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习题: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合集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一中高中政治《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一中高中政治《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习目标】1.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运用: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言论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著作、言论及生活事例的分析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1.利用自习前15分钟,依据自学指导,仔细研读教材并做好勾画和旁注,初步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并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填在“我的疑问”一栏中。

2.利用自习剩余时间,独立完成“预习案”中的“自主探究”题目和“探究案”、“训练案”中的相关题目。

3.必须牢记的知识点: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预习案】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时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2、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提示: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3、熟记各种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二、我的疑问:三、初步构建本框知识体系:(提示:两个基本派别、两个哲学对子)【课堂探究案】花的烦恼1椐圣经神创世记载在第三天上帝创造了陆地(树木、花草、果实等)和海洋。

我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真的由上帝创造的?花的烦恼2这个人的眼睛看到了我,我就应该开放了,但是还有人没看到我,我又应该不开放,那我到底应该开放还是不开放呢?唉……比较烦,比较烦呐。

早知道我就信唯物主义了,呜呜……王守仁“心外无物”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优秀教学案例
3. 启发式教学:我采用了问题引导的方式,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想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哲学素养。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提高他们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想。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关怀、道德伦理等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关心国家大事,培养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意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并区分这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而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的。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 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内涵。
2.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注重问题的层次性,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本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34张PPT)
唯心主义在认识领域强调反思的作用,在其发展过 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所 以我们要反对“唯心主义无用论”。(如:某种信仰能成
为一个人强大的精神支柱,唯心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 21 页
小结: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意识
第 22 页
3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第 23 页
第 24 页
3. 心外无物。
主观唯心主义
4.我思故我在。
主观唯心主义
5.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 客观唯心主义
6.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客观唯心主义
注意几种错误认识:
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各 自的局限性,不能笼统地说唯物主义就都是正确的、科 学的。
(2)客观唯心主义
第 17 页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 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 现。 (这种精神,不是指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指脱离人而单独存在 的所谓客观精神,通俗地说就是崇拜自己以外的精神力量。) (如:伟人说的就是对的,圣人说的就是永恒的真理,菩萨可 保佑我上大学)
第4 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或者存在和思 维)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属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属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5 页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五 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 ②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 “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课件2: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详解式)

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课件2: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详解式)
象,具有机械性。但同时它又体现物质的第一性,故C项正确。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D
A.历史唯心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生活中常见的唯心主义 思想:“8”就是发、 “4”就是死 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慧星出现,不祥之兆 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 到 指纹、手相、星座、生 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这 些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战国)
观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管仲(春秋)
点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王充(汉代)
属 于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朴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 原是物质. 物质决定 意识,物质 第一性,意 识第二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物 质具体形态
唯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把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

物质概念等同起来。既缺少辩证法思想,在社会 历史观上又是唯心主义的
B、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依赖于意识。
(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
世界的本一种或几种物质具体形态原是物质. 唯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这种精神,不是指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共40张PPT)
复习回顾
是什么
各自都有哪些基本形态 那么什么是
思维 和存 在的 关系 问题
何者为 第一性
(最基本方面)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有无同 一性
生活、实践: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为什么
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发展: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形而上学的例子:
因为我们看到如下现象:一把把直尺插进水里,此时 我们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所以我确定这把直尺是弯的 因为我看见是鸡下了蛋所以我认为是先有鸡后有蛋 因为我看见张三像长的像偷东西的,所以我认为他是 个小偷
形而上学:通俗的说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
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英国化学家约翰· 道尔顿在 1803年发表“原子说”,提 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就 是世界的本原。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 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基本形态 本原
具体 物质 形态
进步性
局限性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近代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一)唯物主义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根 本分歧):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谁是世界 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本原 先后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决定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结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 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 就会造成混乱。

高中人教版必修四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说课稿

高中人教版必修四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说课稿
3.对哲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缺乏认识,可能觉得哲学内容抽象且无关紧要。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如科技发展、社会现象等,让学生感受到哲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发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如“你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3.展示一张有趣的图片或漫画,如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差异的漫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基本概念介绍:首先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定义和核心观点,通过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初步理解。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结果,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改进教学方法。
3.定期回顾和反思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预见的问题包括学生参与度不高、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
1.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
2.使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3.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如在线材料和辅导,以支持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这些互动方式旨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共40张PPT)

