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练习
高考物理总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人)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空气阻力不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发动机对飞行包不做功
B. 飞行包的重力做正功
C. 飞行包的动能不变
D. 飞行包的机械能不变
返回目录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解析] 飞行包(包括人)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向上,则发
动机对飞行包做正功,故A错误;高度上升,飞行包的重力做负功,故B错误;飞行
第六章
机械能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目录
01
考点1 机械能守恒的理解和判断
Contents
02
考点2 机械Biblioteka 守恒定律的应用03练习帮
练透好题 精准分层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课标要求
核心考点
2023:浙
1.理解重力势
能,知道重力势
能的变化与重力
做功的关系.
2.定性了解弹性
势能.
五年考情
核心素养对接
( ✕ )
(4)在运动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守恒.
(
√
)
(
√
)
1
2
(5)铅球在轨迹最高处的机械能为 m02 +mgh.
返回目录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1. [单物体机械能守恒的判断]载人飞行包是一个单人低空飞行装置,如图所示,其
发动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提供动力,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进,若飞行包(包括
包(包括人)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飞行包的动能不变,故C正确;飞行包在上升过
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故D错误.
返回目录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025版创新设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学习目标 1.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会判断研究对象在某一过程机械能是否守恒。
3.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单个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1.2.3.4.1.思考判断(1)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势能参考面的选取无关。
(√)(2)被举到高处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不为零。
(×)(3)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
(√)(4)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一定增加。
(×)(5)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6)物体的速度增大时,其机械能可能减小。
(√)(7)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则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2.如图所示是“弹簧跳跳杆”,杆的上下两部分通过弹簧连接。
当人和跳杆从一定高度由静止竖直下落时,弹簧先压缩后弹起。
则人从静止竖直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A.弹簧弹性势能一直增加B.杆下端刚触地时人的动能最大C.人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D.人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C考点一机械能守恒的理解与判断例1(多选)在如图1所示的物理过程示意图中,甲图中一端固定有小球的轻杆从右偏上30°角释放后绕光滑支点摆动;乙图中轻绳一端连着一小球,从右偏上30°角处自由释放;丙图中物体A正在压缩弹簧;丁图中不计任何阻力和定滑轮质量,A加速下落,B加速上升。
关于这几个物理过程(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图1A.甲图中小球机械能守恒B.乙图中小球机械能守恒C.丙图中物体A的机械能守恒D.丁图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答案AD解析甲图过程中轻杆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故A 正确;乙图过程中小球在绳子绷紧的瞬间有动能损失,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丙图中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物体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物体A 的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丁图中绳子张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代数和为零,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
2020-2021学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易错题06 机械能守恒定律

易错点05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01】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有误一、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2.重力势能(1)表达式:E p=mgh。
[注1](2)重力势能的特点: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1)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
(2)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即W G=E p1-E p2=-ΔE p。
二、弹性势能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
2.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注2]: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大。
即W=-ΔE p。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注3]2.表达式:E k1+E p1=E k2+E p2。
易错题【0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判断方法有误1.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第1页共17页(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守恒。
(2)除重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数和为零。
(3)除重力外,只有系统内的弹力做功,并且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量,那么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注意:并非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如与弹簧相连的小球下摆的过程,小球机械能减少。
2.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三种判断方法(1)利用做功及守恒条件判断。
(2)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若物体或系统的动能、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则机械能守恒。
(3)利用能量转化判断:若物体或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内部也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则机械能守恒。
1.机械能守恒的三种表达式对比2.求解单个物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的基本思路第2页共17页(1)选取研究对象——物体。
(2)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第六章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025版高考总复习物理

第6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例1 (多选)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物体A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物体A的机械能守恒 B.乙图中,物体A固定,物体B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B的机械能守恒 C.丙图中,不计任何阻力和细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时,A加速下落,B加 速上升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丁图中,小球沿水平面做匀速圆锥摆运动时,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返回导航
第6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返回导航
第6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返回导航
第6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返回导航
第6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返回导航
第6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忽略空气阻力,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 A.电梯匀速下降 B.物体由光滑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 C.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 D.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
返回导航
第6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02
考点突破 提升能力
返回导航
第6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考点1 机械能守恒的理解与判断 1.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 (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守恒。 (2)除重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数和为零。 (3)对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 恒。注意:并非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6gR 2
C.
