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圪节煤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煤矿建设中的水文地质灾害防范策略分析

煤矿建设中的水文地质灾害防范策略分析
煤矿建设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发产业之一,然而受水文地质灾害的影响,煤矿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为了有效防范水文地质灾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一、水文地质灾害分类及特点
1. 地质灾害分类:水文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质滑坡、地面塌陷、地下水涌流等。
2. 特点:水文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影响范围广、难以预测、危害性大等特点。
1. 地质调查:在煤矿建设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了解煤层产状、构造地貌情况、地下水条件等,并制定防范措施。
2. 检查排水系统:测量和监控地下水位、水流速度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3. 建立监测系统:布设监测点,监测变形、地下水位、孔压等指标,及时预警。
4. 加强巡视:定期巡视煤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及疏散方案,确保遇到灾害时能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6. 强化科技元素:应用雷达、无人机、地震监测仪等高科技手段,提高防范和预警能力。
三、防范效果评价方法
1. 灾前灾后指标比较法:比较地下水位、地质力学指标、工程结构变形等指标的变化,评估防范效果。
2. 灾害风险评估法:评估煤矿存在水文地质灾害的概率和危险程度,寻找更有效的防范措施。
3. 经济效益评估法:通过防范措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四、结论
水文地质灾害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时有发生且危害巨大,煤矿生产中的水文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通过加强煤矿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措施的研究与实践,将有效保障煤矿的生产安全,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石圪节煤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石圪节煤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郭峰【摘要】主要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主要隔水层、构造等因素,分析石圪节煤矿目前存在的各种水害威胁,提出了治理这些水害的方法,为煤矿防治水害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手段.【期刊名称】《山西煤炭》【年(卷),期】2010(030)011【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水害;威胁;治理【作者】郭峰【作者单位】潞安环能股份公司,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长治,046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3.9石圪节煤矿位于沁水盆地的东侧。
井田内开采煤层主要分布在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经过70多年的开采,井田内山西组3号煤层大部分采空,现开采太原组15号煤层。
15号煤层开采在潞安来讲,无先例可循,鉴于此及周边复杂的水害隐患,专门针对矿区的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水害的各种因素,对未来矿井水害防治提出建设性意见。
该井田内大部分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区,仅有零星的二叠系基岩出露,无大的地表水体,但井田内有多处小型蓄水池,降雨后地面有部分积水。
无常年性河流,仅有季节性河流,河流流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雨季时常有洪水发生,其余季节河流流量很小或断流。
奥陶系中统(O2)岩溶裂隙含水层,井田内该含水层埋藏深度在148.70 m~354.00 m,含水层主要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灰岩等组成,含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
根据矿区内水源井资料,含水层主要在上马家沟组中上部及峰峰组上下部之间的石灰岩与泥灰岩的接触部位,根据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3.11 L/s·m,渗透系数0.47 m/d~3.15 m/d,水位标高638 m~640 m,为强富水性含水层,水质HCO3-Ca·Mg型。
由于矿区及周边地区过量开采奥灰岩溶裂隙水,奥灰水位标高由上世纪70年代的720m降至现在的水位标高640 m,部分地段已低于辛安泉泉水出露标高,局部形成降落漏斗,水位下降对开采15号煤层有利,可消除对其底板产生突水的威胁。
石壕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水对策

不 同期 次 和 规 模 的构 造 以 多 种 方 式 复合 叠 加 在 一
起 , 而形 成 了该 区复 杂 的 基 本构 造 格 架 。矿 区 内 从
可 采煤 层 为 山 西 组 下 部 二 煤 , 太 原 组 顶 部 硅 质 从
泥 岩 或泥灰 岩 ( 顶 至 砂 锅 窑 砂 岩 底 , 4 . 0~ L) 厚 6O 1 14 平均 厚 6 . 5r, 上部 为 二. 1 . 1m, 4 5 n 其 煤层 。
石 壕煤 矿 位 于河 南 省 . 二门峡 市 陕 县东 部 , 政 行
隶 属 陕县观 音 堂 镇 管 辖 , 积 为 1. 4 m 。 区 面 0473k 内构造 总体 方 向呈北 北 东 向 , 为 近东 西 向。燕 山 次 期 以前 形成 的近东 西 向构造 控制 全 区 , 山期 以来 , 燕
2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根据 21 0 0年 8月 河南 理T 大学 提交 的《 马煤 义 业 集 团石壕 煤 矿 矿 井 水 文 地 质 类 型 划 分 报 告 》 石 ,
