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馒头的原理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蒸馒头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蒸馒头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蒸馒头教案【小学综合实践蒸馒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蒸馒头的制作过程和原理,掌握基本的蒸馒头制作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食物制作的兴趣,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蒸馒头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 蒸馒头的材料和工具。

3. 制作蒸馒头的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蒸馒头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掌握蒸馒头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Step 1: 介绍蒸馒头的背景知识(10分钟)为了让学生对蒸馒头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从蒸馒头的起源、主要特点以及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介绍。

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 分析蒸馒头的制作过程和原理(15分钟)向学生解释蒸馒头的制作过程,并介绍面粉、酵母等材料在蒸馒头制作中的作用原理。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Step 3: 展示蒸馒头的制作材料和工具(10分钟)向学生展示制作蒸馒头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面粉、酵母、水、砧板、擀面杖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对这些材料和工具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Step 4: 指导学生进行蒸馒头制作实践(60分钟)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准备自己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制作蒸馒头,注意指导学生加入适量的酵母和水,搅拌和揉面的力度等技巧。

3. 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和安全。

4. 学生将制作好的蒸馒头放入蒸锅中,蒸熟。

Step 5: 学生品尝和评价蒸馒头(15分钟)学生可以品尝自己制作的蒸馒头,并对其进行评价。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品尝比赛,根据外观、口感和味道等方面的感受进行评选,增加学生的参与和兴趣。

五、教学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评价学生对蒸馒头原理和制作技巧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对自己制作的蒸馒头的品尝和评价。

手工烘焙课蒸馒头教案

手工烘焙课蒸馒头教案

手工烘焙课蒸馒头教案教案标题:手工烘焙课蒸馒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蒸馒头的制作原理和步骤。

2. 掌握蒸馒头的基本制作技巧。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材料:面粉、酵母、白糖、盐、水。

2. 工具:面粉篮、面刀、搅拌盆、切割板、蒸锅。

3. 设备:投影仪、幻灯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蒸馒头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喜欢吃蒸馒头吗?你们知道如何制作蒸馒头吗?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蒸馒头的制作原理:酵母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形成松软的馒头。

2. 解释蒸馒头的基本材料和比例:面粉、酵母、白糖、盐、水。

3. 讲解蒸馒头的制作步骤:配料、揉面、发酵、整形、蒸制。

示范操作(15分钟):1. 示范如何准备面团:将面粉、酵母、白糖、盐、水按比例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

2. 示范如何发酵面团:将揉好的面团放入温暖的地方,静置一段时间,等待面团发酵膨胀。

3. 示范如何整形馒头: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小面团,用手搓圆整形。

4. 示范如何蒸制馒头:将整形好的馒头放入蒸锅,加水蒸制15-20分钟。

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个小组按照示范的步骤制作蒸馒头。

2. 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并提供帮助。

总结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蒸馒头,了解自己的制作成果。

2.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总结制作蒸馒头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3. 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拓展延伸:1. 邀请专业烘焙师或面点师到班级进行讲解和示范。

2. 组织学生参观面点店或烘焙工坊,亲身体验专业制作过程。

3.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制作蒸馒头,并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成果。

注:教案撰写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育阶段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做馒头的科学小实验教案

做馒头的科学小实验教案

做馒头的科学小实验教案科学小实验教案:做馒头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馒头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二、实验材料1. 面粉2. 酵母3. 糖4. 盐5. 温水6. 大碗7. 擀面杖8. 筷子9. 锅10. 蒸笼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面粉、酵母、糖、盐、温水等材料准备齐全,确保实验环境整洁。

