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你的健康观
美容美发营销广告文案

美容美发营销广告文案1. 颠覆你的发型观念,焕发新鲜感!我们的美发团队专注于打造个性化、时尚前卫的发型,让你的头发成为最具吸引力的亮点。
无论是修剪、造型还是染色,我们都拥有最新的技术和独特的创意,为你带来绝佳的美发体验。
2. 独一无二,定制你的美容方案!我们的美容师团队以个人特点为出发点,为你量身定制专属的美容方案。
无论是面部护理、身体美容还是美甲,我们都将用心打造,让你焕发自信的美丽。
3. 美丽不分年龄!我们致力于为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带来全方位的美容服务。
我们的专家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深知每个年龄段的肌肤需求。
无论你是青春少女、职场女性还是成熟女性,我们都将为你提供最适合的美容方案。
4. 一站式美容美发,满足你的一切需求!我们骄傲地提供一站式的美容美发服务,让你能够在一个地方享受到全方位的专业护理。
从头到脚,从发型到美甲,我们都将用心打造,展现你最完美的一面。
5. 拥抱自然美,我们注重健康护理!我们坚持使用纯天然和有机的护肤产品,致力于为你带来健康、自然的美丽。
我们的专家将根据你的肤质和需求,为你提供专业的护理方案,让你感受肌肤的健康与活力。
6. 与众不同,你的美丽由你定义!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美丽之处,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你发现和展现自己的魅力。
无论是从发型到妆容,我们都将倾听你的需求和想法,为你打造与众不同的个人形象。
7. 投入美丽,获得自信!我们深知美丽与自信的紧密联系,因此我们的美容美发服务旨在帮助你塑造自信的形象。
通过精心的护理和独特的造型,我们希望你能够在每个场合中都展现出充满魅力的自信态度。
8. 美丽从头发开始!我们的专业发型师将为你打造符合你个人风格和形象的发型。
无论是时尚前卫还是优雅端庄,我们都将根据你的要求和喜好,用心设计和处理你的发型,让你的头发成为自信的标志。
9. 美容美发不只是表面功夫!我们深知美丽需要保持,因此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建议,帮助你实现长久的美丽效果。
颠覆认知的十二个观点

颠覆认知的十二个观点1. 支持性一直以来都是最好的情感传统上,我们被教导认为,支持性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并鼓励我们追求目标。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过度的支持性可能会对某些人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挑战时。
有时候,人们需要更多的挑战和磨练,而不是简单的安慰和支持。
2. 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我们通常认为,失败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然而,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路上充满了失败和挫折。
事实上,失败不仅是成功的必经之路,而且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能够增强我们的坚韧和灵活性,并为我们未来的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创新往往是有目的的失败创新是改变世界的关键,但是在实践中,创新往往意味着冒险和试错。
事实上,许多成功的创新都是由失败的尝试和错误的决策所铸就的。
因此,正视失败,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创新的必经之路。
4. 异类往往是最有创造力的传统的观念认为,普通人才是最受社会重视的,而异类往往被视为另类和不合群。
然而,许多成功的创新者都是异类,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创造力。
因此,重视异类,倾听他们的声音和看法,是推动创新和进步的关键。
5. 自信与自恋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自信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情感,它能够提高我们的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
但是,自恋则指的是一种过度的、不健康的情感,它会导致我们对自己的过分优越感和自我中心。
因此,我们需要区分自信与自恋之间的差异,并学会保持适度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
6. 爱并不是完美和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它既能够带来快乐和幸福,也可能会带来挫折和痛苦。
我们需要认识到,爱并不是完美和无条件的,我们应该学会面对和处理关系中的问题和挑战,提高我们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更加健康和有意义的关系。
7. 情绪的调节是关键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学会管理和调节我们的情绪,以更有效地应对挑战和逆境,是实现成功和幸福的必要条件。
演讲稿写关于健康饮食题目该怎么取

演讲稿写关于健康饮食题目该怎么取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听众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演讲,与大家分享有关健康饮食的话题。
