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绢野螟的发生要合理用药
如何防治黄杨绢野螟

如何防治黄杨绢野螟作者:来源:《农村百事通》2015年第11期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科黄杨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具有枝繁叶茂、叶形别致、四季常青的特点,常用作绿篱或者被修剪成各种形状,点缀于山石、小庭院等处。
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的主要虫害黄杨绢野螟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在江苏地区,黄杨绢野螟一般一年会发生3代,受害叶片呈缺刻状。
3龄后的黄杨绢野螟的取食范围会扩大,食量增大,并且昼夜进行取食为害,常常造成受害植株仅残存丝网、蜕皮、虫粪和少量残存叶边、叶缘等。
黄杨绢野螟幼虫的为害期是4月至9月,在春秋季为害比较严重,这其中又以6月至7月为害最为严重。
其综合防治方法如下:1.黄杨绢野螟是恶性害虫,其寄主仅限于黄杨类植物,而成虫的飞翔能力又弱,所以其远距离的传播主要还是靠人为调运种苗进行传播。
因此,除了要适时合理地施药外,还必须做好检疫工作,以有效地杜绝害虫随苗木的调运而进行的扩散和蔓延。
2.对黄杨绢野螟的防治要贯彻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要积极地采用人工防治的方法,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
如可结合修剪以及清除枯枝卷叶,采用人工清除越冬代幼虫,并集中销毁,以减少第二年的虫源。
3.可利用黄杨绢野螟结巢的习性。
在第一代低龄阶段及时摘除虫巢,在其化蛹期及时摘除蛹茧。
蛹茧摘除后,要集中销毁。
减轻黄杨绢野螟当年的危害程度。
4.利用黄杨绢野螟成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的发生期内,在黄杨科植物较集中的区域,通过设置黑光灯等来进行诱杀。
5.药剂防治:黄杨绢野螟是一种为害会逐渐加重的园林害虫,所以要注意压低越冬代和第一代的虫口基数。
一般用药的关键期是越冬幼虫的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
这其中,越冬代的出蛰期又是全年防治黄杨绢野螟的最佳时期。
此时施药,省工节本,而且能有效地减轻全年的防治压力。
因此,要做好虫情测报工作,并适时合理地进行喷药防治。
可选用的药剂有:3%阿维·氟铃脲1000倍液、3%阿维·高氯800倍液、40%氯吡硫磷15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1.2%苦参碱·烟碱乳油10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20%除虫脲2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
园林观赏树木黄杨绢野螟的防治方法

04
防治方法研究
农业防治
定期修剪
定期修剪树木,除去受害严重的枝条和叶子,以减少野螟的食物来源和繁殖场所。
加强水肥管理
合理浇水施肥,增强树木长势,提高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天敌控制
利用野螟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以控制野螟的繁殖和扩散。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等,可以针对性地防治野螟,同时保护天敌。
化学防治
幼虫防治
在幼虫孵化后,使用化学药剂如敌百虫、 辛硫磷等,对树冠进行喷雾,以杀死幼虫 。
VS
成虫防治
在成虫羽化高峰期,使用药剂如敌杀死、 灭幼脲等,对树冠和周围环境进行喷雾, 以杀死成虫。
物理防治
要点一
灯光诱杀
利用黑光灯或普通灯光诱杀野螟成虫,可降低繁殖率。
06
研究展望与挑战
研究不足与问题
01
02
03
缺乏系统研究
目前对黄杨绢野螟的研究 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 和深入的研究。
防治方法不成熟
现有的防治方法还不够完 善,效果不稳定,容易复 发。
生态影响不明确
黄杨绢野螟的防治可能会 对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但具体影响仍需进一步 研究。
发展方向与前景
加强系统研究
105-108.
王志伟, 王佳琳, 李晓东. 2016. 黄杨绢 野螟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 林业科
技通讯, (6): 43-47.
