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干扰素联合肝素治疗IPF的疗效观察
γ干扰素联合化疗对耐药肺结核治疗效果及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γ-干扰素联合化疗对耐药肺结核治疗效果及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胡丽娜(河南省西平县中医院体检科西平463900)摘要:目的:探讨γ-干扰素联合化疗对耐药肺结核治疗效果及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12月收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
对照组给予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γ-干扰素治疗。
观察两组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及痰菌转阴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9%比对照组的74.0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8+低于治疗前,CD4+、CD3+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痰菌转阴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γ-干扰素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耐药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效果较佳。
关键词:耐药肺结核γ-干扰素化疗效果免疫功能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9)04-0029-02耐药肺结核是指同时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具有较强耐药性的重症肺疾病,具有治疗时间长、难度大及不良反应多、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
因此临床治疗中如何选取适宜药物,在降低治疗成本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尤为关键。
相关研究指出,免疫功能在耐药肺结核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γ-干扰素是一种II型干扰素,具有促进CD4+T淋巴聚集的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结核及麻风病[2-3]。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γ-干扰素联合化疗对耐药肺结核治疗效果及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12月收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
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3.68±4.37)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病程(1.15±0.27)年。
重组人干扰素-γ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问质纤维化30例

12 治 疗 方 法 .
激 素组 口服醋 酸泼 尼松片 ( 津 力生 制药股份 有 限公 司 , 天
国药 准字 H1 0 0 2 , g片 ) 起 始剂 量 1 g次 , 2 2 135m / , 5m / 2次 , , d
『 中图分 类号 1R 6 . 5 39
[ 献标 识码 】B 文
[ 文章 编 号】1 7 — 7 1 2 1 7 0 8 — 2 6 3 9 0 (0 2 2 — 0 0 0 J
I FN— c m bi e t r o e f r i o a h c p l o r br ss A t y o o n d wih ho m n o di p t i u m na y f o i : sud f i 3 a e 0c ss
根据 治 疗 后 患 者 呼 吸 困 难 、 激 性 干 咳 ( 状 根 据 患 者 刺 症 主诉 判 断是 否 有 改善 ) 肺 弥散 功 能 、 部 C 、 胸 T是 否 有 改善 , 分
为好 转 和无 效田 。 15统 计 学 方 法 .
性通 气 障碍 、 弥散功 能 障碍 为主 。 F发病 年龄 多为 4 ~ 0岁 , I P O5
Af rt ame t srm boi idcsi o ie ru erae r h nh r o ego p ( < 00 ) Co cu in t r t n, e e e u f rss n ie n cmbn dgop d cesdmoeta o n ru P i m .1 . n ls o
1 疗程 。 个
13检 测 指 标 .
选 择 20 0 9年 1月~ 0 2年 1月 在 我 院 治疗 的特 发 性肺 21 间质 纤 维 化 患 者 6 0例 为研 究 对 象 , 中男 2 其 8例 , 3 女 2例 , 年 龄 4 ~ 9岁 , 76 平均 (48 1 .) 。 有患者 均 诊 断明确 。 5 . ̄ 26 岁 所 将
IFN-γ治疗IPF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IFN-γ治疗IPF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孙宝林;江振国;戈艳蕾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3(015)005
【摘要】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病理特征为肺问质纤维化,目前病因不清。
目前研究发现在IPF纤维化疾病中,细胞因子起着重要作用,干扰素(IFN-Y)可以减轻肺基质重构,减少肺间质纤维化”。
本文旨在探讨IPF患者应用IFN-Y治
疗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IPF诊
断标准”。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2月人住我院的IPF患者,并除外有应
用IFN-Y禁忌YGH者,共计50例。
健康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者,共计20例。
【总页数】1页(P668-668)
【作者】孙宝林;江振国;戈艳蕾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玉田,064100;河北省唐山市玉田
县中医医院,河北玉田,0641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
【相关文献】
1.IFN-Y治疗IPF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J], 孙宝林;江振国;戈艳蕾;
2.Y-干扰素联合激素治疗IPF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J], 张学英;江振国;戈艳蕾;
3.远端导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治疗IPF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 [J], 李琪;肖贵华;
程长浩
4.γ-干扰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戈艳蕾;李繁丽;喻昌利;李琳;郭继芳;王红阳
5.γ-干扰素联合激素治疗IPF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J], 张学英;江振国;戈艳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γ-干扰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ABC!",+5=7="D+CEE9+"76"/<5-<+*,"*+,"+,"<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76"/<5-<"*,"*$,"/,,-6/,*
H>""(("$#&(S’#"1("1&’7#$&84%’"?V72$"#56$5/#"%’"#1"2#8"’#%’S)Y32#%"’#/ O4F$%94("#&(G$%9(*#F)B-$%+9("#&(&(%"#O).*(8$%+"#I$%+ #.%+:$%+"#
表 5! !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7 (C9 步 行 距 离 变 化 ! ! ! 比 较 %’j>$%3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乙酰半胱氨酸组
5!!+!"j!+", 575+<"j",+6!"