在我们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健康饮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取一个恰当、吸引人的演讲题目呢?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取一个合适的健康饮食演讲题目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抓住关键点来确定演讲题目。
健康饮食的核心是合理搭配和选择食物。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食物分类、营养需求、食物组合、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等。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搭配:关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比例”作为演讲题目。
这样的题目紧扣健康饮食的关键问题,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并为后续演讲内容的展开提供了方向。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有趣或引人入胜的题目。
例如,“厨房魔法:如何通过饮食改善你的生活”或“健康餐桌上的魔法: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这样的题目能够激发听众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演讲内容产生兴趣。
在演讲中,我们可以通过分享有趣的故事、案例和实用的建议来吸引听众,并让他们对健康饮食产生共鸣。
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直接、简洁的题目。
例如,“从餐桌开始:健康饮食的第一步”或“健康饮食:舒适和均衡的艺术”。
这样的题目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能够直接传达演讲的主题和目的。
在演讲中,我们可以从食物选择、烹饪方法和餐桌礼仪等多个方面展开,帮助听众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有争议或颠覆思维的题目。
例如,“胖得有道理:重新定义健康和美食的关系”或“超越追求体型:健康饮食的真正含义”。
这样的题目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挑战他们对健康饮食的既有观念,并促使他们思考不同的角度。
在演讲中,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数据、研究成果和个人经历来支撑我们的观点,引发听众的思考和讨论。
最后,一个好的演讲题目需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传达演讲的内容和目的。
新时代需要健康审美观的话题作文

新时代需要健康审美观的话题作文什么是文艺?干脆说,文艺就是人,就是文化,就是人心人志人生人设,是人的情怀、人的个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渴望与期盼、人的追求与向往、人的纪念与祝福。
是人的灵魂与内外宇宙的激情撞击。
文艺与人一样,有高远与低劣、充实与空虚、文明与粗鄙、深邃与浅俗、君子与小人、志向与苟且、善良与恶毒、悲悯与冷酷、美好与丑陋、阔大与狭隘、清醒与昏乱、智慧与愚蠢、坦荡与阴损、公正与偏执等等的区别。
有上三流、中三流、下三流的差异。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从《诗经》开始,我们就有着升华致美的追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诗句,高于如今的“颜值”说十万八千里。
从荀子的“修齐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的提出,到《礼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的定义,从古代的诗教到近代王国维“有境界自成高格”之论,都表现了我们的文艺传统贯穿着追求真善美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我们需要判断,我们需要区分,我们需要选择。
我们期待的是在对文艺作品文艺生活的接受、欣赏、享受与愉悦中,发展成长我们的精神品质、学问知识、智慧能力、眼界心胸、审美格调,丰富充实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精神境界,更深刻地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增强我们的精神创造力与克难意志力。
有些说法如卖点、泪点,尤其是可厌的“颜值”之说,低俗化虚伪化小贩化了一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文艺认知与文化审美的品位。
一批空心作品、造星运动、传媒炒作,以低充高、以假乱真、以劣当好,颠倒了文艺作品与文艺生活的高下成败。
进一步,追星的行为变成小圈子小团体,什么圈粉,什么饭圈,什么群架,乌烟瘴气、装模作样、颠覆常识、颠覆秩序,制造伪明星伪偶像伪粉丝伪捧角儿伪流量的歇斯底里,就更不堪了。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追求知识与修养,不追求高端与深刻,没有格调与品位,没有热爱与担当,没有深情与宏愿,而是把文艺生活降低到欲望、奇葩、偷窥、炫富、炫狂、炫蠢、造势、起哄乃至发泄、捣蛋、麻醉的百无聊赖的寄生虫式的精神状态底线上下,这些只能算是假冒伪劣的反文化现象。
十一条鱼的故事 颠覆你的健康认知[漫画]
![十一条鱼的故事 颠覆你的健康认知[漫画]](https://img.taocdn.com/s3/m/7a2bc663a8956bec0975e3f1.png)
十一条鱼的故事- 颠覆你的健康认知[漫画]先讲个11条鱼的故事,听完了你就明白中医养生和西医治病的区别,为什么自己也能调好病。
今天有个鱼池,养了11条鱼。
那么,鱼是由什么来养的?(水)鱼养的好不好是由水质决定的。
