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污泥比阻

实验十七 污泥比阻测定一、实验目的污泥按来源可分为初沉污泥、剩余污泥、消化污泥和化学污泥。
按性质又可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
每种污泥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使污泥的脱水性能也各不相同。
为了评价和比较各种污泥脱水性能的优劣,也为了确定污泥机械脱水前加药调理的投药量,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比阻(也称比阻抗)。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投加混凝剂数量的方法;4、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
二、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或称比阻抗)是表示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性指标。
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越大,过滤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反比。
)(mL R pFt V μ=(6-1)过滤阻力包括滤饼阻力Rz 和过滤介质阻力Rg 构成。
过滤开始时,滤液仅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当滤饼逐渐形成后,还必须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
因此,阻力R 随滤饼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减少。
因此将式(6-1)改写成微分形式。
)(g z R R pF dt dV +=δμ (6-2) δ—— 滤渣厚度由于R g 比R z 相对说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设每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滤饼体积为v ,则当滤液体积为V 时,滤饼体积为vV ,因此vV F =δ (6-3)式(6-3)代入(6-2),得z vVR pF dt dV μ2= (6-4) 若以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滤饼干固体质量w 代替v ,并以单位质量的阻抗r 代替Rz ,则式(6-4)可改写成:wVrpF dt dV μ2= (6-5) 式中,r 为污泥比阻,在CGS 制中,其量纲为s 2/g ,在工程单位制中其旦纲为cm/g 。
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精)

实验三 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1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
(3)掌握确定污泥的最佳泥凝剂投加量。
2 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愈大,过滤性能愈差。
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正比。
)(mL R pFtV μ=(3-1)过滤阻力包括滤渣阻力R z 和过滤隔层阻力R g 构成。
而阻力只随滤渣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减少。
因此将式(3-1)改写成微分形式。
)(g z R R pF dt dV +=μ (3-2)由于只R g 比R z 相对说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F V C pFpFdt dV ''μαδμα== (3-3)式中:α’—— 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 δ—— 滤渣厚度;C ’—— 获得单位体积滤液所得的滤渣体积。
如以滤渣干重代替滤渣体积,单位质量污泥的比阻代替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则(3-3)式可改写为CV pF dtdV μα2=(3-4) 式中,α为污泥比阻,在CGS 制中,其量纲为s 2/g ,在工程单位制中其旦纲为cm/g 。
在定压下,在积分界线由0到t 及0到V 内对式(3- 4)积分,可得V pF C V t ∙=22μα (3-5)式(3-5)说明在定压下过滤,t /V 与V 成直线关系,其斜率为22/pF CV V t b μα==C bK C b pF =∙=μα22 (3-6)需要在实验条件下求出b 及C 。
b 的求法。
可在定压下(真空度保持不变)通过测定一系列的t ~V 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见图3-1)。
污泥比阻的测定

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1 .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愈大,过滤性能愈差。
▲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正比。
)(m L R pFtV μ=定压下过滤,t /V 与V 成直线关系,其斜率为22pF C μα=C bK C b =需要在实验条件下求出b 及C 。
b 的求法。