联合治疗组
5!-+<*j<+=* 5<=+*,j",+"7"*
!!" !"$,+,!#与 治 疗 前 比 较%* !"$,+,!#与 乙 酰 半 胱 氨 酸 组 治 疗 后比较)
患者随机分为乙酰半胱氨酸组和Z^)/1联合乙酰半胱氨酸联 合 治 疗 组!检 测 ’ 型 胶 原"’/0$)0 型 胶 原"0/0$含 量#并 均 进 行 肺
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疗效分析

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方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第 1 天静脉推注阿霉素40~50 mg/m2;第1~5天静脉推注顺铂20 mg/m2;第1~5天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500 mg/m2。
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600万U干扰素,隔日1次,皮下注射,连用4~6周。
结果对照组CR为10%(2/20),PR为15%(3/20),SD为30%(6/20),PD为45%(9/20),总有效率为25%,临床获益率为55%。
实验组CR为20%(6/30),PR为23.3%(7/30),SD为30% (9/30),PD为26.7% (8/30),总有效率为43.3%,临床获益率为73.3%。
两组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无心电图改变,两组消化道反应、疼痛、脱发、肝损害、骨髓抑制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干扰素联合化疗可使晚期原发肝癌的疗效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毒副作用减轻、免疫功能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标签:干扰素;原发性肝癌;化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又难治的的恶性肿瘤,以起病隐袭、生长速度快、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为特点。
8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在确诊时已存在远处转移、肝内播散或伴有严重的肝硬化,需采取内科治疗来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但自20世纪50 年代以来,大多数化疗药用于肝癌治疗的有效率较低、可重复性差、毒副反应明显、易复发。
所以寻找疾病缓解期长、有效率高、毒副反应低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肝癌治疗的研究热点。
笔者对2009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扰素联合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25~75岁,平均(49.5±5.3)岁。
重组人干扰素—γ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0例

重组人干扰素—γ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0例作者:周光伟张清云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27期[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γ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激素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和激素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检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的水平。
结果在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活动能力、肺弥散功能方面,两组好转比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治疗前,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而联合组和激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纤维化指标下降程度高于激素组(P < 0.01)。
结论联合重组人IFN—γ和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可以延缓患者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γ;激素;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胶原蛋白[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7—0080—02IFN—γ combined with hormone fo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 study of 30 casesZHOU Guangwei ZHANG Qingyun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the TCM Hospital of Donggang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Donggang 1183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FN—γ combined with hormone for IPF.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ith IPF from Jan 2009 to Jan 2012 were divided into combined group and hormone group. 