2. 制作面团a. 将面粉倒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盐和糖,搅拌均匀。

b. 将酵母溶解在温水中,然后倒入面粉中,揉成面团。

c. 将揉好的面团放在温暖处发酵,待面团膨胀两倍大。

3. 擀面和发酵a. 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揉搓成长条状。

b. 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长方形,然后卷起来。

c. 将卷好的面团切成小块,每个小块用手搓成圆形。

d. 将搓好的面团放在温暖处再次发酵,待面团变得蓬松。

4. 蒸馒头a. 将蒸笼内铺上湿布,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在上面,用筷子在面团上轻轻戳上几个小孔。

b. 将蒸笼放在锅里,加水烧开,然后改小火蒸15分钟即可。

四、实验原理1. 酵母在温水中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2. 面团经过发酵后,蒸煮时二氧化碳膨胀,使馒头变得松软。

五、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步骤,学生制作的馒头会变得松软可口,符合馒头的特点。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制作面团时,要注意水的温度和酵母的使用量,以保证面团的发酵效果。

2. 发酵和蒸馒头时,要选择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面团的膨胀。

3. 蒸馒头时,要注意火候,避免蒸得过久或过短。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了解了馒头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对食物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食物的兴趣和热爱。

八、延伸实验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比例的面粉、酵母等材料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馒头的制作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个科学小实验教案,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制作馒头这一传统食品,还能够了解食物制作的科学原理,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实践教案蒸馒头doc.docx

实践教案蒸馒头doc.docx

教学内容课时 Period1 课时 活动一 蒸馒头Teaching Contents课型 Class新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Preparation time3 月 20 日Schooltime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1、了解蒸馒头的相关知识,掌握蒸馒头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种造型馒头的包法,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感受劳动的乐趣。

德育目标 Emotion Aims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Teaching Key Points了解蒸馒头的相关知识,掌握蒸馒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各种造型馒头的包法面粉、酵母、水、牛奶、面盆、蒸锅教具准备 Teaching Aids课前自主预习 Independent Preview Before Class修改或反思教学过程Adjustment orTeachingproceduresReflection、和面1、将适量的面粉放入盆中,并将准备好的酵母拌入面粉中。

2、往面盆中加入温水和牛奶,边加水边顺着同一个方向搅、、、拌。

水和牛奶要适量加入,至面粉变成絮状小面团。

3、用手和面,将絮状小面团揉制成大面团。

发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室温中放置 2 小时左右,面团会发酵至原来的 2-3 倍大,表面和内部成型大小不一的空隙。

馒头成型1、将发好的面在盆中再用力揉一揉。

2、把在次揉好的面用双手从中掏个洞,并搓捏成一个面圈。

3、将面圈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

4、左手将面剂子拿在手中,用右手手掌按揉成半圆形。

蒸制1、在蒸锅内放上足量的水,蒸沸。

2、将做好的馒头生坯醒10 分钟左右。

3、将摆好的馒头放在蒸锅内,盖上锅盖,用大火蒸30 分钟左右。

、出笼关火。

揭开锅盖,稍稍晾凉,把馒头捡入准备好的干燥容器中以备食用。

板书设计 Blackboard Writing教后反思Teaching Reflection After Class。

探究馒头的制作工艺及原理教案

探究馒头的制作工艺及原理教案

探究馒头的制作工艺及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馒头的制作工艺及原理;2.能够熟练制作馒头;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馒头的制作原理;2.馒头的制作工艺。

三、教学难点带学生深入了解馒头的制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1.馒头制作材料:面粉、酵母、白糖、清水;2.馒头制作工具:容器、搅拌器、面团刀、饱和蒸汽锅。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小学生喜欢吃的食物,引导学生思考,发问:为什么馒头这么受大家欢迎?让学生思考并讲述自己的看法。

2.知识讲解(1)馒头的制作原理馒头的制作原理是三氧化二铁进行还原。

三氧化二铁是指氧化铁红(Fe2O3),俗称红云石。

铁元素存在于大多数的食物中,但铁质含量不同,如早期农业时期的人们因为食物中铁质含量低,患上了铁质缺乏性贫血。

在天然的早期社会中,人们认为铁含量丰富的红云石可以把营养有效转移到人体中,调节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克服缺铁性贫血的问题。

