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学期期中检测教案 新人教版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教案及练习第六单元-word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教案及练习第六单元内容预览:第六单元《秋水》1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名周。
约前369-前286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52篇。
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
2出自课文成语:①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
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
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②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的人笑话。
贻,遗留。
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3.庄子寓言:东施效颦安知鱼乐涸辙之鱼庖丁解牛4.其它(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2)古今异义:至于北海百川灌河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至于: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河: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面目:古义,脸。
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边)(3)词类活用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4)一词多义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听到,动词)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始吾弗信(开始,名词)5.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6.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闵集中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教案教学设计

闵集中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9分)1、读下面的诗,完成(1)—(4)题。
(6分)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1)诗中加点字“薄”的读音是。
(1分)(2)第1行诗中“簇新”的意思是。
(1分)(3)仿照“我是……理想,刚……脱”的句式,给“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续写下句。
(2分)(4)本节一系列的生机勃勃的意象,表现了的情形。
(2分)2、名句积累(4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
(2).《沁园春·雪》中最能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主旨句是,,。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了典故的句子是,。
(任写一句)(4).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宏。
写出一句关于善待他人的名言。
3、《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1分)(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外号:(1分)性格特征:(2分)4、阅读下列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空白处内容已删除)调查对象名次日本15所高中学生1303人美国13所高中学生1051人中国22所高中学生2201人日本美国中国第一名父亲父亲第二名母亲第三名母亲第十名母亲第十一名父亲(1).用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
(2分)(1)日本:(2)美国:(3)中国:(2).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1分)(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
(2分)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1分)(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5——6题。
(4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期中试卷讲评教案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期中试卷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期中考试中的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试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二、教学内容2.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找出学生在各题型中的薄弱环节。
3. 针对薄弱环节,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并整理期中考试试卷,准备相关分析材料。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试卷讲评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答题情况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找出薄弱环节。
5. 改进建议:教师针对薄弱环节,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6. 学生讨论:学生根据教师的分析和建议,进行自我反思,讨论如何改进学习方法。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讲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试卷的整体分析能力,以及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认知。
2. 学生对改进建议的接受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落实改进措施。
3.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以及对讲评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期中考试试卷:用于分析和讲评。
2. 相关分析材料:用于辅助讲解,加深学生对试卷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巩固讲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试卷分析,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试卷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2. 答题情况分析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找出薄弱环节。
人教新课标九年语文级下册期中测试卷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九年语文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人教新课标九年语文级下册期中测试卷(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8分)1、请选出注音与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憔qiáo悴蘸zhàn着涡wō行笑窝wōb、孱chán弱羼chàn水捯dǎo气倒dǎo霉c、陷qiā死陷xiàn阱哮xiào喘咳ké嗽d、万籁lài簌sù簌嶙lín峋峻jùn岭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2分)a、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洋兴叹,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出来。
b、四下里一片沉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精神抖擞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c、这是幻像吧,也许是海市蜃楼吧——多半是幻像,是他的错乱的神经搞出来的把戏。
d、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微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落千丈。
