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归园田居练习(其一)练习
江苏新教材《短歌行》《归园田居 其一》练习及答案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练习题及答案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________罗:______________兴:__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_荷:______________荒秽:____________答案:荫,遮蔽。
罗,排列。
兴,起床。
带,通“戴”。
荷,扛着。
荒秽,荒地杂草。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C)。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答案: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5、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其一)》)(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拟古(其七)》)(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和郭主簿(其一)》)(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
《归园田居(其一)》高考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归园田居(其一)》高考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因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溪居①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②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溪居:溪指冉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作者曾于此筑室而居,并改称冉溪为“愚溪”。
②榜:船桨,这里作动词。
14.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诗描绘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士形象;柳诗描绘了“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的贬谪者形象。
B.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和“夜榜响溪石”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突出了环境的幽静,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
C. 陶诗首两句真诚率直,诗人的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
D. 柳诗末两句写诗人独来独往碰不见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清越,在碧空久久回荡;语言清新晓畅,却又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15. 下列诗句和“误落尘网中”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C.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D.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红楼梦》批宝玉《西江月》)16. 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居”生活的?“闲”的内涵有何不同?【答案】14. B 15. D16. 陶诗远近、动静结合,选取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等多种景象,写出田园乡居的静谧美好,诗人身处其中,居室简陋,却自在闲逸,抒发了归隐田园的乐。
柳诗开篇就是反语,说自己为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过上闲适的生活。
古代诗歌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A.全诗作者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表达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痛苦,以及自己“复得返自然”的惬意欢欣。
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这是他最终辞官归田的主观原因。
C.“三十年”有人认为应是“十三年”,作者从做官到归隐共十三年,平实的叙述中暗含对官场的态度,颇有深意。
D.全诗语言委婉含蓄,作者极力描绘田园风光的宁静美好,表达自己置身农田劳动生活的真切体验及舒心愉悦的心情。
17.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田园风光。
四、情景默写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的手法写什么事物有一定的限制,以此反衬男子变化无常。
(2)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烘托箫声悲凉、幽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用典故写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D项,“全诗语言委婉含蓄……表达自己置身农田劳动生活的真切体验”说法错误。
“委婉含蓄”有误,本诗语言风格质朴明白,“真切体验”诗中没有体现。
17.①远近结合:“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近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是远景,远近结合,境界开阔。
②动静结合:“方宅”“草屋”等均为静景,“狗吠”“鸡鸣”为动静,以动衬静,更显宁静祥和。
③白描手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描写平淡质朴。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

古代诗歌鉴赏:归园田居课后练习(1)1.下面对《归园田居》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和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的原因。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从上文转接下来,集中描写作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勾勒,以此来显示主人生活的简朴。
但是,诗人的草屋虽然没有雕梁画栋般富丽堂皇,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一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2.比较阅读陶渊明的下面二首诗,完成1―2题。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节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1.陶渊明在这两首诗中都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举出诗句作具体分析。
2.陶渊明的田园诗,因淡远的风格为人称颂。
“淡”指平淡自然;“远”指意境深远,思想深刻。
请联系上面的诗歌,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久在樊笼里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B.误落尘网中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C.羁鸟恋旧林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D.池鱼思故渊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古代诗歌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B.本诗开头两句总领全诗,最后两句,以“久”扣“三十年”,以“樊笼”扣“尘网”等,互为映带,以结全篇。
C.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
“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心境。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中,“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空着的屋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清幽。
15.“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描写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赤壁赋》中用“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以夸张、侧面描写表现出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描写出琵琶声停之后突然爆发的激越雄壮的旋律。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开篇用“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表现传说中的仙境虚无缥缈,令人难觅。
(3)荀子在《劝学》中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譬喻,告诉人们,再坚硬的东西最终也能被攻克,从而从正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14.D (3分)“尘杂”、“虚室”解释分析有误。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古体诗(含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古体诗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1】苏轼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
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2】,恨不茅三间。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3】。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
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
【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
【3】华颠:头发花白。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B.“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C.“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D.“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2.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代东门行(南北朝)鲍照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3.诗歌首句隐含了“________”这一成语,“丝竹徒满坐”中的“丝竹”指代________。
4.赏析本诗的抒情艺术。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5.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芣苢》是劳动之歌,以人们采摘芣苢的六种动作,表现劳动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归园田居 Word版含答案.doc

古代诗歌鉴赏:归园田居课后练习(1)1.下面对《归园田居》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和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的原因。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从上文转接下来,集中描写作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勾勒,以此来显示主人生活的简朴。
但是,诗人的草屋虽然没有雕梁画栋般富丽堂皇,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一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2.比较阅读陶渊明的下面二首诗,完成1―2题。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节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1.陶渊明在这两首诗中都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举出诗句作具体分析。
2.陶渊明的田园诗,因淡远的风格为人称颂。
“淡”指平淡自然;“远”指意境深远,思想深刻。
请联系上面的诗歌,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久在樊笼里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B.误落尘网中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C.羁鸟恋旧林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D.池鱼思故渊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作业检测(含答案)