通过使用减少空气的蒸汽锅,加热红云石,放入面团,达到还原的目的(还原的铁离子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而且可以让面团膨胀发酵,使馒头更加松软)。

(2)馒头的制作工艺1.准备面团:将面粉、白糖、酵母和清水混合成均匀的面团,将面团搅拌均匀。

如果面团搅拌好了,就应该放在放有干洁净的亲水毛巾中,封上口袋,让其发酵约两个小时。

2.制作馒头:将发酵的面团抠成适量的小块,将其搓成光滑的球体,排放在发面的搭面板上。

中间要留出一定的距离,为了方便搅动锅。

使用安全中厚的蒸汽锅进行蒸制,蒸制时间大约为15-20分钟。

3.装盘与出售:每次将制作好的馒头,摆入盘内展现,放于店内售卖。

4.操作演示老师进行操作演示,并让部分学生参与馒头的制作。

5.合作练习分组合作,让学生按照奶奶们的习惯制作馒头。

要求学生讨论好分工,进行共同制作,试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6.享受成果学生和老师一起品尝馒头,并吐槽自己或别人做的馒头好不好吃。

老师在板子上挂上学生们做的馒头。

7.反思学生分别评价自己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表现,并这样的方式分享他们如何去解决问题。

蒸馒头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蒸馒头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蒸馒头的原理和应用教案1. 蒸馒头的原理蒸馒头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其制作过程中会用到蒸的方法。

蒸的原理是利用热蒸汽的作用将食物加热熟化。

具体来说,蒸馒头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蒸汽传递热量:在蒸馒头的过程中,水分被转化为蒸汽,蒸汽会通过蒸锅上面的盖子,传递热量给馒头。

热蒸汽的高温可以使得馒头内部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口。

•蒸汽凝结:热蒸汽接触到盖子上冷凝的环境后,蒸汽会发生凝结,释放出大量热量。

这些凝结的水滴会再次加热蒸锅内的食物,使得馒头迅速熟化。

•蒸汽环境下的温度均匀性:蒸的过程中,蒸汽会均匀地包裹着蒸锅内的食物,使得食物受热均匀。

这样可以防止食物表面糊化,保持食物的原味。

2. 蒸馒头的应用蒸馒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物,广泛应用于家庭和餐饮业。

以下是蒸馒头的几个应用场景:2.1 家庭烹饪许多家庭会自己制作蒸馒头,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蒸馒头在家庭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早餐食品:蒸馒头可以搭配花卷、馄饨等早餐食品一起食用,既营养又美味。

•副食品:蒸馒头可以搭配各种菜肴一同食用,例如家常菜、煲仔饭等,增加餐桌的丰富度。

2.2 专业餐饮蒸馒头在餐饮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例子:•饭店:许多饭店会提供各种口味的蒸馒头,包括素馒头、鲜肉馒头、豆沙馒头等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外卖平台:蒸馒头也可以通过外卖平台进行销售,方便消费者在家中享用。

2.3 美食文化交流蒸馒头也常常用于展示中国传统美食文化,扩大与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交流。

例如:•美食节:在一些美食节上,蒸馒头会成为参展商展示中国传统美食的重要食品之一。

•文化交流活动: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蒸馒头也能够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和体验中国的美食。

3. 蒸馒头的制作蒸馒头的制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材料:主要材料包括面粉、酵母、水和适量的食盐。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一些花椒、葱花等调料。

初中化学作业蒸馒头教案

初中化学作业蒸馒头教案

初中化学作业蒸馒头教案
实验名称:蒸馒头的化学原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蒸馒头的化学原理,掌握蒸馒头的制作方法。

