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S2700 S3700系列交换机 01-11 策略路由配置

合集下载

华为S2700 S3700系列交换机 01-09 IPv6 over IPv4隧道配置

华为S2700 S3700系列交换机 01-09 IPv6 over IPv4隧道配置

9 IPv6 over IPv4隧道配置关于本章IPv6 over IPv4隧道技术的出现解决了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的问题。

说明S2700不支持IPv6 over IPv4隧道,只有S3700支持IPv6 over IPv4隧道功能。

9.1 IPv6 over IPv4隧道概述IPv6 over IPv4隧道可实现IPv6网络孤岛之间通过IPv4网络互连。

9.2 设备支持的IPv6 over IPv4隧道特性设备支持的IPv6 over IPv4隧道特性包括双协议栈、IPv6 over IPv4隧道。

9.3 配置IPv4/IPv6双协议栈为了实现IPv6 over IPv4隧道,需要在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交界的边界设备上启动IPv4/IPv6双协议栈。

9.4 配置IPv6 over IPv4隧道用户可以配置IPv6 over IPv4隧道,利用IPv4网络连接IPv6网络。

9.5 配置举例9.1 IPv6 over IPv4隧道概述IPv6 over IPv4隧道可实现IPv6网络孤岛之间通过IPv4网络互连。

由于IPv4地址的枯竭和IPv6的先进性,IPv4过渡为IPv6势在必行。

因为IPv6与IPv4的不兼容性,所以需要对原有的IPv4设备进行替换。

但是如果贸然将IPv4设备大量替换所需成本会非常巨大,且现网运行的业务也会中断,显然并不可行。

所以,IPv4向IPv6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过渡初期,IPv4网络已经大量部署,而IPv6网络只是散落在各地的一个个“孤岛”,IPv6 over IPv4隧道就是通过隧道技术,使IPv6报文在IPv4网络中传输,实现IPv6网络之间的孤岛互连。

9.2 设备支持的IPv6 over IPv4隧道特性设备支持的IPv6 over IPv4隧道特性包括双协议栈、IPv6 over IPv4隧道。

说明S2700不支持IPv6 over IPv4隧道,只有S3700支持IPv6 over IPv4隧道功能。

华为S2700 S3700系列交换机 01-09 路由

华为S2700 S3700系列交换机 01-09 路由

9路由关于本章本章主要介绍关于IPv4路由的相关信息和配置的方法。

在因特网中进行路由选择要使用路由器,路由器根据所收到的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由(通过某一网络),将报文传送到下一个路由器,路由中最后的路由器负责将报文送交目的主机。

9.1 IPv4路由介绍关于IPv4路由表、IPv4静态路由和全局参数的基本知识和配置方法。

9.1 IPv4路由介绍关于IPv4路由表、IPv4静态路由和全局参数的基本知识和配置方法。

9.1.1 IPv4路由表路由器转发分组的关键是路由表。

每个路由器中都保存着一张路由表,表中每条路由项都指明分组到某子网或某主机应通过路由器的哪个物理端口发送,然后就可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或者不再经过别的路由器而传送到直接相连的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背景信息IPv4的查询功能可以查询路由表的全部信息,包括动态路由表和静态路由表的信息。

操作步骤步骤1单击导航树中的“路由 > IPv4路由 > IPv4路由表”菜单,进入“IPv4路由表”界面。

步骤2设置查询条件。

步骤3单击“查询”,查询列表区显示出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

----结束9.1.2 IPv4静态路由配置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它由管理员手工配置而成。