可在定压下(真空度保持不变)通过测定一系列的t ~V 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C 的求法。
根据所设定义滤液)滤饼干重/mL ()(0g Q C Q Q C ydy -=(6-7)式中 Q 0——污泥量,mL ;Q y ——滤液量,mL ; C d ——滤饼固体浓度,g/mL 。
根据液体平衡Q 0=Q y +Q d 根据固体平衡Q 0C 0=Q y C y +Q d C d 式中 C o ——污泥固体浓度,g /mL ; C y ——污泥固体浓度,g /mL ; Q d ——污泥固体滤饼量,mL 。
可得 d y d y C C C C Q Q --=)(00代入式(6-7),化简后得滤液)率饼干重/mL ()(0g Q C Q Q C ydy -=(6-8)上述求C 值的方法,必须测量滤饼的厚度方可求得,但在实验过程中测量滤饼厚度是很困难的且不易量准,故改用测滤饼含水比滤液)滤饼干重/mLg式中C i——l00g污泥中的干污泥量;C f——100g滤饼中的干污泥量。
2.实验操作(1) 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其固定浓度C0。
(2) 配制CaO(10g/L)和PAC(10g/L)混凝剂。
(3) 用CaO调节污泥(每组加一种混凝剂),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不加混凝剂),2%,4%,6%,8%,10%。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syy

《环工综合实验(2)》(污泥比阻测定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0902姓名杨可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二年五月实验题目污泥比阻测定实验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室2136 实验时间2012年 5 月18 日13:00时~ 16:20 时实验环境温度:25.4℃湿度: 39% 同组人数7人本实验报告由我独立完成,绝无抄袭!承诺人签名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
本实验系统由二个相同的单元组成,因此,可以同时对二个污泥样品进行污泥比阻的测定。
这样,可以让二个学生实验小组同时开展实验,或者对同一个样品进行平行试验,具有非常好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由水力循环真空泵产生的负压,将真空缓冲瓶抽成基本真空状态。
通过调节闸阀的开启大小来控制抽滤筒中的负压值。
将一定体积的待测污泥放入置有滤纸的布氏漏斗中,在真空值基本恒定于某一值的条件下,测定该污泥在不同时间内水份的滤过量以及测定该污泥的其他物理参数来求出该污泥的比阻值。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一)实验装置:污泥比阻测定装置的基本工艺流程图1.真空泵2.吸滤瓶3.真空调节阀4.真空表5.布式漏斗6.吸滤瓶:以容积(mL)表示7.过滤管:直径*管长(mm),磨口的以容积表示 8.秒表、滤纸 9.烘箱(二)试剂FeCl 3、A12(SO 4)3三、实验原理(一)污泥比阻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愈大,过滤性能愈差。
(二)计算原理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正比。
污泥比阻

实验十七 污泥比阻测定一、实验目的污泥按来源可分为初沉污泥、剩余污泥、消化污泥和化学污泥。
按性质又可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
每种污泥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使污泥的脱水性能也各不相同。
为了评价和比较各种污泥脱水性能的优劣,也为了确定污泥机械脱水前加药调理的投药量,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比阻(也称比阻抗)。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投加混凝剂数量的方法;4、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
二、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或称比阻抗)是表示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性指标。
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越大,过滤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反比。
)(mL R pFt V μ=(6-1)过滤阻力包括滤饼阻力Rz 和过滤介质阻力Rg 构成。
过滤开始时,滤液仅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当滤饼逐渐形成后,还必须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
因此,阻力R 随滤饼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减少。
因此将式(6-1)改写成微分形式。