如果水质出了问题,鱼身上会不会长斑掉鳞?会不会翻肚子死亡?(会)那么问个问题:换鱼、扔鱼有用吗?(没用)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干什么?(换水)我们的身体里也养着11条鱼,这11条鱼就叫做五脏六腑。
我们的五脏六腑,就是我们身体里的11条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身体70%都是水,我们的血液里呢80%都是水,因此,五脏六腑等于泡在水里!我们的这11个脏器由什么来养?是不是由我们血液来养?那么,养得好不好由什么来决定?是不是由体质来决定?那么体质好不好怎样才能知道?我们要到医院来抽血、验尿,化验大小便来查。
我们在查体质的时候有没有查过一个指标叫“血脂”的?什么叫血脂?就是血液里的脂肪含量,换句话说就是看你血液的油超标了没有。
一旦高了叫“血脂粘稠”,其实就是鱼池里的油多了。
还有一个指标,叫做尿酸。
就是本来要尿出来的酸性物质,现在没有尿出来,停留在体内,就叫尿酸,也就是鱼池里酸性物质超标。
有没有听说过转氨酶这个指标?什么叫转氨酶,查的是哪个脏器的功能呢?(肝脏)肝脏是干什么的?(解毒的)转氨酶查的是肝脏的功能,也叫“肝功”。
那查肝功是在哪里抽血?是不是在胳膊上?为什么查肝功要在胳膊上抽血查?因为肝脏是解毒的,相当于小区里有一个垃圾车,会在小区的每一条路上都走一遍。
走过去如果垃圾车功能是正常的,这条路就干净了。
如果垃圾车的功能出现问题,垃圾车走过去,反而会丢下很多垃圾,这就叫功能出现问题。
所以当我们的肝脏解毒功能下降的时候,血液里就会有很多的毒素,这种毒素不管在胳膊还是在大腿上,只要抽出来的血液毒素超标就叫转氨酶偏高。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要去医院化验肝功的时候,在前7天如果你天天在吃肉、喝酒、吃药,你还天天熬夜。
20个自我保护的健康妙招,颠覆你原来的养生观念!

20个自我保护的健康妙招,颠覆你原来的养生观念!温馨提示:从朋友圈进来的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的"生活知识精选"可一键关注1、不要临睡前才洗热水澡体温太高也会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你的睡眠质量。
因此,临睡前才洗热水澡绝不明智。
聪明的做法是,在睡前90分钟沐浴,这样等到临睡时,体温刚好降到最适宜睡眠的温度。
如果迫不得已在临睡前洗澡,就在最后用冷水冷敷一下额头,也有助于体温迅速降低。
2、租房前先消毒如果你还是租房族,那么一定要小心了!因为“二手房”是大部分疾病传播的源泉。
在中国,几乎没有业主会在出租房屋前对房屋进行消毒,而螨虫、流感病毒、乙肝病毒、霉菌等都能在常温下存活很久。
尤其墙壁、床铺、衣柜、马桶、洗手池这些地方,都要仔细消毒,至于空调、洗衣机、饮水机更是要请专人来消毒。
3、不要在健身房健身当然,这里指的是空气流动性不好的健身房。
因为这样的健身房中充斥着他人呼出的废气、排出的毒素,而你在运动状态下,最易吸收进这些废气和毒素,不仅起不到健身作用,反而让身体遭殃。
所以,要么选择空气流动性良好的健身房,要么干脆在户外运动,尤其是绿植茂盛的公园,那可不是老爷爷老奶奶。
4、限量喝水香港中文大学陈楠医生说:每天喝水不是越多越好!你的身体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你的肾脏每小时只能排出800——1000毫升水量。
1小时内喝水超过1000毫升,会导致低钠血症。
5、别在疲劳时喝咖啡、抽烟尽量不要在身体特别疲劳时喝咖啡或抽烟来提神,否则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心悸、心慌就是严重的症状表现。
尤其不要在疲劳时既喝咖啡又抽烟,否则不仅对身体的伤害是翻倍的,咖啡的独特香味和成分还会加重你对香烟的渴望!6、中午也要刷牙你坚持每天早晚刷牙,但睡眠时你口腔内细菌的繁殖速度其实只是白天时的60 %,换句话说,白天你的口腔也需要护理,中午也要刷牙,但不要在餐后立即刷牙,最好安排在餐后半小时,这样能防止损伤牙釉质。
下列哪些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

现代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模式。
下面是一些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观点的观点:1. 健康观念的转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医学模式强调疾病治疗,而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健康的预防和全面的管理。
现代医学更加注重健康的全面性,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健康。
2. 个性化医疗现代医学模式提倡个性化医疗理念,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疾病进行精准治疗。
个性化医疗包括基因检测、精准药物治疗等,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3. 综合医疗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强调综合医疗,即不同医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相互交叉,形成多学科的综合医疗模式,能够更好地解决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 重视患者参与现代医学模式强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主体地位,医生和患者应该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增强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治疗遵从性。