通过配置静态路由可建立一个互通的网络,但这种配置问题在于:当发生网络故障后,静态路由不会自动发生改变,必须有管理员的介入。

背景信息在交换机上配置IPv4静态路由时,建议明确指定下一跳地址。

因为交换机的物理接口多为广播类型的以太网接口,在同一出接口下可以关联多个下一跳地址,从而无法唯一确定下一跳。

在应用中,如果必须指定出接口,应同时指定通过该接口发送时对应的下一跳地址。

操作步骤●新建IPv4静态路由a.单击导航树中的“路由 > IPv4路由 > IPv4静态路由配置”菜单,进入“IPv4静态路由配置”界面。

b.单击“新建”,进入“新建IPv4静态路由”界面。

华为S2700 S3700系列 01-01 接口基础配置

华为S2700 S3700系列 01-01 接口基础配置
----结束
文档版本 07 (2020-04-15)
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7
背景信息
对接口进行基本配置前,需要进入接口视图。
操作步骤
步骤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 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其中,interface-type为接口类型,interface-number为接口编号。
3
S2700, S3700 系列以太网交换机 配置指南-接口管理
接口类型 NULL接口
1 接口基础配置
描述 因为任何送到该接口的网络数据报文都会被丢弃,主要用 于路由过滤等特性。
1.3 配置接口基本参数
配置接口基本参数,包括接口描述信息、接口流量统计时间间隔功能以及开启或关闭 接口。
1.3.1 进入接口视图
表 1-2 物理接口编号规则
接口编排规则示意图
2 4 6 ... ...
1 3 5 ...
说明
设备有两排业务接口,左下接口从1起 始编号,依据从下到上,再从左到右 的规则依次递增编号。 例如,左上第一个接口编号为0/0/2。
1.2 接口分类
您可以了解到设备支持的管理接口、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
接口是设备与网络中的其它设备交换数据并相互作用的部件,分为管理接口、物理业 务接口和逻辑接口三类,其中:
1.3 配置接口基本参数 配置接口基本参数,包括接口描述信息、接口流量统计时间间隔功能以及开启或关闭 接口。
1.4 维护接口 您可以通过清除接口统计信息以方便查询一定时间内接口的流量信息。
1.1 接口编号规则
通过本小节,您可以了解到设备的接口编号规则。

01-11 常见STP RSTP操作

01-11 常见STP RSTP操作

11常见STP/RSTP操作关于本章介绍STP/RSTP功能的常见操作。

11.1 开启STP/RSTP11.2 关闭STP/RSTP11.3 配置根桥和备份根桥11.4 配置根保护11.5 配置边缘端口11.6 修改STP/RSTP的cost值11.7 查看STP/RSTP状态11.8 查看根桥信息11.1 开启STP/RSTP开启全局STP/RSTP在系统视图下执行命令stp enable。

<HUAWEI> system-view[HUAWEI] stp enable开启接口STP/RSTP在接口视图下执行命令stp enable。

<HUAWEI> system-view[HUAWEI]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HUAWEI-GigabitEthernet1/0/1] stp enable11.2 关闭STP/RSTP关闭全局STP/RSTP在系统视图下执行命令undo stp enable。

<HUAWEI> system-view[HUAWEI] undo stp enable关闭接口STP/RSTP在接口视图下执行命令undo stp enable。

<HUAWEI> system-view[HUAWEI]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HUAWEI-GigabitEthernet1/0/1] undo stp enable11.3 配置根桥和备份根桥可以通过计算来自动确定生成树的根桥,用户也可以手动配置设备为指定生成树的根桥或备份根桥。

# 配置根桥。

<HUAWEI> system-view[HUAWEI] stp root primary# 配置备份根桥。

<HUAWEI> system-view[HUAWEI] stp root secondary11.4 配置根保护在接口视图下执行命令stp root-protection。

华为S2700 S3700系列交换机 01-02 VLAN配置

华为S2700 S3700系列交换机 01-02 VLAN配置

2 VLAN配置关于本章VLAN具有隔离广播域、增强保密性、组网灵活和扩展性良好等特点。

2.1 VLAN概述介绍VLAN的定义、由来和作用。

2.2 设备支持的VLAN特性设备支持的VLAN特性包括VLAN的划分、VLAN间的通信、VLAN聚合、MUX VLAN、管理VLAN。

2.3 缺省配置介绍了VLAN参数的缺省配置。

2.4 划分VLAN创建并划分VLAN,将没有互通需求的用户进行隔离,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减少广播流量,同时也减少了广播风暴的产生。

2.5 配置VLANIF接口实现VLAN间的通信VLANIF接口是三层逻辑接口,在设备上创建VLANIF接口后,可实现VLAN间的通信。

2.6 配置VLAN聚合节约IP地址VLAN聚合解决了IP地址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可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

2.7 配置MUX VLANMUX VLAN可实现VLAN间通信,也可实现VLAN内的用户相互隔离。

2.8 配置管理VLAN实现网管集中管理设备配置管理VLAN功能,用户通过管理VLAN的VLANIF接口登录到管理交换机,实现网管集中管理设备。

2.9 维护VLAN维护VLAN,包括查看和清除VLAN的统计信息。

2.10 配置举例介绍VLAN的配置举例。

配置示例中包括组网需求、配置思路、操作步骤等。

2.11 常见配置错误介绍VLAN常见配置错误的处理方法。

2.1 VLAN概述介绍VLAN的定义、由来和作用。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将一个物理的LAN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的通信技术。

