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横、竖、撇、捺、钩、挑的写法

合集下载

(精选)永字八法基本笔画规律

(精选)永字八法基本笔画规律
笔画在应用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 个方面:轻重搭配;主次分明。以下分别 说明。
83
一、轻重搭配
84
1、横轻竖重
一字之中,横画一般较轻,尤其是长横和 被包围部分的横画宜轻。
竖画(包括竖钩)要重,尤其是中竖及横 折中的竖画要重。如“寸”、“寺”。
85
2、撇轻捺重
一字之中,如果撇捺左右相对,或相交, 应该使其撇画轻,捺画重,这一般是指长 撇与长捺而言的。如“来”、“史”。
竖折时,竖画宜轻,折部较小,可方可圆。 “日”字外形方正,右竖微弯,短横粗壮。 “自”字,窄长,两竖微弯成“()”形。
77
1、横折斜
1、横折斜是由横和斜组成
2、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

3、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斜,力至笔端 78
2、横折折撇
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
2、提笔轻顿,转笔写小撇,
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笔画组成。在字中,由 于笔画之间相互搭配的需要,尤其是在字 中所处的位置和主次的不同,都会出现一 定的变化。
一字之中,不同的笔画其轻重、长短不同, 同一笔画在字中所处位置不同,其轻重也 不一样。同时,笔画在搭配时,应分清主 次,有长短、有伸缩。
82
若是相同的笔画在字中同时出现时,就更 应该强调其变化,有的甚至其形状也会发 生改变,以避免重复而显得呆板。当然, 这些变化,以突出主笔为原则。
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
62
5、横折斜钩
1、横折钩是由横和斜钩组成
2、先逆锋写横
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
4、再转锋写斜,再写钩
63
6、竖钩(向右)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后中锋行笔写竖 4、提笔转锋再向右下挫笔 5、提笔转锋挫笔蓄势向右上挑笔出锋 64

毛笔字基本笔画

毛笔字基本笔画

2014-9-25
5、弧钩撇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写弧 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
2014-9-25
6、长曲撇
1、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2、起笔写横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4、然后行笔写长斜撇
2014-9-25
7、短曲撇
1、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2、起笔写短横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4、然后行笔写撇
2014-9-25
8、右下点
1、顺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 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
2014-9-25
四、撇
4
2014-9-25
2014-9-25
1、竖弧撇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 弧状的撇,力至 笔端。
2014-9-25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2014-9-25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向 上凸 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 笔 5、提笔回锋收笔
2014-9-25
4、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笔,中间 稍提锋 4、末端转锋向右下 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基本笔画
一、永字八法
关于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 古代有“永字八法”的说法 “侧、勒、策、掠、趯 努、磔、啄” “点、横、竖、撇、捺、 钩、挑、折”
2014-9-25
永字八法

点为侧, 如鸟翩然 侧下
(唐代僧智永提出)

目录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种: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具体写法

目录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种: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具体写法

目录前言---------------------------------------------------------------------------1 第一章硬笔书法概述-----------------------------------------------------2 第一节关于硬笔书法----------------------------------------第二节硬笔书法的学习方法-------------------------------第二章书写的姿势--------------------------------------------------------2 第三章执笔的方法--------------------------------------------------------3第四章基本笔画的形态与写法-----------------------------------------第一节运笔方法------------------------------------第二节基本笔画的写法------------------------------- 第五章偏旁部首的形态与写法-----------------------------第六章字的间架结构--------------------------------------------------第七章佳作欣赏--------------------------------------------------------第八章评价标准-------------------------------------------------------编后语---------------------------------------------------------------------前言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横竖撇捺连笔

横竖撇捺连笔

(3)点、横、竖连笔
①横 ②竖 ③、④、⑤横
点 横 连
点 横 竖
3.撇捺连笔、横竖撇捺连笔
(1)撇捺连笔
楷书笔顺
连笔写法,中间不断开
(2)横竖撇捺连笔
楷书笔顺
连笔写法, 一气呵成
4.钩、挑、折连笔
(1)钩挑连笔
楷书笔钩、横连笔,钩、折连笔
钩横连接, 中途不断开
1.点、横、竖的典型连笔
(1)左右两点连笔、八字形撇点连笔
左 右 点
(2)上下点连笔、四点底连笔
上下两点, 笔断意连。
上下三点, 中间点一 带而过。
底部四点, 第三点带 过即可。
两 点 连
三 点 连
四 点 连
2.横竖连笔、点横竖连笔
(1)二横、三横连笔
牵丝连带
多重牵丝
(2)横、竖连笔 先竖后横 笔顺改变
钩折两笔写成
钩连横 钩连折
1. 点的连笔字形学习
点 连 笔
2. 横的连笔字形学习
横 连 笔
3. 竖的连笔字形学习
竖 连 笔
4. 撇的连笔字形学习
撇 连 笔
5. 捺的连笔字形学习
捺 连 笔
6. 钩的连笔字形学习
钩 连 笔
7. 挑的连笔字形学习
挑 连 笔
8. 折的连笔字形学习
折 连 笔
写笔画连笔时不要太用力压笔, 轻轻的提笔,按压力度比写楷 书小,连笔中形成牵丝也是很 细的,不要刻意去制造牵丝。 只有把笔轻轻提起,减少按压 力度,才能写得快,写得流畅。 在同一篇文字中,笔连和意连 结合交错使用,更显得含蓄和 韵味十足。