实验材料:面粉、酵母、水、盐、蒸锅、档布等。

实验步骤:
1. 将面粉、酵母、水、盐按照比例混合均匀,揉成面团。

2. 将揉好的面团放置在温暖处进行发酵,待面团膨胀发酵至原来大小的两倍左右时,即可开始进行下一步。

3.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成小份,揉成小圆球,摆放在蒸锅里,盖上锅盖,加水蒸熟即可。

4. 观察小圆球在蒸煮过程中的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原理:蒸馒头的制作是利用了面粉中的淀粉在高温下膨胀的特性。

在面团发酵的过程中,酵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发酵。

在蒸煮过程中,面团中的水分受热变成气体膨胀,同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会膨胀,使面团膨胀发酵变成馒头。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蒸馒头的制作方法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制作出更美味的馒头。

蒸馒头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蒸馒头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蒸馒头的原理和应用教案1.了解蒸馒头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

2.掌握蒸馒头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了解蒸馒头的特点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1.蒸馒头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蒸馒头的特点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让学生掌握蒸馒头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实践。

2.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蒸馒头图片,让学生讨论蒸馒头的原料、制作及口感等特点。

二、讲解蒸馒头的原理和应用(15分钟)1.蒸馒头的原理:利用蒸汽将水分和面团中的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推开,使面团发酵后膨胀,从而成为松软的馒头。

2.蒸馒头的应用:是中国传统的主食之一,主要分为小馒头和大馒头,口感松软、香甜。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准备原料:面粉、酵母、水、糖。

2.制作步骤:(1)将面粉、酵母、糖和适量水混合搅拌成团。

(2)放置30分钟等待其发酵,发酵后的面团体积应为未发酵时的2倍。

(3)将面团揉成长条状,分割成馒头大小的小团。

(4)放入蒸锅中,加热至锅内蒸汽开始出现,再用小火蒸10分钟左右。

3.注意事项:(1)不要加入太多水,会导致面团变得粘手。

(2)中途不要揭开锅盖,以免蒸汽散失。

(3)蒸馒头的时间要根据馒头的大小来调整。

四、讲解蒸馒头的特点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0分钟)1.蒸馒头的特点:口感松软、香甜。

2.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馒头发硬:加热时间过长。

(2)馒头变形:面团放入蒸锅后不能动,否则面团会变形。

(3)馒头内部不熟:加热时间不足或锅盖揭开过多。

(4)馒头颜色过深:火候过大。

五、总结(5分钟)老师对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请学生在家制作馒头,并写下成功的经验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蒸馒头的制作过程和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蒸馒头的特点和乐趣。

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讲解细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馒头的原理
教育技术还能做什么?
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也能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下面就是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的总结,并且还获得了市科技论文一等奖。

馒头中蒸出的化学知识
当我们饥饿时,每每看到“白白胖胖”的馒头,就会不自觉地咽口水。

为什么小小的面团被蒸汽蒸过之后就会变“胖”呢?为什么有的馒头吃起来又香又甜,而有的馒头吃起来却会发酸?有的馒头发黄有的馒头却很白,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奇妙的变化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么,馒头为什么会又白又胖还有甜味,从面粉到馒头的形成过程当中又包含有多少化学反应?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进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去寻找答案吧!
面粉是由小麦经筛选清洗后研磨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淀粉((C6H10O5)n)。

淀粉与水混合后利用其附着性使淀粉颗粒抱团,从而形成面团。

在过去发面时,大人们都是用“老面”当“起子”,让面团发酵。

“老面”的作用不可小视,它就相当于现在的酵母粉,其中含有大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而在有氧条件下会进行有氧呼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馒头中“乱跑”,导致馒头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面团也就变“胖”了。

面团在发酵过程中,只有表面的淀粉糊可以接触到空气,面团
内部的淀粉要在无氧环境中发酵,进行无氧呼吸,由于生成的酒精易挥发,所以在蒸好的馒头中仅有少量酒精残留,这不但不会影响到馒头的味道,酒精带有的微微香味反而会使馒头味道更好。

