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周末作业(1)杠杆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引言:杠杆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用于将力量或运动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杠杆原理并解决杠杆相关的问题是非常基础的物理知识。
本文将提供一些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题目一:平衡杠的应用小明想在家中制作一个平衡杠,他找来了两个木块,一个浴球和一个木棍。
他将浴球放在一个木块的一端,然后用木棍将另一个木块和浴球连接在一起。
小明想知道当浴球和木块的重量不同的时候,平衡杠将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题目二:力点的应用小红正在学习如何使用杠杆。
她有一个木棍,并在一端放置了一个小球。
然后她用一只力臂来推动木棍的另一端。
她发现当力臂离球的位置越远,木棍就越容易转动。
她想知道力臂的长度对杠杆的作用力有何影响?为什么?题目三:力臂的计算小明正在进行一项实验来测量一把锤子的杠杆运动。
他使用一个长木板作为杠杆,将锤子的一端放置在木板上。
他发现锤子在杠杆上运动的距离是力点的三倍。
小明想知道这把锤子的力臂是多长?题目四:力矩的计算小红使用杠杆装置举起了一个重物。
她测量了施加在杠杆上的力为10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为0.5米。
小红想知道这个杠杆的力矩是多少?题目五:杠杆的平衡小明使用一个杠杆将一根木棒固定在椅子上。
他想要使杠杆保持平衡。
他可以选择在木棒的哪个位置放置力点?为什么?如果他希望在杠杆的一端施加100牛的力,力点应该放在哪里?结论:通过解答以上的练习题,初三学生可以对杠杆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练习题涉及杠杆的使用、力臂的影响以及力矩的计算。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杠杆的应用与平衡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比如在DIY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
虽然杠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但它是理解简单机械原理、力学原理以及其他更复杂的物理概念的基础。
因此,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杠杆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杠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它帮助我们理解力的作用、平衡条件和机械优势等内容。
下面是一些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练习题一:一个杠杆,左侧是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A,右侧是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B。
杠杆的中心距离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是1.5米。
如果杠杆保持平衡,问物体A和物体B分别所受到的力的大小是多少?答案一: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左侧力矩等于右侧力矩。
设物体A所受力为FA,物体B所受力为FB。
根据定义,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即力矩=力 ×力臂。
由于杠杆保持平衡,所以FA × 1.5 = 4 × FB。
同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FA + FB = 6。
将上述两个方程联立,解得FA = 3和FB = 3。
所以,物体A所受力的大小为3牛顿,物体B所受力的大小也是3牛顿。
练习题二:一个杠杆,左侧是一个质量为3千克的物体A,右侧是一个质量为6千克的物体B。
杠杆的中心距离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是2米。
杠杆的支点处有一个力的作用,保持杠杆平衡。
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二:同样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FA × 2 = 6 × FBFA + FB = 9通过求解上述方程组,可以得到FA = 3和FB = 6。
物体A所受力的大小为3牛顿,物体B所受力的大小为6牛顿。
由于杠杆保持平衡,所以杠杆支点处的力大小为9牛顿,方向向右。
练习题三:一个杠杆,左侧是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A,右侧是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B。
杠杆的中心点离物体A的距离为1.2米,离物体B的距离为0.8米。
杠杆的支点处有一个力的作用,保持杠杆平衡。
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三:以杠杆支点为参照点,设物体A所受力的大小为FA,方向向左;物体B所受力的大小为FB,方向向右。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4 × FA = 2 × FB(力矩平衡条件)FA + FB = 6(力平衡条件)通过求解上述方程组,可以得到FA = 1.5,FB = 4.5。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练习题在初三物理学习中,杠杆和滑轮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它们在解决物理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提供一些物理杠杆和滑轮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题1:杠杆问题1. 在一个平衡杠杆上,两个物体分别位于杠杆的两端。
左端的质量为2kg,距离支点的距离为4m。
右端的质量为5kg,距离支点的距离为x米。
求x的值。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左端的力矩等于右端的力矩,即2kg* 4m = 5kg * x。
解得x = 1.6m。
练习题2:滑轮问题2. 在一个滑轮系统中,两个物体分别悬挂在两个滑轮的两端。
左侧滑轮的半径为0.5m,右侧滑轮的半径为1m。
左侧物体的质量为4kg,左右两侧绳子不可伸长或收缩。
求右侧物体的质量。
解析:根据滑轮的性质,相连的物体悬挂在不可伸长或收缩的绳子上,左右两侧的拉力相等。
由于左侧滑轮的半径是右侧滑轮的二倍,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可得4kg * g * 0.5m = M * g * 1m,解得右侧物体的质量M为2kg。
练习题3:杠杆和滑轮混合问题3. 在一个杠杆和滑轮组成的复杂系统中,左端悬挂着一个重锤,右端悬挂着一个物体。
左端重锤的质量为8kg,右端物体的质量为4kg。
左杠杆臂的长度为2m,右杠杆臂的长度为4m。
右侧滑轮的半径为0.5m。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求右侧滑轮的拉力。
解析:首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左边的力矩等于右边的力矩。
即8kg * g * 2m = 4kg * g * 4m + T * 0.5m,其中T表示右侧滑轮的拉力。
解得T = 48N。
通过以上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杠杆和滑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掌握了杠杆和滑轮的原理和运用,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物理问题,还可以通过它们来解释和理解自然界中的现象。
然而,这些习题只是一部分,初三物理杠杆和滑轮的知识还远远不止于此。
在未来的学习中,同学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公式和定律,并进行更加复杂的问题解析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杠杆(含答案) (1)

杠杆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B.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他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C.支点可以在杠杆的端点,也可以在力的作用线之间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答案:D解题思路:A:可以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之为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其它任意形状。