以太网是一种基于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的共享通讯介质的数据网络通讯技术。

当主机数目较多时会导致冲突严重、广播泛滥、性能显著下降甚至造成网络不可用等问题。

通过交换机实现LAN(Local AreaNetwork)互连虽然可以解决冲突严重的问题,但仍然不能隔离广播报文和提升网络质量。

华为S2700 S3700系列交换机 01-10 路由策略配置

华为S2700 S3700系列交换机 01-10 路由策略配置

10路由策略配置关于本章路由策略是为了改变网络流量所经过的途径而对路由信息采用的方法。

10.1 路由策略概述随着网络的日益扩大,路由表激增导致网络负担越来越重,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路由协议发布、接收和引入路由时配置路由策略,过滤路由和改变路由属性。

10.2 设备支持的路由策略特性路由策略的配置包括配置过滤器、配置路由策略和配置路由策略生效时间。

10.3 配置过滤器路由策略过滤器包括访问控制列表、地址前缀列表、AS路径过滤器、团体属性过滤器、扩展团体属性过滤器和RD属性过滤器。

本章介绍其中的地址前缀列表、AS路径过滤器、团体属性过滤器、扩展团体属性过滤器和RD属性过滤器的配置。

其中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请参见《S2700, S3700 系列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指南-安全》中的“ACL配置”。

10.4 配置路由策略路由策略的每个节点由一组if-match子句和apply子句组成。

10.5 配置路由策略生效时间为了保障网络的稳定性,修改路由策略时需要控制路由策略的生效时间。

10.6 维护路由策略路由策略的维护包括清除地址前缀列表统计数据。

10.7 配置举例路由策略配置举例包括组网需求、组网图、配置思路和配置步骤。

10.1 路由策略概述随着网络的日益扩大,路由表激增导致网络负担越来越重,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路由协议发布、接收和引入路由时配置路由策略,过滤路由和改变路由属性。

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的区别策略路由PBR(Policy-Based Routing)与单纯依照IP报文的目的地址查找转发表进行转发不同,是一种依据制定的策略而进行路由选择的机制,可应用于安全、负载分担等目的。

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是两种不同的机制,主要区别如表10-1。

表10-1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的区别10.2 设备支持的路由策略特性路由策略的配置包括配置过滤器、配置路由策略和配置路由策略生效时间。

华为S2700 S3700系列 01-01 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

华为S2700 S3700系列 01-01 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

1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关于本章链路聚合是将多条以太网链路捆绑在一起成为一条逻辑链路。

通过配置链路聚合,可以实现增加带宽、提高可靠性、负载分担的目的。

1.1 链路聚合概述介绍链路聚合的定义、由来和作用。

1.2 设备支持的链路聚合特性设备支持手工负载分担和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两种链路聚合模式。

1.3 缺省配置介绍了链路聚合参数的缺省配置。

1.4 配置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通过配置链路聚合,可以达到负载分担、增加带宽、提高可靠性的目的。

1.5 配置LACP模式链路聚合通过配置链路聚合,可以达到负载分担、增加带宽、提高可靠性的目的。

1.6 维护链路聚合维护链路聚合,包括监控链路聚合运行情况和清除LACP统计信息。

1.7 配置举例介绍链路聚合的配置举例。

配置示例中包括组网需求、配置思路、操作步骤等。

1.8 常见配置错误介绍链路聚合常见配置错误的处理方法。

1.1 链路聚合概述介绍链路聚合的定义、由来和作用。

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是将—组物理接口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接口来增加带宽和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链路聚合组LAG(Link Aggregation Group)是指将若干条以太链路捆绑在一起所形成的逻辑链路,简写为Eth-Trunk。

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对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传统技术中,常用更换高速率的接口板或更换支持高速率接口板的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带宽,但这种方案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不够灵活。

采用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条件下,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实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

链路聚合的备份机制能有效提高可靠性,同时,还可以实现流量在不同物理链路上的负载分担。

如图1-1所示,DeviceA与DeviceB之间通过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连,将这三条链路捆绑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条Eth-Trunk逻辑链路,这条逻辑链路的带宽等于原先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的带宽总和,从而达到了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同时,这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互备份,有效地提高了链路的可靠性。