5gR 2
D. gR
返回导航
第6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关键信息
模型建构
思维创新
(1)内壁光滑的41圆弧轨道,小物块下滑过程中只 通过小物块沿曲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有重力做功,满足机械 面下滑的情境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6.4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原卷版+解析)

考向二功能关系与图像的结合
【典例3】(2021·湖北高考)如图(a)所示,一物块以一定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滑,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大小f恒定,物块动能Ek与运动路程s的关系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物块质量m和所受摩擦力大小f分别为()
A.m=0.7 kg,f=0.5 NB.m=0.7 kg,f=1.0 N
考点20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
新课程标准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体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能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命题趋势
考查的内容主要体现对能量观念的认识、模型建构和科学推理等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往往与动力学、运动学以及电磁学等主干知识相结合,并密切联系实际,难度较大,突出体现高考的选择性特征.
(1)作用于系统的一对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系统内能增加
(2)摩擦生热Q=Ff·x相对
电能
安培力做功等于电能变化量
(1)安培力做正功,电能减少(2)安培力做负功,电能增加
W电能=E2-E1=ΔE
二、两种摩擦力做功特点的比较
类型
比较
静摩擦力做功
滑动摩擦力做功
不同点
能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转化方面
只有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试题情境
生活实践类
各种体育比赛项目、各种生产工具、各种娱乐项目和传送带等.
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量守恒及转化问题
学习探究类
含弹簧系统能量守恒问题,传送带、板块模型的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量守恒及转化问题
考向一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考向二功能关系与图像的结合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知识梳理

本章有关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进一步拓展.用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不仅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途径,同时也是分析解决电磁学、热学领域问题的重要的思路.功和能的关系,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往往出现在高考压轴题中,涉及的物理过程较复杂,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广,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对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建立相关物理模型,灵活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能量守恒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功和功率一、功1.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2.功的公式:W=Flcos a ,其中F为恒力,α为F的方向与位移l的方向夹角;功的单位:焦耳(J);功是标量.3.正功和负功(1) 功的正负的意义①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正功表示动力对物体做功,负功表示阻力对物体做功②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2) 功的正负的确定①若α<90°,则W>0,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② 若α=90°,则W =0,表示力对物体 不做功③ 若90°<α≤180°,则W<0,表示力对物体做 负功功的公式可有两种理解:一 、是力“F”乘以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l cos α”;二 、是在位移 l 方向上的力“Fcos α”乘以位移 l.求解变力做功的方法:一、平均力法:如果力的方向不变力的大小随位移按线性规律变化时,可用力的算术平均值(恒力)代替变力,利用功的定义式:来求功。
求解变力做功的方法:二、微元法: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对“元过程”运用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对于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变力,在曲线运动或往复运动时,这类力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第六章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025版高考总复习物理

[基础落实练]1.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重力和弹力作用时,机械能才守恒B.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合力为零,机械能守恒C.当有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以外的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其他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D.炮弹在空中飞行不计阻力时,仅受重力作用,所以爆炸前后机械能守恒解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而不是“只有重力和弹力作用”,“做功”和“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A项错误;物体受其他外力作用且合力为零时,机械能可以不守恒,如拉一物体匀速上升,合力为零,物体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故机械能增加,B项错误;在炮弹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不守恒,D 项错误。
答案:C2.某同学将手中的弹簧笔竖直向下按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当他突然松手后弹簧笔将竖直向上弹起,其上升过程中的E kh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原长为h1B.弹簧最大弹性势能大小为E kmC.O到h3之间弹簧的弹力先增加再减小D.h1到h2之间弹簧笔的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减小解析:弹簧笔竖直向上弹起过程,所受重力保持不变,弹簧弹力减小,当二力平衡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动能最大,此时弹簧还有一定的形变量,不是原长,所以弹簧最大弹性势能大于E km,故A、B、C错误;运动过程中,对系统来说,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h1到h2之间弹簧笔的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故D正确。
答案:D3.(2022·湖北卷)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物块P和Q,用轻质弹簧连接后放在水平地面上,P通过一根水平轻绳连接到墙上。
P的下表面光滑,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用水平拉力将Q 向右缓慢拉开一段距离,撤去拉力后,Q 恰好能保持静止。
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5-3 机械能守恒定律(精讲)

专题5.3 机械能守恒定律1.掌握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并能计算。
2.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会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3.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应用。
知识点一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2)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2.重力势能(1)公式:E p=mgh。