5. 强调证据医学现代医学模式倡导通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系统的药物评估,来确定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强调科学证据在医学决策中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包括健康观念的转变、个性化医疗、综合医疗模式、患者参与和证据医学,这些观点在医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涵盖了许多方面,其中健康观念的转变是医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从过去传统的医学模式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逐渐由被动的治疗向主动的预防和全面管理的重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健康观念的转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重视。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健康的全面性,将健康视为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综合概念。
这个观点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医学模式的一种挑战,更是对健康观念的一次深刻颠覆。
在传统医学模式下,人们对健康往往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健康被视为“没有疾病”,而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念则更注重个体的全面健康状态。
我的健康之路

我的健康之路健康观念已经深入我们的心中,尤其是经历2020的肆虐疫情后,更让全国人民对健康有个更高的认识,让人们意识到什么是脆弱和不堪,很大程度上彻底颠覆了人民的健康保健观念。
疫情前,很多人的目标是升职、加薪、买车、买房……,疫情后,大家都有一个纯粹的目标“活着”,唯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平安的活着。
一、健康的概念我们都渴求健康,就要全面的认识健康的涵义,这样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不断前进。
通常认为,不生病便是健康,但真的如此吗?在《辞海》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相比于“健康就是没有病”完善些,但仍然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所提到的健康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个定义提示我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人类追求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完全健康,达到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故而,不仅仅是肉眼看得见的健康问题我们要关注,肉眼看不见的现象我们也得重视,那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在不经意间会给健康埋下危险的种子。
就比如一遍吃饭一边工作,从食堂打完饭后就回到宿舍,打开电脑或者手机开始追剧,形成脑部与肠胃争夺血液的状况,这样不仅会影响大脑的供血不足,还会影响食欲,一个半小时的吃饭硬生生被我自己拖到了一小时,越到后面越吃不下去了,不经意的小细节都在影响我们的健康。
二、大学生健康的重要性常说,“1”代表健康,“0”代表权力、地位、名誉……只有当你拥有“1”时,后面的“0”是越多越好,代表你的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颠覆你的健康观这是一篇旧文,但绝对值得珍藏。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韩启德于2014年5月份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做了一场很有影响力的《对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思考》报告。
下面五条是他的主要观点。
1.高血压不是疾病,只是危险因素。
100个40岁以上高血压的人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是受益的,他们还可能存在药物的副作用。
2.“早发现”并没有降低癌症死亡率。
肺脏、肾脏、肝脏、甲状腺都会有意外的查出癌症,但是这些癌症99%左右都不会有事。
3.有一个荟萃研究,16项研究合在一起,18万人,结果发现做不做健康体检,但除去老龄人,对死亡率并没有影响。
4.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的保障来决定的。
5.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做魔法。
够颠覆吧?!下面一起读全文……我今天就两个医疗方面的问题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是关于疾病危险控制因素的问题,二是关于疾病筛查的问题。
首先有一个声明,我做的是科学报告仅限于学术。
第二,科学鼓励大胆质疑,同时要求实证,我今天会谈一些颠覆性的意见,但是我都有一些依据,这些依据都有严肃的科学论文会注明。
第三,这是我一家之言。
第四,只提供一个侧面,不是全面。
第五,时间所限,只能举例说明,点到为止。
最后敬请媒体完整解读,切勿断章取义。
1、针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治疗什么是危险因素呢?我们说每一种病特别是慢性病都有一定的发病概率,如果说某些因素能够使群体里面这个病的发病概率提高,我们称它为危险因素。
如果在人群里把这个危险因素控制住了,这个疾病就会减少。