华为交换机的配置S2700

华为交换机的配置S2700

华为交换机的配置——S2700<Quidway>system-view //进入配置模式[Quidway]sysname B1 //给交换机命名为B1[B1]http server load flash:/S2700?.... zip //加载WEB管理程序[B1]http server enable //开启WEB管理功能[B1]user-interface console 0 //进入console 0端口的配置[B1-ui-con0]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启用密码认证[B1-ui-con0]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qqgroup //设置密文密码[B1-ui-con0]user privilege level 3 //安全级别为3[B1-ui-con0]quit //退出[B1]user-interface vty 0 4 //进入VTY配置[B1-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B1-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qq[B1-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3[B1-ui-vty0-4]quit[B1]vlan 10 //创建VLAN 10[B1-vlan10]interface Ethernet 0/0/1 //进入交换机的端口[B1-ethernet 0/0/1]port link-type access //设置端口模式为接入模式[B1-ethernet 0/0/1]port default vlan 10 //把该端口加入VLAN10 [B1-ethernet 0/0/1]interface Ethernet 0/0/24[B1-ethernet 0/0/24]port link-type trunk //设置端口模式为TRUNK [B1-ethernet 0/0/24]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设置TRUNK允许通过的VLAN[B1-ethernet 0/0/24]quit[B1]interface vlan 10 //进入VLAN接口[B1]ip add 192.168.10.1 24 //给VLAN配置管理地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策略路由配置关于本章通过配置策略路由,可以用于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和负载分担。

11.1 配置策略路由配置策略路由可以将到达接口的转发报文重定向到指定的下一跳地址。

11.2 配置举例配置示例中包括组网需求和配置思路等。

11.1 配置策略路由配置策略路由可以将到达接口的转发报文重定向到指定的下一跳地址。

背景信息通过配置重定向,设备将符合流分类规则的报文重定向到指定的下一跳地址。

包含重定向动作的流策略只能在全局、接口或VLAN的入方向上应用。

说明对于S2700系列交换机,只有S2700-52P-EI和S2700-52P-PWR-EI交换机支持策略路由。

前置任务在配置策略路由前,需要完成以下任务:●配置相关接口的IP地址和路由协议,保证路由互通。

●如果使用ACL作为策略路由的流分类规则,配置相应的ACL。

操作步骤1.配置流分类a.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b.执行命令traffic classifier classifier-name [ operator { and | or } ],创建一个流分类并进入流分类视图,或进入已存在的流分类视图。

and表示流分类中各规则之间关系为“逻辑与”,指定该逻辑关系后:▪当流分类中有ACL规则时,报文必须匹配其中一条ACL规则以及所有非ACL规则才属于该类;▪当流分类中没有ACL规则时,则报文必须匹配所有非ACL规则才属于该类。

or表示流分类各规则之间是“逻辑或”,即报文只需匹配流分类中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即属于该类。

缺省情况下,流分类中各规则之间的关系为“逻辑与”。

c.请根据实际情况定义流分类中的匹配规则。

d.执行命令quit,退出流分类视图。

2.配置流行为a.执行命令traffic behavior behavior-name,创建一个流行为,进入流行为视图。

b.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如下配置:▪执行命令redirect ip-nexthop ip-address &<1-4> [ forced ],将符合流分类的报文重定向到下一跳。

当存在多个下一跳时,设备按照主备方式对报文进行重定向转发。

一个流行为中最多可以配置4个下一跳,设备根据下一跳的配置顺序确定主备链路,先配置的下一跳IP地址优先级较高。

配置的第一个下一跳IP地址作为主用链路,其它链路作为备用链路。

当主用链路Down之后,则自动选取优先级高的下一跳作为新的主链路;当原主用链路恢复正常以后,流量再回切至原主用链路。

说明通过配置报文重定向功能可以实现策略路由。

▪执行命令redirect ip-multihop { nexthop ip-address } &<2-4>,将符合流分类的报文重定向到配置的多个下一跳中的一个。

如果配置了多个下一跳,设备按照等价路由负载分担方式对报文进行重定向转发。

使用重定向到多下一跳的正常转发过程中,如果当前下一跳对应的出接口状态突然为Down,或路由突然发生了改变,设备可将链路快速切换到当前可用的某个下一跳对应的出接口上。

如果设备上没有命令中下一跳IP地址对应的ARP表项,使用此命令能配置成功,但重定向不能生效,设备仍按报文原来的目的地址转发,直到设备上有对应的ARP表项。

说明不能在同一流行为中既配置remark destination-mac又配置以下命令:●redirect ip-nexthop●redirect ip-multihopc.(可选)执行命令statistic enable,使能流量统计功能。

d.执行命令quit,退出流行为视图。

e.执行命令quit,退出系统视图。

3.配置流策略a.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b.执行命令traffic policy traffic-policy-name,创建一个流策略并进入流策略视图,或进入已存在的流策略视图。

c.执行命令classifier classifier-name behavior behavior-name,在流策略中为指定的流分类配置所需流行为,即绑定流分类和流行为。

d.执行命令quit,退出流策略视图。

e.执行命令quit,退出系统视图。

4.应用流策略–在接口上应用流策略i.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ii.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说明目前只有S2700-52P-EI、S2700-52P-PWR-EI、S2710-SI和S3700支持Tunnel接口配置。

iii.请根据不同设备形态进行如下配置:○在除S2700-52P-EI和S2700-52P-PWR-EI之外的其他S2700EI设备上,执行traffic-policy policy-name { inbound | outbound }命令,在接口上应用流策略。

