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训练-传是楼记

合集下载

【步步高】山东省2014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鲁人 第二册试题 鲁人版

【步步高】山东省2014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鲁人 第二册试题 鲁人版

第二册——《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张衡传》、《鸿门宴》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赤壁赋》(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川相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3)长乐王回深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衡传》(4)员.径八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形似酒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时收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7)皆为龙虎,成五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凭”,乘(2)通“缭”,环绕(3)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4)通“圆”,圆周(5)通“樽”,酒器(6)通“擒”,捕捉(7)通“彩”,彩色(8)“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9)同“邀”,邀请(10)通“背”,违背(11)通“早”,早早地(12)通“隙”,隔阂,嫌怨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赤壁赋》(1)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举匏樽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知不可乎骤.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而卒.莫消长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6)褒禅山亦谓.之华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其文漫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余与四人拥.火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于人为.可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衡传》(13)再迁.为太史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又多豪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视.事.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上书乞骸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17)闻大王有意督.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卮酒安足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任凭(2)致意,引申为劝酒(3)骤然,突然(4)始终(5)眨眼(6)称,叫(7)模糊不清(8)持,拿(9)十分之一(10)尽,尽兴(11)非常:非同寻常。

【建筑】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考题训练一概括分析传主事迹特点题

【建筑】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考题训练一概括分析传主事迹特点题

【关键字】建筑实用类文本阅读考题训练一概括分析传主事迹、特点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天人交战的“盗火者”王龙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成为彻底改变严复命运的转折点。

这一年,中国的热血之士纷纷开出自己的救亡药方。

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变法救国之策;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从来述而不作的严复,终于决定要化笔为剑,用文章来呐喊冲锋了!新年春节刚过,严复就发表了第一篇重磅文章《论世变之亟》。

他清醒地看到:“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压抑多年澎湃已久的爱国激情,终于化作急迫的救亡使命感,他一口气写下了《救亡决论》《原强》《辟韩》等为人传诵一时的名篇。

这些充满激情的政论文章,抨击时弊,呼吁国人因时而变,维新图强,是一次对中国专制政体从治统到道统、从形式到内容的彻底清算,其宗旨用蔡元培的话说就是“尊民叛君,尊今叛古”。

主要内容则可归纳为四句话:帝王窃天下,儒术卫王权,八股笼士心,治术坏民智。

严复的这些思想,成为直接点燃戊戌维新的精神火炬,他从此声名鹊起,成为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

戊戌维新失败后,严复躲进小楼,立誓“屏弃万缘,惟以译书自课”。

对中华文化不曾一日消解的深层焦虑感,成为他不竭的精神动力。

十年中,这位孤独的圣徒扛着救赎的十字架,独自一人匍匐在精神孤旅之上。

1906年,在翻译孟德斯鸠的《法意》时,当他译到专制政体“彼将使之为奴才也,必先使之终为愚民也”一语,不禁心生悲愤,涕泪长流。

中国千年的专制之痛,竟让一位遥远的西方人总结得如此精确。

拯救吾国,必先拯救吾民。

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决定了他只选择那些有助于改造国民性格的西方书籍介绍给中国人。

深受严译影响的鲁迅,后来也深为理解严复这种忧虑的心境,他感叹道:“严又陵究竟是‘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的,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个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敏锐的人。

”这种对中华文化的深层忧虑,在严复是沉痛的“三民论”的呼号呐喊,到了鲁迅笔下则是痛极无声的那个麻木的愚民阿Q形象。

2014届高中语文复习资料大全(文言文部分)

2014届高中语文复习资料大全(文言文部分)

2014届高中语文复习资料大全(文言文部分)(内部资料,请勿外传)001 必修1—必修5 文学常识必修1文学常识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4、《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6500字。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家。

10、《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

主要作品:《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

必修2文学常识1、《荷塘月色》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

主要作品:散文集《背影》《踪迹》《欧游杂记》2、《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3、《囚绿记》陆蠡: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编成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也叫《诗三百》。

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传是楼记练习题

传是楼记练习题

• 3.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 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 以异哉?
• 3.但是如果嘴上是一套,实行的又是另一套,心中 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 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诵读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 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
• 4.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填空题
• 1.汪琬在古文方面力主(唐宋),学习韩愈、 欧阳修。
• 2.《传是楼记》中“传是楼”的所有者是 • 徐健庵 • 3.《传是楼记》中“是”指的是(书籍)
词语解释
• 1.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 • 间:近来 • 斫:砍,削 • 2.吾何以传女曹哉? • 女:同“汝” • 曹:辈 • 3.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 旧:久
传是楼记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 一、单项选择题 • 1.其诗与王士祺合称“汪王”的清初诗文
大家是(汪琬) • 2.“尧峰先生”指的是(汪琬) • 3.《传是楼记》的作者是(汪琬)
多项选择题
• 1.下列属于“清初散文三大家”的有 • (侯方域 魏禧 汪琬) • 2.下列文集属于汪琬的有 • (《钝翁类钞》《尧峰文钞》)
翻译题
• 1.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 • 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那么我拿什么
东西来传给你们呢 • 2.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
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 我认为藏书的困难还是比不上守书的困难, • 守书的困难又比不上读书的困难,更比不
上亲身实践帛以易之。
• 易:交换
• 5.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 之难。 躬体:亲身交换 6.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 根柢:根基,基础 性命:上天赋予人的本质,此指个人品德修养 7.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体:本体,实质