壕煤 矿煤 层 顶板砂 岩孔 隙 裂隙含 水层 , 富水 性弱 , 含 水层 水 主要 以滴 淋水 形 式 进 入 矿 井 , 井初 期 曾发 建 生 过小 的突 水 , 后 未 再 发 生过 典 型 的灾 害性 突水 之 现 象 ; 原组 灰岩 富水 性弱 至 中等 , 多 次发生 过 突 太 虽 水 现象 , 但突 水量 较小 ; 陶系灰 岩也 是强 富水 含水 奥 层 , 富水性 极 不 均 一 , 断 层 以 突水 形 式 进 人 矿 但 遇 井; 总体 来说 , 井 开采 受 水 害 影 响 较 大 , 治水 工 矿 防
2 1 年第 9期 0 1
中州 煤 炭
煤矿井下矿山水文地质灾害防治

煤矿井下矿山水文地质灾害防治煤矿井下矿山水文地质灾害是矿山开采中常见的问题,对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治井下矿山水文地质灾害,保障矿山生产和安全,以下将从地质特点、灾害类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质特点在煤矿井下,地质构造条件多变,地层中存在着多种岩性和构造,这为矿山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地质构造单元的断裂、弱层等地质问题是导致水文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另外,地下水位变化、地层中的含水层和渗透性等因素也会影响矿山的水文地质情况。
二、灾害类型煤矿井下矿山水文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井下洪水、地面沉降、滑坡等多种类型。
其中,井下洪水是一种严重威胁矿山安全的灾害类型,其导致的矿井淹水会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
地面沉降和滑坡主要由于地下水强力排泄、岩体失稳等原因导致,使得矿山地质情况进一步恶化。
三、防治措施为了防治煤矿井下的水文地质灾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是对于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地质构造情况,做好地质预测与评价工作。
其次,要加强井下水文地质监测,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此外,应采用合理的排水措施,包括抽水、支护、防渗等,确保矿井的排水效果。
针对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综合治理技术,如加固构造、注浆加固、围岩支护等手段,提高矿山的稳定性。
总结煤矿井下矿山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是矿山安全和生产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充分了解地质特点,及时发现并有效防治灾害,才能保障矿山的正常生产和矿工的安全。
因此,矿山企业应高度重视灾害防治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井下矿山水文地质灾害防治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工的安全生产。
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入和规模化发展,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困扰着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生产,还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我们有必要对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做到科学防治,有效控制水的影响,保障煤矿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1.地下水涌入问题地下水是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常常会因为采空区的形成和煤层的破坏而渗漏到矿井内,导致矿井水位上升,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2.矿井渗水问题矿井渗水是指由于地表水或者附近水体渗漏到矿井内,使得矿井内部水位上升。
矿井渗水不仅会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还会给矿井内部设施和设备带来严重的损坏。
矿井排水是指将矿井内部积聚的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及时排出,以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
由于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不力,导致矿井排水难度加大,排水量不足,甚至排水不畅,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
1.加强地下水勘查为了有效防治地下水涌入问题,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应当加强地下水的勘查工作,及时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流动状况和水文地质特征,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采用防渗工程措施在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中,应当采用防渗工程措施,对可能渗漏的地下水进行封堵和隔离,以避免地下水渗漏到矿井内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3.加强矿井排水系统建设为了有效防治矿井渗水和排水问题,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应当加强矿井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矿井内部的水能及时、有效地排出,以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4.优化矿井降水技术5.健全监测预警体系。
煤矿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与措施

煤矿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与措施摘要:对于煤矿来说,水文地质灾害是一个重大威胁,会对煤矿的运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一定要提高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在本文中,将简单阐述水文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防治技术与措施。
关键词:煤矿;水文地质;灾害;防治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煤矿就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