形而上学的例子:
因为我们看到如下现象:一把把直尺插进水里,此时 我们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所以我确定这把直尺是弯的 因为我看见是鸡下了蛋所以我认为是先有鸡后有蛋 因为我看见张三像长的像偷东西的,所以我认为他是 个小偷
形而上学:通俗的说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
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自学探究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 1、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P12
•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优缺点? • 3、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 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人生追求”
学者问民工:我说兄弟,都过大半辈子了,你人生都追求些啥 呀?
“人生追求”
民工:当然是赚很多很多的money,想买啥就买啥!啊哈 哈。。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本原
具体的 物质 形态
-
进步性
局限性



近代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
(1)具有猜测性, 否认神创论, 没有科学依据 坚持了唯物 (2)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 主义的方向 具体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英国化学家约翰· 道尔顿在 1803年发表“原子说”,提 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就 是世界的本原。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 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基本形态 本原
具体 物质 形态
进步性
局限性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近代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17张PPT)
探究:上述分别属于唯心主义中的哪种具体形态? 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将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 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 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 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 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借鉴意义 神。
探究: (1)上述分别属于唯物主义中的哪种具体形态? (2)简要分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或局限性。
(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 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 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 质的属性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 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 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 火土,“ 气”等)
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
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Leabharlann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A
D: ②④
(2014年山东文综)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 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 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 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机械性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 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 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
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把事物的本质看作 是永恒不变的。
不彻底性
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认为“理性”、“意识”支配 社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分别代表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A
解析“没有景物,何来感情”,强调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唯物“没有感情,何来景物”,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2.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D.②→①→③
答案C
解析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演进顺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
①属于唯心主义;
②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由此可以得出,C项符合题意。

3.“人是一部机器,所以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种照相式活动。

”持这一观点的哲学派别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种照相式活动”,一方面肯定了物质决,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基本方向;另一方面又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一种机械的复制,从而抹杀了意识的能动性。

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这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这是因为它( )
①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②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③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④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是所有唯物主义形态的共同观点,不符合题干中“现时代的思
,故含①的选项均应排除,答案选C项。

5.电影《上帝也疯狂》讲述了现代文明与原始社会的激烈冲突,以及人们对道德的思考。

现实生活中也有人认为存在上帝,这种观点( )
A.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把上帝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C.把上帝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属于形而上学
答案C
解析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项符合题意。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都是唯心主义观点,②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

7.从世界观角度看,下面漫画中三人的行为都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漫画中的三个人祈求神明保佑实现自己的愿望,都把客观精神看,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8.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

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答案(1)①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本原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都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2)①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②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
解析本题考查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唯物主义及其形态,考查获取和解读
(1)问包括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根据对贝克莱和黑格尔观点的分析可知,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第二小题较为简单,回答出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即可。

第(2)问包括两个小题:第一小题,审读材料可知,张载把“气”这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第二小题,依据教材知识指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即可。

1.下列观点与右面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
A.存在即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理主动静
答案D
解析漫画反映某贫困县官员听信封建迷信盖豪华办公楼以求官运亨通,
,D项观点与之相符。

A、B两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右面漫画中的主人公 ( )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
③认为客观世界随着主观意图而改变④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①③
B.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漫画中主人公“想要10环就10环”,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②;①是唯物主义观点;④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列宁指出,僧侣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据的,它无
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比作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②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也能
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答案A
解析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也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如人的认识离不,因此唯心主义哲学也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但由于它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片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因而其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会结出果实的。

★4.材料一西汉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董仲舒认为:“天者,万物之祖,
万物非天不生。


材料二西晋时期的思想家傅玄认为:“心者,万物之统也。


材料三春秋时期的哲学家管子认为:“水是万物之本。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二者的共同本质是什么?
(2)材料三中的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思想?它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观点的
?
①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最高主宰,是世界的本原,这是
,主张以心去统率万物,也就是认为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二者在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都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2)①管子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就是把水看作世界的本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②其与材料一、材料二中的观点有根本分歧,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分歧。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