硬笔书法口诀及详解

硬笔书法口诀及详解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文章来源:中小学试题网佚名汉字笔画书写要求一、笔画书写口诀小小一点要点好,学会顿笔很重要;横要平,竖要直,撇有锋,捺有脚;提钩要尖折有角,行笔轻快要记牢;认真练习功夫到,笔画健美字才好。

二、一年级笔画教学儿歌1、横:起笔斜斜按,左低右高行,收笔轻轻按。

2、悬针竖:起笔斜斜按,直直竖下来,轻轻提起笔,尾巴尖又尖。

3、垂露竖:起笔斜斜按,直直竖下来,轻轻向上回。

4、撇:起笔斜斜按,往左撇下来,轻轻提起笔,尾巴尖又尖。

5、捺:起笔不用按,直接右下滑,行笔轻到重,捺脚平又尖。

6、点:直接起笔按,收笔把锋藏。

7、横折:横到转折处,先往右下按,竖再往左斜。

8、横钩:横到出钩处,先往右下按,提笔向内钩。

9、竖折:竖到转折处,稍稍作停顿,再往右平横。

10、竖提:竖画直而正,竖尾先停顿,提向右上方。

11、竖弯:下笔写短竖,圆转写短横,收笔轻轻回。

12、竖钩:竖画直而正,竖尾先左停,钩向左上方。

13、弯钩:竖画先右下,而后改左下,起与钩对齐。

14、卧钩:先向右下起,圆转右平行,向左上出钩。

15、撇折:起笔斜斜按,往左撇下来,竖尾先停顿,提向右上方。

16、横撇:横到转折处,先往右下按,往左撇下来,轻轻提起笔。

17、竖弯钩:起笔斜斜按,稍向左倾斜,转弯要圆润,收笔向上钩。

18、横折弯钩:右按先往里,拐个小圆弯,尾巴要舒展。

19、横斜钩:右按先往里,拐个大圆弯,提笔出尖钩。

1三、基本笔画写法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要想写好汉字,一定要先练好基本笔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点、横、竖、撇、捺、挑、折、钩。

(一)点有五种基本点——侧点、垂点、撇点、挑点和长点。

它们的写法同中有异。

侧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重重回笔到一半。

垂点写法:与侧点运笔一样,行笔方向要相反。

撇点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弯,轻轻抬笔收出尖。

它的轻重变化与垂点是相反的。

挑点写法:起笔重重右上斜,轻轻提起收出尖。

长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稍长稍重回一半。

汉字基本笔画名称及写法课件

汉字基本笔画名称及写法课件

提画的书写方法及要领
提画的书写方法相对简单,主要步骤 包括起笔、运笔和收笔三个步骤。
运笔时需要掌握力度和角度,逐渐增 加压力并适当调整角度,使线条呈现 出由细到粗的效果。
起笔时要注意调整笔锋,确保笔尖在 纸面上轻触,产生一个小点。
收笔时要注意不要过于突出,自然收 尾即可。
提画在字中的运用及注意事项
上挑出。
卧钩
起笔稍轻,向右下作顿,再转而 向下,由轻到重写出,收笔时向
右上方钩出。
竖钩
起笔向右下作顿,再转而向下, 至末端向上挑出。
钩画的书写方法及要领
斜钩的书写要领
斜钩的形状较长,起笔向右下,然后折笔向左下,再折笔向右, 由轻到重写出,最后向上挑出。
卧钩的书写要领
卧钩的形状较短,起笔稍轻,向右下作顿,然后折笔向左下,再折 笔向右,由轻到重写出,最后向上挑出。
捺画在字中的运用及注意事项
斜捺
在汉字中,斜捺是最常见 的一种捺画,通常用于字 的底部,如“大”、“人 ”等。
平捺
平捺多用于走之旁,如“ 达”、“远”等。
反捺
反捺通常用于字的顶部或 左侧,如“木”、“太” 等。
捺画在字中的运用及注意事项
01
注意事项
02
03
04
捺画的书写要流畅自然,不能 僵硬;
捺画在字中要与其他笔画协调 配合,使整个字看起来平衡和
汉字基本笔画名称及写法课件
目录
• 汉字基本笔画概述 • 横画 • 竖画 • 撇画 • 捺画 • 点画 • 提画 • 钩画
01
汉字基本笔画概述
什么是汉字基本笔画
01
汉字基本笔画是指构成汉字的基 本元素,包括点、横、竖、撇、 捺、提、折、钩等八种基本笔画 。

