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1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3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3 新人教版

日本明治维新

内忧
外患西方列强入侵
幕府封建统治
阻碍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社会
危机






民族
危机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原因):
激化导致导致加剧
内因
外因
倒幕运动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相同点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性质相同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结果相同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
相同
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不同点原因不同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目的不同
俄国是亚历山大二世为了防止人民革命,维护自
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的
日本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侵略而进
行的改革
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主要人物明治天皇光绪帝、康有为、梁
启超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结果成功失败
原因倒幕派推翻幕府统
治后,手中握有实
权,得到人民的拥
护。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仅以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也无兵权和财权。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新人教版
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改革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进步性和局限性。
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加强对本课重点的分析、归纳、概括。通过学生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学学生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补充的历史资料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合理想象,从而突破重点。
师讲述时代背景。
二、倒幕运动
师讲述倒幕运动的原因、人员。
多媒体展示倒幕运动的材料:
1867年,以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为首的改革派,从年幼的天皇手中得到了讨伐幕府的密诏。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迫于形势,假意把政权还给天皇,却不肯交出兵权和领地。第二年,讨伐幕府的武装有京都附近的战斗中,战胜幕府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幕府统治被推翻。1869年明治天皇从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
3.8%
材料二:早在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问题: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师讲述明治维新的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学生自已写出答案,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回答。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
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激发本课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多媒体展示材料:将军的政厅被称为幕府。从公元1192年到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专制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过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统治。
师讲述德川幕府的统治。
多媒体出示有关“幕府统治”的史料和《日本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

精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新人教版

精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和 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 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
第4课可以采用图示法记忆明治维新的必然性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2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2.本课可以采用数字四个“一”记忆新学内容 一个封建政府:德川幕府。 一场运动:倒幕运动。 一次政变: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 一次资本主义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业”;提倡“文明开化”,改造日本的教 每隔六年授田一次;统一赋税
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
影响
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4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三种方式 (1)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法国、美国。 (2)民族独立战争:美国。 (3)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日本。 3.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既要重视经济发展,也要重视文化教 育的发展;反对民族压迫,捍卫国家独立;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要最新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外来先精进选中小事学课物件 ,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 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2.明治维新(1868年)和戊戌变法(1898年)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成功了,戊戌变法失败了。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6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3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时间
646年
1868年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_22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_22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倒幕前日本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及倒幕运动,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通过学习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资料中提取与概括信息的能力与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以梦为核心,分恶梦、迷梦、圆梦、评梦、比梦、悟梦,六个环节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探究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过程及结果,培养学生改革创新的意识,爱国情感。

去追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探究明治维新主要内容及影响与成功的原因课时:1 教学方法:主体探究教学,史料问题教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竞赛评价学习,运动现代化的班班通借助幻灯片、视频等吸引学生学习,通过希沃授课助手软件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教学用具:地图册、学案、幻灯片、相关视频、电教技术【教学过程】●回顾复习(为比较学习埋下伏笔)师:1、英、美、法、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几种?生: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英美法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师:2、英、美、法、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背景有何不同?生:英:封建君主专制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美: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封建制度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农奴制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时政热点导入,激活思维,引入课题。

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始的?有何意义?在相似背景下开始的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一成一败?导入课题,揭示学习目标。

●探究过程恶梦――探究问题一: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面临怎样的困局?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思考,发言,老师总结。

恶梦之一:幕府统治恶梦之二:美国入侵过渡:虽然幕府末期日本危机重重,但却孕育着新社会的希望:出现了新的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力量增强;在推翻幕府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

人教版九下历史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人教版九下历史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842-1846取自 英国
1848年从墨西哥夺取 1845吞并
1853年从墨西哥购得
印第安人西迁的“血泪之路”
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美国北部新兴的城市动力织布机厂
动力织布机厂
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南方拍卖黑奴的场景
“ 奴 隶 制 扩 张” 漫 画
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
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南方种植园经济
【图解原因】
目标导学二:美国内战
1.根本原因: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美国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 火 线: 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3.正式爆发: 1扭86转1年战南局方,不成宣为而美战国,内向战北的方转挑起战争
4.初期战况: 北折方点节。节失利
5.转 折 点: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 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纪念堂
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能保持自己 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以至于只有在他成 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 英雄。
——马克思
战争初期北方军队一再失利的原因。
(1)战争初期在北方和南方的力量对比中,北方虽然占绝对优势, 但由于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仓促应战的北方在战场.上处于 被动。 (2)林肯不主张用暴力手段立即废除奴隶制,而是逐步限制它的 发展,这无法调动广大奴隶的积极性,也成为这一时期北方处于 不利境地的原因。 (3)在战争开始阶段,南方就努力争取到了外援,英国除承认南 方具有与北方平等的地位外,还走私物资供给南方,而北方却处 于孤立境地。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对战局的影响
• 黑人在南部联盟的后方发动起义,展开游击 战争,牵制敌人4万兵力;
• 50万黑人奴隶逃跑,严重破坏了南部种植园 经济;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_12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_12