张路, 王艳丽, 王印肖. 2017. 黄杨绢野 螟的生态学特征及防治对策. 河北林业
科技, (3): 45-48.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黄杨绢野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黄杨科 ( uaee 植物是一类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 B xca ) 枝叶繁茂 , 叶形别致,四季常青, 易修剪成各种形状, 是园林绿化的好材料 , 常用于绿篱、 花坛和盆栽。瓜子黄杨、 雀舌黄杨是园林植物配置中最常用的黄杨科树种, 但其易遭受黄杨绢野螟 ( i hn r eti) Da a ip s c l 的为害,轻者嫩叶被食影响观赏效果,重者整株或成片枯死, p a ep as
1 、成虫 ;2 、幼虫 ;3 、蛹 ; 、卵 4
林
业 科
技
T CH E
V0 _ 6 N0 6 l2 . NO .2 006 V,
2 年 1 月 06 0 1
I CI J OUR. O ZHEJANG FOR. S . & F
文章编号 :10 7 6( 0 6)0 —0 70 0 13 7 2 0 60 4 —4
据观察合理修剪对黄杨绢野螟防治有很重要的意义卵期和幼龄幼虫期修剪可将卵幼虫随修剪枝梢的剪去而减轻绢野螟的为害但黄杨的修剪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次数多会造成嫩叶萌发次数增加丰富了绢野螟幼虫的食物从而使绢野螟的虫口数量增加造成更大的为害
维普资讯
第2卷 6
第6 期
浙 江
和体长 。
室外观察 : 地点设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每天定点和随机观察、记载虫态的变化情况。
1 防治方法 . 2
试验地设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的瓜子黄杨绿篱上,苗龄 3 ,苗高 5 。 a 0 m c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为 2 % 5 灭幼脲Ⅲ 号悬胶剂 ( 通化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  ̄ 5 1虫啉可湿性粉 剂( 南京红太阳集团生产 ) . 阿维菌素乳油 ( 、1 % 8 龙宝 ) ( 浙江长兴中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 0 1 0 倍液。 0
大叶黄杨常见虫害的防治

大叶黄杨常见虫害的防治1.黄杨绢叶螟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翅灰白色,前翅前缘、外缘、后缘有紫褐色宽带,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鳞毛有光泽,紫红色闪光。
幼虫头部黑色,胴部黄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气门线橙黄色。
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
(2)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
(3)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剂500倍液喷雾(注意:Bt乳剂严禁与杀菌剂同时使用,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2.大叶黄杨尺蠖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
以蛹越冬,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翅底银白色,具淡灰色纹,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
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纹,中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翅基有一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
雄蛾腹部条纹7行。
幼虫全体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近方形黑斑,气门线及腹线较宽,为黄色。
防治方法:(1)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
(2)幼虫危害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
(3)于产卵期铲除卵块。
冬季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3.日本龟蜡介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梢上越冬。
形态特征:雌成虫,腊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
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
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1)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
(2)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
实行轮栽,及时清园,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
胶东地区黄杨绢野螟的发生和防治

宽 6 8m - m:腹 部 尾 端 有 臀 剌 6枚 , 以 丝 缀 叶 成 茧 , 长 2 N 7m 。 茧 5 2 m 2 发 生及 为 害规 律
性 ,抓 住 关 键 期 , 即 1代 低 龄 幼 虫 阶 段 ,及 时摘 除虫 巢 , l代 幼 虫 化 蛹 期 摘
近几年 ,黄杨绢 野螟在胶东地 区 的为 害不断加重 ,全 国也有 多地报道
行保护和利 用 , 有利于维护城市 生态。
以瓜子黄杨和 雀舌黄杨 受害最重。
黄 杨 绢 野 螟 以 幼 虫 为 害嫩 芽 和 叶
在世代重 叠现象 , 1 至 0月以 3代幼虫
开始越冬。 223 生 活 习性 .. 成 虫多在傍晚 羽化 ,
片 , 吐丝缀 合叶 片后 , 常 于其 内取食 ;
暴 发 时 可 将 叶 片 吃 光 ,造 成 黄 杨 整 株
枯死 , 为害严重的街道被害株率达 5 % 0 以上 , 极大影 响了城 市的景观绿 化 , 并
造成 人 力、 力、 力的浪 费。因而 , 者 物 财 笔 于 2 0 开展 了对 胶 东 地 区 黄 杨绢 野 0 4年 螟 的 调 查 , 了解 其 发 生 及 为 害 规 律 。 以
21 调 查 方 法 .