我们在吃馒头时,淀粉在咀嚼过程中被口腔中的淀粉酶催化,从而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麦芽糖(C12H22O11)。

由于麦芽糖具有甜味,所以我们就会觉得吃的馒头又香又甜。

“老面”作用很大,但使用“老面”也有弊端。

由于“老面”中同时含有乳酸菌,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所以用“老面”发酵蒸出来的馒头有时会发酸。

如果在用“老面”蒸馒头时加入少量的纯碱来中和乳酸的话,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了。

乳酸的分子式为C3H6O3,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COOH),羧基的存在使乳酸分子具有酸的通性,从而可以发生与纯碱的化学反应。

(Na2CO3+2C3H6O3=2C3H5O3Na+H2O+CO2↑)。

与以往用“老面”发酵不同的是,现在在和面时一般加入的是一定量的发酵粉。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
(NaHCO3),俗称小苏打。

在蒸馒头时,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O2),采用这种方法同样会使馒头疏松多孔。

但若不慎加碱过多就会致使馒头发涩,同时碱的加入也会破坏面粉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馒头的营养损失。

一般情况下自己家里经过发酵蒸出来的馒头颜色会微微发黄,但是在街上作坊里买的馒头却都很白。

为什么自家蒸的馒头与街上买来的馒头在颜色上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这是由于买来的馒头被人为增白了!部分不法商家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利用人们爱吃“白面馒头”的心理,蒙蔽群众,采用人为手段给馒头增白。

人为增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在面粉中放入增白剂。

在过去,面粉中一般采用加入过氧化苯甲酰(C14H10O4)作为增白剂。

它是一种白色的颗粒状物质,稍带气味。

虽然这种物质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延长馒头保存时间,但是由于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有害,食用过多会增加人类患结石病的概率;同时这种物质也具有致癌作用,所以国家规定其在面粉中的含量不得超过0.06g/公斤。

另一种方法是用漂白剂漂白,常用的方法是用硫磺(S)熏蒸。

蒸馒头时,一般在笼屉最底部放一个小碗,小碗中放一块硫磺,随着笼屉内温度的升高,硫磺受热与空气中的氧气(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S+O2=SO2),二氧化硫气体随着水蒸汽的流动从笼屉的最底层逐层上升,将所有馒头的表皮漂白,等馒头蒸好了,硫磺也消耗完了。

这种方法蒸出的馒头也要比家常蒸出的馒头要白,但是白的不持久,隔夜后馒头的表皮会变黄。

这种方法是利用了二氧化硫的暂时漂白作用。

用硫磺熏蒸过的馒头一样会对人体有害,这种馒头会导致胃炎的产生,与过氧化苯甲酰相似,同样也有致癌作用。

除此之外,二氧化硫遇到水会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不仅能够破坏维生素B,影响到钙的吸
收,还能与碳酸氢纳受热分解产生的碳酸纳反应生成亚硫酸钠(Na2SO3)(H2SO3+Na2CO3=Na2SO3+H2O+CO2↑),而亚硫酸盐也是致癌物质。

所以说:好看的馒头不一定好吃。

有时候,自家蒸出来的馒头也会变黄,原因就在于发酵时放入了太多的小苏打,也就是碳酸氢纳,这会导致蒸出来的馒头变黄。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对蒸出来的馒头有黄有白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小小馒头虽好吃,其中奥秘真不少。

吃馒头时,不要一味地只图好看,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点评:
通过阅读这篇通俗易懂的小论文,我们不仅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真是“小馒头,大化学”!
这两位同学从现实生活中的蒸馒头引出所要阐述的问题,然后从各个角度分层次地诠释了所提出的问题,论文中涉及的有些化学知识是中学阶段没有学过的,可见这两名同学在查找资料上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在论文创作过程当中,处处可见他们作为理科生所应有的严谨性。

通过这项活动,从各个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