)(g z R R pF dt dV +=δμ (6-2) δ—— 滤渣厚度由于R g 比R z 相对说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设每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滤饼体积为v ,则当滤液体积为V 时,滤饼体积为vV ,因此vV F =δ (6-3)式(6-3)代入(6-2),得z vVR pF dt dV μ2= (6-4) 若以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滤饼干固体质量w 代替v ,并以单位质量的阻抗r 代替Rz ,则式(6-4)可改写成:wVrpF dt dV μ2= (6-5) 式中,r 为污泥比阻,在CGS 制中,其量纲为s 2/g ,在工程单位制中其旦纲为cm/g 。
实验三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比阻的概念,并掌握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方法;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投加混凝剂数量的方法。
4、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二、实验意义污泥比阻(或称比阻抗)是表示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性指标。
污泥比阻越大,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污泥比阻是单位过滤面积上,单位干重滤饼所具有的阻力,在数值上等于粘滞度为1时,滤液通过单位的泥饼产生单位滤液流率所需要的压差。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三、实验装置及实验原理(1)实验装置的组成:1、真空泵1台2、250ml计量筒1个3、抽气接管1套4、布氏漏斗1个5、吸滤筒1个6、真空表1只7、实验台架1套8、连接管道、电源开关等1套整体外形尺寸:500mm×500mm×1300mm每次测定污泥用量50—100ml,真空压力35.5——70.9 kpa,测定时间20—40min。
吸滤筒尺寸:直径×高度=Φ150mm×250mm布氏漏斗的内径为70 mm污泥比阻测定装置示意图(2)实验原理:1、污泥脱水 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85%以下的操作叫污泥脱水。
污泥经脱水后具有固体特性(成块或饼状),并与运输和最终处理。
常用的脱水方法有真空过滤、压滤、离心等。
污泥机械脱水是以过滤介质两面的压差作为动力,达到泥水分离和污泥浓缩的目的。
影响污泥脱水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污泥浓度(或含水率) 污泥种类及性质 污泥预处理方法 压力差过滤介质种类、性质 过滤基本方程式为V pAr V t 22ωμ= (式1) 式中 t ——过滤时间,sV ——滤液体积,m 3 P ——真空度,Pa A ——过滤面积,m 2μ——滤液的动力黏滞系数Pa ·s ,查表所得ω——过滤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固体质量kg/m 3 r ——比阻s 2/g 或m/kg过滤基本方程式给出了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滤液的体积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指出了过滤面积A 、压力p 、污泥性能ω、γ值对过滤的影响。
污泥比阻

污泥浓缩实验一、实验目的污泥比阻(或称比阻抗)是表示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性指标。
污泥比阻越大,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污泥比阻是单位过滤面积上,单位干重滤饼所具有的阻力,在数值上等于粘滞度为1时,滤液通过单位的泥饼产生单位滤液流率所需要的压差。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希望通过实验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比阻的概念,并掌握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方法;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投加混凝剂数量的方法。
4、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二、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的组成:1、真空泵1台2、计量筒3个3、抽气接管3套4、布氏漏斗3个5、吸滤筒1个6、真空表1只7、实验台架1套8、连接管道、电源开关等1套整体外形尺寸:1000mm×400mm×1300mm每次测定污泥用量50—100ml,真空压力35.5——70.9 kpa,测定时间20—40min。
吸滤筒尺寸:直径×高度=Φ150mm×250mm污泥比阻测定装置示意图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装置见所附示意图。
污泥脱水是依靠过滤介质(多孔性物质)两面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使水分强制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达到脱水的目的。
本实验是用抽真空的方法造成压力差,并用调节阀调节压力,使整个实验过程压力差恒定。
过滤开始时滤液只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当滤饼逐步形成后,滤液还需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