虽然当前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新能源被投入到生产和生活中。
但是,煤炭仍然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煤炭本身属于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在长时间的开采过程中,靠近地表的煤炭已经挖掘殆尽。
目前,煤炭的开采已经向着跟深处发展。
然而,煤炭开采越深,那么其水文地质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复杂。
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前期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那么就有可能引发严重水文地质灾害。
不但会给企业、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社会上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一定要做好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以此保障开采作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确保民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能源服务。
1 煤矿水文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1.1 地基稳定性较差根据当前煤矿水文地质灾害实际的发生情况来看,其引发的因素之一就是地基的稳定性较差。
众所周知,煤矿会建立在地面之上。
而地基,就是保障煤矿稳定的基础。
根据地质的情况来看,考虑到软土对于水流有着比较强的抗侵蚀能力,能够尽可能减少地下水的影响。
因此,许多煤矿都是建立在软土之上。
然而,软土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劣势也同样明显,那就是承载能力较差。
相较于其他土壤条件来说,软土极容易出现稳定性问题。
除此之外,软土虽然能够抵抗住流水的侵蚀,但是水压力仍然会影响土壤中的小孔,也给地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1]。
1.2 地下水开采问题地下水过度开采也会导致煤矿受到水文地质灾害的影响。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水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
东南部地区多雨,而西部地区则少雨。
在一些地上水较少的地区,会采取开采地下水的方式来保障水的正常使用。
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

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作者:贺东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23期摘要:矿井水害在煤矿生产管理中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
本文就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矿井水害类型以及水害发生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了矿井水害,降低采矿的风险,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以及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煤矿;水文地质特征;矿井水害;防治措施1 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评价方式矿区水害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生财产损失,对矿区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准备工作:第一要保证安全生产的相关水文地质资料齐全,对资料不足的要进行补充勘探;第二要根据相关数据资料结合周边矿井以及以往地质资料对矿井地下含水层进行综合分析。
在煤层采动过程中,煤层上覆岩层发生破坏、离层、冒落,形成导水裂隙带,改变原有的补、排水条件,松散含水层中的水向下渗透,形成区域性的水位降落漏斗,破坏地下水动态平衡,工作面巷道和采空区,打通了含水层水流到工作的通道,综上所述采煤改变了原先地下水运行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对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后,对危险区提前做出勘探,才能对工作面某些富水区域要产生的危险,提前作出预测评价,提前展开防治措施,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2 煤矿井下水害的主要类型受矿井水害的影响,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安全风险有所增加。
根据实践总结得来,在矿井中常见的水害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地表水水害是因地表水体由矿井井口直接灌入或采后顶板冒裂带贯通地表塌陷带入而形成的水害。
②构造水害是因在揭露地下相关构造导通含水层,使含水层水大量涌出形成水害。
③孔隙水水害是由于在雨季大气降水补给含水层,使得在开采时含水层含水量增加后造成渗漏形成水害。
④老窑积水水害是对采空区的资料缺失或位置不准确,继而在开采过程中导通积水形成水害。
⑤裂隙水水害是因砂石含水层渗入矿井作业区形成水害。
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以及工作面采场的开采活动,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问题分析1. 地下水涌入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的破坏和掘进工作面的扩大,地下水往往会受到扰动而发生涌入。
地下水涌入不仅会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还可能导致矿井水患的发生,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 矿井涌水由于煤矿地质条件的限制,部分煤矿往往面临着矿井涌水的问题。
矿井涌水不仅对矿井设施和设备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矿井降水系统的失效,进而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
3. 矿井排水系统不完善部分煤矿的排水系统存在设计不合理、设施老化等问题,导致矿井排水系统的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矿井的排水需求。