(2)特性:①标矢性: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其意义是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它在参考平面上大还是小,这与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不同。
②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共有的。
③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1)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少;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加。
(2)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即W G=E p1-E p2=-ΔE p。
知识点二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2.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即W =-ΔE P.知识点三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其中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2.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3)常用的三种表达式:①守恒式:E1=E2或E k1+E P1=E k2+E P2.(E1、E2分别表示系统初末状态时的总机械能)②转化式:ΔE k=-ΔE P或ΔE k增=ΔE P减.(表示系统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③转移式:ΔE A=-ΔE B或ΔE A增=ΔE B减.(表示系统只有A、B两物体时,A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减少的机械能)考点一机械能守恒的理解与判断【典例1】(2019·浙江选考)奥运会比赛项目撑杆跳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速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增加B.起跳上升过程中,杆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C.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D.越过横杆后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答案】B【解析】加速助跑过程中速度增大,动能增加,A正确;撑杆从开始形变到撑杆恢复形变时,先是运动员部分动能转化为杆的弹性势能,后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与重力势能,杆的弹性势能不是一直增加,B错误;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高度在不断增大,所以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C正确;当运动员越过横杆下落的过程中,他的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被转化为动能,即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2020 •江西六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连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A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
开始时托住B,让A处于静止且细线恰好伸直,然且由静止大速度。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BDA. B物体受到细线的拉力保持不变B. A物体与B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 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小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D. 当弹簧的拉力等于B物体的重力时,A物体的动能最大【解析】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有m B g-kx=(m A+m B)a,由于弹簧的伸长量x 逐渐变大,从开始到B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B加速度逐渐减小,由mg-F T=ma可知, 此过程中细线的拉力逐渐增大,是变力,A项错误;A物体、弹簧与B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而A物体与B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B项正确;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A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故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C项错误;当a=0,即弹簧的拉力等于B物体的重力时,B物体速度最大,A物体的动能最大,D项正确。
2. (2020 •广东惠州一中调研)(多选)如图所示,物体在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拉力F作用,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拉力F大小恰好等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BCA. 做匀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C. 机械能保持不变D. 机械能增加【解析】物体受到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与拉力作用,因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故A项错误,B 项正确;拉力与摩擦力相等,它们所做的总功为零,支持力不做功,因此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故C项正确,D项错误。
3. (2020 •广东四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同一水平面。
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小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则(BDA. 小球在碗中做匀速圆周运动B. 过最低点时,两小球都处于超重状态C. 过最低点时,两小球的角速度大小相等D. 过最低点时,两小球的机械能相等【解析】小球在碗内向下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做变速圆周运动,A项错误;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因此处于超重状态,B项正确;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2丄一一,非二—亍.一-,工,因此半径大的,角速度小,C项错误; 两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初始机械能相等,故末机械能相等,D项正确。
4. 如图所示,在高1.5 m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小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
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g=10 m/s 2)(A)A. 10 JB. 15 JC. 20 JD. 25 J【解析】由2gh二口;一o 得vy = = -^"30 m/s f落地时,由tan 60g = 得口o =丄一=V10 m/釦由机械議守恒定律得E p弓恂诡=10 J,故A项正确。
5. (2020 •广东陆丰甲子中学月考了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o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若将质量分别为2m 3m 4m 5m的小球,分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从半径均为R= h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的最低点水平向右射入轨道,轨道形状如图乙、丙、丁、戊所示。
贝U质量分别为2m 3m 4m 5m的小球中,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仍为h的是(小球大小和空气阻力均不计)(C)A. 质量为2m的小球B.质量为3m的小球C.质量为4m的小球D.质量为5m的小球【解析】由题意可知,质量为m的小球,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则mgh=2=| mg * L + -扌匸+ 尬盘匕 =—mpL,第三袂EP32”唸质量为2尬的小球,由乙图可知,上升刮轨道最高点速度不能为零,依扌居机械速度不为零/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h扎故B. D 项错屁由丁图可知,小球岀轨道时的速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向上则上哥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伽护4 = 伽谣,则h 4=h,故C 项正确6. (2020 •济南二模)一根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链条一半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另一半悬在桌边,桌面足够高,如图a 所示。