a u (h n . ib] 植 物 , 中 又 t5 T u b) e .等 S 其
胶东地 区黄杨绢 野螟 的天敌资源 较为 丰富 , 寄生性 的天 敌凹 眼姬 蜂 、 如
跳小 蜂、 寄蝇 和 白僵 菌 等 , 自然 寄 生 率 最 高 可 达 2% 0 以上 ; 食 性 的天 敌 包 括 捕 鸟类 、 螂 、 蜂 等 。 可 对 这 些 天 敌 进 螳 胡
O —1 5 0 0 —1 6 0 0 -1 7 0 0—1 80 0—1 90 1 —1 00
防治园林绿化三月份害虫黄杨绢野螟的强效绿控技术分析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园林绿化黄杨树害虫黄杨绢野螟的强效绿控技术分析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园林绿化黄杨树害虫黄杨绢野螟等病虫害,属于强效绿控技术产品。
有效减少化学药剂在园林绿化中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黄杨树类绿化树种分为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树不仅是常绿树种,而且抗污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对大气净化作用。
多产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区,黄杨树木材坚实,材质致密,供美术雕刻、制木梳与乐器等;根、枝叶供药用,还能行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腰腹气滞胀痛、心胃气痛、疝气,复方黄杨木煎剂治风湿性心脏病。
黄杨绢野螟的危害:黄杨绢野螟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严重的街道被害株率50%以上,甚至可达90%,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影响市容,污染环境。
黄杨绢野螟的发生规律:每年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严重;翌年3月活动,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出现,6月上旬第一代开始仕蛹,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6月下旬产卵,同时可见第二代幼虫出现,7月中旬化蛹,7月下旬第二代成虫出现;8月上旬产卵,同时第三代幼虫出现,8月中旬化蛹,8月下旬第三代成虫开始羽化,9月上旬产卵,9月中旬越冬代幼虫出现,10月中旬进入越冬期。
防治方法:随着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的引进与普及,采用化学药剂防治黄杨绢野螟等病虫害,不仅使黄杨绢野螟等病虫害抗药性增强难以防治,而且长期使用对城市的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推广频振式杀虫灯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等绿控技术措施能有效控制病虫的危害。
人工防治:1、冬季清除枯枝卷叶,将越冬虫茧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第二年虫源。
2、利用其结巢习性在第一代低龄阶段及时摘除虫巢,化蛹期摘除蛹茧,集中销毁,可大大减轻当年的发生危害。
生物防治:对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寄生蝇等生物天敌进行保护利用;或进行人工饲养,在集中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
甲维·联苯菊防治黄杨绢野螟田间药效试验

液、2 00 0 倍液 ;2 %美满 悬浮剂30 0 ;2 %灭幼脲悬浮 4 0倍 5 剂2 0 0 ;清水空 白对 照。小 区面 积1 ,3 : 0倍 0 m 0 重复 ,随
机 区组 排 列 。使 用 常 规 喷 雾 器 均 匀喷 雾 口 。
成为黄杨栽培的严重害 虫。嘉定区黄杨 类植物主要 种植在 城镇人 口密集地 区,为 了减少化学防 治对城市生态 环境 的 污 染 ,寻求适合本地防治黄 杨绢野螟 的高效新药剂 ,笔者 在嘉定 区进行了 甲维 ・ 联苯菊的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 2 年第8 01 1 期