30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Serum collagen and hyaluronic acid level of three groups were detected. Results Improved ration of Irritating cough, dyspnea,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pulmonary diffusion function in combined group were more than control group(P < 0.01). Serum fibrosis indices in IPF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before treatment (P < 0.01),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mbined group and hormone group (P > 0.05). After treatment, serum fibrosis indices in combined group decreased more than hormone group (P < 0.01). Conclusion IFN—γ combined with hormone in treatment of IPF can defe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release symptom and sign.[Key words] IFN—γ;Hormone;IPF;Collagen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的下呼吸道的弥漫性炎症性疾病,炎症侵犯肺泡壁和临近的肺泡腔,造成肺泡间隔增厚和肺纤维化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1],患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γ-干扰素联合激素治疗IPF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γ-干扰素联合激素治疗IPF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张学英;江振国;戈艳蕾【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15)005【摘要】①目的观察γ-干扰素(IFN-γ)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IPF)的疗效.②方法将56例IPF患者随机分为激素治疗组和IFN-γ联合激治疗组,检测血清金属基质蛋白-2(MMP-2)及Ⅳ型胶原(Ⅳ-C)含量;均进行肺功能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③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2及Ⅳ-C水平下降,IFN-γ联合激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单纯激素治疗组(P<0.05);IFN-γ联合激素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DLCO(%)显著改善(P<0.05);单纯激素治疗组肺功能DLCO(%)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④结论 IPF患者在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IFN-γ治疗,可以改善肺纤维化程度,从而提升弥散功能.【总页数】2页(P667-668)【作者】张学英;江振国;戈艳蕾【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玉田,064000;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玉田,064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相关文献】1.Y-干扰素联合激素治疗IPF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J], 张学英;江振国;戈艳蕾;2.γ-干扰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戈艳蕾;李繁丽;喻昌利;李琳;郭继芳;王红阳3.α-2a干扰素联合脾多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J], 魏博;梅花4.宫颈HPV持续感染患者应用膦甲酸钠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 余慧;杜坤;苏江维;柳林;汪洁5.自拟补肾益气扶正汤联合利可君治疗肾癌患者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造成白细胞降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勾善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分析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分析发布时间:2021-09-22T06:35:10.2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10期作者:韦雯耀[导读]韦雯耀(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30700)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慢性肺部纤维化疾病,具有病死率高、不可逆性、起病隐匿、进展性等疾病特征,需要及时治疗,且随着临床对IPF认识的深入,各类治疗药物不断出现,所以本文现针对IPF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肺纤维化通常由多种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所致,按照病因可以分为继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且以后者更为多见。
相关报道指出[1],IPF好发于老年群体,男性多于女性,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仅为2-5年,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
另外,IPF主要表现为慢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双肺底爆裂音、咳嗽、低热等,病变局限于肺部,目前尚未明确其病因,但是通常认为与损伤修复异常、炎症反应、肺动脉高压等因素有关[2]。
现阶段尚无治疗IPF的有效手段,所以其治疗方案的研究仍是临床重点、难点[3]。
本文现针对IPF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展开如下综述。