大学语文《传是楼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古今对照翻译

大学语文《传是楼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古今对照翻译

大学语文《传是楼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古今对照翻译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乎?”(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

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词句注释1.昆山:县名,今属江苏省。

徐健庵:指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清江苏昆山人。

康熙九年(1670年)探花,授编修。

曾任《明史》总裁官,《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副总裁,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

著有《通志堂经解》。

家有“传是楼”,藏书甚富,辑有《传是楼书目》。

2.间:近来。

3.经史子集:中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

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

4.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

义疏:疏解经义的书。

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5.日录:指史官按日的记录。

家乘(shèng):家谱,家史。

山经:泛指记录山脉的舆地之书。

6.卜筮(shì):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shī)草称筮,合称卜筮。

7.乐府:诗体名。

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

诗余:词的别称。

8.部居:指以类相聚,按类归部。

类汇:指以类相聚。

9.缃(xiāng)帙(zhì):浅黄色书套。

10.启钥:开锁。

灿然:鲜丽的样子。

11.女曹:你们。

女,通“汝”。

12.先世:祖先。

13.故:本,本来。

起家:兴家立业。

14.耳目濡染:耳濡目染。

指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濡染:受熏陶。

旧:长久。

15.土田:土地,田地。

货财:财物。

16.世富:世世富足。

17.珍玩:珍贵的玩赏物。

鼎彝(yí):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2014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汇编·纪传类文言文

2014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汇编·纪传类文言文

2014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汇编·纪传类文言文1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6分)李太虚①江右李太虚为诸生时,嗜酒落拓,而家甚贫。

太仓王司马岵云备兵九江,校士列郡①,拔太虚第一,引见之,谓曰:‚吾固多子,择师无若子者。

顾远在娄东,子能一往乎?‛李许诺。

次日即遣使送至家。

②时王氏二长子已受业同里吴蕴玉先生。

蕴玉者,梅村先生父也。

而太虚教其第四、五诸郎。

两人共晨夕甚欢。

梅村甫髫龄,亦随课王氏塾中。

李奇其文,卜为异日伟器。

③岁将阑,主家设具宴两师,酒半,出所藏玉卮侑酒。

李醉挥而碎之,王氏子面加诮让,李亦盛气不相下。

席罢后,谓吴曰:‚我安可复留此!‛遂拂衣去。

吴知其不能行也,翼日蚤起,追于城闉②,出馆俸十金为赠。

乃附贾舶归。

然所赠赀,大半耗于酒,及抵家,垂橐萧然,亟呼妇治具。

妇曰:‚吾绝粮已久,安所得粟?忆君去后,犹存故人酒一罂。

请佐君软饱可乎?‛妇往邻家觅薪,李即发罂。

罂内产一芝如盘,紫光煜煜。

喜且愕曰:‚此瑞征也,顾酒败不可饮奈何?‛挹之,则清冽异常。

乃泛白独斟。

妇负薪归,则罂已罄矣。

④是秋登乡荐,明年成进士,入词馆③。

数载后,以典试④复命过吴门。

王氏子谒于舟次,李亟询吴先生近状,是时梅村亦登贤书⑤,因购吴行卷,携以北上,为延誉京师。

辛未,梅村遂为太虚所荐登南宫⑥第一及第第二人,年仅弱冠。

蕴玉先生享荣养者三十年,可为疏财敦友之报。

而岵云诸子,自司马没后,家渐替矣。

【注释】①校士列郡:在各个郡县考评士子。

②闉(yīn):古时指瓮城的门。

③词馆:翰林院。

④典试:主持考试之事。

⑤登贤书:乡试中举为登贤书。

⑥南宫:指礼部会试。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岁将阑.()(2)王氏子面加诮让..()(3)李即发.罂()(4)家渐替.矣。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1)顾远在娄东,子能一往乎?(2)翼日蚤起,追于城闉,出馆俸十金为赠。

19.第④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步步高】山东省2014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文言文考点系统化复习 高频考点一试题 鲁人版

【步步高】山东省2014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文言文考点系统化复习 高频考点一试题 鲁人版

高频考点一勤于积累,善于推断——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012·山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