最典型的例子,通过研究,上世纪后半期美国认为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他们下力气控制着这三个危险因素,这三个危险因素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以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当然随着发展,他们把饮食健康习惯放在第一位,特别是低盐,特别把高血糖、肥胖等越来越多地作为危险因素。
为了更加直接的理解,我以高血压为例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在2012年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组织的博士生年会上,有500多位博士生参加,我在会上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回答。
第一个问题,高血压是疾病吗?当时全场几乎人都举起了手,我说不是,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的病理过程。
此时,人体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表现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丧失,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因为疾病不仅要有前面的条件,必须要有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者丧失,并且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而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这些,因此不是疾病,是危险因素。
第二个问题,高血压需要治疗吗?全场多数人举起了手,也有1/3的人没有举手,没举手的说既然不是疾病,我为什么要治疗呢?另外的人说,大家都知道高血压要治疗,而且是危险因素。
我说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呢?我给大家说一个事实结论,通过大量的研究,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25%-30%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这个作用很显著。
这个讲完了以后,我说高血压需要治疗吗?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是需要治疗的。
第三个问题,如果你自己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都举起了手。
当把降低30%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结论用到个体时,是什么样的含义?我国4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发生率最高统计为15%左右。
降低30%发生率,即降为10.5%。
亦就是100个40岁以上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受益。
还有可能存在药物副作用,加上服药的经济负担。
第四个问题,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位140/90mmHg合理吗?这是基本上世界这个病的标准,大家都遵守。
那么危险因素的标准怎么来定?一个疾病怎么来定呢?我们理想的状况,如果诊断的指标随着他的身高、病情的严重度在一个拐点急剧增高的时候很简单,我们就把这个标准定在这个拐点上。
还有一个情况比较麻烦一点,是在一个缓慢的局限以后急剧升高,我们把标准定在这儿,还是定在那儿,差别不大。
最糟糕的,如果一个疾病随着指标的增加是一条直线的上升,把治疗放在哪里呢?非常不幸的,高血压是直线的情况,也就是说,血压越高越不好,越低越好,但是越低是能够维持正常的脑供血。
因此,这个高血压的标准是定在这一端好,还是定在那一端好,这是一个困惑的问题。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定在90mmHg呢?认为它比95、100好,但是不如85好。
当然也有人说要加上药物的副作用,考虑一个平衡点放在90,是不是那样呢?有一个研究显示8000多例高血压患者经过4-5年降血压治疗,所谓轻度就是150以下和120左右,治疗组和不治疗组相比,总死亡率冠心病的发病率、卒中发病率、心血管发病率都没有显著差别,说明这个标准如果定高10mmHg和现在定的标准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反过来治疗的人有9%发生药物的副作用,而不得不终止治疗。
所以如果把高血压的治疗起点由现在140mmHg,包括90,放在100的话,可以减少1亿人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的问题提到这里,大家可以再回忆,我再举一些其他的例子。
2、关于糖尿病前期标准的确定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诊断糖尿病前期的空腹血糖标准是6.1mmol/L,美国将此标准改为5.6mmol/L。
我国2008年和2010年分别进行过两个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前者仅用空腹血糖和糖负荷2小时血糖,而后者不仅采用了美国的空腹血糖标准,而且增加了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推算出我国糖尿病前期人群分别为占成年人的15.5%和50.1%。
3、关于骨质疏松的用药尤其女同志绝经以后都有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有一个研究,平均68岁骨密度低于-2.5,服用阿仑磷酸钠(Alendronat)治疗四年,治疗组骨质0.2%,对照组不服药的0.5%。
就是说,由于服药下降了56%,是非常显著的。
但是要看正常的不吃药的骨质里面是0.5%,降到0.2%,绝对的效果意味着每333位妇女连续服药四年是可以预防1例骨质疏松。
反过来,332位妇女白吃了药,但是有产生房颤的风险高达1-0.4%。