3、对加点词语解释不符合句意的一项是()(2分)a、离他不到二十英尺远的两块巉岩之间,他隐约看到一只灰狼的头。
(高而险的山岩)b、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浓密的胡子)c、他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
(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d、一种经验,一个微不足道的观察,一次彻底的调查,欢乐和忧伤,失败和胜利,以及梦想、臆测、幻想,无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益处。
(主观的推测)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的文字,有600公斤重。
b、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c、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百分之八十的锅炉使用了有效的消烟除尘装置和其他简易措施。
2022-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初中】

2022-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初中】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2022-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的教学设计。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资源的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 掌握九年级语文下册中的核心知识点和重要概念。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实际运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课文阅读》- 课文1:《XXX》- 课文2:《XXX》- 课文3:《XXX》- 课文4:《XXX》第二单元:《作文写作》- 作文题目1:《XXX》- 作文题目2:《XXX》- 作文题目3:《XXX》- 作文题目4:《XXX》第三单元:《口语表达》- 口语练1:《XXX》- 口语练2:《XXX》- 口语练3:《XXX》- 口语练4:《XXX》教学方法和策略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 评价反馈法: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 多媒体教学资源:课件、视频等3. 作文写作辅助资料:范文、写作指导等4. 口语练参考资料:对话素材、口语练题等教学评估方法1. 课堂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个人报告:要求学生展示个人研究成果,评估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学计划安排本教案共计划安排X周的教学时间,每周X节课,具体时间表请参考教学计划表。
教学效果评估1. 教师评估:根据学生表现、作业和测验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教案及练习第二单元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教案及练习第二单元一、教学目标1.巩固第二单元所学课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3.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课文复习:《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2.语法知识:动词时态、被动语态、宾语从句3.写作训练:写人叙事类作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巩固课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语法知识。
2.难点:写作技巧的培养,提高作文水平。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课文复习1.《故乡》(1)回顾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梗概。
(2)分析课文主题,探讨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2.《我的叔叔于勒》(1)回顾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梗概。
(2)分析课文主题,探讨人性美和道德美。
(3)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3.《孤独之旅》(1)回顾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梗概。
(2)分析课文主题,探讨孤独对人的影响。
(3)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第二步:语法知识复习1.动词时态(1)复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
(2)练习句型转换,如一般现在时改为一般过去时等。
2.被动语态(1)复习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练习句型转换,如主动语态改为被动语态等。
3.宾语从句(1)复习宾语从句的引导词和语序。
(2)练习句型转换,如直接引语改为宾语从句等。
第三步:写作训练1.写人叙事类作文(1)讲解作文结构和写作技巧。
(2)举例分析优秀作文,学习借鉴。
(3)学生现场写作,教师指导。
(4)作文互评,共同提高。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知识。
2.练习写作,完成一篇写人叙事类作文。
3.复习语法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复习,发现学生在语法知识方面掌握较好,但在写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提高作文水平。
同时,注重巩固课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九年级上期中复习参考教案3篇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期中复习参考教案3篇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教案下面是我收集的语文九年级上期中复习参考教案3篇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教案,供大家赏析。
语文九年级上期中复习参考教案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议论文单元的第一课,采用鲁迅先生的驳论文作品,拉开了本单元探索思想上求知之路的序幕。
在篇目安排上,学生们已经接触过议论文,了解了立论文的特点。
本文的出现,可以使学生们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对鲁迅先生的杂文风格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以来多是语文课本中的难点。
其难度在于,一方面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他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鲁迅先生的杂文作品,虚实结合,褒贬结合,语言风格犀利,学生们无法准确把握其中深刻的内涵。
所以,理解本篇驳论文就更有难度了。
因此,讲清背景、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感受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1.理解个别语句的深刻含义。
2.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五、教学难点1.时代背景赏析语句。
2.了解鲁迅先生幽默讽刺与热情颂扬相结合的语言风格。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环节一:课文导入教师引导: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有一部的杂文集,名字为《且介亭杂文》,大家知道这部作品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吗?这还得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起。
学生活动:交流之前预习查找资料得出的介绍,了解名字的由来。
(二)环节二:解读题目教师引导:《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题目读起来是什么语气?题目有什么内涵?学生活动:尝试读出疑惑、质疑的语气并讨论标题的内涵。
(三)环节三:寻找观点教师引导:立论文构成要素为论点、论据和论证。
那么驳论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样式,由哪些要素构成呢?请从文章一二段中找出被驳斥的观点是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总结驳论文的要素并找到被驳斥的观点。
2024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本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代诗词的鉴赏与理解。