书法基本笔画

书法基本笔画

折、钩、挑、转、折钩




折钩
折画是由两个基本笔画 组合而成,由于转折连 接处的不同处理方式, 可以呈现出方圆有别的 形态变化。折画分为横 折、竖折、撇折等。
钩画是依附在其他笔画 末端而形成的笔画,由 于与不同的笔画组合而 形态各异。钩画分为横 钩、竖钩、弯钩等。
挑画是短而有力的上扬 笔画,常用于字的左侧 或右侧。挑画分为平挑 和斜挑两种。
提按有度
在行笔过程中,通过提笔 和按笔的动作调整笔画的 粗细和轻重。
疾涩相间
根据笔画的需要,交替使 用疾笔和涩笔,形成快慢 有致的书写节奏。
书写姿势与呼吸配合
正确的书写姿势
保持身体正直、放松,手臂自然伸展 ,手指握笔松紧适度。
呼吸与运笔的协调
以意领气,以气导力
通过意念引导气息,以气息带动运笔 的力度和节奏,达到书写的自然流畅 。
撇画
逆锋起笔后中锋行笔,至收笔处 略提笔尖出锋,使撇画显得流畅 而又不失力度。
01 02 03 04
竖画
以垂露竖为主,注重运笔的提按 和转折变化,使竖画显得挺拔而 富有弹性。
捺画
起伏跌宕明显,运笔过程中注重 提按和转折变化的同时保持中锋 行笔的原则,使捺画显得矫健而 有力。
06
实践练习与创作指导
Chapter
横、竖、撇、捺、点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 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 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 纸就收笔。

小学一些特殊字的笔顺举例

小学一些特殊字的笔顺举例

一些特殊字的笔顺1、凹和凸的笔画顺序: 凹(竖横折折竖横折横)凸(竖横竖横折折竖横)2、噩的笔顺先写横,中间的一竖,然后从左到右写上面的两个口,然后写中间的一横,然后从左到右写下面的两个口,最后一横。

3、万的笔顺:横、横折弯钩、撇4、贯的笔顺:上半部分——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横。

下半部分——先写竖,再写横折,第三笔撇,最后写捺。

5、爽的笔顺:先横,再左边的2个X,然后右边的2个X,最后写人先写大字(横、撇、捺) 然后那四个叉从左到右依次写6、垂的笔顺:撇、横、竖(中间)、横、竖(左)、竖(右)、横、横。

7、巫的笔顺:横竖撇点撇点横乃的笔顺:先横折钩,再撇。

8、“臼”的规范笔画笔顺为,第一笔是短撇,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短横,第四笔是横折,第五笔是短横,第六笔是长横(即从左到右)。

9、“兆”:共6笔写成,第一笔写长撇,第二笔写左边的点,第三笔写左边的提,第四笔写竖弯钩,最后两笔是右边的两点。

由“兆”构成的常用字有:桃、逃、挑,等等。

10、“匕”:共2笔,第一笔是撇,第二是竖弯钩。

特别注意含“匕”部首的常用字,只有“北”的短撇不出头,其他如“化”“华”“花”等的短撇均出头。

11、龙的笔顺:横、撇、竖弯钩、撇、点。

北的笔顺:竖横提撇竖弯钩12、乖的笔画顺序:撇、横、竖、竖、横、提、撇、竖弯钩13、为的笔顺: 点撇横折钩点14、九的笔顺:撇横折弯钩15、乃的笔顺:一共两笔:横折折折钩撇16、及的笔顺:撇横折折撇捺忄”的笔顺,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说法:“竖、左点、右点”“左点、右点、竖”等。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对它们的规范,符合笔顺书写应该照顾便捷性、系统性等方面的原则(参见高更生著《现代汉字规范问题》,商务印书馆2002 年12 月第1 版358~359页),“忄”的笔顺规范为“左点、右点、竖”,能够体现左点与右点的笔意联系,书写起来由上而下方便快捷,同时从整体上照顾到“垂露竖”作为主笔书写时收笔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横、竖、撇、捺、钩、挑的写法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

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

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点画是构成字形结构最基本的元素,尽管点画在用笔的书写方法上,小楷与大楷并无多大的区别,但事实上小楷比大字要细微得多,如果没有一定的大楷基础,就很难体味到小楷用笔的精到和细微之处。