由于降低了诊断的阈值,对美国人得病的数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糖尿病的标准降低以后,糖尿病发生率增加了14%,血压标准降低了以后增加了35%,血脂的标准降低了以后增加了86%。
总之,当前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实际结果是,极少有个人因为采取措施而受益,绝大部分干预没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反而使健康受到损伤。
这个问题是产生在我们所有研究都是给予概率的基础上,小概率要干预绝对效果是很小的。
但是要落实到个人的话,谁也不能确定我是这个1%的人里面呢?还是99%里面的人呢?因此,你去不去干预要自己做决定或者医生帮助决定,怎么办?后面会讲到。
4、疾病的筛查,尤其是几种癌症筛查的情况第一,前列腺癌。
美国人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就是前列腺癌的抗原组织,前列腺癌有一种蛋白到血液里面是PSA,80年代中期以后广泛的应用,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都作为普查的指标。
美国有一个研究,76000例病人,55-74岁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测一次PSA,一半人不做检查,结果怎么样呢?筛查组发现前列腺癌每1万人是108个人,对照组只有97人,前者增加了12%,也就是说PSA筛查以后发现的病人增加了。
但是13年以后这两组检查和不检查,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
欧洲做了一个研究有一些差别,就是说发现了在做PSA筛查四年的人,他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是8.2%,不做的只有4.8%,不仅发病率不一样,死亡率由于做了PSA也下降了20%,这下降了2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取决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前列腺癌死亡率本身只有每年千分之0.3到0.4,下降20%就是说两组之间实际死亡率只有千分之0.73,说明每筛查1409个人,才能减少1例死亡。
而根据发病率的差,每筛查1409个人,能够多查出49例病人,其中48个人是过度症状。
第二,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症现在包括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美国、澳大利亚国家统计,2012年比1975年的病人增加了3倍,但是同时期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差别。
再来看肺癌,美国做了45万人的研究,做各种筛查办法和不筛查比较,发现每年做X胸片和不筛查差别,每年做两次以上高频度的X胸片检查,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
如果做胸片再加做痰细胞检查和单独胸片检查比较,死亡率似乎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别。
只有一种情况,就是针对抽烟的或者曾经抽过15年烟的人肺癌高危人群里面发现做CT检查和胸片检查相比,肺癌的死亡率下降了20%。
如果放绝对的死亡率来看,和刚才的意义是类似的。
第三,乳腺癌。
加拿大做了一个研究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认为美国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要接受一次乳房钼靶X线检查,来早期筛查乳腺癌是没有用的,因为做了八九万的人,检查和不检查各半,最初五年发现病例增加了27%,死亡率没有变化。
有一部分人已经随访25年,发现发病的检查检出率增加了3.8%,死亡人数也是没有影响的。
也就是说,查钼靶X线是可以查出更多的病人,但是对减少死于乳腺癌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表示强烈的质疑,因为美国、瑞典和其他国家都有研究表明,筛查钼靶X线乳腺癌十年死亡率最多能够降低30%。
即使如此,从绝对死亡率来看,人群死亡率只是从千分之3.3降到了千分之2.3,就是每年每筛查1000个人可以减少1个人死于乳腺癌。
1975年到2005年美国5种癌症诊断率和病死率,诊断率每一种癌都是大幅度的增高,但是死亡率1975年和2005年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别。
这里有一种可能,就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确实癌症的发生率是增加的,只是因为早发现、早治疗,因此都治好了,所以死亡率不变。
但是又无法解释同一个时期分量种,检查和不检查死亡不变。
还有更多的证据,有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发生麻烦,但是是癌症病人。
比如死于非甲状腺癌的病人,别的原因死的,他去做切片,发现36%的人里面有甲状腺癌,如果把这个切得更薄,薄5倍,就有更多的癌症。
死于40-50岁不是癌症的女性,去查她的乳腺组织,有40%的妇女是有乳腺癌的。
更有甚者,死于非癌症的70岁的男子前列腺组织切片发现80%以上是有前列腺癌的。
像我们这些人如果平时什么事都没有,没有事找事情的话,一般80%的人会发现前列腺癌的。
这有更好的证据,美国底特律做了550个人意外死亡的男性,统统把前列腺癌取出来做病理,发现一半以上的人有前列腺癌,当然随着年龄的不同比例会越来越高。
我们平时做体检,什么情况都没有,就是查,意外查出癌症,所以给了一个名字叫“Lncidentaloma”,肺脏做CT50%的人发现可疑,实际上10年风险只有1.8%,所以它不是致命癌症的机会96%。
不吸烟的人当然发现的少,其他肾脏、肝脏、甲状腺都会有意外的查出癌症,但是这些癌症99%左右都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