灵魂的魔鬼!所以千万不要轻
视那些白色的粉末,它们是罪恶之源。
下面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乙:小李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医学院毕业前他到一家戒毒所实习。
一天下班后,
其他人都走了,小李也准备离开,这时,桌上的一小包海洛因进入了他的视线。
他好奇地
打开来看:心想:只是些白色粉末而已,哪有那么恐怖呢,一定是他们的意志太薄弱了。
我要尝试一下。
若毒瘾发作,我定能坚决戒掉。
到时我写篇吸毒无瘾的文章肯定轰动全国。
当晚他就吸食了海洛因。
两天过去了,他没有异常反应,反而感到精力更充沛。
又过了几天,他全身乏力好像虚脱一样,心里又烦又乱,慢慢地他就离不开海洛因了。
为了买毒品,他逼迫母亲拿出存折。
钱花完了,他竟持刀抢劫,被判11年有期徒刑,当时他才20岁。
他后悔地说:“不该去尝试呀,是毒品害了我。
”同学们,牢记小李的教训--远离毒品!
甲:许多公安干警、武警战士日夜战斗在禁毒斗争的第一线。
他们流血牺牲,就是为
了使我们能拥有清新的环境。
我们是学生,不可能像缉毒英雄一样战斗在前线。
那么,我
们该怎样抵制毒品呢?
乙: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应学习禁毒法律法规,增强禁毒意识,并积极向亲人、朋友
宣讲毒品的危害,宣传国家的禁毒方针,这就是我们最实际的反毒行动。
甲:是的,毒品是人类的大敌、世界的公害,染上它,小则家破人亡,大则祸国殃民。
规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我们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做到:提高防范意识,
坚决不吸第一口,自觉接受禁毒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毒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克服寻求刺激等不良心理和习惯;
乙: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创造一个远离毒品的生活空间,不要吸烟,不进舞厅、赌场、
游戏厅,洁身自好。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
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
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
甲、乙:让我们一起记住一一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甲:同学们,老师们,在一首首动听的音乐声中,
乙:在一句句真诚的祝福声中。
合:我们的节目也已经接近尾声了。
甲:我是主持人XXX
a:对,国际禁毒日是这样由来的。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由138个国家和地区
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在维也纳召开,向各国
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了在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并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
同时,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乙:我是主持人XXX
合:感谢你们的收听!本次播音到此结束!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