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

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途泥,率先期门。

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

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

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诚为盈溢。

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

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

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

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

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

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

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

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

不幸早卒,朕甚伤之。

贤者子孙,宜加优异。

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强侯。

”庆卒,子琴嗣。

琴卒,子万全嗣。

万全卒,子桂嗣。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大学语文《传是楼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古今对照翻译

大学语文《传是楼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古今对照翻译

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乎?”(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

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词句注释1.昆山:县名,今属江苏省。

徐健庵:指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清江苏昆山人。

康熙九年(1670年)探花,授编修。

曾任《明史》总裁官,《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副总裁,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

著有《通志堂经解》。

家有“传是楼”,藏书甚富,辑有《传是楼书目》。

2.间:近来。

3.经史子集:中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

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

4.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

义疏:疏解经义的书。

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5.日录:指史官按日的记录。

家乘(shèng):家谱,家史。

山经:泛指记录山脉的舆地之书。

6.卜筮(shì):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shī)草称筮,合称卜筮。

7.乐府:诗体名。

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

诗余:词的别称。

8.部居:指以类相聚,按类归部。

类汇:指以类相聚。

9.缃(xiāng)帙(zhì):浅黄色书套。

10.启钥:开锁。

灿然:鲜丽的样子。

11.女曹:你们。

女,通“汝”。

12.先世:祖先。

13.故:本,本来。

起家:兴家立业。

14.耳目濡染:耳濡目染。

指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濡染:受熏陶。

旧:长久。

15.土田:土地,田地。

货财:财物。

16.世富:世世富足。

17.珍玩:珍贵的玩赏物。

鼎彝(yí):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彝:古代宗庙常用礼器的总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注】①缃帙(zhì):浅黄色的书套。

②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

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呻佔(zhān):诵读。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启钥灿然启:启发
B.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慨:叹息
C.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易:交换
D.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迹:行为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汪琬认为是正确的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①部居类汇,各以其次②藏而勿守,犹勿藏也
③采其华而忘其实④始乎博,终乎约
⑤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⑥尊所闻,行所知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述徐健庵造楼藏书的言行,交代了“传是楼”的来历。

B.楼主人认为把书传给子孙更有价值,因此汪琬将其楼命名为“传是楼”。

C.文章由藏书写到守书,再写到读书,由表及里,思想有深度,启人深思。

D.因为生病,为楼主人写记的事一拖再拖,最后在楼主人的催促下才完成。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5分)
译文:
(2)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5分)
译文:
【答案及解析】
8.A(启,打开。


9.D(①是楼主人关于藏书的做法;②和读书无关;③是错误的读书方法。


10.B(“传是楼”是由楼主人命名的。


四、(23分)
11.(1)“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教训。

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这时他指着书高兴地笑着说:“我传给你们的,就是这些了!”
(正确翻译“鉴”“女曹”“是”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大意正确即可。


(2)古代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到最后就专攻,博览群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广博,专攻一门也不是抱残守残。

(正确翻译“约”“斗”“保残安陋”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大意正确即可。

)【参考译文】
昆山徐健菴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造了一幢楼房,共有七间,同时命工匠砍削木材,起造
大橱,贮书若干万卷,区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中附以经传义疏等方面的书,史部中附以日录、家乘、山经、野史等方面的书,子部中附以卜筮、医药等方面的书,集部中附以乐府、诗余等方面的书,共有七十二个橱,按照部类置放,都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

于是先生召集儿孙,登楼而教训他们说:“我用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我们徐家先世,本来就身家清白,以读书应试起家,我耳濡目染已很久了。

我曾感慨那些做父祖辈的,有的想把土地家产传下去,而子孙不一定能世世代代富下去;有的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下去,而子孙又不一定能够世世宝爱这些东西;有的想把园池台榭、舞歌车马之类传下去,而子孙后代又不一定能世世享受这些娱乐。

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

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这时他指着书高兴地笑着说:“我传给你们的,就是这些了!”于是就以“传是”两字作为楼名,而要我作一篇记。

我体衰多病,不能一下子写出来,先生多次写信催促,最后我只得用下面这些话来回复先生:书遇到的灾难太厉害了!从汉代以来,皇帝常常用官家的丰厚赏金去买书,皇帝以下,名公贵卿又常常用许多钱物去换书,有的亲自动笔,有的雇请抄手,加以誉录。

但是聚集不久,就常常遭故散失,由此可知藏书之难了。

不过,我以为藏书之难还比不上守书之难,守书之难又比不上读书之难,更比不上亲身去实行了而有所体会之难。

所以藏书而不能守,同不藏书没有什么两样;守住了而不能读,同守不住没有什么两样。

虽然已经读了,而如果嘴上是一套,实行的又是另一套,心中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
古代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到最后就专攻,博览群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广博,专攻一门也不是抱残守残。

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

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