1 西药治疗1.1抗氧化剂由于IPF患者存在炎性反应,加之炎性细胞会释放过量氧化物质,容易造成抗氧化物质、氧化物质失衡,从而形成肺部组织氧化损伤,所以最终会诱导肺纤维化发生,而随着IPF患者肺部脂质过氧化物增加,极易降低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of glutathione,GSH)水平,但是GSH既能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于人体十分重要,并且由于GSH的前提是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NAC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所以在治疗IPF时可以采用NA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3 统计学分析
异 1 3 . 0统计软件 , 计量资料 以元± s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F i s h e r ’ S 检验 , P <0 . 0 5为 差
比性 。
I P F病理上表现为肺 泡炎及 肺间 质纤维化 , 一 般确诊 时 多 已发生明显肺纤维化 , 其 导致 的肺 间质纤 维化 , 最终 会导 致患
者肺 弥散功能降低 , 从 而发生呼吸衰竭 , 致 患者死 亡。 目前 I P F 发病机制 尚不 明确 , 临床 治疗 上 缺乏 特异 性 抗纤 维化 治 疗方
1 3 7 8
可 北 医药 2 0 1 3年 5月 第 3 5卷 第 9期
H e b e i Me d i c a l J o u r n l, a 2 0 1 3 , V o l 3 5 Ma y N o . 9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7 3 8 6 . 2 0 1 3 . 0 9 . 0 5 5
法。T h l型细胞因子 和 T h 2型细 胞因子 免疫 平衡 失 调是 发生 肺 间质纤维化 的重要 原 因。I F N . ^ y 是特征 性 , n l 1型 细胞 因子 ,
1 . 2 方法
常规治 疗组 给予 布地奈 德雾 化吸 入 , 联合治 疗 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雾化 吸人 治疗 , 皮下注射 I F N 一 , 每 次2 0 0万 U, 1次/ d , 治疗 1 个月 。所有 患者治疗前 及治疗 1 个 月后 进行临床症状采集 、 肺功能测 定 。比较 2组 患者治疗前 后
指标 变 化 。
因此 给 予 I F N 一 , 提 高患 者 T h 1型 细胞 因 子水 平 , 恢 复 机 体
T h l / T h 2细胞 因子平衡 , 对于 I P F纤维化 的治疗 可能具 有一定 疗效 ' 。
肝素除具有抗凝 作用外 , 还具 有多种 生物 活性 , 其 中肝 素 对炎症过程的影响 日益受到重视 。有 报道肝素应 用于 I P F、 慢
联合肝素治疗 I P F的疗效报 告如下。
I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资料
根据 2 0 0 2年 中华 医学会 呼吸病 学分会 制定
3 讨论
的I P F诊断标准 J , 选择 2 0 1 0年 1 月至2 0 1 1 年 1 2月 于河北联 合大学附属医 院呼吸 内科住 院诊 断为 I P F的患 者 6 0例 , 同 时
・
临 床研 究
・
一
干 扰 素 联合 肝 素 治 疗 I P F的疗 效 观察
李建 戈艳蕾 贾金红 李繁丽 王红 阳 喻 昌利 刘聪辉
【 关键词 】 一 干扰素 ; 特发性肺 问质 纤维化 ; 肝素 ; 治疗结果 【 中图分类号】 R 5 6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3 8 6 ( 2 0 1 3 ) 0 9 — 1 3 7 8 一 O 1
显 J , 因此 , 联合肝素及 I F N . 治疗 可能进 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
本研究应用肝素及 I F N . ^ y 治疗后发 现 , 联合 治疗 组患者 治
2 . 1 2组患者临床症状 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 者呼吸困难 、 咳嗽
= 3 0 , 例( %)
疗1 个 月后临床较常规组患者呼 吸困难、 咳嗽及胸 闷症状 明显 好转 ( P< 0 . 0 5 ) , 联合 治疗 组患 者 自身 治疗 前 后 T L C、 V C及 D L C O有所改善 , 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表明 I F N . 联合肝素治疗组有助于改善 患者临床症状 , 在一定程 度上改善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 I P F ) 是一组发病机制不 清的肺 间质 性疾 病 , 现 阶段无特 异性 治疗 方案 。有报道 一 干扰 素及肝素通 过改善患者 T h l / T h 2失衡及 纤溶 系统发挥 一定作 用 l 2 J , I F N 一
表2 2组 患者 肺功 能 比较 n= 3 0 , %。 i±s
项目 来源 : 河北省 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 编号 : 2 0 1 2 0 4 1 0 )
作者单位 : 0 6 3 0 0 0 河北省唐 山市 ,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 ( 李建), 呼吸 内科 ( 戈 艳蕾 、 王红 阳 、 喻 昌利 ) , 急 诊科 ( 李繁丽、 刘 聪 辉) ; 河北省丰宁县第二医院 ( 贾 金红)
2 . 2 2组 患者肺 功能 比较
联合 治疗组 患者治 疗后 T L C 、 V C
及D L C O变化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联合治疗组 自身 治疗 前后 T L C 、 V C及 D L C O有所 改 善 , 但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见 表 2 。
除外 有应用肝素及 I F N . ^ y 禁 忌证 , 其 中男 2 9例 , 女3 1 例; 平 均 年龄 ( 6 4±6 ) 岁 。6 0例 I P F患者 随机 分为 常规 组 和联合 治疗
组, 每组 3 0例 。2组 患者在性 别 比、 年龄 、 治疗前病情严重程 度 及各 项检查指标 比较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P >0 . 0 5 ) , 具 有 可
患者肺功能 。
及胸闷症 状好转情况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P < 0 . 0 5 ) 。见表 1 。
表1 2组 患 者 临床 症状 比较
综上所述 , 从 短期疗效观察 , I F N . 联合 肝素治疗 I P F具 有
一
注: 与常规组比较 . P < O . 0 5
定临床效果 。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