甲维 ・ 联苯菊防治黄杨绢野螟 田间药效试验
朱 靖 龚小峰 甘其兴。 葛建 明
080 ( I上海 市嘉定 区林业站 ,上海 2 i0 2上海市马陆镇林业站,上海 2 f0 ) 0 0 8
摘 要 : 甲维 . 苯 菊 防 治黄 杨 绢野 螟 田 间 药 效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甲维 ・ 苯 菊 对 黄 杨 绢野 螟 具 有 理 想 的 防 治 效 果 。 联 联
专业合作组织 的带 动作用 ,推进 “ 公司+ 地十 户十标准 基 农
好 ,与2 0 0 0 倍液差异达 显著水平 。2 00 0 倍液与对 照药剂
2%灭 幼 脲 悬 浮 剂2 0 0 5 0 倍液 防 效 相 当( 表3。 见 )
等 其他 食 叶害 虫一 旦 出现成 灾或 启 动应 急处 置 时提供 了
参 考 文献 :
[]王炎. 1 上海林业病虫 []上海 : M.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0 7 20. []吴时英 . 市森林 病虫害图鉴 []上海 : 2 城 M.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2 0 . 0 5
杨 绢野螟 的防效达到 10 0 %。因此 ,甲维 ・ 联苯菊 在黄杨绢 野螟发生初期用药 1 ,持效期可达 1 以上。 次 5d
济南园林植保信息--黄杨绢野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瓜子黄杨叶片发白怎么回事

济南园林植保信息--黄杨绢野螟来袭注意防治
有客户反馈,自己养护区内的瓜子黄杨出现叶片发白、缺刻等情况,经现场检查,发现时黄杨绢野螟危害导致的。
黄杨绢野螟有哪些危害,发生规律怎样,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黄杨绢野螟危害特点:
1、危害植物:主要以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珍珠黄杨、朝鲜黄杨等。
2、形态特征:幼虫头部黑褐色,胸腹部浓绿色。
小龄幼虫黄绿色,背部有黑色斑点,体有毛。
3、危害特点:一年发生2代,以2-3龄幼虫粘合叶片结包越冬,第二年3-4月出包危害,4月中下旬出现成虫,产卵后幼虫在5-6月进行危害,部分区域危害严重。
7月出现第二代成虫,产卵后幼虫于8-9月危害,幼虫9月中下旬开始准备越冬。
4、目前危害:在济南发现部分区域有少量危害,处于1龄期幼虫,黄杨上部叶片出现发白,有叶片包裹,剥开后可见幼虫在里面危害。
识别是否有危害的主要特征就是看上部叶片有无发白。
二、防治措施:如不进行有效防治,大面积发生时可导致瓜子黄杨等叶片被吃光。
可根据发生规律及时防治。
1、发现危害时可用透翠20ml+弑决或三彪30ml兑水15千克,整体喷雾。
危害严重时药量适量可增加。
2、有危害时,修剪掉上部枝叶,集中销毁。
落在地下的枝叶,可以使用吹风机吹出来销毁,或者使用喷雾器深入地面进行喷药一次,彻底杀灭幼虫。
3、成虫期间,可用灯光诱杀。
或人工捕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黄杨绢野螟的发生,合理用药是防止黄杨绢野螟的关键,科学防治,快速见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黄杨绢野螟的发生要合理用药
随着小叶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的引进与普及,黄杨绢野螟在多地严重暴发,使绿化工作蒙受重大损失,用农药防治是控制该虫的重要应急措施。
可推广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BT乳剂等。对于往年发生严重的地段使用灭幼脲悬浮剂,灭幼脲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在幼虫期施用,使害虫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缓发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蜕皮而导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1000倍液连续防治两遍效果极好,两遍防治时间间隔两周,以解决世代重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