滤饼的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可压缩性滤饼,如沉砂,初沉池污泥和其它无机污泥;另一类为可压缩性滤饼,如活性污泥,在压力的作用下,污泥会变形。
三、实验步骤1、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其固体浓度C 02、配制FeCl 3(10g/L )混凝剂或聚丙烯酰胺(0.3%)絮凝剂。
3、调节污泥(每组加一种混凝剂),采用FeCl 3混凝剂时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不加混凝剂)、2%、4%、6%、8%、10%;采用聚丙烯酰胺时,投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0.1%、0.2%、0.5%4、 再布氏漏斗上(直径65~80mm )放置滤纸,用水润湿,贴紧周边。
污泥比阻实验报告全(共10篇)

污泥比阻实验报告全(共10篇)污泥比阻实验报告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污泥比阻测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装置与设备:四.实验步骤:五..实验结果整理:注:V1为计量筒内滤液量(ml);V=V1-V0为滤液量(ml);V0为污泥静沉时的滤液量(ml);2..测定并记录实验基本参数:实验真空度:加混凝剂量:原污泥干重G=原污泥浓度C0= 泥饼浓度Cb=加混凝剂污泥的干重:G1= G2= G3= 污泥浓度C1=C2=泥饼浓度Cb1= Cb2= Cb3= 3.根据泥饼和污泥浓度求出ω(计算过程)4..以t/V为纵坐标,以V为横坐标作图,求b5.计算实验条件下的比阻.(计算过程)(1)原污泥的比阻γ=(2)加不同剂量混凝剂污泥的比阻γ:6.以r为纵坐标,混凝剂投加量为横坐标作图,求最佳投药量。
六.实验结果讨论1.比阻的大小与污泥的固体浓度是否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2.活性污泥在真空过滤时,能否讲真空度越大泥饼的固体浓度越大?为什么?3.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加以议论。
篇二:污泥比阻设计实验报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混凝剂(硫酸铝)与污泥反应时间的不同对污泥比阻的影响_指导教师_董春欣__姓名____孙镜伟_学号__12310113___专业___环境工程__班级_环工1201____摘要:根据长期实验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对污泥比阻实验中几个参数的确定和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的办法,为比阻实验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帮助。
混凝剂种类繁多,如何根据水处理厂工艺条件、原水水质情况和处理后水质目标选用合适的混凝药剂,是十分重要的污泥比阻作为反映污泥脱水性能的主要参数,是水厂生产废水调质及脱水工艺的重要控制指标.指出了常规污泥比阻抽滤测定方法中存在的测定指标多、操作复杂、测定历时长等问题.针对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根据污泥比阻的测定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污泥比阻的概念,并掌握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方法。
(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
(3 )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
二、实验原理
(一)污泥比阻
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越大,过滤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二)计算原理
1.污泥比阻表达式为:
α=K*b/C (1-1-1)
式中:α—污泥比阻(s2/g);
b —污泥过滤时间与滤液体积(t/v)值与滤液体积(v)之间的关系斜率;
C —污泥滤饼干重与滤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值(g/ml);
(1-1-2)(1-1-2)式中:p —抽滤真空压力绝对值(g/cm2);
F2 —过滤面积的平方(cm4);
µ—滤液粘度(g/cm/s)。
2. b值的求法:
运用本实验设备在定压下(真空度基本不变)测定出过滤时间与滤液体积的数据,用图解法求斜率b,详见下面图示。
当通过实验测定出过滤时间与滤液体积的数据后,选择比较有线性关系的区域作直线,求出斜率b。
可以将比较有线性关系区域的多个点输入计算机的Excel系统,让这个系统在建立坐标图时自动建立坐标函数式,在式中自动给出斜率b。
3.C值的求法:
(滤饼干重g / 滤液体积ml)(1-1-3)
式中:Ci —100克污泥中的干污泥重量(g);
Cf —100克滤饼中的干污泥重量(g)。
例:某污泥的含水率为97.7%,则干污泥量为2.3%;滤饼含水率为80%,则滤饼中的干污泥量为20%。
求该污泥的C值。
4.µ—滤液粘度(g/cm/s)的求法:
根据滤液粘度的物理含义(g/cm/s);g为过滤过程中得到的滤液质量,用ml 数来表示cm3
数,近似表示克数g;cm=滤液cm3/过滤面积cm2;s为整个过滤时间。
一般认为,比阻值在109~1010 s2/g的污泥为难过滤性的污泥,比阻值在(0.5~0.9)×109 s2/g的污泥为中等过滤性的污泥,比阻值小于0.4×109 s2/g