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动力、阻力对杠杆的作用是相反的,若动力是让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则阻力一定是让杠杆逆时针转动的的力;反之,若动力是让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则阻力一定是让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
若支点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如跷跷板,则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是相同的;若支点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的同侧,如切纸器,则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是相反的。
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力臂指的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的长短会随作用点位置不同、力的方向不同而改变,与杠杆的长度没有必然关系。
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杠杆2.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
她将苹果、桔子分别吊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
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A.苹果的重力B.桔子的重力C.吊桔子的绳对杆的拉力D.吊苹果的绳对杆的拉力答案:D解题思路:杠杆逆时针转动,说明左侧所受力大,而这个力是吊苹果的绳子对杠杆的拉力F。
苹果的重力是产生拉力的原因,但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不是苹果的重力,因为重力没有作用在杠杆上。
故D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杠杆3.如图中的皮划艇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浆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可看作是一个杠杆。
下图中的船桨模型中最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桨是绕着其末端转动的,故支点在末端;动力是手施加的向后的力;船桨向后拨水,则水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从而推动船向前行进。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杠杆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是用来描述力量作用在物体上的方式的一种工具。
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杠杆为支点,力施加在杠杆的一端,物体受力作用在杠杆的另一端;一类是以杠杆为支点,力施加在杠杆的中间位置,物体受力作用在杠杆的两端;一类是以杠杆为支点,力施加在杠杆的一端,物体受力作用在同一杠杆上的一点。
在初三物理学习中,掌握杠杆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通过练习杠杆的问题,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练习题1:某个杠杆上,一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位于离杠杆支点0.5米的位置处,另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位于离杠杆支点3米的位置处。
如果将杠杆的支点放在离介质不远的地方,使得杠杆处于平衡位置,请计算支点离物体距离是多少?解答:根据力矩守恒定律,物体在杠杆上的力矩之和为零。
力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该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设物体1的力臂为x,力为F1;物体2的力臂为(3-x),力为F2。
由于杠杆处于平衡位置,所以F1 * x = F2 * (3-x)。
另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 * 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
所以F1 = 2 * g,F2 = 4 * g。
将上述结果代入方程中,得到2 * g * x = 4 * g * (3-x)。
化简得到2x = 12 - 4x,整理得到6x = 12,解得x = 2。
所以支点离物体距离为2米。
练习题2:某个杠杆上,有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位于距离支点1.5米的位置处,另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位于距离支点3.5米的位置处。
如果将杠杆的支点放在离介质不远的地方,使得物体1向下的力为30牛顿,请求物体2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少?解答:杠杆达到平衡时,物体1向下的力等于物体2受到的支持力。
所以物体1向下的力为30牛顿。
物体1的力臂为1.5米,物体2的力臂为3.5米。
初三物理第二学期双休练习第1周

用鱼竿钓鱼A 用羊角锤拔钉子B用筷子夹取食物C用笤帚扫地D初三物理第1周双休日作业班级姓名学号等第1.如图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动力F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3.如图是汽车、摩托车油量表(实际上就是电流表)原理示意图,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则(注意:支点在O)()A.向油箱里加油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B.燃油消耗下降时,电流表示数变大C.燃油全部耗尽时,电流表将被烧坏 D.R′可以用导线代替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金属丝电阻大小的因素.他手边除了有电路中的器材外.还有一根金属丝,则()A.只能探究电阻与金属丝长度的关系 B.只能探究电阻与金属丝横截面积的关系C.电阻与金属丝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都能探究D.电阻与金属丝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都不能探究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A.○V示数变大,○A示数变小,○V与○A示数的比值不变B.○V示数变小,○A示数变小,○V与○A示数的比值不变C.○V示数变小,○A示数变大,○V与○A示数的比值变小D.○V示数不变,○A示数变小,○V与○A示数的比值变大6.小李晚上做功课,把台灯插头插在书桌边的插座上,闭合台灯开关,发现台灯不亮.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明把台灯插头插入其他插座,发现台灯能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插入书桌边的插座孔进行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孔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
故障原因可能是() A.书桌边的插座与火线断开 B.书桌边的插座与零线断开C.进户线零线断了 D.进户线火线上的熔丝烧断7.20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从酒泉发射,在轨运行17天途径 1100万公里的行程,返回舱于11月17日晚,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答案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答案在初二物理学中,杠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力和力臂之间的关系,并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杠杆的问题。
