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大学生违反社会公德现象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

$number {01}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日期:汇报人:目录•调查背景与目的•调查方法与样本•调查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附录与参考文献01调查背景与目的当前社会公德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其社会公德状况尤为重要。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不尊重他人等行为。

为了了解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本次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表现。

010203调查背景评估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在不同领域(如公共场所、网络等)的社会公德表现。

发现大学生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参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02调查方法与样本123调查方法访谈法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对于社会公德的认识和态度。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状况的看法和行为表现。

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记录大学生在公共场所中的行为表现,以客观评价其社会公德水平。

样本选取地域分布选取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高校作为样本,以反映不同地域的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

学科背景选取涵盖文、理、工、管等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样本,以分析不同学科背景对社会公德的影响。

年级层次选取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的大学生作为样本,以探讨年级层次对社会公德的影响。

03调查结果与分析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总结词大学生在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表现总体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详细描述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公共场所能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保持安静、有序,不随意打扰他人。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大声喧哗、听音乐外放,甚至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此外,在食堂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部分学生不遵守秩序,插队、占座等行为也时有发生。

大学生对社区环境维护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一)2024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一)2024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遵守公共道德、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行为准则。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提供参考。

正文内容1. 大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 尊重他人:大部分大学生有礼貌,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但仍有一部分存在言行不当、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 公共秩序意识:大部分大学生能够遵守公共秩序,但也有一部分存在违反交通规则、排队不守秩序等现象。

- 社会责任感: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问题持有关注的态度,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但还有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

2. 大点: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缺乏守时意识:部分大学生存在迟到、旷课等现象,对时间没有准确的把握。

- 文明礼仪缺失: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吃零食、大声喧哗等行为缺乏文明礼仪,影响他人。

- 拒绝垃圾分类:部分大学生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对环境保护意识较弱。

- 缺乏公民意识:一些大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较浅,缺乏公民意识,容易违法乱纪。

- 缺少社会义务参与: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参与社会实践、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和行动。

3. 大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影响因素- 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方式和环境对其公德意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 学校教育: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第二个重要教育场所,应加强公德教育的力度,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要为大学生提供正确引导和示范。

4. 大点:解决大学生社会公德问题的措施- 加强教育引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教育引导,提升他们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宣传倡导:通过宣传倡导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行为。

关于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调查报告范本

关于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调查报告范本

关于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调查报告范本篇一: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 10级-5班《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社会公德食品10级5班<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小组>[选取日期][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2022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实践调研报告报告名称:《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班级:食品学院-10级-5班姓名:孙海龙〔2022511137〕杨召霞〔2022511136〕谢永华 (2022511140) 姚严严 (2022511138) 赵辉〔2022511141〕黄囝(2022511139)时间: 2022年12月29日政治学院《思修》课教研室二0一0年十二月大学生社会公德问卷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大学生调查形式:问卷调查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标准。

努力做社会公德标准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目的及意义: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标准。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珍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调查现状: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顺利完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70%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20%左右的表现为良好;仅有不到10%的同学公德意识薄弱。

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全校各年级部分学生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实践时间:调查主题: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时代。

当代大学生应该修身立德,全面成才。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各种非道德现象,例如:旷课、损毁公物、打架斗殴、考试作弊、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正不压邪等不时向高校袭来,这充分暴露出当前教育中严重的现实问题。

因此,通过分析、研究大学生非道德行为规范,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对预防大学生非道德现象的蔓延,纠正道德观念上的不良倾向,加强人才品质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调查内容:在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个非道德现象指标,该指标主要包括了大学生有违于道德规范和正常价值观、人生观的异常行为。

我们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异常行为、品行异常行为、学习异常行为、审美异常行为和体育异常行为,以及自我修养异常行为等六个方面对大学生非道德行为进行调查。

实践过程: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0份。

调查结果:其中,有72.5%的大学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经常”让座位给老,弱,病,残人士;在大学里,“课桌文化”,“墙壁文化”一直都十分盛行,而有73.8%的大学生对乱图乱画的现象表示否定等。

从一定程度上看,我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现状的主流是好的,其中绝大多数人思维活跃、目光远大、乐于助人,廉洁自爱。

他们对思想道德建设有清楚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知荣辱、讲道理的大学生。

但仍有部分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却偏离了主流的发展方向,与主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习缺乏热情,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敷衍完成学习任务,甚至出现随便逃课现象。

第二,社会公德意识较差。

在公共场所中行为举止不得体,直接破坏了大学生的形象。

第三,勤俭节约意识淡化。

实践总结:一、道德意识个体化趋势和道德判断的多元化倾向;二、新旧道德矛盾冲突带来的困惑,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和做人处事方面;三、生活和学习上的非道德倾向日益严重。