《归园田居(其一)》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的隐士文化由来已久,隐士可以分为政治性隐士、宗教性隐士和生活性隐士。
西方也有隐居这种生活方式,虽然隐居者不能算是典型的隐士。
自然文学的作者们是隐士或当过隐士,比如梭罗、惠特曼、巴勒斯、缪尔等。
东西方隐士们并不是目不识丁或能力欠缺的凡人,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超常的文化修养和人生智慧。
他们并不是不能做官发财,而是不愿过那样追求名利的人生。
出世与入世只在自己的内心选择,且有选择的权利和余地。
他们都对繁华尘世感到深深厌倦,不喜欢过社交过于频繁、被俗事缠身的生活,想要寻找世外桃源避世隐居,同时在精神上步入从容闲适、与世无争的隐逸净土。
他们都热爱山水、热爱自然,以自然为生活与修身之道,这个自然不仅是作为对象的大自然,也是“自己本来这样”的自然,自然运行之道。
所以这些隐士们安静恬淡,舍弃了对物质享受的追逐。
西方的隐士们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无法完全摆脱现实的牵绊。
所以他们不拒绝名声,往往有很高的社会声誉,并利用这些声誉去做影响社会的事业,比如爱默生、巴勒斯、利奥波德等。
这些隐士们会把自己的隐居生活写成书籍,这就是“自然文学”。
在美国,“自然文学”是最悠久的文化传统,完全可以与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学相媲美。
美国人踏上北美大陆时就开始了创作。
与之相比,中国的隐士们主张“天人合一”,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率真环境中解读人生的“真意”。
但“欲辩已忘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写作较少,主要修身养性,力求自身精神的解脱和内心的平静喜悦。
而且中国的隐士们虽然也享有极大的声望,但他们与现实世界脱节,认为为人所识并不值得称道,宁愿做一枝无人知晓的空谷幽兰。
东西方在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上大相径庭,东方隐士多是纯粹为了远离喧嚣而出世,属于个人主义;西方隐士多是为了入世而出世,属于功利主义。
两者在不同的地域和文明中的“不约而同”,则反映出人类向往自由和亲近自然的本性,而这恰是后工业时代人们弥足珍贵、求之不得的,也正是现代隐士文化重新兴起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归园田居(其一)课后练习 (1) 1.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忧思难忘(功业未就而老将至的焦虑之情)
B.食野之苹(苹果) 越陌度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C.桃李罗堂前(排列) 枉用相存(枉驾,屈就)
D.羁鸟恋旧林(束缚) 乌鹊南飞(乌鸦)
3.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中的“俗”指社会风尚,就读书来说,也就是读书做官的一套。
“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
“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中“羁鸟”“池鱼”喻指诗人自己。
“旧林”“故渊”即篇末的“自然”,指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农村田园。
C.“开荒南野际”,是指诗人回乡之后立即投入垦荒劳动。
“守拙”是和官场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言的,是一种鄙视功名利禄,洁自身好的清高品质。
D.“樊笼”即诗中所说的“尘网”,指当时复杂的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4.下列对《归田园居(其一)》诗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赏心悦目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B.诗人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沁人心脾,悦人耳目。
C.诗人在诗中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深刻的总结,对尘世中的生活有清醒的认识,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D.这首诗用的是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本诗描绘的农村生活具有哪些特征?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明了作者具有不迎合世俗、喜欢田园生活的本性。
B.“守拙归园田”中的“拙”即“拙朴”,含有“原始本质”的意思,即作者坚守的节操。
C.“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绘出远处村庄隐约可见、乡里炊烟轻柔缓慢飘升的画面。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中的“无尘杂”是说居住环境干净,“虚室”说家境贫寒。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开头八句,概括叙述了自己弃官归园田居的缘由。
B.诗歌的中间八句,具体描述了草屋炊烟等田园生活内容。
C.诗歌的最后四句,赞美和总结田园生活,否定官场生活。
D.全诗是在寻找心灵归宿,田园生活是逃避官场无奈选择。
3.下列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田园生活和官场生活的对比,在对比中表明作者情感态度。
B.诗中出现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的情感倾向并不明朗,却显得形象生动、贴近生活。
C.诗人采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构成了清新自然、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
D.平白如话的语言中有丰富的意趣,使全诗具有了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完美统一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A项节奏划分如下: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答案: B
解析:苹:艾蒿
3.答案: C
解析:“指诗人回乡之后立即投入垦荒劳动”理解太实。
4.答案: C
解析:“表达思乡之情”不对。
5.答案:(1)环境宁谧优美,生活简朴自然,闲适自由。
(2)比喻、对偶。
“羁鸟”、“池鱼”比喻不自由的仕宦生活,“旧林”、“故渊”比喻田园。
借此比喻自己思恋旧居,不喜在外做官。
这是诗人弃官归田之因,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6.答案:1-3D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