小楷的点画在形态上是很富有变化的,相传钟繇小楷,点画各异,右军作字书,万字不同。

为了便于初学者切实扼要的掌握此法,试图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作一些介绍。

一、点法
点在笔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若一点失所,则如美人之眇一目,势必就会破坏字形的结构美,况其它七法,发笔时皆从点起,点失势则画易失误,此最关紧要,小楷作点,以露锋居多,这又是小楷用笔的特点。

作点之法,其势要重,所谓重即落笔的速度要快,但落点要轻,所谓“每作一点,如高峰之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磕磕然是形容石头互相碰击的声音,言其势重,不是指下笔时实用力,凡作露锋之点,当于空中作逆势,尖锋入纸,顺势落笔,落笔后即迅速将笔毫铺开,此即王羲之所说“每作一点,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也”。

不可采用兜圈子的办法去填满笔形。

作点时笔力要深入,即收笔时用腕法轻提笔锋,然后借势向下顿挫一二下,再反揭收之,收笔的动作要快,这样水墨便能深入点内,力透纸背,《禁经》所谓点如利钻镂金是也。

喻其有深入沉着之意。

二、横画
横画又称为勒,所谓勒有愈收愈紧之意,发笔时要逆入,收笔电动机回顾,行笔时要意有所顾,逆势涩进,《禁经》所谓“画如长锥之界石”喻其不可太光滑浮薄之意。

凡写长画,当于不平中求平,使其画势上平而下呈拱状,就象一只覆舟之样,切忌上平下亦平,则板刻之弊立见,柳宗元《八法颂》中说:“勒常患平”即是此意。

横画又要贵于变化,陈绎曾《翰林要诀》中说:“凡平画忌如算子,终篇展玩,不见横画,始是书法。

”所谓不见横画即是指无平行齐头,板刻凝滞之笔。

三、竖画
凡写竖画,当于曲势中求挺拔,则见笔力。

古人称竖画为努法,努有用力之意。

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努之为法,用弯行曲扭,如挺千斤之力。

”这是一种富有弹性和力度的曲线之美,或向、或背、或背中有向,或向中有背,或势直而局
部曲,最不可板滞,故柳宗元《八法颂》中说:“努过直则力败。

”就是这个意思。

四、长撇
长撇,古人称之谓掠。

冯班《钝吟书要》中说:“掠如蓖之掠发,此乃斜悬针而末锋飞起,宜出锋处送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击出,则无力而瘦弱。

”故作掠之法,颈部要细,腰部势微婉曲,宜肥劲有力,颜真卿《八法颂》说:“掠仿佛以宜肥。

“出锋时当以腕送,饱满尖锐,万不可作虚尖斜拂之状,柳宗元《八法颂》说:”掠左出而锋轻。

“如是则一笔之中有轻重粗细的变化,富有节奏感,由于收笔时势微曲而末锋飞起,故有回顾之势,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掠始作者,用肥健悠扬,而宜乎舒畅。

“极其生动地形容掠法的笔调。

五、短撇
古人谓之啄法,啄者,如鸟之啄物,锐而且速,喻其用笔当迅速捷、爽利、明快。

陈绎曾《翰林要诀》中说点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鸟喙之啄物。

六、挑法
挑法,古人称之谓“策法”,策者,鞭策之意,以鞭子策物,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书法三昧》中说:“策法,仰笔厲锋,轻抬而进,有如鞭策之势。

”所谓即侧行貌,喻作挑时当带侧势。

柳宗元《八法颂》中说:“策仰收而暗揭。

”暗揭就是空中作收势,由于写挑法时侧锋点入,锋尖上仰,已带偏侧之势,运笔时当边走边顿挫,边挫边提,至收笔时,锋已收归画中,故行笔不宜太快,快则势必形成偏锋浮薄之弊,正如《雪庵八法》中所说:“策始作者,用仰锋上揭,而贵乎迟留。

”迟留才能有时间将锋调正。

七、捺法
作捺之法,一波三折,势宜开张。

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

”行笔宜抑扬顿挫,不徐不疾,从容不迫。

收笔时,须笔战行右出,意即写捺角时笔画满捺,已带侧势,须用腕法带动笔锋,逐步衄挫,边走边提,将锋提到离纸之时。

唐太宗《笔法论》中说:“磔须战笔发外,得意徐乃出之。

”所谓“得意”即收笔时能将笔锋收归画中。

八、钩法
钩法,古人谓之趯法,有跳跃之意,陈思《八法详说》中说:“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所谓蹲锋,即出钩之前先向下作一快速的按笔动作,如人跳高时跃起前的半蹲动作一样,所谓“得势而出”即指蹲锋后在恰到好处时迅速出钩,不可迟疑,若佇思稍息则神纵不坠矣,出钩时要力送到笔尖,钩要饱满,不可虚尖怯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