的污泥为容易过滤性的污泥。
投加混凝剂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减小污泥的比阻值。
采用FeCl3、Al2(SO4)3等无机混凝剂时的投加量,一般在污泥干重的5%~10%。
如采用聚丙烯酰胺、聚合铝等高分子混凝剂时,投加量一般在污泥干重的1%。
二、实验前的准备
1.仔细了解污泥比阻实验装置的工艺流程,了解实验设备的管路走向。
由一台水泵、一个水箱和二个文丘里管组成的二路水力循环真空泵。
水泵的出水分二路,经二个阀门分别去控制二个文丘里管的工作与否;由文丘里管工作时产生的负压造成真空缓冲瓶中的负压,由真空表指示真空度;每个真空缓冲瓶和抽滤瓶的底部均有排空阀,可以将各瓶中的积水排放至循环水箱;由电器控制箱来控制水力循环真空泵的工作;抽滤筒的抽滤真空度由闸阀的调节来控制,由抽滤筒真空表来指示抽滤筒的工作负压。
2.检查水力循环真空泵水箱中的水位,以保证水箱中有较满的水位。
打开水泵出水的二个阀门,关闭所有的排空阀门。
关闭台面上左右二边的闸阀。
3.准备:秒表一只;
烘箱一台;
干燥皿1~2个;
1/10000电子天平一台;
大口径称量瓶15个/小组;
直径8cm的定量滤纸一盒;
250ml的烧杯15个;
玻棒若干支;
待测定的污泥2000ml。
4.将称量瓶洗干净,晾干,在瓶盖和瓶身上用记号笔对应编号。
将滤纸折好放入称量瓶,打开瓶盖,在105℃的烘箱中烘1小时,盖上瓶盖,放入干燥皿中冷却至恒重,在1/10000电子天平上称重,记录重量后放入干燥皿中备用。
5.配制FeCl3和Al2(SO4)3的混凝剂溶液,浓度为10g/L,备用。
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混凝剂。
三、实验步骤
1、启动真空泵,调节实验压强至-0.03MPa,关闭真空泵;
2、将100mL污泥倒入漏斗中,依靠重力过滤1min,记下量筒中滤液体积V,启动真空泵,打开秒表,在5s,10s,30s,60s,120s,240s,300s,400s,500s,600s,1200s分别计量出滤液体积(当V>90mL,停止实验)
3、再加入3mL10g/L的硫酸铝于100mL污泥中,重复步骤2,测其滤液体积。
(2)原污泥的含水率和固体物浓度C0 ;(3)实验真空压力,将真空表上的读数单位换算为g/cm2;0.1MPa=1000 g/cm2=760mmHg (4)不加混凝剂的滤饼的含水率;(5)系列加混凝剂的滤饼的含水率。
1.测定试验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其的固体浓度C0 。
2.用FeCl3和Al2(SO4)3分二组,分别对试验污泥进行调节处理,每一组只加一种混凝剂。
将试验污泥搅均匀,分别取6个100ml,倒6个250ml的烧杯中,加药量为干污泥质量的0%(不加混凝剂)、2%、4%、6%、8%、10%,搅匀。
处理时间10分钟。
3.在布氏漏斗上放置已经称重的滤纸,铺平,用水湿润,用玻棒将滤纸贴紧周底。
将铺好滤纸的布氏漏斗(连橡皮塞)盖到抽滤筒上,使漏斗的下口对准内部的量
筒口,压紧。
4.检查关闭闸阀,关闭所有的排空阀门,开启水力循环真空泵,真空缓冲瓶内的负压逐渐增加,直至负压最大值(大约在-0.08MPa左右)。
继续运转水力循环真空泵,不要关机。
5.选择试验的抽滤压力:当污泥较容易过滤时,采用35.46kPa(0.035MPa、
266mmHg)负压(推荐压力);当污泥较难过滤时,采用70.93kPa(0.071MPa、532mmHg)负压(一般不太使用)。
同一种污泥的系列试验,只能选择一种抽滤压力。
6.将需试验的污泥取100ml倒入布氏漏斗中,这时会有少量的滤液流入量筒。
立即开启抽滤闸阀,调节到抽滤真空表达到试验压力后,立即关闭闸阀并立即按下秒表、同时记录下量筒中原来的滤液体积V0 (ml)。
7.每隔一段时间(开始过滤时可以每隔10s或15s,滤速减慢后可每隔30s或60s),记下量筒内相应的滤液量。
8.一直过滤至真空破坏(抽滤真空度迅速下降)时停止试验,按下秒表,记录实验的最终时间和量筒内的最终滤液量。
如果真空一直难以破坏,则过滤20min
即可停止。
9.在整个抽滤过程中,抽滤压力会逐渐变小,当发现抽滤压力小于要求的工作压力时,要及时打开闸阀,在抽滤压力达到要求的工作压力时再次关闭闸阀,反复如此以这样的方法来尽量保持整个抽滤过程中压力的稳定。
10.抽滤试验结束,关闭闸阀,待抽滤负压回到0位时,从布氏漏斗中取下滤纸和滤饼,放入对应的称量瓶中称重,求出滤饼重量。
11. 称量后的滤纸、滤饼和称量瓶于105℃的烘箱中烘2小时,烘干称重,求出污泥干重。
12.计算出滤饼的含水率,求出C值。
13.采用上述同样的实验步骤,对其他试验浓度的污泥进行测定实验,得出相应的数据。
五、实验的注意事项
1.在实验前要仔细检查整个系统是否漏气,水力循环真空泵能否正常工作,真空缓冲瓶中能否达到正常的负压(0.08MPa左右)。
2.当滤纸放到布氏漏斗上后,铺平,用水湿润后可以用真空吸一下,使滤纸更好地紧贴于漏斗底部。
3.当实验污泥倒入布氏漏斗后,马上就有一部分滤液流入量筒,所以当过滤实验开始计时的同时就要记录下原有的滤液体积V0 。
由于玻璃量筒0—10ml之间一般没有刻度,所以当开始的滤液体积小于10ml时,可以用目测的方法估计一下当前的滤液体积。
4.当污泥中投加混凝剂后,应充分混合,反应10分钟。
5.在整个过滤实验中,一旦实验的真空度确定以后,要始终保持一致。
6.当干净的量筒放入抽滤筒时,一定要注意将量筒的刻度面对实验者,以便清楚地观察量筒内的体积。
六、实验结束的整理
1.关闭闸阀,当抽滤真空表回到0值时,拿掉橡皮塞和布氏漏斗。
慢慢打开闸阀,使真空缓冲瓶的压力回到0值附近。
2.关闭水力循环真空泵。
3.从抽滤筒中拿出量筒,倒掉滤液,洗干净备用。
4.打开各个放空阀,将缓冲瓶和抽滤瓶中的积水放入水箱。
5.洗干净实验中所有的器皿,待下一次实验备用。
6.如果本实验设备有较长的时间不打算使用,要将水箱中的水放干净,以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