名著选段的深入分析与欣赏。
写作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难点: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分析与情感体会。
名著选段中复杂人物关系的梳理与理解。
写作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让他们根据已有知识对新课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为学生进入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讲解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或引导其他学生回答。
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巩固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通过写作、朗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评价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课堂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提出本课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拓展。
布置相关作业,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叶听完后说:“好,就这么办。”(2分)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春望(4分)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2分) 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 形成巨大反差,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或答“表 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 A.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地区气温呈现“飙升”态势。 B.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 脸。 C.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 作品。 D.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 千上万的游客。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非也非也。”李叔同淡淡一笑,“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 的妙处。在我看来,好坏都是福”。 B.人,稍不留意就会被绳子束缚住。那么,在俗世里,绳子指的是 什么?金钱,权力,欲望?是,都是。 C.依赖感靠什么建立?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非常复杂的成分吧:比 如诚实、信仰、善良、默契、温情……等。 D.雅安地震中李永刚的事迹告诉我们:当你抱着侥幸等待,你很可 能受到命运的虐待;当你抱着危机谋划,机遇就不会从你身边走远。
7.默写。(5分) (1)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2)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3)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4)《从军行》中诗人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战斗场面的句子: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5)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 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3.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2分) 国家残破(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
(二)钱镠(节选)(11分)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 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 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是年,省茔垄①,延故老 ,旌钺鼓吹,振耀山谷。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史诗性长篇小说 ,主人公保尔被视为精神楷模。请结合保尔的经历,举一例谈谈保 尔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示例: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不向命运屈服, 克服种种困难,拿起创作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新的生 活,表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
(1)10~39岁网民搜索书籍的种类随年龄的递增而递增。 (2)10~39岁网民随着年龄增长,在搜索书籍的种类方面 逐渐转向工作和生活方面。 (3)10~39岁网民随着年龄增长,在搜索书籍时越来越重 视生活方面。
11.《中国网民阅读大量数据》显示去年武汉地区畅销书排名第一 的是《撒哈拉的故事》,小叶很想读这本书就约小燕周末一起去书店 买,小燕想到目前网络购书非常方便,于是向小叶建议:
8.名著阅读。请在横线处填空写对应的人物。(3分) 阅读名著能启迪思想,引领人生,读施耐庵的《水浒传》,能让我 们深切地感受到“景阳冈打虎”的__①__等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读 鲁迅的《朝花夕拾》,能让我们从__②__身上,学到严谨、正直、热 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能让我们 在贝多芬、米开朗琪罗、__③__三位伟人身上,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 崇高勇气和勇于担当的伟大情怀;读《傅雷家书》,能让我们领悟到 遇困难不气馁,要有国家民族荣誉感的人生道理。 ①武松 ②藤野先生 ③托尔斯泰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2分)( A ) A.《我爱这土地》一文的作者是艾青,他的主要作品还有《乡愁》《 等你在雨中》等。 B.《孔乙己》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C.《变色龙》一文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评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所作 。他的名作还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等。 D.《谈生命》的作者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名作 有《斯人独憔悴》《樱花赞》《小橘灯》等。
期中检测题
1.下列词语注音与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憔悴(qiáo) 蘸着(zhàn) 漩涡(wō) 娇奢(shē) B.孱弱(cán) 羼水(chàn) 捯气(dáo) 倒霉(dǎo) C.掐死(qiā) 陷井(xiàn) 哮喘(xiào) 咳嗽(ké) D.万籁(lài) 簌簌(sù) 嶙峋(lín) 峻岭(jùn) 2.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福州地铁修建已成为我市家喻户晓的大事。(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B.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双赢:双方都 获益。) C.张老师那幽默风趣的一席话,让全班同学忍俊不禁。(忍俊不禁:忍住不敢 发出笑声。) D.在省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赢得观众阵阵 掌声。(给力:形容精彩、酷、棒)
10.下面表格是同学搜集的资料;请你对此表作仔细分析,就 10~39 岁不同年龄段网
民搜索书籍种类的变化得出结论,分条表述,两条即可。(2 分)
10~19 岁
20~29 岁 30~39 岁
教辅考试类
教辅考试类 健康养生类
休闲娱
金融经济类
金融经济类
文学类
文学类
社科类、艺术类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B ) A.傅雷先生苦心孤诣,一部家书,拳拳爱子之心溢 于言表。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 真是本色当行啊! C.元宵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了下来,周而复始 ,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 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