第一篇章:岛国之忧—维新背景(外患)
思考1:最先侵略日本的是哪个国家?
美国
黑船事件 思考2:面对民族危机,日本选择“开战”还是“开国”?
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的大门 被彻底打开。
他们认为佩里给日本带来了现代文明的熊熊火种!
日本不仅没把佩里当作侵略者,还将其作为开国的恩人来纪念。 不仅在横须贺市建立了一座佩里公园,还在当年美国黑船登陆的地方,树立了一座纪 念碑,上面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培理上陆纪念碑”。 在佩里公园,每年都要举行民间自发纪念活动——“黑船祭”。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4、(2018•山东潍坊)22.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
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明治维新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C)
A.废藩置县
B.忠君尚武
C.殖产兴业 D.科举取士
直击中考
5、(2018•四川阿坝州)19世纪中期,率领四条蒸汽船惊醒日本“太
特点: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
日本国内资源匮乏,生存环境险恶。日本能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对 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何启示?
(1)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3)积极向外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 (4)树立忧患意识,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
思维拓展(一)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岛国之忧—维新背景
明智之举—维新措施
强国之路—维新影响
时代之思—维新启示
第一篇章:岛国之忧—维新背景(内忧)
了解明治维新前日本统治状况,归纳幕府的统治政策。 对内:实行封建专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24张PPT)

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
合作探究 探究四 5.性质: 明治维新 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影响: ①意义: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 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 ②局限性: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 路,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自主学习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 德川幕府 统治之下。 2.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采用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 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 倒幕运动 。 3.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 京都 发动 王政复古 政 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 4.从 1868年 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以 西方 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 明治维新 。 5. 明治维新 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1.某校九 (1)班同学对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行 了积极探 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D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D.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主要 问题是( B ) A.铲除资本主义道路 B.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道路 C.反对殖民扩展 D.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巩固提高 3.19世纪中期,首先强迫日本签定不平等条 约的是( A ) A.美国 B.英 国 C.法国 D.俄国
4.明治维新的众多措施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今天仍然 D 值得各国重视和学习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巩固提高 5、19世纪中期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是 (C) ①日本 ②英国 ③法国 ④俄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初三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

初三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 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 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 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破旧立新;主动学习;学习全面,择优学习; 自主学习和创新相结合。
初三历史名师课程
好书推荐:
吉田茂《日本史》、 安德鲁•戈登《现代日本史》、 唐纳德•基恩《明治天皇:1852-1912》、 马国川《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
初三历史名师课程
THANKS
(4)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6、改革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措施中,最能体现其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的? 学习西方技术,殖产兴业 最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和远见的? 文明开化,改造教育
与西方国家相比,日本近代化(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的特点?
政府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①废藩置县 ②实行征兵制 ③殖产兴业 ④文明开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初三历史名师课程
及时巩固 3、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一项 是( )
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B、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都废除了本国的农奴制度 D、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对于任何事情,日本人都是遵守着“静止的东西,不应该让他活动”的宗旨。 ——第一任美国驻日总领事 哈里斯
初三历史名师课程 阅读日记,归纳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
1860年4月15日

这是来到日本的第200天,今天我来到了江户,这里已成为了日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

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条件)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制度示意图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
(3)倒幕的结果怎样?
提示: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提示:内忧:幕府统治腐朽,闭关锁国,陷入统治危机。

外患:美国两次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通商,民族危机严重。

倒幕:倒幕派武装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除了障碍。

目标导学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阅读材料,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展示: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
图一:推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买卖。

地税成了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促进了经济发展)
图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建铁路。

促进了日本交通的发展。

图三:提出“文明开化”,建立新式学堂。

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图四:政府投资兴办近代企业,即“殖产兴业”等。

促进日本近代工业的发展。

2.阅读教材和上述材料,列表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附图解)。

目标导学三: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和改革成功的原因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改革措施,认识明治维新的性质。

2.总结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提示: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讨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4.拓展延伸: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三、课堂总结
成为亚洲强国的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和朝鲜,给中国等国人民带来灾难。

历史证明:强而必霸的道路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的!同样遭受列强侵略的中国开始借鉴日本成功之路实行改革,但戊戌变法却失败。

它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针对某个问题,尽量多叫不同层次的学生起来回答,从而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课堂上老师讲的时间过多,给学生的时间较少,没有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做好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