校园道德失范现象调查报告

校园道德失范现象调查报告

校园道德失范现象调查报告校园道德失范是指大学校园内学生在行为上不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侵犯他人权益、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现象。

这些道德失范现象使大学校园内的公德、私德和自律意识大大下降,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也损害了人们对于大学教育的观感和信任。

调查结果显示,校园道德失范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最常见的现象包括作弊、抄袭、缺勤和迟到。

作弊是最为普遍的行为,占据了调查结果的绝大部分,其次是抄袭。

这些行为主要出现在考试、论文和实验报告等与学习相关的方面,由于学生们对于学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选择了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好成绩。

另外,一些学生也表示缺勤和迟到的现象较为普遍,他们认为这是对于学校纪律的不尊重。

根据调查结果,导致校园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性和竞争压力的加大导致学生心态不稳定。

由于社会的物质条件的改善,学生们的物质需求逐渐提升,他们普遍追求名利和金钱,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导致了他们在道德品质上的弱化,他们更加看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

其次,家庭教育不到位也是造成校园道德失范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一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注重学术成绩的取得,而忽略培养孩子的品行和道德素养。

缺少家庭的引导和纠正,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容易产生道德迷失的现象。

此外,学校和社会的监管不力也是导致校园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学校在管理学生行为方面存在不足,对于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不够重视。

同时,社会对于大学校园的道德行为监管也不够严格,导致一些学生不敢或者不愿意遵守社会规范。

为了解决校园道德失范现象,采取以下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和引导。

通过开设必修的道德课程,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学校也应该建立健全的道德评价体系,通过奖励优秀道德表现,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其次,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大学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优秀3篇)

大学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优秀3篇)

大学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优秀3篇)大学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创建文明的校园。

二.调查对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全院学生。

三.调查形式:问卷形式。

(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四.调查内容简介:调查大学生对不文明行为的看法与做法。

诸如:随地吐痰,扔垃圾,异性交往不当,说脏话等等。

五.调查结论:以下是问卷调查统计:单选:1、你对学生在校园讲脏话的态度是(无所谓一qi%;可以接受一三%;讨厌60%;无法忍受10%)2、你会在校园随意仍垃圾吗?(偶尔23%;经常0%;视情况而定一qi%;决不60%)3 、你会向课桌抽屉里乱扔果皮纸屑吗?(不会,懒得带走0%;会,附近没有垃圾桶一三%;视情况而定47%;不会26%)4 、你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有何态度(深恶痛绝一三%,敢于出面制止和批评20%,看不顺眼也懒得去理54%;无所谓一三%)5、在进别人宿舍之前,你会先敲门吗?(决不3%;会,这是礼貌63%;视情况而定20%;认识的不敲门也没关系14%)6、你对在饭堂打饭或购物插队的同学(无所谓32%;反感60%;深恶痛绝4%;对他(她)开口大骂4%)7、当你看见别人乱扔垃圾时,你会怎样?(上前制止4%;讨厌62%;事不关己,高高挂起20%;认为很平常14%)8、学生在上课时接打手机,你认为(很平常14%;不礼貌14%;有急事的话允许52%;声音小点这没所谓20%)9、在校园内碰见老师你会主动打招呼吗?(会60%;不会7%;看老师是否看见你26%;看那老师是否是自己的科任老师7%)10、为了学校更好地发展,要求你改掉一些不良习惯,你的态度:(积极予以配合,主动改正76%;通过教育引导勇于改正10%;在校纪的强制下,不得不改7%;软抵硬抗7%)多选:1、你认为大学生能在校园拥抱接吻吗?能,这是大学生应该拥有的自由和享有的权利24%不能,学生本来就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4%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学校有明文规定,就应该遵守21%应该有这样的自由,学校没有权利做出这样的规定10%即使学校没有规定,大学生也应该自律,不应该在校园做出此类举动27%其他想法一三%2、你亲历过哪些不文明行为?就餐时插队30%乱扔垃圾26%在所借图书上随意涂画6%在自习教室大声喧哗9%满口粗话行为粗鲁7%穿拖鞋进教室一三%其他9%3、你认为影响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因素是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38%父母的言传身教22%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21%社会平均道德水平19%天生的,与他人无关0%4、关于在学生宿舍留宿外校人员,你有怎样的看法:反对10%随便21%应该可以33%天经地义0%应先报请学校有关机构,申请留宿23%其它一三%5 、你对我院在文明建设方面的建议是: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如增加垃圾桶数量24%加大宣传教育个人行为规范化,从每个人自身做起34%加强选查,建立监督体制,组建学生文明督导32%其他10%从学校不文明行为的调查情况来看,不文明现象在校园随处可见,例如,买饭不排队,上课接听手机,进别人宿舍不敲门,随手扔果皮纸屑,说话带脏字,等等。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数据统计
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案例研究
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典型案例的研究和解析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列表:所有在调查报告中引用的文献和资料列 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交通规则遵守情况
总结词
大学生对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整体较好,但在一些细节方面仍有待提高。
详细描述
大部分受访大学生表示会遵守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直行左转等。然而,在 个别情况下,如夜间或人少时,有部分学生会忽略这些规则。此外,在校园 内,部分学生也存在不规范停车、逆行等问题。
交往礼仪掌握情况
总结词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交往礼仪,尊重他人意愿。
建立监督机制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行 为的监督和管理,对不良 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引导 其改正错误。
家庭、学校和 社会共同努力
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 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 ,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其 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 为习惯。
05
附录与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附带了用于调查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问 卷。
04
结论与建议
结论总结
大部分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 会公德意识,能够遵守公共 秩序、尊重他人、爱护公共
环境等。
部分大学生在实践中存在一 些问题,如乱扔垃圾、公共 场所大声喧哗等,需要加强
行为规范和引导。
不同年级、专业和地区的大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公德意 识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群体
进行分类教育和引导。
建议对策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2023-10-30
目录
•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调查方法与样本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附录与参考文献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近年来,一些负面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关注和担忧。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以及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对大学生社会公德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整体较低。