若将一个质量为 m 小球分别拴在链条左 端和右端,如图b 、c 所示。
约束链条的挡板光滑,三种情况均由静止释放,当整根链 条刚离开桌面时,关于它们的速度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0【解析】铁链释放之后,到离开桌面,由于桌面光滑,令桌面下方L 处为零势能面,则C.V c >V a >V bD.V a >V b >V c释 放前系统 的 重 力势能 为 E pi = 寸吨 + -mg ・严L = £吨厶第二袱E p2 JflhA.V a =V b =Vc B.V a <V b <V c=扌吨 7 + ~mgL + ^mg 中=牛mg 厶释放后E=訴乳+叱£ =討昭 F P3二訥叫则损失的重力势能AE "=汁"、AE P2 = ^mgL. AEp3 = ^rn^L }那么由机械能守恒有AE p1 =扌他诟“AE p2 =i (2rn>^ AE p3 =7 (旳)或,解得错=竽* X =竽、译=牛可得错 > 讨 n 晡,即 v c >v a >V b ,C 项 正确。
7. (2020 •辽宁五校联考)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 放 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 、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相连,C 球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用手控制住 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 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
已知 A 的质量为4m,B C 的质量均为m,重力 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释放A 后,A 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 恰好离开地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C. C 刚离开地面时,B 的加速度最大D. 从释放A 到C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 、B 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析】释放 A 后,A 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拉力等于A 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4mgsin a ,C 恰好离开地面,轻质弹簧弹力等于C 球重力,kx=mg 。
对B 进行受力分析, P1 =扌首1站厶£ P 2A.斜面倾角a =60°B.A 获得的最大速度为由平衡条件知4mgsin a =mg+kx,解得斜面倾角 a =30° ,A 项错误;初状态,弹簧压 缩,kx=mg,末状态,弹簧拉伸,kx=mg 。
初末状态弹簧弹性势能相等,对整体由机械能守 地面时,B 的加速度为零,C 项错误;从释放A 到C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 、B 、C 和弹 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项错误。
8. (2020 •吉林九校联考)把质量为m 的小球(可看做质点)放在竖直的轻质弹簧上 并把小球下按到A 的位置(图甲),如图所示。
迅速松手后,弹簧把小球弹起,球升至最 高位置C 点(图丙),途中经过位置B 时弹簧正好处于自由状态(图乙)。
已知AB 的高 度差为h i ,BC 的高度差为h 2,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则(C )即 艺何A. 小球从A 上升到B 位置的过程中,动能增大B. 小球从A 上升到C 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一直增大C. 小球在图甲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mgg+h"D. 一定有 h 2> h 1【解析】小球上升时先加速后减速,当mg=^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还 处于压缩状态,A 项错误;从A 到B,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弹性势能减小, 则小球的机械能增大,而从B 到C,小球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不变,B 项错误;由A 到 C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故手mg (h+h”,C 项正确;由A 到C 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重力势能,动能最大位置在B 点下方,故h 2可能等 于零,D 项错误。
动能E<与离地高度h 的关系如图b 所示。
其中高度从h 下降到h 2,图象为直线,其余恒定律得4mg ・ 2xsin a -mg - 2x=t (m+47n )叫解得“9.(2020 •盐城检测) 如图a 所示,小物体从竖直弹簧上方离地高h 1处由静止释放,其 ,B 项正确;C 刚离开部分为曲线,h 3对应图象的最高点,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k,小物体质量为m,重力加速A.小物体下降至高度h 3时,弹簧形变量为0B. 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 5时,加速度为0D.小物体从高度h i 下降到h 5,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mg(h i -h 5)【解析】高度从h i 下降到h 2,图象为直线,该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h i -h 2就是自由下 落的高度,所以小物体下降至高度为h 2时,弹簧形变量为0,故A 项错误;整个运动过 程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物体下落至高度为h 4时,物体的动能与h 2时的动能 相同,由弹簧振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在h 4时弹簧的弹力一定是重力的2倍;小物体 下落至高度为h 5时,动能又回到0,说明h 5是最低点,弹簧的弹力到达最大值,一定大 于重力的2倍,所以此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故B 项错误;小物体下落至高度为h 4时, 弹 簧的压缩量 △ x= 迥L,小物体从咼度hk2 14 ,重力做功WG - mg Ax -mg X :一 / ,物体从咼度h 2 卜降到h4 ,重力做功等于弾簧弹性势能的增加,所以小物休从咼度为h 2 下 降到 h 4,弹簧的弹性弊能增加了竺学,故C 项错误;小物体从高度h i 下降到h 5,重力做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所以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i-h 5),故D 项正确 C.小物体从高度 h 2下降到h 4,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D)10. (2020 •武昌模拟)(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表面光滑的立方体Q—长为L的轻杆下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于O点,0点固定于地面上,轻杆的上端连接着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P,P和Q的质量相等,小球靠在立方体左侧,杆竖直,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受到轻微扰动后P倒向右侧并推动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g竹%」A. 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当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时,立方体的速度大小为B. 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当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时,立方体和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为sin 9C. 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一直对小球做正功D. 在落地前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少【解析】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Lsin9 )==sin 9 ,B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年:寫嗖A项错误;由速度分解可知乞■ ■ ■ ■vp小球的速度变大,即小球动能增大,则小球所受合力做正功,C项正确;分离后,小球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