一旦发生地下水涌入或矿井涌水等问题,矿井排水系统往往难以有效应对,造成安全隐患。
4. 地下水位监测不足地下水位的监测是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部分煤矿在地下水位监测方面存在欠缺,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预警和应对措施。
二、防治措施分析1. 加强地下水防治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地下水的防治工作,采取控制采场涌水、防治地下水开采等措施,减少地下水的涌入量。
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地下水问题。
2. 完善矿井降水系统煤矿应加强对矿井降水系统的改造和完善,更新降水设备和设施,提高降水系统的排水效率和稳定性,确保矿井的排水工作顺利进行。
3. 加强地下水位监测煤矿需要加强对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和定期检测,建立健全的地下水位监测系统,提高地下水位监测的覆盖范围和精度,及时发现地下水位变化的趋势,为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4. 强化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煤矿应加强对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的加强,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技术人才的培训和水平,确保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卷 第 1 期 0 1 2 年 1 月 01 O 1
VOI3 N0 . .O 11
山 西煤 炭 S NX HA l COAL
设性 意见 。
井 田内地 表 无 出露 , 碎 屑岩 夹碳 酸 盐岩 层 间 为 岩溶 裂 隙含水 层 ,含水层 主要 由 K 、 K 、 石 : 、 K 等 K 灰 岩 组 成 , 水 空 间 以岩 溶 裂 隙 为 主 , 成 太 原 组 含 构
各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K 石灰岩 岩溶裂 隙含水层 , 1 为 4号煤层 直接 顶 板 , l一 煤层 顶平 均 问距 43 , 1之 煤顶 距 5 号 . n距 5号 33
灰 岩溶 裂 隙水 ,奥 灰水 位标 高 由上 世 纪 7 代 的 0年
70/ 2 降至现在的水位标高 60 部分地段已低于 1 1 4 m,
收 稿 日期 :O O 0 — 7 2 l 一 9 1
造裂隙为主。含水层埋藏浅或出露于地表时, 含水
作者 简介 : 郭
3 2
峰 (9 5 )男 , 16 一 , 河南林州 人, 本科 , 工程师 , 主要从 事煤 矿管理T作 。
石 圪节煤 矿位 于沁 水盆地 的东侧 。井 田内开采 煤 层 主 要 分 布在 二 叠 系 下 统 山西组 和 石炭 系上 统
太原组 , 经过 7 0多年 的开 采 , 田内山西 组 3 煤 井 号 层 大部 分采空 , 现开 采太 原组 l 5号煤 层 。 5号煤 层 l
辛 安 泉泉 水 出露 标 高 , 部 形 成 降 落 漏 斗 , 位 下 局 水
少数 钻孔裂 隙面上 有水 锈 ,部 分钻 孑在 该层段 钻进 L 时 冲洗 液有漏失 现象 , 大消耗量达 1 /。 最 5 h m3 石 灰岩 岩溶 裂 隙含 水层 , 田 内 2 1 井 — 号钻 孔 对 太 原 组 进 行 混 合 注 水 试 验 ,单 位 注 水 量 q 008 = .6 Lsm, 透 系数 K= . 3 md 水位标 高 840 T /・ 渗 06 0 /, 3 0. t 21。
圜嘲
。
山 西煤 炭 S HAN OA  ̄I C L
第3 卷 0
第1 期 1
文章 编 号 :6 2 5 5 (0 0 1— 0 2 0 17 — 0 0 2 1 )1 0 3 — 3
石圪节煤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郭 峰
( 潞安环能股份公 司 摘 余吾煤业有 限责任公司 , 山西 长治 060 ) 4 1 3
层 平均 间距 7 5', 1 号 煤层 顶平 均 间距 1.8 . 距 5 71 1 3 0 2
该 井 田内大 部 分为第 四系黄 土覆 盖 区,仅有 零
星 的二 叠 系基 岩 出露 , 大 的 地表 水体 , 井 田内 无 但 有 多处 小型 蓄水 池 , 雨后 地 面有 部分 积水 。无 常 降
降对开采 1 号煤层有利 ,可消除对其底板产生突 5
水 的威胁 。
1 石炭 上 统太原 组 ( 含 水层 组 . 2 G )
开采 在潞 安来 讲 , 先 例 可 循 , 于此 及 周 边 复 杂 无 鉴 的水 害隐 患 ,专 门针对 矿 区 的地 质条 件进 行研 究 , 分 析水 害 的各 种 因素 , 对未 来 矿井 水 害 防治提 出建
对 井 田注 水 试 验 资料 与邻 区注 水 试 验 资 料 对 比 , 明太原 组 岩 溶 裂 隙 发 育 不 均一 , 水 性 差 异 说 富 较 大 , 仍属 于弱 富水性 含水 层 。 但
1 上 石盒 子组 ( 括 砂 岩裂 隙含水层 . 3 P )
涌水量 31 L ・ , .1 / I 渗透系数 0 7 / ~ . /, sT I . d 31 md 水 4m 5
主要 在 上 马 家沟 组 中上 部 及 峰 峰 组 上下 部 之 间 的 石 灰 岩 与泥 灰 岩 的 接 触部 位 , 据 抽 水试 验 , 位 根 单
另据邻 区 4 号钻孑 对该含水层进行注水试验 , 3 L 单
位注 水量 q 00 0 4 /・ = .0 6 si .0 /・ 0 L n~0 0 7Lsm,渗 透 0 4 系数 K 00 0 9 / .0 r/。 = .0 3 m d~0 1 d 0 1n
1 矿 区水 文地 质 条 件
11 主 要含水 岩层 .
奥 陶系 中统 ( 岩溶 裂 隙含水 层 , 田 内该 含 0) 井 水 层埋 藏 深度 在 18 01~340 4 . I 5 . m,含水层 主要 7 T 0 由石 灰 岩 、 白云 质 灰 岩及 泥 灰 岩 等 组 成 , 水 空 间 含 以岩溶 裂 隙为 主 。根 据矿 区 内水 源井 资料 , 水 层 含
要: 主要根据矿 区水文地质条件 、 主要 隔水层、 构造等 因素 , 分析石圪节煤矿 目前存在的各种 水害威胁 , 提
出 了治 理 这 些水 害 的 方 法 , 为煤 矿 防 治水 害提 供 切 实可行 的思路 和 手 段 。
关键词 : 害; 胁 ; 水 威 治理 中图 分 类 号 :D 2 . T 8 39 文 献标 识 码 : A
年性 河流 , 仅有 季节性 河 流, 流流量 随季 节性 变化 河 明显 , 时 常有 洪 水发生 , 季 节河 流 流量很 小 雨季 其余
或断 流 。
m, 分布 范 围广 , 灰岩厚 度 2 0m~79 平均 K石 . 1. m, 2 5
7 0 垂直裂隙发育, . m, 8 部分被方解石充填 ,强 富水 性 含 水 层 ,水 质 3 4 I T
HC a Mg 。 0 一C ・ 型 由于矿 区及 周边地 区过量 开采 奥
为碎 屑岩 裂 隙含 水 层 ,井 田内有零 星 的 出露 , 含 水 层 主要 由 中 、 粒砂 岩 等组 成 。含 水空 间 以构 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