在礼貌待人方面,有接近60%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大学生的无礼行为,如不礼貌的言辞和态度。

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方面,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在公交车、地铁等拥挤场所的行为不文明,存在推搡、吵闹等不良行为。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底线模糊的问题,如考试作弊、抄袭等不诚信行为。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影响因素1. 教育环境大学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重要场所,而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导致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同时,一些教师教育方式陈旧,注重灌输而忽视启发,缺乏对社会公德的重视和教育。

2. 家庭教育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实中一些家庭存在教育方式单一、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这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产生了不良影响。

此外,一些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过高,过分追求成绩和功利,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也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社会上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和不良行为,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也不容忽视,一些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较高,这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对策1. 加强教育高校应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规范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7
B
8
B
9
不爱护公共财物
B
10
在课桌上乱写乱刻
B
11
公共场合吸烟
在校园里马路上、教室走廊上、食堂等公众场所,旁若无人 的吸烟。特别是在寝室里,使其他室友成为二手烟民,造成 寝室人际关系紧张。同时在寝室抽烟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B
12
校园公共场所情侣过分亲密
现在各大高校都接受了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但是一些小情 侣在公共场合则过于“亲密”,全然忽略了其他人的视觉感 受;
B
13
课堂上、自习室手机铃声嘈杂
课堂上、自
习室手机铃声 嘈杂,接打电 话等看似小问 题,实则极大 影响了他人的 听课质量和老 师的授课效果
B
14
上课开会迟到
习惯性的迟到现象,特别是早上1、2节以及 下午1、2节课。主要是因为早上和中午休息 起床太迟造成的。大家切勿养成习惯性迟到 的不良行为。
校园内大学生违反社会 公德现象
调查报告
B
1
占座位而人不到
教室图书馆等 是公共资源 占座是不应 该的,占座 而人不到更 可恶
B
2
B
3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应当在我们这一代画上句号
B
4
上完课后教室一片狼藉
B
5
扫地大爷伤不起
B
6
浪费资源
部分同学浪费资源现象严重:饭常倒、水常 流、灯常亮
B
18
我们在行动
大学生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起学校主人 公的形象,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 勇于制止种种不文明现象。校方可以尝试积 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现在班内有班组织、 团组织、党组织;校内也有各类社团。如果 社团能把校园文明建设自觉地渗透到自己的 各种活动中,主动开展公益性社会活动,对 树立校园文明新风会起到示范作用。
B
15
观看和传播黄色书刊或音像制品。
现在的手机功能强大,但是有些同学却极不 自觉,拿手机看色情电子书和视频,并且通 过蓝牙分享给他人,影响极其恶劣
B
16
用完洗手间后不冲洗
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维护好公共卫生是每 一个人的责任
B
17
反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 善。”古人之言入木三分。大学校园本是一 个神圣的求知殿堂,而如今大学生的各种不 文明行为却屡见不鲜。网上甚至有人惊呼 “大学生须恶补小学生文明行为规范”,这 些诸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之类小校学 生都知道的文明行为规范为何在一些大学生 身上缺失呢?这不禁让人们心生疑惑“大学 校园为何会变成这样呢?”
B
19
工作人员
主 讲:亢 磊 摄 影:逯海峰 策 划:顾爱洲 监 制:刘思远 信息采集:张宝田
李晨阳 后期制作:王 凯 本片由靳军同B 学独家赞助 20
B
21
THE END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