对于除S2700-52P-EI和S2700-52P-PWR-EI之外的其他S2700EI设备,只有在流行为中配置了流镜像功能,才可以将流策略应用于出方向。

即出方向流策略只支持流镜像功能。

在配置流镜像之前,需要首先使用observe-port(本地镜像)或者observe-port(远程镜像)命令配置镜像端口。

○在S2700-52P-EI、S2700-52P-PWR-EI、S2710SI、S3700SI、S3700EI设备上,执行traffic-policy policy-name inbound命令,在接口上应用流策略。

每个接口的每个方向上能且只能应用一个流策略,但同一个流策略可以同时应用在不同接口的不同方向。

应用后,系统对流经该接口并匹配流分类中规则的入方向或出方向报文实施策略控制。

但是流策略对VLAN 0的报文不生效。

建议不要在Untagged类型接口出方向上应用包含有remark8021p、remark vlan-id等动作的流策略,否则,可能导致报文内容出错。

–在VLAN上应用流策略i.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ii.执行命令vlan vlan-id,进入VLAN视图。

iii.执行命令traffic-policy policy-name inbound,在VLAN上应用流策略。

应用后,系统对属于该VLAN并匹配流分类中规则的入方向报文实施策略控制。

但是如果匹配到VLAN 0报文,则流策略不生效。

–在全局应用流策略i.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ii.执行命令traffic-policy policy-name global inbound,在全局应用流策略。

检查配置结果●执行命令display traffic classifier user-defined [ classifier-name ],查看已配置的流分类信息。

●执行命令display traffic behavior user-defined [ behavior-name ],查看已配置的流行为信息。

●执行命令display traffic policy user-defined [ policy-name [ classifierclassifier-name ] ],查看用户定义的流策略的配置信息。

●执行命令display traffic-applied [ 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vlan [ vlan-id ] ] inbound [ verbose ],查看全局、VLAN或接口上关联的ACL规则和流动作信息。

●执行命令display traffic policy { 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inbound ] | vlan [ vlan-id ] [ inbound ] | global [ inbound ] },查看已配置的流策略信息。

●执行命令display traffic-policy applied-record [ policy-name ],查看指定流策略的应用记录。

11.2 配置举例配置示例中包括组网需求和配置思路等。

11.2.1 配置策略路由示例(S2700-52P-EI、S2700-52P-PWR-EI、S3700SI、S3700EI)组网需求如图11-1所示,公司用户通过Switch双归属到外部网络设备。

其中,一条是低速链路,网关为20.1.20.1/24;另外一条是高速链路,网关为20.1.30.1/24。

公司希望上送外部网络的报文中,IP优先级为4、5、6、7的报文通过高速链路传输,而IP优先级为0、1、2、3的报文则通过低速链路传输。

图11-1配置策略路由组网图20.1.20.1/2420.1.30.1/24配置思路采用重定向方式实现策略路由,进而提供差分服务,具体配置思路如下:1.创建VLAN并配置各接口,实现公司和外部网络设备互连。

2.配置ACL规则,分别匹配IP优先级4、5、6、7,以及IP优先级0、1、2、3。

3.配置流分类,匹配规则为上述ACL规则,使设备可以对报文进行区分。

4.配置流行为,使满足不同规则的报文分别被重定向到20.1.20.1/24和20.1.30.1/24。

5.配置流策略,绑定上述流分类和流行为,并应用到接口Eth0/0/3的入方向上,实现策略路由。

操作步骤步骤1创建VLAN并配置各接口# 在Switch上创建VLAN100和VLAN200。

<Quidway> system-view[Quidway] sysname Switch[Switch] vlan batch 100 200# 配置Switch上接口Eth0/0/1、Eth0/0/2和Eth0/0/3的接口类型为Trunk,并加入VLAN100和VLAN200。

[Switch] interface ethernet 0/0/1[Switch-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trunk[Switch-Ethernet0/0/1]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0 200[Switch-Ethernet0/0/1] quit[Switch] interface ethernet 0/0/2[Switch-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trunk[Switch-Ethernet0/0/2]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0 200[Switch-Ethernet0/0/2] quit[Switch] interface ethernet 0/0/3[Switch-Ethernet0/0/3] port link-type trunk[Switch-Ethernet0/0/3]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0 200[Switch-Ethernet0/0/3] quit说明请配置LSW与Switch对接的接口为Trunk类型接口,并加入VLAN100和VLAN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