下面是一些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1. 问题:一个杠杆的长度是2米,杠杆一端有一个重量为50牛的物体,另一端有一个重量为100牛的物体。
在杠杆的中间,杠杆支点的位置在哪里?答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力矩和力臂的乘积在两边应该相等。
设力矩为M1和M2,力臂为D1和D2。
根据公式 M1 = M2,我们可以得出 50 × D1 = 100 × D2。
由于杠杆长度为2米,我们可以得出D1 + D2 = 2。
联立这两个方程,我们解得 D1 = 1米,D2 = 1米,即杠杆的支点位于中间位置。
2. 问题:一个杠杆的长度为3米,支点与物体1的距离为1米,物体2的距离为2米,物体1和物体2的重量分别为60牛和40牛。
这个杠杆是否平衡?答案: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力矩为M1和M2,力臂为D1和D2。
根据公式 M1 = M2,我们可以得出 60 × 1 = 40 × 2。
计算得出这个等式成立,所以该杠杆是平衡的。
3. 问题:一个杠杆的长度为4米,支点与物体1的距离为2米,物体2的距离为1米,物体1和物体2的重量分别为80牛和120牛。
在杠杆的中间,杠杆支点的位置在哪里?答案:同样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力矩为M1和M2,力臂为D1和D2。
根据公式 M1 = M2,我们可以得出 80 × 2 = 120 × 1。
计算得出这个等式不成立,所以该杠杆不是平衡的。
4. 问题:一个杠杆的长度为5米,其支点与物体1的距离为3米,物体2的距离为1.5米,物体1和物体2的重量分别为50牛和100牛。
在杠杆的中间,杠杆支点的位置在哪里?答案:同样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力矩为M1和M2,力臂为D1和D2。
初三物理杠杆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杠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B.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C.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等臂杠杆D. 以上说法都正确2. 杠杆平衡条件是()A.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B.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C. 动力×阻力臂=阻力×动力臂D.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3. 杠杆的分类是根据()A. 杠杆的形状B. 杠杆的材料C. 杠杆的用途D. 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4. 一个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那么这个杠杆是()A. 省力杠杆B. 费力杠杆C. 等臂杠杆D. 不能确定二、填空题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和______。
2.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杠杆,它能够______。
3.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杠杆,它能够______。
4.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杠杆,它能够______。
三、解答题1. 一个杠杆的动力臂是3米,阻力臂是1米,动力是200牛顿,求阻力的大小。
2. 一个工人使用一个杠杆,动力臂是2米,阻力臂是1米,阻力是300牛顿,求动力的大小。
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D4. A二、填空题1. 动力臂2. 省力,省力3. 费力,费力4. 等臂,不省力也不费力三、解答题1. 阻力=动力×动力臂/阻力臂=200N×3m/1m=600牛顿2. 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300N×1m/2m=150牛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周末作业(1)杠杆
命题徐超审核陆文娟班级姓名学号
1. 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弹簧秤改为沿斜上方用力拉,要使这个杠杆仍保持平衡,弹簧秤的示数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定
2、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
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
已知AO、O'B长度均为 0.25m。
若把B 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20N;若把B端竖直向下稍微压下一点,则至少需要用力()A.20N B.40N C.60N D.8ON
4.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重物是40牛和50牛.此时杠杆平衡,若使两端物体都减少10牛.则( )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D. 不能确定
5.一个原来水平静止的杠杆,如果再作用一个力后,杠杆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此力可能是( )
A. 竖直作用于动力点上
B. 竖直作用于阻力点上
C. 竖直作用在支点上
D. 作用在杠杆的任一点,但力的作用线必须与杠杆垂直
6.一根直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杠杆垂直的力F,如图所示,当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 F的大小变化情况应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不变
7.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
8.如图,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若将测力计缓慢地自位置1移到位置2,并保持杠杆始终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是()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然后减小D.先减小,然后增大
9.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估测物G的重,当杠杆平衡时,已知力F大小为5牛,则物G的重( )
A.大于5牛B.小于5牛C.等于5牛D.无法确定
10.如图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在中点用悬线挂起来,铁丝恰好平衡,如把其右端对折起
来,那么它是否还能保持原来的平衡状态呢?
11.如图所示杠杆O,在A点分别用力F1、F2、F3作用在杠杆上都能使杠杆平衡,则最省力的是哪个力?最费力的是哪个力?
实验次数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0 0.04 4.0 0.02
2 1.0 0.02 0.5 0.01
3 2.5 0.03 1.5 0.05
(1)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2).如下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个钩码。
(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3)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a,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b,则F a F b (填“大于、小于、等于”)
13.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
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14.如图是一种门锁把手的示意图,O点是把手的转轴,请画出作用力F的力臂L
15.如图,试画出缝纫机脚踏板所受动力、阻力的力臂。
16.如图所示,重100 N的均匀木棒AB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请你画出木棒所受拉力的力臂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7.如图7所示简易吊车正在吊起重为G的建筑材料,请在图中杠杆OB上分别画上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